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原发性器质性脑损伤,多为头部在运动中受到撞击所造成的对冲性损伤,也可为受力处的直接脑组织损伤,包括脑挫伤与脑裂伤。此类疾病在发病初期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但其病程进展迅速,临床症状危重、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复杂,常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救治,常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脑挫裂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造成脑挫裂伤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外力作用于头部,由于颅骨内陷和迅即回弹或骨折引起的脑损伤,这样的损伤一般发生在直接着力部位;二是头部遭受外力撞击的瞬间,脑与颅骨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损伤,这种损伤既可发生在直接着力部位又可发生在着力部位对冲部位,即对冲伤,因脑与颅骨之间相对运动所造成的脑损伤更多见也更严重。这两种因素在减速性损伤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枕骨内面和小脑幕表面较为平滑,而颅前窝与颅中窝骨质结构凹凸不平,因此在减速性损伤中,无论着力部位在枕部亦或额部,脑损伤均多见于额叶、颞叶前部和底面。
脑挫裂伤患者,轻者仅有局部软脑膜下皮质散在点片状出血。较重者损伤范围较广,常有软脑膜撕裂,深部白质受累。严重者可见脑皮质及深部白质广泛挫裂、破碎、坏死、局部出血、水肿,甚至有血肿形成。CT 与核磁共振(MRI)可准确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其损伤部位、范围大小、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多在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随后出现局部症状与体征,轻者仅有轻微症状,重者可表现为深昏迷甚至迅速死亡。
脑挫裂伤患者可能在伤后出现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高热、抽搐等症状。除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可造成患者迅速死亡外,脑挫裂伤后脑水肿脑出血、颅内血肿形成等继发性脑损伤也是导致脑挫裂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患者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如发生短暂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详细的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
脑挫裂伤患者早期病情变化较大,应进行密切监护。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控制脑水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相关功能恢复治疗。
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与脑损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有无脑干或下丘脑损伤,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患者挤出身体状况和诊疗是否及时恰当有关。

无特发人群

无传染性

脑挫裂伤的分类:

如患者仅为单纯的脑实质损伤而软脑膜未受到损害, 则为脑挫伤;
如患者除脑实质损伤外,软脑膜同时有所撕裂则为脑裂伤
由于脑挫裂伤常同时存在,故称为脑挫裂伤。
依据组织损伤范围可分为局灶性脑挫裂伤和广泛性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的好发部位:
好发于大脑半球前半部,尤其是额极、额叶底面眶回和颞极等处。
脑挫裂伤有哪些临床特征?

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损伤部位、范围、程度有很大关系
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

意识障碍:为脑挫裂伤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也是衡量脑损伤轻重的客观指标。损伤轻者场只有数分钟或者 10~30 分钟,严重者可持续数日或更长。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昏迷的患者清醒后即感到头痛、头晕。头痛可以局限于受伤部位或者额、颞部位,也可以表现为全头痛。伤后第1周最明显,以后逐渐减轻。头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钝痛、胀痛、跳痛,持续性或间歇性,以持续性较为多见。如果伤后出现低颅压状态,头痛的程度更为剧烈,可表现为牵扯样头痛,起立时加剧,卧床、头低位时减轻。当合并颅内血肿时,多数病人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伴意识水平的恶化。
恶心、呕吐:脑挫裂患者约 50% 在伤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癫痫:早期性癫痫多见于儿童,可表现为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发生时间可在伤后数小时内,也可见于1~3天内,如果既往没有癫痫病病史,急性期过后会自行消失。
自主神经症状:伤后立即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深而缓等,之后可转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体温一般波动在 37.5~38℃ 之间,一般 2~4 天可恢复正常。
神经系统异常改变:伤后可立即出现与脑挫裂伤部位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运动中枢损伤出现对侧瘫痪,语言中枢出现失语,视觉中枢损伤出现偏盲等。但额叶和颞叶前端等区域损伤后可无明显局灶症状和体征。


脑挫裂伤有哪些影像学特征?
患者伤后出现意识障碍、较为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及局灶症状和体征,脑挫裂伤的诊断基本成立。但由于患者意识障碍难以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且脑挫裂伤最容易发生在额叶、颞叶及其底部,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确诊脑挫裂伤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CT 检查:典型 CT 表现为局部脑组织内有高低密度混杂影,点片状高密度影为出血灶,低密度影为水肿区。
核磁共振成像(MRI):T1 加权图像低信号,T2 加权图像高信号。

1.头颅X线平片
可了解有无骨折,有助于判断致伤机制和伤情。
2.CT
为首选检查方法,可用于:①显示挫裂伤的部位、程度和有无继发性出血和水肿等表现,根据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和形态间接评估颅内压的高低,必要时需反复多次CT扫描,以动态观察脑水肿的演变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②脑挫伤的CT表现为低密度脑水肿中出现多发散在的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脑室受压移位等。③常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甚至脑室出现高密度影,以大脑纵裂出血的条索状窄高密度影最常见,尤其在儿童患者更为明显。④弥漫性脑损伤常表现为脑水肿和脑肿胀,CT表现为普遍性密度减低。⑤高分辨CT对小区域的脑干损伤诊断仍有困难。
3.MRI
对脑干、胼胝体、脑神经的显示,对微小挫伤灶、轴索损伤和早期脑梗死的显示,对处于CT等密度阶段的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4.腰椎穿刺
可了解脑脊液中是否含血,可测定颅内压,但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应列为禁忌。
5.其他检查
(1)脑血管造影  已少用。
(2)脑电图  主要用于对预后的判断或癫痫的监测。
(3)脑干诱发电位  对分析脑功能受损,特别是脑干损伤平面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4)放射性核素检查  主要用于脑挫裂伤后期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动静脉瘘、脑脊液漏和脑积水)的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需与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自发性脑内血肿相鉴别。前两者常与脑挫裂伤并存,根据CT表现可予以鉴别。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中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或枕叶(高龄患者,脑动脉淀粉样变性)常见,可资鉴别。

严密观察病情:患者早期病情变化较大,应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采取颅内压监护或及时复查CT。
一般处理

体位:意识清楚的患者可抬高床头 15°~30°,利于颅内静脉血回流。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误吸导致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此为脑挫裂伤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呼吸道梗阻可加重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故医生给予患者吸痰处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医生将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如果患者状态不佳,考虑短期内无法清醒,医生可能会建议尽早行气管切开。
营养支持:营养障碍将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容易产生并发症。早期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肠外营养,静脉输入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等,待肠蠕动恢复后,可经鼻胃管鼻饲进食营养液或食糜,补充营养。对于长期昏迷者,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胃造瘘或者放置空肠管。
躁动的处理:如患者出现躁动,医生可能需要通过查体或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躁动原因,如疼痛、尿储留、颅内压增高、缺氧、休克、体位不适等,并做相应处理。
癫痫的处理:脑挫裂伤后癫痫可能加重大脑缺氧,癫痫持续状态可能危及生命。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多种抗癫痫药,如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等。
高热的处理:对于中枢性高热,医生可能采取冬眠低温治疗,对于感染性高热应根据致病因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脑保护、促苏醒和功能恢复治疗:巴比妥类药物可清除自由基、降低脑代谢率,从而改善脑缺血缺氧,有利于重度脑损伤的治疗。神经节苷脂、胞磷胆碱、醋谷胺、盐酸吡硫醇及高压氧治疗,对部分病人的苏醒和功能恢复可能有帮助。


防止脑水肿或脑肿胀

医生会予脱水药(甘露醇、甘油果糖)、利尿剂、或激素治疗,预防脑疝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出现下列情况,医生将考虑对患者行手术治疗:

继发性脑水肿严重,脱水治疗无效,病情逐渐恶化。
颅内血肿清除后颅内压无明显下降,排除其他颅内出血灶。
脑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病情好转后又恶化出现脑疝。

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脑挫裂伤病灶清除
额极或颞极切除
颞肌下减压
骨瓣切除减压

饮食清淡,半流质饮食, 以易消化饮食为主,营养多样化。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产气的及脂肪含量高的或辛辣刺激的饮食。

儿童:家长应注意看护,避免儿童攀高、玩耍时佩戴好护具。
青壮年:应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对抗性运动
老年人:应注意防滑、防摔,行动不便者应借助轮椅等。

好评医生-脑挫裂伤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05 好评率(93.5%)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系统肿瘤、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三叉神经痛、脑积水、舌咽神经痛、颅骨缺损、中风、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胶质瘤、脊髓肿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脑胶质瘤、神经鞘瘤、胆脂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21 好评率(97.2%)

擅长: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出血、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43 好评率(100.0%)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中风、脑挫裂伤、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偏瘫、硬膜外血肿、颅骨缺损、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脑积水、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内肿瘤、脑胶质瘤、颅底肿瘤、神经鞘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037 好评率(99.6%)

擅长: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脑挫裂伤、神经系统肿瘤、脊髓肿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胆脂瘤、脑血管瘤、烟雾病、脑积水、脑肿瘤、三叉神经痛、脑外伤、面肌痉挛、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动脉瘤、高血压脑病、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偏瘫、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颅骨缺损、脊髓空洞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51 好评率(100.0%)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脑胶质瘤、神经鞘瘤、胆脂瘤、听神经瘤、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偏瘫、颌面部外伤、三叉神经痛、脑积水、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舌咽神经痛、颈动脉狭窄、脊髓空洞症、颅骨缺损

相关问答-脑挫裂伤

更多
右侧额颞叶这块要看层数层距没事,恢复挺好的可以可以你两边对比这看就不用在意大小不影响啥一般不会的受伤对久,病人意识如何最近复查过吗?只要没有不舒服的从片子看还可以,不算大软化灶是受伤后遗留的放心
焦恒星 陕西省人民医院
2022-07-09
...后多久了?脑挫裂伤后头痛、头晕的症状与脑细胞水肿有关,严重者需要适当用一些脱水药物。必要时复查头颅CT可有基础或者慢性病。比如:高低血压,糖尿病,贫血,颈椎病等?化验单发来看下贫血冶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即治疗原发病,是贫血的根本性治疗。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   (1)补充造血因子: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者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肾性贫血者可用红细胞生成素。   (2)造血干细胞移植   (3)免疫抑制剂   (4)手术治疗支持疗法:输血是缓解贫血的有效办法,适用于急性失血所致贫血和慢性贫血。重要的是,查明贫血的病因。这个得去公立医院,抽血化验,骨髓穿刺等检查
施建民 宁国市人民医院
2016-08-10
您好 仔细阅片 7.27的病历资料个人意见供参考保守治疗很难 目前GCS昏迷评分多少如果已经持续保守治疗一周 且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那么我也不建议再积极治疗了 处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 预后不会因手术而更好 只是理论上需要手术治疗 二是后期如果患者能够保住生命 那么也会是重残甚至植物状态
王志涛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2022-08-02

相关文章-脑挫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