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及其有关症状,老年人SMI的发生率比中青年人高,部分与高龄、心肌梗死糖尿病等原因损害疼痛警报系统有关,美国约有数百万人患SMI,由此而导致每年数十万人的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因此,掌握本病的基本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重体力活动者多见

临床表现1.临床类型(1)Cohn(1981)将SMI分为3型 Ⅰ型:占3%~5%,有SMI发作,但完全无症状,亦无心肌梗死心绞痛史,包括正常人和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人群。Ⅱ型:占1/3,指无并发症的心肌梗死恢复期中所发生的SMI。Ⅲ型:最常见,指心绞痛患者发生SMI。(2)Braunwald把SMI分为2型 Ⅰ型:为疼痛警报系统损害产生的冠状动脉疾病(无心绞痛)。Ⅱ型:为同一患者有症状性(心绞痛)与SMI并存(相当于CohnⅢ型)。2.临床特点(1)发作的时间节律性有异同 一般认为SMI在上午多发,午夜少发,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一样,高发时间仍然在上午6~10时,可能与晨起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和皮质激素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强及纤溶活性低下等因素有关,因为SMI发作前有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而且β阻滞药能降低这一时区SMI发作频率,提示心肌耗氧增加在这一时间SMI发作起一定的作用,但夜间2~6时SMI发作频率,老年人(18.1%)明显高于中青年人(8.1%),这可能与老年人心功能差,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心室充盈压升高及左室扩张有关,(2)ST段低压程度相同而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 老年人SMI发作时ST段低压程度与中青年人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8±0.6mm和1.7±0.6mm,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0.3±8.4分钟)明显长于中青年人(7.5±6.1分钟),人均阵次也明显高于中青年人,这可能与老年人冠脉病变较重,痛阈值升高及心肌退行性变有关,随着ST段低压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及发作频率增加,SMI检出率降低,而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升高。(3)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多 老年人SMI发作时,出现Lown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中青年人,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较重的心律失常也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约有半数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所致,严重心律失常猝死有关,SMI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故SMI伴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积极治疗。(4)血清CPK-MB和CPK-MB/CPK比值升高 研究表明,SMI的老年患者血清CPK-MB升高,CPK正常,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缺血缺氧能引起心肌细胞膜的理化性质和通透性改变,使心肌中特有的CPK-MB释放入血,导致血清CPK-MB升高,因后者仅占CPK的15%,若CPK-MB轻中度升高,对CPK值影响不大(正常),但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

早期血常规基本正常。
1.动态心电图
不仅能检出SMI,而且还能观察SMI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可用心肌缺血总负荷(24小时内每次ST段下降程度的毫米数×持续时间的总和)作为缺血的定量指标来观察疗效,诊断标准为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1mm并延至J点后80毫秒,且持续时间≥1分钟,两次发作之间至少间隔1分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SMI称为自发性SMI,较大运动中发生的SMI称为诱发性SMI。
2.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老年人由于年龄大,骨关节病及心肺功能不全等原因,常难以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特别适合做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敏感可靠。
3.放射性核素检查
201Ti心肌灌注显像法对诊断本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本病虽无症状,但可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Ⅱ、Ⅲ型患者分别有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史,依据检查加以诊断。

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对有症状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都应予以控制。治疗应针对心肌供氧需氧两个方面,可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或β-阻滞剂。对冠心病的治疗要树立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概念,只要有心肌缺血,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心肌缺血而不是限于环节症状。治疗措施可从减少心肌耗氧和解除冠脉痉挛两方面加以考虑。1.控制易患因素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凝状态及高脂血症,戒烟酒、合理饮食,对防治是至关重要的。2.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各种药物对SMI都有效。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耗氧增加(发作前心律增快和血压升高)所致的SMI最有效。尤其是控制午前发病者疗效更突出。扩血管剂对冠脉痉挛所致者效果较小。在钙拮抗剂中,硝苯地平因作用时间短和增加心律,疗效交叉,多用比尔硫卓和氨氯地平。硝酸盐类对SMI很有效但易发生耐受性,主张用硝酸盐类不过夜,以保证数小时的无硝酸盐类的间歇期。由于老年人SMI在夜间发作也有一定的频率,可以白天用硝酸盐类,晚间用钙拮抗剂。若因心肌耗氧增加和冠脉痉挛所致的缓和性心肌缺血者应联合用药,如氨氯地平和阿替洛尔合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SMI高峰多发生于晨后数小时内,短效制剂应在患者醒后立即服用。长效制剂应在晚上临睡前使用,有利于控制SMI的发作。3.介入手术治疗药物疗效欠佳者应行冠脉造影,了解病变程度和范围,以便选择冠脉搭桥术,冠脉形成术或其他介入方法治疗。

好评医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52 好评率(100.0%)

擅长:宫颈疾病、乳腺结节病、甲状腺结节钙化、良性肺结节、混合型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毛滴虫性外阴阴道炎、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炎性息肉、子宫浆膜下肌瘤、生理性卵巢囊肿、孤立性肺结节、尿酸结石、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功能性卵巢囊肿、子宫纤维瘤息肉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768 好评率(98.0%)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早搏、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心动过缓、室速、室性早搏、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血脂异常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611 好评率(98.0%)

擅长: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早搏、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心动过缓、室上速、房性期前收缩、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窦性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790 好评率(99.4%)

擅长:心房颤动、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慢性冠心病、老年肺炎、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疾病、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扩张型心肌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157 好评率(100.0%)

擅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颤动、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绞痛、风心病、心肌病、急性鼻咽炎、心脏病、graves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低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糖尿病、胃炎、胃食管反流、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猝死、低血糖、脑血管病、抑郁症、晕厥、消瘦

相关文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