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面神经瘤

原发于面神经鞘膜的肿瘤,又称为神经鞘膜瘤或雪旺鞘膜瘤。可发生在全程面神经的一段纤维上,但以膝状节周围出现较多。肿瘤生长很慢,长期可无症状。颞骨高分辨CT静脉造影是显示面神经瘤最准确的方法。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肿瘤生长很慢,长期无症状。原发在水平段者因骨管狭窄受压比垂直段者早且重,面瘫出现也早且重,可以反复发作,40%的病人早期表现面肌痉挛,尔后转为面瘫。原发在鼓室段者,除面瘫外还可有耳鸣耳聋,如原发在内听道内,则易和听神经瘤相混淆。

主要全面进行面神经功能检查,如泪腺,颌下腺分泌,镫骨肌反射及舌味觉试验等,颅底及乳突X线摄片,可见面神经管道有骨质破坏,CT乳突和颅底扫描诊断意义更大。

全面进行面神经功能检查,如泪腺颌下腺分泌,镫骨肌反射及舌味觉试验等,颅底及乳突X线摄片,可见面神经管道有骨质破坏,CT乳突和颅底扫描诊断意义更大。颞骨高分辨CT静脉造影是显示面神经瘤最准确的方法,多轨迹断层片也有用,可以描绘出面神经管的细微骨质变化。凡有进行性面瘫,除非已确诊为其他原因所致,均应考虑此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面部抽搐或痉挛者。突发性面瘫经全程探查减压后无改善时,也应考虑本瘤。对有前庭耳蜗症状的患者,都应进行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若为传导性听力下降,肿瘤常在膝状神经节以下;感觉神经性听力下降,蜗后症状或单侧前庭功能减弱,必须疑为近端的肿瘤或耳囊受到破坏。

根据肿瘤的大小及位置,小者可行鼓室切开去除,大者可经耳后乳突进路切除,发生于颅底者可经颞部颅中窝进路切除面神经瘤。虽出现面瘫多年,但面肌很少发生萎缩,如术后能进行面神经吻合或行神经移植等其疗效比外伤性面瘫要好。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本病无特殊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
由于面神经瘤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发展慢,因此常易忽视或误诊,许多被误为贝尔氏麻痹,往往肿瘤较大或向颅外扩展时才被发现,故凡有进行性面瘫,除非已确诊为其他原因所致,均应考虑此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面部抽搐或痉挛者,突发性面瘫经全程探查减压后无改善时,也应考虑本瘤。

好评医生-面神经瘤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851 好评率(100.0%)

擅长: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病、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痴呆、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脱髓鞘、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视神经脊髓炎、颈动脉斑块、颅内感染、脑炎、帕金森、头痛、慢性偏头痛、重症肌无力、睡眠障碍、记忆障碍、顽固性失眠、自身免疫性脑炎、躯体化障碍、脊髓病、眩晕症、神经衰弱、脊髓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623 好评率(98.5%)

擅长: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肌张力障碍、面瘫、顽固性失眠、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824 好评率(98.6%)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213 好评率(97.3%)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张力障碍、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视神经脊髓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萎缩侧索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疾病、颅内感染、病毒性脑炎、脑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抑郁症、耳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特发性震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74 好评率(100.0%)

擅长:缺血性脑卒中、中风、血管性痴呆、颅内动脉瘤、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视神经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睡眠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痴呆、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重症肌无力、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慢性头痛、神经衰弱、抑郁症、脊髓炎

相关文章-面神经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