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上腹疼痛,疼痛多数无规律、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等。多数患者可无症状。
(2)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3)慢性糜烂性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性别。起病往往较急且重,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现呕血、黑便,休克,出血停止后常易复发。
(4)小儿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且病程迁延。
(5)老年人慢性胃炎:平时自觉症状可较轻微,有的到出血或癌变等合并症出现时才被发现。

1.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学检测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若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减少,因而影响维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阳性(75%以上)。
3.胃肠X线钡餐检查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胃炎诊断很少应用上消化道造影。用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胃黏膜细微结构时,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胃黏膜皱襞相对平坦、减少。
4.胃镜和活组织检查
胃镜和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最为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黏膜表面黏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病变处黏膜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似麻疹样改变,有时有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黏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红白相间,白区凹陷;皱襞变细或平坦,由于黏膜变薄可透见呈紫蓝色的黏膜下血管;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在胃窦部,如伴有增生性改变者,黏膜表面颗粒状或结节状。
活检标本作病理学检查,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可行病理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
5.Hp检查
检测是否有Hp感染,若为阳性则需进行根治治疗。
(1)无创性方法:常用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Hp-UBT),该检查不依赖内镜,病人依从性好,准确性较高,为Hp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被广泛用于各医院。但Hp-UBT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结果的判定受到抗生素、铋剂、抑酸药物的干扰。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大便中的Hp抗原,方法简单、方便,敏感性和准确性堪比Hp-UBT。
(2)有创性方法: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如银染、Warthin-Starry染色等)及细菌培养等。
6.血常规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或是否合并感染。
7.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
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正常人空腹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为300~900ng/L,<200ng/L表明有维生素B12缺乏。
8.便常规+潜血试验
判断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诊断
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Hp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检测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相关的自身抗体等。
鉴别诊断
1、胃癌:慢性胃炎之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绝大多数患者纤维胃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
2、消化性溃疡: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为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鉴别依靠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
3、慢性胆道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关,易误诊为慢性胃炎,但该病胃肠检查无异常发现,胆囊造影及B超异常可最后确诊。
4、其他:如肝炎,肝癌及胰腺疾病亦可因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延误诊治全面细微的查体及有关检查可防止误诊。

慢性胃炎的治疗,首先应除去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彻底治疗急性胃炎及口腔、咽喉部慢性感染灶,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及药物,戒烟酒等。饮食宜节制,不宜暴饮暴食,要适当调控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忧伤。对一般消化不良症状,可采用抗酸剂,解痉剂,粘膜保护剂等。

1.抗酸剂只用于胃酸分泌增高或正常分泌的患者,能减轻吐酸、烧心等症状。若胃酸偏低或无酸者则不宜运用。抗酸剂有胃舒平、乐得胃,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150mg 2次/日),酸泵抑制剂如奥米拉唑。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如丙谷胺,每日400mg,分3次服用。

2.解痉剂缓解胃肠痉挛,减轻痉挛性疼痛:如普鲁本辛、胃疡平、安胃灵、吗丁琳、西沙必利等,对反流性胃炎,可使用胃复安和胆酪胺,胃复安有抑制胃和十二指肠逆蠕动、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胆汁反流的作用。剂量每日为10~20mg/3次。胆酪胺可与胃内胆盐结合,加速胆盐的排除,剂量每日为3~4g/4次,但不宜长期服用。

3.胃粘膜保护剂可用胶体铋剂、麦滋林、生胃酮(每日100mg3次),硫糖铝每日1g/3~4次。pge(前列腺素e)15ug每6小时一次以及胃泌素等。
4.抗幽门螺旋菌治疗
对于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常需根除Hp治疗,目前采用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疗程10~14天。由于各地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同,医生会根据当地耐药情况决定抗生素种类及相应的疗程。
(1)PPI:常用药物有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
(2)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喹诺酮类、呋喃唑酮、四环素等。
(3)铋剂: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5.腹部透热疗法:以超短波或红外线在上腹部理疗,或腹部热敷“理疗热”等,可改善胃粘膜血流量,有利于缓解症状和胃粘膜之修复;但理疗必须无溃疡病存在;热敷必须无急性炎症。    
 疗效评价:     
(1)近期临床治愈:包括以下所有指标:
①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候基本消失或消失。
②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
③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
④胃酸基本恢复正常,胆汁返流消失。

(2)显效:包括以下所有指标:
①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
②胃镜复查粘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
③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达两个级度以上(含两个级度)。
④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返流改善,达原病异常值量的2/3以上。      
预后:      
(1)近期临床治愈:包括以下所有指标:
①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候基本消失或消失。
②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
③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
④胃酸基本恢复正常,胆汁返流消失。

(2)显效:包括以下所有指标:
①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
②胃镜复查粘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
③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达两个级度以上(含两个级度).④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返流改善,达原病异常值量的2/3以上。

(3)有效:包括以下所有指标:
①主要症状明显减轻。
②胃镜检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
③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急、慢性炎症减轻一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
④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返流改善,达原病异常值量的1/2以上。

(4)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之病例,而未恶化者。

(5)恶化:有下列指标之一:
①主要和次要症状明显加重。
②胃镜粘膜病变范围扩大到1/2以上,或病变表现有所加重,或伴发了其他病变。
③活检病理加重,炎症、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恶化上升一个级度。
④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返流恶化,达原病异常值量的1/2以上。

慢性胃炎对症护理
1、平时应让病人多吃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少吃甜食及易胀气和油煎、油炸的食物。禁烟、酒及辛辣食物。饱胀、暧气等症状明显时可暂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避免或不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遇事冷静,小事糊涂,不争名不争利,避免急躁、生气、激动等不良情绪。
4、慢性胃炎分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种。前者可服用硫糖铝、普鲁本辛、胃炎合剂;后者常伴有缺酸与低酸的症状,可服用1%的稀盐酸、胃蛋白酶合剂。平时在菜肴中可酌情加些醋。
5、患萎缩性胃窦炎的病人还要督促其定期去医院作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癌变,必要时还应接受手术治疗。
慢性胃炎日常护理
1、避免坚硬、粗糙、纤维过多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亦须避免过酸、过辣、香味过浓、过咸和过热的食物。食物应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
2、养成低盐饮食习惯。
3、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和唾液充分混合。
4、进食要定量和少食多餐。
5、安排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避免晚起或过度劳累。
6、避免在情绪紧张、愤张、抑郁、过分疲劳时勉强进食。
7、如病人突然出现大量呕血或黑粪,且有冷汗和脉速、血压波动,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戒烟忌酒。
3、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4、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5、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好评医生-慢性胃炎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252 好评率(100.0%)

擅长:结肠息肉和息肉病、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早期胃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肿瘤、食管癌、贲门癌、胆管癌、胰腺癌、溃疡性结肠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901 好评率(99.8%)

擅长:胃病、慢性胃炎、胃炎、胃食管反流、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疾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炎、结肠炎、胆道疾病、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便秘、顽固性便秘、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消瘦、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胰腺炎、重症胰腺炎、黑粪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6351 好评率(100.0%)

擅长:胰腺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慢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乙肝、脂肪肝、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胃出血、反流性食管炎、腹泻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黑粪、呃逆症、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肝腹水、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病、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肠炎、早期胃癌、消瘦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7144 好评率(98.6%)

擅长:胃病、慢性胃炎、胃炎、肠疾病、便秘、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病、乙肝、脂肪肝、肝硬化、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腹泻病、慢性病、肠道感染、痔、感染性腹泻、急性鼻咽炎、贫血、细菌感染、呃逆症、淋菌性肛门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病毒感染、咽炎、胃溃疡恶变、浅表性胃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5160 好评率(98.4%)

擅长:胃病、慢性胃炎、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疾病、放射性肠炎、肠炎、便秘、感染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消化道肿瘤、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溃疡形成、消化系统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恶心与呕吐、感染性腹泻、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恶变、呃逆症、痔、慢性病、腹泻病、结肠息肉、肠痉挛

相关问答-慢性胃炎

更多
...症,通常与慢性胃炎相关。ck阳性说明不了什么正常上皮细胞有可能ck阳性就是慢性胃炎不客气有什么症状没有症状的话注意生活饮食习惯即可
魏嘉宁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4-12-21
您最近是否有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食欲减退等症状?我在这里,您可以继续提问。您最近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或食欲减退等症状?排便不干净可能会影响肠镜的观察,但这并不意味着您有严重的肠道问题。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还有其他疑问吗?不客气
张金梅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2024-11-23
你好,谢谢你的信任,胃疼,反酸怎样了先服一周,然后复诊,调整药物是的,上次比较腻
秦保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
2024-10-29

相关文章-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