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幼儿急疹

幼儿急(es),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 天。人类疱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的病因。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皮,即“热退出”。本病预后良好,均能自愈。

6个月以上至2岁的婴幼儿

有传染性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常见症状:突然出现高热、间歇发热几日后、热退出现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不痒、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1日内迅速散布全身,以躯干及腰臀部较多
1.发热

1~5天。体温可达39℃或更高,常突起高热,病初可伴有惊厥,但临床体征不明显,仅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轻咳、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1.血常规检查
在发病的第1~2天,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发疹后则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最高可达90%以上。
2.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hhv-6、7型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但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松等物质。感染细胞在7天左右出现病变,细胞呈多形性、核固缩、出现多核细胞。感染细胞出现病变后还可继续生存7天,未感染细胞则在培养7天内死亡。由于病毒分离培养费时,不适于早期诊断,一般只用于实验室研究。
3.病毒抗原的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4.病毒抗体的测定
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7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时间。但由于疱疹病毒之间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疱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体增高,可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加以鉴别。
5.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dna.由于hhv-6、7均存在潜伏感染,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状态或激活状态。可用定量、半定量pcr来测定dna的量,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6.其他辅助检查
一般病例无需特殊检查,必要时可做X线胸片、心电图等检查。

通常会根据患儿高热和热退疹出等典型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再结合病毒分离等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确定诊断主要依据是血清抗hhv-6和抗hhv-7抗体的检测,也可进行病毒分离或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dna。
鉴别诊断
应考虑与肺炎球菌脓毒血症及风疹、腺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性传播疾病及其他发疹性疾病相鉴别。    
风疹

风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风疹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有接触史(学校及托幼机构内常有小规模流行);出疹前无发热症状,或仅有轻度发热;皮疹稀疏分布于全身,手足心可有皮疹;个别病例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或脱屑;枕后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发病1周左右可检测到抗风疹病毒igm 抗体。

麻疹

麻疹在出疹前除有高热症状外,还伴有咳嗽、结膜充血、流泪、畏光、鼻塞及流涕等卡他症状;
第二磨牙对侧颊粘膜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此称为koplic斑,是麻疹的早期诊断依据;麻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颜色更为鲜艳,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皮疹全身分布,可波及手足心,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及脱屑;并且麻疹出疹时发热更高,而幼儿急疹出疹时热退,依据此点较易鉴别。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尤其对高热病人应予以退热镇静剂,加强水分和营养供给。
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对巨细胞病毒有用的抗病毒药可以在重症患者试用,有人用阿昔洛韦(aciclovir)效果不显著。认为更昔洛韦(ganciclovir)或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效果较好。
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

1、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惊厥的患儿,应避免声音过大以防刺激惊厥发作。
2、发热患儿可穿着棉质宽松的衣服,出汗后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应及时添加衣被,以免着凉。
4、皮疹部位不可沾水,特别是不要用热水或是肥皂水清洗,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5、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患儿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7、注意与外界隔离,患儿暂时不要与其他幼儿接触,以免传染他人。

1、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小儿高热时出现惊厥。

3、在冬春季节或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4、卧床休息,注意避风寒;饮食给予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5、高热时及时降温,亦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冷敷额头、枕冰袋、温水浴等,如果小儿有汗,切忌再使用以上方法。

好评医生-幼儿急疹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208 好评率(98.5%)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肺炎球菌肺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病、婴儿腹泻、消化道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肠炎、便秘、牛乳蛋白致过敏反应、小儿肠炎、疱疹性湿疹、幼儿急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炎、癫痫、抽动症、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脑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902 好评率(100.0%)

擅长: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喉炎、手足口病、幼儿急疹、鼻窦炎、便秘、乳糖不耐受、胃肠炎、小儿腹泻病、消化不良、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食物过敏、心血管疾病、川崎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荨麻疹、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感染、病毒感染、晕厥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6958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哮喘、鼻炎、支气管肺炎、新生儿肺炎、慢性咳嗽、内分泌失调、矮小症、性早熟、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神经系统病变、癫痫、脑炎、热性惊厥、消化系统疾病、牛乳蛋白致过敏反应、消化不良、便秘、胃肠炎、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幼儿急疹、支原体感染、腮腺炎、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湿疹、颅内出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荨麻疹、小儿急性喉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10 好评率(97.9%)

擅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小儿腹泻病、消化道紊乱、便秘、牛乳蛋白致过敏反应、支气管肺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败血症、疱疹性咽峡炎、幼儿急疹、水痘、扁桃体炎、腮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高热惊厥、热性惊厥、湿疹、小儿急性喉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755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肺炎球菌肺炎、哮喘、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小儿流行性感冒、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小儿腹泻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食物过敏、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幼儿急疹、猩红热、腮腺炎、口腔念珠菌病、神经系统病变、脑炎、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免疫功能失调

相关问答-幼儿急疹

更多
...退,那就是幼儿急疹。这样的皮疹也符合幼儿急疹的特点。可以用氧化锌软膏或炉甘石洗剂涂搽,这两种药的有效成分都是氧化锌。幼儿急疹是会再得的。尤卓尔是激素药膏,虽然效果不错,但能不用就不用。一般不会痒,但有可能疹子透发时,会胀得难受。皮疹发胀是会影响睡眠的。疹子透发得差不多了,就没那么难受了。疹子出透了(不再增多)再洗澡为好,目的是避免病后体虚容易着凉而加重病情或诱发感冒。可以擦身。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担心病情反复,建议带孩子去当地医院看看,明确是什么问题再处理,明确没有问题也好放心。嗯,需要排除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能。
黎浴曦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2024-02-16
...看着不太像幼儿急疹对,皮肤科好的但是幼儿急疹一般不痒大部分不会痒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抗病毒药物可以接着吃
马思遥 大庆油田总医院
2023-11-12
孩子发烧几天了,疹子是热退了之后才出现的嘛其他地方还有嘛孩子平时有流鼻血这些嘛那可以先观察一下,如果有增多可以去查个血常规看看血小板这些血小板没什么问题那个地方有没有被压到呢这个不太像过敏性紫癜一般都是下肢的皮疹不客气
张林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2023-07-26

相关文章-幼儿急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