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心原性肝硬化

心原性肝硬化,又称之为“槟榔肝”.由于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脏淤血,进而出现肝脏肿大,同时使肝细胞缺血得不到营养而坏死,导致肝脏纤维化及结节形成。 此病是心衰引起,改善心功能,可使肝脏疾病稳定而不发展。心原性肝硬化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所致。长期淤血与缺氧,致使肝脏网状纤维组织增生主要是肝小叶中央呈现星芒状纤维化,纤维组织把肝小叶分割形成不规整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

肝病患者

无传染性

常见症状:黄疸、全身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呕血、蜘蛛痣、腹水、颈静脉怒张、腹壁静脉怒张、脾大、心悸胸闷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脏被动淤血患者,多为心脏严重衰竭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而肝脏受累表现则居次要地位。可有轻度右上腹不适,10%~20%有黄疸。体格检查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包括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大多数患者肝肿大,少数可高度肿大,50%患者肋缘下超过5cm,有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可触及膨胀性肝脏搏动,随肝纤维化的形成肝脏可回缩至正常,15%患者有腹水,25%有脾肿大

一、检查1、实验室检查肝脏淤血程度和肝功能异常之间无绝对相关关系,80%有磺溴酞潴留,25%~75%有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大多正常或仅有轻度增高,而其他大多数肝病都伴有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因而也可籍此将淤血性肝病与其他肝病相鉴别。在急性淤血性肝脏,血清转氨酶(ast、alt)明显增高,而慢性淤血肝仅有轻微增高。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肝淤血,都伴有白蛋白降低和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后者不能用维生素k校正,而随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好转而渐渐恢复到正常。另外,随充血性心力衰竭好转,其他肝功能指标,特别是血清转氨酶,会很快恢复至正常,而磺溴酞潴留试验则1~2周后才能恢复,低凝血酶原血症则数周后才能恢复。生化指标难以将肝硬化与非肝硬化区别开,心原性肝硬化少有生化指标异常表现,可能由于患者未进展到心原性肝硬化之前就已经死于心血管病变,如出现如下几种情况当考虑心原性肝硬化的形成:
①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
②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③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
④严重的肝淤血,但肝脏不大,腹水和脾肿大;
⑤三尖瓣关闭不全,但肝脏未能触及相应的扩张性搏动。
2、肝穿活检是确诊指标,但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肝静脉压增加,故肝穿易致出血,需纠正心力衰竭,肝功能复常后才可肝穿刺活检。但如急需穿刺以明确诊断,在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等指标许可时,也可行肝穿活检。
二、鉴别与其它营养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硬化等鉴别。

与其它营养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硬化等鉴别。

主要是纠正或减轻心力衰竭,可用利尿药、强心药和降低心脏后负荷的药物。但是,该类患者部分症状由肝脏引起,如顽固性低血糖及意识障碍,后者也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心原性肝硬化本身并不引起严重的门脉高压和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可致脾肿大和腹水。肝掌、蜘蛛痣和“海蛇头”少见。临床上,心脏功能的改善,如人工瓣膜置换术,解除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狭窄和纠正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异常,可逐渐甚至很快改善肝细胞功能。

好评医生-心原性肝硬化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780 好评率(99.2%)

擅长:胆囊结石、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脂肪肝、胆道疾病、肝胆胰脾肿瘤、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乙肝、肝门胆管癌、胆囊良性肿瘤、转移性肝癌、胰腺疾病、肝病、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胆管结石、急慢性肝炎、脾功能亢进、胆囊癌、胰腺肿瘤、胆囊息肉、肝功能衰竭、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胰腺炎、肝纤维化、上腹痛综合征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839 好评率(98.9%)

擅长: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囊肿、肝门胆管癌、肝硬化、肝胆管结石、转移性肝癌、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囊肿、梗阻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胰腺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胰腺炎、门静脉高压、胆囊炎、血管瘤、肝癌、胆道梗阻、胆囊癌、脂肪肝、胆管结石、肝纤维化、胆管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910 好评率(99.9%)

擅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炎、肝癌、乙肝、肝病、胆囊病变、脂肪肝、肝囊肿、肝掌、蜘蛛痣、肝胆胰脾肿瘤、肝血管瘤、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肝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肝肿瘤、胰腺肿瘤、肝门胆管癌、肝结节、慢性酒精性肝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598 好评率(100.0%)

擅长:肝炎、乙肝、肝炎肝硬化、甲型肝炎、重症肝炎、胆道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肝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囊肿、胆管炎、肝病、肝硬化、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脓肿、重症急性胰腺炎、脾脏疾病、脾脏肿大、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肝癌、转移性肝癌

相关文章-心原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