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省会长沙,脱胎于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院之一——雅礼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卫生部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隶属于教育部直属的中南大学,是国内学科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医院现有在岗正式职工41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3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占地面积230余亩(其中医疗用地约160亩),医疗建筑面积36.4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500张;设有27个教研室、40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106个护理单元以及9个研究所、23个研究室(中心);拥有目前最先进的PET-CT(Biograph mCT·X)、医用回旋加速器、医用直线加速器、双源CT、3.0T核磁共振仪等千万元以上设备8台(件)。
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门诊自助就医系统,2013年医院门急诊量逾261.2万人次,为湖南省首位,出院病人10.4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6.4万台次。每年开展高新技术近100项,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多种器官移植,受术者生存质量高,整体水平达国内先进,是全国获准开展器官移植项目最多的医院之一。还拥有30个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10个省级诊疗中心、11个省级质控中心,湖南省卫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亦落户该院。
医院拥有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了由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含医学心理中心)、心胸外科、代谢病与内分泌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普通外科学(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药学部(临床药学)、骨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精神病科、临床护理专业、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病科、康复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病科等2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肾脏病和血液净化学湖南重点实验室、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现代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麻醉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眼科学、护理学、肿瘤学、医学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特种医学等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组成的优势学科平台。
医院为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博士点单位,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00人,硕士生导师243人。承担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在院学生2000余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牵头儿科学、内科学和精神病学3门国家精品课程,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医院先后获得各级成果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4项为参与),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课题近300项,其中主持973项目1项,公益性卫生行业专项项目1项,支撑计划项目、国际重点合作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973课题共计15项。
行车路线 :
乘车路线:乘9路 122路 348路 301路 102路 402路 142路 406路 湘雅二医院站下车;6路 131路 908路 202路 窑岭北站下车。
电话 :
0731-85295100(普通门诊咨询),0731-85294300(值班),0731-85295022(专家门诊咨询),0731-85295888(总机),0731-85295999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是1958年建院时成立心血管专业组,1985年改名为心血管内科。该学科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搏士研究生。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心血管病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卫生部心血管药物试验基地之一,建立了中华医学会介入治疗培训华中基地。同时该学科也是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成员,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及防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心血管内科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14名、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6名。设有病房二个(床位82张)、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室、心电生理其中有多名学成回国人员。设有心血管内科病房、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室、心电图室、心电生理检查室和生化检查室,拥有国际一流的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设备。病房配备有床旁心电监护仪28台、除颤器3台、无创呼吸机1台、彩超机1台,床旁B超机2台,监护、诊疗和抢救设备先进。该专科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心律失常和血脂异常等的诊断与治疗上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并已开展了多种介入治疗手术。
“十一五”期间共获科研项目24个,经费317万元。获科技成果9项。共主编专著28本。发表科研论文328余篇,其中SCI论文34篇。共举办了八届全国性的南方长城心脏会议。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力量雄厚的科室,特别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的诊治已经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其中在临床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方面,该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具备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任务的实力和能力。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与精神医学系始于1934年建立的湘雅医学院神经精神科,1951年该科成为卫生部精神神经病学高级师资培训基地,1994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研究中心,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为我国仅有的2个精神病学重点学科之一),2009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国家四大精神卫生区域中心之一;目前建有我国唯一的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经过数代人努力,该学科目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国精神病学界一流的临床科研创新平台,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临床治疗与研究中心。
该学科是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南大学精神医学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病学科三名一体,共有4个各具特色的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方向(重大神经发育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孤独症)、重大应激性精神疾病(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酒和毒品性疾病、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危机干预);承办两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拥有医护技术人员91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8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2人,技术员6人,护士49人。医疗人员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硕士学位2人。作为我国承东启西的精神卫生临床区域中心,收治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科疑难病例,年平均门诊量5万多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数2000余人。近10年来,该学科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6项;发表SCI论文309篇,其中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干预研究的临床文章获至今精神科唯一的2008年中国百篇国际最具影响力的论文(JAMA,2008);获得专利3个;获得历史上中国精神科唯一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2012),2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奖;主持制定首部正式出版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与国际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ICD-11行为成瘾部分;授权主译校全球最具权威的美国最新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DSM-V(2013);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精神病学》等9部规划教材,获得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为我国培养了一半以上的精神医学博士生共294人;硕士314人;精神卫生专业本科678人;培训各级临床人才及心理咨询师34560人;初建成我国重大精神疾病数据库。
目前的精神科占地面积约4300m2,设有男女重性精神病病区(封闭式病房)两个,心理与心身疾病病区(开放式病房)一个,共计124张病床;开设了普通精神科综合门诊和多个特色专科门诊包括抑郁焦虑专科、头痛失眠专科、儿童青少年专科、成瘾戒毒专科、神经症专科、康复专科、心理健康咨询等。国家发改委投资新建成的精卫综合楼已于2013年11月底顺利封顶并准备进入整体装修阶段,待新楼整体开放后,精神科除门诊及功能检查与治疗外,病房将扩展到五层楼五个病房,即:精神科重症男病房、精神科重症女病房、男女二个心理病房、精神科儿童与老年病房,床位200张,病人的就诊及住院环境将有很大改善。该学科在充分利用所在湘雅二医院的各类大型诊断及检验、治疗设备或设施,比如各种常规与生化和病理检测室、内分泌检测室、心电生理检测诊治中心,以及神经影像学设备(常规放射检测中心、CT检测中心、MRI中心)等等同时,该学科自身还拥有功能齐全的成套脑电生理检查和物理治疗设备与技术,包括常规脑电图、常规心电图、动态脑电检测、诱发电位(ERP)、多导睡眠图(PSG)(该设备由医院对国家重点学科的专项基金支持)、与磁共振兼容的256导ERP仪(2007年由卫生部部属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资助)等,以及现代改良电抽搐(MECT)、经颅磁刺激(TMS)、生物反馈等;此外,该学科还拥有专门的配备较为齐全的实验室(可进行临床药理学、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学和部分遗传学和生化等的检测实验),其中发展成熟了一系列精神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技术,已经用于临床服务数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1958年,1960年成立耳鼻咽喉科教研室,1978年招收进修生,1981年批准为硕士点,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1999年成立湘雅二医院听力研究室,2002年成立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2004年成立中南大学听力研究所,2005年更名为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2006年成立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2008年成立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和省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现有工作人员32人,教授9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3人。设置有病床48张,年收治病人2500多例,手术3000余台次。专科及专家门诊有: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专科、头颈肿瘤专科、耳鼻咽喉科遗传病专科、眩晕专科、变态反应专科、小儿耳鼻咽喉专科等,年门诊量80000多人。研究所下设聋病研究室、耳外科研究室、头颈肿瘤研究室及所办公室。拥有国际上先进的Leica和Zeiss手术显微镜,术中运动神经监测仪,能开展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和多频稳态记录的听觉诱发反应系统,耳声发射仪,中耳功能分析系统,开展幼儿听力评估的声场测试室,耳鸣诊断和治疗系统,眼震电图描记仪,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效果评估系统,有多套进口鼻窦内镜、纤维鼻咽喉镜、鼻腔鼻窦电动手术仪、YAG和CO2激光治疗仪、等离子治疗仪、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等一批临床检查和治疗设备。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完善的管理制度,齐全的仪器设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专业齐全,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广阔。 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和踏实工作,2007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湖南省耳科学和听力学领头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承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各专业和各层次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任务,80年代以来完成各层次本科生教学10000余人;作为医院最早的博士和硕士点之一,先后培养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2002年中南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生教育经全国评比居国内同行榜首,2000年起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听力学》和《耳鼻咽喉临床遗传学》至今。自科室建立以来,每年接收国内各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进修人员6-10名,为各级医院培养技术骨干300多人。2004年以来主办卫生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6期,培养学员600余名。建立了住院医师培养规划,是国家批准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2002年成立湖南省耳聋防治中心,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挂靠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2005年更名为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是我省从事耳聋防治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重点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以人为本,服务优良,受到省内外病友的信赖和赞誉,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病人前来就诊,年门诊量名列医院前茅。在耳外科和头颈外科特别是晚期头颈肿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多项医疗新技术奖。突出的专科特色有:
(1)耳外科学和耳神经科学:开展各种听力重建外科、耳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中耳炎、外伤及畸形所致传导性耳聋,颞骨和侧颅底肿瘤,面神经疾病;此外,开展了多种眩晕的外科治疗和突发性聋的微泵给药治疗。
(2)听觉植入技术:以人工耳蜗为主的听觉植入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挂靠该科室,成立了谢鼎华教授领衔的人工耳蜗植入小组,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00多例,其中合并各种中耳内耳解剖异常者50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被卫生部和中国残联批准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医院,圆满完成了2009年度国家项目任务。同时也是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计划人工耳蜗植入的定点单位,承担着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人工耳蜗植入任务。
(3)听力学:有从事听力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各级专业人员10多名,配备了齐全的临床听力诊断仪器,科室所设听力诊断中心是湖南省首家省级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除完成日常的临床听力诊断任务外,还承担了指导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听力诊断任务。
(4)耳聋的遗传学诊断:建立了耳聋的基因诊断室,开展耳聋相关基因的筛查和分子诊断。
(5)头颈肿瘤外科:喉癌与下咽癌切除重建咽喉功能的手术及头颈肿瘤切除后修复治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兄弟科室的支持与协作下在国内开展了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显微血管吻合的游离皮瓣重建下咽与颈段食管术及晚期头颈癌累及颈动脉切除后颈动脉重建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游离空肠移植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非开胸的食管剥脱胃上提代下咽及食管术。
(6)鼻窦内镜外科:开展功能性鼻窦内镜外科手术,手术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鼻窦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开展鼻眼相关外科学,如鼻内镜。
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学科由伍汉文教授等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伍汉文毕业留校于湘雅医院内科,被指定开展内分泌学的医疗和教学工作。1958年,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开院,伍汉文和超楚生转至该院内科工作,在内科教研室设立内分泌专业组。1962年,建立内分泌实验室,逐步开展了尿17-羟、血清蛋白结合碘、尿儿茶酚胺等检测项目,并据此确诊一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自发粘液性水肿,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1964年,开始招收全国内分泌专业进修医师,来自广西的于志清成为该学科的第一位进修生,但因“文革”来临,被迫中断。1973年,伍汉文与湖南医学院遗传学实验室合作,对性染色体异常疾病进行研究,确诊了国内首例Turner综合征。1978年,被批准为内科学内分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了钙磷代谢平衡实验室,重点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1979年,招收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1980年,开展胰岛素释放试验对糖尿病进行分型研究。1982年,经卫生部批准,恢复招收全国内分泌专业进修医师。1985年,成立内分泌研究室。并在内科教研室中设立内分泌专科。伍汉文教授发现宁乡县灰汤乡地方性氟中毒骨病流行,成立研究组赴现场进行调查研究、诊治和宣传,使疾病终获控制。1986年,被批准为内科学内分泌专业博士授权点。1987年,招收第一位博士研究生。1992年,列入卫生部临床重点建设学科。1993年,成立湖南医科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1994年得到香港同胞毛梁振华女士捐赠的两台贵重仪器:快速液相蛋白层析系统(FPLC)和液体闪烁计数仪,总价值约80万元。同年底,内分泌专科从内科教研室分出,迁至三病室,设46张病床。1996年,代谢内分泌学科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代谢内分泌研究所“青年文明号集体”。
2000年,被批准为临床医学(内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廖二元教授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4年,成立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2006年,成立中南大学代谢综合征研究中心。在学校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新增两百余平方米实验室。内分泌科病房搬迁至老外科楼四楼,设两个病区,65张病床。2008年,周智广教授牵头的代谢综合征研究团队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并受湖南省卫生厅委托组建湖南省糖尿病研究中心。2009年,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刘峰教授加盟该学科。
研究方向该学科长期坚持代谢性骨病、糖尿病、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兼顾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研究方向的发展。
代谢性骨病该学科从研究糖尿病的钙、磷、氮、镁的代谢平衡开始,旁及甲亢、甲减、地方性氟骨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以代谢平衡试验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内首创平衡试验的湿灰化处理方法,首次建立了尿离子钙选择性离子电极测定法;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糖尿病常规饮食中全日钙、镁、锌、锂含量明显不足,提出了宜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理补充无机盐的指导性意见;首次证实长期摄入高纤维膳食促进糖尿病人锌吸收和锌正平衡的效用;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糖尿病无机盐代谢失衡及其骨质疏松较完整的发病学说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此项研究成果先后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92年《糖尿病无机盐代谢失衡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1992年以来,该学科先后四次获得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代谢性骨病研究重点由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转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九五”期间,以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中标为契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均有较大扩展。采用高精度大样本多部位多仪器BMD对比研究及正常人群骨密度数据库的建立;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图像分析早期形态诊断骨质疏松研究;骨质疏松的生物力学骨微损伤研究;骨疲劳实验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抗骨质疏松新药复方尼尔雌醇片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抗骨质疏松新药动物实验的评估体系的建立,有限元分析评价骨质疏松力学变化与早期病变特征;从分子、细胞、整体上系统地阐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骨质疏松疾病的机理关系。
2001年以来,建立了骨质疏松新一代生化标志物和正常骨代谢指标数据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优化方案的研究与微骨折的鉴定与评价;骨微组织的三维重建和有限元分析易感基因筛查、骨质疏松药物筛选的细胞-组织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有新的突破。2002年,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防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现有医护人员54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主治医师7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5名。设有2个病区,病房床位数达90张。科室拥有目前国际先进的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及超声刀、血管闭合器等配套设备,拥有显微镜、超声聚焦仪(海扶刀)、自凝刀、Leep刀、彩色B超、心功能监测仪、多功能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及HPV高危型病毒检测系统等一系列完善设施。科室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能诊治各种妇科疾患及疑难病症。科室开展了各种妇科微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宫腔镜诊治各种子宫内疾病、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和功血等。科室开展了阴式手术治疗各类尿瘘、粪瘘、子宫肌瘤、子宫脱垂,近年来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全盆底悬吊术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前后壁膨出等国际领先手术。此外,科室还开展了治疗不孕症、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和海扶刀治疗外阴白色病损等治疗。妇科门诊和住院人数稳居全省第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是一个技术精湛、团结进取、朝气蓬勃的团队,目前拥有2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多名教授兼任多个社会学术团体职务,如在全国担任妇产科学会、内镜学会、医师协会委员和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委员会委员;在湖南省担任妇科学会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内镜学会、性病学会、保健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及长沙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自然科学基金评委、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等职务,并被聘为国内10余种知名杂志编委。妇科先后中标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十余次,获省部级、省医学会成果奖十余次。目前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生20余名和硕士生150余名,为省内外培训了大批的妇科进修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南大学神经病学的主要参与单位,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0人,其中教授3人(谭利明教授、胡治平教授、肖志杰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8人,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15人。科室设有全日制门、急诊,临床上拥有专科病房二个,病床86张,并设有CT、MRI、DSA、神经肌电图、脑电图、TCD等临床检查室和神经病理、神经免疫、神经生化等门类齐全的临床实验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科室研究重点:急性脑血管病的规范防治;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肌炎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帕金森病、遗传性共济失调和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等发作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医疗工作重点在于收治各种神经系统危急、疑难病例,设有头痛、脑血管疾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血管炎和肌病等专病门诊,年门、急诊量为6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达1600人次以上。针对临床工作的需要,科室已开展了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脑、周围神经、颞动脉和肌肉等活检;重症脑出血、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穿刺引流和置换治疗;神经介入治疗等多项特色诊断和治疗,为确保高质量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1958年8月在中央“向科学进军”口号指引下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湘雅二医院前身)在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城湖南长沙开院了。同年我国著名的消化病专家蔡大立教授在此创建内科消化专业组。此后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经营完善,由消化专业组发展而来的消化内科已有长足发展、快速前进并享誉省内外。
一、消化内科发展简史
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期在首任主任蔡大立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将胃镜、结肠镜运用于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是国内最早开展该项目的单位之一。1978年成为首批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点。八十年代初期成立消化实验室,第二任主任兼中心实验室主任施作榕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单克隆抗体研制工作。1983年消化专业组更名为消化内科并成立消化内镜室,消化内镜也逐步由单纯的诊断阶段上升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高级阶段。第四任龙见方主任率先在省内开展了结肠镜、内镜下早期胃癌的检查、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治疗、腹腔镜疑难杂症诊断,是湖南省消化内镜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首任主任蔡大立教授先后主编出版了《内科临床经验医篇》、《内科治疗学》和《消化疾病治疗指南》分册,为湖南省、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内科和消化内科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第三任主任朱佩慈教授曾在77级、78级和79级全国教学工作中担任教学统考组长,并在全国医学本科生教学统考中连续3年获得全国第一,充分显示了附属二医院注重基础教育的传统和师资力量的雄厚。
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1989年调入该科的凌奇荷教授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极具威望的消化病专家,曾担任全国消化系病学会委员(三、四、五、六届)及湖南医学会消化专业会主任委员(1987年—200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扎实的基本功,专长消化系疾病临床,在消化系疾病临床领域中,有较深的造诣。早在70年代是湖南省胃癌研究协作组学科带头人之一,开创湖南省应用质子泵药物治疗溃疡病的先河。经常参加省内外的危急重及疑难病例会诊,抢救很多危重病人,深受病人及同行的欢迎,并受聘为湖南省老干保健专家、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德高尚,实为湖南省首席资深的知名消化内科专家。
二、消化内科现状
经过前几任主任和知名教授努力消化内科厚积薄发,逐步在湖南省乃至全国消化领域崭露头角。在现任主任霍继荣教授带领下消化内科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发展中,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凭借医院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消化内科在医疗、科研和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㈠、梯队完整实力雄厚
现今的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现设2个专科病房,共计71张病床,其中重症监护病床6张;拥有近200 m2的现代化内镜检查治疗室,下设胃镜室、无痛胃镜室、肠镜和无痛肠镜室、小肠镜室、超声内镜室、内镜治疗室和胶囊内镜室。拥有日本奥林巴斯生产的超声内镜1条,电子胃镜16条,纤维胃镜1条,电子结肠镜8条,电子十二指肠镜2条,富士能电子小肠镜1台,胶囊内镜1台,腹部彩超机1台,心电监护仪3台及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教学培训辅助设备,配有完善的消毒及急救设施。设立有消化功能室、消化实验室,拥有美国进口的食管测酸测压仪1台,胃内胆盐测定仪1台和冰冻切片机1台。总固定资产700余万元。拥有医护技术人员54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8人,技术员1人,护士29人。医疗人员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后学位证书),硕士学位10人,学士学位2人,整体人员素质高,梯队完整,师资力量雄厚。
㈡、医术高超技压群芳
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是湖南省消化学会主委单位,拥有省消化学会名誉主委和主委、省内镜学会、省消化学会与消化内镜学会副主委;同时霍继荣主任是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吴小平主任是中华消化学会委员,刘德良主任是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不但在省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雄厚的硬件设施和高水平的医护队伍不但吸引了湖南省内各市县以及各地区的病人,同时还辐射之周边省市,包括江西、广西甚至广东、云南等毗邻市县。不但能够处置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在上消化道出血查因、便血查因、腹水查因、腹痛查因、腹泻查因、黄疸查因等诊断治疗上形成完整的诊断程序和诊疗规范,多次诊断诸如Castleman病、淀粉样变性、白塞氏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等疑难杂症。
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有编制床位37 张,监护室床位4 张,专用手术室2 个。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均居全省之冠。在省内率先开展了30 余项临床新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各项医疗指标远高于省内其它大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总体居省内领先,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一、各项临床医疗指标省内领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判断一个科室的临床医疗能力、技术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就是临床医疗指标。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各项医疗指标已连续5年雄居湖南省之首,达到了国内综合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先进水平。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拥有37张编制床位,近5年年平均住院人数1455.4人,手术台次1322.8台,病床使用率101.5%,平均住院日10天左右,床位周转次数38.11次/张。2011年住院病人超过1600人,手术台次超过1500台,游离皮瓣修复达212例。我科近年病种结构显示:口腔癌等危重复杂病人比例不断增加,口腔癌联合根治同期血管化(骨)肌皮瓣修复术的输血率仅为15.1%,气管切开率为15.0%,术后并发症低于10%,无死亡病例;口腔癌及危重复杂病人平均住院日17.0天。这些诊疗指标充分显示了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医疗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省内具有绝对优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医疗技术高超,特色鲜明,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
口腔颌面外科的业务范围主要有三大块: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创伤; 口腔颌面先天畸形、后天畸形。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这三大领域均衡发展, 既重视常见病的诊治,又狠抓技术的引进和疑难病的突破,使整体业务水平跨上了新台阶,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
1、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
湖南省是全国口腔癌的高发省份,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深入的开展原发病灶切除和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研究和探索,创造性的改进临床技术使口腔癌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成功率达到98.39%,5 年游离组织瓣总例数达到800余 例,其中股前区游离肌皮瓣738 例。在股前外侧游离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在临床应用解剖、皮瓣设计和制备,适应症的选择等方面提出新的观念,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报告,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肯定。该科还在多项临床外科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大大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口腔癌联合根治同期皮瓣同期重建的输血率仅为15.1%,气管切开率为15.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10%。积极开展累及颈动脉的晚期口腔癌和巨大颈动脉体瘤治疗的探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术前评估流程。近3 年来,共完成复发、晚期口腔癌救治性手术15 例,其中11 例行颈动脉置换;切除巨大颈动脉体瘤11 例,全部获得成功。
口腔恶性肿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使得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我们在着力提高专科临床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型综合医院整体实力强的优势,加强各相关科室的协作,使得许多疑难病例及伴发多种严重全身性疾病的高危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患者能顺利康复出院。目前,我科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病例中,约20% 以上伴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中许多高危手术患者来源于各专科医院或下级医院转诊。
2、口腔颌面创伤治疗
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患者约占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的20%-30%。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有增高的趋势。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成立了口腔颌面部创伤专业组,积极开展临床技术探索,在复杂全面部骨折,鼻-眶-筛骨折,下颌体粉碎性骨折伴双侧髁状突骨折,陈旧性骨折等高难度病例的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还在国内首次引进美国 TekSCAN 公司T-XcamⅢ syste 牙齿咬合力量检测系统评估骨折固定术后的咬合力及咬合面积变化,使临床治疗更加精准。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颌面畸形的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在国内首次报告了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盘的存在,提出了新的术前诊断、临床分类和个体化手术设计,
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3、口腔颌面部先天、后天畸形的治疗
(1)唇腭裂序列治疗: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是湖南省内最早开展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单位,也是目前省内唯一开展该项目及最系统、最完善的单位。我们开办了内容丰富的专业网站“中国唇腭裂网(http://www.zgcelw.cn/),截止到2011 年11 月19 日,访问量达40242 人次,点击我们网站的病友除我国大陆各省市外, 还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以及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病友,是国内点击量最大的三家专业网站之一。为来自全国的患儿家庭提供了从孕期保健、产后护理、喂养,序列治疗知识宣教一整套服务,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评价。我们对有条件的患儿开展了早期矫治、唇裂手术、腭裂手术、唇腭裂二期手术,语音训练、牙槽突裂植骨、牙列正畸、正颌外科等完善的序列治疗。对腭裂术后语音不良需要二期手术的患者,全面开展了语音治疗师术前腭咽功能评估、指导术式选择,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开展了唇腭裂临床路径治疗,住院治疗模式基本与国际接轨。
(2)在口腔颌面部先后天骨畸形治疗中,在省内率先开展牵引成骨治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取得了理想疗效,也是省内唯一将该两项技术成功用于临床的单位。成功完成了目前国内最长下颌骨牵引成骨病例和首例下颌全牙弓牙槽突牵引成骨增高病例。
(3)是省内唯一有能力系统开展正颌外科手术的单位,近5 年已完成面部轮廓改形,下颌前突,双颌前突、上颌后缩伴下颌前突等各类患者82 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出现并发症。
4、特色临床技术
(1)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系统深入地对股前区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即刻修复重建进行研究,在皮瓣应用解剖,皮瓣制备,修复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创造性观点,大大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了修复效果。在国内首次提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精细重建的概念和方法得国内同行的认可,还在国内外首次将股前区肌皮瓣应用于软腭重建,提高了修复效果,改善了进食、语言功能,减少了并发症。还在国内外创造性的将唇红弹性瓣与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应用重建大型唇颊缺损,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曾多人多次在全国性学术大会发言,多篇论文在国内权威杂志发表,受到国内权威专家及同行的高度评价。国内数十家知名医院的同行多次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参观学习、观摩手术、进修和参加学习班。
(2)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进行了长期深入的临床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盘的存在,提出了关节盘复位的新术式。提出了术前检查诊断程序,临床分类和个体化手术方案,治愈率达99%以上,无手术并发症,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在伴发严重骨畸形的同期矫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根据畸形类型采用不同骨畸形矫正术式,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受到国内同行关注。
(3)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下颌骨良性肿瘤口内入路切除并同期植骨重建的外科技术,建立了从手术入路、骨肿瘤显露路径方式、咬合关系定位技术、切骨步骤、坚固内固定技术、引流方式和口内缝合方法等一系列成套外科技术。大大的减少了手术创伤,避免了面部疤痕和面神经损伤,提高了临床效果和成功率,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和国内同行的关注。
(4)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超声骨刀拔除阻生齿技术。近年来超声骨刀在牙种植、颌骨囊肿摘除及修复前外科中开始有了较多应用,而在阻生齿、埋伏牙的拔除方面仍停留在骨凿锤击、高速涡轮机去骨、劈冠阶段。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在国内首次将超声骨刀用于阻生齿、埋伏牙的拔除,使手术达到微创化,手术去骨更加精准、快捷,大大减少了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术中不适、术后肿胀、疼痛和术后并发症。
(5)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动静脉畸形和软组织静脉畸形的治疗方面,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积极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经验,采用动脉栓塞,骨腔栓塞,大剂量无水酒精瘤内注射,10%明矾、消痔灵、平阳霉素瘤内注射,YAG 激光等多种方法,为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在省内居领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全麻术后气道带管护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常因手术创伤导致患者上呼吸道水肿,口腔活动度、吞咽功能、咳嗽反应均降低,影响气道通畅致误吸,而导致支气管堵塞,危及生命。自2007 年以来我科全面进行全麻术后气道带管护理, 24 小时专人特护,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气道护理。对高龄、手术时间长、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及部分口腔癌患者采用术后气道带管1 至3 天。通过临床对比,5 年1445 例全麻术后气道带管护理患者无一例因细支气管堵塞而出现呼吸危象,其中981 例病人带管时间超过3 天。使患者免受气管切开之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降低2000-3000 元。本项护理技术为手术医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保障了大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病人的呼吸通畅。全麻术后气道带管护理的经验多次在学术会议上介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来过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每一位同行,每一位患者都会深刻地感受到这个集体是一个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集体。五年来我们飞速进步,在临床医疗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已经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大大领先省内其他单位。我们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特点和整体实力,成功完成了许多专科医院转诊的疑难、复杂及危重病例的诊治。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临床医疗领域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创建于1958年。1978年为全国首批硕士点,2003年被评定为博士点。2007年成立中南大学骨科学研究所, 2009年成为卫生部国家内镜专业技术骨科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VSD技术培训基地。
一、人员结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亚专科设置合理,整体实力雄厚,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2人,占40%,拥有硕士学位者12人(其中博士在读7人),占40%。现有高标准病区3个,床位133张,设有关节、创伤手外科、骨病等三个亚专科。拥有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创伤骨科研究室、骨病研究室与显微外科实验室。
二、特色医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本科开展了骨科所有常规与疑难病例的诊疗工作,每年门诊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八万余人次,住院病人五千余人次,大中型手术近五千台。尤在以下技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1、关节镜微创手术(肩、肘、髋、膝、踝关节镜检及镜下修复、重建手术)
2、人工关节置换、翻修技术
3、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
4、复杂创面的各类皮瓣修复
5、骨痂延长术治疗复杂骨不连接、骨缺损与肢体畸形
6、大剂量化疗与保肢手术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7、先天性与发育性骨与关节疾病的治疗
三、学术地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在国内骨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各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骨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委员,基础学组、创伤学组、关节镜学组、手外科学组、运动医学学组、骨质疏松学组委员,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中华康复医学会理事,风湿关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六省手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手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病学组、关节镜学组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康复工程与肢体矫形专业委员会、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所在单位。
四、科研教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近10年来主持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基金40余项,获国家专利7项。省级医学科技进步奖20余项。主参编著作9部,在SCI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篇、国内核心刊物上200余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中南六省学术会议1次、省级学术会议20余次,专题培训班40余次;已培养博士研究生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200人;每年为省内外培养进修人员60余人,全方位地提高了省内各级医院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促进了骨科新技术、新进展在各级医院的推广和临床应用,为我省骨科的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较大的作用。
五、学科发展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拥有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研究方向,包括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骨科微创治疗(关节腔镜与骨折微创治疗)、骨与关节特异性感染的治疗、关节疾病治疗(人工关节置换、翻修)、先天性与发育性骨与关节疾病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学修复研究、骨折和骨不连的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研究与各类皮瓣修复复杂创面等方面均已居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较早建立、湖南省内最早成立的风湿免疫专科。医院吴轰、高洁生教授为湖南省风湿免疫学科创始人,历任中华医学会湖南省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医院吴轰教授开始免疫学临床与基础探索研究,开创了医院风湿免疫事业的先河。1994年,吴轰教授、高洁生教授在医院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风湿免疫病门诊,创立了湖南省第一个风湿免疫科。1997年,被授予湖南省首家临床免疫学硕士点。2000年7月开设风湿免疫病专科床位,2005年开设风湿免疫科专科病房。2006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临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9年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设施完善、人员齐全,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风湿免疫学研究室;??2009年该科率先在省内乃至中部地区开展肌肉骨骼超声检测。201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1年作为核心成员成功申报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内科学)。??2013年评审并获得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项目)。在“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老湘雅精神的指引下,在“严谨、求实、团结、进取”湘雅二医院院训的激励下,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风湿免疫科已取得长足进步,医疗规模已扩展到2个病区80张病床,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极具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辈出,综合实力省内领先,国内先进,近些年来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发展成为梯队合理、亚专科设置齐全、设备先进、整体实力强劲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人才梯队合理,整体实力雄厚
该学科以“团结、务实、创新、奋进”的学科精神,打造了一支梯队合理、力量雄厚、团结向上、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工作人员42人,医生16名,技术员5名,护士21名;其中正高3名,副高3名,研究生导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名,硕士学位5名(护士4人)。共有6人任国家级学术组织委员及以上职务,其中副主任委员1人,省级学术组织主任委员3人次,秘书长2人,名誉主委2人。《中华风湿病学》、《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医师杂志》等多家家杂志编委3人。??
医疗技术一流先进设备齐全
该专科建立了炎性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风湿骨病与康复、免疫病理等方向鲜明的亚专科技术团队。开设了知名专家门诊和SLE、RA、AS、PsA、Gout、血管炎等6个专病门诊,年门诊量达近7万人次。年出院患者数近2000人次。拥有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130平方米风湿免疫研究室/临床实验室、关节肌肉B超室、生物治疗室、流式细胞仪、荧光磁珠分选仪、免疫吸附仪、关节镜、双能X线骨密度仪、荧光免疫显微镜、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等先进设备。满足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自身抗体的临床检测,应用国际上各种先进的诊治手段和方法救治了无数患者。
科研教学提升,成果丰硕累累
经过多年的积累,特别是近5??年的飞速发展,学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国家领先水平的风湿免疫学临床及科研平台,在科研方面紧密结合临床及学科前沿,形成了“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多药耐药”、“风湿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骨关节炎临床研究及新药开发”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子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的科研课题1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0余项,先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31篇,主编6本、参编医学专著20余本。培养了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研究生9名。
夯实学科建设,加强对外交流
该学科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计划和措施。为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自2010起该科实行了英语早交班,大大提高了年轻医师的英语交流水平。近5年先后派出6名学术骨干出国学习深造,40多人次赴海外参加ACR、EULAR及APLAR等国际会议。先后邀请台湾阳明大学的周昌德教授、香港大学护理专家徐宜慧、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Louis Bridges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Robert J Moots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肖殷教授及墨尔本大学Keith Lim教授等数名风湿免疫学专家来医院讲学和查房,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搭建了医教研合作平台。先后聘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前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栗占国教授、美国阿拉巴马伯明翰分校临床风湿免疫科主任Louis Bridges教授等为中南大学客座教授,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大大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学科团队??????
该学科现有工作人员42人,医生16名,护士21名,技术员5名;医师团队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主治医生(助理研究员)10人,博士生导师1名,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学位者占75%。护理队伍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18名,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理疗科,1983年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科室。康复科自建立伊始,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湘雅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康复医学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健全、临床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亚专科设计全面合理,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
建科之初,老一代专家吴先盛、孙星炯教授、张瑾护士长在原苏联医学专家的培训指导下,在省内全面开展了直流电、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间动电流、中频电疗、高频电疗、水疗、光疗、针灸、蜡疗、体疗等治疗项目,张策民、吴先盛教授进一步将运动医学应用到临床,与胸外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胸病人术前术后心肺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康复病房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治手术与康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6年建立小儿麻痹症实验室。1989年,成立湖南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康复中心,多次组织小儿麻痹症工作会和学术交流,在国内首次建立恒河猕猴小儿麻痹病理模型,为儿麻不同时期的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心设有小儿麻痹症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康复治疗结合,为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00多例儿麻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黄兆民教授作为全国三项康复及儿麻矫治专家连续多年参加手术矫治。1973年率先在国内将稀土永磁片和磁疗仪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1974年起,我科承担全国科研重点项目“磁疗”,并联合全国十余省科研单位成立项目协作组,黄兆民教授任组长,1975年至1977年三次主办全国磁疗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100篇,编写《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专著,湖南省磁疗办公室也设在我科,并建立磁疗研究室,磁疗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10多项。七十年代初期,成立物理诊断室,率先在省内开展黑白超声诊断,研究出测量心脏大小、胆囊大小的公式计算法,七十年代末,购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时诙谐扇扫超声诊断仪,开展心脏超声检查与诊断,是全国最早将B超应用于临床的科室之一,1982年超声科从理疗科分出,单独成立科室。同年,科室引进肌电图和强度时间曲线电诊断仪,并开展超声治疗。
1981年现代康复之父Howard A .Rusk教授到访湖南并来我科讲学,第一次将现代康复理念带入我科,并逐步辐射到全省。1983年科室正式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成立康复医学教研室,同期开展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医疗。1986年成为全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开设国内最早的瘫痪康复专科,配备专业病房收治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创刊,黄兆民教授为创刊人之一并担任常务编委。1987~1989年我科冯兰教授受卫生部指派参加援非医疗队,并受聘援助国康复医学专家。1987年建立高压氧治疗室。1989年建立湖南省小儿麻痹症矫治康复中心,并逐步开设小儿麻痹症康复专科、颈腰痛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1992年黄兆民教授因在康复医疗方面的杰出贡献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九十年代起,科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香港复康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建立广泛联系,科室先后派出多人次到国内外学习现代康复医学技术,并逐步建立完善康复治疗师队伍。1996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神经发育学疗法,199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澳式手法”治疗骨关节功能障碍。1998年建立作业治疗室,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同年张长杰主任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是湖南省第一位康复医学博士。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确立“医疗为主、科研教学并进”的发展方针,以肌肉骨骼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为学科发展方向,并行发展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狠抓医疗质量,优化康复医师队伍,细化康复治疗师队伍,完善康复护理队伍,建立“Team Work”的工作模式。2006年科室通过卫生部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获得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2011年科室通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验收,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和相关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资格。同年8月,我院长株潭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开业,科室增加一个治疗区,一个康复病区,整体实力居湖南省首位。2012年8月中南大学康复医学研究室成立并挂靠我科。2013年12月科室通过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学科成立以来,一直承担湖南省级领导康复保健任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及政府指令性任务,尤其是近年来,“衡阳11.3大火”灭火抢险英雄江春茂同志,“08年冰灾”湖南抗冰救灾英雄张华同志均由我科负责康复任务,重返社会。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张长杰主任担任国家抗震救灾康复医疗队湖南分队长和专家指导组组长,与我科兰纯娜医生多次往返震区指导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工作。学科多人次参与“三下乡”义诊、每年的助残日活动、以及不同层次的社会公益活动。
学科现有工作人员8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副主任技师2名;博士14人,硕士13人;治疗师中拥有硕士学位2人,拥有本科学历32人;护士中硕士学位2人,本科学历14人。科室现任学术带头人张长杰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康复医学专家,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残联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等学术职务,张教授先后主参编康复专著十几部,是《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中国康复》杂志常务编委,其在骨关节疾病和脊髓损伤康复方面造诣深厚,业务能力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
科室医生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青年治疗师均毕业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护理人员也均经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培训。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科即设立了专门的病房,目前拥有3个单独的康复病区,共有床位106张,主要收治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四肢瘫、脑卒中、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四肢骨折术后、手外伤、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脊柱侧凸等患者。科室与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儿科、老年病科等相关科室及各地市级医院康复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完善的早期床旁康复制度、转科康复制度和下级医院疑难重症病例的接收转诊及双向转诊制度。病区现每年出院1200余人次,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出诊5万余人次,接收外院转诊的重症疑难病例200-300人次。高压氧室有副教授1名,主管技师3名,并有一台专业高压氧舱,可同时供6~8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神经肌电图室有医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2名,进口肌电图仪2台,可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查,年检查量6000多人次。
学科现有本部与长株潭分院两部分组成,总业务用房达4000m2。本部设有门诊、康复治疗中心、康复病房、高压氧室、神经肌电图室五部分;长株潭分院设有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病房。门诊设有康复知名专家门诊和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脊髓损伤康复专科、颈腰痛老年康复专科、小儿康复专科、高压氧专科6个专科门诊,每天安排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一年365天全天候开放门诊,年门诊量10000多人次。本部和长株潭分院康复治疗中心设有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理疗室(光疗磁疗室、低中频电疗室、牵引治疗室、高频电疗室、蜡疗室、超声波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制作室、儿童康复室、认知治疗室、压力衣制作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和小针刀治疗室等十多个专业康复室。
学科设备先进,先后购置了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吞咽障碍治疗仪,德国RECK公司生产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俄罗斯MedteCo公司生产的短波治疗仪,日本伊藤公司、欧技技研公司、丸高株式会社、好玛生产的超短波、微波、神经肌电促通仪、生物反馈仪、牵引装置等,德国Huntleigh公司生产的循环压力治疗系统,英国亨特莱公司生产的空气波治疗仪、丹麦DANTEC丹迪公司生产的肌电图仪等先进进口设备,以及大量国产的康复治疗与训练设备。科室现有设备资产价值800多万。年治疗量近500,000人次。
康复中心治疗师职责明确,专业方向清晰,分别有治疗师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的物理治疗学组、作业治疗学组、言语治疗学组、辅助器具学组担任委员职务,整体水平居湖南省首位。现有物理治疗师19人,作业治疗师3人,言语治疗师4人,小儿康复师3人,传统康复治疗师2人,矫形器与辅助器具师1人。设有康复评定组、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关节康复、小儿康复、疼痛康复六个专业康复组。学科目前已开展了所有的常规及疑难病例的康复诊疗和会诊工作,能独立开展所有的常规临床康复诊断评定和治疗项目,具体包括:①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平衡协调能力评定、运动与步态分析、心肺功能评定、作业分析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知觉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理评定、小儿发育评定、职业能力评定、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等;②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含牵引、直流电疗、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蜡疗、磁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认知治疗、矫形器与辅助器具、生物反馈、高压氧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科室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科内大查房,并对需要的患者,通过“Team Work”的工作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康复评定,详细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科在:①多发复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②脊髓损伤的康复;③断指、断肢再植后的康复;④难治性膝关节僵硬综合康复;⑤脑损伤的神经发育学疗法: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⑦持续植物状态促醒技术;⑧言语吞咽障碍诊治技术;⑨高位截瘫辅助器具设计与应用;⑩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形手术方法及切口改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科室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研究与临床治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张长杰教授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康复科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一版、第二版)、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 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主编),每年培养骨关节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3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骨关节康复研究的高级人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 2009年起我科每年主办一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与关节疾病康复治疗新进展高级学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传授肌肉骨骼康复知识。随着外伤、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骨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患者期望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内大医院还很少有专为这类患者服务的门诊。我科于2000年在省内开设了第一个骨关节康复专科门诊,开诊后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来我院求治。我科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骨关节康复治疗队伍,成立了骨关节康复和脊髓损伤康复专业组,重点开展骨关节伤病的早期康复,可对全身各部骨折、肌肉韧带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进行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年门诊量2000多人。目前在全身多发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断肢再植术后、复杂手外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伤病的康复研究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医疗和护理工作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2010年科室被授予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
医疗质量是保障病人健康生命安全的根本。病房由科主任及病室主任(由专科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担任)负责,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并结合科室情况制订了常见病的康复路径和疑难重病的诊治流程,建立了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社工、家属组成康复小组,开展“Team Work”的工作模式。科主任坚持每周查房1~2次,病室主任每天查房1次,每周1次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每周1次的工作组康复评定与治疗计划讨论,确保病人在入院后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科室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二晚上业务学习,每周四晚上读书报告会,定期组织学习康复新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康复新动态,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康复治疗。门诊设立了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每天安排了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专科门诊量居全省第一。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省市。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和医师队伍一样,我科护理团队同样是一支团结进取的团队。科室28位白衣天使中,本科以上学历有17人,她们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日常护理工作中,她们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康复护理特色,以偏瘫康复、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四个专业康复护理小组开展工作,通过自己的专心、爱心、责任心为住院患者提供了全程、全面、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科室多次被授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真情电话回访科室”等荣誉。
医技护的密切配合也很重要,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技师长、护士长为首的康复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的医疗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召开康复质控小组成员碰头会,指出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每年收到病人的表扬信多封和锦旗数面。
科室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为临床康复重点,立足早期开展康复治疗,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协作,强化团队协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骨科、脊柱、神内、神外、小儿、老年病等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并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方案。
科室诊疗制度完善,流程规范,院内会诊、转诊渠道通畅,具备神经系统疾病、骨与关节伤病、内脏疾病、儿童疾病及疼痛等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规范化康复诊疗能力。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紧急、意外情况具备完善的处置能力。
科室是湖南省康复疑难病例会诊中心,与各地市医院建立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与湖南省财贸医院、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长沙市第三福利院、长沙市老年医疗呵护中心、邵阳市中心医院、郴州市一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慈利县人民医院、湘潭县中医院、南元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科室在国内康复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从我科前身理疗科至现在的康复医学科,历届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分别在磁疗、儿麻后遗症矫治、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方面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科室在1986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通过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0余名、留学生2名。我科承担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进修生、实习生等各层次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在专科主任的带领下,秉承了湘雅“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优良传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受到学生和进修生的一致好评。近年科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并加入到国际标准实验班的器官系统教学模块中,以“专科医生讲授临床治疗,康复科医生讲授康复治疗和临床见习”的模式,培养临床医学生,该模式连续3年获得院教学改革奖。近5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进修班带教科室”,多名医师被评为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科室还承担了长沙民政学院康复医学系《临床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系《肌肉骨骼康复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我科有着完善的医疗培训制度,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20~30名;招收实习生50~60名;每年举办全国/省内学术会议2-3次,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科室近五年来单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项,主持或承担省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2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科主编出版《肌肉骨骼康复学》、《康复医学试题精集》、《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 主编),参编《康复医学》(人卫版)、《康复医学》(高教版)、《康复医学》(科学版)、《实用康复医学》、《神经康复学》、《实用社区康复指南》、《康复治疗处方手册》、《关节镜手术与康复》、《创伤康复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 医技分册》(第四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医技分册)》、《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技能图解(医技分册)》等,主审《康复护理学》等多部著作。
科室以“快乐学习,真心分享”为工作理念,注重康复医学知识普及,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宣传康复,扩大康复影响力。目前拥有自己的科室微博、博客、工作人员群、进修实习生群、病友群等,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共享各种康复资源。科室在“好大夫”网开辟专版,为广大病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科室也建立了专业的交流平台,科室有两人在“中国康复医学会论坛”担任学术版主,牵头组建了“中国语言治疗”系列群、湖南省作业治疗师群,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室鼓励工作人员参与科普知识宣传,撰写科普文章,近五年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一百多篇。
科室还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社会公益项目,比如举办社会公益性科普讲座,宣传残疾预防知识;主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活动,免费培训残疾儿童的家长,让残疾儿童可以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参与“社会开放日”活动,给普通市民一个了解康复科、认识康复治疗的渠道;多名团员、党员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为边远地区送去康复医学知识。
湘雅二医院肾内科成立于1983年,2002年成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并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9月批准组建“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刘伏友、彭佑铭等教授带领下,经过近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均已跨入全国肾病学科的先进行列。
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现有医师22人,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9人。病区床位85张,每月出院病人数220人次左右;血液透析中心面积达1500M2,拥有63台进口名牌血透机和劳尔透析水处理系统,年血液透析近3万台次;重点实验室配备包括透射电镜在内的肾脏病理检查系统,每年肾活检600例;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以腹膜透析溶质转运研究为龙头,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刘伏友教授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腹膜炎溶质转运兔模型,第一个获美国EGP课题的大陆专家,在腹膜透析溶质转运及腹膜纤维化分子机制方面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主编出版国内第一部《腹膜透析》专著。近5年获得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及973(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60余篇,近3年发表SCI论文18篇。每年培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后1名。连续4年在美国肾脏病年会(ASN)和国际腹膜透析年会(ISPD)上宣读学术论文,并获得2008年ISPD年会唯一论文大奖-Jonas Bergst??rm奖。常年派遣青年医师出国进修,与美国哈佛大学、西北大学等机构有长期科研合作。
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目前为中华肾病学会常委单位、中国血液净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血液净化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及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大影响。
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目前该学科学术带头人刘伏友教授是国内著名肾脏病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由留美归国的刘泽民教授创立并任第一届主任。历届正副主任有刘泽民、王仁林、张其亮、张运昌、文海泉、颜兰香等教授,现任主任为陆前进教授、副主任为肖嵘教授、苏玉文教授。在湘雅严谨、求实、团结、进取院训的激励下,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教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确立了科室在我国皮肤科学界的学术地位,某些专业领域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一直是湖南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皮肤性病科室之一。目前全科教职工34人。具有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学术梯队,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其中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皮肤科)常委兼秘书长1人,湖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及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名誉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皮肤病分会候任主委单位、湖南省医学美容与美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的主编单位,《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中国医师杂志》等近十余家杂志参编单位。有病床40张,年门急诊量近1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1000人,其中危重病人达200余人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近几年,承担美国MIN基金3项,日文部科学省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课题1项,其他各级课题20项,科研经费共计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篇,核心期刊杂志130余篇。主篇著作10部,参篇著作60余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微创外科中心集住院、手术、教学、科研于一身,拥有世界一流的一体化腔镜手术室和各种最先进的腔镜设备,是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条件最好的微创外科中心之一,是国家卫生部腔镜技术普通外科培训基地。
微创中心由黄江生教授担任主任,王群伟教授担任副主任,医务工作者还包括副教授2名,主治医生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护士22名。我中心设有套间、单间、双人间病房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可开放床位52张,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负压、直饮水、网络、电视、电话等直通每个病房。中心病房综合考虑 “人、病人、疾病”等多方面因素,每个房间都配有全新的冰箱、液晶电视、微波炉等家电方便病人和家属,真正做到人性化,极大的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
湖南省微创外科中心医院全新的“5S”服务模式:微笑(smile),快捷(speedy),认真(sincerity)、安全(security)、跟踪(sostenuto),以人性化服务理念,打破“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好病”的传统观念,更多的关注患者心理感受与体验,不仅只是单纯的治好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注重患者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心理健康。
微创外科中心已经广泛开展了针对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肝囊肿,肝脏肿瘤,胰腺肿瘤,脾脏疾病,阑尾炎,胃肠肿瘤,甲状腺肿块和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手术,并开展了经十二指肠镜胆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胆管引流和胆道支架放置治疗胰腺炎和各种原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经胆道镜取石等内镜手术,同时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我中心能提供腹腔镜下的各种减重手术及2型糖尿病纠正手术。
肿瘤科创建于1995年,开展以放化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近200张病床,四个病区及80余名高学位,高素质的专业医务人员,并具有鲜明特色、技术上管理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的肿瘤专科,是湖南省综合医院中最大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肿瘤科目前共有18名医生,14名研究生毕业,拥有硕士学位,其中5名具有博士学位。肿瘤科主任胡春宏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治工作,擅长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对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疾病的放疗、化疗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各种晚期肿瘤,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开展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时辰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肿瘤热化疗、热放疗、精确放疗、氩氦刀治疗等新技术项目,曾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访问研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多次出访欧美进行学术交流。副主任刘先领教授,中南大学“十佳青年授课教师”,2007年-200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常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何燕、邹文、马进安副教授是资深的肿瘤治疗专家,长期从事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自成立以来,依托湘雅二医院雄厚的综合实力,本着高起点,高水平,优质服务的宗旨,注重提供高质量、高起点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鲜明特色:设备、治疗技术新;治疗规范,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与医院兄弟科室合作,成立了多种肿瘤MDT团队,如头颈肿瘤MDT,胸部肿瘤MDT,胃肠肿瘤MDT等;医务人员整体素质高,服务质量好。肿瘤科放疗设备先进,拥有两台进口加速器和后装治疗系统,均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并配备有模拟定位系统,治疗计划系统,为患者的精确定位、放疗提供保证。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各项新技术,如鼻咽癌的等中心面罩固定半野照射、适形调强技术、保乳手术的根治性放疗,肺癌、食道癌的超分割照射、肺癌的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照射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肿瘤科还配备了先进的大功率微波全身热疗系统及氩氦刀治疗系统,对各种中晚期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肿瘤科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在省内率先为医学院5年制本科生和7年制学生开设临床肿瘤学选修课和专业讲座。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科研基金8项,省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10项。主要集中于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的基础和临床转化性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科普书籍1部。首批通过国家FDA认证的肿瘤临床新药的研究基础,参加由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等牵头及自己为组长单位牵头的的II ,III期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近30项。本着求真务实的宗旨,严格按照GCP规范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临床试验,获得了试验组长单位和申办单位的好评。科室共有10人获得全国GCP培训证书;23人通过院内GCP培训。
肿瘤科还注重临床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和新药的研究,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如夏锦如教授、孙燕教授、殷蔚伯教授、许立功教授、李晔雄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1958年,1960年成立耳鼻咽喉科教研室,1978年招收进修生,1981年批准为硕士点,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1999年成立湘雅二医院听力研究室,2002年成立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2004年成立中南大学听力研究所,2005年更名为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2006年成立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2008年成立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和省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现有工作人员32人,教授9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3人。设置有病床48张,年收治病人2500多例,手术3000余台次。专科及专家门诊有: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专科、头颈肿瘤专科、耳鼻咽喉科遗传病专科、眩晕专科、变态反应专科、小儿耳鼻咽喉专科等,年门诊量80000多人。研究所下设聋病研究室、耳外科研究室、头颈肿瘤研究室及所办公室。拥有国际上先进的Leica和Zeiss手术显微镜,术中运动神经监测仪,能开展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和多频稳态记录的听觉诱发反应系统,耳声发射仪,中耳功能分析系统,开展幼儿听力评估的声场测试室,耳鸣诊断和治疗系统,眼震电图描记仪,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效果评估系统,有多套进口鼻窦内镜、纤维鼻咽喉镜、鼻腔鼻窦电动手术仪、YAG和CO2激光治疗仪、等离子治疗仪、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等一批临床检查和治疗设备。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完善的管理制度,齐全的仪器设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专业齐全,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广阔。 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和踏实工作,2007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湖南省耳科学和听力学领头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承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各专业和各层次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任务,80年代以来完成各层次本科生教学10000余人;作为医院最早的博士和硕士点之一,先后培养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2002年中南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生教育经全国评比居国内同行榜首,2000年起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听力学》和《耳鼻咽喉临床遗传学》至今。自科室建立以来,每年接收国内各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进修人员6-10名,为各级医院培养技术骨干300多人。2004年以来主办卫生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6期,培养学员600余名。建立了住院医师培养规划,是国家批准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2002年成立湖南省耳聋防治中心,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挂靠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2005年更名为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是我省从事耳聋防治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重点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以人为本,服务优良,受到省内外病友的信赖和赞誉,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病人前来就诊,年门诊量名列医院前茅。在耳外科和头颈外科特别是晚期头颈肿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多项医疗新技术奖。突出的专科特色有:
(1)耳外科学和耳神经科学:开展各种听力重建外科、耳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中耳炎、外伤及畸形所致传导性耳聋,颞骨和侧颅底肿瘤,面神经疾病;此外,开展了多种眩晕的外科治疗和突发性聋的微泵给药治疗。
(2)听觉植入技术:以人工耳蜗为主的听觉植入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挂靠该科室,成立了谢鼎华教授领衔的人工耳蜗植入小组,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00多例,其中合并各种中耳内耳解剖异常者50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被卫生部和中国残联批准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医院,圆满完成了2009年度国家项目任务。同时也是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计划人工耳蜗植入的定点单位,承担着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人工耳蜗植入任务。
(3)听力学:有从事听力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各级专业人员10多名,配备了齐全的临床听力诊断仪器,科室所设听力诊断中心是湖南省首家省级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除完成日常的临床听力诊断任务外,还承担了指导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听力诊断任务。
(4)耳聋的遗传学诊断:建立了耳聋的基因诊断室,开展耳聋相关基因的筛查和分子诊断。
(5)头颈肿瘤外科:喉癌与下咽癌切除重建咽喉功能的手术及头颈肿瘤切除后修复治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兄弟科室的支持与协作下在国内开展了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显微血管吻合的游离皮瓣重建下咽与颈段食管术及晚期头颈癌累及颈动脉切除后颈动脉重建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游离空肠移植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非开胸的食管剥脱胃上提代下咽及食管术。
(6)鼻窦内镜外科:开展功能性鼻窦内镜外科手术,手术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鼻窦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开展鼻眼相关外科学,如鼻内镜。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创立于1958年,经过50余年的努力,目前产科门诊设有不良孕产、遗传优生、孕前检查及咨询、妊娠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产后门诊等专科。产科病房设有产一、产二两个病区,拥有病床61张,待产床7张,并设有准妈妈课堂、家庭式温馨病房、家属陪产的康乐待产室及医护人员与产妇多对一陪伴导乐式待产室、新生儿水疗中心及盆底康复治疗中心。除门诊和病房外,产科还相继成立了围产实验室(进行优先筛查、产前诊断、免疫性流产、孕产妇感染及胎盘功能等检测)、胎儿监护室(拥有国内先进的胎儿电子监护管理系统、脐动脉血流仪以发现胎儿窘迫、监测产程)、彩色多普勒超声室(发现和诊断胎儿畸形及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产前诊断中心(诊断和治疗宫内胎儿畸形)等部门,这些部门的成立和发展为产科科学规范化、规模系统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特别在免疫性流产、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诊治和疑难危急重症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肾炎、妊娠急性脂肪肝、产后出血、羊水栓塞、DIC等)救治方面的工作,处于湖南领先地位。产科现有医护人员42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5名(包括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师),副教授以上的人员均在国内外等地进修学习过,是一去高素质、富于创新、后备力量充足的医疗学术队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是一个学术氛围深厚、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是湖南省围产医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承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七年制、五年制、专科生、成教班、进修生等各层次教学任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专科成立于1958年,学科设有专科门诊、专科病房、特约专家门诊、干细胞移植病房、骨髓形态/病理室、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流式细胞检测室、细胞遗传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目前在职医、技人员21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8人,具有医学博士学位比例为57.14%;具有硕士学位比例为100%。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6人,博士生导师1人,享有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专科专科病房分为两个病区,病床63张,其中血液病重症监护病床4张,无菌层流病房3间。2009年度门诊量11500人次,急诊量650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020人次,病种齐全。学科配备有血细胞分离仪、流式细胞仪、程序降温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系统、双人共览显微镜等大型医疗、教学设备。实验室能独立开展包括基因定量/定性分析、蛋白质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流式细胞仪分析、双色及三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并常规用之于临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专科专科具有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业务精湛的职业血液病学专家,对各种类型血液病的诊治以及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急慢性白血病的有效诊治,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处理;MDS及MPD的临床及分子诊断;出血性疾病的有效诊治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八十年代初,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恶性血液病染色体变化的研究;在“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获得了200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多次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一、二等奖。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展的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一直居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准。科学研究密切结合临床,在“转化医学”领域作出了突出成绩。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首次报道了10种疑难复杂少见血液病的诊治过程及成功经验。有关cox-2抑制剂对白血病凋亡诱导及机制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专科先后获省部及厅级科技成果奖项8项;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SCI论文30篇);学科带头人领衔的研究团队于2010年6月在国际临床医学领域最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学术论文,不仅填补了湘雅系统此前的“空白”,也凸显了学科临床研究的不凡实力。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CMB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项;参与了全国医学院校7年制《内科学》教材、8年制《内科学》教材及5年制《诊断学》教材之“出血性疾病”章节的编写。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专科住院医师(包括进修医师)逾百名。学科现有编制内成员先后有5人(6人次)留学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机构(留美比例占42.85%),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休斯敦M.D. Anderson肿瘤中心等。学科带头人先后2次留学美国著名医学院校St.Louis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科,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及交流渠道。学科先聘有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血液科及M.D. Anderson肿瘤中心血液科客座教授各1名。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泌尿外科是医院最早成立的专科之一,也是医院最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现已成为省内先进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总体实力居省内领先行列。泌尿外科病房位于外科大楼18病室,现有床位42张,医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4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生导师4人,已获得博士学位者10人,获得硕士学位者5人,4人曾出国留学。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在黄循教授、刘任教授等老一辈专家以及杨罗艳教授、杨金瑞教授、赵小昆教授、张选志教授、刘紫庭教授、姚干教授等为代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带领下,形成了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腔内泌尿外科、肾移植研究、男性学研究、尿流动力学研究等多个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持续获得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计人民币数十万元,获省、部级奖4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2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技术力量雄厚,医德医风良好,在国内较早开展腔内前列腺电切手术,嗜铬细胞瘤等肾上腺疾病的手术治疗。该科引进90年代新型腔内碎石系统、气压式弹道碎石机,具有安全、高效、术后恢复快和价格低廉等优点,适用于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合并“石街”、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1985年起该科率先在湖南省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积累多年经验,医生已熟练掌握这项新技术,其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并发症是最低的,1999年该科引进美国顺康公司的前列腺电汽化仪,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最新的技术之一,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无手术切口,病人痛苦少,恢复快,为广大前列腺增生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电切及电汽化术亦适用于膀胱肿瘤、膀胱颈梗阻、后尿道狭窄等疾病。该科早在80年代即开展了阻断肾蒂原位肾脏冷灌注局部低温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结石取出率高,肾脏功能损害较小,在国内居领先水平。该科在省内率先开设男性学专科门诊,在全国较早对阳萎(勃起功能障碍)、不射精、逆行射精进行研究,疗效较好,较早利用血管多谱勒超声检查诊断血管性阳萎,并采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阳萎,尿道内灌注前列腺素E治疗阳痿,手术治疗血管性阳痿等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近年来,该科相继开展了腹腔镜技术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肾上腺嗜咯细胞瘤摘除手术、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UPJ)、肾盂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肾囊肿去盖术和膀胱颈悬吊术,提高了湖南省的腔内泌尿外科水平。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泌外器官移植科开放床位31张,移植监护区(隔离区)11张,普通病区20张。隔离区按万级洁净层流室要求设计建造,达到二级洁净手术室要求。配有独立的空气消毒过滤系统,中心吸氧、中心负压吸引、心电监护系统等病房辅助设备齐全。普通病区拥有液晶电视、24小时热水、冷暖空调、独立卫生间,住院环境舒适。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泌外器官移植科建立并完善了移植实验室,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可准确快速开展HLA血清学及基因配型、淋巴细胞毒试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环孢素(CSA)及普乐可复(FK-506)及雷帕鸣药物浓度检测、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pp65检测、移植病理学检查等临床检验工作,同时可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移植免疫学等基础前沿科学的实验研究。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泌外器官移植科移植实验室大型实验仪器设备:
TDX药物浓度检测仪(雅培公司)两台
高速低温离心机(法国Jouan公司MR23i型)一台
96孔PCR仪(美国MJ Research公司PTC-220型)一台
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ELX 800型)一台
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福玛有限公司DPX-9082B-1型)一台
无菌操作台 一套
-70度低温冰箱 一台
凝胶电泳纪录系统(英国 UVITec公司GAS7001X型) 一台
台式低速离心机(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TD5A-WS型)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医科是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一学科建制科室,包括中医门诊、中医病房、针灸专科等,学术队伍完整,人才济济,目前拥有医护技人员2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讲师(主治医师)5人,护理人员10人,教辅员 1 人,实验员1人 。
中医科是湖南省综合性西医院中规模较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中心之一,是湖南省“十五”中西结合重点学科合作单位,中西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全国中医厥脱症协作组湖南组组长单位,湖南省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单位。
中医科门诊位于门诊大楼2楼,面积约100M2,装备有中央空调。为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需要,中医门诊设有老年病虚证、呼吸、妇科、溃疡病及慢性肠炎、冠心病及中风防治、肿瘤康复、中医男性病、针灸脑病后遗症、针灸腰腿痛、针灸肩颈痛等具有中医特色专科,其中中医老年虚证与免疫、中医溃疡病及慢性肠炎、中医呼吸专科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科。每天除了开设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外,还开设大量的专家教授门诊,针灸门诊还提供手法复位、按摩、外敷、针刺、艾灸、火罐、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刮痧等传统中医服务项目,中医科的中医治疗特色明显,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中医科病房位于内科大楼2楼,面积约600M2,共有病床30张,装备有空调,中心供氧及中心吸引等现代化病房条件,病房环境优美,管理完善,是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医临床教学及住院医生培训基地,病房配备了先进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容积输液泵、风湿治疗仪、心脑治疗仪等一系列完善设备,具备开展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各项条件;可根据患者的需要分别提供瓶装中药汤剂、袋装中药煎剂和配方颗粒剂。病房全面应用中西医结合开展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中医虚证、老年病、肿瘤等急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良好的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和喜爱。
中医科属中西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博士生、研究生数28名。先后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1项,国家课题1项,国家“八五”攻关课题1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同时,中医学教研室每年承担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及中医临床带教任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1958年,1960年成立耳鼻咽喉科教研室,1978年招收进修生,1981年批准为硕士点,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1999年成立湘雅二医院听力研究室,2002年成立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2004年成立中南大学听力研究所,2005年更名为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2006年成立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2008年成立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和省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现有工作人员32人,教授9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3人。设置有病床48张,年收治病人2500多例,手术3000余台次。专科及专家门诊有: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专科、头颈肿瘤专科、耳鼻咽喉科遗传病专科、眩晕专科、变态反应专科、小儿耳鼻咽喉专科等,年门诊量80000多人。研究所下设聋病研究室、耳外科研究室、头颈肿瘤研究室及所办公室。拥有国际上先进的Leica和Zeiss手术显微镜,术中运动神经监测仪,能开展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和多频稳态记录的听觉诱发反应系统,耳声发射仪,中耳功能分析系统,开展幼儿听力评估的声场测试室,耳鸣诊断和治疗系统,眼震电图描记仪,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效果评估系统,有多套进口鼻窦内镜、纤维鼻咽喉镜、鼻腔鼻窦电动手术仪、YAG和CO2激光治疗仪、等离子治疗仪、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等一批临床检查和治疗设备。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完善的管理制度,齐全的仪器设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专业齐全,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广阔。 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和踏实工作,2007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湖南省耳科学和听力学领头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承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各专业和各层次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任务,80年代以来完成各层次本科生教学10000余人;作为医院最早的博士和硕士点之一,先后培养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2002年中南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生教育经全国评比居国内同行榜首,2000年起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听力学》和《耳鼻咽喉临床遗传学》至今。自科室建立以来,每年接收国内各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进修人员6-10名,为各级医院培养技术骨干300多人。2004年以来主办卫生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6期,培养学员600余名。建立了住院医师培养规划,是国家批准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2002年成立湖南省耳聋防治中心,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挂靠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2005年更名为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是我省从事耳聋防治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重点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以人为本,服务优良,受到省内外病友的信赖和赞誉,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病人前来就诊,年门诊量名列医院前茅。在耳外科和头颈外科特别是晚期头颈肿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多项医疗新技术奖。突出的专科特色有:
(1)耳外科学和耳神经科学:开展各种听力重建外科、耳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中耳炎、外伤及畸形所致传导性耳聋,颞骨和侧颅底肿瘤,面神经疾病;此外,开展了多种眩晕的外科治疗和突发性聋的微泵给药治疗。
(2)听觉植入技术:以人工耳蜗为主的听觉植入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挂靠该科室,成立了谢鼎华教授领衔的人工耳蜗植入小组,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00多例,其中合并各种中耳内耳解剖异常者50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被卫生部和中国残联批准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医院,圆满完成了2009年度国家项目任务。同时也是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计划人工耳蜗植入的定点单位,承担着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人工耳蜗植入任务。
(3)听力学:有从事听力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各级专业人员10多名,配备了齐全的临床听力诊断仪器,科室所设听力诊断中心是湖南省首家省级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除完成日常的临床听力诊断任务外,还承担了指导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听力诊断任务。
(4)耳聋的遗传学诊断:建立了耳聋的基因诊断室,开展耳聋相关基因的筛查和分子诊断。
(5)头颈肿瘤外科:喉癌与下咽癌切除重建咽喉功能的手术及头颈肿瘤切除后修复治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兄弟科室的支持与协作下在国内开展了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显微血管吻合的游离皮瓣重建下咽与颈段食管术及晚期头颈癌累及颈动脉切除后颈动脉重建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游离空肠移植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非开胸的食管剥脱胃上提代下咽及食管术。
(6)鼻窦内镜外科:开展功能性鼻窦内镜外科手术,手术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鼻窦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开展鼻眼相关外科学,如鼻内镜。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是卫生部重点建设专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也是全国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学科现有在职医生43人,护士47人,技术人员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7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14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副教授以上人员80%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留学经历。学科带头人唐罗生教授为首届“湘雅名医”。学科为中华眼科学会常委、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常委、全国眼底病学组、眼防盲学组、青光眼学组、眼外伤学组、眼视光学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湖南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理事单位,其中有6人分别担任各种眼科学术期刊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目前开放两个住院病房,99张床位,设有青光眼、视网膜病、眼外伤、角膜病与眼表疾病、屈光与眼肌、色素层炎、白内障、眼病理等8个专业组,并分别开设了各专科疾病门诊,设有湖南省唯一的省级眼库。湖南省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单位,国家临床药物机构与临床药物试验基地。
湘雅二医院眼科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有较高水平,居湖南省首位,在整个中南地区都有较大影响。尤其在视网膜疾病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青光眼早期诊断、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晚期青光眼康复、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眼外伤修复联合玻璃体切割眼内异物取出、眼化学伤和热烧伤眼表重建、泪道插管与支架植入、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治疗等领域均居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多次代表国家医疗队,担负省内外“视觉第一”行动、“彭年光明行动”等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医疗任务。现每年门诊病人120,000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000余人次,手术8000余台次,其中视网膜玻璃体年手术病人4000余人次。
湘雅二医院眼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世界上一流的进口手术显微镜、冷冻机、玻璃体切割机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机、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氩离子激光机、Nd:YAG激光与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多波长激光治疗仪、Obscan II眼前节分析系统、个体化切削的波前像差仪、对比敏感度检测仪、角膜超声测厚仪、全自动板层角膜刀、角膜内皮显微镜、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综合检影仪、非接触式眼压计、动态轮廓眼压计、OCT、罗兰多焦电生理诊断仪、德国Oculus动静态结合自动视野计,超声生物显微镜,眼科A/B超诊断仪, HRT-II青光眼早期诊断仪,Goldmann压平眼压计,数码眼底照相机,青光眼诊断分析仪(GDxVCC)、眼底荧光造影与ICGA造影机、眼底多波长激光、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等数十台大型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以及医院现有的高能直线加速器、双螺旋CT、SPECT、磁共振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电子胃肠镜、彩色多普勒、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Remedi毒(药)物分析系统等大批高、精、尖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可以资源共享。
湘雅二医院眼科为较早的卫生部进修医师培训基地,目前为全国眼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还是国际ORBIS眼科医院的顾问单位和地面培训基地。国际ORBIS眼科医院专家曾多次来医院指导工作,每年定期举办2~3期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同时,该科也先后派出20余人次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近五年该科出国留学一年人员20 人。近5年来共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11项,卫生部行业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级科研课题3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国家五类新药证书1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专业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著32部。在教学方面除了承担中南大学5年制、7年制等教学外,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88名,硕士研究生126名。现有在读博士生10名,硕士生30余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小儿外科成立于湘雅二医院开院初期,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小儿外科专业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熟和壮大,现学科负责人为李铁钢教授.现有正高一名,副高两名。
小儿外科专业主要承担医院小儿普外科方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学科负责人承担湖南省小儿外科专业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及《中国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国内最早(80年代)成功完成小儿联体分离手术。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主编及参编专业学科参考书工具书5本。主要从事小儿普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胆道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小儿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如小儿斜疝、小儿隐睾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方面一直处于国内、省内领先水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于1984年成立专业学组,是国内最早开展脊柱外科各项专业技术的科室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李启贤、吕国华教授的带领下开始应用脊柱三维矫形技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为很多脊柱畸形的患儿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并在国内率先应用以椎弓根螺钉为基础的第三代脊柱内固定器械治疗了大量脊柱创伤、退变、畸形等疾病。90年代中期引进了脊柱外科专业胸腹腔镜系统和专用高速微型磨钻设备,在国内较早的将内镜技术运用到脊柱外科手术中,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年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正式成立,是当时省内唯一的脊柱专科。在吕国华主任的带领下,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内镜微创技术、复杂脊柱畸形、脊柱结核的诊治等方面为特色的专科。开创性的进行了内窥镜辅助下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关论文在Spine杂志上发表,获得了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2002年经湖南省卫生厅审核批准成为了湖南省脊柱外科治疗中心。
科室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全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获得博士学位并赴国外进修学习至少1年,其中王冰副主任在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课题研究,并赴德国学习第三代脊柱内窥镜技术。护士长谭晓菊于2005年赴香港圣玛丽医院访问并学习脊柱外科专科护理。科室目前拥有固定床位90张,实际开放床位110余张,是省内规模最大的脊柱外科医疗、科研、教学基地。年平均门诊量5万余人次,每年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复杂脊柱手术2300余台,其中脊柱畸形手术200余台,上颈椎手术100余台,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疾患300余台。
目前科室的胸腹腔镜手术、内镜辅助上颈椎前路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针对脊柱外科高风险、手术并发症后果严重的特点,科室制定了严格的诊疗常规,并先后引进了术中三维导航系统、术中神经监护仪,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脊柱畸形的治疗是科室的另一个专科特色,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内窥镜辅助下前路脊柱侧凸矫形、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全脊椎切除和年幼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早期内固定矫形技术,先后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奖项,其研究成果“脊柱结核并严重角状僵硬后凸畸形的治疗策略”在第22届北美脊柱外科(NASS)学术大会上做专题演讲。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已经趋于成熟,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基因的研究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全国脊柱外科专业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的专业学科,是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指定的全国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基地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指定的脊柱内镜培训中心。2007年成功通过卫生部内镜中心的评审,成立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内镜培训基地。近年来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专题培训班30余次,在社会上和国外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科带头人吕国华及其他业务骨干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脊柱结核病学组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同时还担任《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药临床杂志》常务编委,《脊柱外科杂志》、《中国内镜杂志》、《医学临床与研究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肿瘤科创建于1995年,开展以放化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近200张病床,四个病区及80余名高学位,高素质的专业医务人员,并具有鲜明特色、技术上管理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的肿瘤专科,是湖南省综合医院中最大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肿瘤科目前共有18名医生,14名研究生毕业,拥有硕士学位,其中5名具有博士学位。肿瘤科主任胡春宏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治工作,擅长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对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疾病的放疗、化疗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各种晚期肿瘤,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开展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时辰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肿瘤热化疗、热放疗、精确放疗、氩氦刀治疗等新技术项目,曾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访问研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多次出访欧美进行学术交流。副主任刘先领教授,中南大学“十佳青年授课教师”,2007年-200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常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何燕、邹文、马进安副教授是资深的肿瘤治疗专家,长期从事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自成立以来,依托湘雅二医院雄厚的综合实力,本着高起点,高水平,优质服务的宗旨,注重提供高质量、高起点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鲜明特色:设备、治疗技术新;治疗规范,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与医院兄弟科室合作,成立了多种肿瘤MDT团队,如头颈肿瘤MDT,胸部肿瘤MDT,胃肠肿瘤MDT等;医务人员整体素质高,服务质量好。肿瘤科放疗设备先进,拥有两台进口加速器和后装治疗系统,均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并配备有模拟定位系统,治疗计划系统,为患者的精确定位、放疗提供保证。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各项新技术,如鼻咽癌的等中心面罩固定半野照射、适形调强技术、保乳手术的根治性放疗,肺癌、食道癌的超分割照射、肺癌的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照射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肿瘤科还配备了先进的大功率微波全身热疗系统及氩氦刀治疗系统,对各种中晚期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肿瘤科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在省内率先为医学院5年制本科生和7年制学生开设临床肿瘤学选修课和专业讲座。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科研基金8项,省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10项。主要集中于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的基础和临床转化性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科普书籍1部。首批通过国家FDA认证的肿瘤临床新药的研究基础,参加由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等牵头及自己为组长单位牵头的的II ,III期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近30项。本着求真务实的宗旨,严格按照GCP规范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临床试验,获得了试验组长单位和申办单位的好评。科室共有10人获得全国GCP培训证书;23人通过院内GCP培训。
肿瘤科还注重临床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和新药的研究,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如夏锦如教授、孙燕教授、殷蔚伯教授、许立功教授、李晔雄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于1958年,1960年成立耳鼻咽喉科教研室,1978年招收进修生,1981年批准为硕士点,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1999年成立湘雅二医院听力研究室,2002年成立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2004年成立中南大学听力研究所,2005年更名为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2006年成立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2008年成立湖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和省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现有工作人员32人,教授9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3人。设置有病床48张,年收治病人2500多例,手术3000余台次。专科及专家门诊有: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专科、头颈肿瘤专科、耳鼻咽喉科遗传病专科、眩晕专科、变态反应专科、小儿耳鼻咽喉专科等,年门诊量80000多人。研究所下设聋病研究室、耳外科研究室、头颈肿瘤研究室及所办公室。拥有国际上先进的Leica和Zeiss手术显微镜,术中运动神经监测仪,能开展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和多频稳态记录的听觉诱发反应系统,耳声发射仪,中耳功能分析系统,开展幼儿听力评估的声场测试室,耳鸣诊断和治疗系统,眼震电图描记仪,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效果评估系统,有多套进口鼻窦内镜、纤维鼻咽喉镜、鼻腔鼻窦电动手术仪、YAG和CO2激光治疗仪、等离子治疗仪、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等一批临床检查和治疗设备。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完善的管理制度,齐全的仪器设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专业齐全,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广阔。 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和踏实工作,2007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湖南省耳科学和听力学领头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承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各专业和各层次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任务,80年代以来完成各层次本科生教学10000余人;作为医院最早的博士和硕士点之一,先后培养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2002年中南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生教育经全国评比居国内同行榜首,2000年起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听力学》和《耳鼻咽喉临床遗传学》至今。自科室建立以来,每年接收国内各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进修人员6-10名,为各级医院培养技术骨干300多人。2004年以来主办卫生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6期,培养学员600余名。建立了住院医师培养规划,是国家批准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2002年成立湖南省耳聋防治中心,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挂靠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2005年更名为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是我省从事耳聋防治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重点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耳鼻咽喉科以人为本,服务优良,受到省内外病友的信赖和赞誉,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病人前来就诊,年门诊量名列医院前茅。在耳外科和头颈外科特别是晚期头颈肿瘤的手术切除和修复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多项医疗新技术奖。突出的专科特色有:
(1)耳外科学和耳神经科学:开展各种听力重建外科、耳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中耳炎、外伤及畸形所致传导性耳聋,颞骨和侧颅底肿瘤,面神经疾病;此外,开展了多种眩晕的外科治疗和突发性聋的微泵给药治疗。
(2)听觉植入技术:以人工耳蜗为主的听觉植入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挂靠该科室,成立了谢鼎华教授领衔的人工耳蜗植入小组,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00多例,其中合并各种中耳内耳解剖异常者50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被卫生部和中国残联批准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医院,圆满完成了2009年度国家项目任务。同时也是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计划人工耳蜗植入的定点单位,承担着湖南省“启聪扶贫”项目人工耳蜗植入任务。
(3)听力学:有从事听力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各级专业人员10多名,配备了齐全的临床听力诊断仪器,科室所设听力诊断中心是湖南省首家省级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除完成日常的临床听力诊断任务外,还承担了指导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听力诊断任务。
(4)耳聋的遗传学诊断:建立了耳聋的基因诊断室,开展耳聋相关基因的筛查和分子诊断。
(5)头颈肿瘤外科:喉癌与下咽癌切除重建咽喉功能的手术及头颈肿瘤切除后修复治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兄弟科室的支持与协作下在国内开展了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显微血管吻合的游离皮瓣重建下咽与颈段食管术及晚期头颈癌累及颈动脉切除后颈动脉重建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游离空肠移植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非开胸的食管剥脱胃上提代下咽及食管术。
(6)鼻窦内镜外科:开展功能性鼻窦内镜外科手术,手术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鼻窦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开展鼻眼相关外科学,如鼻内镜。
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中南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龚耀先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湖南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演变而来。在该学科发展的早期,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与精神卫生研究所在行政管理上同属一个单位。由于医学心理学科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1993年成立湖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学心理中心,从而成为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0年改名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独立行政业务科室。戴晓阳教授、姚树桥教授先后担任该中心主任。2010年,学校为了加快我校心理学科的发展,成立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行政上隶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管理。首任研究所所长为姚树桥教授,副所长为蔡太生教授和朱熊兆教授,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与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为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2012年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成为湖南省心理学一级学科“十二五”重点学科。目前,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现有职工13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副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治医师2名。中级以上医疗(医师系列)和教学、科研人员均获得了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中有6人有过半年以上的留学经历,并有湘雅名医1人,湖南省临床心理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中南大学猎英计划人才1人。该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心理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培养点,以及临床心理学专业(属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点。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该学科集医学心理学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于一身,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医学心理学科研、教学及临床实体。研究所下设办公室,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心理咨询专科门诊。近年来挂靠在中心的各级专业与学术机构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国家级医学心理学继续教育基地,同时负责主编我国医学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我院医学心理中心牵头的中南大学心理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九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龚耀先教授就系统地引进和研究了巴甫洛夫学说,并将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病理机制及治疗之中。随后(1960年代)他成功研究了我国早期临床心理测验——“第四例外”测验,用于各种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测查。龚耀先教授的早期科研、临床及教学方面开拓性工作,为日后我校乃至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创建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随着“文革”的结束,由龚耀先教授牵头的医学心理学各项工作开始得到恢复。次年,受到美国科学院邀请和资助,龚耀先教授作为中国高级学者访问团成员,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讲学,获得美方学者赠予的韦氏智力量表等一批国际著名的原版心理测验。从此,揭开了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引进和修订国际著名心理测验工作的序幕。1982年,成立了湖南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开始招收医学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医学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并开设了《医学心理学》本科生课程和心理咨询门诊(国内最早的心理咨询门诊之一),1993年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心理中心成立,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标志着我院医学心理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1986年起,开始了在我国综合医院内开展专业性心理咨询门诊服务的探索,当时国内无现成模式和经验,我们一边对国际上心理咨询和临床评估技术进行研究,一边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医疗服务。同时,一开始就将我中心心理咨询门诊服务质量起点定得很高,请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家董葆眉教授亲自传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也有多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前来介绍临床心理评估技术,使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开展当时国际较先进的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同时我们在认知功能(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和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洛夏测验等)等多种临床心理测验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服务。考虑至当时我国绝大多数民众对心理咨询这一新生行业不了解,为此在各种媒体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心理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同时在心理咨询门诊路径设计中,有机地将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治疗及生物医学、生理心理治疗(如精神类药物、生物反馈疗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探索出了我国综合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心理诊所”(单一的心理治疗模式),也与我国精神科门诊(单一生物学诊断与治疗模式)有本质上区别。湘雅二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综合模式通过“全国临床心理学培训班”形式(每年超过百个大中型综合医院派专业人员参加培训,目前已培训6000多名学员),迅速在我国各大中型医院推广。这一模式已被国内同行公认为“湘雅二医院模式”,并载入国家“十一·五”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之中。虽然因为门诊场地窄小的原因,目前我院心理咨询门诊规模有限,但在国内同行和广大患者中影响巨大,如在“好医生网站”中排名前列,每年门诊患者6000多人,并以每年20%的比例增长。我院心理咨询门诊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国内3个第一:①国内综合医院中最早开设心理咨询门诊;②心理咨询门诊中使用自主研发的临床技术最多,尤其在临床心理评估技术方面,我们研制的智力、人格、神经心理及临床评定量表占国内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使用的临床心理评估方法的一半;③示范效应最大,以我们心理咨询门诊为示范点,为我国各综合医院培养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学术带头人或骨干6000多人,是我国医学心理学领域最大的临床人才培养基地。
科研与学术交流
医学心理学科(临床心理学科)因临床研究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科研工作一直是该学科的最重要工作。早在上世纪50和60年代,龚耀先教授就对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神经活动学说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实验室,系统地研究了正常人和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征,在当时的精神病理学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这一时期,龚教授还创新性研制了“第四例外”测验,应用于“联想实验及临床应用”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抽象和概括过程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均发表在当时我国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最权威的学术杂志《心理学报》和《中华神经和精神科杂志》上(当时不充许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龚教授是这一时期在上述两个杂志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他的这些科研成果为后来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创立及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医学心理学研究在“文革”期间几乎完全停止。1979年,随着“文革”的结束,医学心理学研究开始恢复,尤其是当年龚耀先教授受到美国科学院邀请和资助(由美方提名),作为中国高级学者访美团成员(代表团共20余人),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讲学3个月,回国时系统地引进了国际上著名大型临床心理测验,如韦氏智力量表和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从而开拓了引进和修订国外著名心理测验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满足了当时我国医疗、心理学、教育、军事、司法等业务的急需,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3年,我院成立医学心理中心这一独立科室以后,逐步形成四大稳定科研方向:
1.临床心理评估
常用的临床心理测验有智力、人格、神经心理及临床评定量表等,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工业、军事司法、人力资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心理评估方法研究是我院医学心理学科研究最早、成果最多、国内外最有影响的学科研究方向。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共获得各类科研基金500余万元,逐步研制了智力、人格、神经心理、学习技能及临床评定量表等五大系列测验共计100余种,自主研发了智力、人格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系统计算机软件10套,数量占国内常用大型临床心理测验一半以上。同时,在心理测量学理论研究和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心理评估工具方面优势明显。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出版著作20本,举办全国临床心理学培训班113届(心理测验技术培训为主),学员达1万余名,为我国各大中型医疗、科研及教学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也使我们研制的测验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2001年)和三等(1993年)奖等科技成果奖励12次(我院医学心理中心是我院两个唯一的二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室之一),长期保持该研究方向国内领先地位。
2.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在1996年,我院医学心理中心创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之先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开始了系统地研究心理应激在心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作用及其机理。此后,该方向相继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心理应激的测量方法、实验动物模型及心理应激的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及分子遗传学机制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又对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心理障碍发生中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大学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障碍早期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示范性研究,成为了该领域的全国性示范基地。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3本,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20余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次。
3.临床认知神经科
脑与行为的关系是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临床认知神经科学则整合医学、行为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方法,从分子-细胞-脑-认知与情绪角度探讨人类心理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方法,构成一门极其复杂的新型分支学科。近10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抑郁症的脑功能网络及表观遗传学分子机制,精神分裂症脑功能成像特征及情绪、认知、人格障碍的脑电生理机制研究方面获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发表了高影响因子的国内外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余名,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解决患者或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障碍)的临床心理分支学科。我院医学心理中心心理治疗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董葆眉教授合作,开始研究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程序和效果,因此是国内最早开展心理治疗研究的单位之一。此后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系统地研究了生物反馈技术、放松疗法、应激管理及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还在神经症、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在美国中华医学会基金资助下,开展了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系统心理康复训练(ACT方案);并在教育部领导下,与中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牵头制定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及方案,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在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危机干预方面也开展大量工作,如汶川地震、湖南省冰灾等灾民危机干预。2008年,在教育领导下,制订了危机干预人员行动指南(视频教材)。
该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生物反馈疗法的理论与实践》、《短程心理治疗》等心理治疗专著5本,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余人,举办了全国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学习班10届(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为我国大中型综合医院培养了心理治疗专业人才5000余名。为此,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在学术交流方面,医学心理中心长期主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及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学术活动,每年都开展相关国际学术论坛、国内及省内学术会议,并且长期与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保持稳定的科研合作、专业人员交流活动,使我院医学心理中心长期保持国内学术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同时,我院医学心理中心承办了《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出版及发行工作。该杂志于1993年创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是我国医学(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平台。该杂志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南大学承办的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同时在国内心理和精神疾病类中文杂志中影响因子位于前列。目前该杂志既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在国际上,该杂志被美国Psychological Abstract、Psycho INFO收录。姚树桥教授任该杂志主编,周世杰副教授任编辑部主任。
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2年,受卫生部委托,开设了3届全国神经精神科高级师资培训班,巴甫洛夫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也是医学心理学科的基本内容。1979年,龚耀先教授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首届全国心理测验培训班,为随后我国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积累了经验。1982年,湖南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成立(挂靠附二医院),龚耀先教授参编了卫生部统编教材《医学心理学》(第1版),并开始在医学院本科生中讲授医学心理学课程。1986年,龚耀先教授主编卫生部统编教材《医学心理学》(第2版),湖南医科大学把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本科生必修课程。全部课程由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承担(1993年开始则由附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承担)。龚耀先教授199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姚树桥教授主编我国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第5版,2007年)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第6版,2013年),还主编了我国医学院校留学生用第一本全英文版《Psychology for Medical Students》(2012年)。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经教育部批准,1997年成为医学心理学专业硕士点,2003年成为博士点,均为我国医学院校中首个医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培养点。至今,医学心理中心已培养毕业博士生60名,硕士生120名;目前在读博士生16名硕士生46名,数量居全国该专业第一位。其中,获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5篇,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2005年)。
目前,医学心理学中心共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课程7门,即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基础心理学、高级医学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进展、心理测量学及心理评估方法。同时承担我校唯一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任务,每年举办2届(每届3周时间)全国临床心理学培训班,为我国综合医院临床心理科培训专科医师。因此,医学心理中心教学对象涉及七个层次:五年制医科生(含临床医学、检验、口腔、法医、护理等专业)、八年制临床医学、公卫系、五年制精卫系、成教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全国临床心理科专科医师培训,每年总教学时数超过1600个学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由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严淑芳教授创建于1958年。1978年为全国首批硕士点,1986年被评定为博士点,2000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全国首家儿科学国家精品课程。同年成立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现任儿科主任为毛定安教授,副主任王成教授、吴小川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亚专科设置合理,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临床学科。现有职工人员105人,教授14人、客座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1人,中青年临床医师几乎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现有床位120张,设有肾脏(包括免疫)、心血管、新生儿、呼吸(包括急救)、血液、神经、遗传代谢内分泌、儿童保健及消化等9个亚专科。拥有湖南省小儿肾脏病临床中心,湖南省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心;小儿肾脏病、小儿心血管病、新生儿疾病、小儿脑发育和脑损伤等4个研究室;小儿呼吸、小儿血液、儿童保健等3个实验室。拥有国内乃至亚洲一流的新生儿层流病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技术力量雄厚,开展了多项重要临床检查项目: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直立倾斜试验、24小时动态脑电图及长程录像脑电图、药物血浓度测定、尿红细胞形态学、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学检查、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测、血气分析、微量元素测定、肾活检、肝活检、神经肌肉活检、骨髓活检、心导管检查、儿童心理评估等,为儿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迄今为止完成小儿肾穿刺活检近3000人次,最小肾穿刺患儿年仅15天。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水平、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心导管检查对心血管疑难病例的诊断、儿童心理评估等居国内领先水平。每年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危重、疑难病患儿数万人。尤在以下疾病诊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1.激素耐药型肾病及小儿肾病综合征慢性进展的防治、小儿肾病生长障碍的机制及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结核杆菌相关性肾炎、小儿血尿及遗尿症的诊治、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抢救肾衰竭。
2.风湿热及风湿性心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是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治,各种小儿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等)。
3.多学科合作诊治各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围手术期诊疗、危重新生儿的胃肠外营养支持、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
4.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特别是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短程化疗和具有特色的免疫调节对小儿结核病的防治、小儿哮喘的防治。
5.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系统化疗、急慢性再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综合治疗。
6.小儿糖尿病、甲亢、矮小症、性早熟的诊治。
7.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孤独症的诊治,中西医结合对颅内感染性疾病、惊厥性脑损伤的治疗、脑性瘫痪的综合治疗。
本科在国内儿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是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小儿肾病学组副组长、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免疫学组委员、心血管学组委员、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学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及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儿科医学教育分会执行委员、中南六省儿科协会会长等所在单位。拥有国家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近10年来主持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科研基金30余项。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4项,省级医学科技进步奖18项,全国教材评比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主编著作22部、参编著作28部,主编医学视听教材7部。主编或参编全国儿科学教材共11部,在SCI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近20次。
目前,本科拥有的5个稳定的专业方向,即小儿肾脏病的诊治与研究、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心电学的研究、新生儿疾病的诊治与脑损伤的研究、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与结核病的诊治与研究、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与研究等方面均已居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全科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努力,以求实严谨、不断创新的精神追求精湛的医学技术,力争为我国儿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呼吸内科现有专科医生20人,其中有6人从国外留学归国,2人正在国外学习,有正副教授12人,在职医生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呼吸内科于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综合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在全国一级学会任职者4人,有2人担任省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3人担任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数十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数十项;获中华医学会贡献奖1项,省级成果奖多项,校级、院级成果奖10余项;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人,留学生1人;招收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数百人。科主任陈平教授是湖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省呼吸学会前任及侯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第五、六、七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COPD学组专家,中华医学会哮喘联盟委员,中国COPD联盟湖南省负责人,中国哮喘联盟湖南省负责人,第二届湘雅名医。是《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国内12种期刊、Respirology等6种国际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人,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亚太呼吸学会、亚太结核和化疗学会等学会会员,省科技厅及省医学会成果特约评审专家,湖南省首届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呼吸内科亦是前全国纤维支气管镜学组负责人所在单位之一。
呼吸内科拥有国内一流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床位14张,其中层流区6张,无创通气区8张),还下设普通病房(床位45张)和呼吸病研究室,后者包括肺功能检查室、支气管镜检查室、胸腔镜检查室、睡眠监测室、呼吸实验室、慢性病教育室。呼吸病房设备先进,配有进口呼吸机20台、多参数监护仪22台。胸腔镜室拥有内科胸腔镜1台,能开展胸腔镜下胸膜活检、胸膜修补等检查和治疗,每年行胸腔镜检查和治疗100余人次。肺功能室拥有先进肺功能仪3台,其中运动肺功能仪1台,为省内唯一能开展运动肺功能检查的单位,每年行肺功能检查4000余人次。呼吸实验室可开展真菌、非典型病原体及结核等检查。睡眠呼吸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睡眠检测仪器,可对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呼吸慢性病教育室从1996年起开始举办“哮喘之家”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慢阻肺病友之家(COPD之家)”活动,定期进行呼吸慢性病的教育和咨询等。为省内最早开展COPD和哮喘患者教育的单位。检查方法先进,建立了所有呼吸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和疑难病例诊治高新技术,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的综合治疗、支气管镜检技术、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肺癌和支气管哮喘诊断技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周一至周五全天及周六上午开放专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应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于1984年成立专业学组,是国内最早开展脊柱外科各项专业技术的科室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李启贤、吕国华教授的带领下开始应用脊柱三维矫形技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为很多脊柱畸形的患儿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并在国内率先应用以椎弓根螺钉为基础的第三代脊柱内固定器械治疗了大量脊柱创伤、退变、畸形等疾病。90年代中期引进了脊柱外科专业胸腹腔镜系统和专用高速微型磨钻设备,在国内较早的将内镜技术运用到脊柱外科手术中,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年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正式成立,是当时省内唯一的脊柱专科。在吕国华主任的带领下,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内镜微创技术、复杂脊柱畸形、脊柱结核的诊治等方面为特色的专科。开创性的进行了内窥镜辅助下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关论文在Spine杂志上发表,获得了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2002年经湖南省卫生厅审核批准成为了湖南省脊柱外科治疗中心。
科室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全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获得博士学位并赴国外进修学习至少1年,其中王冰副主任在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课题研究,并赴德国学习第三代脊柱内窥镜技术。护士长谭晓菊于2005年赴香港圣玛丽医院访问并学习脊柱外科专科护理。科室目前拥有固定床位90张,实际开放床位110余张,是省内规模最大的脊柱外科医疗、科研、教学基地。年平均门诊量5万余人次,每年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复杂脊柱手术2300余台,其中脊柱畸形手术200余台,上颈椎手术100余台,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疾患300余台。
目前科室的胸腹腔镜手术、内镜辅助上颈椎前路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针对脊柱外科高风险、手术并发症后果严重的特点,科室制定了严格的诊疗常规,并先后引进了术中三维导航系统、术中神经监护仪,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脊柱畸形的治疗是科室的另一个专科特色,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内窥镜辅助下前路脊柱侧凸矫形、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全脊椎切除和年幼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早期内固定矫形技术,先后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奖项,其研究成果“脊柱结核并严重角状僵硬后凸畸形的治疗策略”在第22届北美脊柱外科(NASS)学术大会上做专题演讲。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已经趋于成熟,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基因的研究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全国脊柱外科专业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的专业学科,是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指定的全国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基地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指定的脊柱内镜培训中心。2007年成功通过卫生部内镜中心的评审,成立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内镜培训基地。近年来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专题培训班30余次,在社会上和国外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科带头人吕国华及其他业务骨干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脊柱结核病学组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同时还担任《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药临床杂志》常务编委,《脊柱外科杂志》、《中国内镜杂志》、《医学临床与研究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由我国著名的胸心外科专家谢陶赢和詹樾教授创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我国最早开展深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手术的单位,1986年成立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1992年被卫生部列为临床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胡冬煦、胡建国、尹邦良及胡铁辉等国内知名教授的领导下,学科的临床规模及科研队伍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学科拥有教学、科研人员40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60%以上。
该学科成立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湖南省心血管病医院,医疗病床230余张,科研教学场地1000余平方米,拥有近亿元的医疗、科研及教学设备,医教研硬件设施达国内一流水平,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胸心血管医疗中心,影响辐射全国,为上亿人口胸心血管健康提供了医疗服务。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研究,在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血管病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治疗体系。目前年开胸手术达4000余台,其中心内直视手术3000余台,临床规模及手术量居国内综合医院之首。
成功实施了心脏、肺、心肺联合移植20余例,并创造了迄今我国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生存时间最长、心肺功能恢复最好、生活质量最高的记录,目前已术后正常生活7年余。
两种植入性心血管生物材料无支架心包组织工程二尖瓣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卫生药管部门的批准,进入临床应用研究阶段,产业化前景良好。
广泛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宫内诊断技术,完成新生儿复杂性先心病手术200余例,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新生儿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系统化治疗方案。
进行了心脏缺血预处理、心肺保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并结合器官移植,在心、肺供体保护和预防移植物远期并发症等关键问题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心脏、肺、心肺联合移植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开展了脂代谢紊乱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等多方面研究,在国内较早应用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及大血管疾病,年手术量300余台,初步形成了脂代谢紊乱疾病诊断治疗一体化的研究平台。
建立了马凡氏综合征等8种疾病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开展了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建立了中南大学临床基因诊断与治疗中心,确立了该学科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与治疗研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科技大会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20项, 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8部。在研国家级课题及省部级课题100余项,科研金费1000余万元。在加强自身科研建设的同时,注重与外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派员到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进修、参观学习,2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自改革开放以后,该科共接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地区共20批学者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教研室及神经外科是湖南省最大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之一。教育部、卫生部神经外科继续教育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为独立的二级学科。科室现拥有以博士生导师蒋宇钢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一批老、中青年三代组成的专家学者队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6名、护师10名。设有2个专科病区,和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重症监护室。科室拥有最先进的德国产手术显微镜两台、进口神经外科手术床及头架,进口气动开颅系统两套、德国蛇牌神经内镜、美国Nicolet视频脑电监测系统,及立体定向治疗仪等手术设备。同时配备了先进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颅内压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人工呼吸机、智能亚低温治疗仪、容积输液泵等一系列完善的设备。每年开展各项高、精、尖手术 1400 余例,诊治疾病涵盖:颅脑脊髓肿瘤、脑血管病、癫痫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颅脑脊髓先天性疾病、颅脑外伤等神经外科所有领域,为大量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挽救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先后中标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课题二十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三项。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文章4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理疗科,1983年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科室。康复科自建立伊始,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湘雅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康复医学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健全、临床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亚专科设计全面合理,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
建科之初,老一代专家吴先盛、孙星炯教授、张瑾护士长在原苏联医学专家的培训指导下,在省内全面开展了直流电、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间动电流、中频电疗、高频电疗、水疗、光疗、针灸、蜡疗、体疗等治疗项目,张策民、吴先盛教授进一步将运动医学应用到临床,与胸外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胸病人术前术后心肺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康复病房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治手术与康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6年建立小儿麻痹症实验室。1989年,成立湖南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康复中心,多次组织小儿麻痹症工作会和学术交流,在国内首次建立恒河猕猴小儿麻痹病理模型,为儿麻不同时期的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心设有小儿麻痹症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康复治疗结合,为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00多例儿麻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黄兆民教授作为全国三项康复及儿麻矫治专家连续多年参加手术矫治。1973年率先在国内将稀土永磁片和磁疗仪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1974年起,我科承担全国科研重点项目“磁疗”,并联合全国十余省科研单位成立项目协作组,黄兆民教授任组长,1975年至1977年三次主办全国磁疗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100篇,编写《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专著,湖南省磁疗办公室也设在我科,并建立磁疗研究室,磁疗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10多项。七十年代初期,成立物理诊断室,率先在省内开展黑白超声诊断,研究出测量心脏大小、胆囊大小的公式计算法,七十年代末,购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时诙谐扇扫超声诊断仪,开展心脏超声检查与诊断,是全国最早将B超应用于临床的科室之一,1982年超声科从理疗科分出,单独成立科室。同年,科室引进肌电图和强度时间曲线电诊断仪,并开展超声治疗。
1981年现代康复之父Howard A .Rusk教授到访湖南并来我科讲学,第一次将现代康复理念带入我科,并逐步辐射到全省。1983年科室正式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成立康复医学教研室,同期开展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医疗。1986年成为全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开设国内最早的瘫痪康复专科,配备专业病房收治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创刊,黄兆民教授为创刊人之一并担任常务编委。1987~1989年我科冯兰教授受卫生部指派参加援非医疗队,并受聘援助国康复医学专家。1987年建立高压氧治疗室。1989年建立湖南省小儿麻痹症矫治康复中心,并逐步开设小儿麻痹症康复专科、颈腰痛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1992年黄兆民教授因在康复医疗方面的杰出贡献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九十年代起,科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香港复康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建立广泛联系,科室先后派出多人次到国内外学习现代康复医学技术,并逐步建立完善康复治疗师队伍。1996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神经发育学疗法,199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澳式手法”治疗骨关节功能障碍。1998年建立作业治疗室,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同年张长杰主任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是湖南省第一位康复医学博士。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确立“医疗为主、科研教学并进”的发展方针,以肌肉骨骼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为学科发展方向,并行发展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狠抓医疗质量,优化康复医师队伍,细化康复治疗师队伍,完善康复护理队伍,建立“Team Work”的工作模式。2006年科室通过卫生部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获得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2011年科室通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验收,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和相关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资格。同年8月,我院长株潭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开业,科室增加一个治疗区,一个康复病区,整体实力居湖南省首位。2012年8月中南大学康复医学研究室成立并挂靠我科。2013年12月科室通过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学科成立以来,一直承担湖南省级领导康复保健任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及政府指令性任务,尤其是近年来,“衡阳11.3大火”灭火抢险英雄江春茂同志,“08年冰灾”湖南抗冰救灾英雄张华同志均由我科负责康复任务,重返社会。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张长杰主任担任国家抗震救灾康复医疗队湖南分队长和专家指导组组长,与我科兰纯娜医生多次往返震区指导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工作。学科多人次参与“三下乡”义诊、每年的助残日活动、以及不同层次的社会公益活动。
学科现有工作人员8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副主任技师2名;博士14人,硕士13人;治疗师中拥有硕士学位2人,拥有本科学历32人;护士中硕士学位2人,本科学历14人。科室现任学术带头人张长杰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康复医学专家,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残联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等学术职务,张教授先后主参编康复专著十几部,是《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中国康复》杂志常务编委,其在骨关节疾病和脊髓损伤康复方面造诣深厚,业务能力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
科室医生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青年治疗师均毕业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护理人员也均经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培训。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科即设立了专门的病房,目前拥有3个单独的康复病区,共有床位106张,主要收治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四肢瘫、脑卒中、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四肢骨折术后、手外伤、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脊柱侧凸等患者。科室与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儿科、老年病科等相关科室及各地市级医院康复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完善的早期床旁康复制度、转科康复制度和下级医院疑难重症病例的接收转诊及双向转诊制度。病区现每年出院1200余人次,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出诊5万余人次,接收外院转诊的重症疑难病例200-300人次。高压氧室有副教授1名,主管技师3名,并有一台专业高压氧舱,可同时供6~8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神经肌电图室有医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2名,进口肌电图仪2台,可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查,年检查量6000多人次。
学科现有本部与长株潭分院两部分组成,总业务用房达4000m2。本部设有门诊、康复治疗中心、康复病房、高压氧室、神经肌电图室五部分;长株潭分院设有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病房。门诊设有康复知名专家门诊和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脊髓损伤康复专科、颈腰痛老年康复专科、小儿康复专科、高压氧专科6个专科门诊,每天安排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一年365天全天候开放门诊,年门诊量10000多人次。本部和长株潭分院康复治疗中心设有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理疗室(光疗磁疗室、低中频电疗室、牵引治疗室、高频电疗室、蜡疗室、超声波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制作室、儿童康复室、认知治疗室、压力衣制作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和小针刀治疗室等十多个专业康复室。
学科设备先进,先后购置了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吞咽障碍治疗仪,德国RECK公司生产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俄罗斯MedteCo公司生产的短波治疗仪,日本伊藤公司、欧技技研公司、丸高株式会社、好玛生产的超短波、微波、神经肌电促通仪、生物反馈仪、牵引装置等,德国Huntleigh公司生产的循环压力治疗系统,英国亨特莱公司生产的空气波治疗仪、丹麦DANTEC丹迪公司生产的肌电图仪等先进进口设备,以及大量国产的康复治疗与训练设备。科室现有设备资产价值800多万。年治疗量近500,000人次。
康复中心治疗师职责明确,专业方向清晰,分别有治疗师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的物理治疗学组、作业治疗学组、言语治疗学组、辅助器具学组担任委员职务,整体水平居湖南省首位。现有物理治疗师19人,作业治疗师3人,言语治疗师4人,小儿康复师3人,传统康复治疗师2人,矫形器与辅助器具师1人。设有康复评定组、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关节康复、小儿康复、疼痛康复六个专业康复组。学科目前已开展了所有的常规及疑难病例的康复诊疗和会诊工作,能独立开展所有的常规临床康复诊断评定和治疗项目,具体包括:①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平衡协调能力评定、运动与步态分析、心肺功能评定、作业分析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知觉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理评定、小儿发育评定、职业能力评定、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等;②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含牵引、直流电疗、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蜡疗、磁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认知治疗、矫形器与辅助器具、生物反馈、高压氧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科室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科内大查房,并对需要的患者,通过“Team Work”的工作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康复评定,详细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科在:①多发复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②脊髓损伤的康复;③断指、断肢再植后的康复;④难治性膝关节僵硬综合康复;⑤脑损伤的神经发育学疗法: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⑦持续植物状态促醒技术;⑧言语吞咽障碍诊治技术;⑨高位截瘫辅助器具设计与应用;⑩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形手术方法及切口改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科室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研究与临床治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张长杰教授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康复科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一版、第二版)、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 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主编),每年培养骨关节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3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骨关节康复研究的高级人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 2009年起我科每年主办一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与关节疾病康复治疗新进展高级学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传授肌肉骨骼康复知识。随着外伤、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骨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患者期望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内大医院还很少有专为这类患者服务的门诊。我科于2000年在省内开设了第一个骨关节康复专科门诊,开诊后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来我院求治。我科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骨关节康复治疗队伍,成立了骨关节康复和脊髓损伤康复专业组,重点开展骨关节伤病的早期康复,可对全身各部骨折、肌肉韧带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进行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年门诊量2000多人。目前在全身多发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断肢再植术后、复杂手外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伤病的康复研究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医疗和护理工作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2010年科室被授予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
医疗质量是保障病人健康生命安全的根本。病房由科主任及病室主任(由专科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担任)负责,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并结合科室情况制订了常见病的康复路径和疑难重病的诊治流程,建立了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社工、家属组成康复小组,开展“Team Work”的工作模式。科主任坚持每周查房1~2次,病室主任每天查房1次,每周1次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每周1次的工作组康复评定与治疗计划讨论,确保病人在入院后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科室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二晚上业务学习,每周四晚上读书报告会,定期组织学习康复新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康复新动态,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康复治疗。门诊设立了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每天安排了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专科门诊量居全省第一。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省市。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和医师队伍一样,我科护理团队同样是一支团结进取的团队。科室28位白衣天使中,本科以上学历有17人,她们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日常护理工作中,她们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康复护理特色,以偏瘫康复、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四个专业康复护理小组开展工作,通过自己的专心、爱心、责任心为住院患者提供了全程、全面、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科室多次被授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真情电话回访科室”等荣誉。
医技护的密切配合也很重要,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技师长、护士长为首的康复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的医疗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召开康复质控小组成员碰头会,指出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每年收到病人的表扬信多封和锦旗数面。
科室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为临床康复重点,立足早期开展康复治疗,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协作,强化团队协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骨科、脊柱、神内、神外、小儿、老年病等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并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方案。
科室诊疗制度完善,流程规范,院内会诊、转诊渠道通畅,具备神经系统疾病、骨与关节伤病、内脏疾病、儿童疾病及疼痛等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规范化康复诊疗能力。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紧急、意外情况具备完善的处置能力。
科室是湖南省康复疑难病例会诊中心,与各地市医院建立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与湖南省财贸医院、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长沙市第三福利院、长沙市老年医疗呵护中心、邵阳市中心医院、郴州市一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慈利县人民医院、湘潭县中医院、南元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科室在国内康复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从我科前身理疗科至现在的康复医学科,历届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分别在磁疗、儿麻后遗症矫治、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方面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科室在1986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通过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0余名、留学生2名。我科承担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进修生、实习生等各层次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在专科主任的带领下,秉承了湘雅“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优良传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受到学生和进修生的一致好评。近年科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并加入到国际标准实验班的器官系统教学模块中,以“专科医生讲授临床治疗,康复科医生讲授康复治疗和临床见习”的模式,培养临床医学生,该模式连续3年获得院教学改革奖。近5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进修班带教科室”,多名医师被评为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科室还承担了长沙民政学院康复医学系《临床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系《肌肉骨骼康复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我科有着完善的医疗培训制度,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20~30名;招收实习生50~60名;每年举办全国/省内学术会议2-3次,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科室近五年来单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项,主持或承担省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2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科主编出版《肌肉骨骼康复学》、《康复医学试题精集》、《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 主编),参编《康复医学》(人卫版)、《康复医学》(高教版)、《康复医学》(科学版)、《实用康复医学》、《神经康复学》、《实用社区康复指南》、《康复治疗处方手册》、《关节镜手术与康复》、《创伤康复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 医技分册》(第四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医技分册)》、《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技能图解(医技分册)》等,主审《康复护理学》等多部著作。
科室以“快乐学习,真心分享”为工作理念,注重康复医学知识普及,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宣传康复,扩大康复影响力。目前拥有自己的科室微博、博客、工作人员群、进修实习生群、病友群等,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共享各种康复资源。科室在“好大夫”网开辟专版,为广大病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科室也建立了专业的交流平台,科室有两人在“中国康复医学会论坛”担任学术版主,牵头组建了“中国语言治疗”系列群、湖南省作业治疗师群,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室鼓励工作人员参与科普知识宣传,撰写科普文章,近五年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一百多篇。
科室还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社会公益项目,比如举办社会公益性科普讲座,宣传残疾预防知识;主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活动,免费培训残疾儿童的家长,让残疾儿童可以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参与“社会开放日”活动,给普通市民一个了解康复科、认识康复治疗的渠道;多名团员、党员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为边远地区送去康复医学知识。
肿瘤科创建于1995年,开展以放化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近200张病床,四个病区及80余名高学位,高素质的专业医务人员,并具有鲜明特色、技术上管理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的肿瘤专科,是湖南省综合医院中最大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肿瘤科目前共有18名医生,14名研究生毕业,拥有硕士学位,其中5名具有博士学位。肿瘤科主任胡春宏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治工作,擅长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对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疾病的放疗、化疗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各种晚期肿瘤,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开展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时辰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肿瘤热化疗、热放疗、精确放疗、氩氦刀治疗等新技术项目,曾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访问研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多次出访欧美进行学术交流。副主任刘先领教授,中南大学“十佳青年授课教师”,2007年-200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常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何燕、邹文、马进安副教授是资深的肿瘤治疗专家,长期从事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自成立以来,依托湘雅二医院雄厚的综合实力,本着高起点,高水平,优质服务的宗旨,注重提供高质量、高起点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鲜明特色:设备、治疗技术新;治疗规范,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与医院兄弟科室合作,成立了多种肿瘤MDT团队,如头颈肿瘤MDT,胸部肿瘤MDT,胃肠肿瘤MDT等;医务人员整体素质高,服务质量好。肿瘤科放疗设备先进,拥有两台进口加速器和后装治疗系统,均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并配备有模拟定位系统,治疗计划系统,为患者的精确定位、放疗提供保证。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各项新技术,如鼻咽癌的等中心面罩固定半野照射、适形调强技术、保乳手术的根治性放疗,肺癌、食道癌的超分割照射、肺癌的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照射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肿瘤科还配备了先进的大功率微波全身热疗系统及氩氦刀治疗系统,对各种中晚期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肿瘤科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在省内率先为医学院5年制本科生和7年制学生开设临床肿瘤学选修课和专业讲座。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科研基金8项,省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10项。主要集中于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的基础和临床转化性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科普书籍1部。首批通过国家FDA认证的肿瘤临床新药的研究基础,参加由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等牵头及自己为组长单位牵头的的II ,III期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近30项。本着求真务实的宗旨,严格按照GCP规范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临床试验,获得了试验组长单位和申办单位的好评。科室共有10人获得全国GCP培训证书;23人通过院内GCP培训。
肿瘤科还注重临床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和新药的研究,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如夏锦如教授、孙燕教授、殷蔚伯教授、许立功教授、李晔雄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
湘雅二医院营养科立于1984年,现有营养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营养医师3人,主管营养师4人,博士学历1人,其他人员均具有大学本科以及上学历。。主要学术带头人唐大寒教授。能开展各种诊断、治疗及代谢饮食30余种,特别是对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疾病的饮食营养治疗及静脉营养支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该科与内分泌研究所共同编写、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糖尿病饮食营养120》一书为目前国内唯一论述该病饮食治疗的专著,深受广大病友欢迎;低蛋白专用面粉的研制成功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饮食治疗增添了新的一页。
湘雅二医院营养科每周开设营养咨询门诊六天(上午),为儿童、孕妇、中老年人及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病人的合理饮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指导。
近三年来,该科室接待营养门诊、电话、网络及书信就诊咨询人数累计达4000余人次,参与院内外疑难病人营养支持会诊及危重病人抢救500多人次。三十年来,该科主编或参与编写出书20余部,自选或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撰写医学科研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4项。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医学科普文章600余篇,拍摄教学科普电视录相片二部;接受营养进修、实习人员50余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理疗科,1983年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科室。康复科自建立伊始,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湘雅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康复医学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健全、临床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亚专科设计全面合理,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
建科之初,老一代专家吴先盛、孙星炯教授、张瑾护士长在原苏联医学专家的培训指导下,在省内全面开展了直流电、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间动电流、中频电疗、高频电疗、水疗、光疗、针灸、蜡疗、体疗等治疗项目,张策民、吴先盛教授进一步将运动医学应用到临床,与胸外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胸病人术前术后心肺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康复病房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治手术与康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6年建立小儿麻痹症实验室。1989年,成立湖南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康复中心,多次组织小儿麻痹症工作会和学术交流,在国内首次建立恒河猕猴小儿麻痹病理模型,为儿麻不同时期的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心设有小儿麻痹症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康复治疗结合,为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00多例儿麻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黄兆民教授作为全国三项康复及儿麻矫治专家连续多年参加手术矫治。1973年率先在国内将稀土永磁片和磁疗仪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1974年起,我科承担全国科研重点项目“磁疗”,并联合全国十余省科研单位成立项目协作组,黄兆民教授任组长,1975年至1977年三次主办全国磁疗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100篇,编写《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专著,湖南省磁疗办公室也设在我科,并建立磁疗研究室,磁疗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10多项。七十年代初期,成立物理诊断室,率先在省内开展黑白超声诊断,研究出测量心脏大小、胆囊大小的公式计算法,七十年代末,购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时诙谐扇扫超声诊断仪,开展心脏超声检查与诊断,是全国最早将B超应用于临床的科室之一,1982年超声科从理疗科分出,单独成立科室。同年,科室引进肌电图和强度时间曲线电诊断仪,并开展超声治疗。
1981年现代康复之父Howard A .Rusk教授到访湖南并来我科讲学,第一次将现代康复理念带入我科,并逐步辐射到全省。1983年科室正式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成立康复医学教研室,同期开展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医疗。1986年成为全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开设国内最早的瘫痪康复专科,配备专业病房收治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创刊,黄兆民教授为创刊人之一并担任常务编委。1987~1989年我科冯兰教授受卫生部指派参加援非医疗队,并受聘援助国康复医学专家。1987年建立高压氧治疗室。1989年建立湖南省小儿麻痹症矫治康复中心,并逐步开设小儿麻痹症康复专科、颈腰痛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1992年黄兆民教授因在康复医疗方面的杰出贡献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九十年代起,科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香港复康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建立广泛联系,科室先后派出多人次到国内外学习现代康复医学技术,并逐步建立完善康复治疗师队伍。1996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神经发育学疗法,199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澳式手法”治疗骨关节功能障碍。1998年建立作业治疗室,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同年张长杰主任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是湖南省第一位康复医学博士。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确立“医疗为主、科研教学并进”的发展方针,以肌肉骨骼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为学科发展方向,并行发展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狠抓医疗质量,优化康复医师队伍,细化康复治疗师队伍,完善康复护理队伍,建立“Team Work”的工作模式。2006年科室通过卫生部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获得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2011年科室通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验收,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和相关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资格。同年8月,我院长株潭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开业,科室增加一个治疗区,一个康复病区,整体实力居湖南省首位。2012年8月中南大学康复医学研究室成立并挂靠我科。2013年12月科室通过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学科成立以来,一直承担湖南省级领导康复保健任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及政府指令性任务,尤其是近年来,“衡阳11.3大火”灭火抢险英雄江春茂同志,“08年冰灾”湖南抗冰救灾英雄张华同志均由我科负责康复任务,重返社会。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张长杰主任担任国家抗震救灾康复医疗队湖南分队长和专家指导组组长,与我科兰纯娜医生多次往返震区指导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工作。学科多人次参与“三下乡”义诊、每年的助残日活动、以及不同层次的社会公益活动。
学科现有工作人员8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副主任技师2名;博士14人,硕士13人;治疗师中拥有硕士学位2人,拥有本科学历32人;护士中硕士学位2人,本科学历14人。科室现任学术带头人张长杰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康复医学专家,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残联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等学术职务,张教授先后主参编康复专著十几部,是《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中国康复》杂志常务编委,其在骨关节疾病和脊髓损伤康复方面造诣深厚,业务能力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
科室医生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青年治疗师均毕业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护理人员也均经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培训。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科即设立了专门的病房,目前拥有3个单独的康复病区,共有床位106张,主要收治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四肢瘫、脑卒中、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四肢骨折术后、手外伤、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脊柱侧凸等患者。科室与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儿科、老年病科等相关科室及各地市级医院康复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完善的早期床旁康复制度、转科康复制度和下级医院疑难重症病例的接收转诊及双向转诊制度。病区现每年出院1200余人次,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出诊5万余人次,接收外院转诊的重症疑难病例200-300人次。高压氧室有副教授1名,主管技师3名,并有一台专业高压氧舱,可同时供6~8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神经肌电图室有医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2名,进口肌电图仪2台,可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查,年检查量6000多人次。
学科现有本部与长株潭分院两部分组成,总业务用房达4000m2。本部设有门诊、康复治疗中心、康复病房、高压氧室、神经肌电图室五部分;长株潭分院设有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病房。门诊设有康复知名专家门诊和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脊髓损伤康复专科、颈腰痛老年康复专科、小儿康复专科、高压氧专科6个专科门诊,每天安排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一年365天全天候开放门诊,年门诊量10000多人次。本部和长株潭分院康复治疗中心设有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理疗室(光疗磁疗室、低中频电疗室、牵引治疗室、高频电疗室、蜡疗室、超声波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制作室、儿童康复室、认知治疗室、压力衣制作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和小针刀治疗室等十多个专业康复室。
学科设备先进,先后购置了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吞咽障碍治疗仪,德国RECK公司生产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俄罗斯MedteCo公司生产的短波治疗仪,日本伊藤公司、欧技技研公司、丸高株式会社、好玛生产的超短波、微波、神经肌电促通仪、生物反馈仪、牵引装置等,德国Huntleigh公司生产的循环压力治疗系统,英国亨特莱公司生产的空气波治疗仪、丹麦DANTEC丹迪公司生产的肌电图仪等先进进口设备,以及大量国产的康复治疗与训练设备。科室现有设备资产价值800多万。年治疗量近500,000人次。
康复中心治疗师职责明确,专业方向清晰,分别有治疗师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的物理治疗学组、作业治疗学组、言语治疗学组、辅助器具学组担任委员职务,整体水平居湖南省首位。现有物理治疗师19人,作业治疗师3人,言语治疗师4人,小儿康复师3人,传统康复治疗师2人,矫形器与辅助器具师1人。设有康复评定组、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关节康复、小儿康复、疼痛康复六个专业康复组。学科目前已开展了所有的常规及疑难病例的康复诊疗和会诊工作,能独立开展所有的常规临床康复诊断评定和治疗项目,具体包括:①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平衡协调能力评定、运动与步态分析、心肺功能评定、作业分析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知觉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理评定、小儿发育评定、职业能力评定、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等;②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含牵引、直流电疗、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蜡疗、磁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认知治疗、矫形器与辅助器具、生物反馈、高压氧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科室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科内大查房,并对需要的患者,通过“Team Work”的工作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康复评定,详细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科在:①多发复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②脊髓损伤的康复;③断指、断肢再植后的康复;④难治性膝关节僵硬综合康复;⑤脑损伤的神经发育学疗法: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⑦持续植物状态促醒技术;⑧言语吞咽障碍诊治技术;⑨高位截瘫辅助器具设计与应用;⑩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形手术方法及切口改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科室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研究与临床治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张长杰教授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康复科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一版、第二版)、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 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主编),每年培养骨关节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3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骨关节康复研究的高级人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 2009年起我科每年主办一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与关节疾病康复治疗新进展高级学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传授肌肉骨骼康复知识。随着外伤、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骨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患者期望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内大医院还很少有专为这类患者服务的门诊。我科于2000年在省内开设了第一个骨关节康复专科门诊,开诊后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来我院求治。我科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骨关节康复治疗队伍,成立了骨关节康复和脊髓损伤康复专业组,重点开展骨关节伤病的早期康复,可对全身各部骨折、肌肉韧带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进行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年门诊量2000多人。目前在全身多发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断肢再植术后、复杂手外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伤病的康复研究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医疗和护理工作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2010年科室被授予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
医疗质量是保障病人健康生命安全的根本。病房由科主任及病室主任(由专科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担任)负责,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并结合科室情况制订了常见病的康复路径和疑难重病的诊治流程,建立了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社工、家属组成康复小组,开展“Team Work”的工作模式。科主任坚持每周查房1~2次,病室主任每天查房1次,每周1次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每周1次的工作组康复评定与治疗计划讨论,确保病人在入院后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科室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二晚上业务学习,每周四晚上读书报告会,定期组织学习康复新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康复新动态,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康复治疗。门诊设立了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每天安排了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专科门诊量居全省第一。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省市。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和医师队伍一样,我科护理团队同样是一支团结进取的团队。科室28位白衣天使中,本科以上学历有17人,她们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日常护理工作中,她们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康复护理特色,以偏瘫康复、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四个专业康复护理小组开展工作,通过自己的专心、爱心、责任心为住院患者提供了全程、全面、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科室多次被授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真情电话回访科室”等荣誉。
医技护的密切配合也很重要,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技师长、护士长为首的康复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的医疗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召开康复质控小组成员碰头会,指出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每年收到病人的表扬信多封和锦旗数面。
科室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为临床康复重点,立足早期开展康复治疗,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协作,强化团队协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骨科、脊柱、神内、神外、小儿、老年病等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并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方案。
科室诊疗制度完善,流程规范,院内会诊、转诊渠道通畅,具备神经系统疾病、骨与关节伤病、内脏疾病、儿童疾病及疼痛等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规范化康复诊疗能力。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紧急、意外情况具备完善的处置能力。
科室是湖南省康复疑难病例会诊中心,与各地市医院建立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与湖南省财贸医院、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长沙市第三福利院、长沙市老年医疗呵护中心、邵阳市中心医院、郴州市一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慈利县人民医院、湘潭县中医院、南元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科室在国内康复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从我科前身理疗科至现在的康复医学科,历届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分别在磁疗、儿麻后遗症矫治、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方面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科室在1986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通过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0余名、留学生2名。我科承担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进修生、实习生等各层次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在专科主任的带领下,秉承了湘雅“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优良传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受到学生和进修生的一致好评。近年科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并加入到国际标准实验班的器官系统教学模块中,以“专科医生讲授临床治疗,康复科医生讲授康复治疗和临床见习”的模式,培养临床医学生,该模式连续3年获得院教学改革奖。近5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进修班带教科室”,多名医师被评为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科室还承担了长沙民政学院康复医学系《临床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系《肌肉骨骼康复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我科有着完善的医疗培训制度,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20~30名;招收实习生50~60名;每年举办全国/省内学术会议2-3次,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科室近五年来单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项,主持或承担省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2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科主编出版《肌肉骨骼康复学》、《康复医学试题精集》、《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 主编),参编《康复医学》(人卫版)、《康复医学》(高教版)、《康复医学》(科学版)、《实用康复医学》、《神经康复学》、《实用社区康复指南》、《康复治疗处方手册》、《关节镜手术与康复》、《创伤康复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 医技分册》(第四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医技分册)》、《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技能图解(医技分册)》等,主审《康复护理学》等多部著作。
科室以“快乐学习,真心分享”为工作理念,注重康复医学知识普及,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宣传康复,扩大康复影响力。目前拥有自己的科室微博、博客、工作人员群、进修实习生群、病友群等,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共享各种康复资源。科室在“好大夫”网开辟专版,为广大病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科室也建立了专业的交流平台,科室有两人在“中国康复医学会论坛”担任学术版主,牵头组建了“中国语言治疗”系列群、湖南省作业治疗师群,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室鼓励工作人员参与科普知识宣传,撰写科普文章,近五年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一百多篇。
科室还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社会公益项目,比如举办社会公益性科普讲座,宣传残疾预防知识;主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活动,免费培训残疾儿童的家长,让残疾儿童可以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参与“社会开放日”活动,给普通市民一个了解康复科、认识康复治疗的渠道;多名团员、党员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为边远地区送去康复医学知识。
肿瘤科创建于1995年,开展以放化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近200张病床,四个病区及80余名高学位,高素质的专业医务人员,并具有鲜明特色、技术上管理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的肿瘤专科,是湖南省综合医院中最大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肿瘤科目前共有18名医生,14名研究生毕业,拥有硕士学位,其中5名具有博士学位。肿瘤科主任胡春宏教授,长期从事肿瘤临床诊治工作,擅长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对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疾病的放疗、化疗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各种晚期肿瘤,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开展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时辰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肿瘤热化疗、热放疗、精确放疗、氩氦刀治疗等新技术项目,曾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访问研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多次出访欧美进行学术交流。副主任刘先领教授,中南大学“十佳青年授课教师”,2007年-200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常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何燕、邹文、马进安副教授是资深的肿瘤治疗专家,长期从事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自成立以来,依托湘雅二医院雄厚的综合实力,本着高起点,高水平,优质服务的宗旨,注重提供高质量、高起点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有鲜明特色:设备、治疗技术新;治疗规范,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与医院兄弟科室合作,成立了多种肿瘤MDT团队,如头颈肿瘤MDT,胸部肿瘤MDT,胃肠肿瘤MDT等;医务人员整体素质高,服务质量好。肿瘤科放疗设备先进,拥有两台进口加速器和后装治疗系统,均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并配备有模拟定位系统,治疗计划系统,为患者的精确定位、放疗提供保证。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各项新技术,如鼻咽癌的等中心面罩固定半野照射、适形调强技术、保乳手术的根治性放疗,肺癌、食道癌的超分割照射、肺癌的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照射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肿瘤科还配备了先进的大功率微波全身热疗系统及氩氦刀治疗系统,对各种中晚期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肿瘤科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在省内率先为医学院5年制本科生和7年制学生开设临床肿瘤学选修课和专业讲座。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科研基金8项,省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10项。主要集中于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的基础和临床转化性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专著3部,主编科普书籍1部。首批通过国家FDA认证的肿瘤临床新药的研究基础,参加由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等牵头及自己为组长单位牵头的的II ,III期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近30项。本着求真务实的宗旨,严格按照GCP规范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临床试验,获得了试验组长单位和申办单位的好评。科室共有10人获得全国GCP培训证书;23人通过院内GCP培训。
肿瘤科还注重临床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和新药的研究,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如夏锦如教授、孙燕教授、殷蔚伯教授、许立功教授、李晔雄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内科1979年曾华彬、苏先狮等老一辈传染病专家建立了湘雅二医院传染科,在此基础上1993年建立医院肝病研究中心,2004年建立艾滋病研究室,2006年12月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挂靠湘雅二医院传染科。2009年初传染科正式更名为感染科。湘雅二医院感染科/肝病研究所是中南大学较早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经过整整三十年的发展,感染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科/所有在职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 硕士导师8人。95%的医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先后有9名医师留学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并学成归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学术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人才建设也为该科/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国内知名、湖南及周边地区有明显影响力的肝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湘雅二医院感染科/肝研所在国内的学术地位也不断提高,学术带头人应邀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第一届)委员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八届)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湖南省感染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湖南省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华传染病杂志》、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编委,还应邀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五年制《传染病学》(第七版)及卫生部规划研究生教材《传染病学》(第一版)的编委。近五年来获国家十五、十一五、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省级科研课题等30余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主参编各种学术专著20余本。感染科/肝病所设有独立的门急诊和病房,有床位近70张,极大地方便了病友的就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内科目前感染科/肝病所下设肝病中心和艾滋病研究室。龚国忠教授担任感染科主任兼肝病所所长,唐晓鹏教授任感染科副主任、肝病所副所长兼感染科肝病中心主任,贺兴鄂教授任感染科副主任、肝病所副所长,蒋永芳副教授任科/肝病所办公室副主任,何艳副教授任感染科艾滋病研究室副主任,陈军副教授任感染科肝病中心副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由留美归国的刘泽民教授创立并任第一届主任。历届正副主任有刘泽民、王仁林、张其亮、张运昌、文海泉、颜兰香等教授,现任主任为陆前进教授、副主任为肖嵘教授、苏玉文教授。在湘雅严谨、求实、团结、进取院训的激励下,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教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确立了科室在我国皮肤科学界的学术地位,某些专业领域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一直是湖南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皮肤性病科室之一。目前全科教职工34人。具有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学术梯队,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其中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皮肤科)常委兼秘书长1人,湖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及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名誉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皮肤病分会候任主委单位、湖南省医学美容与美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的主编单位,《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中国医师杂志》等近十余家杂志参编单位。有病床40张,年门急诊量近1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1000人,其中危重病人达200余人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近几年,承担美国MIN基金3项,日文部科学省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课题1项,其他各级课题20项,科研经费共计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篇,核心期刊杂志130余篇。主篇著作10部,参篇著作60余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于1984年成立专业学组,是国内最早开展脊柱外科各项专业技术的科室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李启贤、吕国华教授的带领下开始应用脊柱三维矫形技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为很多脊柱畸形的患儿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并在国内率先应用以椎弓根螺钉为基础的第三代脊柱内固定器械治疗了大量脊柱创伤、退变、畸形等疾病。90年代中期引进了脊柱外科专业胸腹腔镜系统和专用高速微型磨钻设备,在国内较早的将内镜技术运用到脊柱外科手术中,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年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正式成立,是当时省内唯一的脊柱专科。在吕国华主任的带领下,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内镜微创技术、复杂脊柱畸形、脊柱结核的诊治等方面为特色的专科。开创性的进行了内窥镜辅助下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关论文在Spine杂志上发表,获得了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2002年经湖南省卫生厅审核批准成为了湖南省脊柱外科治疗中心。
科室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全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获得博士学位并赴国外进修学习至少1年,其中王冰副主任在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课题研究,并赴德国学习第三代脊柱内窥镜技术。护士长谭晓菊于2005年赴香港圣玛丽医院访问并学习脊柱外科专科护理。科室目前拥有固定床位90张,实际开放床位110余张,是省内规模最大的脊柱外科医疗、科研、教学基地。年平均门诊量5万余人次,每年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复杂脊柱手术2300余台,其中脊柱畸形手术200余台,上颈椎手术100余台,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疾患300余台。
目前科室的胸腹腔镜手术、内镜辅助上颈椎前路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针对脊柱外科高风险、手术并发症后果严重的特点,科室制定了严格的诊疗常规,并先后引进了术中三维导航系统、术中神经监护仪,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脊柱畸形的治疗是科室的另一个专科特色,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内窥镜辅助下前路脊柱侧凸矫形、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全脊椎切除和年幼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早期内固定矫形技术,先后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奖项,其研究成果“脊柱结核并严重角状僵硬后凸畸形的治疗策略”在第22届北美脊柱外科(NASS)学术大会上做专题演讲。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已经趋于成熟,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基因的研究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全国脊柱外科专业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的专业学科,是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指定的全国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基地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指定的脊柱内镜培训中心。2007年成功通过卫生部内镜中心的评审,成立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内镜培训基地。近年来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专题培训班30余次,在社会上和国外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科带头人吕国华及其他业务骨干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脊柱结核病学组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同时还担任《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药临床杂志》常务编委,《脊柱外科杂志》、《中国内镜杂志》、《医学临床与研究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男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医学美容中心)成立于1972年,为我国较早成立的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庞素芳教授创立并担任主任,历届主任有赵柏程及王先成主任,科室在前几任主任带领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室,现学科队伍有医生11名,技术员1名。其中正教授和主任医生3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生5名,主治医师和讲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床位有40张,配备先进的进口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输液泵、胃肠营养泵、Zimer取皮机、皮库、日本林电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聚能震波吸脂仪。该科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一期全耳再造,皮肤扩张技术,多个皮瓣修复复杂电击伤,多个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国内率先开展股前外侧皮瓣食道重建,股前外侧皮瓣阴茎再造等新技术。并成功抢救烧伤100%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及成批烧伤病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共获各类省级成果奖多项。承担硕士研究生、七年制、五年制、专科生、成教班、进修生等各层次教学任务。
学科负责人:王先成,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199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届临床医学七年制. 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整形外科专家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乔群教授。 先后在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及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进修学习。2005年参加香港举办的国际整形美容硕士班,200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整形外科进修学习,师从整形外科主任Andrew Burd教授。2009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医院及匹兹堡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分别师从于著名整形外科专家Joseph G. McCarthy, Robert T. Grant 及W.P. Andrew Lee。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长期从事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工作, 在隆乳、乳房下垂矫正、吸脂减肥、鼻整形、面部除皱、腹壁整形、妇科美容等领域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显微外科重建,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食管再造、全耳再造、乳房再造及阴道再造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Annal of Plastic Surgery》, 《Burns》,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写多本书籍,并主编《整形美容烧伤常见问题及处理》一书。曾获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奖两项,信晟杯优秀论文奖一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理疗科,1983年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科室。康复科自建立伊始,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湘雅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康复医学科已发展成为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健全、临床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亚专科设计全面合理,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
建科之初,老一代专家吴先盛、孙星炯教授、张瑾护士长在原苏联医学专家的培训指导下,在省内全面开展了直流电、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间动电流、中频电疗、高频电疗、水疗、光疗、针灸、蜡疗、体疗等治疗项目,张策民、吴先盛教授进一步将运动医学应用到临床,与胸外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胸病人术前术后心肺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康复病房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治手术与康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6年建立小儿麻痹症实验室。1989年,成立湖南省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康复中心,多次组织小儿麻痹症工作会和学术交流,在国内首次建立恒河猕猴小儿麻痹病理模型,为儿麻不同时期的治疗、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心设有小儿麻痹症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康复治疗结合,为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00多例儿麻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黄兆民教授作为全国三项康复及儿麻矫治专家连续多年参加手术矫治。1973年率先在国内将稀土永磁片和磁疗仪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1974年起,我科承担全国科研重点项目“磁疗”,并联合全国十余省科研单位成立项目协作组,黄兆民教授任组长,1975年至1977年三次主办全国磁疗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100篇,编写《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专著,湖南省磁疗办公室也设在我科,并建立磁疗研究室,磁疗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10多项。七十年代初期,成立物理诊断室,率先在省内开展黑白超声诊断,研究出测量心脏大小、胆囊大小的公式计算法,七十年代末,购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时诙谐扇扫超声诊断仪,开展心脏超声检查与诊断,是全国最早将B超应用于临床的科室之一,1982年超声科从理疗科分出,单独成立科室。同年,科室引进肌电图和强度时间曲线电诊断仪,并开展超声治疗。
1981年现代康复之父Howard A .Rusk教授到访湖南并来我科讲学,第一次将现代康复理念带入我科,并逐步辐射到全省。1983年科室正式更名为康复医学科,成立康复医学教研室,同期开展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医疗。1986年成为全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开设国内最早的瘫痪康复专科,配备专业病房收治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创刊,黄兆民教授为创刊人之一并担任常务编委。1987~1989年我科冯兰教授受卫生部指派参加援非医疗队,并受聘援助国康复医学专家。1987年建立高压氧治疗室。1989年建立湖南省小儿麻痹症矫治康复中心,并逐步开设小儿麻痹症康复专科、颈腰痛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1992年黄兆民教授因在康复医疗方面的杰出贡献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九十年代起,科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香港复康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建立广泛联系,科室先后派出多人次到国内外学习现代康复医学技术,并逐步建立完善康复治疗师队伍。1996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神经发育学疗法,199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澳式手法”治疗骨关节功能障碍。1998年建立作业治疗室,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同年张长杰主任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是湖南省第一位康复医学博士。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确立“医疗为主、科研教学并进”的发展方针,以肌肉骨骼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为学科发展方向,并行发展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狠抓医疗质量,优化康复医师队伍,细化康复治疗师队伍,完善康复护理队伍,建立“Team Work”的工作模式。2006年科室通过卫生部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0年获得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称号。2011年科室通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验收,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和相关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资格。同年8月,我院长株潭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开业,科室增加一个治疗区,一个康复病区,整体实力居湖南省首位。2012年8月中南大学康复医学研究室成立并挂靠我科。2013年12月科室通过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
学科成立以来,一直承担湖南省级领导康复保健任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及政府指令性任务,尤其是近年来,“衡阳11.3大火”灭火抢险英雄江春茂同志,“08年冰灾”湖南抗冰救灾英雄张华同志均由我科负责康复任务,重返社会。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张长杰主任担任国家抗震救灾康复医疗队湖南分队长和专家指导组组长,与我科兰纯娜医生多次往返震区指导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工作。学科多人次参与“三下乡”义诊、每年的助残日活动、以及不同层次的社会公益活动。
学科现有工作人员8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副主任技师2名;博士14人,硕士13人;治疗师中拥有硕士学位2人,拥有本科学历32人;护士中硕士学位2人,本科学历14人。科室现任学术带头人张长杰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康复医学专家,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残联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等学术职务,张教授先后主参编康复专著十几部,是《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中国康复》杂志常务编委,其在骨关节疾病和脊髓损伤康复方面造诣深厚,业务能力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
科室医生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青年治疗师均毕业于康复治疗学专业,护理人员也均经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培训。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科即设立了专门的病房,目前拥有3个单独的康复病区,共有床位106张,主要收治脊髓损伤后截瘫和四肢瘫、脑卒中、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四肢骨折术后、手外伤、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脊柱侧凸等患者。科室与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儿科、老年病科等相关科室及各地市级医院康复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完善的早期床旁康复制度、转科康复制度和下级医院疑难重症病例的接收转诊及双向转诊制度。病区现每年出院1200余人次,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出诊5万余人次,接收外院转诊的重症疑难病例200-300人次。高压氧室有副教授1名,主管技师3名,并有一台专业高压氧舱,可同时供6~8人进行高压氧治疗。神经肌电图室有医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2名,进口肌电图仪2台,可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查,年检查量6000多人次。
学科现有本部与长株潭分院两部分组成,总业务用房达4000m2。本部设有门诊、康复治疗中心、康复病房、高压氧室、神经肌电图室五部分;长株潭分院设有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病房。门诊设有康复知名专家门诊和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脊髓损伤康复专科、颈腰痛老年康复专科、小儿康复专科、高压氧专科6个专科门诊,每天安排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一年365天全天候开放门诊,年门诊量10000多人次。本部和长株潭分院康复治疗中心设有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理疗室(光疗磁疗室、低中频电疗室、牵引治疗室、高频电疗室、蜡疗室、超声波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制作室、儿童康复室、认知治疗室、压力衣制作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和小针刀治疗室等十多个专业康复室。
学科设备先进,先后购置了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吞咽障碍治疗仪,德国RECK公司生产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俄罗斯MedteCo公司生产的短波治疗仪,日本伊藤公司、欧技技研公司、丸高株式会社、好玛生产的超短波、微波、神经肌电促通仪、生物反馈仪、牵引装置等,德国Huntleigh公司生产的循环压力治疗系统,英国亨特莱公司生产的空气波治疗仪、丹麦DANTEC丹迪公司生产的肌电图仪等先进进口设备,以及大量国产的康复治疗与训练设备。科室现有设备资产价值800多万。年治疗量近500,000人次。
康复中心治疗师职责明确,专业方向清晰,分别有治疗师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的物理治疗学组、作业治疗学组、言语治疗学组、辅助器具学组担任委员职务,整体水平居湖南省首位。现有物理治疗师19人,作业治疗师3人,言语治疗师4人,小儿康复师3人,传统康复治疗师2人,矫形器与辅助器具师1人。设有康复评定组、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关节康复、小儿康复、疼痛康复六个专业康复组。学科目前已开展了所有的常规及疑难病例的康复诊疗和会诊工作,能独立开展所有的常规临床康复诊断评定和治疗项目,具体包括:①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平衡协调能力评定、运动与步态分析、心肺功能评定、作业分析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知觉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理评定、小儿发育评定、职业能力评定、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等;②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含牵引、直流电疗、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蜡疗、磁疗)、作业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认知治疗、矫形器与辅助器具、生物反馈、高压氧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科室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科内大查房,并对需要的患者,通过“Team Work”的工作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康复评定,详细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科在:①多发复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②脊髓损伤的康复;③断指、断肢再植后的康复;④难治性膝关节僵硬综合康复;⑤脑损伤的神经发育学疗法: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⑦持续植物状态促醒技术;⑧言语吞咽障碍诊治技术;⑨高位截瘫辅助器具设计与应用;⑩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小儿脑瘫矫形手术方法及切口改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科室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研究与临床治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张长杰教授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肌肉骨骼康复方面的康复科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一版、第二版)、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 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主编),每年培养骨关节康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3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骨关节康复研究的高级人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 2009年起我科每年主办一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与关节疾病康复治疗新进展高级学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传授肌肉骨骼康复知识。随着外伤、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骨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患者期望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内大医院还很少有专为这类患者服务的门诊。我科于2000年在省内开设了第一个骨关节康复专科门诊,开诊后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来我院求治。我科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骨关节康复治疗队伍,成立了骨关节康复和脊髓损伤康复专业组,重点开展骨关节伤病的早期康复,可对全身各部骨折、肌肉韧带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进行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年门诊量2000多人。目前在全身多发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断肢再植术后、复杂手外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伤病的康复研究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医疗和护理工作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2010年科室被授予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
医疗质量是保障病人健康生命安全的根本。病房由科主任及病室主任(由专科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担任)负责,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并结合科室情况制订了常见病的康复路径和疑难重病的诊治流程,建立了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社工、家属组成康复小组,开展“Team Work”的工作模式。科主任坚持每周查房1~2次,病室主任每天查房1次,每周1次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每周1次的工作组康复评定与治疗计划讨论,确保病人在入院后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科室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二晚上业务学习,每周四晚上读书报告会,定期组织学习康复新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康复新动态,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康复治疗。门诊设立了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每天安排了2名副教授以上医生坐诊,专科门诊量居全省第一。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外省市。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和医师队伍一样,我科护理团队同样是一支团结进取的团队。科室28位白衣天使中,本科以上学历有17人,她们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日常护理工作中,她们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康复护理特色,以偏瘫康复、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四个专业康复护理小组开展工作,通过自己的专心、爱心、责任心为住院患者提供了全程、全面、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科室多次被授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真情电话回访科室”等荣誉。
医技护的密切配合也很重要,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技师长、护士长为首的康复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的医疗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召开康复质控小组成员碰头会,指出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出院病人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每年收到病人的表扬信多封和锦旗数面。
科室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为临床康复重点,立足早期开展康复治疗,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协作,强化团队协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骨科、脊柱、神内、神外、小儿、老年病等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并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方案。
科室诊疗制度完善,流程规范,院内会诊、转诊渠道通畅,具备神经系统疾病、骨与关节伤病、内脏疾病、儿童疾病及疼痛等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规范化康复诊疗能力。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紧急、意外情况具备完善的处置能力。
科室是湖南省康复疑难病例会诊中心,与各地市医院建立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与湖南省财贸医院、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长沙市第三福利院、长沙市老年医疗呵护中心、邵阳市中心医院、郴州市一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慈利县人民医院、湘潭县中医院、南元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科室在国内康复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从我科前身理疗科至现在的康复医学科,历届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分别在磁疗、儿麻后遗症矫治、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方面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科室在1986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通过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0余名、留学生2名。我科承担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进修生、实习生等各层次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在专科主任的带领下,秉承了湘雅“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优良传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受到学生和进修生的一致好评。近年科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并加入到国际标准实验班的器官系统教学模块中,以“专科医生讲授临床治疗,康复科医生讲授康复治疗和临床见习”的模式,培养临床医学生,该模式连续3年获得院教学改革奖。近5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进修班带教科室”,多名医师被评为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科室还承担了长沙民政学院康复医学系《临床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系《肌肉骨骼康复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我科有着完善的医疗培训制度,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20~30名;招收实习生50~60名;每年举办全国/省内学术会议2-3次,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科室近五年来单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项,主持或承担省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2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科主编出版《肌肉骨骼康复学》、《康复医学试题精集》、《磁穴疗法》、《省内外磁疗汇编》、《磁医学导论》等,副主编大型专著《骨科康复学》(陆廷仁主编)、《骨科康复学》(于长隆 主编),参编《康复医学》(人卫版)、《康复医学》(高教版)、《康复医学》(科学版)、《实用康复医学》、《神经康复学》、《实用社区康复指南》、《康复治疗处方手册》、《关节镜手术与康复》、《创伤康复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 医技分册》(第四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试题集(医技分册)》、《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技能图解(医技分册)》等,主审《康复护理学》等多部著作。
科室以“快乐学习,真心分享”为工作理念,注重康复医学知识普及,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宣传康复,扩大康复影响力。目前拥有自己的科室微博、博客、工作人员群、进修实习生群、病友群等,通过这些渠道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共享各种康复资源。科室在“好大夫”网开辟专版,为广大病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科室也建立了专业的交流平台,科室有两人在“中国康复医学会论坛”担任学术版主,牵头组建了“中国语言治疗”系列群、湖南省作业治疗师群,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室鼓励工作人员参与科普知识宣传,撰写科普文章,近五年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一百多篇。
科室还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社会公益项目,比如举办社会公益性科普讲座,宣传残疾预防知识;主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活动,免费培训残疾儿童的家长,让残疾儿童可以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参与“社会开放日”活动,给普通市民一个了解康复科、认识康复治疗的渠道;多名团员、党员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为边远地区送去康复医学知识。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53
好评率(100.0%)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早搏、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脏病、晕厥、先心病、高尿酸血症、心肌病、高血压病、心室内传导阻滞、血脂异常、糖尿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919
好评率(100.0%)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中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萎缩侧索硬化、头痛、偏头痛、晕厥、罕见病、运动神经元病、失眠、脑白质病、抑郁症、神经病、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急性鼻咽炎、焦虑症、耳鸣、慢性病、贫血、昏迷、动脉硬化闭塞症、位置性眩晕、低血糖、神经衰弱、脑萎缩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5661
好评率(97.7%)
擅长: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性肝硬化、肝硬化、脂肪肝、乙型肝炎、乙肝、酒精性肝病、慢性肝病、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腹水、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
可咨询
服务人次 983
好评率(100.0%)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白塞病、多发性肌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791
好评率(98.3%)
擅长:头痛、脑血管病、失眠、神经衰弱、焦虑症、萎缩侧索硬化、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帕金森、运动障碍疾病、颅内感染、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神经痛、耳鸣、颈椎病有关的头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61
好评率(90.0%)
擅长: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肺动脉高压、先心病、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
查看更多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