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书写痉挛

书写痉挛也称原发性书写震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动作性震颤,尤以书写时出现震颤,书写困难最为常见。临床较常见,是指患者在书写或做书写动作时出现5~8Hz的手部震颤,不伴有其他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震颤并不完全限于书写动作,做其他相似工作或使用类似工具时也可有震颤

临床表现该病主要发生于20~50岁长期从事书写的人,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者,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数起病隐袭,缓慢渐进,常有过度疲劳书写或用手操作的诱因,多为文秘、医师、会计或电脑操作者发病。先感觉手指部易疲劳或腕部疼痛,继之出现特有的书写痉挛,表现为书写时出现手及前臂肌肉痉挛,多为腕屈曲、向尺侧外旋,或手指不自主屈伸。患者在持笔时或开始写字时困难,此病最重要特点是书写时痉挛,不写字时症状消失。肌力完全正常,有时只单用钢笔、小笔困难,用铅笔、大笔或对侧手写字时又完全正常,书写以外的手部活动不受影响。患者可以正常工作,不存在失用现象。换手写字后25%发展为双侧书写痉挛,33%伴有震颤。如在儿童时期起病,可为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一部分。神经电生理发现书写动作时,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与写字无关的肌肉如肩肘部肌肉也有收缩。一般临床上,书写痉挛可分为三型:1.痉挛型(肌张力亢进型)是最常见的一型,写字时很快引起手肌、腕部肌肉痉挛或交替收缩状态。2.麻痹型(无力型)患者写字时有疲劳无力感,因肌肉力弱不能随意支配,类似麻痹状态而不能使用钢笔,有时沿神经走行出现疼痛。3.震颤型(运动亢进型)写字时可见手摇动性震颤,随着写字震颤逐渐增强,尤其是在精神紧张影响下更为显著,这种表现是主动肌与拮抗肌紊乱的结果。

1.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其他辅助检查
CT、核磁共振(MRI)检查对颅内疾病鉴别诊断有意义。肌电图检查对鉴别诊断有意义。基因分析对鉴别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原发性书写痉挛是特发性震颤的一种变异型,因为两者震颤频率相近,原发性书写震颤还伴有轻度的上肢姿位性或运动性震颤,对特发性震颤有效的药物也能用于原发性书写震颤。
特发性震颤起病可以只表现为单侧手的震颤,但随着病程发展,最终可发展为双侧对称性全身震颤。原发性书写痉挛特别是任务诱导型,通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始终保持局限于手的震颤。
而原发性书写震颤也被认为是书写痉挛的一种变异型,两者都具有任务特异性。书写痉挛一定程度上也表现有粗大的震颤。书写痉挛发病年龄比原发性书写震颤小10~20岁。

部分轻症书写痉挛患者饮酒后症状可改善。约1/2早期患者服用普萘洛尔和氯硝西泮可减轻症状。小剂量的扑米酮对震颤也有较好疗效。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进展,药物治疗效果逐步下降。肌肉放松技术,理疗,职业疗法或手术治疗书写痉挛的疗效均让人失望。以往的开放性研究和双盲对照试验的结果提示,肉毒毒素选择性手部及前臂肌群注射可为书写痉挛患者带来最有效的缓解。部分研究中,采用特殊的中空肌电图针定位任务中过度活动肌肉并把毒素注射到最活跃肌肉肌腹。在其他没有应用肌电图引导注射研究中,结果同样有效。一过性手部无力是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在半数以上的患者及部分注射治疗中。尽管如此,几乎所有患者较书写时严重痉挛相比宁可选择一过性轻微无力。预后因为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对稳定,及时给予治疗,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

相关问答-书写痉挛

更多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不舒服?体格检查(1)检查患者书写时,手部和上肢有无姿势的异常。(2)检查患者肌力、肌张力、肌肉牵张反射和感觉功能是否正常。(3)检查患者在书写或手臂伸展时,是否有大振幅的手部震颤。2、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通过此项检查可以辅助鉴别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3、影像学检查(1)CT: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脑病病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2)MRI:有助于除外结构性病变。3、其他检查肌电图:双上肢肌电图检查可以明确患者上肢肌肉、神经的功能情况,可以除外神经损伤。医院检查没有吃的什么药吃了多久一周太断了平时情绪方面咋样我给你开点药吃上好好调理一下你关注我,吃上一周左右找我复诊可以我考虑是没有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的你可以关注我,有问题及时跟我沟通我看见了第一时间答复是的发病都是突然的先做检查可以治愈的不要有太大压力也理解你的心情体格检查(1)检查患者书写时,手部和上肢有无姿势的异常。(2)检查患者肌力、肌张力、肌肉牵张反射和感觉功能是否正常。(3)检查患者在书写或手臂伸展时,是否有大振幅的手部震颤。2、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通过此项检查可以辅助鉴别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3、影像学检查(1)CT: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脑病病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2)MRI:有助于除外结构性病变。3、其他检查肌电图:双上肢肌电图检查可以明确患者上肢肌肉、神经的功能情况,可以除外神经损伤。我第一次对话我就说了没事
候雄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2022-12-28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多长时间了您有什么症状?在吗1.采用针灸和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亦可以使用复合维生素B等营养疗法进行治疗。 2.经过心理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通过立体定向植入深部电极来治疗,手术的有效率在70%左右,治疗时间2周左右。1.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让手休息片刻;或暂停用手精细操作的工作,换一类工作干,以让双手得到休息。加强体育锻炼,针对性的锻炼是每日玩健身球,有疏通双手气血、增强手臂肌肉功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功效。 2.出现“手不从心”的痉挛症状后,可通过自我按摩来消除症状。用左手小鱼际按摩右手部和前臂;也可用左手中指或拇指点接合谷、曲池、外关穴位,每穴点按2分钟,自觉有酸麻胀之感即可。还可针灸风池、百会、合谷、曲池、外关、内关、足三里穴位,每次每穴15分钟,每日1-2次。经过这些活血、通络、解痉的自我治疗,症状会较快地消除。 3.用手勿忘护手,常做双手保健按摩,不但能养护双手,还能强健躯体。按摩手心有疏经活络和理气宁心的功效。具体方法如下: 先用双手掌快速摩擦30~50次,待手掌发热后,用右手掌心向左手前臂内侧从手指末端向肘部反复推擦50~100次。再擦热手掌,以同样方法用左手掌推擦右手,每天早晚各做1次。此外,搓揉拇指有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按摩食指可以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健脾养胃、疏肝利胆;按摩中指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按摩无名指可以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其灵敏度;按摩小指可增强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手背之间的互相摩擦则可以刺激头、颈、肩、眼、鼻、背人体各部,对治疗眼睛疲劳、肩背酸痛有一定的作用。
李嘉 唐山中心医院
2016-10-07
请问你有这种症状多长时间了?治疗方法有1.采用针灸和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亦可以使用复合维生素B等营养疗法进行治疗。2.经过心理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3.通过立体定向植入深部电极来治疗,手术的有效率在70%左右。不客气
胡寒飞 荆州市中医医院
2019-04-18
好评医生-书写痉挛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527 好评率(99.2%)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313 好评率(100.0%)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抑郁症、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复发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毒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755 好评率(99.1%)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视神经脊髓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狭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痴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脂血症、肌病、运动神经元病、昏迷、高血压病、神经病、抑郁症、低血压、药物中毒、颤证、神经官能症、嗜睡、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060 好评率(96.4%)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张力障碍、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视神经脊髓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萎缩侧索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疾病、颅内感染、病毒性脑炎、脑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抑郁症、耳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特发性震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504 好评率(97.2%)

擅长: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肌张力障碍、面瘫、顽固性失眠、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相关文章-书写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