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感冒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伤风”。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无特定人群

有传染性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播

普通感冒的潜伏期 1~3 天不等,常在季节交替和冬、春季节发病。患者主要出现鼻部和咽部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无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感冒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感冒患者早期症状比较轻微,通常包括:

喷嚏;
鼻塞;
鼻涕:感冒初期为清水样鼻涕,2~3 天后变为较为粘稠的鼻涕;
咽部不适:咽干、咽痒、咽痛;
咳嗽:有时会有少量咳痰。

感冒严重的患者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如下全身症状:

发热;
畏寒;
四肢酸痛;
头痛乏力;
食欲不振。
感冒有哪些危害?大多数患者的感冒通过充分休息、补充营养和多饮水就可以在 1~2 周内痊愈。但是如果处理不及时,也会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老年人、儿童和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感冒并发症,应当予以注意。
感冒的并发症包括:

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向下侵袭到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中耳炎鼻旁窦炎:由于不正确的擤鼻涕所引起,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心肌炎:临床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病情会比较严重,甚至会导致猝死
急性肾炎:鼻咽部的链球菌感染导致肾脏发生了免疫反应,进而出现了肾炎,常见于儿童。
基础疾病的急性加重: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等,感冒会引起这些疾病的急性加重。

1.血常规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诊断感冒,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一般而言不需要,医生通过问诊和查体即可诊断感冒,不需要做其他化验或检查。
查体是指测量体温,观察眼、鼻、咽部,听诊心脏、肺部等等。感冒患者可能会有低热、结膜充血、鼻黏膜肿胀、咽部红肿等表现,但不会有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异常表现。
如果医生在问诊和查体后怀疑感冒以外的疾病,可能会建议血常规、胸部 X 片、病毒或细菌培养等检查。
感冒可以自我诊断吗?
可以。感冒很常见,且不严重,可以不去医院,先自我诊断。但如果感冒迟迟不好,或出现了感冒常见症状以外的症状,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感冒,也建议去医院就诊。
出现哪些症状,提示可能不是感冒,应及时就诊?

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甚至出现性情改变、神志改变、肢体感觉异常、肢体活动异常等,需要警惕脑炎、脑膜炎等疾病。

「感冒」迟迟不好,一直有发热,出现胸闷、心慌、胸痛等症状,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出现极度疲乏、恶心、呕吐,不想吃油腻的东西,小便颜色加深,皮肤、眼白发黄,需要警惕肝炎。

高烧不退、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严重,需要考虑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长期发热,午后低热,伴有体重减轻、睡着后出汗(盗汗)、食欲差等症状,需要警惕结核病。

出现上面的问题,就应该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怎么区别?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症状非常相似,都是以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为主要症状。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区别:

过敏性鼻炎一般是吸入了特定的过敏性物质,如花粉、尘螨、冷空气等。

过敏性鼻炎常突然发病,一阵一阵的连续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则是逐渐发病,症状一点一点地加重。

过敏性鼻炎发生的时间短,来得快,去得快;而感冒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痊愈。

感冒和流感怎么区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比感冒症状更重、传染性更强。
感冒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出现,流感在冬季、春季更容易出现,而且流感会在幼儿园、学校、工作单位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短时间内出现出现多个人患病的情况。
感冒的常见症状是鼻塞、流涕、咽喉痛。咳嗽不多。疲乏、全身酸痛不明显。发烧、头痛比较少见。
流感的常见症状是 39 ℃ 以上的高热、头痛、极度乏力、肌肉酸痛、胸痛。咳嗽可越来越重。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不明显。
感冒和细菌性咽炎或细菌性扁桃体炎怎么区别?
细菌性咽炎或细菌性扁桃体炎以咽喉痛、咽内异物感或干咳为主要特征;而感冒一般同时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医生通过检查咽喉部、抽血化验,通常可以把感冒与细菌性咽炎或扁桃体炎区别开来。

用药原则:

1、一般治疗及护理。

⑴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⑵高热时卧床休息。

⑶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⑷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⑸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⑴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
①物理降温。
②药物降温。
③有头痛、发热、周身肌肉酸痛症状者,可酌情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小儿感冒及有哮喘病史者应忌用阿司匹林。

⑵止惊及镇静:
①安定,每次0.3mg/kg 静注 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
②鲁米那纳,每次5-8mg/kg 肌注。
③水化氯醛,每次60mg/kg灌肠。
④冬非合剂:冬眠灵、非那更每次各0.5-1mg/kg,6小时一次,可用2-3次。优点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低脑耗氧量。

⑶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常用祛痰止咳药物

3、抗生素的适应症。

病毒感染一般不宜应用抗生素。对年龄较小(婴幼儿),体温较高(肛温39.5-40℃以上),且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有核左移,或已有细菌性扁桃腺炎、中耳炎、咽炎等,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Ⅵ)。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⑴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⑵高热时卧床休息。
⑶给予易消化食物,供给足够水份。
⑷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⑸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⑴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⑵平时不要穿着过多,气温变化时应增减衣服;
⑶避免与患者接触,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⑷及时治疗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营养不良、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

好评医生-感冒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379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哮喘、慢性咳嗽、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小儿流行性感冒、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小儿腹泻病、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心血管疾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神经系统病变、脑炎、癫痫、抽动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炎、肾积水、免疫性疾病、川畸病、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贫血、发育障碍、佝偻病、中毒、脑病、湿疹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2008 好评率(100.0%)

擅长:小儿肺炎、腹泻病、新生儿黄疸、湿疹、便秘、新生儿肺炎、呼吸系统病变、小儿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川畸病、感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化系统疾病、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不良、佝偻病、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育障碍、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母乳性黄疸、母乳性腹泻、地中海贫血、早产儿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743 好评率(100.0%)

擅长:多汗症、失眠、感冒、便秘、阳虚、肾虚、口腔溃疡、咽喉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慢性疲劳综合症、湿热体质、肾阳虚、扁桃体肥大、儿童便秘、上热下寒证、鼻炎、痤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失眠、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炎、久泄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613 好评率(99.4%)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哮喘、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慢性咳嗽、小儿哮喘、感冒、急性鼻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流行性感冒、细支气管炎、鼻炎、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肠胃炎、胃炎、肠套叠、食物过敏、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疹性疾病、水痘、扁桃体炎、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幼儿急疹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952 好评率(98.9%)

擅长: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焦虑症、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感染、HIV、脑炎、面瘫、癫痫、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丛集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慢性头痛、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继发性肺结核、特发性面神经瘫痪、高血压、潜伏梅毒、感冒、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房颤、脑供血不足、血管炎、脑出血

相关问答-感冒

更多
...是的这个跟感冒有关系不用担心多饮水休息就行不用吃复方氨酚烷胺就行早晚各一片嗯
纪磊 青岛市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
2025-04-23
目前具体还有其他不舒服吗桉柠蒎或者乙酰半胱氨酸祛痰咳嗽,可以给予氨溴索或者枇杷露或者京都念慈庵止咳对症治疗,止咳药选择一种即可,止咳对症治疗。胸腺肽肠溶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通常用于增强免疫力,但请确保在使用前与医生确认是否适合您的具体情况。您最近是否有发热、乏力或其他全身症状?每个人体质免疫力不同,药物敏感度反应稍不一,密切观察变化。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避免吸烟饮酒,增加自身免疫力。嗯,每个人体质免疫力不同,药物敏感度反应稍不一,密切观察变化
滕健 肥城市中医医院
2025-04-22

相关文章-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