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

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以幼儿、学龄期男孩多见,肥胖性器官发育不良尿崩等为其特征。大多数由下丘脑垂体或其邻近部位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多种病因引起,下丘脑病变为引起本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多见于幼儿、学龄期男孩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本病征男孩多见。肥胖通常为中等度,多数在短期内迅速出现,其分布不均匀,以乳房、下腹部及腰部、外生殖器附近特别显著,呈女性型。面部及四肢相对为细,指、趾显得细而尖。性发育障碍或性功能衰退是临床明显的特征。男童常有阴茎、阴囊及睾丸甚小,往往有隐睾,至青春期无外生殖器发育,胡须、阴毛、腋毛均缺乏,身材较矮小,音调尖细,皮肤细腻,亦可出现女性化乳房。女孩则乳房特别大而乳腺呈萎缩状态,内、外生殖器均发育不良,呈幼稚型,无月经来潮及第二性征出现或推迟出现。成年后发病者则第二性征逐渐衰退,性功能低下,生殖能力丧失。两性均有骨龄迟延,有时出现尿崩症多食嗜睡、懒惰等亦较常见。此外可由原发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视力障碍、视盘改变、失明等。

1.实验室检查
(1)激素检查尿促性腺激素浓度及性激素浓度降低。
(2)葡萄糖耐量试验常示葡萄糖耐量减低。
(3)病理检查睾丸活检显示曲细精管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无成熟精子,均有助诊断。
(4)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无异常。
2.其他检查
(1)CT等检查可发现占位性病变。
(2)眼底检查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3)头颅X线检查显示蝶鞍损伤和钙化,视神经交叉神经胶质瘤患者,除有肥胖性生殖无能外,X线检查可见视神经孔扩大征象。

本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原发病、肥胖、性发育三个特点,无原发病者诊断稍困难,如有下半身的肥胖,应考虑本病。

肿瘤病例应予手术摘除或放射线深部照射治疗。无原发病可寻者,可试用性激素制剂或甲状腺粉(片)。对幼小儿尽量不做性腺内分泌治疗,以防扰乱其可能具有的内分泌功能。半数病人可望至成人后开始性发育。对年长儿有高度性征发育不全时,可用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性腺成长,配合丙酸睾酮(丙酸睾丸素)以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剂量和疗程视病情而定。预后本病征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及手术根治的早晚。

加强孕妇营养教育,重视科学喂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摄食过多甜食、淀粉类及高脂肪食物。加强体格锻炼,定期监测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并接受营养指导。

积极预防和治疗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结核等感染性疾病,积极预防脑外伤等。

好评医生-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228 好评率(100.0%)

擅长:甲状腺疾病、发育障碍、糖尿病、营养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痛风、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内分泌性高血压、低血糖、低钾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育停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炎、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足、i型糖尿病、糖尿病眼、缺钙、多囊卵巢综合征、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679 好评率(100.0%)

擅长:甲状腺疾病、graves病、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亚甲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结节样病变、高脂血症、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电解质紊乱、肥胖症、低血糖、单纯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脂肪肝、低钾血症、痛风、垂体疾病、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血压、碘缺乏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028 好评率(100.0%)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甲亢、甲减、胰岛素抵抗、痛风性关节炎、高泌乳素血症、骨质疏松症、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亚甲炎、甲状腺肿、垂体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72 好评率(100.0%)

擅长:糖尿病、单纯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graves病、甲状腺炎、亚甲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i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高脂血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407 好评率(99.8%)

擅长:甲状腺疾病、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甲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肾病、i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尿酸血症、代谢疾病、低血糖、单纯性肥胖、脂肪肝、消瘦、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性关节炎、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路感染、痛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

相关文章-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