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太阳病

太阳病,中医病证名。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面恶寒。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为常见证候。

太阳病应该做哪些检查?简述如下: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粒细胞消失。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种于鸡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进行病毒分离。
3、血清学检查
应用血凝抵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测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体,如有4倍以上增长,则为阳性。应用中和免疫酶试验测定中和滴度,可检测中和抗体,这些都有助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多聚酶链反应
      测定流感病毒rna它可直接从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检测病毒rna,是个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由于所有流感病毒基因组的各个rna节段的5'端和3'端均具有保守性,故可据此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检测。目前改进应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检测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养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进行测定。
5、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法检测抗原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征标本,用荧光或酶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检出抗原,出结果快、灵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如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则能鉴定甲、乙、丙型流感。
6、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i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外邪初客体表,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称为太阳经证,包括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两种证候;若外邪随经入腑,则为太阳腑证,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两种证候。
1、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2、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3、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4、太阳蓄血证是以少腹急结,小便不利,其人如狂为其审证依据。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日常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
3、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4、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预防感冒的发生。
5、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龙须面、小馄饨、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二、流行性感冒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甜腻食物。
2、忌辛热食物辣椒、芥末等辛热食物助火生痰,使痰变粘稠,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
3、忌烧烤煎炸之品烧烤、煎炸食物。
4、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咖喱粉、胡椒粉、鲜辣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呼吸道粘膜不利,使之干燥、痉挛,引起鼻塞、呛咳等症,加重病人的症状。故感冒患者,不宜食之。
5、忌海鱼、柿子、烟、酒等。
6、忌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会使感冒迁延难治。
7、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

专业指导
①太阳伤寒证。为寒邪袭表,正阳被郁,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治宜辛温发汗,方用麻黄汤。
②太阳中风证。为外感风邪后,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③太阳蓄水证。为太阳经邪气影响膀胱腑气,气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发汗,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治宜通阳行水,方用五苓散。
④太阳蓄血证。为太阳随经热邪与瘀血结于下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甚则发狂,小便自利。治宜泻热破结,方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好评医生-太阳病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543 好评率(100.0%)

擅长:皮肤病、脱发、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脾胃病证、便秘、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呼吸系统病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心血管疾病、胸痹、骨关节病、颈椎病、神经系统病变、耳鸣、眩晕症、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风湿免疫病、干燥综合征、乳房疾病、缺乳、乳腺结节、乳腺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痛风、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肝胆病证、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糖尿病、男性早泄、多汗症、亚健康、痛经、失眠、月经不调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0678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急性鼻咽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脾胃病证、便秘、结肠炎、久泄、神经系统病变、耳鸣、顽固性失眠、皮肤病、痤疮、肾虚、肾阴虚、肾阳虚、阳虚、感染性腹泻、贫血、腹泻病、胃炎、口腔溃疡、多汗症、月经稀少、月经出血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伴月经量多、神经性阳痿、阳痿病、心因性阳萎、原发性早泄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847 好评率(100.0%)

擅长:手淫后遗症治愈与戒断、阳萎早泄遗精前列腺炎、多汗、焦虑抑郁强迫双相、肾虚、儿科、过敏性鼻炎、肺气肿、青春痘、脱发、银屑病、荨麻疹、痤疮、耳鸣、顽固性失眠、神经痛、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肥胖症、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免疫病、过敏性紫癜、痛风、高尿酸血症、单纯性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样病变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293 好评率(100.0%)

擅长:射精功能障碍、不射精症、男性早泄、勃起功能障碍、阳痿、生殖系统感染、睾丸炎、龟头包皮炎、急性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症、无精症、少精症、畸形精子症、弱精、淋病、尿道炎、肾虚、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弱精症、精索静脉曲张、肾阳虚、包皮过长、性腺功能减退、梅毒、性欲低下障碍、附睾囊肿、性病、睾丸胀痛、睾丸鞘膜积液、睾丸囊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睾丸结石、龟头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916 好评率(100.0%)

擅长:多汗症、失眠、感冒、便秘、阳虚、肾虚、口腔溃疡、咽喉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慢性疲劳综合症、湿热体质、肾阳虚、扁桃体肥大、儿童便秘、上热下寒证、鼻炎、痤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失眠、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炎、久泄

相关问答-太阳病

更多
你好,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症状吗?找一个医生复诊继续调,不要咨询多了,不通医生有不通经验和角度,要不你也不知道听谁的好了所以复诊再医生给你调啊你是学医的?吃药了有不舒服反应说明药物需要加减一下让我分析合并最后这个可能更好些看资料之前咨询过,现在有什么变化吗目前还有咽炎症状的气虚,阴虚内热都可能出汗太阳证也不会持续很久,时间久了都转了嗯不是柴胡汤加减的好吧,朋友帮你看的?朋友吃的你帮他咨询是吧?这个得问下开方医生得想法呢有些少阳表现的这属于伤寒六经辨证刚医院值班忙的出汗多也不一定太阳表现这个具体哪个更好没法说,因为医生经验角度不同,疗效是关键因为不是单纯的少阳证,你也可以吃下看看
杨励 连云港市中医院
2020-05-17
你说的是小三阳吧,如果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传染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小三阳的传染性本来就不是特别大一般不会
张婷婷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2015-12-05

相关文章-太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