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是指凸向胆囊腔内的胆囊壁隆起性病变。由于此类病变在术前难以确诊具体性质,因此临床只能将其统称为“胆囊息肉”,总体上可以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以良性病变居多。其中大部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常见的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局灶性腺肌增生等;肿瘤性息肉常见的是胆囊腺瘤。仅有少数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需要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是一大类胆囊病变的统称,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已知的主要包括代谢异常、慢性炎症、胆囊腺肌增生。
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 >50 岁、胆结石、男性、烟酒嗜好、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多数胆囊息肉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是在常规体检行超声检查时发现。
少数患者可表现出非特有的临床症状,例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部分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如腺瘤和腺肌增生等有癌变可能。
若患者出现明显的胆囊息肉相关症状或发生胆囊急性并发症,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疗,及早明确病情,及早对症治疗。
胆囊息肉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多能确诊,但仍需必要的鉴别诊断。
胆囊息肉需依据超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病变大小、部位和有无伴发胆囊结石等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估,作出恰当的治疗决策。
胆固醇性息肉患者如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无需治疗。
胆囊息肉如存在明显症状,或继发急性并发症,或伴有癌变危险因素可切除胆囊。
若疑似息肉型胆囊癌或病变快速增大,应尽快确诊和治疗。
胆囊息肉患者经胆囊切除术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若没有切除胆囊,胆囊息肉患者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脂类摄入等,并定期复诊。
由于具体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预防胆囊息肉。

无特定的人群

无传染性

1.体积小于8mm以下的胆囊息肉,临床上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极少部分患者会在进食过多油腻食物后出现嗳气,反酸等表现。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也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忽视病情变化。此时,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肝胆胰脾彩超是胆囊息肉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
2.体积大于8mm以上的胆囊息肉,会引起患者胆汁排泄和浓缩发生变化,造成患者进食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尤其大于1cm以上的胆囊息肉癌变的风险明显增加。一旦胆囊息肉发生癌变,会造成胆囊壁僵硬,甚至造成肝脏的破坏,出现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消瘦,乏力等表现。
3.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获宜及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

1.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对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先诊断方法。超声下表现为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与胆囊壁相连的强回声团,后方无声影的。
2.内镜超声
图像更清晰,对息肉的分辨率更高。有助于判定息肉的良恶性。
3.CT增强扫描
有助于与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4.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胆固醇息肉是胆囊黏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黏膜的增生,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瘤是胆囊壁的局限性良性增生性病变。胆囊腺瘤性息肉是胆囊上皮的乳头状增生或结节状幽门腺增生,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

胆囊息肉如何确诊?
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但超声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因此,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方法还有:

常规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

内镜超声检查;

CT 增强扫描;

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什么情况下诊断胆囊息肉需要做内镜超声?
内镜超声是经内镜超声扫描,将超声微小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然后将内镜插入体腔,进行超声实时扫描,获得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内镜超声比普通超声更准确,提供的图像也更清晰,当普通超声诊断有困难时可以考虑内镜超声检查。

医生需要依据超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病变大小、部位和有无伴发胆囊结石等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估并作出恰当的治疗决策。
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早期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胆囊息肉患者经胆囊切除术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胆汁将直接从肝脏引流至小肠,不再储存在胆囊内,患者仍可正常生活。
如何治疗胆囊息肉?
胆固醇性息肉的治疗决策:

80% 以上的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只需定期复诊即可。
仅在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或继发急性胆囊炎时,医生可能会选择外科治疗。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的治疗决策: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占胆囊息肉的 1/3,主要包括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其中腺瘤和腺肌瘤等均有癌变可能。医生需要根据临床检测结果,评估病变的癌变潜能,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的。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患者,如存在明显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的症状或单发病变直径 >1 厘米,医生可能会选择通过手术切除胆囊。
如果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快速增大,患者应尽快行胆囊切除术。

息肉型胆囊癌的治疗决策:

息肉型胆囊癌约占胆囊息肉的 1%~10%,以腺癌多见。
此类患者已归属胆囊恶性肿瘤范畴,需要尽快接受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胆囊息肉的对症护理
1、胆囊息肉患者需要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这些胆囊息肉的护理较为重要。
2、胆囊息肉的护理中还需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从而缓解胆囊息肉的病情。
3、肥胖及运动,胆囊息肉患者可多参加体育活动及食用纤维素,通过排便,可“顺便”带走部分能量,起到减肥功效。这也是胆囊息肉的护理措施。
胆囊息肉的日常护理
1、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宜保持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畅。一般来讲,对于温热性质的动物肉如羊、牛、狗肉应该节制,而葱、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对于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豆芽、苦瓜等可以多吃。这是属于胆囊息肉的护理措施之一。
2、胆囊息肉的护理中的饮食没有太多禁忌,若腹痛发作,及时看外科。慢性胆囊息肉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既然是慢性,在治愈之前就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会反复发作,否则也不称其为慢性胆囊息肉了。
3、典型的急性胆囊息肉首先引起患者上腹痛,常使人误认为是胃炎,在几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等表现。压迫右下腹可有压痛,同时有局部肌肉紧张感。这在胆囊息肉的护理中也是需多加注意的。

胆囊息肉的日常预防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原则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胆囊息肉健康教育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好评医生-胆囊息肉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776 好评率(99.7%)

擅长:结肠息肉和息肉病、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早期胃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肿瘤、食管癌、贲门癌、胆管癌、胰腺癌、溃疡性结肠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309 好评率(98.7%)

擅长: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疾病、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肿瘤、乳腺良性肿瘤、乳房纤维腺瘤、乳腺结节、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创伤、破伤风、胆管结石、坏疽性阑尾炎、胃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伤口感染、胆囊息肉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928 好评率(99.9%)

擅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炎、肝癌、乙肝、肝病、胆囊病变、脂肪肝、肝囊肿、肝掌、蜘蛛痣、肝胆胰脾肿瘤、肝血管瘤、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肝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肝肿瘤、胰腺肿瘤、肝门胆管癌、肝结节、慢性酒精性肝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889 好评率(98.9%)

擅长: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囊肿、肝门胆管癌、肝硬化、肝胆管结石、转移性肝癌、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囊肿、梗阻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胰腺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胰腺炎、门静脉高压、胆囊炎、血管瘤、肝癌、胆道梗阻、胆囊癌、脂肪肝、胆管结石、肝纤维化、胆管炎

相关问答-胆囊息肉

更多
可以做腹腔镜 胆囊切除你可以再等长大到10MM 切除也行迟早的你可以做超声造影,但是预计是良性,良性一厘米也是要切的因为越大恶变的可能性越高
殷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5-05-29
请问患者有没有不舒服比如腹痛,消化不良等表现嗯,那可以定期复查肝胆B超即可,目前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来说,息肉超过1厘米时可能需要手术,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判断。复查频率一般是6-12个月多发的多发的比单发的好要是没问题,欢迎您给我一个“满意”评价(评价按钮在页面右上角,问题关闭后页面下面也可评价)。春雨系统会自动赠送您一张复诊优惠券。
杜成旭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5-04-16
...,结石合并胆囊息肉建议手术处理可以做个核磁确定下,如果没有结石,单纯的息肉,可以观察的,就不需要手术核磁看胆囊结石有优势息肉不一定看得出来彩超看息肉有优势不客气
商阳阳 重庆市人民医院
2025-05-22

相关文章-胆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