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厌食症

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症又叫神经性厌食症,是以患者自己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严重的营养不良,此时患者仍然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厌食症患者多么?
因我国国内很多患者否认自己病情,所以只有国外统计数据。国外对在校女大学生和高中生的调差结果显示患病率为 0.5%~1%。发病年龄在 12~25 岁,14~18 岁为患病率最高期。一般认为在社会层次较高的人群和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较高,国内外患者数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女性患厌食症的概率比男性高吗?
女性患厌食症的概率的确比男性高的多,男性患者较少,仅占所有病例的 5%~10%。

多发生于青少年期(约85%发病于13至20岁之间),而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约十倍,患病期可长达几个月至数年不等

厌食症有哪些表现?

肥胖有强烈恐惧,对体形、体重过度关注;

对进食持有特殊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刻意限制进食,对食谱进行严格的挑选,进食速度缓慢等;

采用过度运动避免体重增加,如每日强迫锻炼、做家务、甚至在屋中也拒绝坐着等等,其强度多与体力极不相称;

抑郁情绪在临床中很常见,其特点为情绪低落,多伴情绪不稳,易冲动、易爆发,有些患者有强迫性的特征,一定要说服别人,做事情刻板、有特定顺序;

体重下降并明显将低于正常标准,导致消瘦,皮肤干燥、脱发、代谢减慢,严重的甚至是各器官功能低下、水电解质紊乱等重症,危及生命;

性功能异常,例如女性患者闭经或初潮不来、性欲减退、第二性征发育停滞等;

实验室检查可见一些激素水平的变化,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监测。

厌食症有什么特点?

自己有意控制进食量,和 / 或采取过度运动、诱吐、导泻、服用药物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体重显著下降,与其年龄和身高的标准体重值相比,减少了 15% 以上。

担心自己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认为自己太胖。

女性闭经(至少持续三个月无月经),性欲减退,男性性功能低下,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呈幼稚型

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任何一种精神症状的继发症状。

厌食症的危害多大?
许多厌食症患者不会主动就诊,而当他们长期厌食、进食量减少时影响身体健康被家人强制性送来就诊。特别严重的厌食症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或有严重的自杀、自伤行为,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
厌食症短期内的危害大么?
患者患厌食症后会主动减少进食,短期进食减少会影响血液电解质的变化,比如血钾变化,可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诊断检查】(1)ccmd-3①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
②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l项:·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
③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定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限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
④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3十月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
⑤症状至少已3个月。
⑥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⑦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侧如crohn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说明:正常体重期望值可用身高厘米数减105,得正常平均体重公斤数。或用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进行评估;有时厌食症可继发于抑郁症或强迫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
(2)icd-10①存在体重减轻,或儿童缺乏体重增长,导致体重比正常或按其年龄及身高预期的标准低至步15%.②体重减轻是自己不用“发胖性食物”有意造成的。
③存在认为自己太胖的自我知觉,对发胖存在强烈的恐惧,导致强加给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限度。
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广泛的内分泌紊乱,在女性表现为闭经,在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和性功能低下(一个明显的例外是厌食症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最常见的是口服避孕药时,出现持续性的阴道出血).⑤此障碍不符合神经性贪食(f50.2)中的①及②条标准。说明:下列特征支持本诊断,但并非必需因素:自我引吐、自行导致的通便、过度运动、服用食欲抑制剂和(或)利尿剂。如果在青春期前发病,则青春期发育会放慢甚至停滞(生长停止,女孩乳房不发育和原发性闭经;男孩生殖器会呈幼稚状态).随着病情恢复,青春期发育多可正常完成,但月经初潮延迟。
(3)dsm-Ⅳ①拒绝保持与自己年龄及身高相适应的最低或较重的正常体重(例如,设法减轻体重至应有体重的85%以下;在生长发育阶段不保持应该达到的体重,以致低于应有体重的85%以下).②即使已在应有体重以下,仍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
③患者对自己体重或体型的看法有问题,过分夸大自己对体重或体型的评价,或者否认目前体重过低的严重性。
④已有月经的女性,出现停经,也即至少已经停止月经3个连续周期(如果月经靠应用性激素,如雌激素来维持。也可视为停经。)【鉴别诊断】厌食症状可见于一些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因此,诊断厌食症时应主要与某些可引起消瘦的躯体疾病(如肿瘤、结核),抑郁症,躯体化障碍,精神分裂症,贪食症相鉴别。厌食症有一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患者认为自己过胖,并否认自已有这种观点与异常的进食行为。如果病人在厌食发作期间出现贪食与导泻行为,即只诊断为厌食症的爆发型。厌食症与减肥的区别目的不同:虽然二者均以减轻体重为目的,但减肥的目的在于减去多余脂肪,配合体育锻炼、达到形体上的完美,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而厌食症的目的在于使体重不断下降,达到一种“病态、虚弱”之美,其行为属盲目减肥。要求体重不同:减肥者要求体重达到并维持在标准体重,而厌食症患者即使达到标准体重仍有减轻体重的愿望。采取措施不同;减肥一般是适量控制饮食,只减少主食的摄入,同时注意各种必需物质的摄取,是在保证身体健康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运动量亦是适量的。而厌食症的患者对所有食物全面限制,运动量是强迫的近乎残酷的超负荷的运动。同时,厌食症患者在被家属、亲友强迫进食后,一般会立即自我诱吐,将所有食物吐出。对内分泌影响不同:正常减肥对内分泌无影响。而厌食症患者后期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现象如闭经等。可见,厌食症对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轻者它可以影响到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府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如果怀疑有厌食症该去什么科室检查?
精神专科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心身科室专业的诊断治疗机构,可以开展药物和心理治疗,症状轻微的患者,也可以到社会办的各种心理咨询机构就诊,但这些机构一般只能对确诊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而无药物治疗的资质。
厌食症是生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厌食症是精神心理疾病,心理治疗是必须的、有益的,但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以选择。治疗方法还是需要听取医师的意见,既不能认为是心病,也不需要吃药,也不能一味依赖药物,放弃自己与疾病斗争的努力。

厌食症可以自愈吗?
厌食症患者一般需要医生的协助,难以自愈。轻度厌食症患者,可以在门诊进行心理治疗,患者了解什么是厌食症和厌食症的危害,有利于治疗厌食症,并且对预防再次出现厌食情况有一定帮助。
厌食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大多数患者以门诊治疗为主,而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有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时,必须采用住院的方式强行治疗,以免意外的发生。

严重营养不良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死亡率极高,支持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段,包括恢复电解质平衡,给予足够维持生命的能量,使患者水肿消失,解除对生命的威胁。

心理治疗和行为纠正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方法。

哪些厌食症可以在门诊治疗?
对于能够配合治疗,有治疗要求的患者,并且并未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有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时。可以考虑门诊治疗。
营养不良的厌食症患者是不是需要住院治疗?
营养不良的患者必须进行住院治疗,因为严重营养不良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失去的营养却没办法一下就补回来,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对厌食症的治疗及身体的治疗。
还有哪些情况一定要住院治疗?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有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时,必须采用住院的方式强制治疗,以免意外的发生。
心理治疗能根治厌食症么?
厌食症的心理治疗都是站在各个视角对厌食症进行治疗,它们治疗厌食症只能改善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候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疗效也一般。
厌食症有什么好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和行为纠正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方法。

患者的重新进食中,体重不宜增加过快,每周以 1.0~1.5 kg 为宜。医生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制定合理的食谱,每日以 3~4 餐的方式进食,并根据患者的需要随时修改。在此段期间,测体重次数不宜过多,每周 1~2 次为宜。这样就可以正常进食,又可以消除变化的紧张情绪,避免诱吐、导泻的发生。

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初期,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酌情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

对于家庭矛盾冲突的患者应配合家庭心理治疗。

厌食症可以通过药物直接治疗么?
厌食症一般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当患者出现抑郁情绪、自杀、自伤观念时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虽不能直接改善患者怕胖的观念,但对患者的恐惧、易激惹、沮丧情绪等均有明显的疗效,能间接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善。
可能采用的药物主要有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
厌食症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么?
厌食症患者不需要终身服药,在体重增加后,抑郁情绪平稳或完全消失,能够正确理解肥胖的观念,并且继续接受治疗,其抗抑郁药物可减少药量,直至逐渐停药。
厌食症治疗后的疗效如何?
如果患者发病年纪小、病程短、不隐瞒症状、对自己评价可进行改变,预后大多良好。而预后不良者多是父母矛盾突出,有暴食、诱吐、腹泻剂、有行为的异常,如强迫症状,抑郁等。
厌食症会复发吗?
厌食症很容易复发,超过 1/3 的病人出院后两年内复发,最危险的阶段似乎是出院后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如果患者发病年纪小、病程短、不隐瞒病史、不幼稚、对自己评价进行改变,这些情况会降低复发的概率;而父母矛盾突出,有暴食、诱吐、腹泻剂、异常行为则会增加复发的概率。

厌食症可以预防么?
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掌握正确的方法,厌食症可以预防。

注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如多吃肉类、蛋、奶类及蔬果等;

饭后不催吐;

保持生活规律、心情愉快;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盲目追求时尚;

无法自制时,须尽早就医。

好评医生-厌食症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4663 好评率(100.0%)

擅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惊恐症、躯体形式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适应障碍、失眠症、癔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应激障碍、产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物质依赖、网瘾、精神活性药物依赖、恐艾症、老年精神病态的精神病、恐怖性焦虑障碍、转换性障碍、神经性头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7314 好评率(98.3%)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病、消化不良、消化道紊乱、肠炎、食物过敏、急性肠胃炎、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支原体感染、发育障碍、佝偻病、呼吸系统病变、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感冒、免疫性疾病、过敏、新生儿疾病、新生儿感染、神经系统病变、热性惊厥、泌尿系统疾病、肾炎、血液病、贫血、营养不良、轮状病毒感染、小儿厌食症、锌缺乏、早产儿、荨麻疹、湿疹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905 好评率(99.2%)

擅长: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性焦虑障碍、适应障碍、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性心理障碍、性欲低下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症、转换性障碍、物质依赖、精神活性药物依赖、酒依赖、发育障碍、自闭症、认知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进食障碍、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神经官能症、失眠、产后抑郁、精神分裂、老年精神病态的精神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698 好评率(96.5%)

擅长: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性焦虑障碍、适应障碍、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性心理障碍、性变态、性欲低下障碍、性腺功能减退、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神经衰弱、转换性障碍、癔症、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食障碍、厌食症、物质依赖、网瘾、酒依赖、精神活性药物依赖、发育障碍、自闭症、产后抑郁、失眠、精神分裂、学习障碍、恐艾症、老年精神病态的精神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564 好评率(97.4%)

擅长:恐怖性焦虑障碍、适应障碍、惊恐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产后抑郁、社交恐惧症、转换性障碍、神经衰弱、癔症、疑病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性变态、性欲低下障碍、性腺功能减退、发育障碍、自闭症、老年精神病态的精神病、学习障碍、恐艾症、酒依赖、网瘾、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认知功能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相关问答-厌食症

更多
...腻的食物是厌食症心胃火盛慢慢调理吧!应该会好的不用客气如果我的付出对您有一些帮助,请给个【很满意】的评价,也可以关注我,以后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也可以发个【心意】给我,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
唐宇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2017-12-26
是最近不爱吃饭吗?吃零食吗两岁了就添加粥了吗?宝宝这样情况,大便怎么样?医院检查过吗?天天拉吗??幼儿厌食的原因 原因之一:缺锌。锌是维持人体正常食欲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元素,研究证明,锌缺乏5—7天后味觉敏感度便会明显下降,吃东西味同嚼蜡,食欲大减,出现厌食。另外缺钙,缺铁。B族维生素不足等也会导致儿童厌食。 原因之二:铅中毒。铅是污染人类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儿童铅中毒可引起儿童厌食、呕吐、腹痛、便秘等,同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发育迟缓等,所以儿童厌食要排除铅中毒。 原因之三:消化功能不良;如,慢性胃炎、肠炎,睡眠不足等都可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而致厌食。 原因之四:零食过多。孩子们经常以巧克力、奶油蛋糕、高级饼干等作为零食,就餐时就没有胃口,不想进食;餐间若饥饿时,又会以点心、糖果充饥,当然会不想吃正餐,形成恶性循环。 原因之五:活动量不足。受现代社会单元住宅或高层住宅及父母工作忙筹因素的影响,孩子的户外活动少。与其他小伙伴的交往少,因而使孩子的消耗少,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建议检查微量元素,增加活动量,可以补充葡萄糖酸锌,消化酶饮食结构调整,逐渐添加辅食祝愿宝宝健康成长,不适随诊,如果没有其他问题,请点击右上角“评价”,请给“很满意” ✔ ,谢谢!后续有任何需要,欢迎再来咨询我!谢谢支持!
徐伟 太湖县中医院
2017-03-07
您好,目前马上12周了,妊娠反应应该很快就消失了,可以试试维生素b6。可以少量多餐,适当活动,饮食不必忌口多活动,酸甜苦辣咸都可以吃不客气
张曰莲 惠民县妇幼保健院
2016-03-02

相关文章-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