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好评问题-张成海
病期很晚,前期药物治疗的强度也可以,但是效果一般,不建议太积极抗肿瘤治疗。保守对症就好,如果想试一试缓解梗阻的方法,积极的话可以考虑腹腔镜探查,看看是否有姑息手术的机会,因为有腹腔转移和骨转移,药物反应不是很好,因此预后不好。一直胃肿瘤导致,再有腹腔积液腹腔压力大。
2023-02-11
这是早期的,预后很好,不用化疗了,你问问是黏膜固有层还是固有肌层,根据最后分期看,应该是黏膜固有层。肯定以术后病理报告为准,以镜下报告为准,不能是肉眼看,以术后病理报告,并且镜下报告为准,大的三甲医院病理一般不会出错的,饮食少量多次,伤口一周后拆线就可以了。早期不用做基因检测,早期不用化疗,有溃疡的话可以吃点奥美拉唑。
2021-06-18
早期胃癌根治术后治愈率高,不用担心,吻合口炎症溃疡,口服奥美拉唑和达喜1-2周,另外最近尽量避免酸辣刺激食物,溃疡也是常见的情况,不用太担心,溃疡也可以引起胃出血,导致黑便,复发的风险小,但是不能完全除外,建议饮食注意后,口服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和达喜2周,建议三月后再复查胃镜看看。
2021-06-05
胃癌诊断明确,还要完善胸腹盆增强CT,如果没有远处转移,根治手术,是有治愈机会的,建议肿瘤专科医院治疗比较好,看胃镜分期偏早,主要看术后病理分期,早期胃癌预后很好的,胸平扫CT,腹盆增强CT,颈部淋巴结超声,PETCT必要性不大,没什么特别的,住院后主治医生会告知术前准备。
2021-05-29
目前检查看没有明显复发证据,但是警惕腹膜转移,胃镜不用做,刚做完没有问题,不能除外,建议更换二线方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般没有二次手术机会,一般腹膜转移的,中位生存大概一年左右,建议更换,看看肿瘤标志物是否进展,也可以继续原方案化疗,再复查看看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有一定意义,但主要还是化疗。
2021-05-16
术后辅助化疗8周期就可以了,根治手术都做了,不需要内镜EMR手术
2021-01-14
根据病理类型看,不适合ESD手术,印戒细胞癌恶性度高。但是术后病理切缘都是阴性。如果不愿意再次追加根治手术的话,要严格定期复查,建议术后3-6月复查胃镜,胃内有异常再次取活检。最好就是一开始做根治手术,现在就是有点难选择。可以腹腔镜手术,好处是可以清扫胃周淋巴结。如果决定追加根治手术的话,可以考虑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早期没有必要。也不能说一定避免。肿瘤在胃窦,远端大部切除就可以。
2020-03-11
这个看是不是吻合口有问题,如果吻合口愈合不好,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术后2月转移不太可能,转移的话不会有气液平,有期说明是和肠腔相同。和主治医生沟通看看,估计得手术。目前的肿块不一定是复发。确定是复发,再说治疗问题,结肠癌一般不考虑你说的这个治疗方式。我们医院不做这个所谓的粒子植入。最好做肠镜活检或者穿刺活检,明确是否是复发。你说的治疗方案在结肠癌治疗中,不是规范治疗。手术,化疗,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还有少数的放疗。现在关键是明确是吻合口愈合不良,还是复发。治疗方案是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增加免疫功能,也是有副作用,一般是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看是否合适。pet不能区分炎症或者肿瘤,不能确诊,可以提示。
2020-03-09
根据术后病理报告,进展期胃癌诊断明确,低分化腺癌恶性程度高,且已经发生淋巴结和腹腔转移了。如果身体不允许,不太建议继续勉强化疗。这个效果因人而异的。靶向的话,可以查一下HER2,看看是否能用曲妥珠单抗。另外,雷莫卢单抗靶向治疗也是一个方向。PD1的话,一般用在化疗后进展、不可切除的晚期患者,是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的三线治疗方案。但具体患者能不能用、怎么用,建议还是跟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做决定。是这样,因为免疫系统的激活需要时间,然后再作用于肿瘤细胞,所以跟其他药物比起来,需要相对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疗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一半的患者大概在用药两个半月左右可以看到疗效。一旦起效,有效的持续时间相对比较长。
2019-08-28
如果没有切除,肿瘤和粘连导致的梗阻,很难通过药物缓解。如果现在腹胀明显,建议先不吃东西,口服食用油,如花生油或橄榄油,每次30ML,每日2-3次,促进肠道蠕动排泄,也可以考虑灌肠刺激肠蠕动。中药也只是辅助,可以试一试,请中医大夫看看,难有明显效果,肿瘤导致的梗阻,保守治疗有效的情况也只是稍微缓解。
2019-08-04
需要完善胸腹盆增强CT和颈部超声,了解肿瘤浸润深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肝肺转移或者颈部转移,可能是早期,建议再做个超声胃镜,进一步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如果是早期,可以考虑内镜下切除,但是印戒细胞癌不太适合内镜下治疗,除非病灶很小。
2019-05-11
还需要完善胸腹盆增强CT,还要完善超声胃镜,看看是否早期,即使早期也要做根治手术,印戒细胞癌不适合内镜下切除,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如果中早期,有治愈机会。需要看胃外科。
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