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Ot)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1]。发病区域主要分布于亚太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尤以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常见,近年来逐渐向温带地区蔓延[1]。全世界每年约发生 100 万例,抗生素可有效治疗该病,但因病情严重或贻误治疗时机而导致的病死率在 7.8%~25.0%[1]。在我国,恙虫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1986 年以后长江以北地区频繁出现恙虫病的暴发或流行[1]。

鼠类是恙虫病东方体最重要的储存宿主。部分类型的恙螨则是传播媒介,它们可以从鼠类感染病原体,随后再传播给人类[2]。恙虫病的致病机制是形成播散性血管炎,病变范围可波及全身,包括皮肤、肝脏、大脑、肾和肺等各处重要器官。重症患者的器官可逐渐水肿、坏死[3]。
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南方 6~8 月、北方 10~11 月,以及郊外暴露史[4]。
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有高热、局部焦痂和淋巴结肿大、全身性皮疹、肝脏和脾脏肿大或多器官损伤等,与其他急性传染病非常相似,早期诊断困难。
若延误治疗时机,可逐渐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致命危险[1]。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焦痂或全身性感染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1]。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症状、开展体检,结合一系列实验室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并在小鼠腹腔内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最终可得出诊断结论[4]。
改善恙虫病疗效的重点在于尽快开始抗生素治疗,把握早期最佳治疗时机[4]。恙虫病东方体为细胞内寄生,必须选用脂溶性抗生素[2]。目前临床上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较常用的抗生素还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2]。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留意病情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2]。
预防恙虫病的关键在于及时清理房屋周边环境,在野外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2]。

无特殊发病群体

有传染性接触传播,虫媒传播

恙虫病有哪些症状?

本病潜伏期通常为 10~14 天,发病急骤。主要的全身性表现包括[4]:


发热、寒颤,体温迅速上升,达 39~41℃,持续 1~3 周;
多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痛;
疲乏、嗜睡、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局部特征性表现为焦痂及其附近的淋巴结肿大[4]:

发病初期于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成为水泡,以后形成黑褐色焦痂;
多数患者仅有 1 个焦痂;
男性主要分布在会阴和腹股沟区,女性多分布在乳房和腋窝区;
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并常伴疼痛和压痛;
全身其他部位,常见的有颈部、腋窝、腹股沟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皮疹较多见于病程第 4~6 天[4]:

皮疹多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无痒感;
大小不一,直径为 2~5 毫米,多散布于躯干部,并向四肢蔓延;
通常经 3~7 天后逐渐消退,不脱屑,有色素沉着。


恙虫病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恙虫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逐渐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较多见[3]:

肝、脾肿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心肌炎
肺炎肺水肿
肝炎、肝功能异常;
急性肾炎肾衰竭
脑膜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最低可达2×109/L,亦可正常或增高;分类常有核左移。
2.血清学检查
(1)外-斐反应  外-斐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体能与变形杆菌OXK抗原起凝集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
(2)补体结合试验  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且持续阳性时间较长,可达5年左右,需选用当地多见株作抗原,也可采用多价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原性可有较大差异。
(3)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在病程的第1周末开始出现阳性,第2~3周末达高峰,60天后逐渐下降,但可持续数年,有病后10年检测仍呈阳性的报告。
(4)斑点酶免疫测定  用各种血清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或部分蛋白质作为抗原,吸附在硝酸纤维膜上作斑点酶免疫测定,检测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异性IgG和IgM抗体,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区分各种血清型。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IgG和IgM抗体。
3.病原体分离
必要时取发热期患者血液0.5ml,接种小白鼠腹腔,小白鼠于1~3周死亡,剖检取腹膜或脾脏作涂片,经姬姆萨染色或荧光抗体染色镜检,于单核细胞内可见立克次体。也可作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分离病原体。
4.分子生物学检查  
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认为可用于本病的诊断并鉴定血清型。

诊断要点包括哪些?
流行病学史:5~11 月为好发季节,6~8 月为高峰,发病前 3 周内曾逗留流行区,有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草丛、林地中坐卧休息等。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可达 39℃ 以上,常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颜面潮红、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下出血,如发现标志性体征焦痂,基本可确定恙虫病。
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白细胞减少或正常,出现肝炎、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时可升高。
血清学检查:检测立克次氏体抗体,较灵敏但有一定假阳性率。
病原体鉴定:为诊断的金标准,但耗时长、阳性率低。

因实验室检查存在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且该病进展快、危害大,因而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是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患者就诊时务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查体、提供病史。
恙虫病应就诊哪个科室?
恙虫病患者应至感染内科就诊。但患者大多因发热起病,故分诊过程中依常见疾病谱划分,大多会先至呼吸内科、发热门诊等科室就诊。患者就诊过程中务必提供详细的流行病学史,如发病前三周内有野外工作、露营工作经历,或在草丛、林地中坐卧休息等。

改善恙虫病疗效的重点在于尽快开始抗生素治疗,把握早期最佳治疗时机[4]。恙虫病东方体为细胞内寄生,必须选用脂溶性抗生素[2]。目前临床上一般以多西环素为首选,较常用的抗生素还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2]。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恙虫病?

支持治疗[4]:


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和能量平衡;
对症治疗,尽可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抗生素治疗[4]:选用一种抗生素即可,疗程为 7~10 天。

多西环素:是目前临床上医生一般的首选用药;
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利福平。

预防恙虫病的关键在于及时清理房屋周边环境,在野外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2]。

及时清理房屋周边环境,去除杂草和垃圾,避免老鼠和恙螨滋生。
恙螨主要栖息在草丛或灌木区域,不要在此类环境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
若需要进入草丛或灌木丛,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长袖衣裤,衣裤开口处都要扎紧,局部暴露的部位可喷洒有效驱虫剂,减少恙螨附着或叮咬的风险。
在野外劳动或旅行后,应及时拍打全身衣物,抖落可能附着其上的恙螨。
野外回来后,必须换衣洗澡,彻底洗净全身,并及时清洗衣物

好评医生-恙虫病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8849 好评率(98.3%)

擅长: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痢疾、肝病、戊肝、乙肝、脂肪肝、甲型肝炎、慢性乙肝、乙型肝炎、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结核病、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丙肝、肝硬化、细菌感染、梅毒、水痘、病毒感染、肝炎、破伤风、胃病、出血热、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恙虫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35 好评率(100.0%)

擅长:艾滋病、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肝病、丙肝、结核病、肺结核、水痘、感染性疾病、戊肝、手足口病、肝功能衰竭、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结核性胸膜炎、伤寒、恙虫病、出血热、急性传染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557 好评率(100.0%)

擅长: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乙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结核病、肺结核、性病、HIV感染、艾滋病、呼吸道感染、腮腺炎、水痘、肝硬化、肝脓肿、立克次体感染、手足口病、尿路感染、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细菌性肺炎、恙虫病、支气管炎、感染性疾病、肠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肾周炎、恐艾症、急性胆囊炎、酒精性肝病、猩红热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80 好评率(97.2%)

擅长: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肝功能衰竭、肝腹水、药物性肝病、结核病、手足口病、水痘、恙虫病、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急性传染病、呼吸道感染、腮腺炎、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相关问答-恙虫病

更多
你好 现在还有什么症状?当时有没有被咬的感觉 有没有发现虫体你去山林草地了吗?看这个伤口不像不像恙虫咬伤有没有化验结果抽血化验了吗那你这个确实有恙虫感染吃这些药就行了可能会这个得两个多星期能好 好的慢一点避免接触 穿长袖长裤可以洗澡的这个潜伏期比较短被咬之后一周就有症状了房间喷点杀虫剂危害比较小好方便的话可以点头像下方关注我一下,系统会自动增送一张优惠券,下次咨询更便宜哦。清淡一点 别吃生冷油腻的
周家霁 庐江县中医院
2024-12-09
有可能高但是这个肿瘤标志物也高很多需要注意肿瘤你好!你的身高和体重是多少呢?要注意上消化道肿瘤
郑永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20-11-26
你好!这种情况多久了?应该是蚊虫叮咬后过敏的表现用艾洛松,或皮炎平抹一抹就行尽量不要挠破了,以免感染不客气,祝你健康快乐
崔兴翠 东平县中医院
2018-07-08

相关文章-恙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