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右束支传导阻滞

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节律地跳动,依靠心脏的电信号传导系统,该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
每一次心跳,位于心脏上部的窦房结首先发出电信号,之后向下传导到房室结,接下来沿结间束依次传导到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沿着上述路径正常传导,能够“指挥”心肌正常地收缩,产生有节律的心脏跳动。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电信号沿着右束支的传导减慢或传导中断,是最常见的心室内传导阻滞


Ÿ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有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0.9%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是在年轻人中比较少见。随着年龄增加,发病风险增加。在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11% 以上有右束支传导阻滞。
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晕厥和头晕、出汗、黑矇耳鸣等(晕厥前兆)。
右束支传导阻滞会出现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心电图上代表心室收缩的 QRS 波出现畸形、增宽的现象,医生依据心电图就可以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
在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之后,关键是寻找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比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但在一部分患者,经过检查之后也未能发现明确的原因。
如果只是单纯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无症状,且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则无需特殊治疗,继续观察。
如果是由于心脏病等原因导致了右束支传导阻滞,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一般取决于病因(比如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包括安装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患者日常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医嘱治疗和复诊。


由于右束支传导阻滞常常继发于各种心脏疾病或外在损伤因素,因此预防主要是避免出现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因。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正常情况下,由于右心所承受的压力仅有左心的 1/4~1/3,因此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通常不如左束支传导阻滞那样显著和迅速,因而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大多数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病,常常是在心电图检查中偶然发现[2]。
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哪些症状?
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引起的症状包括:

晕厥
头晕、出汗、黑矇耳鸣等(晕厥前兆)

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哪些危害?
右束支传导阻滞如果逐渐发展,可使心房传递到心室的电信号完全被切断,引起心率减慢,导致晕厥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诊断。
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1)右胸V1、V2导联(或V3R、V4R导联)的QRS波呈rsR′、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于r波;少数呈宽大有切迹的R波。
(2)V5、V6导联S波显著宽大,时限≥0.04s,但不深。Ⅲ、aVR导联呈qR波,该R波多增宽而不高,Ⅰ、aVL及Ⅱ导联则多为宽大不深的S波。
(3)QRS时限≥0.12s。
(4)V1、V2导联呈有切迹的R波时,R波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0.05s。而V5、V6导联R波峰时间正常。
(5)ST-T改变,其方向与QRS波终末向量方向相反,即V1、V2导联的ST段压低,T波倒置,而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典型心电图特点
(1)右胸导联V1、V2导联的QRS波呈rsR′型、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于r波。
(2)V5、V6、Ⅰ导联S波增宽而不深。
(3)QRS时限0.12s。

心电图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就是有心脏病吗?
右束支传导阻滞很少发生在其他方面正常的心脏,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也可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个体。
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如果没有其他症状或检查显示存在其他心脏问题时,不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右束支传导阻滞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室性心律、心室起搏和 Brugada 综合征等心电图表现与右束支传导阻滞相似,需要注意区分。

对于心脏疾病导致了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需要针对相应的心脏疾病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一般取决于病因(比如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如果只是单纯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没有其他的心脏疾病,也没有心脏传导系统其他部位的阻滞,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继续观察即可,预后效果一般较好。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如何治疗的?
右束支传导阻滞以病因治疗为主。治疗方式主要为器械治疗,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器械治疗包括安装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综合评估,决定具体治疗方式。​​​​​
安装心脏起搏器

如果你曾经发生晕厥,医生可能建议你安装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需要安装到胸部皮下,有两根导线与右半心相连。
心脏起搏器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放电脉冲,通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使心脏搏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也叫双心室起搏。同样需要植入起搏器,不过有三根导线,不仅跟右半心相连,也跟左半心相连,能够使左右心都保持正常的节律。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目的是使左右心室能够保持同步收缩,一般用于同时伴有心脏泵血功能差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由于右束支传导阻滞常常继发于各种心脏疾病或外在损伤因素,因此预防主要是避免出现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因[3]。
预防手段包括:

及早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脏疾病[3]。
在对心脏进行诊疗性操作时应该尽可能仔细谨慎,避免医疗因素引起的右束支传导阻滞[3]​​​​​​​​​​​​​​。

好评医生-右束支传导阻滞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032 好评率(98.9%)

擅长: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早搏、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心动过缓、室上速、房性期前收缩、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窦性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483 好评率(100.0%)

擅长:室性早搏、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血管病症、动脉硬化、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和肺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568 好评率(99.0%)

擅长: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血管病症、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肺炎球菌肺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心肌病、心率失常、心脏病、脑供血不足、贫血、神经痛、焦虑症、低血压、心率不齐、神经官能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0470 好评率(100.0%)

擅长: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闭塞症、慢性心衰、心脏神经官能症、焦虑症、心脏病、graves病、贫血、高脂血症、脑供血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压、心室内传导阻滞、猝死、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反流性食管炎、晕厥、神经官能症、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580 好评率(96.3%)

擅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颤动、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绞痛、风心病、心肌病、急性鼻咽炎、心脏病、graves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低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糖尿病、胃炎、胃食管反流、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猝死、低血糖、脑血管病、抑郁症、晕厥、消瘦

相关问答-右束支传导阻滞

更多
...种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就不用管它。不会影响到什么的那就没事不需要管它应该不影响入职没什么关系应该不影响可以再复查一下不客气
李海涛 保定市第二医院
2024-08-06
...好,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您愿意,可以做个心脏超声看看建议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全天心率情况就是除外一下心脏结构和功能有没有问题嗯嗯不用谢
吕思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024-03-03
你好,以前做心电图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通常这种右束支阻滞基本上都是长期存在的,比较多见。90%的人都是先天就有,无法改变没有问题,也不会危及生命。多数是没有找到原因的。如果以前没有,你这种有可能是一过性的,后面再复查就行了。有没有以前的心电图?发来看看。都是右束支阻滞没什么影响的,也不会查出什么原因。
孔祥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023-08-16

相关文章-右束支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