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Acute jaundice hepatitis)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主要指的是以胆红素升高和出现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肝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甲、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此型肝炎,但最常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甲肝戊肝是全世界流行的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抗甲肝病毒的流行率可达 70%~90%。
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引起,患者多有饮用生水史、生食史、外出用餐史、接触甲肝/戊肝患者史,或到过甲/戊型肝炎流行地区等情况。 
急性黄疸型肝炎根据病程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阶段。
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咳嗽、鼻塞、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疼痛、腹胀、腹泻、尿黄等消化道症状,有时还伴有肝脏轻度肿大、肝区叩痛、大便颜色变浅等情况。
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以护肝和对症治疗,一般给予抗炎、护肝、降酶、退黄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卧床休息,并加强营养的补充。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包括保护水源、防止水源被粪便污染、保证安全用水、加强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卫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等方面。

所有人群

有传染性性传播,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其他

急性黄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根据病程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黄疸前期

乏力、食欲不振;
发热;
恶心、呕吐、厌油;
上腹部不适、腹痛;
部分出现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
少数出现关节痛、腹泻、荨麻疹等症状。

黄疸期
一般持续 1~6 周,症状如下:

尿色如浓茶;
巩膜和皮肤黄染;
白陶土样大便;
皮肤瘙痒;
肝区胀痛和肝肿大;
出现乏力、肝痛、腹胀等症状;
极少数会发生神经系统障碍的症状。

恢复期
随着黄疸的消退,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出现血小板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胰腺炎非典型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1.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可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尿液检查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
3.肝超声波检查和心电图
有异常改变。
4.肝功能试验
(1)血清胆红素  在黄疸期血清胆红素逐日升高,多在1~2周内达高峰。
(2)血清酶测定  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在黄疸出现之前就开始上升,在疾病极期达峰值,急性肝炎可有极高的血清ALT,恢复期随血清胆红素缓慢下降。②天冬氨酸转氨酶4/5在线粒体(ASTm)、1/5在细胞液(ASTs)中,线粒体损伤时,血清AST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严重性。③在病毒性肝炎时,ALT值高于AST值,尤其在急性病例,AST增高幅度不及ALT。
(3)低白蛋白(Alb)血症和高球蛋白血症  是诊断肝硬化的特征性血清学指征。
(4)蛋白代谢功能试验  ①低白蛋白(Alb)血症  是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降低程度取决于肝病的重度和病期。血清前Alb因其半衰期短,故在肝实质损害时,变化更为敏感,下降幅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一致,其变化机制与Alb相似。②甲胎蛋白(AFP)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性)时可有短期低、中度升高,AFP的增高标志肝细胞的再生活跃,在有广泛肝细胞坏死的患者中,AFP增高可能预后较好。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与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比较,临床表现有以下特征:
1.起病较缓,病史不明确
在查体或验血中才发现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与肝炎患者或污物有密切接触史或半年内有输血、免疫接种、注射、针刺治疗史。
2.常以消化道症状就诊
近期内乏力,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便清,肝区胀痛,肝脏有动态性肿大压痛,但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3.易误诊
未作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前,因表现多样易被误诊。在未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检测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前,有少数患者因乏力、头晕、失眠、健忘而误诊为神经衰弱;有的因腹胀、腹泻、消瘦被诊断为消化不良;有的因低热、疲乏在门诊以发热待查,疑为结核、风湿;有的女性患者以月经不调、水肿一直在妇科就诊;有的男患者被诊为性功能减退,直到抽血查肝功能和做乙肝特异免疫球蛋白M检查后,进行动态观察才确诊为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4.实验室检查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
5.疾病转归
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逐渐康复;恢复不良者,有5%~10%的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要转为慢性。

患者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勿进食未煮熟的水产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营养摄入平衡、戒酒等方面。
大多数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如甲肝和戊肝,为自限性疾病,经过休息调养后可以自行康复。而对于胆红素高,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患者,需要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的药物治疗,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药物治疗
抗炎保肝药。

抗炎类药物:主要为甘草酸类制剂,具有副作用小、消除炎症的作用,可以改善肝脏功能的受损情况;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等;
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主要为水飞蓟素类和双环醇。

这些药物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使血清转氨酶指标减低,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
治疗胆汁淤积药
主要有 S-腺营蛋氨酸(SAMe)及熊去氧胆酸(UDCA)等利胆药物。可以改变胆汁成分,促进受损肝细胞分泌胆汁及脂质。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急性甲型或戊型黄疸型肝炎一般很少发展为慢性疾病,预后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于发病后 6 周内便能康复。但孕妇和老人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病情较重,且病死率较高。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成慢性疾病,在疾病痊愈后,仍要定期监测相关病毒学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以防止疾病迁延为慢性肝炎。而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要积极治疗,防治病情加重。

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保持居住环境干净;
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洗手,坚决不生食可疑的水产品和食物;
接种甲肝、乙肝等相关疫苗。

好评医生-急性黄疸型肝炎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223 好评率(100.0%)

擅长:结肠息肉和息肉病、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早期胃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肿瘤、食管癌、贲门癌、胆管癌、胰腺癌、溃疡性结肠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501 好评率(99.1%)

擅长:胃病、慢性胃炎、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疾病、放射性肠炎、肠炎、便秘、感染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消化道肿瘤、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溃疡形成、消化系统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恶心与呕吐、感染性腹泻、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恶变、呃逆症、痔、慢性病、腹泻病、结肠息肉、肠痉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091 好评率(99.8%)

擅长:胃病、胃食管反流、胃炎、肠疾病、便秘、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肝病、药物性肝硬化、肝硬化、脂肪肝、乙肝、酒精性肝病、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腹水、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小肠腺瘤、胃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呃逆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03 好评率(98.4%)

擅长: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性肝硬化、肝硬化、脂肪肝、乙型肝炎、乙肝、酒精性肝病、慢性肝病、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腹水、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胰腺疾病、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病、肠疾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082 好评率(100.0%)

擅长:胃病、胃食管反流、糜烂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炎、胃炎、胆道疾病、胆管结石、肠疾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病、乙肝、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消化性溃疡、胃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性病、十二指肠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恶变、不孕不育、男性早泄、阳痿、风湿性关节炎、胆汁返流、恶心与呕吐、呃逆症、肠道菌群失调、腹泻病、急性鼻咽炎、胃功能紊乱、痔

相关问答-急性黄疸型肝炎

更多
你好!喝酒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诱因什么意思?你确诊是急性黄疸型肝炎需要住院治疗可以去医院查一查
徐婉 襄阳市中心医院
2014-10-29
你好,要看原因,如果是甲肝或者乙肝等引起的就会传染查过甲肝或者乙肝和丙肝吗
许振杰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2021-05-01
确诊是什么性质的肝炎,多长时间了是甲肝吗建议口服点清淡的软食多口服点高纤维素食物少油腻的,多吃点水果青菜
张莹 永城市人民医院
2015-08-10

相关文章-急性黄疸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