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弱视

弱视(amblyopia)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斜视有密切关系,单眼偏斜可致该眼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对弱视的研究除眼科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外,还涉及到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

儿童

无传染性

1.视力差:裸眼和佩戴屈光矫正眼镜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低于正常。
2.拥挤现象:检查视力时,用单个视标检查时弱视患儿的视力会比成排成行检查的视力更好。原因可能由于是弱视患者视觉发育不完善,表现为单眼对注视目标周围视标的抑制作用不足,而干扰了被注视视标的清晰度。
3 .注视性质可能异常:部分弱视眼可能 不用眼底视力最敏感的区域注视,而改用其它部分的视网膜,从而影响视力水平,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要更大。
4.立体视异常。弱视患者由于双眼发育不均衡,从而影响立体视的发育,表现为立体感和精细工作能力受影响。
5.对比敏感度降低:弱视的对比敏感度下降,尤其是对精细目标(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差。
6.调节功能异常:弱视眼的调节能力低于正常眼。

1.视力检查。
2.外眼及眼底检查。
3.屈光检查。
4.斜视检查。
5.固视性质检查。
6.双眼单视检查。
7.视网膜对应检查。
8.融合功能检查。
9.立体视觉检查。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可诊断。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弱视的诊断需要明确同时伴有引起弱视发生的病因,如前文所述的发生于视觉发育敏感期内的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等病变。
鉴别诊断:
1 首先需要和一些引起视力下降眼部器质性病变鉴别:如眼底发育异常、黄斑区病变、视神经病变等导致的视力异常;
2 也需要与屈光不正,如近视进行鉴别:明显屈光不正引起弱视,但弱视与单纯屈光不正不同,单纯的屈光不正佩戴合适矫正眼镜时视力即可达到正常,而弱视眼即使经过规范验光后,佩戴屈光矫正眼镜时的视力还是低于正常。
3 部分眼部器质性病变可以同时导致弱视的发生,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等:此时患儿视力异常与白内障、角膜白斑等病变有关,但也与这些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视力发育异常有关,所以这类患儿的视力差包括了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视力降低,同时还有由此导致的弱视,因此对这些患儿的治疗就包括针对这些器质性病变的治疗和随后的弱视治疗。

预防: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发病率为3%左右。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时期。因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岁以前)和敏感期(6~8岁)是视觉发育的最快时期,同时也是视觉在遭受异常环境刺激最易产生永久性损害的时期。因此,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以内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及去除视觉剥夺因素是预防弱视发生的根本办法。儿科及眼科医生应有相当强的预防弱视发生的意识,应注意观察婴幼儿是否有产生弱视的可能因素,并通过可行的检测手段早期发现,及时纠正。

自1984年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成立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也都相继成立了区域性的弱视、斜视防治组。截至目前,已召开多届全国弱视、斜视学术交流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对弱视的基础理论、心理生理、电生理等诸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支庞大的弱视斜视防治网已经形成。但这还不够,还应当通过更多的宣传媒介来宣传弱视、斜视的有关知识及其危害,使更多的人了解有关弱视、斜视的基本知识,增强人们对弱视、斜视早发现、早治疗的观念。为配合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提高我国儿童身体素质,眼科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眼睛的构造十分复杂、精细,而且十分容易受到损坏,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失明。因此,保护好眼睛便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宝宝开始。

第一,在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用眼卫生,让小孩的毛巾、手帕、脸盆跟大人分开使用,以免染上急性结膜炎、沙眼等传染性眼病;教育小孩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要给小孩玩弄剪刀、针等锐利坚硬的东西,以免伤及眼睛。

第二,教育小孩子注意用眼卫生,小孩在玩玩具、看连环画或画画时不要距离太近,要保持正确姿势,且灯光要充足,不要太暗或太强。通常在小孩4岁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视力,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治疗。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做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眼。

第三,少年儿童正值生长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零食、不要偏食。还应鼓励孩子们多到室外活动,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注意眼睛的营养供给。

第四,注意预防传染眼病及全身性疾病。许多传染性眼病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不管是得了什么眼病,都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一些全身性疾病对眼睛也有很大影响,如结核病、肾病等。因此,要注意防治,避免延误病情。

1.劝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
2.要注意引导孩子多吃些粗粮(如玉米面、小米等),以增加必要的维生素供给。
3.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
4.不让孩子吃蒸煮过头的蛋白质类食物。
5.根据孩子营养状况,必要时补给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鱼肝油等)和矿物质(如锌、铁、钙等).
6.注意用眼卫生。
7 弱视治疗时由于佩戴眼镜、遮盖眼罩等负面事件,需要注意患儿情绪波动,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和压力。
8 由于遮盖治疗时要遮盖健眼,使用弱视眼视物,所以治疗时患儿视力是显著低于未治疗时的(治疗时用视力差的弱视眼注视,而未治疗时用视力好的健眼注视),需要进行患儿的安全教育,评估和关注视力因素对学习、运动等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目前研究显示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弱视一般发生在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时期,因此,及早接受常规的眼部体检、平时注意观察和发现幼儿的视觉异常、及时在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内矫正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及治疗眼部疾患可以减少弱视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

好评医生-弱视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728 好评率(98.0%)

擅长: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屈光不正、近视、散光、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浆、晶状体病、白内障、眼睑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结膜炎、霰粒肿、上睑下垂、倒睫、眼表疾病、干眼症、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角膜病、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炎、眼底病、赖特综合征、青光眼、过敏性结膜炎、弱视、虹膜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6166 好评率(100.0%)

擅长:结膜病、翼状胬肉、眼表疾病、干眼、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屈光不正、近视、远视、高度近视、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葡萄膜疾病、葡萄膜炎、眼睑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倒睫、上睑下垂、晶状体病、白内障、眼病、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眼底病、红眼病、赖特综合征、玻璃体后脱离、斜视、青光眼、弱视、角膜炎、急性结膜炎、球结膜下出血、眼外伤、结膜结石、高眼压症、圆锥角膜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7594 好评率(95.1%)

擅长:结膜病、翼状胬肉、眼表疾病、干眼、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泪囊炎、屈光不正、近视、远视、高度近视、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葡萄膜疾病、葡萄膜炎、眼睑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倒睫、上睑下垂、晶状体病、白内障、赖特综合征、弱视、角膜炎、高眼压症、斜视、青光眼、过敏性结膜炎、眼底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玻璃体后脱离、假性近视、虹膜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95 好评率(100.0%)

擅长:眼表疾病、干眼、屈光不正、近视、眼睑病、睑腺炎、霰粒肿、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结膜病、翼状胬肉、晶状体病、白内障、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混浊、眼底病、弱视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887 好评率(100.0%)

擅长:屈光不正、近视、晶状体病、白内障、弱视、青光眼、斜视、眼表疾病、干眼、干眼症、角膜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结膜病、翼状胬肉、玻璃体疾病、泪囊炎、泪道阻塞、泪器病、结膜炎、倒睫、睑腺炎、霰粒肿、上睑下垂、视网膜脱落、黄斑病、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散光

相关问答-弱视

更多
...是不是真的弱视弱视程度孩子自身调节力太强,散瞳是去除调节力,也就是去除测量误差,可以得到真实度数都不好说,要看散瞳后度数和矫正视力,现在其实都是在猜测嗯嗯
黄乐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5-24
你现在矫正视力是多少?不用客气,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真心祝愿你和你的家人身体健康!如果你要复诊,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关关注我,通过“我关注的医生”可以找到我。祝早日康复,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陈建军 常州市中医院
2024-10-30
...的话,不是弱视裸眼视力低于5.0,但是矫正视力是5.0以及以上的话,也不是弱视。如果是0.5的话,这个可能需要到医院检查散瞳验光,戴试戴的眼镜,查看矫正视力不好意思刚才没看清楚单眼视力,同年龄孩子视力标准:三岁为0.5-0.6(4.7-4.8), 四岁为0.6-0.8(4.8-4.9), 六岁为0.8-1.0(4.9-5.0),七岁以上为1.0(5.0)或以上。差不多0.8左右孩子是十足的五周岁,对吧?只能说裸眼视力低于正常了。不能判断是不是弱视。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戴了眼镜,也无法提高,那就是弱视了那有可能是有点弱视的戴了眼镜,如果在0.8左右的话,那就没有问题是的,轻微弱视是的是的眼镜是一个帮助的作用孩子检查结果您可以发给我看一下吗?是的因为眼底视网膜的发育需要看清楚图片您能把孩子的检查结果发给我看一下吗?如果是远视的话,有可能眼镜是能拿掉的如果是近视的话那以后就一直要带着了您好,是远视散光,镜子应该是慢慢可以拿掉的。但是也不能100%保证。有拿掉镜子的可能。但是如果是近视的话,那镜子是拿不掉了。还好,度数不算高但必须戴眼镜,进行视觉训练这样弱视才可以恢复。达到和追上正常年龄段的视力标准远视,弱视没有用必须戴眼镜或者作用不大一般到了6~8岁的时候,视网膜就发育完全了。那个时候再治疗就晚了。是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带,除了睡觉之外。这个眼镜是有治疗作用的。直到视力达到正常水平为止。一般来说可能得到六,七岁。视网膜发育完善了,也就慢慢停下来了。正常得5.0,也就是1.0。单眼视力,同年龄孩子视力标准:三岁为0.5-0.6(4.7-4.8), 四岁为0.6-0.8(4.8-4.9), 六岁为0.8-1.0(4.9-5.0),七岁以上为1.0(5.0)或以上。我刚才发给您的这个表就是一个正常的标准。孩子在5周岁的时候,视力应该是0.8左右,但是咱的孩子呢,矫正视力只有0.5,0.6,所以还是低一些的。正常的孩子,在5周岁的时候是能看到0.8的。孩子经过锻炼,如果每只眼睛的视力,都能达到0.8以及1.0的话,那就是正常了。经过戴眼镜经过训练,大部分孩子都能达到正常水平的。如果到8岁还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的话,那再治疗就没有效果了。那个时候再戴眼镜再做治疗,也没有用了。所以才需要抓住,孩子现在5岁到8岁之间的这三年来,进行戴眼镜和训练。眼镜是要一直戴着的,除非裸眼视力能达到0.8。裸眼视力就是不戴眼镜的视力。矫正视力就是戴眼镜的视力。有可能的肯定是有影响的。上边那个黄圈里面的视力是一个0.4一个0.5。这应该是裸眼视。下面那个圈里面视力是0.6,0.5。这个是矫正视力。这是小孩子的护眼小常识,您可以看一下
李素芳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2024-09-15

相关文章-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