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霉菌(即念珠菌)感染引起,习惯的叫法是霉菌性阴道炎,现在最科学的叫法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其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

女性

有传染性性接触传播

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多,外阴及阴道灼热瘙痒,外因性排尿困难,外阴地图样红斑(霉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典型的白带呈凝乳状或为片块状,阴道粘膜高度红肿,可见白色鹅口疮样斑块附着,易剥离,其下为受损粘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严重者可遗留瘀斑,但白带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从水样直至凝乳样白带均可出现,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状物,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瘙痒症状尤为严重,甚至坐卧不宁,痛苦异常,也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状,另外,尚有10%左右的妇女及30%孕妇虽为霉菌携带者,却无任何临床表现。

妇科检查白带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阴道黏膜红肿,严重的形成浅溃疡少许。
阴道分泌物放于10%koh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找到菌丝。若有症状而多次镜检为阴性,可用真菌培养法进行培养。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目检阴道排泄物,诊断霉菌性阴道炎,通常并无困难。
但对非典型病例,为了证实诊断,凡疑为带霉菌者,或了解治疗效果,必须作阴道分泌物检查,可直接取阴道分泌物置玻片上,加一小滴等渗氯化钠溶液或10%~20%氢氧化钾溶液,加盖玻片,微加热镜检,红,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立即溶解,而霉菌即以线样纤维或菌丝体(mycelia)的形式显示,并有微芽或分子孢子(conidia)贴附,但此法可靠性较低(60%),如取阴道分泌物涂片经革 兰染色,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阳性浓染的卵圆形孢子,或可见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容易辨认,可靠性可提高至80%,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霉菌培养,此外,亦要注意相关的诱因,如有应用大剂量甾体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史,及糖尿病患者需做尿糖及血糖检查等。
须与滴虫性阴道炎相鉴别,多不困难,在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混入分泌物少许后作镜检,如能发现有呈波形运动的毛滴虫,即可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室湿过低时滴虫活动力也减低,可将盐水稍加温后再检查,必要时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一般治疗
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如用碱性药物冲洗阴道,可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霉菌的生活环境。

药物治疗

一.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
1.局部用药:
①克霉唑片(500mg 一片) 阴道给药。睡前 1 片,1 片即为一疗程。
②克霉唑栓(150mg 一枚)阴道给药。洗净后将栓剂置于阴道深处。每晚 1 次,一次 1 粒。连续 7 日为一疗程。
③硝酸咪康唑栓(200mg 一枚) 阴道给药。洗净后将栓剂置于阴道深处。每晚 1 次,一次 1 枚。连续 7 天为一疗程。也可采用三日疗法:第一日晚 1 枚,随后三日早晚各 1 枚。即使症状迅速消失,也要完成治疗疗程,在月经期应持续使用。
④硝酸咪康唑(400mg一枚)阴道给药。洗净后将栓剂置于阴道深处。每晚 1 次,一次 1 枚,连用 3 日。
⑤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1200mg一粒)阴道给药。洗净后将本品置于阴道深处。每晚 1 粒,1 粒一疗程。
2.全身用药:对无性生活及不适合局部用药的可选择口服给药。
氟康唑(胶囊或片):如果是50mg/片,需一次口服三片;如果是150mg/片,需一次口服一片。都只用服药一次即可。
二. 复杂性霉菌性阴道炎
1.重度霉菌性阴道炎:在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基础上多治疗一个疗程。
①如果是口服或阴道用药一日疗法的治疗方案,则在3天后加用一次。
②如果是3-7日的方案则延续用药7-14日。
2.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指一年内有症状并真菌学证实的霉菌性阴道炎发作4次及以上。需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
①强化治疗:在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基础上多治疗一个疗程。
②巩固治疗:口服氟康唑150mg每周,连续治疗6个月;或每月一个疗程的局部用药,连续治疗6个月。
三. 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一日 1 次,于晚上临睡前清洗外阴后,将本品 1 粒放入阴道深处,连用 6 天为一疗程。

霉菌性阴道炎对症护理
1、治疗期间如果有性生活,应该坚持使用避孕套,避免夫妻间交叉传染。避免不洁性生活。
2、配偶同治,外阴阴道炎往往是性传播性疾病,患病妇女的丈夫的包皮皱褶,尿道、前列腺中有病原体寄生,如单纯女方治疗男方就会成为感染源而导致复发。
3、如果长期口服避孕药而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4、避免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忌食辛辣。
5、微生物感染所致的阴道炎治疗后需要随诊,因为在此后可能会有复发,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如不治疗彻底或存在着诱发因素,可能会反复发生。因此,在治疗2周后,下一次月经干净后,要到医院检查。治疗不彻底是造成阴道炎复发和难治的原因之一,治疗痊愈的标准是三个周期月经后复查白带均阴性。
6、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外阴用具专人专用,用过的内裤、毛巾、盆均应用开水烫洗,太阳下暴晒而非晾晒。去公共场所如公共厕所、游泳池、浴室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应选择使用透气性好的护垫。
7、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也不能用洗浴剂反复清洗外阴或冲洗阴道,而引起阴道ph改变,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破坏阴道酸性抗菌屏障,不滥用强刺激的激素类外涂药物。
霉菌性阴道炎日常护理。
1、内裤一定要单独清洗,洗澡毛巾,内裤一定要在阳光下晾晒干,不可放在卫生间阴干,阴暗潮湿的地方最容易滋生霉菌。
2、不可长期使用一些洗液清洗外阴,这样会导致菌群失调,感染霉菌,平时用温水清洗就可以了。如果因霉菌而导致的外阴瘙痒难忍,切不可用过热的水烫洗。
3、平时尽量不要用护垫,穿全棉内裤,外裤也不可过紧。

霉菌性阴道炎日常预防
1、消除发病诱因。如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或雌激素。
2、讲究卫生,勤换内衣尤其是裤头。换下的衣物一定要用内衣裤除菌液消毒处理,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感染。
3、阴道霉菌常与其他部位霉菌感染、并存或交互感染,如口腔及肠道的霉菌等。必要时要在这些部位取材作霉菌镜检或培养。对有典型临床表现或霉菌阳性者,应及时治疗。
4、对于顽固性或经常反复发作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性传递也是导致复发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于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5、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前至后,避免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
6、注意经期卫生,正确使用消毒后的卫生纸、卫生巾,勤洗、勤换内裤,内裤洗后要放在日光下晒;睡前用ph4的弱酸性女性护理液洗外阴。
7、防止时装性阴道炎。备受青睐的各种体形裤因裤裆瘦短,透气性差易使细菌繁殖。
8、防止性病性阴道炎的间接感染。游泳、桑拿、洗浴时要特别注意。
霉菌性阴道炎健康指导
1、不过度讲究卫生:有些病人喜欢用冲洗器或手清洁阴道,这样会破坏阴道的弱酸环境和菌属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使阴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阴道炎。
2、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细菌间的制约关系,使念珠菌失去抑制过多生长而致病。
3、性生活要有节制:如果频繁性交会使阴道ph升高(性交后阴道ph上升至7.2并维持6~8小时),也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
4、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雌激素。
5、霉菌对干燥、紫外线以及化学制剂的抵抗力较强,但却惧怕高温。所以,最好每天将换下的内裤用60°c以上的热水浸泡或煮沸消毒。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也应该洗手,不滥用不洁卫生纸;排便后擦拭外阴时宜从前向后擦,每日清洗外阴,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专用。
7、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提倡淋浴,浴后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严的泳池内游泳。
8、性生活时,应使用安全套,防止夫妻双方交叉感染、反复感染。必要时,丈夫也需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感染也应进行治疗。另外,孕妇的抵抗力相对较低,阴道的糖原含量较高,对于霉菌的抵抗力也就更加降低,因此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孕妇更要控制高糖饮食,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保持外阴清洁,减少性生活。

好评医生-霉菌性阴道炎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0606 好评率(99.2%)

擅长:外阴病变、外阴瘙痒症、生殖内分泌疾病、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症、巧克力囊肿、妇科炎症、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外阴炎、滴虫性阴道炎、子宫疾病、宫颈糜烂、卵巢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绝经、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子宫息肉、肿瘤、排卵期出血、尿道炎、输卵管妊娠、流产、先兆流产、宫颈疾病、支原体感染、子宫腺肌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1717 好评率(100.0%)

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炎、妇科炎症、阴道炎、盆腔炎、慢性宫颈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子宫疾病、宫颈糜烂、卵巢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绝经、不孕症、流产、内分泌失调、肿瘤、输卵管妊娠、子宫息肉、排卵期出血、宫颈疾病、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子宫内膜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268 好评率(100.0%)

擅长: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症、妇科炎症、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阴道炎、子宫疾病、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卵巢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卵巢癌、高危妊娠、早孕反应、宫颈疾病、子宫腺肌症、流产、不孕症、高泌乳素血症、经前期综合征、闭经、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尿路感染、输卵管妊娠、疖肿、乳腺增生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048 好评率(97.6%)

擅长:异常妊娠、流产、先兆流产、胎停育、前置胎盘、习惯性流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羊水过多、子痫前期、自然流产、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围产儿疾病、胎儿畸形、乳腺疾病、月经不调、妇科炎症、阴道炎、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排卵期出血、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不孕不育、病毒感染、肿瘤、痛经、附件炎、宫颈癌、慢性宫颈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233 好评率(100.0%)

擅长:子宫肌瘤、宫颈恶性肿瘤、子宫疾病、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腔粘连、妇科炎症、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附件炎、霉菌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外阴炎、盆腔炎症、滴虫性阴道炎、子宫内膜息肉、多囊卵巢综合征、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瘙痒症、外阴病变、流产、早孕、先兆流产、宫颈癌、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

相关问答-霉菌性阴道炎

更多
...者凝乳状?霉菌性阴道炎属于真菌性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分泌物呈豆渣样改变,外阴瘙痒灼痛,夜间或者月经前后瘙痒会加重。急性期发作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而且比较容易反复,所以要按疗程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每次月经前或后用药,外阴用洗液清洗,阴道使用克霉唑栓剂或者硝呋太尔或者制霉菌素都可以的。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嗯嗯一般先外用药患了霉菌性阴道炎之后,首先,要积极治疗,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身体比较弱的患者,尽量少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也会导致菌群的紊乱,容易引起霉菌性的阴道炎。其次,要保证外阴部清洁干燥,经常换洗内衣内裤,内衣内裤洗完之后,要在太阳底下暴晒,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不要与袜子一块清洗,要分开清洗,要和家人的内衣内裤要分开清洗,防止交叉感染。在患病期间要避免同房。最后,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经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食要清淡,以免加重瘙痒的症状。注意卫生清洁平时清水洗洗外阴勤换内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的,目前可以先用克霉唑栓剂,按疗程使用。具体用法是每次月经前或月经后用药1个疗程(比如克霉唑栓通常是单次给药,或连续用3天,具体看说明书),这样连续用3个月。用药结束后,等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结果正常才算治愈,才能停药。每个月用药一疗程护理:1 注意个人卫生的护理:留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洗外阴,更换短裤;每日对毛巾及更换的短裤进行清洗后开水烫或煮沸,取出曝晒。 2 不能长期运用卫生护垫:长期运用局部湿润也是惹起炎症的病因。 3 不能长期坐立:穿全棉宽松短裤,减少长期坐立。 4 不能随意用药。预防:1、洗澡的时候不要过分搓洗下阴皮肤,切忌不要用热水烫洗身体,洗澡的时候也不能使用碱性肥皂。 2、经期更换护垫的频率可以高一点。 3、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4、不要用有香味的厕纸。1、注意经期卫生,行经期间勤换月经垫,勤清洗。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 3、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 4、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及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5、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须宽松、透气,并以棉制品为宜。
王爱新 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
2025-09-03
...果没有提示霉菌性阴道炎之前的检查有吗?好的根据你的情况,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考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这次发作可以继续使用克霉唑栓,用法为阴道上药。同时,每次月经干净后要用药一疗程,巩固治疗,需要至少3个月经周期。要注意保持外阴干燥,穿棉质透气内裤,内裤用开水烫洗后暴晒。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可以再放一粒克霉唑。你月经什么情况?会延迟吗?月经周期不规律的话,可以每间隔28天用药一次,连续使用至少3个月。巩固治疗也可以服用氟康唑代替阴道用克霉唑
李成岩 泰安八十八医院
2025-10-03
...再用一次。霉菌性阴道炎常见诱因有长期用抗生素、穿紧身化纤内裤、糖尿病、免疫力下降等。初次发作按之前方案继续治疗,注意穿宽松棉质内裤,保持外阴干燥,用药期间别同房。初次发作且症状不严重,目前局部用药即可,不需要口服药物。白带呈豆腐渣样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表现,虽然你症状不算严重,但分泌物较多时,除了继续用红核洗液清洗外阴和按疗程使用克霉唑阴道片外,用药前可以用干净的温水轻柔冲洗阴道,帮助清除部分分泌物,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继续用药如果感觉里面分泌物多,可以用红核洗液进行阴道冲洗,1~2次。冲洗时取10ml药液加温开水至100ml稀释后使用,冲洗器插入阴道深部,挤压瓶体进行冲洗,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阴道黏膜。你那个洗液也能清洗阴道的话也可以用。分泌物都排出来有利于治疗
张薇薇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
2025-09-21

相关文章-霉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