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北医三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建院已有50多年了,2013年,年门急诊量达382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7.9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4.8万余例次,平均住院日为6.37天,是解决疑难重症的全国知名医院之一,其骨科、运动创伤科、妇产科、生殖中心、消化科、神经内科以及眼科等都很突出,有明确的特色及专业特长。
在北医三院住院患者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患者,想挂一些科室的专家号很困难。这里先说说大家都格外关心的北医三院的医院情况及挂号情况:
北医三院基本分成了四个区,门诊区、急诊区和眼科大楼。生殖中心已从眼科大楼前面的二层小楼搬走,搬到花园北路最西边的新楼中,在路边一眼就可望到:外观气派不同往日。新生殖中心的成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外地患者及早起排队挂号后等候就诊的患者可在舒适的环境中等候,新诊室方便与医生沟通,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挂号情况:
普通门诊:
1、 门诊大厅开门时间:早上6:00,关门:晚上8:00
2、 开始挂号时间为:早上7:00,上午11:00停止挂上午号。下午4:30停止挂下午号。
3、 北医三院的眼科、口腔、耳鼻喉、生殖中心的患友,一定先在眼科大楼一层的大厅里先办理医疗卡,有了卡,才能挂号,看病。挂这些科室的号也可以眼科大楼挂,也可在门诊大厅挂。
特需门诊:
位于门诊楼八楼
1、 门诊开门时间:早上6:45,专家开诊时间: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2、 挂号时间和普通门诊一样:早上7:00开始,上午11:00停止挂上午号。下午4:30停止挂下午号。
关于预约挂号:为了落实北京市卫生局统一要求,将预约挂号平台更换到全市统一的114预约挂号平台和网络预约挂号平台。
北医三院的号,有这几个科室会比较难挂:妇产科,骨科,生殖医学,运动医学,需要很早起排队。尤其是生殖医学的队,有时会很长,还有票贩在队的前边,谁给钱,就可以加上他们中间,其他的患友也没有办法。
另外一定要警惕的是北医三院的医托,如果有人给你介绍看病的医生,一定要小心,要看病,一定就在北医三院这样正规的医院里面看,其他地方一定不要轻信。
特别介绍一下生殖中心的挂号情况:
1、 星期一,二,三人较多,挂号比较困难,四,五人比较少,挂号比较容易!
2、 一般去生殖中心主要程序是:两个人来分别挂号(男的挂生殖男科的号,女的挂生殖妇科)-->分别做检查,查出病因 -->确定治疗方案。
3、生殖中心的号在生殖中心大楼门前挂。号比较难挂,星期一,二,三挂号建议在凌晨三点以前到,星期四,五可以早上4点到5点之间来挂!
4、 票贩子挂的号会狠宰你,一个号花费上千元都有可能,如果你很急很急,可以考虑去大夫那里说明情况申请加号,不必去买票贩子的票,不然,只要早点去都有号可挂!
北医三院的重点科室解析:
1、特别要说一下的是北医三院的骨科,北医三院骨科在国际,国内都是很知名的。在党耕町教授的带领下,北医三院骨科涌现了大批高水平医师,呈现了今天的繁荣景象,还有骨科教授陈仲强大夫当选北医三院院长,2007年11月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骨科主任现在是刘忠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组副组长,骨科现分为6个专业组,分别是:
脊柱组:带头大哥是刘忠军教授,治疗脊柱肿瘤,脊柱创伤,脊髓损伤,脊柱感染,脊柱畸形等疾病。
颅椎组:老大是王超主任医师,是北医三院骨科最有特点的一个方向,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很大,但王超主任凭着过硬的技术,到2012年12月止,已经手术治疗寰枢关节病人2500余例,是实施上颈椎手术例数最多的医师,是目前只做上颈椎(即寰枢椎,也称高位颈椎、第1、2颈椎)手术的脊柱外科医师。王超医师设计的两种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内固定器械,已经获得准字号批文,成为可以合法销售的产品。这两套器械由于是国产的,成本很低,销售价格仅相当于进口器材的五分之一。这就使很多经济条件差的病人也能承受得起治疗费用。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病人的住院时间越来越短,痛苦越来越小。所有病人都不须术前卧床做颅骨牵引,不须术后戴任何颈部支具。
颈椎组:老板是孙宇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畸形,颈椎退变性疾患,包括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
腰椎组:业务带头人是陈仲强教授,手术治疗胸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骨折、滑脱、脊柱术后翻修手术、先天性及创伤后脊柱畸形矫形,以及胸腔镜微创手术等。
关节组:张克主任医师,治疗退变性膝、髋关节疾患,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失血性坏死等。
创伤组:周方主任医师,教授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他带领下的创伤组在治疗脊柱骨折、骨盆及髋臼骨折,复杂的四肢与关节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疾病上非常有经验。
看到了吧,北医三院的骨外科强,深受病人信赖是非常有道理的,他们的专业方向分的很细,仅在脊柱方面就分了四个专业组,每个方向都有很强的人在领头,专攻这类疾病的治疗,对于外科手术来讲,专即是强!上各位手术康复的患友的经验分享内容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总之,北医三院的骨外科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所以才会有众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的患者前来求治,这里专门介绍一下骨科挂号,看病的情况吧。
骨科门诊时间是周一至五全天,门诊挂号时间是早7点,挂当天号。就诊医生主要是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挂号费分别为7元、9元、14元,特需门诊价格分别为60元、100元和300元。由于就诊病人较多,通常8点骨科号就全部挂完了,专家号基本是一开门,很快就没有了,要挂专家一定要早起排队(至少5点前到)。实在没挂上,可以在上午10点、下午3:30到诊室与医生商量加号,相信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就诊时请携带已有的X线、CT、MRI片等,仅有简单的报告是不够的。如果需要拍片,通常当天可得到X线结果,CT和MRI可第二天得到结果。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由医生开出住院单,病人留下联系电话,等有床位后通知住院,通常等待一周时间。住院当天携带现金或支票到骨科病房确认后办理手续。
住院后通常1周后手术,手术后住院1至2周。另外,北医三院骨科在四环内有住院分部,三院眼科楼前每天8:30、13:30有班车往返。
2、运动医学研究所在运动创伤及康复、运动营养、关节镜治疗等领域一直处于国际同步国内领先的高水平,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成立于2007年4月7日,于长隆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设有运动创伤、运动营养、医务监督和运动康复四个专业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曾诊治的优秀运动员&奥运冠军有:袁伟民、蔡振华、邓亚萍、姚明、李楠、冯坤、李小双、刘国政、郭晶晶、赵宏博等;知名演员:刘德华、曾志伟、李亚鹏、杨丽萍等
运动医学的关节镜治疗很厉害,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都能用。
3、神经内科:在樊东升大夫的带领下,三院神经内科现为院重点发展科室,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1名,医护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1名。在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研究,治疗方面较国内其他医院领先。
4、妇产科:自1958年张丽珠教授创立北医三院妇产科以来,通过50多年的努力,目前是京西最好的妇产科专业科室,分妇科,产科,生殖中心。
妇科分三个专业组,分别是:泌尿妇科学组、妇科肿瘤学组、普通妇科学组和宫颈病变诊治研究中心。微创妇科手术率已接近70%。
韩劲松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女盆底学组成员,上患友医术推荐度都非常好(94%)。妇肿瘤方面,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已成为北医三院妇科的门诊特色。
产科是全国重点学科之一,医教研有机结合的三级医疗围产保健机构,2005年被北京市卫生局指定为北京市产前诊断中心医疗机构,以高危妊娠和急危重症的救治为其特色,接收各种疑难危重病人,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周边地区及海淀地区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疑难杂症的医疗转诊中心。在妇产科遗传咨询门诊和产前监测上很突出。
5、生殖中心:是大陆第一代试管婴儿的诞生地(1988年)。几十年来,积极开展辅助生育技术及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疾病治疗,在女性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十分雄厚的技术力量,尤其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各种原因引起的闭经等。2002年建立生殖医学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医疗水平在国内领先,与国际顶尖水平持平,临床妊娠率维持在30-40%,稳步增长,为解决广大不孕症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上网友热情推荐的医生有:
乔杰教授:2007年 11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北医三院妇产科主任乔杰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大夫对患者耐心,医术高超,患友推荐度95%。
陈贵安大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擅长不孕症,试管婴儿,单精子显微注射等助孕技术,是患友们非常爱戴,尊敬的慈详,负责的好大夫,患友好评好潮,医术,态度推荐度都是98%,而且大家描述的陈大夫对病人的关爱,非常让人感动。
6、眼科在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以及眼科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7、消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早期胃癌的内窥镜粘膜切除术,在溃疡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等领域国内一流。
8、成形外科(整形美容中心):成立了60多周年,现任学科负责人李东主任,中国美容整形医师协会常委,在李教授的带领下,目前成形科手术针对不同人群分为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两部分。分别介绍一下;
整形外科:主要针对功能、外形有缺陷的患者,对其先天、后天缺损畸形的体表器官进行修复、重建。如:颅面先天畸形、唇、腭裂的修复,眼、耳、鼻、乳房、会阴部等器官的缺损再造,身体各部位的烧、创伤后的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体表肿物切除,各种瘢痕治疗,易性癖(变性手术)治疗。
美容外科:主要是针对正常人群求美需求的美容手术,如:高颧骨、下颌角肥大去除,重睑、隆鼻,隆胸,除皱,吸脂,增高,肢体塑形等。目前开展的小腿肌肉塑形、内镜额颞部除皱技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已达国际水平,病人满意度98%
9、职业病科:是我国开设最早的职业病临床科室,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法定职业病诊断单位,国家和北京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北医三院成为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为涉及各学科范围的职业病提供高水平诊断、治疗及健康监护服务的医疗单位,在化学,环境中毒,尘肺上都很有研究。
北医三院电话:010-82266699
北医三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另:北医三院,就诊施行实名制,挂号前需办理就诊卡(拿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等)工本费5元,没有就诊卡,无法交费,看病。
行车路线 :
行车路线(外地患者):火车站路线:从北京站出发,乘坐地铁2号线在积水潭下车,换乘609路在北医三院下车;从北京西站出发,乘21路在塔院小区南门下车,步行至医院;
行车路线(本地患者):市内乘坐公交331路、609路、484路、323快北医三院下车即到 375路、386路、392路、398路、438路、478路、632路、693路、609路、617路、944路、运通103路、498路、490路、691路、562路北航站下车往东300米
电话 :
010-82266699(总机),010-82266688(总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国家卫生部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历经50年的发展,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迅速发展,医疗设备先进,专家教授云集。
北京的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传统自始至终在发扬光大,成为他们在近十几年来北京市部分综合医院儿科纷纷关张或不景气的背景下保持良好状态的法宝。
儿科现有门急诊、病房和实验室三部分。
儿科门诊从建院以来一直坚持24小时门急诊,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要求,开设了专业门诊,如心血管、神经、呼吸、儿童保健门诊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门诊。教授门诊不需要预约,夜间和节假日都安排有教授门诊,病人随时来随时就诊。教授们的医术高,服务态度好,百问不厌深受患者的好评。
儿科病房有50张病床,分新生儿和普通病房两部分。可收治各种疑难危重病例。
新生儿专业是儿科重点发展的专业,有黄德珉、叶鸿瑁、李松教授等一批老中青专家,对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救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北京市儿科界享有很高声誉。
他们还有心血管专业、神经专业、呼吸专业、消化专业、内分泌专业、肾脏病专业等数十名专家、教授,对儿童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很好建树,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儿童保健是儿科最早建立和最受欢迎的专业,每年诊治病人达3000人次以上,先后开展了微量元素、骨碱性磷酸酶、婴幼儿智力评分、Peabody评估与指导等多项新技术。可全面系统地评价小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状况。
为了真正贯彻“服务至上,患者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真诚希望在未来的医学发展历程中,与所有关心、爱护儿童的单位和个人保持良好联系,通力合作,让孩子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在工作之余,他们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团队,高歌欢舞着拥抱生活、享受生命,同时他们敞开心扉,渴望和年轻的父母和孩子们进行良好的沟通、通力的合作,让三院儿科成为健康的摇篮、爱的港湾!
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集医、教、研为一体,是生殖内分泌和不孕症诊治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不仅辅助生殖技术,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居全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成为首批卫生部生殖医学临床培训基地,2009年成为北京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与人口科学合作临床医学基地。年诊治病例人数居全国前列,2010年门诊量超过20万人次。
生殖中心还积极探索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生殖内分泌疾病和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采用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病变、宫腔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生殖中心还针对因恶性肿瘤放化疗及其它一些影响生育的问题为患者开展生育力保存的研究和服务。
北医三院生殖中心的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都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目前国内至全世界最大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和不孕症诊治的综合性医疗中心之一。
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立直至2000年不足100平米的试管婴儿室,但开展生殖内分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则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北京海淀区八大学院大批女学生闭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张丽珠教授经过调查和研究明确了发病原因在下丘脑而并非卵巢,是由于重体力劳动和营养不足导致了营养不良性闭经,自此,奠定了北医三院生殖内分泌专业的开端。
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展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并开展后穹隆镜检查盆腔疾病(是最早期的腹腔镜技术);七十年代,建立了国内最早的生殖内分泌实验室进行了正常月经周期、绝经期、哺乳期闭经、高泌乳素血症、闭经泌乳综合症等内分泌激素测定,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量的患者得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治疗。八十年代开展了LHRH兴奋实验,采用大剂量LRH滴鼻抑制排卵功能用于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并开展了雌、孕激素受体测定,研究了在卵泡不同发育阶段子宫内膜和早孕蜕膜中的变化。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于1978年出生,震撼了整个世界。不久,台湾和香港在全部利用国外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也相继诞生了试管婴儿。八十年代初,张丽珠教授根据国外进展结合中国国情,决定开展试管婴儿技术,但当时的条件一穷二白,即没有技术也没有设备,只能土法上马;为了配合试管婴儿工作加强了内分泌实验室建设,建立了细胞遗传室,联合了北京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刘斌教授等。当时用于试管婴儿工作的只是两间小屋(共60平米左右),一间作实验室,另一间用于取卵和胚胎移植;所有的器皿都要彻底刷洗干净,再用烧制的蒸馏水冲洗几十遍;所用的试剂和培养液全部自行配置,测PH值、测渗透压等。在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上,张丽珠教授颇费了一番苦心,最终决定选择有明确盆腔疾患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对象,开腹治疗盆腔疾病的同时取卵,采用这样的治疗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病人的利益,即清除了盆腔疾病,又获得了不孕症治疗的机会。但当时对人卵的形态缺乏了解,于是将装有卵泡液的试管放在保温瓶中由刘平(现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一路小跑送到组织胚胎,由刘斌教授认卵。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了人卵,1984年体外受精成功。
2001年医院根据发展的需要,投资1000余万元将原来的试管婴儿室扩建成今天2500平方米的生殖医学中心,临床和实验室条件大为改观,2004年4月通过卫生部检查,查获准开展常规IVF-ET、ICSI和PGD。
2005年,在陈贵安教授领导下,成功克隆出人胚胎干细胞系,并做了多个方向的诱导分化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行列。
2005年,陈贵安教授指导培育成功了我国首例也是世界第二例冻卵、冻精和冻胚的“三冻”试管婴儿,成为我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后生殖医学界的又一个标志性成就。
目前北医三院生殖中心能够开展该领域中的所有技术,包括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等,2007年又开展了注水腹腔镜手术这一最新技术。另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在李美芝教授和乔杰教授的领导下,经过20来年的研究,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诊治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2006年,乔杰教授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支持,在国内牵头从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标准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目前,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得到了卫生部、科技部、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卫生局、北大医学部、北医三院以及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在乔杰主任的领导下,制定了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发挥团队精神,积极团结协作,加强和国内外的强手合作,注重学科交叉,在发展临床技术提高医疗水平更好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并重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也加强了人文教育与文化建设。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我国的生殖医学事业在国内各位专家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将更加辉煌!
自1958年建院以来,消化科一直以专科小组的形式进行医教研工作,85年创建消化科,并在郑芝田、李益农、林三仁等国内著名专家的领导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消化内科共有病房、门诊、急诊、内镜室、X线室、和实验室等6部分。其中实验室包括病理室、细胞室、生化室、生理室、免疫室。1985年又经北医批准成立北京医科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这些组成确立了消化科的组织和领导形式,标志着消化科已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诊疗和科研体系。
新诊疗法的创立及应用包括科室于1992年首先对于小于2cm直径粘膜层早期胃癌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为国内首创。对于小于2cm直径的胃粘膜下肿瘤行内镜下切除成功,也为国内率先开展,内镜下胃造瘘术已获成功,为国内领先。血清及胃液自发荧光光谱诊断消化道肿瘤,敏感性已达90%,特异性已达到85%,并经1000例患者验证,在实验室方法诊断胃癌发面开创了新途径。
常规诊疗方法的应用技术有急诊胃镜检查,各种治疗内镜技术如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治疗、胃肠道狭窄扩张术、异物钳取;ERCP+EST;近年来又开展了胶囊内镜,推进式小肠镜等检查手段。各种肿瘤抗原的检查如CA199、CA125、CEA;PCR技术的临床应用,如乙肝病毒的检测;胃肠道粘膜活检病理检查;碳13尿素呼吸试验等。
现任主任周丽雅教授,全科共计41人, 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副研究员1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治医师或助理研究员11人,承担医疗、教学以及临床科研工作。
1980年,科室率先引进日本先进技术-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并在我国推广应用,使我国X线胃肠道诊断技术得到大大提高。溃疡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临床研究属国内领先,在这一基础上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胃疾患的研究,特别是与胃癌关系的研究正在深入中,并获得国际多项合作研究项目,目前这一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早期胃癌诊断率达到47.1%,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课题并于1991年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1992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2006年,内镜室建筑面积增至600余m2。 2007年,在富士能公司投资基础上,消化科成立内镜培训中心,成为全国消化医师正规内镜培训基地。目前内镜室拥有以下先进设备:电子内镜主机,Doppler电子超声胃镜(环扫、扇扫、小探头),胶囊内镜,电子双气囊小肠镜,新型电子结肠镜,新型电子十二指肠镜,内镜超声微探头,超细经鼻胃镜,电子放大内镜+FICE系统。消化科病理室拥有Nikon 80i显微镜,Nikon SMZ1500实体显微镜等。消化科胃肠造影室则拥有东芝数字胃肠X光机的先进设备。
2007年消化科与普外、肿瘤科联合建立消化系统肿瘤诊治中心,为更好对肿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了平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是一个设备完善,临床、科研和教学均颇具实力的优秀专业科室。2012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奖。目前科室设置包括:呼吸普通病房2个(43张床位)、RICU(14张床位)、门诊、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睡眠呼吸监测室、雾化治疗室、戒烟门诊、药理基地和实验室。呼吸内科现有医护人员95人,其中医生42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18人。呼吸科每年门诊量均超过6万人次;病房(包括呼吸危重)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逾千人次。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每年抢救危重症近200余例,是医院危重病救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开设了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鼾症及戒烟专病门诊,并定期开设专病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个性化的服务。
呼吸内科临床与科研并重,处理疑难、急危重症能力强,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呼吸医学领域影响力大。呼吸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内科疾病研究领域内,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级以及中华医学会的科研成果奖励。赵鸣武教授和姚婉贞教授曾经分别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首任组长和中国COPD联盟负责人,参与了我国COPD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呼吸科先后参与了有关COPD的国家十五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研究。
呼吸科在国内较早独立开展了支气管镜以及内科胸腔镜检查,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进开展了超声支气管镜、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大大提高了呼吸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此外,呼吸科对于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尼古丁成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等均具有丰富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开展支气管镜下治疗、脱敏治疗等技术。
呼吸科具有较高的综合临床诊治水平,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患者前来就诊,并负责和接受北京及各地方医院的呼吸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转诊。许多不明原因发热、各种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疾病在呼吸科均得到了确诊和治疗。间质性肺病是呼吸系统的疑难病,呼吸科采用多学科合作和不同的肺活检技术对疾病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提高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目前呼吸科联合放射科、病理科、胸科和核医学科成立了呼吸科疑难疾病会诊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的诊治方案。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最具特色的临床科室之一,已有40余年历史,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声誉,是我国开设最早的职业病临床科室,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法定职业病诊断单位,国家和北京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也是国家级职业病临床专业高级人才培训基地。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前身为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职业病专业组,始建于1959年,由内科著名教授王世俊亲自?建,1972年正式改组为职业病科,并设立职业病研究室。1985年北京医学院改组为北京医科大学后,职业病科也扩建为职业病研究中心,设临床部(职业病科)及研究部(职业病实验室),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批组建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并成为我国集临床、教学和研究为一体著名的职业病学术机构,也是我国唯一的职业病临床专业博士培养点。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中毒、尘肺及化学性免疫疾病;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住院病人的诊治外,还担负北京市和全国各地急重症职业性疾患的抢救、会诊,以及疑难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等重要任务。这里汇集了一批国内著名的职业病专家,如王世俊、史志澄、刘镜愉、赵金垣等教授均为国内知名学者,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均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化学中毒(如重金属中毒、中毒性肾病等)和化学性哮喘诊治、尘肺功能诊断等领域尤有突出贡献,并在国内各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担任重要职务。
1998年以来,为适应社会需要,该中心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学术专长,不断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如职业中毒专业已将主攻目标从工业性毒物扩大到所有化学病因,包括药物、农药、环境毒物、生活化学品、有毒动植物?嗜好品,甚至军事毒物等,在国内率先开设“化学中毒门诊”,并为各种样品(血液、尿液、食品、药品等)、各种毒物(有机磷、有机氯、铊、甲醇、未知毒物等)提供检测服务,填补了我国在该医疗领域的空白;国内发生的几次诊治难度较大的隐匿性铊中毒事件(北京大学、河南洛阳、山东东营、陕西临潼等),俱在该研究中心处置或指导下得到顺利解决。尘肺专业则增加了环境性肺病门诊,将环境污染物等引起的肺部损害列入诊疗范围。化学性免疫病专业除原有化学性哮喘诊疗服务外,还开设过敏性鼻炎门诊,为病人提供了方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数十年来,职业病研究中心一直承担本科生、进修生、研修生、研究生等高级专业人才教学任务,迄今已培养本科生1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名,进修生40余名,举办全国性学习班近20次,学员达1000余人次,是国内最有影响的职业病临床专业人才培养基地。40余年来,该研究中心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国外协作课题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个,曾连续8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次获得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5次参与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研究工作,共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交流3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10余项,仅近5年,该科即获得2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及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医三院不仅设有专门的职业病科,而且从建院一开始就在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以及放射科等主要临床科室配置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为特殊职业性损害提供专业服务,使北医三院成为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为涉及各学科范围的职业病提供高水平诊断、治疗及健康监护服务的医疗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出台后,北医三院又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资质审定检查,于2003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首批具有几乎覆盖所有职业病范围的诊断、治疗及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合法医疗机构,使职业病诊疗工作得以更加规范、细致地进行。北医三院目前正在进行全院门诊、病房和硬件设备全面的更新改造,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以更精良的仪器设备、更优质的医疗技术、更科学便利的条件,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是一个建立在全新理念上的高技术专业学科。以人为本,病人至上是他们最基本的宗旨。努力捍卫生命的尊严和重塑健康生活是他们永恒的追求。高技术设备、高素质医护人员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整体技术优势构成了先进的心血管疾病医疗平台。
心外科病房位于外科楼六层。心脏外科专用手术室和体外循环准备室位于外科楼二层。外科病房规格高、环境好而且收费低。手术室和术后监护病房装备国际一流。人员分工为:心脏外科手术医师、围手术期监护医师、辅助循环灌注医师和心脏外科专科护士。各部门分工明确、业务精湛、合作严密,为医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临床业务范围涵盖除新生儿手术以外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房颤、大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和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所开展手术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心脏瓣膜成形及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房颤射频消融术、心室成形、心脏肿瘤切除、大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各种术式的主动脉置换、肺动脉切开取栓、ECMO及VAD循环辅助及人工心脏。其中以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建科初期,共有杨碧波、李潮、高峰、崔仲奇等外科医生4人,刁国华为体外循环师,徐敏为监护医师,张文先等专科护士13人。共有普通病床11张,监护病床4张。在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心脏外科顺利度过磨合阶段,全面开展各种心脏手术。2001年6月,成功完成首例急性暴发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切开取栓治疗;2005年4月,完成首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治疗;2005年6月,完成首例双心室辅助装置(VAD)置入术;2005年9月,完成北京大学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近七年来,共开展各种心脏外科手术近600例。
2009年12月万峰主任回到三院,任心脏外科学术带头人和科室主任,同期人民医院解基严主任来到北医三院心脏外科任常务副主任,当时北京大学系统心脏外科仅有的二名博士生导师坐镇三院,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疾病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一举将缺血性心脏的手术治疗推向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在临床医疗及科研领域与国内外机构及学者开展了广泛和卓有成效的合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的前身是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普外负责人为张挽华。20世纪80年代初,普通外科成为独立科室,第一任主任为张挽华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普通外科划分为几个相对固定的专业组:胆道组、肝胰组、胃肠组、血管组和门脉高压组,1991年普通外科成立了腹腔镜专业组,1994年成立了腹腔镜培训中心,1999年设立肛肠病专业组,2003年成立乳腺病专业组,2007年联合消化科、肿瘤治疗中心成立消化疾病中心,2008年成立首个疝外科微创治疗全国培训基地。普通外科现有正高职称医师15名,副高级职称医师10名,中级职称医师14名,床位由建院初期的40张扩大为现在的135张。
普通外科建院以来即作为重点科室得到良好的发展。60年代开始,在曾任全国胆道外科学组组长周孝思教授的领导下,胆道外科在胆结石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胆道内镜、胆道肿瘤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在国内有较高地位,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卫生部和北京市的科技进步奖。
1978年,张挽华教授在国际上首创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直接吻合)治疗门脉高压症,于198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周孝思教授的科研成果“胆色素结石的成因和溶石碎石药物探索”获1980年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三等奖;“胆汁酸盐在胆色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获1988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1988年北京市学术奖; “色素型胆结石的组成、结构、生理机理的研究”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分子光谱研究生物分子,生物医学及其应用”获2001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991年,普通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993年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至今已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2万余例。在此基础上,开始在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切除、疝修补、肝脏切除、食道裂孔疝修补、胃癌根治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等手术。目前尤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胃癌根治术均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90年代中期,首创了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的肝胆管整形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005年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普通外科2000年7月开始临床肝移植工作。11年来共进行肝移植300余例。依靠三院雄厚的整体实力,术后1年存活率为88%,5年存活率为76%,居国内领先地位。30%病人术中无需输血,并于2007年成功完成三例亲体活体供肝肝脏移植。
2008年,普通外科在北京市综合医院中率先设立了快速康复病房。3年来,在没有增加床位的情况下,快速康复病房收治了大量甲状腺,胆囊及腹股沟疝等常见病,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周边群众看病难及看病贵的问题。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始建于2001年10月,座落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大楼内,建筑面积10,000m2;集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为国家重点学科。眼科中心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曹安民教授担任首任主任,自2010年4月起,由我国著名眼底病专家马志中教授继任主任,王薇教授、郝燕生教授任副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重视人才战略和梯队建设,下设9个亚学科,分别与国际眼科亚科相对应,即:玻璃体视网膜科、白内障与 老年眼病科、眼外伤与人工晶体科、角膜科、青光眼科、准分子激光科、斜视与小儿眼科、眼底病内科和眼整形美容科。从全国招聘眼科著名教授、一流专家担任亚 学科主任,在自主创新的平台上组成眼科中心飞速发展的骨干力量。眼科中心亚学科学术带头人包括:马志中教授、王薇教授、郝燕生教授、洪晶教授、吴玲玲主任 医师、陈跃国教授、王乐今主任医师、刘瑜玲主任医师、田彦杰副主任医师等。
眼科中心设有病床80张,日门诊量700人次,年手术量10,000例。外省病人转诊比例由2001年的5%增长到2010年的34%以上,表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诊疗实力在全国眼病患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日益突显。眼科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9名,2010年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生28名,硕士生16名,进修医43名。眼科中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眼科设备及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平台,跻身于国内Top Ten最主要眼科机构之一。
位于眼科中心大楼六、七层的眼科研究所,占地1,125m2。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高速冷冻离心机、视觉电生理仪、荧光显微镜及照相系统、凝胶成像系 统、超薄冰冻切片机、梯度PCR仪等先进实验设备和实验平台。拥有病理研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眼库、免疫实验室、干细胞实验室、超微结构实验室,以及 Dry Lab和Wet Lab两个教学实验室,是功能强大的眼科基础研究平台。眼科中心秉承北京大学医疗机构的特点,十分重视科研工作,2010年在国外权威眼科杂志共发表19 篇SCI论文,在研课题基金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课题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等,基金总数逾千万。
眼科中心专设防盲治盲办和国家临床药理实验基地,承担着国际眼科理事会(ICO)-- 北京大学Eli Lilly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全国眼外伤登记、卫生部健康快车等重要防盲任务,每年平均接受至少4-5项临床药理实验任务。为广大患者带来光明的同时, 承担北京市和外省医师的大量培训任务,为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培养眼科医师,构建联网式模拟教学平台。
中心同时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优秀护理队伍,分别承担了门诊、手术室和病房的护理工作。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患者为核心、提高护理质量、致思学科发展、建立专科护理服务内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环境幽雅、温馨,服务热情、周到,其独具匠心的医疗空间设置,令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整体设计,曾被媒体称之为“彩色 的眼科医院”。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致力于中国眼科事业的发展,愿意为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贡献力量,并努力使之成为国际著名的眼科中心。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最具特色的临床科室之一,已有40余年历史,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声誉,是我国开设最早的职业病临床科室,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法定职业病诊断单位,国家和北京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也是国家级职业病临床专业高级人才培训基地。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前身为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职业病专业组,始建于1959年,由内科著名教授王世俊亲自?建,1972年正式改组为职业病科,并设立职业病研究室。1985年北京医学院改组为北京医科大学后,职业病科也扩建为职业病研究中心,设临床部(职业病科)及研究部(职业病实验室),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批组建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并成为我国集临床、教学和研究为一体著名的职业病学术机构,也是我国唯一的职业病临床专业博士培养点。
北医三院职业病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中毒、尘肺及化学性免疫疾病;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住院病人的诊治外,还担负北京市和全国各地急重症职业性疾患的抢救、会诊,以及疑难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等重要任务。这里汇集了一批国内著名的职业病专家,如王世俊、史志澄、刘镜愉、赵金垣等教授均为国内知名学者,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均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化学中毒(如重金属中毒、中毒性肾病等)和化学性哮喘诊治、尘肺功能诊断等领域尤有突出贡献,并在国内各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担任重要职务。
1998年以来,为适应社会需要,该中心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学术专长,不断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如职业中毒专业已将主攻目标从工业性毒物扩大到所有化学病因,包括药物、农药、环境毒物、生活化学品、有毒动植物?嗜好品,甚至军事毒物等,在国内率先开设“化学中毒门诊”,并为各种样品(血液、尿液、食品、药品等)、各种毒物(有机磷、有机氯、铊、甲醇、未知毒物等)提供检测服务,填补了我国在该医疗领域的空白;国内发生的几次诊治难度较大的隐匿性铊中毒事件(北京大学、河南洛阳、山东东营、陕西临潼等),俱在该研究中心处置或指导下得到顺利解决。尘肺专业则增加了环境性肺病门诊,将环境污染物等引起的肺部损害列入诊疗范围。化学性免疫病专业除原有化学性哮喘诊疗服务外,还开设过敏性鼻炎门诊,为病人提供了方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数十年来,职业病研究中心一直承担本科生、进修生、研修生、研究生等高级专业人才教学任务,迄今已培养本科生1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名,进修生40余名,举办全国性学习班近20次,学员达1000余人次,是国内最有影响的职业病临床专业人才培养基地。40余年来,该研究中心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国外协作课题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个,曾连续8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次获得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5次参与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研究工作,共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交流3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10余项,仅近5年,该科即获得2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及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医三院不仅设有专门的职业病科,而且从建院一开始就在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以及放射科等主要临床科室配置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为特殊职业性损害提供专业服务,使北医三院成为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为涉及各学科范围的职业病提供高水平诊断、治疗及健康监护服务的医疗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出台后,北医三院又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资质审定检查,于2003年被批准成为北京市首批具有几乎覆盖所有职业病范围的诊断、治疗及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合法医疗机构,使职业病诊疗工作得以更加规范、细致地进行。北医三院目前正在进行全院门诊、病房和硬件设备全面的更新改造,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以更精良的仪器设备、更优质的医疗技术、更科学便利的条件,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1958年建院以来,骨创伤的治疗就一直贯穿在北医三院骨科的发展史中。上世纪90年代初,创伤骨科就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带锁髓内钉这一微创治疗骨折的新技术。1999年,为了适应国内外创伤骨科的飞速发展,为了加强对于医学生、住院医师的创伤骨科专业技术培养,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党耕町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创伤骨科专业组,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为了全国最早的具有专业创伤骨科治疗的综合医院之一。专业组成立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创伤的门急诊量逐年递增,现已达到了每年25000人次,骨折的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专业组成立开始,就坚持采用与欧美同步的先进的骨折治疗方法,现已成功治疗各种类型的骨折及脊柱疾病患者4000多例。作为中国最好的脊柱外科中心之一,脊柱创伤的治疗一直就是他们的优势,在颈、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上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仅在近5年来,就已成功手术治疗了900多例各种类型的脊柱骨折,其中包括一些复杂的多发骨折、严重的脊柱骨折脱位以及难治的陈旧性脊柱骨折,不乏比体操运动员桑兰更严重的脊柱骨折。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包括髋部、腕部、肩部和脊柱骨折),从骨折的手术到骨质疏松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伤骨科在国际上率先采用了股骨LISS微创治疗复杂性股骨粗隆部骨折,大大缩短了这一复杂骨折的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使高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得到了早期、顺利的康复。近年来创伤骨科将微创技术广泛应用在四肢及骨盆骨折的治疗上,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治疗周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还成功地治疗了大量的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疑难病症。
创伤骨科专业组是一个专业基础雄厚团队、勇于创新团队,专业组所有成员均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均在国内外接受过严格、系统、先进的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的培训。组长周方有着将近4年在英国和美国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在英国获得注册医师证书,并在英国完成了骨科总住院医师工作后于1993年回国工作,现在国际、国内多个学术组织中兼职,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国际内固定协会(AO)讲师团讲师等职。其他组员也有在欧、美等国长期学习和进修的经历,其中姬洪全曾在澳大利亚进修,田耘曾在美国进修,张志山曾在瑞士进修。目前专业组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一名,研究生4名。
经过多年发展,创伤组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以脊柱骨折及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为特点,依托综合医院的医疗优势,在多发创伤、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脊柱骨折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以及骨盆和髋臼骨折的治疗方面具有与欧美同步发展、国内先进的水平,对于脊柱和四肢骨折的畸形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疑难病症也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保持着国内先进水平。
创伤骨科专业组坚持骨科的优良传统,坚持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采用微创治疗手段对骨折进行治疗,收治各种类型的新鲜及陈旧骨折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及四肢骨与和关节新鲜骨折和急性损伤,脊柱、四肢骨折初次治疗不佳所造成的畸形、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疑难病症,专业组成员亦对脊柱退行性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兼治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等。
北医三院成形外科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整形外科之一。1949年9月,由朱洪荫教授领衔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北大医院创立了成形外科,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整形外科,是现在北医三院成形外科的前身。1963年3月成立了以成形外科为重点的综合医院,称为北医四院。1964年建立了成形外科研究室,这是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第一个整形外科研究室,同时被指定为全国整形外科培训基地。1965年成形外科迁入北医三院,成为北医三院大家庭中的一员至今。2013年底,成形科(整形外科)获得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有着60多年历史的北医三院成形外科(整形外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临床和研究专业人才。成形外科现有61人,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7人、中级14人、初级及其他人员3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毕业14人、硕士毕业2人,拥有留学经历的11人。多人在国家和市级的专业学/协会中任职,并担任国内外各整形美容专业杂志的主编、编委。具体包括: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分会常务和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副总编辑等职。多人为国家级、市级、区级整形美容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
作为整形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依靠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致力于各种整形外科的疑难与复杂手术。近年来又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了各种美容外科项目,积累了大量美容整形手术的经验,为众多患者塑造了理想的外形。服务项目涵盖整形美容外科和修复再造外科所有的领域,通过国际公认的手段和仪器对所有的整形美容问题都能提供最安全、可靠、先进、有特色的整形美容服务。其特色是理论基础雄厚,基本功扎实,工作严谨细致。其宗旨是科技为本、精益求精,以竭诚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信念,集精英人才、精密设备、精湛技术、精美设计、精心服务于一体,为患者和求美者提供科学先进安全可靠的整形美容医疗服务。
几代专家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造就了她辉煌的历史和现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响。其手术的精致和严谨的风格被誉为整形美容外科的学院派。秉承优良的传统,中青年骨干层出不穷。每年数千例的手术使他们具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领先地位得到社会和学术界公认。作为国内著名的成形专业学科,三院成形外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整形外科专著《成形外科概要》,以及《实用成形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学)》等专著十余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成形外科长期以来担负着研究生培养任务、作为北京大学整形外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39人、硕士研究生70人、博士后3人,跨世纪培养人才2名,正在培养的博士生4人、硕士生4人。此外还担负本科生、进修生、住院医生的教学与培训任务。1984年正式成为卫生部委托整形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举办两期全国成形外科进修医师班,由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提高学员的理论及临床水平,为国内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整形外科人才,为整形外科在国内普及和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形外科研究中心致力于组织移植、创面愈合和过度增生性瘢痕、组织转化和干细胞相关组织工程学等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瘢痕组织相关因子及瘢痕相关基因的研究具国内先进水平。中心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卫生部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以及一些其他研究项目多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基础研究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十多项。
1990年,成(整)形外科成立了医疗美容中心,二十多年来为广大求美者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医疗美容服务。2014年3月,融合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口腔科及中医科的优秀医疗资源,建立了新的医疗美容中心。整合多学科优势的跨学科医疗美容模式,将为求美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美容服务。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科室特色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首先在我国开展了颅面外科手术、铜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用鼻中隔粘膜软骨修复眼睑内叶缺损、用带肋软骨膜的肋软骨再造颈段气管、用各种肌瓣、筋膜皮瓣、复合瓣等进行全身各部位的修复与再造等一系列高难手术。在面裂、眼、耳、鼻等畸形、乳房和腹部整形、大面积组织缺损等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已能成功的实施以颅面外科、显微外科技术、肌皮瓣技术为代表的各种高难度手术。瘢痕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成形科手术针对不同人群分为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两部分。
整形外科主要针对功能、外形有缺陷的患者,对其先天、后天缺损畸形的体表器官进行修复、重建。如:颅面先天畸形、唇、腭裂的修复,眼、耳、鼻、乳房、会阴部等器官的缺损再造,身体各部位的烧、创伤后的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体表肿物切除,各种瘢痕治疗,易性癖(变性手术)治疗。
美容外科主要是针对正常人群求美需求的美容手术,如:高颧骨、下颌角肥大去除,重睑、隆鼻,隆胸,除皱,吸脂,增高,肢体塑形等。目前开展的小腿肌肉塑形、内镜额颞部除皱技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已达国际水平,病人满意度9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8年,建院之初就已成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独立学科。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泌尿外科已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泌尿外科中心。2011年泌尿外科门诊量已经突破13万人次,年住院量2200余人次,年住院手术量1636台,门诊手术量1624台。北医三院泌尿外科是医院外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高等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还是院级重点学科。现任科主任马潞林教授为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肾移植组组长,是国内一流的泌尿外科腹腔镜、巨大疑难肿瘤诊治及肾移植领域专家,技术精湛,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
泌尿外科现有三个病区,床位95张,教授、主任医师8人(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下属普通泌尿外科学、微创泌尿外科学、器官移植学、男性生殖医学、泌尿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尿控等多个专业组,学科覆盖面广,综合实力雄厚。
北医三院泌尿外科现任科主任,为我国知名泌尿外科专家马潞林教授,擅长于泌尿外科疑难手术、肾移植和腹腔镜手术。现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肾移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市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等职务。现任科副主任姜辉教授为男科学学术带头人,现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现任北京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此外,还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委会常委,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核心期刊《中华男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中国性科学》杂志副主编,SCI期刊《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通讯编委等职务。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泌尿外科就率先开展难度较大的手术治疗,尤其在根治性切除泌尿系肿瘤、男性不育症诊断治疗方面成绩卓著。可成功完成膀胱全切回(结)肠代膀胱术、巨大肾癌根治术,巨大的腹膜后肿物切除等泌尿外科疑难手术。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室率先开展了膀胱镜检查,体外冲击波碎石(EWSL),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等。近年来,我院泌尿外科积极开展微创外科新技术。腹腔镜手术成为常规术式,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膀胱全切术形成了临床特色。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均成为常规手术,内腔镜诊疗水平居国内领先。现在,我科已经全面进入微创外科模式。95%以上的手术,都是通过微创手术完成的。其中,腹腔镜手术已经基本取代了绝大多数开放手术。
泌尿外科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12月,泌尿外科已成功完成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170余例,数量上居全国首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科室又开展了单孔与自然腔道腹腔镜手术,目前已经成功完成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包括:膀胱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肾根治性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肾囊肿去顶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他腹腔镜手术包括:肾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乳糜管结扎术,精索静脉结扎术等。
目前,国家卫生部批准医院泌尿外科为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为北京市最早被批准的两家基地之一。出版相关专著包括,主编《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学图谱》(2007,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图谱》(2004,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及泌尿外科专著多部。并且参与编写《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多部泌尿外科论著。2004年~2013年5月,泌尿外科成功举办了九届(国家级)微创泌尿外科学习班,另外成功举办了两届腹腔镜亲属供肾移植学习班和两届钬激光经皮肾镜学习班,还举行了29届泌尿外科肿瘤诊疗科主任研讨班,3届泌尿系结石诊疗科主任研讨班,总计培训学员3000人以上,学术影响遍及全国各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杨文质、陈忠新和潘天明等知名教授的领导下,泌尿外科建立男科学专业组。后经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在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设有男性健康门诊及男科专家门诊,并建有男科检查室,男科实验室,男科手术室等,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2002年,在学科带头人姜辉教授的带领下,发展扩大为男科诊疗中心,专业组医师梯队结构合理,力量雄厚。诊疗范围包括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男性生殖系疾病等。在以上各个方面,科室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能开展多项男性生育能力检测的实验,在全国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在科研方面,研究课题涵盖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睾丸的生精障碍及精子的顶体反应,并且在支原体感染及一氧化氮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农药对男性生殖机能的损害、前列腺的组织化学及细胞化学、精子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男科专业门诊量近4万人次,多项诊治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如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技术等梗阻性无精子症相关手术等;在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男性生殖系疾病等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国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泌尿外科器官移植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也是科室突出的临床特色之一。在著名泌尿外科和器官移植专家马潞林教授的领导下,肾移植术前配型、手术技术及术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止2011年12月,泌尿外科已累计完成肾移植1000余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以来,成功开展了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共完成近30例,治疗效果好。多年来,科室中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器官移植的专业人才,可以熟练地独立完成肾移植手术。2002年至2004年,科室已经成功办了三届国家级器官移植学习班,2006年~2008年度举办了三届国家级亲属肾移植学习班,培养了500余名临床器官移植工作者。2006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顺利通过了卫生部组织的肾移植技术准入评审检查,成为全国首批获得肾移植资格的医院之一。
此外,泌尿外科黄毅教授2002年去美国克利夫兰学习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有计划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利用直肠二维超声及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可以精确重建前列腺三维形态,准确设计粒子植入路径、位置及数量,使放射粒子在肿瘤靶区的空间分布科学合理、剂量分布高度集中适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002年购进德国Wiest尿动力设备,按照国际尿控协会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已为近两千例的全国各地的各类患者进行了检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正规、成熟的操作流程,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泌尿外科非常注重学术学习,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每周二上午7点全科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并阅片查房,每周三上午7点30分护士读书报告,每周四上午7点30分全科英文读书报告。此外,在科主任马潞林教授的带领下,每周一、周四早7点至7点30分开始科室研究生教学查房。科室人员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SCI收录的论著20余篇,有关内腔镜泌尿外科的文章120余篇。马潞林教授主编《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学图谱》(2007,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图谱》(2004,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及泌尿外科专著多部。科室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金1项,北大985工程项目科研基金2项,国家973循证医学基金1项,国家211项目基金1项,卫生部临床重点资助项目3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资助项目3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基金3项,总金额近1000万。
今天,泌尿外科已经跻身于国内一流临床科室行列,下属普通泌尿外科学、微创泌尿外科学、器官移植学、男性生殖医学、泌尿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等多个专业组,学科覆盖面广,综合实力强。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在科室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泌尿外科一定能够继续蓬勃向上,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泌尿外科临床科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在康德瑄、李美琳等老一代专家的领导以及樊东升等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不懈努力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日益成长,不断成熟,成绩蜚然。该科在医、教、研等许多方面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趋于国际先进水平。科室曾获得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优秀论文奖多项;获“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科研基金近百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有多人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该科的高干病房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是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楷模之一。在硬件设施方面,除医院所配置的CT、MRI、SPECT等各种世界一流的检查设备外,科室还具有先进的经颅多普勒(TCD)、肌电图、诱发电位、PLEEG无笔脑电图等各种仪器,以辅助临床更好地达到早期精确诊断的目的。目前,该科共有医护人员6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1名,医护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1名、硕士学位者7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人。科室人员年富力强、成员间专业互补,各有所长。全科拥有3个病房、近70张病床、年门急诊量9万余人次,是一个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发展中的综合学科。
北医三院内分泌科由著名内科学家黄大有教授于1984年组织筹建,1985年正式成立,并且同时成为北医系统中最早具有内分泌学科博士点的单位。现有在职人员26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7人,助理研究员1人;主管技师3人,技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士3人。在岗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所有高级职称人员均在欧美国家学习1-2年以上,另有1名主管护师在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和香港接受过培训。经过20余年的发展,内分泌科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各个方面与国内同级医院相比都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近5年来,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关胰岛β细胞病理生理学、干细胞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已有多篇论文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2006和2007年,内分泌科被医院评为优秀管理团队。内分泌科长期承担了大量的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进修生等的教学任务。建科以来,共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18名,尚有在读博士生5名、硕士生7名。
医疗
2007年,内分泌科日均门诊量达340人次以上,年住院人数563人次,平均住院日11.6天。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但内分泌科的疾病种类还包括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与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症、肾上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症、各种低血糖症、肥胖症、内分泌性高血压、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症与其它骨代谢疾病、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各种内分泌腺肿瘤等。
内分泌科实验室开展多项糖尿病相关检查项目,其中包括胰岛素、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神经感觉定量测定等;与甲状腺疾病有关的项目有甲状腺功能和各种甲状腺抗体测定,可满足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要求。此外,还开展皮质醇等其它检查项目以及一系列的内分泌功能试验项目。
教学
自1985年以来,共完成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18名、尚有在读博士生4名、八年制学博连读生2名、硕士生5名。此外,共培训进修人员100余人,每年承担本科生、大专生及进修生的大课课程60学时左右。
师资力量:内分泌科是北医系统中第一个拥有内分泌学科博士点的单位,也是国内较早建立内分泌学科博士点的单位。现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
教材编写:主编《物理诊断学》和《实验诊断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意义》(黄大有教授),主译《牛津临床内分泌手册》(洪天配教授),多位医师参与编写和翻译出版了《内科学》(长学制教材)、《Joslin糖尿病学》、《哈里森内科学》(第15版中文版)、《胃肠病学》、《内科临床进修指南》等教材。
获奖情况: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医三院优秀教师或先进个人10余人次。
科研
内分泌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干细胞分化研究、胰岛损伤与功能重建的研究、糖尿病和桥本病的循证医学研究、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研究等。建科以来,共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Diabetes等SCI期刊上发表10余篇。内分泌科先后负责过各种国家级、部级、市级研究课题共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市重大临床研究专项子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卫生部科研课题2项、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2项、“211”工程建设项目2项、985 Ⅱ期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招标课题1项等。
成果及奖励
李琼芳教授于1987年、1988年曾两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叁等奖,洪天配教授获得1996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叁等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2006年10月,目前共有医护人员14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博士后1人,博士5人,硕士2名。编制床位12张,诊治病种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各种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各种系统性血管炎及纤维肌痛综合征,复发性多软骨炎等,诊治水平在全国处于较先进行列。科室与检验科合作,目前能够进行的相关检查包括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1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等,开展的研究和治疗项目包括免疫吸附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干细胞移植治疗风湿免疫病,关节腔穿刺治疗等等。科室现已设置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并有专门的周末门诊,尽量满足患者需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创建于1958年,历届学科带头人分别为王双元教授、李世荫教授、陈学荣教授、李邻峰教授。现任主任为徐敏丽副主任医师。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理基地。科室目前拥有正教授5名,正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9名。先后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数十名。2001年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皮肤科联合成立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专业特色:
(一)开展皮肤肿瘤专业门诊,建立皮肤肿瘤资料库。
(二)湿疹皮炎及过敏性疾病,该专业处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水平。出版《特应性皮炎》《湿疹皮炎的发病机制》《湿疹皮炎的临床诊断》《湿疹皮炎的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等多部专著,在过敏性皮肤病分类诊断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发表该领域英文SCI论文30余篇。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学习班”。
(三)感染性皮肤病他们在感染性皮肤病上做出了显著成绩,成功治疗许多深部真菌感染及少见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发表多篇论文,引起同行密切关注。浅部真菌病更是几十年一直专注的课题,独立的二级生物安全真菌实验室,发现命名新的真菌菌种。
(四)光动力治疗取得显著成效,已成功治疗数百例尖锐湿疣患者,百例甲周疣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慕名而来。
(五)皮肤病理 已有几十年历史资料,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证据
(六)银屑病治疗的窄谱UVB,白癜风治疗的表皮移植术,激光去红、去黑、脱毛、嫩肤都有多年的经验和资料
(七)开展慢性痛痒分类诊断与治疗,开展瘙痒专病门诊。
(八)开展脱发专业门诊
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成立于2006年10月,它是由原血管外科和放射介入专业组合并组成的。
1986年李选教授建立介入放射学组,完成了大量医疗、教学及科研任务,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系列性实验与临床研究后,提出了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新概念,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肝癌的多种带药微球及无痛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在国内首先报道了外周动脉梗阻性疾病的支架治疗、肾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首先提出急诊介入治疗概念,并最先、最全面地开展了这项技术。脊柱CT介入诊治技术也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此外,还开展了神经介入治疗、主动脉介入治疗等工作。“肝癌的药物导向治疗及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荣获1995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外周动脉支架的研究”,发表论著60余篇,获北京市及全国青年优秀论文奖5篇,中华放射学杂志优秀论文奖1篇。
北医三院血管疾病专业组始建于1990年,董国祥教授首先开展了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工作,这在北京乃至全国均是较早的。经过十年的努力,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治疗水平尤其是在静脉疾病的治疗方面始终处于业内领先地位。2001年血管外科独立后,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董国祥教授的带领下,血管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室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疗效,受到了业界的好评。目前,不但可以治疗各种常见外周动、静脉疾病,而且在静脉血栓、难治性动脉供血不全、下肢静脉曲张、Cockett综合征、雷诺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2006年,强强联合,血管外科和介入科合并成立介入血管外科。在董国祥教授、李选主任的带领下,进一步加强科室标准化建设,确保医疗质量、提高治疗水平,开展了与其他兄弟科室的交流、协作,扩大了介入治疗的诊治范围。目前开展的介入治疗项目涵盖了各个领域(除心脏外)。同时,通过手术与介入技术的结合,在国内最早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鼻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北医三院胸外科业务技术全面,以微创胸外科手术及胸部肿瘤外科治疗为特色,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一切医疗服务均以病人为中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和大量的疑难病例资料,拥有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及胃镜等先进设备。全科医务人员以热情优质的服务与良好的医德医风,欢迎每一位患者的到来,也欢迎来胸外科进修学习、参观访问的全国各地同道。
北医三院胸外科开展微创手术(胸腔镜、腋下小切口、纵隔镜、支气管镜及食管镜的诊断及治疗),胸部肿瘤外科治疗(肺、食管、贲门、纵隔肿瘤及肺转移瘤等),以及胸部肿瘤程序化规范性综合治疗、肺减容手术、多发与巨大肺大疱、重症肌无力、食管贲门良性疾病(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症等)、支扩和各种胸部疑难杂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同时开展(支)气管与食管记忆金属支架置入,食管癌狭窄及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等。大器官移植(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气管移植等)是今后临床和科研努力发展的方向。
欢迎各地患者前来就医垂询,欢迎各地医生前来进修学习、参观访问。
北医三院胸外科特色医疗服务
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下,开展多种特色医疗服务。
一、专业特色
1、肺癌的诊断与治疗:采用系统化、程序性、规范综合诊断治疗技术,努力做到“三早”,提高了诊断成功率。同时,综合运用各种现代胸外科治疗手段,努力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开展高难度手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特别对于晚期(Ⅲa——Ⅲb期)肺癌采用新辅助治疗手段,使更多的病人进入到手术组来,极大地提高了生存期,改善了生存质量。
2、食管和贲门癌治疗:科室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切除成功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部分侵犯主动脉外膜或气管的食管癌患者等为从外院转诊来的疑难病例
3、各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科室对难度较大的手术如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重建,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4、胸腔镜手术: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例数,尤其是手术种类和手术难度上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5、开展肺减容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胸外科为全国最早开展并探索此手术的单位之一。
二、服务范围
目前,北医三院胸外科治疗疾病的范围可分为以下四类:
1、肺部及胸膜疾患,包括:肺癌、肺转移瘤、各种肺部良性肿瘤、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自发性气胸、脓胸、各种胸膜肿瘤等。
2、食管及贲门疾患,包括:食管癌、贲门癌、各类食管良性肿瘤、各种食管憩室、贲门失驰援症、食管裂孔疝、返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
3、纵隔疾病,包括:良恶性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纵隔畸胎瘤、纵隔纤维瘤、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及各种纵隔囊肿等。
4、各种胸部外伤
三、医疗水平
北医三院胸外科相当一部分手术难度较大,如气管袖状切除、隆突成形、肺门巨大肿瘤切除、肺叶袖状切除及肺动脉成形、上腔静脉重建、无名静脉重建等,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死亡率低于2%。各病种平均住院日为19~25天,床位使用率为100%。科室整体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年无事故, 无重大差错, 无医疗纠纷。
心血管外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外科是一个建立在全新理念上的高技术专业学科。以人为本,病人至上是他们最基本的宗旨。努力捍卫生命的尊严和重塑健康生活是他们永恒的追求。高技术设备、高素质医护人员和北京大学第?医院的整体技术优势构成了先进的心血管疾病医疗平台。
科室结构包括:心血管病外科病房、术后监护病房和辅助循环三个部门。心外科病房位于外科楼六层。监护病房位于外科楼五层。心脏外科专用手术室和体外循环准备是位于外科楼二层。外科病房规格高、环境好而且收费低。手术室和熟后监护病房设备国际一流。人员分工为:心血管外科手术医师、围手术期监护医师、辅助循环灌注医师和心血管外科专科护士。各部门分工明确、业务精湛、合作严密,为医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临床业务范围涵盖除新生儿手术以外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肺动脉栓赛和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所开展手术包括:各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瓣膜成形及瓣膜置换、各种形式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室成形、心脏肿瘤切除、大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各种术式的主动脉置换、肺动脉切开取拴、循环辅助及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
在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在临床医疗及科研领域与国内外机构及学者开展了广泛和卓有成效的合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咽喉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的前身是放射病科(原103教研组-放射医学临床教研组),成立于1960年8月,她是当时北京医学院新成立的第一专业(放射医学专业)的临床部分。基础部分(101)设在医学院基础部,卫生部分(102)设在卫生系。该专业当时为保密专业,103建制在北医三院,成立后历经组织上的调整,于1986年改名为放射病科。
在我国核电事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结合三院的具体情况,结合肿瘤化疗开辟了另一临床专业工作。1993年5月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含研究室),并由职业病研究中心独立出来,成为三院独立的临床科室。
为了学科的发展和病人的需要,为加强协作,三院决定肿瘤化疗放射病科和放疗科共同组成肿瘤治疗中心,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
为防范核恐怖事件的发生,2003年北京市卫生局确定北医三院为市辐射损伤医疗救治基地。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于2006年10月北医三院成立了国家核辐射损伤医疗救治基地临床部。
自2001年肿瘤治疗中心成立以来,随着床位的增加,科室队伍不断壮大,同时科室也注重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化疗科的医护人员增加到33名,其中研究员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技师1人,助理研究员1人,技术员2人,护士14人。取得博士学位5人;取得硕士学位6人,在读研究生3人。显而易见,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干部队伍。
放射病方面工作:主要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急慢性放射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及核与辐射事故急救中心及基地建设。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第一家具有放射性工作人员体检资质的单位,近几年体检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6000人次左右。
肿瘤化疗方面工作:肿瘤化疗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及学习,医护人员的理论及实际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收治的肿瘤患者较开始增加了5倍以上。于2001年被批准为肿瘤专业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放射病与肿瘤化疗的结合促进了学科发展,临床和科研工作都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认可。
肿瘤化疗专业现分为三个小组,即消化道肿瘤组、乳腺癌组、肺癌组,与放疗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介入血管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紧密合作,已形成了治疗各种实体瘤的一套完整的规范程序,完成并总结了十项临床研究,在大肠癌肝转移的预防及治疗、乳腺癌的内科治疗、肺癌的姑息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门诊量逐年递增,2013年全年门诊量达到27273,出院人数逐年增加、床位使用率100%、平均住院日也在逐年缩短2013年达到8.7天。
教学工作
承担医疗系、卫生系本科生讲课以及清华有关专业本科生急慢性放射病讲课;多次参办核及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治培训班,2010年为北京市举办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培训班,2013年8月主办北京市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规范培训班。
2005年开始承担药学院本科生肿瘤学总论及实习课程;2007-2011年共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三次,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培训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0年及2011年举办了两次乳腺癌分子病理和综合治疗进展学习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
研究生培养:自70年代后期与职业病科和102分别共同申请成立了职业病和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培养了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共12人,肿瘤专业成立后共培养肿瘤学硕士研究生15人,与其他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
科学研究
80年代以后研究室以造血系统损伤与修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及脐带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生物剂量方法探讨、肿瘤标记物的筛选和某些肿瘤病种发病机制的研究(如乳腺癌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共发表论文230余篇,主编、主译和参编、参译的著作共15部。曾承担过国家七五攻关的部分课题;从自然科学基金会、卫生部、北京市、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医三院不同层面的有关科研课题,获得了一定的基金资助。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部级基金4项,行业基金子项目一项,院内种子基金6项,院内联合基金3项。
现在,肿瘤化疗科已步入中年,回顾他们走过的路,值得骄傲,也值得深思,今后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展望未来,充满信心,他们会团结一致,在这撒满阳光的路上共创二十一世纪新的辉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是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地。2004年成为北京市首批成立的五家产前诊断机构之一,经过10余年努力,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母胎医学中心。产科于2010年获得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成为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及围产儿转诊救治中心,同时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转诊的疑难及危重孕产妇,每年举办危重孕产妇救治及助产培训班,为周边省市培养技术骨干2000余人。
北医三院产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从孕前、产前全方面关注母婴健康。产前诊断中心积极开展各种产前诊断技术,包括胎儿核磁共振检查、绒毛活检术、羊水穿刺、经腹脐带血穿刺以及胎儿镜下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性活检等技术。2014年该院的产前诊断病例总量居北京市首位。自2014年申请开展临床高通量测序技术(即无创产前检查技术)并获得国家卫计委批准。
近年来该院双胎及多胎妊娠患者逐年增多,从2008年起,产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胎儿镜宫内手术,针对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双胎之一严重畸形等复杂性双胎开展临床研究,目前已成功完成了百余例胎儿镜下胎盘血管激光凝固术及500余例多胎妊娠减胎手术,包括早、中孕期的氯化钾减胎术、中孕期胎儿镜下脐带结扎术、射频消融减胎术等,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胎儿疾病诊治中心之一,在复杂性双胎的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及围产儿转诊救治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近三年平均每年分娩量5000人次,在北京市各综合医院中位居首位,每年接受外院产前诊断转诊2400余例,产科合并症高危转诊600余例,2014年上报北京市极危重症孕产妇病例120余例,在疑难及危重孕产妇救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针对剖宫产再孕患者的增多,产科开展了关于胎盘植入及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研究,成立了专门的胎盘植入研究小组,自主创新,探索出新的减少术中出血的子宫缝合方法,并组成了由妇产科、泌尿外科、血管介入、麻醉及危重医学等多科室协同作战的胎盘植入围术期处理团队,对这一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产科并发症发起挑战,目前在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于八十年代在杨文质、陈忠新和潘天明等知名教授的领导下建立男科,后经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扩大为男科诊疗中心。在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诊疗中心下设男性健康门诊及男科专家门诊,并建有男科检查室,男科实验室,男科手术室等。男科诊疗中心的诊疗范围为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男性生殖系疾病等。在以上各个方面,男性病专科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能开展多项男性生育能力检测的实验,在全国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在科研方面,男性病专科在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睾丸的生精障碍及精子的顶体反应,支原体感染及一氧化氮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农药对男性生殖机能的损害,前列腺的组织化学及细胞化学的研究,精子处理技术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在教学方面,男性病专科培养了多名男科研究生,并培养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男科医师
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的前身是放射病科(原103教研组-放射医学临床教研组),成立于1960年8月,她是当时北京医学院新成立的第一专业(放射医学专业)的临床部分。基础部分(101)设在医学院基础部,卫生部分(102)设在卫生系。该专业当时为保密专业,103建制在北医三院,成立后历经组织上的调整,于1986年改名为放射病科。
在我国核电事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结合三院的具体情况,结合肿瘤化疗开辟了另一临床专业工作。1993年5月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含研究室),并由职业病研究中心独立出来,成为三院独立的临床科室。
为了学科的发展和病人的需要,为加强协作,三院决定肿瘤化疗放射病科和放疗科共同组成肿瘤治疗中心,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
为防范核恐怖事件的发生,2003年北京市卫生局确定北医三院为市辐射损伤医疗救治基地。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于2006年10月北医三院成立了国家核辐射损伤医疗救治基地临床部。
自2001年肿瘤治疗中心成立以来,随着床位的增加,科室队伍不断壮大,同时科室也注重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化疗科的医护人员增加到33名,其中研究员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技师1人,助理研究员1人,技术员2人,护士14人。取得博士学位5人;取得硕士学位6人,在读研究生3人。显而易见,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已经形成了一支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干部队伍。
放射病方面工作:主要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急慢性放射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及核与辐射事故急救中心及基地建设。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第一家具有放射性工作人员体检资质的单位,近几年体检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6000人次左右。
肿瘤化疗方面工作:肿瘤化疗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及学习,医护人员的理论及实际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收治的肿瘤患者较开始增加了5倍以上。于2001年被批准为肿瘤专业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放射病与肿瘤化疗的结合促进了学科发展,临床和科研工作都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认可。
肿瘤化疗专业现分为三个小组,即消化道肿瘤组、乳腺癌组、肺癌组,与放疗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介入血管外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紧密合作,已形成了治疗各种实体瘤的一套完整的规范程序,完成并总结了十项临床研究,在大肠癌肝转移的预防及治疗、乳腺癌的内科治疗、肺癌的姑息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门诊量逐年递增,2013年全年门诊量达到27273,出院人数逐年增加、床位使用率100%、平均住院日也在逐年缩短2013年达到8.7天。
教学工作
承担医疗系、卫生系本科生讲课以及清华有关专业本科生急慢性放射病讲课;多次参办核及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治培训班,2010年为北京市举办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培训班,2013年8月主办北京市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规范培训班。
2005年开始承担药学院本科生肿瘤学总论及实习课程;2007-2011年共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三次,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培训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0年及2011年举办了两次乳腺癌分子病理和综合治疗进展学习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
研究生培养:自70年代后期与职业病科和102分别共同申请成立了职业病和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培养了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共12人,肿瘤专业成立后共培养肿瘤学硕士研究生15人,与其他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
科学研究
80年代以后研究室以造血系统损伤与修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及脐带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生物剂量方法探讨、肿瘤标记物的筛选和某些肿瘤病种发病机制的研究(如乳腺癌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共发表论文230余篇,主编、主译和参编、参译的著作共15部。曾承担过国家七五攻关的部分课题;从自然科学基金会、卫生部、北京市、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医三院不同层面的有关科研课题,获得了一定的基金资助。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部级基金4项,行业基金子项目一项,院内种子基金6项,院内联合基金3项。
现在,肿瘤化疗科已步入中年,回顾他们走过的路,值得骄傲,也值得深思,今后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展望未来,充满信心,他们会团结一致,在这撒满阳光的路上共创二十一世纪新的辉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创建于1958年,历届学科带头人分别为王双元教授、李世荫教授、陈学荣教授、李邻峰教授。现任主任为徐敏丽副主任医师。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理基地。科室目前拥有正教授5名,正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9名。先后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数十名。2001年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皮肤科联合成立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专业特色:
(一)开展皮肤肿瘤专业门诊,建立皮肤肿瘤资料库。
(二)湿疹皮炎及过敏性疾病,该专业处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水平。出版《特应性皮炎》《湿疹皮炎的发病机制》《湿疹皮炎的临床诊断》《湿疹皮炎的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等多部专著,在过敏性皮肤病分类诊断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发表该领域英文SCI论文30余篇。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学习班”。
(三)感染性皮肤病他们在感染性皮肤病上做出了显著成绩,成功治疗许多深部真菌感染及少见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发表多篇论文,引起同行密切关注。浅部真菌病更是几十年一直专注的课题,独立的二级生物安全真菌实验室,发现命名新的真菌菌种。
(四)光动力治疗取得显著成效,已成功治疗数百例尖锐湿疣患者,百例甲周疣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慕名而来。
(五)皮肤病理 已有几十年历史资料,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证据
(六)银屑病治疗的窄谱UVB,白癜风治疗的表皮移植术,激光去红、去黑、脱毛、嫩肤都有多年的经验和资料
(七)开展慢性痛痒分类诊断与治疗,开展瘙痒专病门诊。
(八)开展脱发专业门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自其成立以来,集医、教、研为一体,逐渐规范和完善医疗体系,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运动创伤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神经康复,并建立了康复治疗与功能重建手术相结合为特色的新型学科模式,使得中心成为全国康复界的一面旗帜。
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骨科康复一体化”,在运动创伤,骨科康复、尤其是骨科围手术期的康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心病房床位数及工作人员数在北京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排名第一。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主管治疗师7人,治疗师18人,主管护师2人,护士7人。科室人员梯队愈来愈去驱向合理化。承担部委级科研基金多项,并获部委级科学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编辑出版专著及教材多部。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外科病房现有20张床位,时刻关注国际康复医学的发展,结合国内康复医学的发展,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康复治疗仪和功能训练器械,使其成为拥有世界先进水平治疗设备的康复基地。
康复医学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交流,于1998年与荷兰HVA大学合作,建立起中—荷康复医学及培训中心,得到两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荷兰科教文大臣赫尔曼先生亲临康复医学中心为中心揭牌。2006年第一批成为北京市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单位并率先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截至目前康复医学中心共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9名。荷兰专家定期到中心教学,传授世界最新康复医学知识及技术;康复医学中心人员定期到荷兰进修,HvA大学学生分批到康复医学中心实习。在国内,中心每年定期举办全国骨科康复学习班及康复医学进修班,在国内康复界传播及交流康复治疗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国内康复医学的发展。
中心在国内率先提出骨科―康复一体化的理念,在北医三院内开展了骨科、运动损伤围手术期康复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广大骨科和运动医学医师的赞同,现正力求在全国推动这一理念的建立。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95
好评率(99.4%)
擅长: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脏病、晕厥、长QT综合征、心肌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擅长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
服务人次 25
好评率(90.0%)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血管病症、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脂血症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抑郁症
服务人次 1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查看更多心血管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