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HAPE) 为人进入高原(一般海拔超过 2500 米) , 因环境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而出现的一系列肺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性综合征。

发病主要取决于上升的速度、运动强度和绝对海拔高度,特别是入睡时的海拔高度。上升的速度过快、所处海拔过高时,每个人都可能患高原肺水肿。初次由平原迅速进入高原者、高原到更高海拔区者、高原居民去平原旅居一段时间重返高原者更容易患此病。
任何年龄与性别均可发病,但因急进高原的劳动人群以男性为主,故男性患者较多。
上呼吸道感染 、受寒、过度劳累,是急性高原肺水肿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发病与进入高原的方式无关。
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运动后呼吸困难、运动能力突然降低,进而发展到休息时呼吸困难。
氧疗是关键,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病情、避免重要脏器损伤,防治并发症。
作为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及时诊断、尽早治疗是良好转归的前提。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高原肺水肿的主要症状有什么?

高原肺水肿症状通常开始于上升至相应海拔高度后的第 2~5 天。
突出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咳嗽、胸痛、运动后呼吸困难、运动能力突然降低(以往可以胜任的活动突然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发展到休息时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端坐呼吸,干咳变成湿咳(咳嗽时伴有咳痰)。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肺水肿典型的粉红色泡沫痰。

高原肺水肿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高原肺水肿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电解质紊乱
肺部感染
休克
心力衰竭
脑水肿
脑梗死
肺栓塞
死亡。

1.肺部X线
表现比临床体征出现早,诊断价值较大。肺野透光度减弱并有散在性片状或絮状模糊阴影,近肺门处更显著可形成蝶翼状;病变可呈局限性或两侧肺野不对称;重者絮影浓度高、范围广、融合成棉团状。
2.实验室检查
可根据病情做血、尿常规,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其他检查。

1.进入海拔较高或高原地区发病;
2.其症状与海拔高度、攀登速度及有无适应明显相关;
3.氧疗或易地治疗明显有效;
4.进入高原前无类似症状发作。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诊断。但应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肺水肿鉴别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引起的肺水肿,及其他物理、化学因子引起的渗透性肺水肿等。

需尽力脱离低氧条件,氧疗是关键,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病情、避免重要脏器损伤,防治并发症。
一般治疗

下降海拔是优先处理原则,转入低海拔地区,至少下降 1000 米,转移过程中还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因劳累加重病情。
绝对卧床,取半卧位,给予易于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粥、汤)。
注意保暖、禁止大量饮水。
镇静。

气体治疗

持续低流量吸氧(4~8 升/分),高流量吸氧(>10 升/分)不宜超过 24 小时,避免氧中毒,有条件可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能快速改善高原肺水肿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治愈率。但同时如果吸入过量一氧化氮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特别注意。

药物治疗

降低肺动脉压的药物:如硝苯地平、硝普钠。
氨茶碱:治疗高原肺水肿的常规首选药,对呼吸道、血管平滑肌具有直接松弛作用,疗效确切可靠,使用方便,来源充足。
利尿剂:常用呋塞米(速尿),把多余的水排出去,减轻心脏前负荷。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抗炎作用。
纳洛酮(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以促进肺部气体交换、改善心功能。
中药制剂:用于补气、活血、化瘀。

如患者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医生会酌情对症用药。
疾病发展和转归
高原肺水肿虽为高原特发性疾病,但病情的轻重缓急、治疗方案的合理与否、护理是否得当、患者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疾病的信心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预后。
作为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及时诊断、尽早治疗是良好转归的前提。
许多首次由平原来高原的人,缺乏对高原病的认识,不予以重视,病初不主动到正规医院就治,而是自己到药店或个体医疗点购药,自行治疗,往往会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临床经验显示,如及时治疗,一般 0.5~2 小时可见效,体温和血项 3~5 天可恢复,咳嗽和泡沫痰 2~3 天可消失,胸部 X 线改变多在 15 天左右恢复。90% 的患者在 5~7 天临床治愈而不遗留后遗症。

1  睡眠障碍 与低氧血症有关。预期目标:睡眠充足,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措施:
(1)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睡眠环境,光线要暗淡,空气要新鲜。
(2)夜间查房,护理操作时动作宜轻,灯光要加以控制。
(3)指导患者睡眠时取半卧位或尽量将头垫高。
(4)头昏、头痛时可遵医嘱给予口服复方阿司匹林、索密痛等药,或针刺合谷、太阳、上星、百会等穴位。
(5)减少夜晚使用速尿的次数,以免因排尿次数过多而影响患者休息和因此使患者受寒感冒导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
(6)对于神经兴奋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2 恐惧 与不了解疾病过程有关。预期目标:主动配合检查和治疗,情绪稳定。护理措施:
(1)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2)做好生活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过程、治疗常识、预后及预防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指导患者正确执行有关措施,如有效咳嗽、吸氧、卧床休息、合理膳食等。
(5)请基本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教以减少患者的不确定感。
3 潜在并发症-高原脑水肿 与脑组织缺氧有关。预期目标:未发生脑肿。护理措施:
(1)避免输注大量生理盐水。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粘膜颜色、有无颅内高压表现(如: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增高、脉搏减慢、颈项强直等).监测血气的变化。
(3)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并协助排痰,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切忌随意服用镇静、安眠药。
(5)准备好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做好危重病人抢救的准备工作。

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高原肺水肿或降低危害。

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了解有关高原病的知识,消除对高原环境的恐惧心理。
进入高原前应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最好进行全面的体检,高血压、严重贫血、心、肺、肝、肾有疾病的人员都不适合进入高原。
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登山速度,不急不缓,保证阶梯上升。
初入高原应减少体力劳动,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绝对禁止饮酒。
如有不适,需立即咨询和求助于专业人士,以免延误病情。

好评医生-高原肺水肿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699 好评率(95.9%)

擅长:变异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晚期肺癌、支气管肺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流行性感冒、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胸腔积液、胸膜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过敏性咳嗽、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结核病、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95 好评率(99.5%)

擅长:哮喘、变异性哮喘、严重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肺脓肿、支气管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肿瘤、支气管肺癌、呼吸道肿瘤、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呼吸衰竭、胸膜和胸膜腔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0021 好评率(100.0%)

擅长: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支气管肺炎、呼吸系统肿瘤、晚期肺癌、胸膜和胸膜腔疾病、胸腔积液、哮喘、变异性哮喘、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职业性肺部疾病、尘肺、石棉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流行性感冒、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肺结节、肺结核、阳痿、肿瘤、癌症、感染性疾病、中隔-眼发育不良序列征、老年人肺癌、巴来特(barrett)食管、老年痴呆症、非小细胞肺癌、感冒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287 好评率(95.5%)

擅长:哮喘、肺部感染、胸腔积液、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上呼吸道感染、肺结节、肺部肿瘤、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病毒感染、自限性疾病、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肺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肺癌、嗜睡、瘢痕、流行性感冒、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慢性单纯性咽炎、咽炎、神经官能症、胃病、糖尿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029 好评率(94.3%)

擅长:胸膜和胸膜腔疾病、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哮喘、变异性哮喘、严重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呼吸系统肿瘤、晚期肺癌、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支气管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肺脓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肺结节、肺结核、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结核病、肺炎、肺大疱、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间质性肺炎、过敏性咳嗽

相关问答-高原肺水肿

更多
你好,请问你现在有什么症状吗?那里的医院都可以啊多久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可以啊
康绍涛 巴州人民医院
2019-08-07
...么症状吗?高原肺水肿有轻有重,轻者极时治疗,几个小时~几天,轻重需要更长时间,甚至几个月。请抓紧时间到医院正规治疗。现在去医院
王玉兰 淮北市中医院
2018-12-19
你好,你是问高原反应有什么症状吗头晕,头重,头痛,乏力胸闷,感觉气透不过来。胸闷,气急,大汗,坐着气喘,不能躺平头晕,头重,头痛,乏力胸闷,感觉气透不过来。主要是呼吸困难高原地区就是缺氧啊
杨豪豪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2020-08-19

相关文章-高原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