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颤证

颤证又称振掉、颤振、震颤,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西医的某些椎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性麻痹、舞蹈病、手足缓动症等。

无特定的人群

无传染性

临床以头及四肢颤动、振摇为主要特征。 常伴有肢体拘急强直,表情呆板,步态慌张,语涩流涎等症状。 本病以中、老年,素体肝肾阴亏为多见。病位: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风、火、痰、瘀为患。

临床当分标本、虚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者为虚,风火挟痰者为实。如虚实相兼为病者,多以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风痰为病之标。
相关检查:
1、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因脑部疾病引起颤证的诊断。
2、眼底角膜色素环(k一f环)检查,血铜、尿铜的测定和肝功能的检查,有助于因铜代谢异常性疾病引起颤证的诊断。
3、检测t3和t4及甲状腺机能,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
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神识呆滞等症状。
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发病与情志有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
二、病证鉴别
颤证与瘛疭的鉴别:瘛疭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而无肢体抽搐牵引和发热、神昏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瘀火、痰、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但病久常标本虚实夹杂,临证需仔细辨别其主次偏重。

⑴风阳内动证: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为郁怒伤肝、郁火生风、风阳扰筋所致,治疗宜镇肝熄风、舒筋止颤,方药选用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怀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茯苓、夜交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等。
⑵痰热风动证: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粘,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痰热内蕴、热及生风、筋脉失约所致,治疗宜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方药选用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南星、枳实、生姜、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贝母、白芍、竹茹等。
⑶气血亏虚证:头摇肢颤,面色恍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为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治疗宜益气养血、濡养筋脉,方药选用人参养荣汤加减:白芍、当归、陈皮、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大枣等。
⑷髓海不足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痴傻,舌质红,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为髓海不足、神机失养、肢体失主所致,治疗宜填精补髓、育阴熄风,方药选用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鹿角、生龟板、枸杞、人参、陈酒、生白芍、阿胶、生地、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等。
⑸阳气虚衰证: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阳气虚衰、筋脉失温所致,治疗宜补肾助阳、温煦筋脉,方药选用地黄饮子加减:生地、生黄芪、熟地、甘草、天冬、麦冬、石斛、枇杷叶、枳实、泽泻、人参等。

适当参加活动及体育锻炼,如:太极拳、体操等,不但可以增强体质,对于预防震颤,亦有积极意义。

1.颤振的预防,主要有情志,生活起居,饮食调摄几个方面。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减少房事;饮食宜清淡。
2.防治中毒及颅脑外伤。对于颤振继发于其他病者,应重视原发病治疗。

好评医生-颤证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221 好评率(100.0%)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视神经脊髓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狭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痴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脂血症、肌病、运动神经元病、昏迷、高血压病、神经病、抑郁症、低血压、药物中毒、颤证、神经官能症、嗜睡、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395 好评率(91.1%)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中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头痛、偏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痴呆、老年痴呆症、抑郁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病、嗜睡、糖尿病、急性鼻咽炎、贫血、枕大神经痛、焦虑症、高脂血症、神经衰弱、低血压、颤证、特发性震颤、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3712 好评率(100.0%)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高血压性脑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头痛、偏头痛、颈椎病、失眠、神经病、焦虑症、急性鼻咽炎、抑郁症、耳鸣、脑卒中、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毒感染、低血压、贫血、嗜睡、低血糖、特发性震颤、动脉硬化闭塞症、晕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graves病、上呼吸道感染、颤证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029 好评率(95.9%)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9858 好评率(97.7%)

擅长:头痛、脑血管病、失眠、神经衰弱、焦虑症、萎缩侧索硬化、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供血不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帕金森、运动障碍疾病、颅内感染、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神经痛、耳鸣、颈椎病有关的头痛

相关问答-颤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