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是由于剧烈呕吐等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力或胃内压力骤然升高,引起食管贲门(贲门是胃的入口,与食管相连)连接处的黏膜撕裂,出现以呕血和/(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占上消化道出血的 5%~15%,好发年龄为 40~60 岁的中年人,以男性多见,女性少见[1]。
剧烈呕吐等原因导致胃内或腹腔内压力骤然升高,引起食管贲门连接处的黏膜撕裂所致。饮酒后呕吐为主要危险因素,其他任何能够引起呕吐的因素,如晕车、怀孕、剧烈运动等均为其危险因素。
本病在病理上可分为 4 期,出血期,发病 24 小时内,正在出血;开放期,发病 48 小时~7 天,创面裂开,边缘隆起;线状期,发病后 2~3 周,裂口呈线状,接近闭合,上有白苔附着;瘢痕期:发病后 3~5 周,白苔消失,瘢痕形成。
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当呕血量较大时,可出现皮肤苍白冰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神志淡漠和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本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目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内科治疗止血效果不好时,需在内镜引导下,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缝合裂口。
本病发病急,如不及时治疗,出血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呕吐,合理健康饮食是预防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关键。

无特发人群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不一,多数患者为突然发病,轻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呈柏油样色),严重者因裂口深,呕血量大,可出现皮肤苍白冰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神志淡漠和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大部分患者发病时都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的剧烈程度也表现不一,并不会因为病情严重而症状加剧。但需要注意的是恶心、呕吐不一定是贲门黏膜撕裂引起,也可能由该病的诱因,如大量饮酒、妊娠反应、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所致。
呕血或黑便:呕血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血液呈鲜红色,多在呕吐后出现,但也可能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呕血量从带血丝的黏液到大量的鲜红色出血不等。当出血量较少时,可无呕血,仅表现为黑便。
腹痛:腹痛不多见,多为上腹部撕裂样疼痛,呈持续性,较难忍受。也可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或者是背部疼痛 。
休克:当呕血量较大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患者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冰凉、心动过速(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眼花黑蒙等症状)、呼吸急促、神志淡漠和血压下降等,若不得到及时救治,将严重威胁生命。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并发症与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出血量较多时可因体内血容量不足引起失血性休克,如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引起死亡。食管穿孔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失血性休克
代谢紊乱
心肌梗死。
食管穿孔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诊断检查(1)内镜检查:急诊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见食管下端靠近胃体上部纵行黏膜撕裂,以小弯侧更多见,常覆盖有凝血块或新鲜出血,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2)X线检查:气钡双重造影的检出率为70%,表现为:
①裂痕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②钡剂通过病变处,显示有异向流动,严重出血时,可见钡剂被血流截断或冲击,形成特征性表现;
③出血小动脉呈一小的圆形透明影。
(3)血管造影:活动出血时。腹腔动脉造影时,在黏膜撕裂处有造影剂溢出,流向食管和(或)胃底,显示食管和胃底黏膜轮廓。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鉴别诊断1.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及食管癌。
2.胃十二指肠疾病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胃淋巴瘤、平滑肌瘤或肉瘤等。
3.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酗酒,妊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肠梗阻,停服抗酸药或食物中毒病人在呕吐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应在发病后24h内行胃镜检查,镜下见胃食管结合部黏膜有纵行撕裂伤,或虽无明显食管及胃黏膜损伤,但有出血来自食管-胃结合部即可确诊。
由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甚多,而且这类病人亦常伴有浅表性胃炎,裂孔疝,十二指肠炎或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因而须鉴别清楚。

由于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大多数经过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后撕裂可自行愈合,复发不常见。因此,在稳定患者的总体情况后,首先选择保守治疗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出血和补充血容量。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血管收缩剂或硬化剂:

一般用于内镜下治疗,通过内镜,将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局部注射在病灶位置,来止血;或者直接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盐水灌胃止血;也可通过血管造影在相应的腹腔动脉注入血管收缩剂。
另外,也可镜下局部注射硬化剂[4]。


质子泵抑制剂(PPI)和 H2 受体阻滞剂:静脉滴注这类药物,用于减少胃酸分泌,因为胃酸过多会阻碍胃和食管粘膜的修复。
止吐药:静脉滴注异丙嗪、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缓解恶心、呕吐。

手术治疗

本病很少有必要手术治疗,当经过正规内科治疗仍不能有效止血或转化为大出血、病情危重者,需紧急行手术治疗。
需先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在胃镜下结扎止血。如果血未止住,则需行开腹手术。
目前,腹腔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其他治疗方法

输血:可以适当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三腔管压迫止血:但目前认为三腔管的压力,不足以制止上消化道动脉出血,已不主张使用此方法。
腹腔动脉栓塞术: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效果较好,但如果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严重,该疗法效果欠佳。

疾病发展和转归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发病急、病情凶险,如不能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出血量多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可以得到根治,一般很少复发,预后良好,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对寿命亦没有影响。

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日常应注意避免能够引起剧烈呕吐的情况。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长期饮酒者,应避免酗酒和酒后呕吐。
避免晕船、晕车等,如吃晕车药、闻橘子味道或避免乘船、乘车等。
避免剧烈运动。
除非是必要的,否则请勿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需要长期使用,请餐后服用,并每年复查 1 次胃镜。
孕妇如呕吐情况严重,应及时就诊产科,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
中老年人应饮食多样化,养成每日排便得到习惯,避免便秘。

好评医生-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700 好评率(100.0%)

擅长:胃病、胃炎、慢性胃炎、肠疾病、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腹泻病、脂肪肝、感染性胃肠炎、急性肠胃炎、消化道紊乱、急性胃炎、痔、痔疮、内痔、肠道菌群失调、肝炎、肛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便秘、肝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738 好评率(100.0%)

擅长:结肠息肉和息肉病、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早期胃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肿瘤、食管癌、贲门癌、胆管癌、胰腺癌、溃疡性结肠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661 好评率(98.5%)

擅长:胃病、慢性胃炎、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疾病、放射性肠炎、肠炎、便秘、感染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消化道肿瘤、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溃疡形成、消化系统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恶心与呕吐、感染性腹泻、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恶变、呃逆症、痔、慢性病、腹泻病、结肠息肉、肠痉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204 好评率(97.9%)

擅长:胃病、胃食管反流、胃炎、肠疾病、便秘、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肝病、药物性肝硬化、肝硬化、脂肪肝、乙肝、酒精性肝病、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腹水、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小肠腺瘤、胃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呃逆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644 好评率(100.0%)

擅长:消化性溃疡、消化功能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疾病、胆道疾病、食管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炎、急性肠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胆囊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黑粪、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脂肪肝、胰腺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肝病

相关文章-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