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

胰腺囊性肿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比较少见。1830年,becourt首次报告了囊腺瘤,1911年,kaufman报告了囊腺癌。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开展,特别是腹部B超和ct的广泛采用,使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有很大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报告也逐渐增多。

好发于中年妇女

无传染性

常见症状:上腹胀痛、隐痛、上腹部肿块、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
胰腺囊腺瘤生长缓慢,一般病史较长,有报道最长可达30年。囊腺癌常由囊腺瘤恶变而来,即使是原发性囊腺癌其病程也比胰腺癌长。上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肿块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次有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各种胃肠道症状和肝转移。

1.腹痛 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腹痛原因可能是肿瘤逐渐增大,囊内张力增高所致。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症状和体征。

2.腹部肿块 是主要的症状和体征。常为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既可是病人的主诉,也可在体检时发现。肿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肿块大小差异较大,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肿块深在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肿块触之有囊样感,一般无触痛。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且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个别情况下肿瘤可侵犯胃、十二指肠、横结肠,并破溃进入消化道引起少见的消化道出血表现。

3.肝转移 有些病人在胰腺囊肿的基础上出现肝内转移性病灶,表现为肝内同时存在单个或多个的囊性占位。
由于本病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症状不典型,病程进展缓慢,肿瘤外观常似良性病变,病理上常因其结构特殊而不能准确定性,因此常常导致误诊误治。当遇到有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进一步检查肿块是否位于胰腺且为囊性,常用诊断胰腺疾病的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检查1.B超检查 可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囊壁及与邻近脏器情况,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2.X线腹部平片可显示肿瘤及周围有无钙化。钙化的囊壁呈月牙形或环形,常为胰腺囊腺癌提供依据。
3.CT检查 是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显示胰腺形态,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囊腔情况,如囊壁厚薄不均,有乳头状赘生物,及与邻近脏器有浸润,则有助于胰腺囊腺癌的诊断。
4.frcp 可了解囊肿与胰腺导管的关系,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与胰腺导管不相通,而胰腺假性囊肿与胰腺导管相通。
5.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胰腺囊腺癌中央无血管分布,肿瘤周围有外压推移的改变,可帮助诊断。
6.囊液检查 在B超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囊液,测囊液中cea、ca19-9、ca153,发现胰腺囊腺癌病人中明显高于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假性囊肿,而测囊液中淀粉酶仅见胰腺假性囊肿病人中升高。有时胰腺囊腺癌病人的囊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鉴别诊断:
(一)高位卵巢囊肿可扪及腹块,可产生腹胀的症状,需与胰腺囊性肿瘤进行鉴别,但B超、腹部ct可显示囊肿来源,妇科检查可触及肿块,有时血清ca125、afp、hcg及雌激素水平可升高,可以区别。
(二)胰腺囊肿常有上腹隐痛及扪及腹块,与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应予鉴别。一般需通过手术,行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三)胰腺血管瘤十分少见,胰腺巨大血管瘤,多因上腹部扪及包块需与胰腺囊腺瘤进行鉴别,常通过剖腹手术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四)胰腺包囊虫病非常罕见,因上腹部扪及包块需与胰腺囊腺瘤进行鉴别,如在牧区有狗、羊接触史,并有肝、肺包囊虫病,包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可考虑本病,如诊断困难,则剖腹手术,可见粉皮样包囊,病理可获确诊。

1.胰腺假性囊肿 假性囊肿特别是非典型者,因其内含有凝血块、坏死组织或周边钙化加之囊壁厚度不均,很难与黏液性囊腺瘤相互区别。但假性囊肿在逆行胰管造影(ercp)上多见囊肿与主胰管相通(60%~65%),而囊性肿瘤则较少相通(<30%).假性囊肿在ercp上还常表现出慢性胰腺炎胰管的改变。ct上常表现为光滑薄壁囊肿,增强时囊壁及其实性成分无强化。病变部位以外的胰腺内可见钙化点。血管造影时显示无血管区。除以上影像学鉴别外,典型的胰腺炎病史或外伤史以及术中特异性的发现亦有助于鉴别诊断。

2.潴留性囊肿 由主胰管受压或梗阻引起。显示为均质、边界清楚的薄壁囊肿。ct和ercp常能发现阻塞胰管的实性肿瘤或导致胰管阻塞的慢性胰腺炎证据。

3.黏液性胰腺导管扩张症 为主胰管的分支囊性扩张。在ct表现上与多囊的囊腺瘤很相似;但它属于导管内的病损。本型肿瘤具有以下特点可供鉴别:
①CT扫描为多囊性肿物;显示梗阻后主胰管扩张;
②内镜检查可见主乳头内排出黏液,ercp显示扩张的胰管内有充盈缺损;
③肿瘤位于胰头钩突部。

4.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及平滑肌肉瘤 当中央有坏死时,可出现单房甚至是多房性厚壁囊肿,也可有钙化。但增强扫描时此类肿瘤的对比程度大大超过了胰腺囊性肿瘤。难以与囊腺瘤相鉴别时,需结合针吸或术中活检。

5.乳头状囊性肿瘤 少见,几乎均发生在年青女性,可与囊腺瘤相鉴别。影像学上肿瘤有清楚的边界,内部结构为囊实混合或厚壁囊肿。在囊内或囊壁可见到钙化。ohtomo等发现MRI上可显示肿瘤边缘的纤维囊以及囊内出血,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一)治疗
胰腺囊性肿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囊腺癌其恶性程度较低,发展缓慢,早中期病人其病灶界限相对清楚,即使与邻近脏器有粘连和浸润,也应积极行根治性切除。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当病灶累及全胰时可行根治性全胰切除术。对于肝转移的病例,如果原发病灶能够全部切除,可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以延长生存期。经剖腹探查并病理证实而不能切除的囊腺癌可行姑息性内、外引流以缓解症状。

(二)预后
浆液性囊腺瘤和良性的黏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可长期生存。有恶变的黏液性囊腺瘤恶性程度低,长海医院报道12例囊腺癌(含8例黏液性囊腺瘤恶变)手术切除后随访6个月~8年无复发征象,最长者术后8年仍健在。在完全切除的16例良性囊腺瘤(9例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囊腺癌也低度恶性,生长缓慢,转移较晚,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实性胰导管腺癌。mayo医院20例囊腺癌在全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68%,姑息性切除者14%,1996年ridder报道的手术切除率90%,术后5年生存率56%,远比实体癌为高。

凡有原因不明的、长时期上腹闷胀、疼痛和不适,发作多次者应作B超检查,若B超检查有怀疑时应作CT扫描,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力争切除病灶,积极的治疗可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料代替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热量的食物,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减少进食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的肉类,限制食用高盐的食物。为了肿瘤预防,尽量不要饮酒。如果饮酒,则应该限制每日的饮酒量,男士每天不应多于2杯,女士不应多于1杯。

好评医生-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
更多
服务人次 948 好评率(100.0%)

擅长:胆道疾病、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囊肿、胆囊息肉、肝病、肝硬化、肝胆胰脾肿瘤、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胰腺肿瘤、胆管肿瘤、肝门胆管癌、胆囊良性肿瘤、胰腺疾病、胰腺炎、慢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脾脏疾病、脾功能亢进、脾脏肿大、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癌症、结石、血管瘤、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5994 好评率(98.6%)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恶性肿瘤、肝胆胰脾肿瘤、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囊良性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瘤、间皮瘤、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血管瘤、肉瘤、放射性肠炎、良性肿瘤、原位癌、结肠腺癌、转移瘤、上皮内瘤变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51 好评率(98.1%)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晚期肺癌、呼吸道肿瘤、肺恶性肿瘤、支气管肺癌、肺癌、胸部肿瘤、纵隔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泌尿生殖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胃肠道肿瘤、神经系统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皮肤肿瘤、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肝肿瘤、胆管肿瘤、转移性肝癌、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肝癌、肝门胆管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43 好评率(98.1%)

擅长: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食管癌、肠癌、直肠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贲门癌、胃肠道恶性肿瘤、直肠肿瘤、间质瘤、食管肿瘤、胃肿瘤、早期胃癌、结直肠癌、大肠癌、肝胆胰脾肿瘤、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胆管肿瘤、胰腺肿瘤、肝门胆管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6588 好评率(100.0%)

擅长: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盆腔肿瘤、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贲门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肿瘤、食管肿瘤、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恶性肿瘤、肺结节、乳房疾病、乳腺癌、肝胆胰脾肿瘤、肝癌、胰腺癌、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阴茎癌、皮肤肿瘤、皮肤癌、脑瘤、鳞癌、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

相关文章-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