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又称特发性扭转痉挛(ITS)、扭转性肌张力障碍、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临床以肌张力障碍及四肢、躯干以至全身剧烈不随意扭转为特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多见。

临床表现扭转痉挛主要是躯干和四肢的不自主痉挛和扭转,但这种动作形状又是奇异和多变的(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起病缓慢,往往先起于一脚或双脚,有痉挛性跖屈。一旦四肢受累,近端肌肉重于远端肌肉,颈肌受侵出现痉挛性斜颈。躯干肌及脊旁肌的受累则引起全身的扭转或作螺旋形运动,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运动时或精神紧张时扭转痉挛加重,安静或睡眠中扭转动作消失。肌张力在扭转运动时增高,扭转运动停止后则转为正常或减低。病例严重者口齿不清,吞咽受限,智力减退。极少患者可因扭转发生关节脱位。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缓慢,可持续许多年,极少数病情不进展或自行缓解。有少数患者因严重的扭转痉挛造成关节软组织的纤维化和退行性变,使关节呈永久性挛缩畸形,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原发性扭转痉挛的转归差异较大,起病年龄和部位是影响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起病年龄早(15岁以前)及自下肢起病者,大多不断进展,最后几乎都发展为全身型,预后不良,多在起病若干年后死亡,自行缓解甚少。成年期起病且症状自上肢开始者预后较好,不自主运动趋向于长期局限于起病部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或散发型的预后较隐性遗传型好,因为前者起病年龄晚且多自上肢起病。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有智能减退,因不自主运动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活动,晚期病例可因骨骼畸形,肌肉挛缩而发生严重残废。

血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及分类。
1.CT、MRI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2.基因分析
对确诊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1.痉挛型脑瘫
指出生前至出生后早期(一般指生后4周之内),在脑发育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而造成非进行性但永久存在的脑损害,引起的一种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
2.强直型脑瘫
四肢僵硬、强直,不能自主活动。
3.大脑发育不全
是指胎儿出生后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大脑发育不全,胎儿表现呆滞、多动、痴傻等现象。
4.徐动型、混合型脑瘫,DRD(橄榄、桥脑、小脑神经变性性疾病)等
5.痉挛性斜颈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年人起病者最多见,男女同样受累,起病缓慢,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及颈夹肌的收缩,最易表现出症状。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引起头向对侧旋转,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时头部向前屈曲,两侧斜方肌及颈夹肌同时收缩时头部向后过伸。患肌可发生肥大,当患者试图维持其头部正位时,大多有头部震颤。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1)左旋多巴类 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巴反应性痉挛可明显改善症状,通常小剂量即可有效。左旋多巴类药物对其他类型的扭转痉挛效果较差。(2)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在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无效时选用对继发性扭转痉挛有较好疗效。(3)GABA能药物 如氯苯丁氨酸。对于继发性痉挛伴有疼痛和僵直的患者可考虑采用鞘内注入Baclofen,但此法的长期疗效未得到证实。(4)其他药物 如中枢性肌松剂、安定类、止痛药等均可能缓解本病的某些症状,抗多巴胺能类制剂的应用存有争议,因为有可能诱发肌僵直。2.外科治疗凡年龄在7岁以上;病程超过1~1.5年;应用各种药物(包括暗示疗法)治疗无效者,又无其他严重疾病,才考虑手术。对于单侧肢体扭转,且能独立生活,还可参加劳动者,或双侧严重疾病伴有明显球麻痹,智能低下以及学龄前儿童均不宜手术。(1)立体定向毁损术 1955年Cooper在应用丘脑定向毁损术改善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的基础上,首先应用丘脑毁损术治疗扭转痉挛,其后有使用不同靶点治疗扭转痉挛的报道,目前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扭转痉挛主要破坏苍白球内侧部或丘脑腹外侧核头部或中央中核外1/3,躯干症状严重者要做双侧手术,复发者可再次定向毁损,但要扩大毁损范围。(2)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DBS可以有效地缓解肌张力障碍,改善扭转痉挛患者的症状。而且DBS具有可逆性和可调节性等优点,对组织无永久性损害,尤其适用于脑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患者。刺激靶点包括Vim核、Gpi、STN、Vop等,刺激频率130Hz~180Hz左右,可单侧手术,也可双侧同时植入电极刺激。(3)脊髓慢性电刺激 随着DB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脊髓刺激治疗扭转痉挛目前已基本弃用。预后原发性扭转痉挛的转归差异较大,起病年龄和部位是影响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起病年龄早(15岁以前)以及自下肢起病者,大多不断进展,最后几乎都发展为全身型,预后不良,多在起病若干年后死亡,自行缓解甚少。成年期起病且症状自上肢开始者预后较好,不自主运动趋向于长期局限于起病部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或分散型的预后较隐性遗传型好,因为前者起病年龄晚且多自上肢起病。

有遗传背景的患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答-扭转痉挛

更多
你好,请问你这种痉挛有多久啦?怎么出现的呢怎么样痉挛呢,全身还是仅上肢或者下肢呢哦,你这种情况怎么发生的呢?有检查过吗?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怎么样呢?你好,你这种疾病确实比较麻烦,没有什么特效药物,所以用药治疗,一般效果不佳的!你的经济情况如何呢,如果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建议去知名的神经外科医院检查治疗,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比如手术治疗!你现在的用药,得在专科医生检查并指导下用药,没看到你的情况,没法下药的,实在非常抱歉!
高爱峰 旬邑县医院
2015-10-09
是你吗?这种情况,我作为骨科大夫,没有见过应该不是骨科的病还是属于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你们那边比较牛逼的医院嗯嗯您好,您现在有什么症状吗?谁神经的事建议去神经内科或者外科就诊建议去这个医院查查,看看建议做颅脑磁共振,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王英灿 泰安市中心医院
2020-11-02
服药多久了,还吃过什么药物?三种药物还是控制不住,还在发作?哦,你这病发了有多久了?哦,建议继续服用氯硝安定,其它两药停用。2-改用安坦片,一片,每天两次。3-加用左旋多巴,或者美多巴,一片,每天两次。试试看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建议去神经科看病。安坦也有镇静作用,若实在睡不好,就吃奥氮平。或者再加一种,安坦就好了就你目前的用法吃药哦,建议继续服用氯硝安定,其它两药停用。2-改用安坦片,一片,每天两次。3-加用左旋多巴,或者美多巴,一片,每天两次。试试看就三个药,安坦,奥氮平,安定,记住了吧若安坦没有消果,还有其他药物,巴氯芬吃过吗?那不防试试,巴氯芬10毫克,每天两次。其实安坦是治疗你这个病的首选药物,你可能当时剂量不够吧可能有效,但不是100%可消除你的症状这个就高当了,一片就好这个左旋多巴对原发或先天的比较好,继发的效果差了可以的,先试试看,一般三天后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吃一周若无效再说不客气好的
王永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2015-10-09
好评医生-扭转痉挛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306 好评率(100.0%)

擅长: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病、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痴呆、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脱髓鞘、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视神经脊髓炎、颈动脉斑块、颅内感染、脑炎、帕金森、头痛、慢性偏头痛、重症肌无力、睡眠障碍、记忆障碍、顽固性失眠、自身免疫性脑炎、躯体化障碍、脊髓病、眩晕症、神经衰弱、脊髓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9990 好评率(95.6%)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15 好评率(100.0%)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抑郁症、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复发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毒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152 好评率(100.0%)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视神经脊髓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狭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痴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脂血症、肌病、运动神经元病、昏迷、高血压病、神经病、抑郁症、低血压、药物中毒、颤证、神经官能症、嗜睡、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351 好评率(92.4%)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中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头痛、偏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痴呆、老年痴呆症、抑郁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病、嗜睡、糖尿病、急性鼻咽炎、贫血、枕大神经痛、焦虑症、高脂血症、神经衰弱、低血压、颤证、特发性震颤、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痛

相关文章-扭转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