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又称急性间质性胰腺炎,为急性胰腺炎常见的一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症状较轻,多为自限性,病死率很低,3~5天内可缓解,少数可反复发作。

所有人群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1.腹痛9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腹痛,多呈突然发作,常于饱餐和饮酒后发生。疼痛轻重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为绞痛、刀割痛,常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如胰头部炎症明显,则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及左上腹部,并向腰背部放射。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常在进食后发生,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重者呕吐胆汁。3.发热多为轻、中度发热,一般3~5天,若体温持续不退或逐日升高,则提示合并感染。4.黄疸于发病后1~2天出现,常为暂时性阻塞性黄疸,多在数天内消退。黄疸的发生可由肿大的胰头部压迫胆总管所致,但黄疸不退或加深者,则多由胆总管结石引起。

一、检查【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 轻型胰腺炎时,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在严重病例和伴有感染时,常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高。
2、淀粉酶测定 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
3、血液化学检查 重型胰腺炎时,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尿素氮升高,表明肾脏已有损害。胰岛受到破坏时,可有血糖升高,但多为一过性。
4、腹腔穿刺术 对于有腹腔渗液的病例,行腹腔穿刺术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5、淀粉酶同工酶检查 已确定的淀粉酶同工酶有两种,胰型同工酶和唾液型同工酶(sti).急性胰腺炎时,胰型同工酶可明显增高。对高度怀疑胰腺炎而淀粉酶正常者,对高淀粉酶血症的淀粉酶是否来源于胰腺,测定同工酶则更有价值。国内有人采用电泳方法,从阴极到阳极端显示pia有p3、p2、p1三种,其中p3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可靠指标。
6、放射免疫胰酶测定(ria) 因淀粉酶测定对胰腺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随着免疫测定技术的进步,许多学者寻找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即胰酶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当前,测定的酶大致有以下几种。
(1)免疫活性胰蛋白酶(irt):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损坏可释放大量胰蛋白酶及酶原,它是一种仅存在于胰腺内的蛋白酶。因此测定血清中胰蛋白酶及酶原的浓度,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应用证明,血清irt在重型胰腺炎时,升高的幅度大,持续时间久,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轻重程度具有一定帮助。
(2)弹力蛋白酶Ⅱ(elastaseⅡ):应用放射免疫法可测定血清免疫活性弹力蛋白酶(ire).由于胰腺全切除后血清ire可以消失,故对该酶的测定可有特异性。
(3)胰泌性胰蛋白酶抑制物(psti):psti是由胰腺腺泡分泌,能阻抑胰内蛋白酶的激活。由于它是一种特异性胰蛋白酶抑制物,存在于胰液与血液中,测定其含量不仅能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还能鉴别病情轻重程度,有利于病情观察。
(4)磷脂酶a2(pla2):pla2是一种脂肪分解酶,是引起胰腺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升高,且持续时间较血清淀粉酶长。
【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1)腹平片:可能见到以下征象:
①胰腺部位的密度增强(由于炎症渗出所致);
②反射性肠郁张(主要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横结肠);
③膈肌升高,胸腔积液;
④少数病例可见胰腺结石或胆道结石;
⑤十二指肠环淤滞,其内缘有平直压迹;
⑥仰卧位腹平片,表现“横结肠截断”征,即结肠肝曲,脾曲充气,即使改变体位横结肠仍不充气,这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结肠痉挛所致。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能见到以下征象:
①胰腺头部肿大,十二指肠环有扩大;
②胃窦部受压;
③十二指肠有扩张、淤积现象;
④十二指肠乳头部水肿或由于胰头肿大所致倒“3”字征;
⑤胰腺假性囊肿时,可见胃肠受挤压现象。
2、超声检查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占有愈加重要的位置,成为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但易受胃肠积气的影响。超声对胰腺炎的诊断可有以下发现。
(1)胰腺体积增大:在水肿型胰腺炎时,胰腺体积增大者少;而在重型胰腺炎时则多有增大,且胰腺轮廓模糊,表面不光滑,胰腺深面与脾静脉分界不清,有时胰腺前后界难以辨认。
(2)胰腺回声增强:在水肿型胰腺炎可见部分胰腺回声增强,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可见胰腺内部大幅度凹凸不平,多有强回声,间有不规则低回声区。
(3)腹腔渗液:在水肿型胰腺炎不多见,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多有之,其中多为弥漫性积液,也可为胰腺周围之局限性积液。经治疗之后也可发现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根据以上所述,结合临床特点,超声可以作为鉴别水肿型与重型胰腺炎的手段之一。
3、CT检查 CT扫描也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从轻度水肿、出血到坏死和化脓的各种病理变化。ct也能发现胰腺周围的积液和小网膜、肾周围间隙的水肿,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胰腺假性囊肿。因不受胃肠积气与肥胖的影响,CT扫描较超声检查更具有优越性与准确性,但因检查费用较昂贵,尚不能常规使用。
二、鉴别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系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继续发展所致。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片坏死,胰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广泛性出血坏死。腹膜后间隙大量血性渗出液。网膜、系膜组织被渗出的胰酶所消化。此型胰腺炎病情笃重,且发展急剧,并发症多,死亡率很高。

1.抑制或减少胰酶分泌(1)禁食和胃肠减压进食和胃酸过多都可促使十二指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故禁食可减少胰液分泌;从胃管内注入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可中和胃酸,间接抑制胰腺分泌。(2)H2受体拮抗剂既可减少胃酸分泌,减少其对胰液分泌的刺激,又可防治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3)生长抑素其作用包括抑制胰液、胰高血糖素、胆囊收缩素、脂肪酶和淀粉酶的分泌,抑制胃泌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释放,减少脏器血流,促进肠道水电解质吸收等。可皮下注射醋酸奥曲肽。2.抑制胰酶活性各种抑肽酶可抑制胰酶活性,是理想的药物,但临床效果不显著。一般主张早期大量静脉滴注,可控制炎症进展。药物可用抑肽酶、加贝酯等。3.补液及营养支持全部患者均应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以维持循环稳定、水电平衡,预防出现低血压。改善微循环,保证胰腺血流灌注。4.改善胰腺微循环胰腺炎发病往往有微循环障碍,胰腺灌注不足,可选用右旋糖酐40、川芎嗪等静滴稀释血液。5.镇痛可采用强镇痛剂,如阿片类。6.抗生素胰腺炎是化学性炎症,故早期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继发感染,由于其致病菌多来自肠道细菌移位,故应选用抑制肠道细菌的药物,同时注意血胰屏障的穿透力。7.促进肠功能的恢复胃管内灌入促进肠蠕动的中药往往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可采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等。早期反复应用,争取患者每日排便4或5次,待肠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缓解后停用。

好评医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更多
服务人次 3735 好评率(98.1%)

擅长:各系统影像检查,尤擅腹部、肝内胆管结石、肝癌晚期、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中度脂肪肝、急性乙肝、肝结节、小肝癌、肝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症、继发性肝癌、肝母细胞瘤、肝腺瘤、胰头癌、胰腺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损伤、胰管结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腺恶性肿瘤、胰尾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老年人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胰腺内分泌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04 好评率(100.0%)

擅长:肝炎后肝硬化、甲状腺微小癌、异位妊娠、黄体囊肿、乳腺纤维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胆囊胆固醇息肉、乳腺增生倾向、甲状腺结节性肿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耳后淋巴结肿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皮下精索静脉曲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尿酸膀胱结石、海绵肾、无脑儿、无脑畸形、浸润性乳腺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副脾、脾破裂、脐尿管囊肿、脐尿管未闭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235 好评率(100.0%)

擅长:肝炎、乙肝、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胆囊结石、胆总管囊肿、胆总管结石、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肝病、肝硬化、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脂肪肝、脾脏疾病、脾脏肿大、肝胆胰脾肿瘤、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肝癌、胰腺疾病、胰腺炎、胆总管癌、胆囊腺肌症、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癌、急性胰腺炎、胆总管扩张症、丙肝、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029 好评率(100.0%)

擅长: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肝门胆管癌、胆囊良性肿瘤、转移性肝癌、胰腺疾病、胆道疾病、肝病、脾脏疾病、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炎、肝炎肝硬化、乙肝、急慢性肝炎、脾功能亢进、胆囊癌、胰腺肿瘤、胆管肿瘤、脂肪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囊肿、梗阻性黄疸、胆囊息肉、肝功能衰竭、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26 好评率(100.0%)

擅长:胰腺疾病、胰腺炎、胆道疾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梗阻性黄疸、胆囊息肉、肝病、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性肝病、肝胆胰脾肿瘤、肝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肝肿瘤、胆管癌、胰腺肿瘤、胆囊癌、胆管肿瘤、肝门胆管癌、脾肿瘤、胆囊良性肿瘤、转移性肝癌、结石、急性胰腺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胆囊炎反复发作

相关文章-急性水肿型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