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起病及经过缓慢,最终死亡原因为心衰肾衰脑血管意外。本病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WHO公布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5%。国内本病患病率约7-10%。随年龄增长,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黑人、肥胖、吸烟、脑力劳动者等人群发病率较高。长期、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有助于减慢病情发展、防止靶器官损害及提高生活质量。

无特发人群

无传染性

有些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在例行检查、因为其他疾病就医、或后期出现其他器官损害或并发症时,才发现患有高血压。也有些患者有头昏、头发麻、心口闷等症状。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在特殊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收缩压超过 180 mmHg,舒张压超过 120 mmHg),伴有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的症状,这叫做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这是一种需要紧急救治的情况,可能出现下述严重症状:

剧烈头痛
视物模糊
尿中带血或尿中查出蛋白质
胸闷
耳鸣
心悸
烦躁不安
高血压可能导致哪些并发症?健康的血管壁强韧而富有弹性,内面光滑,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畅通无阻。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更大压力,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血管壁,血液中的脂质和钙会在损伤处沉积,形成“斑块”,斑块使血管变得僵硬、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血流受阻,造成器官血液供应不足和缺血性损伤。这些变化并非一朝一夕,但经年累月就会出现,而患者本人却可能毫无察觉。高血压的并发症可能包括:

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衰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性梗死。
肾衰竭
外周血管病变
眼睛损伤视网膜病变),并可能导致失明
主动脉夹层

1.体格检查
(1)正确测量血压。由于血压有波动性,且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因此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计。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2)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
(3)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4)观察有无库欣病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5)全面的心肺检查。
(6)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2.实验室检查
可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状态。常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动态血压监测等。
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进一步检查眼底以及颈动脉超声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监测清晨血压,指导降压治疗以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

1.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且持续存在,可确诊为高血压。
2.单纯血压升高,不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一期高血压;同时合并上述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二期高血压;出现上述器官任一的功能衰竭或失代偿者为三期高血压。
3.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对高血压进行分期,分级及危险分层。
(1)高血压的分级:指在未服用药物情况下: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收缩压高于140mmHg,但舒张压正常(低于90mmHg);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收缩压正常(低于140mmHg),但舒张压高于90mmHg。
(2)高血压病进行危险性分层标准。
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和血压水平,可将病人分为以下4组:
①低危组:指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的1级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存在。
②中危组:包括许多不同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的患者,一些患者血压水平不高,但有多种危险因素;而另一些患者血压水平高,但没有或少有危险因素,这组病人必须诊断严格,治疗谨慎。
③高危组:该组包括危险因素3个,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的1级或2级高血压患者,以及不伴其他危险因素的3级高血压患者。
④极高危组:3级(重度)高血压患者,有1种或1种以上危险因素,以及有临床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所有患者,应迅速确定治疗方案,给予最强力的治疗。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1、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
2、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
3、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
1、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2、心力衰竭;
3、肾功能衰竭;
4、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5、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鉴别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疾病这几种疾病相鉴别。

一、一般治疗:

1、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而良好的睡眠避免和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使用安定剂(如地西泮2.5mg,口服).避免过度的脑力和体力负荷。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经常从事一定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和打太极拳)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但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或已有靶器官损害表现的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应避竞支性运动,特别是等长运动。

2、减少钠盐摄入(<6g氯化钠/d)、维持足够的饮食中钾、钙和镁摄入。

3、控制体重,肥胖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减轻体重往往已能使血压降至正常,对肥胖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同时行减轻体重和降压药物治疗。

4、控制动脉硬化的其它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增高等。

二、降压药物治疗:

1.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2.降压药物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二)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三)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药物有:
1.硝普钠。
2.长压定。
3.肼苯达嗪。

(四)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1)可乐宁;
(2)甲基多巴。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常用药物有:
(1)胍乙啶。
(2)利血平。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醋丁酰心安。
(2)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五)利尿降压药。
1.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口服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
2.氯噻酮;
3.速尿;
4.氨苯喋啶。

3. 降压达标的方式
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140/90 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130/80 mm hg;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及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一点。

4.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 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5.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

(1)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3)联合用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4)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6.分级治疗:对一般高血压,先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未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一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

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

四级:三级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换用胍乙啶或可乐宁。

三、手术治疗
当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器质性病变而引起时,可行手术治疗以改善状况。

对症护理
1、家人要多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
2、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
3、合理调节患者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坚持少盐、忌烟酒的原则。
4、尽量使患者保持开心的状态,患者身边需常有人陪伴,避免患者受到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5、让患者定期参加一定的运动,不仅使患者心胸开阔,而且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著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
慢跑或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6、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7、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要立刻就医。
8、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应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9、经常测血压。家庭最好自备血压计,每天最好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便根据血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来看,有些因素是无法预防和控制的,例如年龄增长、种族和高血压家族史等,而另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则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特别是对已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人尤为重要。
具体措施请参见“日常”章节。

好评医生-高血压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6620 好评率(98.5%)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心肌疾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老年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脑供血不足、糖尿病、低血压、心脏病、猝死、高血压性脑出血、晕厥、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性水肿、植物神经紊乱、房颤、心动过速、胃病、眩晕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600 好评率(99.9%)

擅长:糖尿病和高血压、老年人冠心病、慢性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心内膜和心瓣膜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395 好评率(100.0%)

擅长: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早搏、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房颤、心绞痛、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动过缓、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功能不全、猝死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460 好评率(98.0%)

擅长: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iga肾病、肾损伤、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泌尿系感染、肾囊肿、尿道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058 好评率(100.0%)

擅长: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痛风性肾病、多囊肾、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膀胱结石、尿毒症、尿路感染、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血尿、结石、高血压、糖尿病、肾脏损伤、肾盂肾炎、高尿酸血症、肾小球肾炎、尿道炎、肾虚、肾结石、脂肪肝、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关问答-高血压

更多
...查过继发性高血压没?你父母都有高血压是吧。建议查个看看,查完可能查不出来,但是建议查查。 目前血压155-110,建议口服降压药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或者 硝苯地平缓释片 I 厄贝沙坦 也可以 厄贝沙坦片 不带氢氯噻可以 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点击上方卡片完善健康档案信息肾功能好也不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像内分泌疾病、肾血管问题等也可能导致。肾上腺的问题都会引起高血压。 监测血压就行不影响剂量一样,就可以。问题已经解答完毕,如有疑问可以再次追问哈!要是没问题,希望您给我一个“满意评价”。您的“满意”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符北京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7-04
...不需要服药高血压的话你得说一下血压的详细情况
冯嘉旭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2025-07-03
你好,可以换这个药吃的平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避免劳累熬夜,注意休息,不要紧张焦虑,不要吸烟喝酒,适度运动锻炼,控制体重腰围。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都差不多没必要换药主要是平时控制饮食➕运动锻炼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继续巩固一下巩固时间因人而异,先继续吃2个月,之后复查血脂、肝功能和颈动脉彩超等指标,再根据结果看是否调整用药。
付海清 南京市第一医院
2025-07-03

相关文章-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