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老年高血压

老年指年龄≥65岁,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早期人们认为老年高血压是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生理现象,不必治疗,但长期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使之尽量降至正常范围。

老年人

临床表现年龄≥65岁。除一部分病人为从老年前期的舒张期高血压演进而来,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在老年高血压中有半数以上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是以收缩压增高和脉压差增大为特点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血压。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晨峰血压增高,即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建议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明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提倡家庭自测血压。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4.老年人味觉灵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很咸。而肾脏对水盐调节能力下降,血压对盐更敏感。摄入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降压药疗效降低,血压难以控制。5.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因多种疾病并存而用药种数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易致药物不良反应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检测血清血脂、血糖、尿酸、肌酐;血清钾、钠等及全血细胞计数,以了解有无伴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2)尿液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尿电解质以及其他可了解有无继发性收缩期高血压得原发病和靶器官受损的证据。
2.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可及时发现收缩期高血压病人有无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和伴发心肌缺血的表现,有利于对病情的评估和治疗。
(2)超声心动图对了解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左室结构和有无舒张功能受损有较高的价值。
(3)胸片常规检查了解心脏大小及肺部情况,有无呼吸系统疾病。
3.其他
有关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合并症的检查。

血压升高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其原因很多,有些原因已查清,大部分则原因不明。

1、收缩压升高与舒张压升高
(1)收缩压升高: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反流、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

(2)舒张压升高:肾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一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5%.由于其为原发疾病的一种症状,故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鉴别其为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其重要性在于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以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病情明显改善,及早明确诊断可以提高治愈率或防止病情发展。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如下:
①肾:肾小球性肾炎、肾盂肾炎、胶原组织病、糖尿病、先天性病变(多囊肾).②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
③中枢神经系统:脑肿瘤、颅内压增高、脑干感染。
④动脉: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
⑤其他:避孕药、甘草、拟交感神经药、子痫、红细胞增多症、肢端肥大症、高血钙。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

(1)慢性肾小球肾炎:可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一组长病程疾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血尿、水肿,最后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伴有高血压者应和原发性高血压伴继发性肾损害相鉴别。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在40岁以后发病;高血压病史在前,无慢性肾脏病史;尿变化轻,肾小管功能损害较肾小球功能损害为早且重;除肾脏损害外,常伴有心脏并发症。

(2)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萎缩性反流性肾病,当肾实质发生疤痕后,50%均会出现血压升高。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应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盂肾炎相鉴别,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盂造影可显示肾盂肾盏图像不规则、输尿管扩张、膀胱-输尿管反流现象,单侧肾盂肾炎患者,左右肾脏不对称的改变为其特征,在诊断上特有价值。若肾活检显示肾小管破坏、扩张、肾间质炎性病变者,则确诊无误。

(3)糖尿病肾病:无论是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均可发生肾损害而出现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为主要的病理改变。早期肾功能正常,仅有微蛋白尿,血压也不一定升高,病情发展,出现明显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时,则血压升高。当原发性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时,也可有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有时需从病史、眼底有无明显糖尿病病变进行鉴别。

(4)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常染色体占优势的病变,50%死于肾衰,50%死于高血压并发症,如卒中、心梗、心衰等。病理改变:肾体积变大,大量实、髓质被破坏,由于囊腔扩大引起残存的肾实质缺血,病变早期常使肾素分泌增多,后期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鉴别:肾脏B超,有多囊肾家族史,常伴肾外多囊性改变(如多囊肝等).
(5)肾血管性高血压:指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因国内外报道不相同;西方国家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占所有病例中的65%左右,其次为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35%);在我国以大动脉炎为最常见(70%),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占20%,而动脉粥样硬化仅占5%.
临床上老年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脂、冠心病或颈动脉斑块形成,若血压突然明显升高,不易控制,应考虑在长期高血压病基础上,肾动脉粥样斑块所致肾动脉狭窄,因此有必要做详细检查(化验、B超、静脉肾盂造影等)明确诊断并及时解除狭窄。

(6)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本病是由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的综合征,其中以肿瘤最多见,占原醛患者的60%~90%,多为一侧腺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为10%~40%,更少见者为肾上腺癌肿。高血压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与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潴留,血容量增多有关。高血压为容量依赖性,大多表现为轻、中度高血压,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度或恶性高血压。钾减低也是原醛的重要表现,是由于大量醛固酮作用于远曲肾小管引起钠吸收和钾排泄增加,所以尿钾丢失增多,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严重者可有吞咽或呼吸困难。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有室性期前收缩。肾小管浓缩功能减低,表现为尿量增多、口渴、多饮。实验室检查血钾降低,尿钾排泄增多;血和尿醛的定位检查可作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照相或扫描、B超和CT检查等。

(7)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及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而引起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且以阵发性高血压为特征,发作时,血压从正常范围急剧上升至很高水平,伴有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可有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左心衰竭或脑卒中。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分钟~数小时,多由诱因引起,如情绪波动、扪触肿瘤部位,体位改变等,发作间期血压明显下降或正常,此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持续性高血压类型难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如同时伴有多汗、低热、心悸、消瘦等则有助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特异检查:测量血液中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或测定其在尿中的代谢产物(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明显增高。进一步可行超声检查双肾及肾上腺,对病变部位行核素及CT扫描可以显示肿瘤所在。

(8)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肿瘤或acth瘤分泌大量acth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使水钠潴留而致高血压,女性多见,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毛、皮肤细薄而有紫纹等特征性表现。化验:24h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或17酮类固醇增多,血糖增高。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促肾上腺皮质兴奋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某些老年患者有甲亢时,常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要症状,伴有乏力、怕热、多汗、手颤、体重下降、心悸、心动过速、神经质、甲亢症状。辅助检查:测定血清t3、t4增高,血脂胆固醇降低,大多数老年甲亢患者心电图可表现房颤等非特异性表现。治疗甲亢后能控制血压。甲亢继发的高血压宜选用-受体阻滞剂治疗,同时根据病情选用抗甲状腺药物或行甲状腺切除术。

1.降压目标高血压的治疗目的,除了降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延缓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以平稳、安全为重,从小剂量开始,注意目标血压值不要太低,防止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标准可放宽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降压速度要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用药前后测量坐立位血压。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推荐降压目标:(1)年龄低于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140~150mmHg,如患者一般情况好,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低到140mmHg以下。(2)年龄大于80岁,如果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较好,收缩压可控制在140~150mmHg。(3)对于虚弱的老年人,是否需降压治疗由临床医生根据其对治疗效果的监测来决定。(4)对于所有老年人,舒张压控制小于90mmHg,如有糖尿病,进一步降至85mmHg以下。对老年人来说,舒张压在80~85mmHg之间较安全且能被病人耐受。2.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降低体重、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盐和酒精摄入量、戒烟等。3.药物治疗(1)各种降压药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五种药物都可。低肾素,老年ISH多用利尿剂或长效CCBs,伴心力衰竭及肾病(如糖尿病肾病)者宜用ACEI或ARB,对伴心肌梗死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2)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能较单用一种药物更大幅度地降低血压,降压幅度大约是单用一种药物时的2倍,即降低8%~15%。对于很多高血压患者来说,单一药物治疗并不能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而单一药物剂量的增加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加大,往往使患者难于耐受,此时最佳的选择便是联合用药。(3)老年人中常有药代动力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随年龄的增加,体内脂肪量增加,而水分、血浆容量、肌肉总量降低,导致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降低。由于肝肾功能常有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代谢和排出率降低。因此,在使用下列药物时应考虑减量,如噻嗪类利尿剂、氨苯蝶啶、维拉帕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水溶性β受体阻滞药、可乐定、甲基多巴等。(4)老年人肝脏对钙拮抗药的清除率低。老年人α受体阻滞药和拉贝洛尔的药代动力学无降低,而β受体的敏感性降低,但α受体功能正常。在降压的速度方面,不宜快速降低血压。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脑循环和其他循环系统的功能需要在较高循环压力情况下维持正常,虽然对降压治疗可以进行自身调节和适应,但常需要数天才能适应。因此,即使在需要快速降压的老年人中,开始降压幅度也不宜超过25%。(5)除了降压治疗外,老年人一般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较多,需注重多重干预,个体化治疗。

1.对老年人要注意消除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避免情绪激动、戒烟、少饮酒,保持体重接近正常范围有益于健康。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3.老年性高血压一旦开始降压治疗,应坚持正规的服药治疗,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

好评医生-老年高血压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3466 好评率(99.0%)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上速、室速、心肌疾病、心肌炎、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结构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老年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糖尿病、心脏肥大、脑血管病、晕厥、高脂血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脑供血不足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93 好评率(94.4%)

擅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颤动、室上速、室性早搏、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病、颈动脉斑块、慢性病、心包积液、高尿酸血症、心肌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急性鼻咽炎、焦虑症、高脂血症、graves病、胃病、贫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599 好评率(97.7%)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绞痛、高脂血症、早搏、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动过缓、焦虑症、心肌疾病、心房颤动、心肌炎、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心房扑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08 好评率(98.1%)

擅长:心房颤动、早搏、室性期前收缩、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709 好评率(96.1%)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房颤动、早搏、室性早搏、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力衰竭、脂肪肝、高血压、老年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病毒性心肌炎、动脉狭窄、动脉硬化、心动过缓、心脏神经官能症、血脂异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关问答-老年高血压

更多
你好,目前有什么症状?血压是多少?心脏病在吃哪些药?那往往合并有心衰、心律失常等问题偏方?好像没有特别有效的一动就喘,看看有没有合并心脏功能不全。平时在用气雾剂吗?平时有脚肿吗?慢阻肺一是在家吸氧,二是用平喘化痰等药物。但没有什么特效药嗯。在家持续吸氧吧 可以吃脚肿的时候吃呋塞米和螺内酯
付海清 南京市第一医院
2022-08-21
你好,高血压有几年了?目前血压多高这么高,这是现在的血压?你这种情况,得去医院处理检查一下拉肚子可能和饮食有关系,但血压高和迷糊应该和饮食关系不大去医院看看吧是的,要检查排除脑梗塞可能,这时候不清楚情况要先检查排除有没有脑梗塞引起老人家迷糊可能,这是关键的,排除脑血管问题才好选择用药治疗去医院可以挂心内科门诊
黎海文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01-08
...压有多高?高血压的患者需要监测血压,需要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的高血压的患者大多数是中老年
卢艳丽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2021-02-20

相关文章-老年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