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脊髓性肌萎缩症

什么是脊髓性肌萎缩
脊髓性肌萎缩属于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一种,主因脊髓前角细胞和低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团变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张力降低、肌萎缩,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肌危及生命。该病常呈家族性,从胎儿期到成人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治疗方法有限,预后通常不佳。
脊髓性肌萎缩常见吗?
该病属于临床少见疾病,有研究指出其发病率为 4~10 例 / 10 万活产儿。
脊髓性肌萎缩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发病年龄及病变程度,脊髓性肌萎缩可分为 Ⅰ~Ⅳ 型,

Ⅰ 型为婴儿型肌萎缩症;

Ⅱ 型为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常发生于 6~18 月龄患儿;

Ⅲ 型为少年型脊髓性肌萎缩,常发生于幼儿期至青春期,其中 5 岁前起病者尤多;

Ⅳ 型为成人慢性(晚发型)肌萎缩症。

婴儿及儿童多见

无传染性

脊髓性肌萎缩有哪些表现?
脊髓性肌萎缩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肌无力,肌张力低,累及部位与临床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发病各有差异:

婴儿型肌萎缩中部分可能在母亲体内即发病,部分为婴儿期发病。患儿常哭声微弱,吃奶无力,呼吸及吞咽困难关节脱位,全身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受累,此类患儿多在身后一两年内死亡。

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临床症状较婴儿型轻,主要影响婴儿发育,常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可伴肌束震颤,部分患儿因骨盆带肌无力引起走路摇摆,「鸭步」表现,约 1/3 可引起面肌,导致面部表情少等,该类型患儿多数可活到儿童期或少年期,个别可活到成年,多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

少年型脊髓性肌萎缩多在青少年男性,早期可为肢体近端肌无力,下肢尤其是大腿及髋部肌无力肌萎缩明显,表现为上楼梯及蹲起是困难,行走时呈现腹部前挺、走路摇摆、鸭步表现,后逐渐累及肩部及上肢肌群,出现上肢无力,抬臂困难,最后影响肢体远端肌肉。

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缩发病年龄多为 17~30 岁,常隐匿起病,缓慢发展,早期可表现为肌肉痛性痉挛,后逐渐出现进行性肢体近端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逐渐影响跑步、上楼、行走、抬臂等。部分患者合并一些内分泌功能障碍,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等。还有以手、足等远端肌群或腓骨肌、肩胛肌的起病的脊髓性肌萎缩亚型。

脊髓性肌萎缩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脊髓性肌萎缩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麻痹。
脊髓性肌萎缩需要与哪些情况鉴别?
脊髓性肌萎缩需要与其他引起肌萎缩肌无力、肌张力降低的疾病相鉴别,尤其是先天性肌病脊髓疾病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等。

1.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肢体和躯干肌无力肌萎缩,不累及面肌及眼外肌,无反射,亢进感觉缺失及智力障碍。
2.家族史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3.血清CPK正常。
4.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受损。
5.肌活检符合前角细胞病变。

怎么确定得了脊髓性肌萎缩?
对于任何存在不明原因肌无力或肌张力过低的婴儿,均应怀疑 SMA。临床医师根据发病年龄,出现肌无力和肌张力降低、反射减退或消失、肌束颤动等下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明确诊断。
脊髓性肌萎缩的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为何要做这些检查?

血液学检测,包括血清肌酸激酶等,脊髓性肌萎缩患者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肌肉影像学(包括 CT、超声或核磁),辅助诊断与鉴别肌肉疾患;

神经电生理:可与周围神经疾病及肌肉疾病相鉴别,还可反应脊髓性肌萎缩的严重程度及进展;

肌活检:可辅助诊断脊髓性肌萎缩,并与其他肌肉疾病相鉴别;

基因检测:有助于疾病确诊。

神经电生理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辅助诊断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的重要方法。检查前患者需明确有无心脏起搏器等病史,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师指令,无随意活动,部分检查时可能有轻微电流通过的感觉,检查后有轻微针刺样不适,大多休息后可缓解。

脊髓性肌萎缩要去看哪个科?
儿科或神经内科。
脊髓性肌萎缩能自己好吗?
不能。
脊髓性肌萎缩需要住院吗?
疾病确诊时需要住院。
脊髓性肌萎缩如何治疗?
该病无有效治疗方法,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物理治疗及对症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呼吸支持包括气道分泌物清除及无创/有创呼吸机支持;

营养支持包括对存在吞咽困难者行鼻饲或胃肠造瘘,避免胃肠道反流等,改变食物搭配,保证营养。

物理治疗包括脊柱支架可延缓肌无力导致的脊柱侧凸,行走辅助工具可改善患者活动能力。

目前新型基因修正治疗已有一定研究,包括反义核酸鲁西那生等,为该病的治疗带来一线曙光,但尚需开展更多的大规模研究确定疗效及安全性。

脊髓性肌萎缩可以预防吗?
该病属于遗传性疾病,若家族中有该病患者,妊娠期间进行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有助于优生优育。
脊髓性肌萎缩患者怎么防止出现并发症?
该病可能累及呼吸肌,患者需尽量避免受凉感染等可能导致疾病加重的诱因,生活规律,保证营养。

好评医生-脊髓性肌萎缩症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527 好评率(99.2%)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313 好评率(100.0%)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抑郁症、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复发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毒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754 好评率(99.1%)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视神经脊髓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狭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痴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脂血症、肌病、运动神经元病、昏迷、高血压病、神经病、抑郁症、低血压、药物中毒、颤证、神经官能症、嗜睡、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504 好评率(97.2%)

擅长: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肌张力障碍、面瘫、顽固性失眠、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024 好评率(100.0%)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帕金森、脑血管病、痴呆、运动障碍疾病、脑供血不足、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血性脑卒中、面神经炎、癫痫、脑萎缩、前庭神经炎

相关问答-脊髓性肌萎缩症

更多
你好。说实话目前并没有特效药这些可能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能明确这些药并没有副作用。这只是调理。对症。效果不明确不客气
支海鸯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2016-01-02
你好!。。。。。。。。。。。不是一个病你好!是肝性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进行性丢失为特征的遗传病!那就不是这个病!这个病一般都只有6个月左右生命!你做遗传代谢疾病检查了嘛?最好做一下
季开拓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2015-05-19
...明确是不是脊髓性肌萎缩症,染色体检查还是必要的。因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你好:若是子女有患此病,应是父母均携带。你好:抽血就可以了。你好:最好空腹。你好:这个最好让专业的医师给查查体看看。
夏洪波 胶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2015-05-13

相关文章-脊髓性肌萎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