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畸形又名阿诺德-奇阿(arnold–chiari)畸形,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使小脑扁桃体下部下降至枕骨大孔以下、颈椎管内,严重者部分延髓下段、四脑室下部下蚓部也下入椎管内。常合并有脊髓空洞,也可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畸形常伴其他颅颈区畸形脊髓脊膜膨出颈椎裂和小脑发育不全等。

婴幼儿

无传染性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3型
Ⅰ型是最轻的一型,表现为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向下入椎管内,延髓轻度向前下移位,第四脑室位置正常,常伴颈段脊髓空洞症,颅颈部骨畸形
Ⅱ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伴或不伴蚓部入椎管内,第四脑室变长,下移,某些结构如颅骨,硬膜,中脑,小脑等发育不全,90%有脑积水,常合并脊髓空洞症神经元移行异常脊髓脊膜膨出等。
Ⅲ型为最严重的一型,罕见,表现为延髓,小脑蚓部,四脑室及部分小脑半球入椎管上段,合并枕部脑膜脑膨出,并有明显头颈部畸形,小脑畸形等。
chiari重新将之分为4型,他在前3型的基础上又增加第Ⅳ型:即小脑发育不全,但不入椎管内,该型不被人们所接受。
小脑扁桃体下畸形女性多于男性,Ⅰ型多见于儿童及成人,Ⅱ型多见于婴儿,Ⅲ型常在新生儿期发病,Ⅳ型常于婴儿期发病,据报道从出现症状到入院时间为6周~30年,平均4.5年。
小脑扁桃体下畸形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一般为枕部,颈部和臂部疼痛,呈烧灼样放射性疼痛,少数为局部性疼痛,通常呈持续性疼痛,颈部活动时往往疼痛加重,其他症状有眩晕,耳鸣,复视,走路不稳及肌无力等。
常见的体征有下肢反射亢进和上肢肌肉萎缩,约50%以上的病人有感觉障碍,上肢常有痛,温觉减退,而下肢则为本体感觉减退,眼球震颤常见,出现率43%,软腭无力伴呛咳者占26.7%,视盘水肿罕见,而有视盘水肿者多同时伴有小脑或桥脑肿瘤,saez(1976)根据其主要体征不同分为6型,各型表现为:
1.枕骨大孔区受压型 占38.3%,为颅椎结合处病变累及小脑,脑干下部和颈髓,表现为头痛,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和运动无力,以及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和背侧柱的症状,各种症状综合出现,很难确定哪一结构是主要受累者。
2.发作性颅内压力增高型 占21.7%,其突出的症状是用力时头痛,头痛发作时或头痛后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和眩晕,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或仅有轻微和不太明确的定位体征。
3.脊髓中央部受损型 占20%,其症状体征主要归于颈髓内部或中央部病变,表现为肩胛区的痛觉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无力或长束症状,类似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4.小脑型 占10%,主要表现为步态,躯干,或肢体的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呐吃和皮质脊髓束症。
5.强直型 占6.7%,表现为强直状态,发作性尿失禁,肢体有中重度痉挛,下肢比上肢更明显。
6.球麻痹型 占3.5%,有后组脑神经功能单独受损的表现。
小脑扁桃体下畸形Ⅰ型主要表现为枕大孔区受压综合征,即后组脑神经症状,小脑体征,颈神经及颈髓症,颅内压增高脊髓空洞症等表现,Ⅱ型为出生后可有喂养困难,喘鸣,窒息,可合并精神发育迟缓,进行性脑积水,高颅内压及后组脑神经症状。

1.X线摄片
中间、前屈、后仰位摄片可见椎管扩大和寰枕区骨性畸形,脊髓阳性对比造影或气脑造影可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
2.ct
可见第四脑室扩大、脑积水和骨异常等,薄层ct更易发现颈脊柱、枕大孔和斜坡的寰枕区骨畸形。
3.MRI
能清晰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及其程度、第四脑室位置、脑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脊髓空洞或积水等。

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诊断一般不难,尤其是ct及MRI的临床应用使其诊断变的简单,准确,快速。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颅内占位性病变致小脑扁桃体枕骨大孔疝鉴别:前者扁桃体多呈舌状,并常合并其他畸形,而后者扁桃体多呈锥形,并可同时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征象,鉴别不难。
枕骨大孔疝:当颅内某一分腔有占位病变,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要高,于是压力高的部位脑组织向压力低的部分挤压、移位,即是脑疝。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大多发生于颅后窝血肿或占位病变,直接引起幕下颅腔压力严重增高,使小脑扁桃体受挤压,向下疝出;另外多见于小脑幕切迹疝的中、晚期,此时幕上压力增高传到小脑幕下,因而最后也将并发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疝有急性疝出和慢性疝出两种。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枕骨大孔和上颈椎对小脑、脑干脊髓、第四脑室及该区其他神经结构的压迫,在可能的范围内分离枕大池正中孔和上颈髓的蛛网膜粘连,解除神经症状,缓解脑积水。
凡患者出现梗阻性脑积水或颅压增高、有明显神经症状如因脑干受压出现喉鸣、呼吸暂停、发绀发作、角弓反张homer综合征、吞咽反射消失以及小脑功能障碍等均应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枕下开颅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或脑脊液分流术。有人认为Ⅰ型可行枕下减压术,而Ⅱ型仅作分流术即可。一般作颅后窝充分减压术,即切除部分枕骨鳞部及第1或2颈椎椎板,切开硬膜并分离粘连,探查第四脑室正中孔对于有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未能解除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

专业护理
1. 持续监护 术后立即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呼吸、瞳孔、血压、脉搏、体温、尿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每1小时记录1次,注意监测心电图的心跳的频率、节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同时备齐药品在床旁,争取抢救时间。
2. 持续吸氧气由于患者的病程长,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和麻醉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容易造成缺氧及呼吸中枢抑制,吸氧后提高spo2解除了低氧对呼吸中枢抑制,稳定了呼吸控制系统,术后立即予以持续鼻塞吸氧,氧流量2-3l/分,以改善组织缺氧,同时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探视人员。

主要是注意女性孕期,围生期保健防病及不能随意用药,防止先天性畸形儿的出生。

好评医生-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12 好评率(98.1%)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脑肿瘤、脊髓空洞症、三叉神经痛、神经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045 好评率(99.7%)

擅长: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脑挫裂伤、神经系统肿瘤、脊髓肿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胆脂瘤、脑血管瘤、烟雾病、脑积水、脑肿瘤、三叉神经痛、脑外伤、面肌痉挛、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动脉瘤、高血压脑病、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偏瘫、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颅骨缺损、脊髓空洞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45 好评率(100.0%)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中风、脑挫裂伤、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偏瘫、硬膜外血肿、颅骨缺损、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脑积水、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内肿瘤、脑胶质瘤、颅底肿瘤、神经鞘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22 好评率(97.2%)

擅长:颅骨缺损、脑积水、脑出血、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51 好评率(100.0%)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脑胶质瘤、神经鞘瘤、胆脂瘤、听神经瘤、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偏瘫、颌面部外伤、三叉神经痛、脑积水、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舌咽神经痛、颈动脉狭窄、脊髓空洞症、颅骨缺损

相关问答-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更多
有肢体麻木吗?手术很成熟的,一般不会有太大风险,不至于瘫痪不严重,有症状了就有手术治疗指征了,做一个减压术就可以了,手术时间也不长有症状了就有手术指征了,不做手术观察也是可以的你好,现在有什么症状?如果有症状了,还是需要做手术治疗的这是先天性的,手术不复杂的病情时间长了,影响了我们脑脊液的循环通路了,脑组织有受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
韩昆程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0-01-27
...面诊,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目前主要的治疗是手术治疗,但是通常会伴有不适症状,建议你到医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再由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去评估你目前应该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嗯嗯,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保持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对于疾病和威胁的抵抗力,建议你日常生活中要摒弃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噢!
刘少华 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
2016-07-17

相关文章-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