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黄热病

黄热病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黄疽、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为特征,在我国尚无发病。

无特定人群

有传染性虫媒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天,多数受染者症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重型患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病程经过可分为4期。
1.感染期 急起高热伴有寒战,剧烈头痛及全身痛,明显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患者烦躁不安,结膜充血,面,颈潮红,心率与发热平行,以后转为相对心搏徐缓,本期持续约3天,此时病毒在血中达高滴度,成为蚊虫感染的来源,期末可有轻度黄疸,蛋白尿。
2.缓解期 发热部分或完全消退,症状缓解,持续数小时至24h.
3.中毒期 发热与症状复现,且更加重,此期毒血症消退,出现肝,肾,心血管功能损害以及出血症状,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蛋白尿,少尿与氮质血症的程度和病情成正比,本期突出症状为严重的出血如齿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瘀斑,胃肠道,尿道和子宫出血等,心脏常扩大,心搏徐缓,心音变弱,血压降低,常伴有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出现谵妄昏迷尿闭,顽固性呃逆,大量呕血休克等,本期持续3~4天或2周,常在第7~10天发生死亡。
4.恢复期 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和蛋白尿逐渐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或更久,此期仍需密切观察心脏情况,个别病例可因心律不齐心功能衰竭死亡,存活病例一般无后遗症。
【诊断】
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
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源,轻症和隐性感染常需依赖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单克隆抗体,elisa等技术始能得出结论,也可采用pcr检测血标本的病毒rna,必要时作血液的乳鼠脑内接种以分离病毒,若患者以往未患过同属病毒感染,则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结试验等的阳性结果即可藉以作出诊断,如第2份血清中仍无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则可将黄热病的可能性除外。
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重症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临床症状如颜面显著充血,明显相对缓脉,大量黑色呕吐物,大量蛋白尿,黄疸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1.一般常规和生化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升高,但在本病早期中性粒细胞数常减少。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血清胆红素、alt和ast升高,死亡病例更为明显。有黄疸的病例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尿蛋白增多、血清尿素及肌酐升高。
2.病毒分离
采取病初3~4天内血标本接种小白鼠脑内或细胞培养可分离出病毒并用血清学方法进行鉴定。
3.血清学检查
可作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4倍以上增高可以诊断本病。目前多采用抗体捕获酶免疫试验检测黄热病病毒igm抗体,在感染后一周即呈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亦可用抗原捕获试验检测病毒抗原。
4.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黄热病毒rna有很强的特异性。有报告血清中病毒rna较活病毒更为稳定,在27℃常温下能保存相当长时间,优于病毒分离法。
5.其他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见pr及qt间期延长及st-t波异常。

本病须与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回归热,病毒性肝炎,药物性或中毒性黄疸,以及立克次体病,伤寒,其他各种出血热(拉沙热,非洲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阿根廷出血热等)相区别。
疟疾可能与本病合并存在,因此,即使血或骨髓涂片检出疟原虫,也不能除外本病,应及早发现黄热病的散发,早期或轻症病例,忽视或漏诊常可导致本病的爆发流行。

1.一般治疗
黄热病的治疗应卧床休息直至完全恢复,应住在无蚊虫的屋内,尤其在病儿发热期间有病毒血症应使用蚊帐。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频繁呕吐者可禁食、给予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对症治疗
高热时黄热病的治疗宜采用物理降温为主,禁用阿司匹林退热,因可诱发或加重出血。频繁呕吐可口服或肌注胃复安。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疟疾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疟药。心肌损害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重症病例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即予以相应处理。

1.管理传染源 患者宜就地治疗,予以防蚊隔离,加强国境检疫,要求来自疫区的旅行者必需持有效的预防接种证书。
2.切断传播途径 本病流行的规模取决于适于媒介蚊虫密度增加的条件,防蚊,灭蚊是重要措施之一。
3.保护易感者 预防接种是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长期使用的历史证明黄热病减毒活疫苗17d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剂量0.5~1.0ml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接种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保持10年以上,鸡蛋过敏者应慎用,自1945年应用以来总剂量已达20亿人份,只发现18例脑炎与疫苗有短暂的联系,其中15例年龄均在4个月或4个月以下的儿童,提示这种减毒活疫苗有嗜神经性,特别是对未成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是明确的,有的国家规定6个月以下儿童不应接种,近期研究表明黄热病疫苗与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vi多糖菌苗联合接种,均不会减低各自的免疫效果,副反应也未增加。

好评医生-黄热病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783 好评率(99.9%)

擅长: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乙肝、脂肪肝、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戊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腹水、重型肝炎、急慢性肝炎、结核病、颈部淋巴结结核、性病、艾滋病、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病、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脑炎、感染性疾病、肝硬化、细菌感染、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感染、丙肝、肝炎、急性鼻咽炎、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支原体肺炎、水痘、手足口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6211 好评率(98.6%)

擅长: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乙肝、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结核病、艾滋病、丙肝、恐艾症、肝硬化、肝损伤、破伤风、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水痘、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流行性感冒、药物性肝损害、肝炎、疱疹、全身破伤风、结脑、局灶性破伤风、肝硬化失代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930 好评率(100.0%)

擅长:乙肝、丙肝、狂犬病、艾滋病、布病、HIV、肝病、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小三阳、乙型肝炎大三阳、戊肝、原发性肝癌、甲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腹水、幽门螺杆菌感染、脂肪肝、肝硬化、肝衰竭、破伤风、自身免疫性肝病、水痘、肝损伤、酒精性肝病、消化道出血、乙型流行性感冒、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慢性肝炎、甲流乙流支原体肺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38 好评率(100.0%)

擅长:艾滋病、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肝病、丙肝、结核病、肺结核、水痘、感染性疾病、戊肝、手足口病、肝功能衰竭、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结核性胸膜炎、伤寒、恙虫病、出血热、急性传染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073 好评率(95.9%)

擅长: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戊肝、乙肝、慢性乙肝、脂肪肝、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甲型肝炎、肝腹水、急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药物性肝病、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感染性疾病、肺炎球菌肺炎、肝硬化、肝炎、丙肝、破伤风、上呼吸道感染

相关问答-黄热病

更多
这个病无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可提前注射疫苗主要是物理降温,营养支持,多休息主要根据症状用药,如降温,止吐,激素治疗等
姚元珠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2016-10-19
你好,咱们什么时候打的疫苗一般种植在胳膊的疫苗两三天就足够了如果用的针头较粗或者针眼周围有红肿建议推迟到一周不客气
彭永强 亳州市人民医院
2016-07-24
一般没事。但是最好过一段时间再打因为任何疫苗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引起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你刚做完人流一周,身体比较虚弱。所以,过一段时间最好。最好等一下必须打的话也行不客气
张新平 巨野县中医医院
2019-07-06

相关文章-黄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