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动脉瘤

动脉瘤是发生在动脉的扩张性病变。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是最常见于主动脉和脑动脉,也可见于内脏动脉。
通常动脉瘤发展缓慢,但随着动脉瘤瘤体扩大,动脉壁变薄,易发生破裂。
动脉瘤的临床症状由于其类型和部位而有所不同。大多数动脉瘤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瘤体增大时会出现相邻组织的压迫症状,随着瘤体增大,动脉瘤会发生破裂而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动脉瘤破裂的症状包括疼痛、出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主动脉)或升高(颅内动脉)等。
尽管目前动脉瘤的病因不明确,但某些因素对动脉瘤形成有影响,如:高血压、动脉组织受损,动脉粥样硬化等。
动脉瘤治疗的主要依据是瘤体直径、形态、部位、发展速度、是否破裂等。其中,手术和介入是治疗动脉瘤的最有效方式。
日常生活中,血压监控、降低血流对动脉壁的冲击从而预防动脉瘤破裂显得尤为重要。

无特定的人群

无传染性

动脉瘤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体表附近的动脉瘤,会出现相应的皮肤水肿和疼痛。体内和脑内的动脉瘤,除非破裂,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不管出现在身体哪个部位的动脉瘤,一旦破裂都会出现的症状包括:

出血
心率加快
疼痛
血压下降


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但是若是动脉瘤还没有破裂,又会出现怎样的表现呢?

体积较小的动脉瘤一般没有临床症状。
随着动脉瘤瘤体的不断增大,会产生局部压迫症状。
动脉瘤进一步增大,如脑动脉瘤压迫临近正常脑组织或神经,会发生视物成双、肢体麻木无力、视物模糊偏盲等表现。


动脉瘤有哪些种类?
动脉瘤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下部位最为常见。

主动脉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血管,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下行到腹部分为两支,延伸至双下肢。在某些药物、遗传因素或外伤等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壁被破坏,抗压能力减弱,随着动脉血流的冲击使得这些薄弱或者是受伤的血管壁向外膨出,从而发生动脉瘤[2]。主动脉是常见的动脉瘤发生部位。发生在胸腔的动脉瘤称为主动脉瘤,发生在腹腔的动脉瘤称为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少数病例,会同时发生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脑动脉

脑动脉瘤大小不定,常位于脑组织深处。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3% 的脑动脉瘤会发生出血[3]。部分累及动眼神经的患者出现上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视物成双等。

内脏动脉

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也有可能发生动脉瘤。
如果动脉瘤出血,会发生什么?
动脉瘤破裂出血
如果动脉瘤破裂出血,血液渗漏进入大脑周围间隙,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出血量不同,会相应产生:

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出血量多的患者出现意识水平下降,严重者甚至昏迷

患者还会发生脑出血相应症状,发生:

偏瘫
语言表达障碍或者是理解障碍;
视觉障碍;
癫痫发作

主动脉瘤出血
主动脉瘤按照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胸痛或背痛
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气短
咳嗽

主动脉瘤

腹部不适;
突发背部或者腹部疼痛;
呕吐
头晕乏力

其他动脉瘤出血
动脉瘤破裂:上腹部剧痛及左肩部放射痛、低血压休克
肠系膜动脉瘤破裂:腹痛、血压下降、肠缺血。
动脉瘤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破裂,大量动脉血流入胸腹腔,常并发突发剧烈胸背痛、心悸、气促、休克等。

血栓

动脉瘤膨隆处往往会形成血栓,这些血栓易脱落,从而发生栓塞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瘤的部位和大小,可以作为筛选和随访的主要方法。
2.CTA可以确诊动脉瘤,能明确瘤体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动脉壁的钙化、瘤内血栓以及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血肿,为进一步手术提供较为精确的信息。
3.MRA诊断动脉瘤的作用与CTA大致相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可以酌情选择MRA。
4.若以上三种检查还不能诊断或不能明确动脉瘤与其他重要动脉关系时,应做DSA检查。

依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当动脉直径扩张至正常直径的2.5倍以上时称之为动脉瘤形成。手术指征与动脉瘤自身的直径、形态、位置、增长速度等相关。一旦动脉瘤破裂或是体积增大迅速,则需紧急治疗[1][6]。
脑动脉瘤的神经外科治疗

开放手术:患者于全麻下,神经外科医生开颅找到动脉瘤破裂部位,进行夹闭止血。

脑动脉瘤的神经介入或神经放射治疗

患者于局麻或全麻下经动脉穿刺行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弹簧圈作为阻挡血流压力的机械屏障,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

主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人工血管置换术:使用人工血管替代患受损的主动脉,如遇分支动脉,有时尚需重建动脉分支。该手术需开胸、开腹或胸腹联合切口进行,手术时间长,风险高,对患者身体状况有较高要求。
主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隔绝术: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目标部位,隔绝病变段主动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手术相对微创,手术时间较短,无需开胸开腹,是目前广为使用的一种治疗方式。

动脉瘤的治疗的后续治疗有哪些?
由于治疗的类型的不同,后续治疗有以下两种:

外科动脉瘤夹闭: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复查影像学表现,观察疾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继发脑梗死、脑积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抗癫痫治疗预防癫痫发作。术后一般 3 个月左右复查脑血管造影,以保证外科夹有达到完全治愈动脉瘤的效果。
神经介入(神经放射):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术后主要注意手术部位血管狭窄,继发脑梗死,动脉瘤复发等。观察疾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外科治疗。在放置弹簧圈之一个月左右,常规进行血管造影来明确动脉瘤是否复发。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够帮助形成健康的血液循环,也能帮助血液流通,通过心脏、动脉和其他血管。一周 4~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7]。
控制血压、戒除烟草可以降低患动脉瘤的危险。

好评医生-动脉瘤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005 好评率(95.7%)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59 好评率(100.0%)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抑郁症、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复发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毒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22 好评率(90.0%)

擅长:免疫性疾病、川畸病、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川崎病合并管状动脉瘤、心肌病、晕厥、心室内传导阻滞、房间隔缺损、心肌酶高、心血管性胸痛、心肌损害、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致密化不全、小儿心肌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小儿限制型心肌病、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心脏传导阻滞、小儿窦性心动过缓、小儿高血压、卵圆孔未闭、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小儿期前收缩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539 好评率(96.6%)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三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主动脉病症、腹主动脉瘤、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闭塞病、动脉粥样硬化、风心病、血管病症、肺部疾病、食管病、纵隔疾病、创伤、先心病、心肌梗死、血管瘤、肺栓塞和肺梗死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43 好评率(100.0%)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中风、脑挫裂伤、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偏瘫、硬膜外血肿、颅骨缺损、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脑积水、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内肿瘤、脑胶质瘤、颅底肿瘤、神经鞘瘤

相关问答-动脉瘤

更多
你好,朋友,请问以前有什么疾病!转院风险大可以请上级医院医生来会诊是的
崔建军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4-09
动脉瘤的话,风险还是有的。需要严格控制血压同时进一步做造影评估,必要时动脉瘤封堵嗯,有头疼么,或者动脉瘤形态怎么样,规则么嗯还是建议进一步做造影评估金标准脑血管造影不是的,这个是cta也是打药,相比cta来说,有一定风险,但是如果涉及到动脉瘤治疗,微创的话,这个是必须的也要经历这个不疼,局麻本身核磁就不能评估动脉瘤,除非比较大的那种,至于像您说的小,的确有可能,但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风多发动脉瘤还是应该做的风险的话,动脉瘤手术应该还可以
钱庆强 唐山市工人医院
2025-02-08
...需要手术的动脉瘤手术一定风险,常见的位置看手术方式开颅手术介入手术都可以
崔建军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11-05

相关文章-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