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老婆又“无理取闹”?可能是经前期综合征

11月10日

经前期综合征又称“经前紧张症”,一般在月经来潮之前的10天、一周或数天发作,在来潮后症状就会消失。经前期综合征基本上占据了女性每月半数以上的时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说我无理取闹。仿佛是不可理喻,却又要终身相依,这就是“经前期综合征”。
世界上最咫尺的距离,不是爱与恨,而是我内分泌失调,你却把我当成空气。仿佛是可有可无,却又要故作淑女,这就是“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又称“经前紧张症”,是一系列与女性月经周期有关的情绪症状,一般在月经来潮之前的10天、一周或数天发作,恰为排卵后的“黄体期”,在来潮后症状就会消失。

也就是说,经前期综合征基本上占据了女性每月半数以上的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女性人口中有5.8%患有经前期综合征,80%有月经的女性出现过至少一种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该疾病可以导致女性极广泛的身心症状,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怎样认识“经前期综合征”?

目前,关于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在过去,经前期综合征曾被当成是女同胞们主观臆想出来的问题,与社会、文化、家庭、心理等因素有关,但最新研究证实,经前期综合征不仅是“心病”。比如家庭关系紧张、经济负担过重、家务劳动繁重、文化素质低等人群的发病率比较高。以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为例,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处理人际问题不够灵活,就容易在月经来临前生闷气或者想不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认为,女性知道这种病之后,就会说自己有相关的症状,特别是在愤怒和悲伤的时候。

一项对双胞胎女性的追踪研究提示,该病存在遗传上的“硬因素”。影像学研究也证实,患者的情绪紧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前体的水平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经前期综合征跟排卵密切相关,与性激素黄体酮的缺乏也有关。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其危险因素有年龄大、摄入咖啡因多、有抑郁症病史、遇到不顺心的事等,饮食中缺乏镁、锰、锌元素和维生素B6、维生素D也可能也有关系。

怎样识别“经前期综合征”?

每次月经快要到来的前几天,许多女性就很容易受到经前期综合征的困扰,比如,特别容易发飙或者掉眼泪。这并非她们性格脆弱,而是体内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定期发生波动所导致的。

有研究表明,经前期综合征多见于25-45岁女性,主要表现为:

I、精神症状:烦躁、易怒、焦虑、抑郁、失眠、情绪不稳定等,其中易怒是其主要症状;

II、躯体症状:头痛、背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便秘、水肿、体重增加等;

III、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减退、神经质、易激动等。这些症状周期性反复出现是其特点。

另有研究表明,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常在40岁左右或在围绝经期开始加重,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经前期焦虑症,并由此导致潜在诱发精神疾病的风险。有调查研究表明,多达75%的女性在育龄期间都会出现以上症状,并且满足这三项条件者出现的几率可能更高,即:年龄20-40岁之间、有生育史、有家族遗传抑郁症史。

怎样应对“经前期综合征”?

一般来说,根据女性经前期出现周期性典型症状,应对并不困难。

由于经前期综合征会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为了降低疾病危害的发生,减少对个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的影响,需要给予适当治疗

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2016年更新了经前期综合征管理指南,一线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给予安慰、疏导,精神放松,有利于症状缓解;

二是调整生活状态:合理的饮食,戒烟。限制钠盐和咖啡摄入。适当的锻炼也有助于缓解精神焦虑;

三是药物治疗:焦虑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抗焦虑药物;有明显忧郁症状者可给予抗忧郁症药物;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醛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例如螺内酯不仅可以减轻水潴留,而且对改善精神症状也有效;口服避孕药可以通过抑制排卵缓解症状,并可减轻水钠潴留症状等等。

整理 | 王波

编辑 | 吴桐

参考资料

1.      谢幸《妇产科学》第八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Chin, L. N, & Nambiar, S. Management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17,124(1), 10-11.

3. Panay, N.Management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bstetrics Gynaecology & Reproductive Medicine,2015, 21(8), 221-228.

题图来源:123rf图库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