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四川并殖吸虫病

斯氏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 skrjabini)又称四川并殖吸虫病,是由斯氏肺吸虫(paragonimus skrjabini)寄生人体所致,其蚴虫在体内各处游走,引起皮下组织器官的炎症性、坏死性、过敏性、囊肿性病变。临床特征主要为皮下游走性囊肿性结节。

无特殊人群

有传染性粪口传播,其他

潜伏期多数为3~6个月,以蚴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他临床表现
1.肝脏损害
肝组织的早期病变为片状或带状出血坏死,后可形成嗜酸性脓肿,其中心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坏死组织碎屑或夏科-莱登晶体,在脓肿完全吸收区可见胶原纤维增生,个别部位可形成假小叶,故部分病人在临床上可出现肝脏肿痛,肝功能异常。
2.皮下游走性结节
皮下肿块多见于胸腹部,初期边界不清,水肿状,以后逐渐萎缩,界缘清楚,直径多数在3.4cm,偶见10cm,局部可有隐痛及瘙痒,单个或多个聚集,具游走性,此起彼伏。
3.肺部症状
虫体在肺部病变与肝脏基本相同,病人可有咳嗽,痰中带少量鲜红血丝,胸腔积液时胸水草黄色或血性,内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4.其他部位症状
蚴虫移行至脑部时,可出现头痛,呕吐,癫痫,脑膜刺激征,蛛网膜下腔出血,但较卫氏肺吸虫少见;其中多数伴有脑部症状,如视盘水肿,充血,单侧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全,视力下降,睑下垂,复视等症状,小儿可有肺吸虫性心包炎,常有心慌,气促,咳嗽和水肿等,X线,B超,ct或心电图检查可提示心包积液,部分出现缩窄性心包炎

临床诊断
与卫氏肺吸虫病相同,临床表现以皮下结节多见,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实验诊断
(1)皮下肿块活组织检查,发现嗜酸性肉芽肿及斯氏肺吸虫蚴虫即可确诊。
(2)肺吸虫皮内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可呈阳性。
(3)痰,粪便及皮下肿块不能发现虫卵。
(4)X线胸部检查可见较淡的斑片状,出血性,炎症浸润阴影,持续较短暂;罕见囊肿阴影。
(5)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可检测斯氏肺吸虫循环抗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能用于疗效考核。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皮下肿瘤等鉴别,卫氏与四川并殖吸虫病鉴别要点。

同卫氏肺吸虫病,吡喹酮和硫氯酚疗效似不及卫氏肺吸虫病。心包积液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行心包腔穿刺抽液;心包缩窄者应及时做心包部分切除术。应加强基础护理,特别对于胸腔积液、肝损害、脑部症状和心包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反应,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

一般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
5、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健康教育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革除生食,半生食溪蟹,蝲蛄及饮用生溪水等不良习惯,彻底治疗病人和病畜,捕杀对人类有害的保虫病主,改变随地吐痰及大便习惯,饲养家鸭或繁殖鲶鱼以消灭第一中间宿主,可切断转播途径。

好评医生-四川并殖吸虫病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46 好评率(99.5%)

擅长:艾滋病、尖锐湿疣、乙型肝炎、梅毒、狂犬病、全身破伤风、结核病、淋病、肝炎肝硬化、生殖器疱疹、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急慢性肝炎、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感染、腮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43 好评率(99.6%)

擅长: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慢性乙肝、乙肝、结核病、肺结核、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92 好评率(99.9%)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结节、肺恶性肿瘤、呼吸道肿瘤、肺大疱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135 好评率(99.5%)

擅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炎、肝癌、乙肝、肝病、胆囊病变、脂肪肝、肝囊肿、肝掌、蜘蛛痣、肝胆胰脾肿瘤、肝血管瘤、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肝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肝肿瘤、胰腺肿瘤、肝门胆管癌、肝结节、慢性酒精性肝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513 好评率(99.5%)

擅长:消化性溃疡、消化功能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疾病、胆道疾病、食管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炎、急性肠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胆囊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黑粪、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脂肪肝、胰腺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肝病

相关文章-四川并殖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