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婴幼儿型内斜视

婴幼儿型内斜视是指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的内斜视。又称先天性内斜视。也有人称为先天性婴儿型内斜视及婴幼儿型内斜视综合征。本病是一种共同性斜视,由于发病时间早,常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DVD)、隐性眼球震颤、上斜肌或下斜肌功能过强及代偿头位等。

儿童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常有单眼或双眼斜肌功能过强、隐性或显性眼球震颤、合并头位异常、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1.6个月以内发生的恒定性斜视。2.斜视度数较大先天性斜视度数大,多大于或等于40△,且稳定,不受检查距离、注视眼及调节因素的影响。3.一般检查方法难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4.轻度远视,戴矫正眼镜后斜视角无变化。5.幼儿型斜视多为交叉注视,即注视右侧时使用左眼,注视左侧时使用右眼,表现为假性外直肌麻痹,因此很少形成弱视。如为单眼注视,可伴发弱视。6.眼球运动婴幼儿型斜视患儿可表现为外转力弱内转过强。应排除假性外转不足及患儿不配合外展检查等。方法是:当发现外转不足时可用外转眼作注视眼,尽力引导其外转若此时外转正常则为假性;当患儿不配合检查时,可采用“娃娃头试验”法,即在患儿双眼注视正前方的状态下,用手左右转动患儿头部借头眼侧转观察内外直肌功能。

可以进行屈光状态、斜视度、眼位、眼球运动等方面的检查。

因有许多1岁以内发生的内斜视与婴幼儿型内斜视相似,因此在临床上应予以鉴别。
1.假性内斜视
引起假性内斜视的常见原因有内眦赘皮、宽鼻梁和瞳孔间距窄,但可合并小度数内斜视,应与真性内斜视相鉴别。
2.眼球后退综合征  
本征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眼球外转受限,内转正常或轻度受限,企图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缩小多为单侧性。内斜度不超过30△,多数患儿有代偿头位,面转向受累眼一侧。
3.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4.先天性外展神经麻痹  
原眼位呈内斜视,如为一侧受累,则有代偿头位,面转向麻痹眼侧以保持双眼单视。用遮盖法可以鉴别: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如遮盖注视眼数小时或数天后,则未遮盖眼可外转,而真性外直肌麻痹的眼外转不能也可用娃娃头转动试验鉴别真性外直肌麻痹的眼外转受限。
5.婴幼儿调节性内斜视
发生在6个月至7岁,平均年龄2.5岁。屈光状态多为中度以上远视。初为间歇性,戴镜后好转。斜视度多小于30△。
6.知觉性内斜视
发生于婴幼儿期的内斜视多伴有眼内肿瘤、先天性白内障脉络膜缺损,单眼高度远视等,一眼视力下降,严重阻碍双眼视觉的发育,可导致内斜视。

不具备手术时机或手术条件的婴幼儿型内斜视患儿,可采用短小交替遮盖法。对不能配合遮盖的患儿则用阿托品交替扩瞳法,使其变为交叉注视,以预防弱视的发生。1.非手术治疗(1)屈光矫正 能配合戴镜,且有中度以上远视者,首先戴镜矫正,戴镜2个月内斜度无变化者,应考虑手术。(2)药物注射疗法 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眼外肌进行化学去神经治疗,注射毒素后的肌肉会产生暂时性的麻痹。2.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对斜度≥60△,且有单眼弱视者可采用双眼内直肌后退加弱视眼外直肌缩短术。内直肌后退量5~7mm。对合并DVD者,则要根据斜视度的大小及出现频率来决定是否手术。对已过发生弱视年龄的儿童一眼有DVD,且双眼视力相近或相等者,可用压抑疗法或主眼用散瞳剂,以改变注视眼,若能获得美容矫正,则不必手术。对DVD明显且合并下斜肌功能过强者,可用上直肌后退,或联合下斜肌转位术矫正。但对婴幼儿型内斜视手术很难一次获取正位,需观察数年后,根据眼位再次手术。

出现远视者可配戴眼镜。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正位训练;家长以双手食指,分别竖起在患儿双眼前方,然后逐渐向两旁分齐,并嘱患儿随之做眼球运动,久久练习、自然可见功效。斜视日久,严重者,经按摩、针刺、眼药均无效时,可考虑手术矫正。

1、尽量使孩子不要注视近距离及同一方向的物品。如果发现孩子在4个月时已有斜视,可试用以下简单方法调节:如是内斜,父母可在较远的位置与孩子说话,或在稍远的正视范围内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并让孩子多看些会动的东西。
2、患儿尽量少看电视,不要做远眺凝视动作。对近物的注视时间也应减少,如玩积木、看连环画等。

好评医生-婴幼儿型内斜视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858 好评率(99.0%)

擅长:白内障、翼状胬肉、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干眼、结膜病、泪囊炎、葡萄膜炎、近视、远视、倒睫、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状体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角膜炎、眼底病、青光眼、飞蚊症、球结膜下出血、眼皮跳、睑外翻、高眼压症、虹膜炎、黄斑裂孔、眼底出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972 好评率(99.3%)

擅长:屈光不正、近视、近视眼、远视、散光、高度近视、晶状体病、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结膜病、翼状胬肉、眼表疾病、干眼、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病、真菌性角膜溃疡、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眼睑病、结膜炎、睑腺炎、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上睑下垂、倒睫、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9572 好评率(99.6%)

擅长:屈光不正、近视、近视眼、远视、散光、高度近视、眼表疾病、干眼、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病、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病、翼状胬肉、眼睑病、结膜炎、睑腺炎、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上睑下垂、倒睫、晶状体病、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泪囊炎、泪道阻塞、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29 好评率(100.0%)

擅长:近视、近视眼、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干眼、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黄斑病、眼底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翼状胬肉、角膜病、葡萄膜炎、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751 好评率(98.3%)

擅长: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屈光不正、近视、散光、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浆、晶状体病、白内障、眼睑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结膜炎、霰粒肿、上睑下垂、倒睫、眼表疾病、干眼症、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角膜病、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炎、眼底病、赖特综合征、青光眼、过敏性结膜炎、弱视、虹膜炎

相关文章-婴幼儿型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