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是由于胃的幽门环肌肥厚、增生,幽门管腔狭窄,导致胃内容物无法进入肠道,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为新生儿常见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发病率 1/3000 至 1/1000。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男:女约为 5:1。多为足月正常婴儿发病,50% 发生于第一胎。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可能与肌间神经丛发育不全、消化道激素紊乱、基因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体重下降和腹部包块。
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有典型的呕吐症状,即出生 2~3 周出现频繁呕吐,逐渐加重呈现喷射状者应及时就诊。
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的近远期效果均良好。
确诊患儿手术后注意遵医嘱进行护理。
无明确预防措施,新生儿有症状后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儿童人群

无传染性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哪些症状?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症状为呕吐、体重下降和腹部肿块。

呕吐:为早期症状,多数新生儿出生 2~3 周出现。少数可提前到出生 2~3 天发现,偶见出生 4 个月以后出现。

开始时为吃奶后溢奶,偶尔有呕吐;
几天后出现呕吐频繁,几乎每次喂奶后很快出现呕吐;
逐渐加重,由一般性呕吐变为喷射性;
后期呕吐次数减少,但呕吐时可将前几次食入的奶一并吐出,多为奶块,并有酸味;
患儿呕吐后有很强的食欲,如再喂奶,仍能用力吸吮。                                  


体重下降:患儿初期体重不增加,随之迅速下降,可降低 20 %左右。明显消瘦,皮肤松弛有皱纹,皮下脂肪减少,精神抑郁或者呈现苦恼面容,又称“老头貌”。数天排便一次,量少。
腹部肿块:腹部平坦。约 95% 患儿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是本病的常见体征。右中上腹可能触摸到橄榄样幽门肿块,1~2 厘米大小,在呕吐后胃排空时或者腹肌松弛更明显,也是本病的特征性体征。

1.超声检查
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幽门管长径>16mm,幽门肌厚度≥4mm,幽门管直径>14mm,若以上3个标准未同时达到,仅有一项或两项达到标准,则采用超声评分系统。评分≥4时诊断为CHPS,≤2时为阴性,=3分时建议进一步检查。有人提出将狭窄指数大于50%作为诊断标准。并可注意观察幽门管的开闭和食物通过情况,有人发现少数患者幽门管开放正常,称为非梗阻性幽门肥厚,随访观察肿块逐渐消失。
2.钡餐检查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幽门管腔增长(>1cm)和狭细(<0.2cm)。胃肠透视表现为幽门前区呈“鸟嘴样”突出,幽门管细长呈“线样征”。胃窦及胃腔扩大,胃内充满内容物之光点及液性暗区回声,可见胃蠕动现象并增强,有时可见逆蠕动波,胃排空延迟等征象。有人随访复查幽门肌切开术后的病例,这种征象尚见持续数天,以后幽门管逐渐变短而宽,也许不能回复至正常状态。在检查后须经胃管吸出钡剂,并用温盐水洗胃,以免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应如何诊断?
根据典型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患儿出生 2~3 周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含奶瓣,查体可见胃型及蠕动波,触诊可扪及右上腹橄榄样包块。
对于症状体征不典型的患儿,哪种检查应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检查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症状体征并不典型(如未见胃型、未触及确切包块)的患儿,腹部 B 超为首选的检查,通过 B 超测量幽门肌厚度有助诊断,正常时不超过 3 cm,通常厚度超过 3.5 cm 即可诊断幽门肥厚。
B 超检查前及检查中应注意:应在患儿平静、不呕吐时进行检查;为了排除胃腔内气体干扰,检查前应进食少量糖水,检查中胎儿应取右侧卧位。
对于 B 超仍难以诊断的患儿,还可实施哪些检查?这些检查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对于症状体征、B 超征象均不典型的患儿,可进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即对患儿喂食钡造影剂后,通过 X 线摄片、透视等,判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管腔形态及蠕动情况。本病在 X 线钡餐检查上的典型征象是幽门管「线样征」、「双轨征」、「鸟嘴征」等。此检查最主要的缺点是电离辐射(X 线)暴露。
此外,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B 超、钡餐)均无法确定的患儿,或因症状不典型需要鉴别其他疾病的患儿,可考虑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最大的优势是直观,可夹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缺点是侵入性操作,需要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
早产儿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后有哪些特点需要特别注意?
早产儿发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后,呕吐、胃型及蠕动波一般不及足月儿发病时剧烈,呕吐后可能并无食欲增强,且超声诊断标准可能不适用于早产儿。
对于住院的早产儿,呕吐、体重减轻等可能会被归因于脓毒血症,因此如果反复血培养阴性、静脉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应警惕本病的可能。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应与哪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幽门痉挛:患儿大多在出生后即发生呕吐,呈间歇性呕吐,无进行性加重,喂奶前如给予阿托品、冬眠灵等解痉药后呕吐可缓解甚至不再发生,腹部 B 超显示幽门肌层厚度正常。

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由于新生儿食管、胃的神经和肌肉发育尚未完善,可能发生生理性的胃食管反流,表现为不规则的溢奶,调理方法包括喂以较稠厚的奶品、少量多次喂食以及喂食后将新生儿置于半立体位,可明显改善症状。待出生后 6~8 周后,食管下括约肌抗反流功能发育成熟,大多数患儿可自愈。

胃扭转:部分新生儿出生时胃体扭曲、折叠,喂奶后易发生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特别是患儿变换体位时呕吐更易发生,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有助明确。改变喂养的体位,即喂奶时取半立位,喂奶后轻拍背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及气体排出,喂奶后保持半立位 30 分钟以上,平卧时床头抬高 15° 左右。大多数患儿可在出生 1~2 月后症状逐渐消失。
喂养不当:喂奶过多、过快,喂奶过程中吞咽大量气体至胃中,喂奶后头部过低等因素都可导致婴儿呕吐,调整喂养方法后可立即改善。
先天性幽门闭锁:患儿出生后很快即出现严重呕吐,喂奶后加重,完全不能喂养。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滞留胃内,不能通过幽门。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确诊后,医生首先会纠正患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然后行幽门肌切开术。术后一般可恢复胃及幽门正常功能,且术后近期及远期的治疗效果良好。
如何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法需要经腹部切开,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逐渐成熟,作为微创手术方式经脐部切口入路,术后伤口比较美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药物保守治疗

可缓解呕吐等症状,但治疗过程繁复,治疗时间长。
且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及疗效不确定等缺点,目前医生极少采用药物治疗。

无明确预防措施,新生儿有症状后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问答-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更多
孩子多大了?已经明确诊断了吗?你这个可能需要手术解决问题那需要先明确诊断如果严重呕吐,应该是这病建议去医院检查下
尹承龙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5-11-15
刚查出来是吗?这个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是先天性的~幽门环形肌切开术~不好意思~我们是内科医生~外科的手术及术后评估拆线需要外科医生评估~你可以找做手术的医生问问~术业有专攻~请见谅~不好意思~没能帮到你~如果有消化内科的问题很乐意为你解答
许逢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5-09-24
你好,宝宝术后多长时间了?吃奶如何?术后复查主要是了解宝宝的吃奶、体重、营养情况等,宝宝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出汗相对较多,没事的。恶心可能与吃奶吸入过多空气有关,可注意奶后拍背。嗯,一般不会再查造影、超声的。主要是了解宝宝吃奶、发育情况。小儿外科看看就可以一般宝宝吃奶好,体重增加,不再像以前那样呕吐就没事的。挂号让医生看看就行。
杨元爱 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
2014-05-25
好评医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209 好评率(100.0%)

擅长:小儿腹股沟疝、阑尾炎、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肛裂和肛瘘、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门闭锁、消化道异物、肠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脐茸、脐炎、脐窦、脐肠瘘、急性肠套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幽门狭窄、龟头包皮炎、急性肠胃炎、胃肠型感冒、肠胃痉挛、吞入异物、皮肤手术瘢痕、皮肤撕裂、小儿便秘、婴儿便秘、儿童便秘、小儿烫伤、儿童烫伤、外科瘢痕疙瘩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30 好评率(98.1%)

擅长:泌尿系统疾病、尿道下裂、肾积水、神经系统病变、颅脑损伤、先天性巨结肠、肠闭锁、隐睾、急性阑尾炎、包皮炎、创伤、脐疝、肛周脓肿、脐茸、肛裂、腹股沟斜疝、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鞘膜积液、包皮过长、阑尾炎、包茎、斜疝、疝气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549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小儿流行性感冒、小儿感冒、消化系统疾病、肠套叠、小儿秋季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不良、消化道紊乱、便秘、婴儿腹泻、感染性疾病、婴儿玫瑰疹、幼儿急疹、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鞘膜积液、先心病、腹股沟斜疝、包皮过长、小儿疝气、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隐睾、锌缺乏、铁缺乏、尿布疹、轮状病毒感染、鸡胸、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

服务人次 2468 好评率(99.5%)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肠套叠、泌尿系统疾病、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尿道下裂、胆总管囊肿、斜疝、结石、女性尿失禁、隐匿阴茎、烫伤、肿瘤、包皮过长、老年急性阑尾炎、斜颈、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小儿鞘膜积液、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隐睾、尿失禁、血管瘤、鞘膜积液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837 好评率(99.6%)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小儿肺炎、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感染性疾病、婴儿玫瑰疹、手足口病、发育障碍、自闭症、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病变、癫痫、小儿癫痫、抽动障碍、抽动症、化脓性扁桃体炎、孤独症、神经病、早产、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早产儿、尿布疹、癫痫发作、失神发作、难治性癫痫、癫痫大发作、癫痫小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相关文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