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个正常的心脏搏动,通常开始于右心房顶端的窦房结,由它发出的兴奋冲动,经房内传导至房室结,并进一步下传至希氏束,最后通过左右束支激动心室,完成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当某种原因导致房室交界传导系统中,某一部分的传导能力降低,来自窦房结的兴奋冲动不能完全通过房室结下传,从而引起传导阻滞
该病为心内科多发疾病,为房室传导比例大于 2 : 1 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传导比例多表现为 3 : 1、4 : 1、5 : 1 等。可反映心脏传导系统有严重病变,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

起病原因较多,多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等。
患者多在50岁以上发病。家族性房室传导阻滞比较罕见,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与伴随的心脏疾病,症状包括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若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甚至猝死等。
临床确诊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电图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需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避免使用影响心室率的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症状严重时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包括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注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预防感冒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多数患者休息时可无症状,或仅有心悸感,体力活动时可出现气短、胸闷、乏力、头晕等临床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甚至抽搐,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常见症状有哪些?

在参加体力活动时,会出现气短、胸闷、胸憋、胸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时可能出现心悸,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
脑供血不足难以正常工作,会出现头晕、黑蒙、反应迟钝、神志模糊,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及意识丧失等。

1.房室传导比例的特点
(1)可以有各种房室传导比例  一般均>2:1。偶数比例(如4:1,6:1,8:1)比奇数比例(如3:1,5:1)多见。
(2)在出现心律失常时  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房室比例应为:①窦性心律时,房室传导比例应>2:1;②房性心动过速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在4:1以上;③心房扑动时,房室传导比例应在5:1以上。
(3)房室比例可固定或不固定  固定在6:1以上者少见。
(4)房室传导比例易变  在2:1房室传导或3:2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如出现隐匿性传导,则可以3: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形式出现。它与因阻滞性的传导中断所致的真正的3: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是无法鉴别的。
2.下传的P-R间期
可以正常,也可延长,但大多是固定的,也可不固定,此见于P波出现在相对不应期的不同阶段(R-P间期长短不一)而使传导延缓的程度有所不同,可使P-R间期不固定;伴有隐匿性传导或超常传导亦可不固定。此外,还可出现跨越性P波传导,甚至也可见到相邻的几个下传的P-R间期逐渐延长,类似文氏现象。
3.可不伴有或伴有逸搏、逸搏心律
(1)不伴有逸搏  P波的数目恰为QRS波群数目的倍数,通常为3倍或4倍。
(2)伴有逸搏  逸搏多为房室交界性的。室性逸搏少见。如为连续性的逸搏心律时,P波与逸搏无关,形成不完全性房室脱节,可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4.R-R间期
几乎总是不规则的,因为除了个别下传搏动外,常发生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当有隐匿性传导和(或)意外传导(空隙现象、韦金斯基现象和超常传导)参与时,R-R间期可意外的不规则。仅当房室传导比例恒定,且无逸搏发生,R-R间期才是规则的。若不同的房室传导比例交替出现(例如2:1与4:1交替),则出现成对搏动或伪二联律。此外,室性期前收缩也使心室节律不齐。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型
可根据阻滞部位分为两型:①Ⅰ型  大多发生在房室结水平,少数在希氏束近端阻滞。②Ⅱ型  均在希氏束远端和束支部位阻滞。

1.根据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
2.心电图诊断标准
(1)散在发生  连续2个或数个P波因阻滞未下传心室。
(2)大于2:1的房室阻滞  对于高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应对P波进行逐个分析,观察P波出现的时相,如半数以上P波发生于ST段或T波顶峰前未下传心室,不能诊断为高度房室阻滞,心室率大于60次/分钟以上时,尽管几乎全部P波都不能下传心室,也不一定是高度房室阻滞,因为往往还有干扰因素在起作用。只有发生于心动周期的反应期内半数以上的P波未下传者,才可确诊为高度房室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是一种严重而又危险的心律失常,必须及时处理。一方面需要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另一方面要针对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洋地黄等药物中毒、积极治疗心肌炎及心肌病、有效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解除心肌缺血等。
应用提高心室率和促进传导的药物: 应用提高心室率药物(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提高心脏排血量,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 防止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的发生。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临时起搏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或心脏手术等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使用临时起搏器治疗。
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持续性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已有活动量受限、晕厥、或有过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均需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无症状的先天性的高度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进行密切的心电监测。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满足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严密监护心电示波的变化,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若心室率低于40次/分应立即报告医生,警惕阿斯综合症的发生,即时给予提高心室率或恢复心的跳的措施。
3、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
4、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如应用异丙肾应严格控制剂量及滴速。
(1)应注意血压变化,对于高血压尤其注意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2)应注意监测心律,有无室早的发生。
5、事先做好浸泡消毒临时起搏导管、电极及附件,并备好临时起搏器。
6、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注意神志变化。
7、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及护理。

平时健康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物,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提前做好防护,预防感冒。

好评医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425 好评率(100.0%)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疾病、心肌炎、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脏病、高脂血症、低血压、猝死、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结构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型心肌病、室上速、室速、心房扑动、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369 好评率(100.0%)

擅长: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早搏、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房颤、心绞痛、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动过缓、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功能不全、猝死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6525 好评率(97.7%)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心肌疾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老年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脑供血不足、糖尿病、低血压、心脏病、猝死、高血压性脑出血、晕厥、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性水肿、植物神经紊乱、房颤、心动过速、胃病、眩晕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496 好评率(99.6%)

擅长:糖尿病和高血压、老年人冠心病、慢性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心内膜和心瓣膜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591 好评率(97.5%)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绞痛、高脂血症、早搏、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动过缓、焦虑症、心肌疾病、心房颤动、心肌炎、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心房扑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关问答-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更多
您好,我是心脏科王德昭医生。高度一般指II度以上的传导阻滞,重度一般是指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比前者程度更重没商量,必须装起搏器了!不客气小手术一般14岁以上
王德昭 北京和睦家医院
2018-12-26
你好。请问是多大年纪的患者?有做过心脏彩超吗?这么小如果提示高度阻滞需要及时去医院住院治疗的。心率没有问题。可是你说的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检查出来的呢?那你要不这两天去医院查心电图看看。如果确定为高度,还是需要及时治疗。不能但从心率上判断的。那医生怎么说的呢三度是很危险的。对的。做动态看看有没有停搏之类的不客气。幼儿园暂时不建议去。
刘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5-09-15
有没有感冒?晕厥!黑朦?26岁?有动态或普通心电图检查结果吗?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做过吗?安全起见!建议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目前最好的办法!其他办法不可靠!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诊断3°房室传导阻滞!建议心脏起搏器治疗!
李正章 高邮市人民医院
2017-01-19

相关文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