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脏心室呈现不对称的肥厚为特征,左侧心室肥厚为典型,偶尔会发生于右心室。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缓慢,在青年人中多见。青年猝死的原因之一便是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可能由基因突变导致,并可能与内分泌激素有关[1]。
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猝死等症状。
医生可根据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并结合基因检测、心脏影像学检查等,作出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的基础治疗为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症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及心肌化学消融治疗等[1]。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耐心接受治疗,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激烈运动,减轻心脏压力等。


预防时,需要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及心脏功能的定期检查。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为中心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顺应性降低为特征,病因不明的遗传性心肌疾病[1]。
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出现哪些症状?[4]

晕厥
胸闷
呼吸困难
胸痛
心悸
猝死

肥厚型心肌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6]

房颤
心力衰竭
猝死

1.超声心动图
对HCM诊断有重要意义:①室间隔肥厚与左室游离壁厚度之比>1.5cm;②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移动及主动脉收缩中期关闭现象;③心室腔小;④左室流出道狭窄<2.0cm;⑤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加快;⑥休息时收缩期左室心尖部心腔与流出道压力阶差>30mmHg,则认为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对称性左室肥厚时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一致。
2.心电图
左心室或双室肥厚及ST-T改变,深而倒置的T波、有时有异常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还可以发现其他心律失常如房颤、早博等。
3.X线检查
X线检查没有明显的特点,可能见到左房、左心室增大,也可能在正常范围。晚期可见右室增大和肺淤血表现。
4.心脏磁共振(MRI)
其敏感性高于超声心动图,但费用较高,对于诊断特殊部位的肥厚和不典型的肥厚最为灵敏。还可以发现心肌纤维化组织。
5.心内膜下心肌活检
免疫性荧光可发现肥厚心肌内儿茶酚胺含量增高,组织学可见心肌排列紊乱和肥大的心肌细胞。

怀疑急性心力衰竭,需要做哪些检查?
心电图、胸部 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心导管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
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这些检查有什么用?

心电图:肥厚型心肌主要表现为 QRS 波左心室高电压、倒置 T 波和异常 q 波。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同时可伴有室内传导阻滞和其他各类心律失常。

胸片:可显示有没有心脏增大。

超声心动图: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主要诊断手段,心室不对称肥厚而无心室腔增大为其特征。可评估有无流出道梗阻以及心室顺应性及舒张功能等。

心脏磁共振:进一步显示心室壁和(或)室间隔局限性或普遍性增厚,梗阻性 HCM 可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SAM 征、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可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者在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存在收缩期压力阶差。

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肌活检对除外浸润性心肌病有重大价值,用于除外淀粉样变、糖原贮积症等。

肥厚型心肌病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需要鉴别其他原因导致的心室肥厚,包括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运动员心脏肥厚、淀粉样变、糖原贮积症等。具体的鉴别应有专业医师进行。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防治并发症为主,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如何治疗肥厚型心肌病?[3][4][5]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肥厚型心肌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β 受体阻滞剂: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线药物,能够有效心绞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医生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胺碘酮:不仅拥有轻度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还能够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有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及猝死率,且安全性较高。


抗凝剂:

华法林:医生会推荐肥厚型心肌病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服用华法林,可以降低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利尿剂:对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仍未明显缓解的患者,加用利尿剂有望改善患者症状,但可能加重梗阻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心律失常,所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非药物治疗

经皮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经皮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是使患病区域的心肌选择性坏死,消除心室间隔的心肌肥厚,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医生可能推荐老年患者,或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接受消融术治疗。

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

可以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若患者同时合并瓣膜疾病、冠脉病变或心房颤动时,医生可以同时对合并的疾病,进行治疗。

 经皮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不适合进行化学消融、及不适合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医生可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

 起搏器治疗

单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房室阻滞时,医生可能为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进行治疗。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是目前唯一可靠的、预防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猝死的手段。植入除颤器,防止或者终止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和严重心动过缓,从而预防猝死。

心脏移植

肥厚型心肌病终末期,出现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法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时,医生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建议是否进行心脏移植。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只发现了 50~70%,还有 30~50% 的患者病因不明,所以,在注意肥厚型心肌病遗传影响的同时,平日也应注意心脏功能方面,可能出现的疾病表现。

具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进行基因突变的定期筛查。
妊娠初期的肥厚型心肌病女性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产前遗传诊断,有助于发现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运动员等高危职业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心脏的功能性检查。
平时适当运动,健康生活,避免剧烈的运动和劳作。

好评医生-肥厚型心肌病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49 好评率(100.0%)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早搏、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心动过缓、室速、室性早搏、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血脂异常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3068 好评率(99.4%)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上速、室速、心肌疾病、心肌炎、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血管病症、动脉粥样硬化、结构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老年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糖尿病、心脏肥大、脑血管病、晕厥、高脂血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脑供血不足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214 好评率(100.0%)

擅长: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早搏、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房颤、心绞痛、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动过缓、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功能不全、猝死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577 好评率(100.0%)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血脂异常、心肌炎、心房颤动、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早搏、心动过缓、室上速、心肌疾病、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动脉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451 好评率(96.1%)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绞痛、高脂血症、早搏、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动过缓、焦虑症、心肌疾病、心房颤动、心肌炎、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心房扑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关问答-肥厚型心肌病

更多
心脏超声检查给我看看,肥厚只是一种描述,不一定是肥厚性心肌病这个不用担心做个心脏超声看看心电图还好,没有什么问题怕什么呢,做了就知道了你想太多了,不会的,心电图没有什么特异性查一下,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这么一说不能简单说肥厚性心肌病就怎么样啊就好比感冒,重感冒可以死人,轻的没有什么啊是的,做个心脏超声看看再说
周强 武汉协和医院
2023-11-24
...起心率快的肥厚型心肌病是建议口服贝塔受体阻滞剂的。建议吃上控制下心率。此外做个动态心电图看看,是否除了单纯的窦性心动过速还有没有其他心律失常情况。你这个心率确实偏快。有必要查一下。不客气正常上楼,上坡,慢跑都不算剧烈运动。另外还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如果运动程度已经引起不适症状了。那就不应该继续了。胸闷,憋气,胸痛,心悸等不客气
孙涛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2022-04-24

相关文章-肥厚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