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猩红热

猩红热(se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儿童

有传染性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常见症状:猩红热样皮、恶心、呕吐、发热、咽痛、头痛。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12天,多数为2~5天。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咽峡炎和皮为主要临床表现。

1.发热 85%~97%患者有发热,多为持续性,可高可低,近年来发热轻而短者增多。伴有头痛、食欲缺乏和全身不适等。脉搏增速,常超过体温增高的比例,小儿尤甚。热度的高低与持续时间与皮的轻重和变化一致,一般发热持续1周。

2.咽峡炎 98%患者有咽峡炎,咽部初感干燥,继而疼痛,吞咽时加重。80%左右的患者有扁桃体肿大,可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片状脓性渗出物,易于抹去。

3.皮 一般在皮出现前,先可见有黏膜内,表现在软腭黏膜充血,轻度肿胀的基础上,有小米粒状红或出血点。皮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100%患者有皮,多数皮在第2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数小时内延及胸、背、上肢,24h左右到达下肢。
典型皮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帽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压之退色,去压后红色小点即出现,随之融合成一片红色,绝大多数患者皮呈全身分布。皮多为斑,但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此与皮肤营养及卫生情况有关。
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皮肤常有瘙痒感。30%~60%,患者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密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或“巴氏线”。颈部、躯干、皮肤皱褶处及两大腿内侧皮最显著,四肢远端稀少。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
多于48h后达到高峰,然后依出先后的顺序消退,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1周,甚至更久。轻症者皮很少,仅见于面、颈、胸部,数小时即消退。皮消退后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的顺序一致,先颈胸而后四肢。脱皮的程度与皮的轻重呈正比。轻者为糠屑样,重者可成片状。颈、躯干部位常为糠屑样,四肢特别是手掌、脚底常为大片状,有时甚至呈手套、袜套状。面部皮少,但也可出现细屑样脱皮。重症者脱皮可历时3~5周,头发也可暂时脱落。发同时,可出现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第三天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然隆起,称为“杨梅舌”。部分患者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但多为非化脓性。临床表现差别较大,预后也不相同,一般分为下列5个类型。

(1)普通型: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典型的皮,有全身中毒症状,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病程1周左右。

(2)轻型:近年轻型患者所占比例增加,表现为低热、轻度咽痛,皮稀少,仅见于躯干部,消退很快,脱屑不明显,病程短,但仍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3)脓毒型:罕见,表现为咽部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渗出物多,形成脓性假膜,局部黏膜可坏死而形成溃疡。细菌扩散到附近组织,形成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甚至颈部软组织炎。还可引起败血症和迁徙性化脓性病灶。

(4)中毒型:少见。表现主要为中毒症状明显,患者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感染性休克咽峡炎不重,但皮很明显,可为出血性。但若发生休克,则皮常变成隐约可见,病死率高。

(5)外科型或产科型:病原菌从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故无咽峡炎。皮伤口或产道周围首先出现,由此向全身蔓延。中毒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体格检查
1、视诊
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肤色等,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之后会对咽部及皮肤进行观察,了解皮肤、黏膜的病变情况。皮肤检查时通常会观察皮损的颜色、形状、大小、数目、分布特点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还会观察有无溃疡、糜烂、出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医生消毒、温暖双手后,进行触诊检查,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等情况。同时还会对淋巴结进行检查,明确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毒颗粒。出疹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占5%~10%。
2、尿液检查
常规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如果发生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则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3、血清学检查
常采取咽拭子标本,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进行快速诊断。
4、病原学检查
可用咽拭子或其他病灶的分泌物培养溶血性链球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发热、咽痛,皮肤出现充血红点疹或充血粟粒疹。

2.确诊病例

(1)骤起发热,咽峡炎,草莓舌或杨梅舌,口周苍白,皮肤皱褶处有皮折红线(巴氏线)。

(2)发热1—2天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2~5天后消退。

(3)退疹1周内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

(5)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6)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7)红疹退色试验呈阳性。

(8)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成阴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中的第4和第1或第2或第3项。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确诊病例中的第5或第6或第7或第8项。
鉴别诊断
1.猩红热咽峡炎与其他咽峡炎鉴别 在出皮疹前咽峡炎与一般急性咽喉炎无法区别。白喉患者的咽峡炎比猩红热患者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而猩红热患者咽部脓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但须注意,猩红热与白喉有合并存在的可能,应仔细进行细菌学检查。

2.猩红热皮疹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

(1)麻疹: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在发热第4天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为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多于躯干部。有科氏斑,无草莓舌、杨梅舌。

(2)风疹: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潮红。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脱屑。咽部无炎症。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3)药疹:有用药史。皮疹有时可呈多样化表现,既有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疹。皮疹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也不像猩红热那样由上而下,由躯干到四肢。无草莓舌和杨梅舌,除因患者咽峡炎而服药引起药疹者外,一般无咽峡炎症状。病原菌培养阴性,停药后皮疹减轻。

(4)其他细菌感染:金葡菌、c群链球菌、缓症链球菌也有能产生红斑毒素的菌株,其毒素的生物特性虽与a群链球菌的红斑毒素不相同,但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则无明显区别,鉴别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缓症链球菌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发生过暴发流行,部分重症患者出现了与中毒性猩红热类似的临床表现,已研究得知此由与a群的毒素不相同的一种外毒素引起。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温白开水,可以用淡盐水漱口,特别是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于高热可以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方法。
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
(1)可使用青霉素肌内注射,联用5~7天。80%左右的患者24小时内即可退热,4天左右咽炎消失,皮疹消退。
(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头孢氨苄等药物。
(3)也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进行治疗。
2、其他
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患者,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还可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治疗。

由于猩红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是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在人群中比如托幼机构、学校等,可以造成疾病的传播流行,所以患者应该加强隔离,对于患儿来说应该暂时停止到学校或托幼机构,可以在家隔离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必要时可以到医院隔离治疗。避免接触到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者是直接密切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皮肤的护理,猩红热比较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全身的皮疹,以大小不等的充血性红色丘疹为主,伴有瘙痒感,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来说,可能会出现骚抓皮肤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局部的皮肤损伤,引起继发性的感染,所以应该剪短患儿的指甲,加强皮肤的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卫生,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止痒的药水进行外用,比如卢甘石洗剂等。
再次要注意加强营养护理,在疾病发生期间,由于患儿大多食欲下降,并且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应该以流质、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高脂高热量的饮食,适当的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
另外还要注意保持房间的空气清洁,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温度适宜,对于患儿的生活物品,包括衣物等,应该加强隔离消毒。
同时注意加强疾病的治疗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出现高热,及时的使用解热止痛的药物,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严密的监测病情的变化,如果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应该及时的处理,必要时及时的就医。

猩红热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2~8岁的宝宝最容易被感染。猩红热患者会出现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等症状。那么,生活中该如何防治猩红热
一、通风和消毒
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二、加强学校卫生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
三、治疗和隔离患者
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四、及时就医
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好评医生-猩红热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8649 好评率(100.0%)

擅长:免疫性疾病、过敏、川畸病、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便秘、感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幼儿急疹、腮腺炎、支原体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呼吸系统病变、肺炎、哮喘、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鼻炎、神经系统病变、抽动障碍、抽动症、热性惊厥、高热惊厥、内分泌失调、性早熟、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尿布疹、轮状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029 好评率(99.6%)

擅长:肺炎、细支气管炎、便秘、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病、婴儿腹泻、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疱疹性湿疹、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扁桃体炎、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猩红热、高热惊厥、肾小球肾炎、肾炎、肾病、营养不良、阑尾炎、小儿急性喉炎、小儿腹泻病、小儿秋季腹泻、小儿泄泻、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危儿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976 好评率(100.0%)

擅长:肝病、乙型肝炎、乙肝、性病、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感染、破伤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支气管结核、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普通感冒、感冒、水痘、布病、潜伏期狂犬病、猫抓伤、链球菌感染、败血症、术后伤口感染、腺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携带、乙型肝炎小三阳、浅表真菌病、猩红热、阑尾寄生虫病、手足口病、发作性咳嗽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755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肺炎球菌肺炎、哮喘、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小儿流行性感冒、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小儿腹泻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食物过敏、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幼儿急疹、猩红热、腮腺炎、口腔念珠菌病、神经系统病变、脑炎、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免疫功能失调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389 好评率(100.0%)

擅长: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乙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结核病、肺结核、性病、HIV感染、艾滋病、呼吸道感染、腮腺炎、水痘、肝硬化、肝脓肿、立克次体感染、手足口病、尿路感染、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细菌性肺炎、恙虫病、支气管炎、感染性疾病、肠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肾周炎、恐艾症、急性胆囊炎、酒精性肝病、猩红热

相关问答-猩红热

更多
你好,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吗?主要什么症状有照片吗发热吗诊断明确好治疗不难的是的
于晨光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2024-02-24
病毒好了会退的可以不用挂激素,你可以口服也行黄龙可以的不像嗯可以再吃一天
张婷婷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2023-03-20
...史,不考虑猩红热所以建议你皮肤科就诊,考试是否过敏以及皮炎等引起你好,请问想咨询猩红热哪方面问题?咽部炎症且猩红热属于细菌感染根据你的病史,目前细菌感染基本排除,但是病毒引起的疱疹除手足口病外没有局限在手足的这个也不能排除,但是涉及到皮肤疾病方面已经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除了手脚,身上有吗猩红热皮疹多遍布全身,且伴有发热、咽峡炎等症状你的皮疹完全不符合猩红热的特点,咽峡炎也不是喝水就能缓解的除了手足,臀部等其他部位有皮疹吗考虑过敏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就近医院皮肤科就诊手足口基本上见于学龄前儿童,成人基本不会发病建议皮肤科门诊及时就诊问题已经解答完毕,如有疑问可以再次追问哈!要是没问题,欢迎您给我一个“满意”评价,评价页面因系统版本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问题关闭后显示评价按钮,您的“满意”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周静婷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2020-10-21

相关文章-猩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