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蛰伏脂瘤

蛰伏脂瘤又叫蛰伏脂肪瘤,棕色脂肪瘤,冬眠瘤,是由棕色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瘤,较为罕见。棕色脂肪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类胎儿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肿瘤好发于肩胛区、胸部、颈、股等处,常位于皮下,偶尔达肌肉组织,境界清楚,直径可达19cm(平均10cm)。临床经过良性,缓慢增大,偶有触痛。

组织病理:肿瘤组织具有完整包膜,由结缔组织间隔分成无数小叶。瘤细胞为较大棕色脂肪细胞,直径20~50微米,多边形,胞质丰富,内含有大量嗜伊红颗粒,较多空泡,对脂肪染色阳性,证明有脂质。胞质内泡沫之间可见脂褐素。胞核小而圆,居中或偏向一侧。瘤内血管丰富,可见一些散在较大的成熟脂肪细胞。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鉴别要点:①仔细寻找有无病理性核分裂。②肿瘤有无浸润包膜及周围组织。③结合临床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

可手术切除,切除后不复发,预后好。

蛰伏脂瘤日常护理
本病的预防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采用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2.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包括针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期。
3.三级预防为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和发生残疾。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mdd)和治疗(mdt),正确选择合理以及最佳诊疗方案尽早扑灭癌症,尽力促进恢复功能和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蛰伏脂瘤日常预防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器官压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巨大的肿瘤应尽早手术切除,避免压迫气管造成窒息。

好评医生-蛰伏脂瘤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8586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恶性肿瘤、肝胆胰脾肿瘤、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囊良性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瘤、间皮瘤、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血管瘤、肉瘤、放射性肠炎、良性肿瘤、原位癌、结肠腺癌、转移瘤、上皮内瘤变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898 好评率(99.1%)

擅长: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盆腔肿瘤、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贲门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肿瘤、食管肿瘤、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恶性肿瘤、肺结节、乳房疾病、乳腺癌、肝胆胰脾肿瘤、肝癌、胰腺癌、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阴茎癌、皮肤肿瘤、皮肤癌、脑瘤、鳞癌、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459 好评率(99.2%)

擅长:卵巢癌、宫颈癌前病变、胃溃疡恶变、结直肠癌、食管癌、肠癌、直肠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大肠癌、胃肠道间质瘤、乳腺癌、乳房纤维瘤、乳房纤维腺瘤、乳腺良性肿瘤、肺癌、支气管肺癌、晚期肺癌、原发性肝癌、肝癌、转移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胆管肿瘤、恶性淋巴瘤、甲状腺乳腺肿瘤、前列腺癌、肾肿瘤、头颈部肿瘤、宫颈恶性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662 好评率(94.8%)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脂肪瘤、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胆囊良性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瘤、头颈部恶性肿瘤、支气管扩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结石、血小板减少症、舌癌、上颌窦癌、肿瘤、腰椎间盘突出、输卵管妊娠、肾出血、急性胆囊炎、脾亢、癌症、血管瘤、淋巴癌、良性肿瘤、食道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07 好评率(90.8%)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结节、肺恶性肿瘤、晚期肺癌、胸部肿瘤、纵隔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瘤、胃肠道肿瘤、食管肿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肿瘤、胸腺瘤、原发性纵隔肿瘤、纵隔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恶性胸膜间皮瘤、转移性胸膜肿瘤、肺部肿瘤、肺部良性肿瘤、肺鳞癌、肺腺癌、肺癌脑转移、肺癌骨转移

相关文章-蛰伏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