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是1912年由国家教育部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展而来,1937年在全民抗战的烽火中,为民族大义,为拯救和保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迁陕重建,奠基并发展了西北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和现代临床医学,是西北第一所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现开放病床2580张,年门急诊量240余万人次,年收住各类病人近14万人次。现有教职工4200余名,拥有576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家。50余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及各类科技人才; 200余名专家分别担任全国和省市级医学专业学会的正副主任委员、常委等职务。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设有6个专科病院, 60个临床医技科室、以及多个科研实验机构、编辑部等其他业务部门。是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能力输出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有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首家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泌尿外科、皮肤科系国家重点学科;骨外科、消化内科、临床专科护理、地方病科(地方性骨病、心肌病、碘相关及甲状腺疾病)、麻醉科、皮肤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科、中医科等10个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外科、肿瘤病院、心血管病院、神经病院4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胃肠动力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皮肤科、消化内科、医用超声研究室、小儿外科、急诊科、手术室、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消毒供应科等9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
医疗技术创多个“首例”: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颈椎3D打印钢板经口腔植入手术、脾脏及门脉高压症内外科综合治疗、转化医学与生物诊疗、全球最小年龄肝母细胞瘤腹腔镜下精准切除术、经无冠窦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速、全国首例第四代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手术、全国首例七轴协作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全国首例成骨不全症合并双侧耳蜗型耳硬化症患者的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国首例国产髋膝兼容关节手术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西北首例七轴协作机器人辅助纵隔肿瘤切除手术、西北首例第四代机器人辅助全食管切除手术、西北首例三个半规管填塞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术、西北首例关节镜下All-Inside全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医院现有大型医疗装备3.0TMR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机(单板DSA),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高端CT机、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30余台;2021年新增客车型车载CT、移动P2实验室等移动医疗装备服务于临床医疗工作,极大提升了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
医院是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17个学科系、2个教研室。承担着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生、留学生多个层次的教学培养任务和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陕西省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培养的上万名高级医学人才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承担国家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编修任务,获得数十项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奖。现为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基地”,陕西省“研究生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
作为国家医学科研单位,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基金立项项目百余项;近五年著(译)高水平的学术专著7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70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十余项,获专利百余项。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成倍增长,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20年于SICINCE主刊发表论著,IF 44.002。
医院创建承办的《中国皮肤性病学》、《中国儿童保健》和《皮肤科学通报》三种专业性学术期刊均为国家统计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并被美、英、俄等多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
医院与省内外百余家基层医院建立托管、医联体和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国家队的指导作用。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输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凌示范区医院。医院坚持履行国家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数十年如一日下乡巡回医疗、医疗扶贫、援助基层,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新疆等地区,进行医疗帮扶,多年承担苏丹、马拉维等非洲国家的医疗援助工作。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抢险及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发挥国家级医疗应急救援职责、派出医护专家权威指导、救治在第一线,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
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大医精诚、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使得医院多次受到国家和上级表彰。曾两次获卫生部等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及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连续获得“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医院” “陕西省抗疫先进集体”等称号。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先后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国家五一劳动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奖、全国先进教师、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及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全国优秀护士、陕西省优秀护士,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抗疫先进个人、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等荣誉。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突破老城区医院物理空间发展受限的瓶颈,医院提出以院本部为中心,“压旧扩新”、优质医疗资源向周边辐射扩展的发展战略,清晰绘制出“一院多区”蓝图框架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技术输出洛阳医院、新疆医院、杨凌示范区医院,实现与主院区各个专业的同质拓展。
传承及创新是前行的动力,发展和服务是永恒的目标,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将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秉承“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坚持“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的院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时俱进做好医院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为医院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谋篇布局,锐意进取,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行车路线 :
乘无轨电车:102路、103路、103区间车;乘公交车:4路、9路、10路、11路、 17路、33路、15路、301路、301区间车;乘中巴车:601路、707 北大街站或北新街站下车后均可到达。
心血管内科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科,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教育部“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陕西省心血管病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临床重点实验室。附设心血管病研究所、分子心脏病学研究室、临床心脏电生理研究室,临床设有4个病区和一个CCU,床位近220张。现有专家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导师9人。
心血管内科配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检影系统、大型X光机、心肌ECT、心脏彩色超声、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肺运动以及临床上所需的各种实验室检查,拥有国内最先进、配备最完善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在心血管病研究以及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与技术方面居西北领先,多项技术达国内外先进水平,疑难病、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每年完成包括各种复杂PTCA、支架植入术,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以及各种心脏起搏器技术等当今国内外尖端诊疗技术6000余例。
心内科临床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973”、“863”“985”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并与日本的京都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犹他大学医学院等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20余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国家级专利2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先后出版各类专著80余部。在全国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尤其在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介入心脏病学以及临床心脏电生理等研究领域居全国领先水平。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为全国各地医院培养一大临床批进修医生,并为陕西及西北地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疑难病会诊及技术指导。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影像中心共有医师系列19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5人,硕士9人,在读博士2人。技师系列23人,其中主管技师6人,技师10人。护士系列5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
全国专业学术团体委员1人,省市专业学术团体常委以上3人,硕士点、硕士导师4人。
影像中心教研室拥有多名教授、副教授、讲师、硕士。多年的医疗、科研、教学实践,锻练和造就了一个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梯队。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在省内享有盛誉。
担任历届本校五年制、七年制、省副主任医师提高班、校外电大班及自学考试班的影像学教学任务,深受好评。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已毕业和正在读硕士13人。多项教学奖。
承担国家、省、市各项科研课题数项,省级科学进步奖4项。出版专著及译著3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十一病区)成立于建院初期,经前辈的不懈努力,几代人的奋斗,目前成为西北地区具规模、有特色、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开设胃肠道、肛肠、腺体(乳腺、甲状腺)、四肢血管、小儿外科和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等外科专业,承担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以国内知名教授领衔的专业技术队伍,医护团队团结、奋进。承担留学生、七年制、五年制、大专、专升本、护理专业等6个不同层次的外总及外科各论的教学任务,讲授理论及实习课程。为博士及硕士授予点,现承担各级科研基金多项,拥有研究生30余名。
病区设床位92张,大型诊疗设备:激光静脉曲张治疗仪(英国),Sight-line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以色列),纤维胃镜(日本),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国产),全自动洗肠机(西班牙)等多种诊疗设备。为陕西省医疗优势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并开展了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态度优良。多年来普通外科(胃肠病区)开展了多种新治疗及重大手术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选派人员先后前往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地学习进修。开展的新医疗包括:大隐静脉曲张激光固化美容手术,PPH技术及RPH治疗重度痔及直肠粘膜脱垂,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疝修补中心),小肠移植等。该病区始终贯彻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您在这里将能得到满意的服务。
诊治范围: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甲状腺炎,甲亢,甲旁亢,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等)
乳腺疾病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良、恶性肿瘤等)
胃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良、恶性肿瘤,十二指肠淤积症,十二指肠及小肠良、恶性肿瘤等),小肠移植
结直肠、肛周疾病(结肠及直肠良、恶性肿瘤,肛周脓肿,肛瘘,各类痔,直肠脱出,便秘及其并发症等)
急腹症(肠梗阻,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空腔脏器穿孔,腹部损伤等)
血管疾病(四肢静脉疾病,血拴形成及脉管炎等动脉疾病)
小儿外科疾病(小儿肿瘤,小儿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隐睾、疝、鞘膜积液等)
外科感染疾病(疖,痈,丹毒,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
其它疾病(腹膜后肿瘤,脐疝,股疝,腹股沟直疝及斜疝,腹壁切口疝,精索鞘膜积液,体表肿瘤等)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是西北儿童疑难杂症的会诊中心,承担着对急、危重病人抢救的重任临床附设:儿内病区、门急诊留观病房、儿科实验室、儿科功能检查室、儿童脑发育智力评估及行为测查矫治室、儿童脑瘫治疗室、视频脑电测查室等。配备有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脑电监测仪、脑瘫康复器具、心理行为测试及治疗系统等。 门、急诊实行24小时服务制,开设肾脏专科、神经专科、血液专科、呼吸专科。
儿科是一支团结奋进、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团队。不仅拥有众多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教授,还有一批近年来脱颖而出,掌握高精尖技术,年轻有为的博士和硕士青年专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市级科研项目6项、校院基金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出版各类专著13部。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6-10名,并为全国各地医院培养了大批进修医生,也为陕西及西北地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了疑难病会诊及技术指导。
儿科护理单元是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熟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护理团队,是“青年文明号”和“护理风范单元”,在这里人人争当“温馨护士”。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实行整体护理。广泛应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减少患儿痛苦。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微笑在脸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娴熟动作在手上,仪表整洁在身上”。
护理宗旨:心级服务------爱心 细心 耐心 真心 贴心 责任心
护理理念: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护理,呵护祖国的花朵
真诚的微笑与耐心的讲解,拖起明天的太阳。
开展的新医疗新技术项目有:
1、一滴血快速检测NBAP判断是否缺钙;
2、0~18岁儿童运动及智能发育评估;;
3、生物反馈治疗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学习困难、语言落后、孤独症、情绪障碍等;
4、儿童多动症诊断测试及多动症的治疗;
5、脑损伤后的评价和康复治疗;
6、儿童视频脑电图检查及24小时脑电监测;
7、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和白血病化疗血浓度检测;
8、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
9、24小时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吸入治疗。
10、穴位贴敷治疗儿科常见病(腹泻、肺炎、遗尿症、脑瘫)
11、血液灌洗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和中毒。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呼吸内科)1976年由大内科分科成立,同年建成气管镜室,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979年建成血气分析室及肺功能检查室;1997年与2000年分别被授予国家临床药理实验基地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地;2006年陕西省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质量控制中心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挂牌成立;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和国家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和不断努力,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呼吸专业医、教、研基地,是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常委单位,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科学会主委及呼吸学会副主委单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良的临床及科研队伍。目前共有医护技人员99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2名,主治及住院医师17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34.6%,硕士学位占50.0%;护士72人。全体医护人员在党支部及科主任的带领下团结奋斗、不断进取,在医教研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及科室曾先后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党支部、陕西省高校创新示范岗、院孟绍菁精神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校级、院级先进党支部,院抗非典先进集体,优秀带教科室、青年文明号、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先后有20多名党员及医护人员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陕西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陕西省防病救灾先进个人、陕西省卫生厅创佳评差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十佳科研、十佳教学人员、青年岗位能手等。
近年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先进、西北领先地位。科室具有技术一流、设备精良的呼吸加强医疗病房(RICU),对危重病人,如ARDS、肺心病、严重呼衰与心衰、重症肺炎、大咯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疑难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居西北地区之首,也因此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976年迄今已完成支气管镜检查4万余例,居西北之首。共开展支气管镜镜下治疗千余例,如支气管灌注术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经气管镜介入微波、激光、氩气刀后装内照射治疗气道肿瘤及炎性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大气道狭窄等。其中经支气管镜引导的介入治疗法治疗中央气道狭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胸膜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已开展胸膜活检3000余例,胸膜疾病诊治水平达国内先进。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救治了大量极危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在西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影响,许多省市外患者慕名前来就医。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与国际接轨,参加了全球多项有关哮喘和COPD的著名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并成立了陕西省首家“哮喘之家”及“COPD病友会”,每年接诊并随诊患者万余例次。重视专病专治,开设了西本地区首家戒烟门诊,其他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睡眠、肺间质病、胸膜疾病等专病专家门诊同时为患者服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COPD的发病机制、肺癌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列研究。获得科技部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项目1项,卫生部行业专项3项,陕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1项、陕西省13115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4项,横向课题6项,共计700余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二等奖等共7项,发表科研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4篇,总影响因子是42.122。先后出版各类专著10余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秉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的教学理念,几十年来,老、中、青年教师热爱教学、钻研教学、认真教学,一脉相承。培养毕业的研究生遍布全国,以西北地区为主。主办及协办国际及国内会议7次。三年来参加西北地区COPD、哮喘、肺癌、肺栓塞、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培训百余次,学员覆盖包括西北五省、内蒙、山西、河南、湖北、河北等地的数千人。学科依托陕西省呼吸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卫生部国家内镜培训中心等技术平台,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呼吸专业及危重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荣获多项教学奖励,如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授课比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3项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教学工作深受其他教师及广大学生的好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凝聚力强、团结向上、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团队。全体医务人员将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诚信的服务,优良的交流作为工作基础,全力落实“三好一满意”宗旨,精益求精、奋发图强,全心全意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成为广大患者生命的安全港湾,再创新的辉煌!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病院(儿科)成立于1937年,是西北地区最早创立的从事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历经时代变迁和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医疗特色儿童专科病院。特别是2011年3月成立了儿童病院,使专业研究和诊疗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在全省、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儿童病院由一楼病区、二楼病区和新生儿病区组成,现有医护人员103名,医生32名,高级职称12名,博士、硕士学位医生20余名。开设病床数80张,设小儿呼吸、神经、消化、心肾、血液、内分泌、新生儿专业。
儿科神经专业
是国内最早成立小儿神经专业的单位之一,专科学术带头人黄绍平教授担任儿童病院常务副院长、小儿内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等行政职务,兼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神经学组顾问、中国抗癫痫学会理事、陕西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同时担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副主编,受聘为《中华儿科杂志》等国内权威专业学术期刊编委、是国内知名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和研究专家。专业组在小儿癫癎、智力低下、脑性瘫痪、脑炎、脑膜炎、偏头痛、肌肉病及遗传代谢病等疑难疾病诊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小儿内分泌专业
小儿内科是陕西省开展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较早的单位。开设小儿内分泌专科生长发育门诊,内分泌疾病诊断技术先进。在儿童身材矮小,性早熟、青春发育异常,儿童肥胖,儿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医疗特色:儿童及青少年身材矮小的评价和治疗;儿童性早熟的诊断、分型和治疗;儿童肥胖症及肥胖相关疾病综合评价,自创儿童“3+2”减重法;小儿糖尿病的诊治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小儿内分泌专业是儿科博士培养方向之一,有一支临床科研能力较强的团队。学术带头人肖延风,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科室副主任,担任省市级学会副主委、委员,多家学术杂志编委。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课题。在小儿肥胖、矮小症的发病机制、诊治方面具有深入研究。
小儿血液专业
小儿血液专业是西北地区儿科成立血液专业最早的单位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收治白血病、贫血、淋巴瘤等各类小儿血液病。配备有层流间,以及儿科血液实验室。是陕西省新农合急性白血病大疾病保险指定医院之一。在小儿贫血、再障、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各类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无数成功案例。在临床和科研上均有很强的实力,是儿科博士培养方向之一。学术带头人肖延风,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科室副主任,担任省市级学会副主委、委员,多家学术杂志编委。承担省市和国家多项课题,在儿童铁缺乏、白血病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呼吸与哮喘专科
小儿呼吸专业是该科重点专业之一,现有呼吸道病原和变态反应实验室,开展呼吸道病原学检测,过敏原血清学和皮肤点刺试验及肺功能检测,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儿童哮喘专业创建于1997年,为中国儿童哮喘协作组成员,是国内最早开展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的单位。门诊有“儿童哮喘专病门诊”,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与管理。专科学术带头人侯伟教授、科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华预防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副主任兼秘书,陕西省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常委,《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杂志儿科专刊(中文版)》编委。专业组对小儿呼吸系统各种疾病,如儿童哮喘、肺炎、慢性咳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新生儿专业
新生儿专业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了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救治了大量高危新生儿,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败血症等疾病诊治经验丰富,2012年成立了新的新生儿病区,学术带头人王惠萍,儿内科副主任,病区专业治疗新生儿以及早产儿疾病。
儿童心肾免疫
儿科心脏、肾脏、风湿免疫治疗专业组学术带头人毛云英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小儿各种心脏、肾脏、风湿结缔组织等疾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各种急慢性肾病,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骨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陕西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骨外科下分骨一科、骨二科、骨三科、骨病研究室。骨一科主要研究领域为:关节外科以及创伤外科,骨二科是以脊柱、微创外科为特色的科室,骨三科以创伤、脊柱、关节外科为特色。
骨一科现有医师1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现有护士22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5人,护士11人;临床技师2人。全科医护人员共39人。开放床位46张。1985年被评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被评为原西安医科大学重点学科;2000年被遴选为陕西省首批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主要主要研究领域为:关节外科以及创伤外科。科室最早在西北地区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术,独创性地开展了大骨节病关节功能重建与修复。在国内较早进行了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提出肥大脂肪细胞的压迫导致了小静脉的淤阻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该理论已经获得国内外认可;在国内首先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在全国推广,成为该疾病的经典术式。近年来,致力于开展新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以及复杂疾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例数位居西北地区领先。
骨二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陕西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生导师贺西京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科主任李浩鹏教授在脊柱畸形及脊髓栓系疾病治疗方面享有盛名。骨二科在省、市级医学会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6人。
骨二科是以脊柱、微创外科为特色的科室。擅长于复杂、疑难脊柱脊髓疾患的诊治,上颈椎畸形手术及脊柱畸形矫正手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可熟练治疗脊柱、脊髓损伤、脊髓纵裂、脊髓栓系、脊柱侧凸、后凸畸形、颈椎病、上颈段畸形、颅颈交界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变性侧凸、腰椎滑脱、脊椎及椎管内肿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关节病、臀肌挛缩症及血管神经损伤等疾病,年出入院及手术患者千余例。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脊柱骨折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中国大陆和香港脊髓损伤中心临床研究成员之一,脊髓损伤急性期,采用早期彻底的脊髓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手术,结合药物及康复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已成功开展同种异体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该方法为多年未能恢复的截瘫患者带来福音。
在颈椎间盘突出治疗方面,采用颈前路髓核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尤其是对多节段严重脊髓压迫的患者进行前、后路一次性减压,恢复十分满意。该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脊髓纵裂,脊髓栓系病变隐匿,对患者危害大,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自1998年以来,研究提出的分型及按分型选择治疗方法,获得教育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五个奖项。结合采用先进的微创技术和诱发电位术中监测,降低了严重并发症及截瘫的发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曾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此病的诊断分度概念,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治疗了大量严重的病例。
1997年首次在西部地区开展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脊柱畸形及骨折,使脊柱微创治疗成为现实。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在镜下一次完成矫形;先天性脊柱侧弯在腔镜下去除半椎体、内固定矫形;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
科室自1995年以来,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疾患,能熟练完成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成形、交叉韧带重建、关节内游离体取出、滑膜切除等手术,创伤小,效果佳,是科室关节外科的特色手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多年来,开展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髋、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致力于微创关节置换治疗的研究。
学科主要发展方向:
脊柱和关节微创外科。有关脊柱、关节外科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国内领先。现承担30余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科室具备先进的德国鲁道夫腰椎间盘镜及关节镜、德国蛇牌微创脊柱前路器械、英国牛津十通道诱发电位监护仪、CMP关节功能锻炼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AV泵、M3生命体征监护仪以及成套抢救设备等。为保证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的安全性及高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骨三科以创伤、脊柱、关节外科为特色。平均每年门诊量10000人次。收住院患者850人次,开展各类手术800余例,目前在复杂创伤、脊柱、脊髓损伤、脊髓纵裂、脊柱侧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及椎管内肿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关节病、臀肌挛缩症及血管神经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已熟练开展的骨科手术有肩、肘、髋、膝置换术;颈椎、胸椎、腰椎各类疾病的前路和后路植骨内固定术;骶骨肿瘤切除术;对复杂严重创伤骨折及多发骨折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年均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脊柱疾患500余例。开展脊髓纵裂,脊髓栓系疾病临床研究30余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对脊椎结核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和类型采用前侧路病灶清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和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手术,尤其是对严重脊椎结核脓肿大、死骨多脊髓压迫明显的患者进行前、后路一次性减压固定,使患者取得十分满意疗效。对复杂髋、膝关节的初次置换及翻修手术以及肩、髋、膝肿瘤的关节置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儿童及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上有独到的治疗方法。臀肌挛缩症的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治疗了大量严重的病例。
科室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培训及继续教育任务。先后派出科室人员赴国内外进修。
现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专利2项。。在省、市级医学会任主任委员2人次,副主任委员2人次,常委4人。共发表SCI收录文章20余篇,其中一篇被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杂志收录。年均培养硕士近10人。
骨三科全科医护人员决心在医疗工作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树立爱患意识。共同为营造我们的和谐社会、维护患者的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骨病研究室建立于1988年,曾被授予西安交通大学A级实验室,研究室除承担部分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及一附院骨外科基础研究外,主要承担该院三个骨科病区及其他相关科室科研任务。近几年发表著作:《最新肌电图医师手册》、《骨科诱发电位学》、卫生部五年制统编教材《外科学》5、6版骨科部分章节。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1项、省市科学基金10余项,配合临床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创建于1979年,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肿瘤专科之一,现已发展成为集肿瘤外科、内科、放射、靶向生物、免疫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为一体,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人才培养任务大型肿瘤专科医院。2005年被批准成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肿瘤学专业基地。2010年经政府批准组建了“陕西省生物治疗与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学科队伍
肿瘤病院下设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3个专业学科4个病区,医、技、护人员89人,其中医师26名,8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包括教授、副教授1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在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余人。
医疗实力
肿瘤病院现有病床120张,年门诊2万余人次,年收治各种肿瘤患者4000余人次。拥有国内一流美国进口Varian直线加速器2台、进口调强放疗计划系统3套、模拟定位机、激光CT定位机、近距离后装治疗机、深部热疗机、乳腺微创活检系统、前哨淋巴结检测仪、乳腺红外线检测仪、三氧治疗机、B超等现代化医疗设备。
临床诊疗范围涵盖全身各部位肿瘤的综合诊疗,其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年诊治例数西北领先。在国内较早开展早期乳癌保乳治疗、腋窝前哨淋巴结检测、微创乳腺活检及良性肿瘤切除、乳房成型术及乳腺癌根治术后Ⅰ期成型等的新技术新疗法,颇有影响。对晚期肝癌、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术前放化疗降期争取根治性手术、靶向化疗及三维调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X-刀等多种新技术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临床护理特色突出,针对肿瘤患者人群的特殊身心状态,开展心理疏导和优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已成为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单位。近年来各项医疗指标发展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术科研
肿瘤病院是中华医学会西安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1人担任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10余人次担任省级学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同时担任2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副主编,10余种国内杂志编委。近年来,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主持及参与国家“97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陕西省科研基金课题共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主、参编专(译 )著20余部。获得国家职务发明专利7项。
人才培养
肿瘤病院还是重要的肿瘤病防治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及进修生的教学
内分泌科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医、教、研基地,1976年由大内科分科成立,1980年成立内分泌实验室,1986年成立内分泌代谢病研究室,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陕西省内分泌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在内分泌科挂牌成立,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暨甲状腺学组副组长单位,前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分泌、糖尿病两个学会的主委单位。科室设有内分泌代谢病研究室一个,科室现有医护技人员42名,其中医师17人(正高3人,副高3人,主治5人),护士20人(副高1人,主管2人),研究及医技人员5人(正高1人)。
多年来,内分泌专业医、教、研整体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先进、西北领先水平。内分泌科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Graves甲亢、甲状腺结节及肿瘤、以及疑难甲状腺疾病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标志性技术项目有:①甲状腺穿刺与细胞病理检查;②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检测;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规范药物治疗;④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与规范化治疗,建立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及其癌前风险预测、基因诊断、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⑤甲状腺疾病的基因诊断:结合甲状腺细针穿剌抽吸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子诊断,并协助判断患者预后;通过基因检测甲状腺激素受体(THR)突变,成功诊断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内分泌科在糖尿病方面除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及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诸方面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外,还针对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增高,糖尿病教育不足及基层管理较差的特点,在糖尿病管理和教育方面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和系统的管理方式。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糖尿病教育,糖尿病受益人群达30000余人次。由专人对住院或者门诊患者开展糖尿病教育,近二十年来与HOPE基金会合作,建立了美国HOPE基金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糖尿病教员培训基地,对基层医生及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基层糖尿病教育及拓展活动,累计进行专门的糖尿病培训活动20次,为西北地区培养基层糖尿病专科医生及护士约2000名,并与多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密切的业务指导及双向协作关系。已成功诊治如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低磷性软骨病、特纳综合征、克莱恩费特综合征等少见疑难内分泌代谢病,并成功抢救了大批如垂体危象,低血糖昏迷,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危象等一系列重症内分泌代谢病患者,治愈及抢救成功率95%。进行骨密度检测,对甲旁亢、甲旁减、骨质疏松等代谢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卓有成效。定期组织省内疑难病例讨论,推动省内分泌代谢病诊治规范化,在整个西北地区具有较广泛的辐射能力。先后完成及承担1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卫生部直属单位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级项目4项,还承担或完成了省部级课题20余项等重要课题,共计40余项,获得研究经费600余万元。在教学工作方面,承担着留学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独立建制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专业科室,也是西北地区首批消化病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50多年来,消化内科先后有孟毅、陈思训、段仲璧、吴克利、吴玉娥、刘大巍等一批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以精湛医术、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致力于消化疾病防治的临床研究,开创了西北地区许多消化疾病诊治的新医疗、新技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秉承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现在,一批勇于创新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国外留学背景的新一代业务骨干已经脱颖而出,发挥着各自的杰出才华,展现出消化内科勃勃生机的崭新风貌。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协作、拼搏,消化内科已经成为医疗技术精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的专业团队。科室拥有职工5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5人曾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研修。5人担任国家级学术机构委员,多人担任省学术机构副主委、常委和学术期刊的编委、特约审稿人等社会职务。目前,科室编制床位96张,分A、B两个医疗单元和一个内镜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胶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及氩离子凝固术(APC)等各种内镜下诊治设备。年门诊量44000人次,年收治患者3000人次,进行内镜下诊治约20000人次。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既注重对传统经典治疗方法的传承,又注重对国内外先进治疗方法和理念的学习和创新,近年来累积开展新医疗新技术20余项。在临床诊治中,既注重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又注重针对不同患者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西北地区享有很高声誉。目前,消化内科已在慢性肝病的防治、血管内介入治疗、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诊疗特色。
慢性肝病的诊治一直是科室突出的学科特色。科室每年收治大量的慢性肝病患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酒精性肝病、各种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肝功能衰竭等,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水平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尤其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防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药物治疗方法。有10余项肝纤维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治疗难点,临床中患者往往病情凶险,花费数额巨大,病死率很高。消化内科目前已形成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全方位、多方法的综合治疗体系,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此领域突出的治疗效果,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共收到数十面锦旗及匾额。“消化道出血零死亡率”一直是消化内科多年来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科室另一大治疗特色。1994年,科室在全国消化界率先开展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及布-加氏综合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至今完成TIPS(包括外科断流术后、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等特殊病例的TIPS治疗)手术例数已达600余例,其中手术年龄最大患者82岁,术后存活时间最长达17年,稳居西北地区省部级医院首位,在全国消化内科界也名列前茅。在此方面的突出成绩曾荣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高难度布-加氏综合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也已达60余例。科室还开展了多种消化道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如肝癌、胰腺癌、贲门癌及胃癌等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术,至今已累计完成1000例;还开展了消化道肿瘤介入血管造影诊断、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栓塞止血治疗、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肝内胆汁引流术和胆道支架放置术等介入手术。
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也是科室的一大主要优势方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室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内镜下食道狭窄扩张术,从此开启了内镜诊治的黄金时代。开展的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至今已累计手术千余例,其中手术年龄最大患者89岁。多项内镜下诊疗技术保持着西北地区开展最早、治疗患者病例数最多的记录,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诊断、会诊和治疗的中心之一。目前,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国际一流的各种内镜下诊治设备,还拥有先进的内镜清洗消毒系统,除常规的内镜检查治疗室外,还设有独立的胶囊内镜检查室、无痛胃肠镜恢复室等。除常规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胆道切开取石及胆道内支架放置术;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及粘堵治疗;食道、结肠良恶性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放置术;贲门失弛缓症的球囊扩张术及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息肉电凝切及APC治疗术;消化道巨大息肉的尼龙绳套扎治疗;胃柿石的激光及机械碎石治疗;内镜下消化道肿瘤淋巴化疗;经胃镜胃、肠造瘘术等;近年来还开展了很多内镜下诊疗新技术。无痛胃肠镜的诊治技术让患者不再为胃肠镜检查的痛苦而苦恼,在完全无痛的状态下轻轻松松地完成胃肠镜检查。而智能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则克服了传统消化道检查的盲区,使小肠疾病不再难以确诊。科室开展的超声内镜、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技术,以及窄带成像技术(NBI)功能内镜,明显提高了胃肠道早期癌诊断的准确性和阳性率,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更为早期癌患者的安全微创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科室已成功举办了多次陕西省内镜培训班,指导多家市、县级医院开展内镜新技术,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培养出大量消化内镜专业技术人才。
慢性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是科室的又一大诊疗特色。消化内科对酸相关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结核性腹膜炎等有独特的诊治方法和研究体系。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癌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方面颇有建树。中西医结合防治胃肠疾病也是特色治疗之一。慢性胃肠疾病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曾多次荣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研究者多次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跨世纪科技人才等多项荣誉。在胃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有多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依托科室强大的内镜及介入技术优势,不但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也形成了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的优势,治疗手段多样,可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方案。
消化内科科研实力强劲,师资力量雄厚。迄今承担开展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6项及多项厅局级科技奖。近五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编参编各种专著20余部,多人受邀担任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的编委。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消化内科是国内最早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迄今已培养本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十名,遍布祖国各地。科室多名教师在各级授课比赛中多次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多人荣获各级优秀教师的荣誉,1人荣获王宽城育才奖。科室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取得各级教学成果多项。参编教材多部,发表教学论文数十篇。
消化内科心系患者,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用真诚的微笑和专业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科室不但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方便患者咨询就诊,还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多次开展公益活动,设立热线电话,为患者答疑解惑,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无论是非典肆虐,还是甲流疫情,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卫生支农,在工作的最前线,总是活跃着消化内科人无私奉献的身影。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专业的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建于1964年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980年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7年成立西安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1997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三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血液学临床研究基地,医教研成绩斐然,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先进、西北领先地位。先后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各类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和Medline收录30余篇。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为陕西省医疗优势学科、省血液病诊疗质控中心、卫生部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单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省临床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省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省全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世界血友病联盟西北血友病治疗中心、陕西省血友病诊疗中心和陕西省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
科室在职医护技工作人员52人,床位67张,包括层流室病床8张,实验室6个,拥有实验仪器40多台,可开展多项实验检测。科室已建立起一支具有医、教、研综合能力的临床、科研和教学梯队,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18位医生中博士后1人,博士7人,硕士4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2人。在医院领导及科主任的领导下,全科同志发扬优势,团结进取,把握国际国内前沿动态,不断实践和探索,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诊疗水平,为争创省重点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
科室专科标志性医疗技术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至今已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80余例;
(二)血细胞单采和血浆置换的广泛开展,成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增多症、高原始细胞危象、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有利保障。至今已完成400余例;
(三)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治疗,集化疗、中西医结合、骨髓瘤瘤苗药物和生物治疗为一体的骨髓瘤治疗新模式,获省科技进步奖一项,为西北骨髓瘤治疗中心;
(四)白血病的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结合诱导分化剂(氧化砷和硫化砷)及化疗为一体的诱导分化治疗,并进行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发表SCI 2篇,Medline 6篇,获省科技进步奖一项;
(五)对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形成了一套综合治疗模式;
(六)开创了非激素疗法治疗各类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七)出血及凝血性疾病的综合诊疗,为陕西省血友病诊疗中心和陕西省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
其中最具特色如下: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起步最早: 自1991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骨髓移植以来,在全国来说,也属前列。已先后进行了80余例,涉及的移植病种除急、慢性白血病外,还包括了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移植类型最多:自体和异体、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脐血、非清髓、非血缘异基因、血缘异基因;除半相合移植外,目前国际上开展的移植种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均已经开展。
移植部分类型仍处于领先地位:脐血移植在西北地区首例获取成功,仍处于领先地位。在西北地区首先开展间充质干细胞及N细胞联合移植,处于领先地位。
移植效果较好:长期生存率70%以上,部分患者已长期生存15年。
移植技术培训开展充分:科室重视;国内外培训;已经形成了一只富有经验移植团队。技术掌握程度: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能开展。
移植近期发展迅速:近5年来,移植的例数相当于前12年的总和,
移植相关科研内容丰富:开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及NK细胞进行移植后免疫耐受及GVHD的实验动物研究及临床研究。
(二)造血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血液内科开展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离技术不但用于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大剂量化疗后的输注,也向全院提供了一个干细胞治疗的平台。科室联合心内科应用干细胞治疗扩张性心肌病,联合周围血管科应用自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建立西北地区干细胞单采及输注治疗平台奠定基础。
(三)血液细胞治疗平台建设及临床应用
1. 西北规模最大:
从1990年购买了美国百特公司的CS-3000 Plus 血细胞分离机,2006年又新购买了CUBE血细胞分离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拥有两台血细胞分离机的血液科。
2. 西北地区最早应用,从1990年开始应用,为西北地区最早开展
3. 发展迅速:已进行了400余例次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和各种白细胞单采、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和血浆置换。
4. 形成西北地区标志性技术:
移植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平台的建设获2008院院内新医疗新技术立项,获2009年院内新医疗新技术评奖二等奖(未设一等奖)。
(四)陕西省血友病诊疗中心
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托,于2009年7月23日正式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张梅教授任该中心主任,中心成员除了多位血液科专家和一位专职护士外,并有医院骨科专家、儿科专家、妇产科专家、理疗科专家,口腔科专家加盟组成综合治疗团队,为血友病患者进行日常诊断和综合治疗、并提供咨询服务和简单可行的家庭护理指导、系统的血友病患者健康教育及延伸服务、各种患者教育资料,提高血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身护理能力。
(五)陕西省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
是在国家对血友病的日益重视的前提下,由省卫生厅委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成立。血液科主任张梅教授任中心主任,中心全面负责该省血友病患者病例信息登记、汇总,并上报国家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对凝血因子类制品的供需信息进行管理,近一步规范血友病患者的治疗,协助制定诊疗标准,并对全省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国家组织相关药品生产、制定政策提供基础信息和数据。
生殖医学科前身为该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创建于1985年,是西北地区首例“试管婴儿”(1998年)的诞生地,曾经是西北地区辅助生殖技术和生殖医学领域的领头羊。2007年12月,在全国生殖医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当时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鹏生教授领衔组建了生殖医学科,西安交大一附院生殖医学事业从此逐步步入科学化发展轨道。
科室以“患者利益至上,人人尽心尽力”为科训,实施制度化管理,加强门诊病历管理与讨论,累计总结病历近2000份,对重点病患分级决策并追踪随访,确保规范化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科室坚持组织科内学习及与相关科室间的业务交流,每周2次文献查新与讲座,大量阅读了近10年生殖内分泌疾病的重要国际文献资料,实时掌握国际先进诊疗动态,保持科室诊疗水平的先进性。目前,科室年接诊量近2万人次,仅习惯性流产患者每年数百例。科室在习惯性流产诊疗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逐渐形成西北地区诊疗中心;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微刺激促排卵妊娠率达国内领先水平,每年可完成促排卵并人工授精逾600周期;不孕症的病因诊断与男女同治效果显著;并在卵巢早衰等难治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方面开发出独特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科室目前建筑面积600㎡,拥有350㎡层流净化室,包括取卵室、胚胎培养室、胚胎移植室、ICSI操作室、精液冷冻室;200㎡的生殖与再生医学研究实验室,包括全自动激素测定仪、精液分析仪、流式细胞分选仪、磁珠分选系统、倒置荧光显微镜、PCR仪等设备;50㎡的门诊及诊断室,拥有彩超3台,黑白超2台。科室仪器总价值逾千万元。
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1名,专业医护人员9名。近五年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985-2期工程1项(资助经费555万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资助经费200 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省部级基金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加编写译著2部。
科室已与国际著名不孕症专家加藤??修领导的日本加藤妇女医院,以及乔杰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陈子江教授带领的山东大学生殖医学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在主任郑鹏生教授领导下正在迈向数字化管理、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诊断、个体化治疗、科研与临床并重,以科研促进临床进步的新诊疗模式。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努力能给广大患者朋友带来健康幸福的生活……
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56年建院初期,经过五十多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学科整合,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化的专科疾病诊疗中心。科室学术队伍结构合理,设备一流,功能检查科室齐全。目前开设4个病区,包括2个普通病区,1个脑血管病病区,1个重症监护病区(ICU),开设病床128张,普通病床120张,设备先进的ICU病床8张,附设有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多导睡眠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神经中央监护系统等多项功能检查室。每年出院患者数量达三千余人次,治愈、好转率达到95%以上。神经内科门诊均为专家坐诊,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9名,节假日不休息,年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在西北地区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临床医疗水平居国内前列。
神经内科在神经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病变、癫痫、睡眠障碍、帕金森病、脱髓鞘疾病、脊髓疾病、头痛、眩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等的诊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成功地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已成为该省及周边省市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病症诊治中心,在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达到全国先进或领先水平。
神经内科是西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五年制、七年制、留学生的神经病学教学任务,及临床见习、实习和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等实践教学任务,目前是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8-10名硕士研究生及3-5名博士研究生,接收20-30名进修医师来科工作学习,并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其它神经内科讲座、短期培训班多次。
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癫痫和睡眠障碍、痴呆及神经心理、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疾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头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等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承担国家“九﹒五”、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2006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07年获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9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科室是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陕西省优势专科,多名教授在全国及省市神经病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睡眠障碍、超声医学等学会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秘书等职务。
长期以来,神经内科传承“生命至上,患者第一,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精神,注重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实施人性化服务、努力满足患者需求,坚持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管理服务于广大患者。神经内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实现临床诊疗水平新的跨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内科是西北地区最具实力的肾脏病专科。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肾脏病专业科室,是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53名(医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7人;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2名,在读博士5名,硕士3名,在读硕士3名。病区现设病床58张,能收治80余名患者,每年收治患者超过2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3万人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内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至今已经完成近1万例,特别是对于高度浮肿、大量腹水者创新了侧卧位穿刺法,为这类患者解决了诊断难题。科室还将肾穿刺方法在省内各基层医院中进行推广,帮助很多医院肾内科开展了肾穿刺活检技术,如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等,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了技术保障。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正在急速增加,由于受肾源的限制,透析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主要手段。鉴于这种状况,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医疗护理方式使更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享受到有限的医疗资源,已经是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肾内科在2003年率先在西北地区成立了第一家腹膜透析中心,建立了一系列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档案,有专业的腹膜透析医师和护士系统地对病人进行宣教管理和治疗,开通了腹膜透析热线电话,不仅对门诊腹膜透析患者随访,同时进行电话随访和家访,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规范病人合理化治疗,最大限度的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有效地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管理方法也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广泛的欢迎和积极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腹膜透析病人的自身管理和回归社会意识。除了成人腹膜透析外,还开创了小儿腹膜透析,已经通过腹膜透析救治了80余例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年龄最小的仅4个月,为幼儿及儿童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救治开创了一条途径。现稳定腹膜透析患者已达300人,成为中国10大腹膜透析中心之一。为了全面研究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2009年亚太地区选择了15家腹膜透析中心进行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比较研究”,该中心成功入选,并成为卫生部授予的首批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为腹膜透析中心继续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上述两大技术亮点之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内科还针对慢性肾脏病的特点,开发了新的治疗方法,如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及环磷酰胺的冲击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对糖尿病伴随肾脏损伤的患者采取糖尿病、肾炎同时治疗的办法、肾小球滤过率开始降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饮食评估及食谱推荐低蛋白饮食加用??酮酸治疗,延缓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等。血管炎的诊治是被公认的临床难点,该科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开展了血管炎特异性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查,同时结合肾活检结果,大大提高了血管炎的确诊率。对于确诊的患者使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科室同时还将此项检测方法在省内推广,保证了血管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是通过建立科学的临床路径、门诊随访以及教育体系来提高医院CKD诊疗能力和质量,同时也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该科室派遣专业人员学习了CKD的管理,建立CKD的整合性预防及医疗模式,发展CKD筛检、诊断及病程检测标记及技术,并建立长期和定期随访的患者数据库,扩大了肾脏内科在相关专业科室的影响力,促进医院跨科室合作能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内科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学术梯队,其中既有享誉全国的知名老专家,也有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室教学能力强,拥有多名获奖年轻优秀教师,为以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科室医师申请各种科研经费,已经承担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并已经开展新医疗新技术6项,为解决临床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肾内科以其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实力,长期开展对全省基层医院的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接受来自全省各地及其他省市众多医院专业进修医师的学习深造,为省内外、特别是该省内培养了很多肾脏病学专业人才。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肾内科将以开展肾脏病临床质量控制、提高相关疾病的诊疗技术为宗旨,以全面提高该省肾脏病诊疗水平、危重病例的诊疗技术为目标,为广大患者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58年,是西北地区较早创立的皮肤性病科之一。在其发展史上曾先后培养了多位著名专家教授。刘辅仁、马元起、都绥之、吴廷璧、顾伟程、宋志学、王克谨以及张尚斌等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科室也在不断地前进和壮大。现有医师14名,护士14名,技师、检验师4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硕士学位者8名。2007年与交大二院共同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医疗方面:科室年门诊量超过9万人次。除该地患者外,山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外省患者也不断慕名前来就医。科室设置床位21张,未来随着环境改善将会设置超过40张。目前床位使用率超过140%。年收治患者预计将达1000例次以上。每日开设专家、专病门诊和普通门诊为患者服务,并已实现网上、电话及现场预约挂号。目前科室拥有先进的荧光显微计算机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紫外线分析仪、伍德氏灯,性病检测等多种先进检测设备;常规开展斑贴、点刺、皮内试验、食物不耐受检测,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性病病原体检测等;UVB和最新308准分子光照射治疗白癜风、银屑病,获得满意疗效。应用光动力治疗重度痤疮和复发性尖锐湿疣已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氦氖、红光治疗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受到患者好评。对黄褐斑、痤疮、面部皮炎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面部倒模及护理治疗新技术。点阵激光主要用于皮肤瘢痕和面部年轻化。光子系统兼具去除雀斑和嫩肤双重效果。西北唯一毛发移植治疗脱发等是近期开展的全新技术。最新投入德国激光脱毛和以色列飞顿激光色素治疗系统,适用于局部多毛、太田痣、皮肤色沉、暗斑、纹身等。为爱美人士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将很快成为皮肤性病科新方向。梅毒标准治疗的引入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健康威胁。专病门诊的开诊将为很多慢性病患者提供最新前沿技术和治疗生活指导。
教学方面:承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留学生与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皮肤性病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参编多部专著。1999年被授予博士点。
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校级及医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发表科研论文275篇。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9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皮肤性病科临床药理基地并开展相应的药物临床试验。
全体皮肤科人员正在和不断为西北领先的一流科室而努力奋斗。
科室理念:崇尚技术,健康皮肤。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成立已半个多世纪,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为一个设备齐全,人才技术力量雄厚的临床专科。科室目前共有三个病区,开放病床100张。科室现有正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6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8名。年手术量1000-1300人次。手术种类覆盖所有神经外科病种,能够治疗神经系统各个部位:包括大脑、小脑、脑干、颅底和椎管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等;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如枕大孔区畸形、脊髓空洞症、腰骶管畸形等;颈椎病和腰骶椎退行性病变;以及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并且开展了功能性神经外科如三叉神经痛、癫痫、帕金森氏病和运动性疾病等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现拥有大型检查仪器设备,如磁共振、CT、ECT。还有Zeiss、Leica顶级手术显微镜、神经导航系统、神经内镜、三维数字减影机、癫痫定位系统和伽玛刀等各种先进的神经外科治疗设备为病人诊治疾病。近年来开展的导航显微手术、脑室纤维内窥镜手术、癫痫定位系统治疗癫痫手术等,都是与国际同步的新技术。
学科特色:
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器械不断更新,逐步形成了微创神经外科学。微创神经外科学包括微骨孔入路(亦称“锁孔入路”)、神经导航和神经内镜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立体放射外科(X-刀,伽玛刀)等技术,该科已成功开展这些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另外,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了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听神经瘤全切及面神经保留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向颅外生长的颅前窝肿瘤全切颅底重建术、海绵窦内肿瘤切除术、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及斜坡肿瘤切除术等较高难度的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开展的特色医疗:
⑴ 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该科已列为常规,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一般不需输血、术后恢复快、花费小等特点。
⑵ 应用脑室镜开展了微创手术:阻塞性脑积水三脑室造瘘术;颅内蛛网膜囊肿脑室镜下手术;
⑶ 显微手术脑血管畸形切除、动脉瘤夹闭术。
⑷ 脑胶质瘤综合治疗
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术后采用放疗(包括普通放疗和伽马刀治疗)和化疗(包括静脉化疗和插管化疗)也是该科的一大特色,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⑸开展大量高难度颅底外科手术,如蝶骨嵴、鞍结节和斜坡区域的显微手术,手术效果满意。
⑹采用128导高密度脑电图癫痫定位系统治疗难治型癫痫。
⑺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⑻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窦动静脉瘘等。
⑼伽玛刀中心为国内最早开展工作的中心之一,治疗各种颅内肿瘤、三叉神经痛等,治疗例数为全国最多,有丰富的经验。
疾病诊疗主要范围:
1、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3、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
4、先天性疾病(脑积水、脊膜膨出及脊髓栓系综合征、蛛网膜囊肿等)
5、感染性疾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
6、脊髓肿瘤及各种椎管内疾病
7、伽玛刀治疗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泌尿外科专业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历史悠久,学风浓厚,人才辈出。
科室推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计划,重视临床与基础研究,在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女性尿失禁、小儿先天性疾病、男性疾病等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整体诊治水平稳居国内领先。
泌尿外科现开设正式床位90张。拥有独立的泌尿外科B超室、尿流动力室、体外冲击波碎石室、膀胱镜室、实验室等。拥有国内一流的微创检查、治疗设备和器械。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 手术2000余台次,其中一半以上为重、大、疑、难手术
学科始终坚持以科研促发展,获得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泌尿外科是一个充满朝气 团结向上 积极进取的团队。全科同道牢记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愿为广大患者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单位,拥有独立的病区和手术室,现有医护人员41人。医师系列20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7名。博士8名,在读博士3名,90%具有医学硕士以上学历。护理系列2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理师7名,护理师4名,护士8名,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技师1名。住院床位48张,年门诊病人3万余人次、住院病人2千余人次、手术2千余例。
眼科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如美国Alcon公司INFINITI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及ACCURUS 400VS高速玻璃体切割系统,德国Spectralis HRA海德堡共焦激光视网膜、脉络膜同步血管造影及图像处理系统,日本Topcon TRC-50IX眼底彩色照像、视网膜血管造影及图像处理系统,美国Espion视觉电生理系统,德国蔡司Cirrus-HD OCT高清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IOL-Master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美国Humphrey 750i全自动视野分析仪,法国BVI公司Aviso A/B型超声眼科专用诊断仪,澳大利亚Ellex YAG激光治疗仪,美国科医人医疗激光公司Varia多波长眼底激光治疗仪,日本Topcon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及非接触眼压计,德国LEICA大型手术显微镜,美国VANTAGE间接眼底镜,瑞士900型裂隙灯显微镜,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MD-300L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等。
眼科开展了许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手术和诊断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眼底病: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23G及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眼底病、眼外伤的多种联合手术,光动力疗法(PDT)及抗VEGF药物治疗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白内障: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或TORIC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及眼表疾病:羊膜移植、角膜移植术,眼表重建术及眼整形术。肉毒素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等。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非穿透小梁切除术。
眼科视光学部拥有德国蔡司MEL80第三代(最新产品)准分子激光主机系统和全套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检查设备,包括:德国蔡司CRS-MASTER(WASCA波前像差仪及ATLAS995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非接触、高分辨率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系统;OMNI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分析系统;NIDEK RT-5100全自动综合验光台;意大利CSO-SLR眼前节照相系统,电脑验光仪,非接触眼压计等。开展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手术方式:LASIK、LASEK、Epi-LASIK、PRK、PTK、SBK),治疗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不正以及部分角膜病。同时开展了儿童低视力、弱视、斜视的诊断与治疗、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和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圆锥角膜的诊治,综合验光以及验光配镜业务。
眼科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其中视光学部拥有主任医师1名,视光学博士1名。眼科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包括留学生博士、硕士生)10余名,目前在读研究生20余名。同时承担留学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进修生等不同层次人员的教学、医学诊疗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研究生、进修生,使其成为业务骨干。
眼科注重科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市及厅局级科研基金5项,校、院级科研基金10余项,部分研究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Medline收录10余篇。
眼科防盲治盲工作扎实,是陕西省防盲治盲指导小组成员单位。与陕西省残联合作,经常派出医生下基层,足迹遍及陕南、陕北,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培训基层眼科医生,深受基层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欢迎。积极参与“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复明活动,2000年被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复明先进单位”,多人获“扶贫复明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获陕西省高校“巾帼建功标兵岗”荣誉称号。
眼科全体职工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厚德??博爱??精医??卓越”院训,齐心协力,与时俱进,踏实工作,为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建设区域性医学中心、国际知名大学附属医院的现代化眼科中心而努力奋斗。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将以高超医术去除患者病痛,以优质服务获取患者满意。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临床肿瘤学专科。是国家首批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国家首批临床药品研究基地之一,西北地区目前唯一的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陕西省唯一的肿瘤学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是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和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肿瘤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形成完善的人才梯队,临床设有2个病区和1个重病室,开放床位107张。肿瘤外科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肿瘤外科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平均住院病人超过4000人次,年平均手术近2000例。
肿瘤外科共申请到国家级各类基金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24项,获得各种科技进步奖项11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收录25篇,影响因子合计36.46, Medline收录期刊9篇。参与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3部,教材3部。多位专家担任全国及陕西省各种学会委员。
近年来,肿瘤外科举办了多次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近年来选派中青年骨干国外留学4人次。与国内北京大学附属北京肿瘤医院等国内一流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保持良好的学术、临床合作。获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4届;获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届。长期承担全国各地的专业进修人员的教学和培训任务,近年来承担了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临床带教任务,作为西北地区肿瘤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业人才。
肿瘤外科已开展的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根治术,双镜联合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技术,腹部晚期恶性肿瘤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乳腺微创活检(麦默通)系统,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静脉液体输液港,乳腔镜手术治疗技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也即将开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将继续发挥西北地区肿瘤治疗领头羊的作用,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奋斗目标,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外科为院重点科室和优质护理示范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点。主要设有脊柱,创伤,关节和骨肿瘤专业。现有医护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临床专家教授14名,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4名。77%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经过近六十年的临床诊治和教学科研实践积累和持续发展,学科综合实力居西北地区同专业先进行列。
科室现有标准病床90张。配备有重症监护室,复位固定室,C型臂X线透视机,关节镜,椎间盘镜,手术显微镜,术中脊髓诱发电位监测仪,脊柱微创手术通道系统,颈椎磨钻,等离子刀,关节功能锻炼仪等先进检查治疗设备。保证了骨科临床工作发展需要。
脊柱外科为该科特色。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骨折,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已手术治疗颈椎病近3500余例,腰椎疾病9000余例。近年来还开展了锥体置换术,脊柱侧弯三维矫正术等新技术。同时在诊治关节疾病和大骨节病,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自体游离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等方面亦经验丰富。近来还加强了对小儿骨科专业人员培养,改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技术。开展了微创手术,如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微创脊柱内固定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新治疗技术等。
科室在教学科研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出色完成各类临床教学任务。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40余名。在骨质疏松、软骨组织工程学、基因诊断与治疗、人工骨研制等方面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0项省级科学基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和国家专利5项。主编,译专著5部,参编,译专著7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通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继续培训,该学科建设和医教研水平将继续提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外科为院重点科室和优质护理示范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点。主要设有脊柱,创伤,关节和骨肿瘤专业。现有医护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临床专家教授14名,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4名。77%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经过近六十年的临床诊治和教学科研实践积累和持续发展,学科综合实力居西北地区同专业先进行列。
科室现有标准病床90张。配备有重症监护室,复位固定室,C型臂X线透视机,关节镜,椎间盘镜,手术显微镜,术中脊髓诱发电位监测仪,脊柱微创手术通道系统,颈椎磨钻,等离子刀,关节功能锻炼仪等先进检查治疗设备。保证了骨科临床工作发展需要。
脊柱外科为该科特色。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骨折,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已手术治疗颈椎病近3500余例,腰椎疾病9000余例。近年来还开展了锥体置换术,脊柱侧弯三维矫正术等新技术。同时在诊治关节疾病和大骨节病,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自体游离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等方面亦经验丰富。近来还加强了对小儿骨科专业人员培养,改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技术。开展了微创手术,如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微创脊柱内固定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新治疗技术等。
科室在教学科研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出色完成各类临床教学任务。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40余名。在骨质疏松、软骨组织工程学、基因诊断与治疗、人工骨研制等方面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0项省级科学基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和国家专利5项。主编,译专著5部,参编,译专著7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通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继续培训,该学科建设和医教研水平将继续提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其前身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化疗组,为西北地区最早开展肿瘤化疗的专业科室,并逐渐发展成为肿瘤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点,国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作为西北地区首批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先后参加国内外40多项抗肿瘤新药的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科室分为18和36两个病区,现有床位107张,每年门诊患者4000多人次,收住院患者达3000人次,30多年治疗肿瘤患者达3万多人,是西北地区综合医院规模最大的肿瘤化疗科室。现有临床医师20名,副高以上职称6 人,主治医师10人,医师中博士研究生10人,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拥有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化疗专业护理队伍31人。
学科发展的重点为肿瘤内科治疗,包括肿瘤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特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症、乳腺癌、淋巴瘤及各种软组织肿瘤,科研方向目前集中在肿瘤耐药及其逆转,肿瘤标志物研究及其检测,肿瘤相关基因,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及国内,国际肿瘤化疗协作项目等,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基金1项,省基金5项,卫生厅基金3项,校、院基金5项,获科研基金50多万元,获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高等教育科技进步奖三项,撰写肿瘤学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科室开展的治疗项目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根治性化疗、大剂量化疗以及骨髓干细胞移植等。同时在肿瘤的综合治疗、化疗联合手术、放射性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治疗和学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与国际接轨。肿瘤内科是一个实力雄厚、掌握国内、国际新动态,服务质量一流值得信赖的肿瘤化疗专业科室。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中医科是国家卫生部在综合医院中最早设立的中医科之一。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一级教授黄竹斋先生创建于1956年。经过近60年不断发展,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是全国第一批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点、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陕西省中医肾病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肾病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中医不孕不育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肾病科)。科室现有名老中医1人、名中医3人、教授6人。其中刘锐教授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和陕西省名老中医,乔成林教授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中医,刘润侠教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中医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清发教授为陕西省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中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目前在科主任孙万森教授的领导下,在众多专家教授的努力下,中医科已成为学科特色鲜明、诊疗技术独特、西北领先、全国先进的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西北地区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中医科现开设中医肾病、中医妇科、中医心脑血管、中医皮肤、针灸五个专业组,在肾病、糖尿病、前列腺病、男性病、妇科病、心脑血管病、皮肤病、针灸治疗、中医消化病等方面辨治特色显著。中医肾病专科经黄竹斋、刘锐、乔成林、周清发、孙万森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先后创制了《三联化毒疗法》和《三焦化毒疗法》治疗慢性肾衰取得显著疗效;运用“祛风通络法”,“益肾固精法”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取得良好疗效;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达到了停用胰岛素的作用。中医妇科经张雅洁、刘润侠教授等人的努力,在治疗不孕不育、母儿血型不合、盆腔炎、妇科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方面中西医诊疗特色显著,其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因人因病而异,建立开展了不同周期、不同途径给药的特色治疗方法,疗效明显。刘素蓉教授等创制“心脑血管病舒通平衡疗法”对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有较好的疗效。
研究的特色制剂有复肾胶囊、益肾胶囊、助孕1号等;特色疗法有肾衰中药结肠透析术、肾衰中药皮肤透析术、肾病三联化毒疗法、母儿血型不合三期疗法、输卵管阻塞不孕中药灌肠、熏蒸、介入综合疗法、风湿病熏蒸术等。科内中医治疗的方法和设备齐全,满足门诊、住院病人的治疗需要。
科室现有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学4个硕士学位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中肾病项目6项。省、市科研项目30余项,获中医药科技成果奖10余项,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骨外科为院重点科室和优质护理示范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点。主要设有脊柱,创伤,关节和骨肿瘤专业。现有医护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临床专家教授14名,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4名。77%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经过近六十年的临床诊治和教学科研实践积累和持续发展,学科综合实力居西北地区同专业先进行列。
科室现有标准病床90张。配备有重症监护室,复位固定室,C型臂X线透视机,关节镜,椎间盘镜,手术显微镜,术中脊髓诱发电位监测仪,脊柱微创手术通道系统,颈椎磨钻,等离子刀,关节功能锻炼仪等先进检查治疗设备。保证了骨科临床工作发展需要。
脊柱外科为该科特色。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骨折,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已手术治疗颈椎病近3500余例,腰椎疾病9000余例。近年来还开展了锥体置换术,脊柱侧弯三维矫正术等新技术。同时在诊治关节疾病和大骨节病,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自体游离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等方面亦经验丰富。近来还加强了对小儿骨科专业人员培养,改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技术。开展了微创手术,如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微创脊柱内固定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新治疗技术等。
科室在教学科研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出色完成各类临床教学任务。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40余名。在骨质疏松、软骨组织工程学、基因诊断与治疗、人工骨研制等方面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0项省级科学基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和国家专利5项。主编,译专著5部,参编,译专著7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通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继续培训,该学科建设和医教研水平将继续提升。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鼻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肺切除、食管癌根治和纵隔肿瘤切除等胸部手术的专业科室之一,是学院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胸外科现位于医院住院大楼10层A区,设置普通床位42张,监护床位6张,拥有Philips心电监护仪、Olympus电视胸腔镜、Storz纵隔镜、库蓝3220型冷冻治疗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科室共有医护人员29人,其中注册医师12人(正高2人、副高2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6人、硕士4人);护理人员17人(副主任护理师1人、主管护理师1人、护理师6人、护士9人)。
近年来,胸外科严格遵循国内外各胸部疾病的诊疗指南,以临床路径规范临床诊治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作为科室最重要的工作来做。在肺癌、食管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上,在胸部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积极开展了电视胸腔镜、纵隔镜下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各种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气管及隆突肿瘤切除重建术、婴幼儿及高龄患者胸部手术以及同种异体肺移植术等新技术,胸外科手术精细化水平、技术难度、腔镜手术的种类及所占比率、术后快速康复等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连续3年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国内多家医院医生来科参观学习。
胸外科特色技术具体如下:
1. 电视胸腔镜、胸腹腔镜联合手术:自2004年7月至今,科室开展胸腔镜、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千余例。目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肺叶切除、肺大疱切除、纵隔肿瘤及肺良性肿瘤切除、胸膜肿瘤切除、胸外伤后止血、肺裂伤修补,胸腔镜腹腔镜联合下食管贲门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术成为科室常规手术。腔镜手术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早期即可下地活动,大多数患者术后第3~7天即可出院。
2. 电视纵隔镜手术:是近年来胸部外科快速发展的另一微创技术,可进行纵隔镜辅助下纵隔肿大淋巴结活检、纵隔肿瘤切除、食管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术等,对肺癌的临床TNM分期及纵隔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 肺移植术:2006年11月23日胸外科首次成功实施同种异体肺移植术。通过近年来的随访,不仅患者至今生活良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授予的DCD肺移植资质单位。
4. 气管肿瘤(狭窄)切除重建术:气管手术是胸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国内也仅有少数医院开展此类技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下或气管插管全麻高频通气辅助下气管肿瘤切除、气管端端吻合重建术,从而缓解呼吸困难、治愈肿瘤。胸外科已成功实施15例气管肿瘤(狭窄)切除重建术(包括隆突切除重建),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预后良好。
5. 特殊胸部肿瘤的手术切除技术;局部晚期肺癌如中心型肺癌或巨大肺癌可能侵犯上腔静脉、左心房、食管、胸壁、膈肌等,肺叶或全肺切除的同时需要切除上述侵犯的重要器官并行上腔静脉置换,食管胃吻合,胸壁膈肌重建;肺叶支气管口部位的肿瘤可以行袖状支气管以及袖状肺动脉切除重建,以保留正常肺叶;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提高5年生存率。
6. 婴幼儿及高龄患者胸部手术:年龄最小8月,最大85岁,实施食管或气管异物取出术、肺叶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等。
7. 小儿漏斗胸、胸骨肋骨畸形微创矫正术: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或青少年。可在胸腔镜辅助下或不用腔镜辅助,胸壁两侧分别2cm切口植入漏斗胸矫正钢板,抬起胸骨从而达到矫正漏斗胸之目的。2—3年后再次手术取出钢板,矫正胸壁畸形,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
8、开胸再次手术:随着疾病谱变化,胸外科术后复发患者需手术者越来越多,胸外科对此类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胸外科科研教学:
胸外科常年承担西安交通大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及预防医学以及西北地区进修医师的胸外科教学培养和训练工作,组织全国胸外科微创学习班。近5年来为西北地区各级医院培养胸外科骨干医师近30余名。该科坚持学科交叉,临床与基础结合,以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学科学术水平为主导思想,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宗旨,以服务于临床病人为目标,促进校内和院内学科交叉,形成了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学科交叉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近5年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
肿瘤放射治疗科成立于1957年,是西北地区最早成立的肿瘤治疗专业科室。经过著名肿瘤放射治疗专家张哲舫教授、刘维良教授、安怀伦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数十年的拼搏,开展的临床和科研项目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为西北地区医、教、研综合实力最强、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最先进的学科和唯一的肿瘤学博士授予点。目前是陕西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及陕西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为肿瘤患者解除病痛、提供优质服务是科室恪守的原则。
肿瘤放疗科设有3个病区,180余张床位,设有放射生物室和放射物理室,现有医技护人员90余人,具有完善的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机制,特别是在消化道肿瘤、呼吸系统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等方面,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优异成绩,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服务半径至西北五省及全国各地。受卫生部委托,曾承办8期全国肿瘤医师学习班,数十期国家级和省部级专项培训班,曾承担过多项临床药理试验。目前在研项目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6项,省级基金15项,市级基金3项,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
技术力量:
医师2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9名,在读博士3名,具有硕士学位12名;技术人员27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0名,初级职称9 名;3个病区护理人员35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9名,初级职称25名。
仪器设备:
进口医用直线加速器3台,其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设备,在西北五省区处领先地位,螺旋CT模拟机及模拟定位机各1台,高剂量率(HDR)近距离后装治疗机2台,X-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X-刀)1台,微波热疗机1台,2D-自动切割机1台,3D补偿器1台,逆向治疗计划系统(TPS)2套,含内、外照射剂量叠加治疗计划系统(TPS)1套及完整的剂量测量和治疗计划验证系统。
特色治疗技术: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利用影像系统(EPID、CBCT等)实时修正因误差(如计划、摆位和器官运动等)所致靶区移位,充分考虑了器官和靶区放疗分次内和放疗分次间运动,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对肿瘤和关键器官进行监控,并能根据器官和靶区位置和形状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实现肿瘤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放疗。IGRT在临床上的独特优势和技术特点,已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肯定。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三维方向上使照射野的几何形状与肿瘤(靶区)的形状保持一致。采用多个适形照射野在三维方向对肿瘤(靶区)进行照射,能够提高肿瘤剂量,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减少放疗并发症。放疗科已成功开展该治疗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基础上发展的更为先进的精确放疗技术,它不但使各照射野的形状与肿瘤(靶区)的形状保持一致,还能使靶区内诸点的剂量强度能够根据治疗需要进行调整。采用该治疗技术治疗肿瘤可以更高剂量照射肿瘤区域,同时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特别是对靶区内或靠近靶区的重要组织器官的保护更好,减少放疗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主流放射治疗技术。
全身照射(TBI):放疗科自1993年开展此项技术,现已治疗5 0余例病人,包括血液病和实体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有效的治疗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近距离放疗:近距离放疗是放射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40多年来放疗科妇科肿瘤近距离放疗积累了丰富经验,放疗科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腔内放疗计划的设计、实施,扩大插植放疗的应用范围,积累更完整的临床资料;开展放射性粒子永久种植放疗技术,与各相关科室密切协作,进行非手术和术中粒子种植治疗肿瘤。
以放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
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放疗科在国内最早开展食管癌放射治疗联合PF方案化疗的综合治疗,显著提高了5年生存率(由10%提高到30%),受到国内同行瞩目。近年来依靠放疗新技术及新药临床实践,不断探索改进放化疗最佳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根据肿瘤组织放疗后加速再增殖特性的生物学特性,放疗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行鼻咽癌患者超分割放疗+化疗和常规放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大大提高了肿瘤局部消退率和1、3年生存率。因此此项新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放疗科在放、化疗序贯,剂量及方案选择上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直肠癌手术加放疗治疗综合治疗:开展的直肠癌放射+手术治疗综合治疗,显著提高了直肠癌手术保肛率、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近年来一系列放疗新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目前正在和相关科室协作,进行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肿瘤热疗+放疗化疗治疗宫颈癌:热疗与放疗配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且在提高疗效的前提下并不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放疗科近十几年来应用热疗加放疗、化疗进行了宫颈癌治疗,前期随访表明加热疗后可明显提高疗效,并能阻止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及免疫抑制,而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肿瘤放疗增敏基础和临床研究:
药物放射增敏:如何提高放射治疗疗效已成为放疗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药物增敏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其疗效和稳定性方面一直不是很理想。放疗科拟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和药理学专家合作寻求高效、稳定的放射增敏剂,以期更大可能地提高放疗疗效。
放射敏感基因的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已成为肿瘤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所在,其放射敏感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放疗科几年来已经系统地研究了P53、bcl-2、bax与食管鳞癌和宫颈鳞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提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通过上调或下调肿瘤细胞的调亡等机制来影响放射敏感性,所以放疗科可通过研究有关抑癌基因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尽快应用于临床,必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咽喉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是西安医学会整形与美容分会主委,西安安医学会烧伤分会副主委,全国激光学会常委、陕西省激光学会副主委单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人,中级职称10人,拥有柏宏亮、王黎、许龙顺、葛平、杨军、徐红等一批资深专家团队。
烧伤整形美容科是卫生部烧创伤特色医学专科,下设医学美容、整形、烧伤、创伤(手、足、颌面创伤)四个专业。拥有数百万元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如德国进口Medicon颌面手术器械及动力系统,德国进口Heine手术头灯及放大镜,美国产激光美肤机、脱毛机、嫩肤机、痤疮治疗机、血管瘤治疗机,以及意大利进口吸脂瘦身机,烧伤辐射治疗机等。
科室在面部轮廓整形、假体隆胸、吸脂减肥、微创除皱、激光美容、面部色斑、瘢痕整形,身体各部位畸形、缺损修复与再造;难愈合创面及大面积烧、烫伤治疗;手足外伤治疗,断指(肢)再植,颌面骨折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改脸型、难愈合创面修复、激光美容为学科特色与优势。完成下颌角、颧骨、上下颌骨整形等改脸型手术近千例,无1例发生骨折、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率先在国内开展难愈合创面负压治疗的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治愈褥疮、糖尿病溃疡、静脉淤滞性溃疡等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200余例。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卫生部级、省级科技成果奖16项,开展新技术、新疗法20余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一、烧伤:热烧伤、化学烧伤(酸、碱、磷)、冻伤、电烧伤、放射性损伤、爆炸伤、吸入性损伤;
二、整形(含烧伤后整形):
1.各类肢体、颜面部位先天性、后天性畸形:
2.皮片移植:
3.皮瓣移植:
4.筋膜瓣移植:
5.肌皮瓣移植:
6.其他组织移植:
7.显微外科:
8.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9.瘢痕与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
10.体表肿瘤:
11.激光治疗:
三、创伤治疗
1.各种急慢性创伤治疗
2、褥疮、下肢慢性溃疡、难愈合创面常规换药及封闭负压吸引治疗
四、美容
1.皮肤磨削术
2.眼部整形与美容:
3.鼻部整形与美容:
4.耳廓整形与美容:
5.口唇、颊部美容:
6.面部整形与美容:
7.乳房整形与美容:
8.手术减肥与体形塑造:
五、颅颌面及手外科
1.颅颌面创伤:
2.手外科:
传染科始建于195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是陕西省卫生厅首批确定的优势医疗学科,陕西省传染病学会主委单位,卫生部临床重点实验室资助学科,SFDA批准的药物研究机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现开放床位108张,年门诊量约40000人,年收治住院病人近3000余人次。科室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良的医护队伍,现有专家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青年医生均有博士学历。
科室主要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衰竭、肾综合征出血热、腹泻、发热待诊等各种感染性疾病。在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阻断、重型肝炎抢救、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处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见解,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全国先进水平。该学科的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每年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SIC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并参与了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研究。在发病机制方面着重研究病毒侵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意义及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09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治疗方面重点研究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及预测疗效的指标;预防方面的重点研究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措施。
科室拥有人工肝支持系统等先进设备,能够开展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血浆灌流、血浆吸附、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衰竭,并可为肝移植前、后提供有力的支持,现已成功开展500余例。科室最近引进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器,该诊断仪在诊断各种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导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着良好的诊断效果,已逐渐成为替代肝活检的肝纤维化的诊断仪器。医院可开展与科室相关的多排螺旋CT、MRI、彩色B超等检查及甲型肝炎病毒定量、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丙型肝炎病毒定量、戊型肝炎病毒定量、庚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乙肝系列六项检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艾滋抗原检测,甲肝抗体、丙肝抗体、丁肝抗体、戊肝抗体、庚肝抗体检测,肝纤维化检测,TORCH检测,T、B、Th细胞亚群检测,NK细胞等检测。
科室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传染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努力,用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救治,创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科室之一。于1965年建院之初建立,自1959年成功开展了低温麻醉下的心内直视巨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此手术当时居国内第三,西北之首;同年又开展了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直视成形术,当时在国内尚居首次。近年来,科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科室设置正式床位35张,其中ICU监护床4张,重病床5张,普通病床26张;配备有先进的体外循环机、呼吸机、血液动力学监护仪、血气分析仪、ACT监测仪等现代化设备;科室设有专用心脏手术室、体外循环组、心脏术后监护组、心外手术组及临床实验室。每年实施心脏手术300余例,为广大心脏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心脏外科是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副高以上职称临床医生4名,科室现主要开展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多瓣膜病、冠心病以及各种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工作,其中在风湿性多瓣膜疾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同种主动脉瓣的应用、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成立于1956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医、教、研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综合医院妇产科中技术力量雄厚、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环境优美、服务规范的学科。2003年该院妇产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妇科被批准为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产科为陕西省围产医学研究基地;2007年批准为临床药理研究基地;2010年产科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产科是西部地区唯一担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五年制)副主编单位、是国家八年制、专升本、三年制编委单位;中华围产医学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华遗传学会常委单位;陕西省围产医学会主委单位;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等国内妇产科杂志编委。
西安交大一附院妇产科现已形成围产医学、妇科、生殖内分泌三大学科,拥有在妇科肿瘤、围产医学及生殖内分泌专业中享有盛誉的全国著名专家及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支由20名高级职称及21名博士组成的强大技术团队。既保证了妇产科领域的常见疾病的诊治水平保持与全国平行、西北领先水平,又致力于特色诊疗技术的开展。科室设住院床位142张,年出入院病人5000余人次,完成住院手术4000余例,门诊接诊病人9万余人次。多年来,该院妇产科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妇女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产科
该院产科是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围产医学中心、母婴医疗保健专业机构、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产科病人救治、转诊、会诊,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科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部分医疗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产科门诊为孕前及孕期妇女提供孕前指导、孕期保健、疾病筛查、优生咨询等技术,保障母婴安全等服务。孕妇在门诊自由选择医生,从建卡至分娩均由专家及其所领导的医疗小组医生负责;医生熟悉病情,解除了病人的顾虑,使孕妇和家属有安全感。教授们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妊娠、妊娠合并肝病、产科内分泌疾病、优生遗传等方面拥有较高造诣,同时又各有所长,尤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治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室对高危妊娠的监测及管理、孕期营养指导、孕期保健、遗传疾病的筛查等均建立了一套常规制度,保障了高危妊娠孕妇的治疗和孕期安全。
产科病房实行母婴同室,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实施一系列的整体护理,包括产前护理、产褥期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乳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抚触、游泳等,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和指导。产科住院病人70%~90%系高危妊娠,产前病房针对每一种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P、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早产、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制定了一整套医疗护理常规。病房配备有先进的辅助诊断设施:四维彩色超声、胎儿电子监测系统、脐血流监测,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预测早产等监测手段,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随时对母儿进行监护,保证母婴的安全。同时胎儿镜的开展为产前筛查、优生优育展露出新的曙光。
产房配有先进的多功能产床及胎儿中央监测系统,为了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及减轻分娩阵痛不适,实施了导乐陪伴分娩。产科手术室设在产房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急诊剖宫产术,赢得抢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时间,保证了母婴安全。科室实行产科医生与新生儿医生双查房制度,每日监测新生儿变化,以便及时进行诊治和急救。
特色医疗为母婴安全提供最大的保障
经过55年的发展,交大一附院产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积累了围产期相关疾病诊治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母婴平安创造了多个奇迹,很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杂志进行发表,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产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自上世纪90年代科室率先开展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利用某些药物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特点,预防及控制子痫,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取得明显效果。2007年医务人员率先开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和随访工作,采用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测定子宫动脉、胎盘床血流、胎盘体积、胎盘能量和挠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来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并预测妊娠结局,广泛应用于妊娠中晚期孕妇,有效地对高危孕妇进行了筛选。
因在科室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2007年成为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并参加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科研成果在临床的应用提高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准确率、治疗成功率、新生儿成活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胎儿生长受限监测
科室自200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应用三维超声监测胎儿生长情况,以便在早期发现胎儿生长异常,根据监测给予干预治疗。医务人员分别于不同孕周对孕妇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通过治疗对比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在妊娠32周前治疗效果显著。
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宫内阻断技术
科室从2000开始率先进行乙型肝炎宫内感染机制和阻断措施的研究,并于2004年开始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为孕妇进行序列肌肉注射,以阻断肝炎病毒再次传染给胎儿。这项措施阻断效果明显,成功率达85-90%,为多个家庭解除了肝炎代代传染的恐惧,给无数个家庭带来了欢乐。
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预测胎肺成熟度
科室从2006年以来率先采用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肺脏成熟度,主要指标包括胎儿右肺体积、肺脏灰度值、胎儿呼吸相关鼻前液体流速、右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完成2130例。根据超声评估结果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尤其对于母体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者,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通过此技术评估的早产儿中无一例发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与传统的羊膜腔穿刺羊水中磷脂成分的测定判断胎肺成熟度的方法比较,具有无创、简便、快捷、廉价的优点,多个指标综合预测的准确性高,假阳性率低。
胎儿镜检查及脐带穿刺
自2007年应用胎儿镜诊断出生缺陷,同时联合三维超声进行脐带穿刺,进行产前诊断。
B-lynch、子宫动脉结扎等多种缝合止血技术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而双胎、巨大儿、高龄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心衰等合并症、并发症是产科的多见病。剖宫产术中的子宫收缩乏力的B-lynch处理自2005年开始由产科开始实施并推广至全科甚至全省,降低了产后出血引起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尽管产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科室并不就此满足,他们的目标是把产科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母婴医疗保健专业机构,西北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产科高级医师培训基地。
疼痛科成立于1987年,是国内最早的疼痛专业科室之一。该科拥有独立的门诊及病房,其中医务人员十余人,副教授一人,主治医师四人,主管技师一人,技师三人,护师一人;近年来共发表论文七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科研项目九项;其中省科技厅三项;省中医管理局一项;省卫生厅一项;省计生委一项;卫生部一项;院内两项。科室配备有多功能牵引床两台,颈椎牵引器三台,超激光治疗仪一台,射频治疗仪一台,中药离子导入仪一台等设备。该科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非手术疗法治疗疼痛疾病方面取得了突出疗效,形成了国内及西北地区完整的疼痛治疗体系。其诊疗水平居西北首位。
疼痛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个跨学科的高综合性的科室,主要开展对全身软组织性、血管性、神经性疼痛的治疗,以及癌痛控制、无痛分娩等方面的工作。在常见病如颈椎病,头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脉管炎等疾病的治疗上,通过多种非手术疗法的综合应用,使患者在创伤小、花费少、安全度高的前提下解除病痛。对于多种罕见、疑难、危重、无名的疼痛,采用独特的治疗技术,尤其在手法复位结合椎管内药物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独具特色,其技术居国内领先进水平。多年来,疼痛科还相继开展了星状神经节阻滞、胶原酶融核术、无痛分娩、癌痛控制、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脊髓刺激(SCS)等新疗法。在西北五省首家引进C型臂精确定位,利用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痛症有奇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病院心理精神科是儿童行为及心理发育障碍、医学心理咨询、医学心理治疗和精神疾病诊治中心。
有医务人员10人,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5人,博士1人,硕士4人。国家级编委3人,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2人, 常委1人, 委员1人。 3人曾在国外留学。
学科特色:①儿童青少年精神行为疾病的临床评估及诊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保健干预。②拥有较为全面的心理行为测查工具,可开展各类医学心理测试。③成人的情感、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各类应激和适应障碍的临床诊治及睡眠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科研方向定位:①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临床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②精神行为疾病的社会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③临床精神药物的科学研究。
门诊业务特色:1.儿童青少年行为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抽动障碍、孤独症、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饮食及排泄障碍、品行障碍、适应障碍及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等临床评估及诊治。2.儿童一般心理问题如咬指甲、发脾气、拔毛发癖等的干预。3.儿童青少年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及心身障碍诊治。4.成人心理精神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适应障碍等评估及治疗。5.老年精神疾病、老年情绪行为问题及睡眠问题咨询和治疗。6.拥有专业心理测查人员及设备,可实施多种发育评估、智力、气质、个性、人格、适应性、行为评定、记忆力、持续性注意力、认知能力、孤独症、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等测试和评估。7.教育咨询、婚姻咨询、行为治疗、家庭治疗、认知治疗等。8.生物反馈治疗技术,针对儿童注意力所致学习问题及成人睡眠问题进行行为训练及心理治疗,对焦虑障碍及适应障碍有临床疗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58年,是西北地区较早创立的皮肤性病科之一。在其发展史上曾先后培养了多位著名专家教授。刘辅仁、马元起、都绥之、吴廷璧、顾伟程、宋志学、王克谨以及张尚斌等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科室也在不断地前进和壮大。现有医师14名,护士14名,技师、检验师4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硕士学位者8名。2007年与交大二院共同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医疗方面:科室年门诊量超过9万人次。除该地患者外,山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外省患者也不断慕名前来就医。科室设置床位21张,未来随着环境改善将会设置超过40张。目前床位使用率超过140%。年收治患者预计将达1000例次以上。每日开设专家、专病门诊和普通门诊为患者服务,并已实现网上、电话及现场预约挂号。目前科室拥有先进的荧光显微计算机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紫外线分析仪、伍德氏灯,性病检测等多种先进检测设备;常规开展斑贴、点刺、皮内试验、食物不耐受检测,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性病病原体检测等;UVB和最新308准分子光照射治疗白癜风、银屑病,获得满意疗效。应用光动力治疗重度痤疮和复发性尖锐湿疣已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氦氖、红光治疗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受到患者好评。对黄褐斑、痤疮、面部皮炎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面部倒模及护理治疗新技术。点阵激光主要用于皮肤瘢痕和面部年轻化。光子系统兼具去除雀斑和嫩肤双重效果。西北唯一毛发移植治疗脱发等是近期开展的全新技术。最新投入德国激光脱毛和以色列飞顿激光色素治疗系统,适用于局部多毛、太田痣、皮肤色沉、暗斑、纹身等。为爱美人士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将很快成为皮肤性病科新方向。梅毒标准治疗的引入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健康威胁。专病门诊的开诊将为很多慢性病患者提供最新前沿技术和治疗生活指导。
教学方面:承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留学生与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皮肤性病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参编多部专著。1999年被授予博士点。
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校级及医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发表科研论文275篇。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9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皮肤性病科临床药理基地并开展相应的药物临床试验。
全体皮肤科人员正在和不断为西北领先的一流科室而努力奋斗。
科室理念:崇尚技术,健康皮肤。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79
好评率(98.8%)
擅长: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肺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腔积液、胸膜和胸膜腔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456
好评率(99.7%)
擅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肌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急性鼻咽炎、脑供血不足、糖尿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病、低血压、贫血、焦虑症、晕厥、房性早搏、graves病、哮喘、肺部感染、高脂血症、低血糖、窦性心律失常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96
好评率(99.5%)
擅长:甲状腺疾病、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样病变、内分泌失调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
好评率(--%)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感染性疾病
服务人次 4
好评率(--%)
擅长: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服务人次 324
好评率(99.0%)
擅长: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缺血性心肌病
查看更多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