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创建中央医院记”碑文(1918年1月27日)中寥寥数字,为身处首善之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北京中央医院)留下了连亘九十六载的历史印迹,激励人民人不断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的战略目标迈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医学进步的见证。医院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诞生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建设医、教、研、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为战略目标,着力建设全国疑难急重症诊疗中心,临床医学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临床医学科学研发基地, 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实验、示范基地。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医院。医院正式员工总数237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编制床位1448张(开放床位1700余张),设有40个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和25个职能处室。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搭建支持平台、关注重点学科发展,形成了以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为龙头,以18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5个北京大学级研究所、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为战略支点,临床、教学、科研三大学科集群比肩并行的学科发展布局。
医院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现有18名学术带头人在重要国际学术委员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各学科分会前任、现任和候任主任委员12名,副主任委员18名;中华护理学会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4名;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以及各国家级管理专业委员会均占有重要角色,成为医院高水平发展的中流砥柱。
2013年底,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海淀院区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最终建设成为拥有5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同时作为西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昌平回龙观配套医院建设项目的回龙观院区筹建在即,医院规模与发展实现新跨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院职工秉承“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院训精神,在医院前进的征程上承载生命的嘱托,铸就医学的丰碑,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 :
新院: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老院:西城区阜内大街133号
行车路线 :
新院行车路线(外地患者):火车站路线:从北京站出发,乘地铁2号线在西直门下车,步行至新院;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21路、387路、694路在西直门南站下车,步行至新院;(本地患者):市内乘坐公交44路、特12路、618路、650路、392路在西直门南站下车,步行至新院;
老院行车路线(外地患者):火车站路线:从北京站出发,乘坐地铁2号线在阜成门下车,步行至老院;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387路在阜成门北下车,步行至老院;(本地患者):乘坐44路、50路、387路在阜成门北下车,步行至老院
电话 :
010-114(预约挂号),010-88326666(新院总机),010-66583666(老院总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现有工作人员101人,医生总数38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共27人,主治医师8人,获得博士后、博士、硕士学位人员三十余人;技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共63人。设有冠心病监护室(CCU)及16病房、50病房、51病房,现有床位近100张。
心内科在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包括冠心病的现代治疗,临床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研究,高血压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和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几乎与国外同步。
心导管室设有大功率全数字化心血管造影机,冠脉内超声诊断仪,激光发生器,主动脉气囊反搏治疗机及其他配套设施,备有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导管,球囊,支架,封堵伞等器材。主要从事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经皮气囊瓣膜扩张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脉造影和肺动脉栓塞碎栓术,心内膜活检以及血液动力学监测,有创性左室功能评价,心包穿刺,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等医疗活动。
心脏电生理室主要从事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治疗及研究。主要检查项目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经食道心房调搏、直立倾斜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等。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和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等。2000年,在胡大一教授倡导下开通的“绿色通道”,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挽救了生命,受到患者的称赞及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赞扬。2002年2月,我国首例植入性心电记录器在心内科完成。这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填补了我国这项研究的空白,从而提高了我国心律失常的诊断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心内科还先后开设了许多专业门诊,如心力衰竭、血栓栓塞、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等,其中心衰门诊为北京市首家专病门诊。此外,还成立了先天性心脏病现代治疗中心,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并针对冠心病患者的一、二级预防,建立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命网等等。 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室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心内科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组建心血管流行病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流行病教研室合作,并准备在冠心病领域、高血压领域、心律失常领域、心衰、血脂代谢及血栓栓塞等领域组织北京及全国的大型临床试验;组建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一些基础课题实验正在进行之中,长QT综合征的基因筛查已获初步成果。
2004年度心内科开展了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此项工作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心内科在干细胞治疗心脏病领域已经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并相继开展了经导管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AT500抗房颤起搏器新技术、第三代三腔起搏嚣新技术、应用超声组织多普勒功能,进行起搏器左右心室同步化治疗取得成功,此项技术在国内属领先地位。同时,九内科还承担了多项科研基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六项,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各一项,国家星火计划一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两项,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五项,“985”学科建设五项,北京市自然基金一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一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一项,北京市“十五”攻关一项。
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心内科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一流,规模水平颇有影响的科室。大家表示,为了患者的利益,全科医护人员将更加努力工作。
心力衰竭门诊简介: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介入治疗和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病人存活下来。心力衰竭成为目前唯一发病率仍在上升的心血管病,因而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数目日益增多,成为住院、病残或死亡的主要病因。据美国统计,成年人群(超过25岁)心衰患病率为1.5-2.0%,患者约有480万, 每年有40-70万新增病人,有250万人次因心力衰竭而住院,每年医疗费用约120亿美元。由于心力衰竭加重,3年内约有一半病人反复住院,2年死亡率可达30%,6年死亡率可达70%。心力衰竭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心衰的治疗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传统的治疗虽然改善了病人的部分症状,但却没有延长病人的寿命。近20年研究发现心衰的发展中神经体液调节异常起着重要作用,国际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改善神经体液调节的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心衰病人的住院率、病残率和死亡率。这些药物,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应当充分足量并长期用于可以耐受的心衰病人。然而,受传统治疗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时的一些困难,这些已经被临床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推广普及。
据上海统计,2000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率为71%,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不足20%。同时,仍在使用一些已被证实无效的药物。 为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特别成立了心力衰竭门诊,目的是规范医生的治疗,便于病人的管理,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而改善心衰的预后并降低治疗心衰的总费用。同时有利于对心衰病人长期随访,增强病人治疗信心,加强对病人科普教育,做好日常保健,坚持药物治疗,必要时采用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另外,还可通过对心衰病人的登记和长期随访,为心衰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条件。 心力衰竭门诊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挂号时说明挂“心衰门诊”,就诊地点在心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门诊简介:如果您的孩子未进行过心脏体检,小婴儿发生喂食困难,体重不增,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婴儿长的比同龄人慢,运动量小,容易感冒,或有胸闷、心慌、嘴唇发紫或左胸异常隆起时,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到医院心内科检查。 有很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得到根治,如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静脉瘘、肺动脉缩窄、主动脉缩窄。还有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在外科治疗术前,为了缓解症状创造手术条件,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在外科治疗术后残余瘘或并发狭窄,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为了缓解症状等也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对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成功率在95%以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好,对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效果同手术相同,而并发症更少,完全可以代替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已开设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业门诊,时间为每周二、四全天。
血栓防治专科门诊简介:血栓是流动的血液在血管(动脉或静脉)腔或心腔内发生凝固,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腔,引起血流明显减少,甚至完全中断的一组疾病。如血栓发生在动脉,血流明显减少或中断导致供血器官缺血,如脑供血不足、不稳定性心绞痛;甚至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导致器官衰竭或功能障碍、致残、甚至死亡。如血栓发生在静脉,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但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导致下肢浮肿和静脉功能障碍,还可脱落引起肺栓塞。 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非常常见,严重危害大众生命和健康。如房颤病人每年发生脑部血栓栓塞的危险为5%左右,房颤导致的血栓占脑梗塞的10%-15%,房颤后脑卒中具有更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的病人,需接受终生抗凝,很多病人虽手术成功,因术后未系统监测抗凝状况,意外死于血栓或出血。
血栓一旦形成,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预防非常重要。对于血栓已形成者,除常规的溶栓、抗栓治疗和后期康复措施以外,预防血栓复发非常重要。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治疗难度大,需定期监测抗凝强度,调整药物剂量,因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血栓防治专科门诊,采用先进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技术,为血栓性疾病患者和广大群众提供诊疗服务和咨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具有良好的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心血管手术的条件和工作基础,对于某些顽固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在血管造影后,行导管介入或手术治疗。 时间及地点:每周四下午一点,人民医院门诊楼2楼
冠心病血脂门诊简介:血脂主要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脂蛋白主要有四种,即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高血脂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血脂过高,就会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中断。这种情况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冠脉猝死。发生在脑,就引起脑中风,即脑梗塞、脑出血。如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失明。如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功能减退或衰竭。如发生在下肢,就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
此外,高血脂还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等。 现代社会,生活结构的改变、物质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等诸多因素使高血脂、肥胖、冠心病、脑中风、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不但令老年人谈虎色变,还逐渐危及到中青年人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达总人口的8%,死亡率接近总死亡率的50%,而高血脂是这些疾病的主要因素,每一位高血脂患者的身体里都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此,为加强血脂调节,心内科特开设了血脂门诊,定于每周四上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使大家全面、及时地了解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知识,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患于未然。
心律失常门诊简介:心律失常门诊主要从事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主要表现有心慌、心脏停跳感、脉搏有间歇、眼前发黑、胸闷、胸痛甚至晕厥、抽搐等症状。心律失常可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经食管心房调搏、直立倾斜试验以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等先进手段,记录、评价、诱发和复制心律失常,测定窦房结、房室结、束支等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准确地诊断预激综合征(即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房扑、室速和心脏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可以指导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的安装。
⒈快速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眼前发黑、胸闷、胸痛甚至晕厥、抽搐等症状。包括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室上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径路/多径路等)、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等。很多快速心律失常可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得以根治。室颤、室速等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可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大大提高。
⒉缓慢心律失常:主要表现有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眼前发黑、胸闷、胸痛甚至晕厥、抽搐等症状。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及房室结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心动过缓为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综合征等神经介导性晕厥等。紧急情况下可床边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进行急救,此后可通过永久起搏器植入使症状明显缓解。
心脏病,尤其是心律失常的发作特点是突发性,为不使一位患者失去生还的希望,电生理室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心律失常诊治的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夜凌晨,只要是患者的病情需要,电生理室的值班人员都会迅速出现在他们的身边,无数濒危病人被他们从死神的手中救出。心律失常门诊地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二楼心内科门诊。
心房纤颤防治门诊:正常心脏有规律的跳动,每分钟60-100次/分;心房纤颤时,心房的规律活动被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大部分房颤是有原因的,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等,多表现为持续性房颤,也有少部分找不到原因者,称为孤立性房颤。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 由于心房失去收缩能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后引起脑栓塞或其它外周血管栓塞。 慢性房颤病人脑栓塞的发生率每年平均5%,占全部脑梗塞的10%-15%;心房纤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71%的脑栓塞在观察的6周内死亡或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脑栓塞一旦发生,复发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一旦复发,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心内科胡大一教授认为心房纤颤的防治必须规范,特加设了心房纤颤防治门诊,为房颤患者和广大群众提供诊疗服务和咨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于1942年4月由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教授创建。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王耀云、李自新、钱和年、万焕忠、胡永芳、魏丽惠等的带领下,妇科学科以妇科肿瘤、宫颈病变、盆底疾病,妇科内分泌、微创手术、超声诊断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年诊治门诊患者15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5000余人次,外地患者占1/3以上,成立了妇科肿瘤中心、盆底疾病诊疗中心,在在卫生计生委临床学科评比中位居全国第二,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力。
妇科现有床位108张(疑难手术病区58张,普通手术病区28张,化疗病房22张)。全科人员总数110人,医师37人,护士47人,其中正高11人(教授3人,主任医师8人),副高12人(副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7人,副研究员2人),中级职称9人(主治5人,助理研究员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
妇科学科是国内较早的妇产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一批德高望重、敬业爱教的教师队伍。几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人才,遍布海内外。钱和年教授和魏丽惠教授为北大医学部桃李奖获得者。
妇科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妇科IV类内镜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市卫计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等。
特色诊疗
临床诊疗特色及擅长疾病
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以妇科肿瘤治疗研究为重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作为主攻方向,开展了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建立了妇科化疗病房,使晚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卵巢癌:卵巢癌早诊率低,死亡率较高。针对卵巢癌早期发现是提高患者生存期的重要环节,进行卵巢癌早期诊断相关研究,建立联合病史+超声检查+血清学标志物等早诊模型,对高危人群,进行卵巢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显著提高了卵巢癌的生存率。针对卵巢癌晚期患者、复发转移患者较多的状况,与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和血管外科联合多学科手术,提高了肿瘤切除率,改善了无瘤生存率,在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技成果奖。
宫颈癌: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妇科对宫颈病变制定了系统规范的诊治方案,建立了“门诊-病房筛查、诊断、治疗一条龙”模式,进行宫颈病变和宫颈癌个体化诊疗。对宫颈癌患者开展了微创手术、保留神经手术、介入化疗、放疗增敏化疗等治疗方法,改善了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
子宫内膜癌:妇科采用国内先进无创技术,开展了子宫内膜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特别是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患者,探索了宫腔镜下病灶切除+内分泌治疗+辅助助孕的治疗模式,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和妊娠率。开展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创建了高危患者辅助化疗+放疗+化疗的“夹心治疗模式”,规范和推广了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近10年来,妇科以盆底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学科重点之一,集中力量求发展,联合6个相关学科成立了盆底疾病诊疗中心,创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开展了系列新病情评估方法和新的手术方式,连续10年举办全国学习班,发行手术光盘1000余套,培训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3000余人,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居国际先进水平。
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患者中非常普遍,尤其在中老年女性中约有30%患有此病。妇科门诊专门医护团队开展了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等各种治疗手段,妇科病房紧跟国际进展,开展了许多新的微创手术如单切口尿道悬吊术、经闭孔和经耻骨后尿道悬吊术等。手术简便、疗效肯定。
盆腔脏器脱垂:主要有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妇科学科开展了盆底超声、动态核磁、盆底解剖三维重建方法科学评估病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特别近年来紧跟国际前沿,推出了系列新的手术,如腹腔镜骶前固定术、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生物补片盆底重建、化学合成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等。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普通妇科疾病
围绝经期疾病诊治:围绝经期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妇科开设相应专科门诊,固定相应专家进行诊疗。每年不定期进行围绝经期、绝经后期相关知识的讲座。特别是开展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激素治疗,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妇科内分泌疾病:闭经、功血和月经不调等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妇科具有专业的团队对该类疾病进行诊治,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功血、继发性闭经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先进技术
微创手术
微创医学是目前医学发展趋势。妇科开展腹腔镜、宫腔镜手术20余年,将宫腹腔镜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经验。
腹腔镜:妇科开展腹腔镜手术有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剔除、全子宫切除,生殖道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先天性无阴道等),手术占全部手术的80%。特别是近10年来,将腹腔镜技术用于早期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降低了围术期病率,提高了医疗质量。
宫腔镜:宫腔镜是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诊断和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流产后胚胎组织残留等。特别是近年来开展子宫热球治疗合并内科血液疾病引起子宫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及白血病等疾病,提高了治疗效果,保证了医疗安全。
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
B超是妇科领域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由于其对人体无害、无痛苦、无创、简便,易于患者接受。妇科从1983年起开展腹部超声诊断,已先后对数以万名妇女进行超声检查。1993年进行彩色超声并同时开展了无需充盈膀胱的腔内超声,对于早期子宫,卵巢,输卵管,卵巢内膜病变能较腹部超声更清晰探察病变情况,使宫颈疾病(宫颈赘生物、粘膜下肌瘤、宫颈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增生、息肉、内膜癌、宫腔残留、宫腔积脓),子宫(子宫肌瘤、肉瘤),卵巢(卵巢单纯囊肿、生理性囊肿、多囊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肿、恶性肿瘤),输卵管疾病(输卵管积水积脓、输卵管癌),其他(宫内外孕)等疾病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该院妇科超声检查已成为妇科疾病诊断不可缺少、最可信赖的辅助诊断方法。
盆底康复
盆底康复治疗是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预防盆底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妇科学科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妇科门诊开展盆底功能评估,对盆底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等。近年来还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进行康复治疗,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受到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专家的一致好评,居国际先进水平。
教学科研
教学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具有良好的优良传统,并经过几代人传承。自1982年被批准为妇产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以来,已经成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博士后6人,博士140人,硕士84人,国外留学生5人。目前形成了具有医、教、研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队伍。现妇科教学每年承担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开始接受北京大学医学专业七年制、八年制教学;参与教学改革,参与编写本科生及研究生各类教材10余项。此外每年有近50名进修医学习,举办妇产科各类学习班2-3次/年。2007年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2009年获得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及2012年两次获得医学部师德先进集体奖,2011年妇产科教研室获得医学部优秀教学集体,2012年获得人民医院优秀教学集体奖,2013年获国家精品课程共享建设项目。承担教改项目10余项,获教改模具专利4项。
科研方面:以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重点研究方向,以妇科盆底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微创技术为重点,至今共申请包括国家863、973、卫生部和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首都发展基金等课题180余项,共计6000余万元。发表中文论文1000篇,其中SCI论文72篇。取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1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科技成果共6项。申报和拥有国际专利发明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教学新型专利共9项。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创建于1978年,目前已发展为集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临床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下设有肝病科、感染科、检验实验室、肝病研究所等部门。创始人为我国著名肝病学家、检验医学家陶其敏教授。现任所长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教授。该所以肝炎病毒和所致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主要研究方向,研制了我国第1支血源性乙肝疫苗、第1批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盒。是首批通过卫生部认证的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并是消化内科专业、传染病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北京市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感染病国家重点专科。
1990年,该所建立了肝病科。肝病科是我国首批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多年一直承担多种肝病新药的临床验证工作,在临床用药和治疗方面保持国内领先。近几年来,在长期实验室研究和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用生物技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疫苗的研究。2004年,该所创建了感染科,主要从事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开设有感染病门诊、肠道门诊等专科门诊等。2014年建立了感染科病房。该所设有检验实验室并为临床提供肝炎病原学相关的检测服务。建立并研发了多种肝炎病原学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盒。已通过了昆泰实验室认证和CNAS认证,并于2014年通过了美国病理协会的CAP认证,是国内首家通过此认证的肝病实验室。
该所与国内外同行有着广泛、密切的科技合作和友好的学术交流,涉及基础研究、诊断技术和临床治疗等不同领域。通过这些研究,肝病研究所在肝病研究领域有了相当的积累和发展,并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特色诊疗
主要擅长治疗的疾病: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肝纤维化、肝硬化
-脂肪肝、酒精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病
-暴发性肝衰竭
-人工肝治疗系统
-乙肝疫苗接种专业门诊(肝病科白塔寺部)
特色治疗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监测、随访综合管理: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在难治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癌、免疫抑制患者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和长期管理监测,尤其是骨髓移植前后乙型肝炎的处理和肝功能维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制定了丙型肝炎抗病毒标准治疗方案及难治性丙型肝炎的3套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方案使我国丙型肝炎抗病毒治愈率达到78%,较既往提高15%,目前已在全国26个省市35家临床中心进行推广 。
终末期肝病的综合治疗: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可为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患者提供射频消融治疗、肝移植后管理和免疫治疗。
脂肪性肝病的诊治和随访:
脂肪性肝病已成为目前占比最大的肝脏疾病,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但是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为脂肪性肝病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评估和治疗。
教学科研
该所自建所以来,在肝病研究领域一直承担着多项国家级项目。承担了自“六五”以来的多项国家“五年”计划。主持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传染病”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先后参加和主持了肝炎病毒基因分子生物学、肝炎病毒诊断试剂,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基因工程疫苗和肝癌疫苗等重点研究课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次,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80余次,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综合性血液疾病研究所,于1981 年由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陆道培教授组建成立。现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治:
1)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早在60年代初就开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198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配型相合的同胞间异基因骨髓移植。目前该所完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达到4000例以上,长期无病存活率超过75%,居国内领先地位。每年可承担造血干细胞移植600余例。该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单位。近年来在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国内移植例数最多、成活率最高的移植中心。这一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并开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时代。该所协助建立了亚洲最大规模之一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首家经卫生部验收的正式执业脐血库。该所还在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开展移植新方法和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方面不断探索。
2)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和细胞生物学治疗一直居国内、国际领先地位或先进地位。该所率先单独应用从雄黄中提取纯化的四硫化四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治愈率达到90%的卓著疗效,并结合传统化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力争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长期存活。免疫治疗方面,白血病的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治疗在国内起步最早,治疗病例最多。该所拥有首家获得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细胞生物治疗的细胞治疗中心(含GMP实验室)。
3) 该所具有完善的、对白血病进行综合性诊断的一流诊断中心。包括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基因检测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定量PCR监测基因表达的方法检测残留白血病。
4) 对于贫血和出凝血疾病的治疗与研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该所门诊一直承担着大量贫血和出凝血疾病患者的诊疗工作,在此类疾病的诊疗水平上具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现有10个病房近300张床位,拥有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细胞形态和病理、出凝血、分子生物学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个实验室,有教授、副教授10人,博导8人,硕导10人,有博士学位的有40多人,曾多次并仍继续承担多项国家公关,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
特色诊疗
1、 优选及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保持本团队在HSCT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将规范化、标准化的HSCT技术向全国推广,提高我国HSCT的整体水平,扩大国际影响;
2、 建立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血液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高效产出的转化医学平台;在规范化诊断为依据的危险分层的基础上,对血液恶性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寻找新的肿瘤分子标记,进一步加强血液恶性肿瘤个性化治疗;
3、 在规范化诊断基础上,通过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优化我国白血病化疗方案,进一步加强基于危险度分层的个体化治疗,使本团队在白血病化疗领域保持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4、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性治疗保持国际先进及国内领先地位,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实时定量PCR技术监测BCR-ABL水平,实现微小残留病的定量监测,用于指导CM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5、 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规范化诊断的基础上探索及优化治疗方案,为促进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起示范作用;
6、 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常见出凝血疾病诊治基础,借助近两年来以诊断带动治疗所积累的病员优势,加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凝血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养出有特色的出凝血诊疗团队;
7、 红细胞系统疾病尤其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推广FISH技术在MDS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为MDS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科研
目前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是国家教育部及卫生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211工程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7年作为首个临床医疗科室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创新团队,现已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基金支持,先后承担了国家“863”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985”基金、“新世纪人才”和北京大学211基金等30余项基金。现任所长黄晓军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清华联合生命中心PI,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在其领导下本科室在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近5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包括发表在血液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顶级杂志NEW ENGLAND、JCO、BLOOD、LEUKEMIA、HAEMATOLOGICA、BBMT、BMT等上面的多篇论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211”和“985”重点学科、教育部博士点授予单位、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机构皮肤性病专业基地、中华医学会皮肤美容示范基地。
学科有医师18人,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10人,科主任张建中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科内十多人在各种学术组织中任职。学科在特应性皮炎(湿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皮肤分枝杆菌病和脱发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在国际上首次报告“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妊娠股臀红斑”,首先发现单纯性少毛症基因RLP21,在国内首先发现游泳池肉芽肿病;牵头制定了我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湿疹诊疗指南》、《男性型脱发诊疗指南》、《皮肤型红斑狼疮指南》,参与制定了《白癜风治疗共识》,在重症和疑难性皮肤病的诊治方面能力突出。学科国际交流活跃,张建中教授荣获2013年国际皮肤科联盟杰出贡献奖,共培养博士/硕士/留学生70余人,培养进修医师100多人。
设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专科门诊、病房、皮肤医学激光中心、皮肤病理室、皮肤真菌室、性病化验室、治疗室、手术室和皮肤病研究室。年门诊量约13万人次,开设病床21张,年出院病人400余人次。
特色诊疗
1.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等):
*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心”组长单位;
*主持制定了《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国湿疹诊疗指南》、《荨麻疹诊疗指南》、卫生部《重症药疹临床路径》;
*诊疗和长期随访了大量患者,有完善的检验手段。
2.银屑病:
*倡导和实行“慢病管理”模式,主编了中华医学会教材《银屑病》、患者教育教材《银屑病就医指南》;
*牵头组织了全国多中心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银屑病分级治疗”研究;
*牵头组织了1.1类新药苯烯莫德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和阿达木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3.皮肤型红斑狼疮和新生儿红斑狼疮:
*发现两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预后的分离现象,总结出中国新生儿红斑狼疮临床特点,系列研究获2009年中华医学奖;
*牵头组织了《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的制定。
4.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型):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一新的类型,发表于《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AAD),受到广泛好评。
*诊治和随访了大量皮肤型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5.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皮肤病):
*在国内首报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游泳池肉芽肿,为公认的国内皮肤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接受大量全国各地转诊患者;
*建立了病灶组织基因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检测技术;
*报告了多例少见真菌感染病例。
6.色素病:
*色素病诊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白癜风治疗共识(2014版)》、《黄褐斑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和《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诊疗了大量白癜风患者。
*诊疗设备齐全:有伍氏灯、色度仪、304nm高能紫外光、308nm准分子激光和自体表皮移植仪等设备。
7.皮肤组织病理学:
*主译《皮肤病理学》;参译《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第3版);
*发现了Rosai-Dorfman病、皮肤NK/T淋巴瘤和成人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多症等疑难病与少见病;
8. 毛发病:
*是中华医学会毛发学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制定了《中国雄激素性秃发指南》;牵头组织了首次全国多中心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的流行病学调查;
*在国际上首次报告单纯性遗传性少毛症患者致病基因RPL21;建立了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的数据库。
9. 皮肤美容:治疗设备完整,包括激光、强光、射频和微波等,能够治疗鲜红斑痣、太田痣、纹身、痤疮、瘢痕和多毛等。
教学科研
学科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和统招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工作,承担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留学生培训和进修医师培训等教学工作,先后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先进集体、多项教学先进个人称号。科主任张建中教授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良师益友”称号,并主编了卫计委八年制长学制教材《皮肤性病学》等学术专著。
学科在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红斑狼疮、皮肤分枝杆菌病等方面的科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报告“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妊娠股臀红斑”,首先发现单纯性少毛症致病基因RLP21;牵头组织了全国多中心六种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我国常见皮肤病患病率等基础数据。
学科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省部级(卫生部行业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等基金1000多万元,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科主任张建中教授荣获2012年度北京大学优秀人才一等奖、2013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成就奖;李厚敏副教授和周城主治医师荣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新星”称号,赵琰和魏瑾荣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优秀研究生奖”。
科内多人获邀在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张建中教授获2013年国际皮肤科联盟杰出贡献奖。
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
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应用碎石技术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男性健康管理研究所
中国北方泌尿系结石病防治基地
一、悠久的学科历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为谢元甫教授和吴阶平院士。1952年正式成立了泌尿外科专业组,由孟广栋教授主持泌尿外科工作。泌尿外科作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成立于1978年,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学家孟广栋教授任第一届泌尿外科主任;侯树坤教授和朱积川教授分别于1986年和1993年先后担任泌尿外科主任;2000年至今,王晓峰教授担任第四届泌尿外科主任。在泌尿外科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无论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不断开发、创造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使学科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二、优化的技术力量
经过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为今天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大批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和高素质的业务骨干茁壮成长。泌尿外科已成为学科队伍完备、技术力量雄厚、学科覆盖面广,新技术掌握全面、设备条件齐全的独立学科。目前科室拥有5位博士生导师(王晓峰,黄晓波,白文俊,徐涛和许克新)和10位正高级职称的医生。设有两个病区,81张床位;年门诊量65 000余人次,年手术量30 000余例。临床亚专科组逐渐形成,包括肿瘤组、结石组、下尿路及尿控组、男科组和肾移植组。
三、深厚的文化内涵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泌尿外科已成为一个大家庭。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工作中相互支持、学习中彼此鼓励、生活中相互关爱。这种团队精神和祥和气氛是几十年来形成的风格和文化氛围。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在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中产生着巨大的推动力。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荣誉面前互相谦让,已在泌尿外科蔚然成风。时刻不忘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用努力工作为病人解除病痛,用辛勤劳动给病人带来新的希望,用智慧捍卫生命的尊严。
文化核心:让患者满意、让员工满意、让社会满意!
特色诊疗
近十几年来泌尿外科不断将国际上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国内,并应用于临床的诊疗工作之中。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同时,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展了各种各样难度极高、风险极大的肾脏结石病的治疗;如复杂的婴幼儿肾结石,复杂的孤立肾结石,复杂的畸形肾结石和高龄、高危患者合并复杂肾结石等,得到了国内和欧美同道的认可。
泌尿系统复杂、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科室研究的重点,九十年代初率先在国内成功完成了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和体外循环下腔静脉留栓切除术。目前该科80%以上的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完成,如巨大肾脏肿瘤、巨大肾上腺肿瘤、复杂的保留肾单位手术、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等。
教学科研
科技创新、医疗设备的研制是该科的一大特色,该科1980年开始研制“膀胱液电碎石机”,1982年完成,获北京市科技三等奖。1982年开始研究制造我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机”,1984年研制成功,并于1986年通过卫生部鉴定应用于临床,同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级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3-1999年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使我国热疗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研究于2002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2006年开始探索研制完全国产化的“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设备”,于2010年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填补了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包含:普外二科、普外三科
外二科的前身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专业组,具有七十余年的历史。著名教授黄萃莛、张嘉庆、杜如昱、祝学光曾先后担任科主任。1997年以后普通外科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按照专业特点划分为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中心、外科监护、微创外科等科室。于永祥教授担任胃肠外科主任,王杉教授为副主任。2003年王杉教授担任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教授担任副主任。2006年王杉教授任人民医院院长,叶颖江教授担任副主任。2013年叶颖江教授担任胃肠外科主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目前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和肿瘤外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英国爱丁堡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学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现有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共有床位70张,平均年收治病人2500余次,开展手术1200余次。承担医院6A病区(手术治疗病区)、42病区和海淀三病区(综合治疗病区)医疗工作。收治的病种主要包括胃肠道良恶性疾病,甲状腺、肝脏、胆囊、疝、阑尾和肛门等普通外科疾病,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癌的外科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胃肠间质瘤治疗、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结节、痔手术等方面,保持全国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在国内最早开展并推广多学科专家组治疗模式(MDT模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扬。胃肠外科立足国内现况,把握国际专业发展方向,形成多途径、多手段、多方法的立体治疗的医疗模式,全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快速、安全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
特色诊疗
学科医疗特色:
①结直肠癌规范化手术治疗
在国内最早倡导结直肠癌规范化手术方式: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及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规范化的手术操作确保了肿瘤的根治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改善了病人预后,提高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②进展期结直肠癌、胃癌的综合治疗
对于肿瘤分期较晚的结直肠癌或胃癌病人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使不能切除的晚期肿瘤降期降级,从而获得二期切除甚或根治的机会。对一部分肝转移病人积极采取转移癌和原发癌同期切除或先行化疗、生物(靶向)、介入、射频治疗后再分期切除,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晚期肿瘤病人获得了长期生存机会。
③胃肠间质瘤综合治疗
胃肠间质瘤(GIST)属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该科参与了国内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的制定,胃肠间质瘤的诊治处于国内领先。可熟练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完成胃肠间质瘤的根治手术,对于复发或不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进行格列卫或索坦治疗,疗效与国际水平同齐。2007、2008年该科先后成为“中国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GIPAP)”及“索坦患者援助项目(SPAP)”注册中心,使一部分经济状况差、术后又须药物治疗的病人能得到免费赠药,为该类病人节省了可观的治疗费用。
④腹腔镜手术(各种腹外疝及腹腔手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的理念逐渐应用于普通外科的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结直肠癌、胃癌、胃肠道间质瘤、小肠肿瘤的微创手术。对于有适应症的病人,选择微创手术不仅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病人整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住院时间短。
⑤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MDT模式)
2000年该科在王杉教授的带领下在该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消化疾病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包括来自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超声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等6个学科的专家,该诊疗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集中多个学科专家共同会诊,为病人提出最佳诊疗方案,与传统医疗模式相比,学科齐全,学术力量强,能综合性地接受最新的国际肿瘤治疗理念,缩短了疾病的诊疗时间,提高了疗效。
⑥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者重多,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尚不能满意的控制该病及其并发症,依靠手术方法治疗糖尿病在国内国际上均已取得明显疗效。目前许多国际临床医疗机构均成立了糖尿病外科,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于有适应症的病人,通过手术可治疗或明显改善糖尿病及其伴发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花费低。
⑦术中神经功能保护技术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并且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困难的患者,应用神经监护技术可实现术中实时监测喉返神经功能,全程定位喉返神经且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明确其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
⑧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目前对肝转移灶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唯一能够使患者得到治愈的方法。然而在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早期通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若不坚持定期复查,只有到晚期出现肝区疼痛或肝功能失代尝时才能被发现,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或是经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以选择其它治疗方法作为替代或辅助手术方法以提高病人的5年生存率。常用方法有: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射频消融治疗;肝动脉插管栓塞化学治疗;其它辅助治疗如:冷冻治疗、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门静脉栓塞治疗、超声波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疗效各家说法不同,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诸多方法的合理选择和综合应用,将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⑨外科营养方面
在常规营养支持及治疗的基础上,胃肠外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腹部外科手术病人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负氮平衡状态、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等概念目前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在术后肠外营养制剂中添加鱼油脂肪乳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肠外瘘是一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病人迁延不愈,医疗花费巨大,因此在治疗上也对外科营养支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科在国内著名专家的指导下,已成功治愈数名肠外瘘患者,标志着营养治疗的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⑩痔的手术治疗
该科较早引入肛垫下移学说,早在2002年就实行了国内较少单位开展的PPH手术,目前以其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吸引了北京地区众多患者前来诊治。
教学科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作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大学重点教研科室,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培养工作,目前已毕业硕/博士研究生120余人。拥有国家级名师两人、北京大学医学部桃李奖获得者两人。作为支持单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等。主持开展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北京市及北京大学等31项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卫生部胃癌、结直肠癌诊断标准的制定工作和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执业医师考试命审题工作。先后于《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等国外期刊发表SCI文章70余篇,于《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0余篇。主译或主编《结直肠外科学》(第四版)、《直肠癌诊断、治疗与康复新进展》、《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与普通外科诊疗常规》等学术专著或论著13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腔镜外科即普外三科,其前身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腹腔镜专业组,自1991年引进腹腔镜技术以来,已有近十八年历史,共计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数万余例。著名外科专家黄萃莛、杜如昱、祝学光教授曾先后担任科主任。
为进一步促进微创外科学的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于1998年1月正式成立外三科(腔镜外科)。腔镜外科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的雄厚实力,人员配备精干,现由外科及腹腔镜专家黄迅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西城区政协委员)任科室主任。
该科室秉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传统,在治疗肝胆、胃肠、胰腺、脾脏、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各类疝气等疾病有着较为丰富的外科治疗经验。特别是在胆道良恶性疾病的诊疗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内外胆管结石、先天性胆道疾病、胆囊癌、胆管癌、胆道术后合并症等,逐渐开展腔镜肥胖治疗、微创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功能失调疾病如贲门失迟缓症、食道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微创手术治疗肝胆胰疾病,各类微创疝气手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随着现代微创外科腹腔镜、纤维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在北京市率先引进并开展了腹腔镜手术并且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在北京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国最早开展腹腔镜普通外科手术的科室之一,每年开展的腹腔镜各类手术多达700-800余例。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具有开腹手术熟练技术的有力保障下,已成功的完成了各类腹腔镜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肠旁路手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镜活检、取石术;腹腔镜肝脏手术(肝囊肿开窗术、肝脓肿引流术、肝活检术、肝叶切除术);腹腔镜胃、小肠、结直肠良恶性肿瘤切除及根治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和脾功能亢进;颈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瘤、结甲等);腹腔镜疝修补成形术(腹股沟疝、腹壁疝、切口疝、脐疝及复发疝);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术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等。在纤维内镜治疗方面也颇有心得,对各种类型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先天性胆道疾病、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处理居于国内前列。另外,科室对于各类消化道肿瘤(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及甲状腺癌的术后综合治疗,如化学治疗、介入治疗及免疫治疗也颇为专长。
科室与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并且抽调技术骨干,积极指导基层医院开展各类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每年接待各地进修及访问医师上百人次,扩大了科室的影响,为医院赢得了声誉。同时,在普及腹腔镜技术方面,科室举办多次全国腹腔镜外科新技术培训班,编写了全国腹腔镜技术培训班教材。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百余名学员及院内众多的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参加了培训,受益菲浅。人员组成:目前科室有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学历:博士6人,硕士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
特色诊疗
1.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2.特别是在胆道良恶性疾病的微创诊疗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内外胆管结石、先天性胆道疾病、胆囊癌、胆管癌、胆道术后合并症等;
3.腹腔镜肥胖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功能失调疾病如贲门失迟缓症、食道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
4.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胰疾病;
5.各类微创疝气手术;
6.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结肠冗长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创建于1942年。眼科专业在原中央医院(人民医院前身)改组时设立,已故原协和医院著名眼科专家罗宗贤教授为首任特约医师,指导孙信孚医生工作。1946年孙信孚医生离院,由付守静及索曼霞医生负责。建科初期的主要临床工作仅为院内会诊及一般的眼科门诊。至60年代,杨均主任首先开设眼科病房,并开展了青光眼、白内障手术。进入70年代,在费佩芬、吕永顺、冯耀庭几位主任的领导下,眼科床位数增加至8张。80年代,胡雨桐教授任眼科主任,眼科业务进一步发展,逐渐开展了各类抗青光眼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眼内异物取出、白内障摘除等术。
1987年,黎晓新博士回国,在眼科开展了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玻璃体切割等显微手术、激光治疗青光眼和眼底病、眼内疾病超声诊断等新技术。90年代初,黎晓新教授任眼科主任,人民医院眼科事业迅猛发展,医、教、研水平全面提高。如今,在黎晓新主任的领导下,眼科已发展成为以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为科室特色,眼前、后段手术全面展开,各项诊疗设备不断完善,专业组逐渐健全,新技术、新疗法日益增加,科研课题不断增多的综合性科室,部分工作已经栖身于国际先进行列,2002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学科, 2005年在国内率先成立儿童眼病中心。
学科已形成以转化型医学为基础的视觉损伤与修复的视觉科学研究和以临床解决疑难或争议性问题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基地。凝炼为黄斑病、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治、发病和干预机制等研究方向。临床研究涵盖所有眼科亚专业设置,特别是眼底病亚专业,是国内开展治疗项目最多的眼科,带动了全国该领域的快速发展。临床研究方面:十五期间主持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模式研究、十一五期间主持老年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抗VEGF治疗的多中心研究、十二五期间主持973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和干预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参与十二五重大新药创新-药物实验平台。
目前人民医院眼科开放床位数64张,近3年平均年出院 3584.7 人,急门诊量138765人,门诊量和手术量保持了45年的连续上升,其中外省市患者占 55.47%。医治的病种涵盖眼科所有亚专科。疑难危重病例占住院病种36.94%。年手术量达5000余例,收治白内障、青光眼、各种类型的眼底病变、眼肿瘤、斜视、弱视、眼肌麻痹、角膜病变、近视、远视、散光的激光矫正手术以及眼科整形等眼科各种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现有医护员工6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包括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1人、中华眼底病杂志总编1人、中华眼底病学组组长1人、中华小儿眼科及斜弱视学组副组长1人、6名学组委员。有9名专家承担中华系列杂志编委。现有固定床位64张。
人民医院眼科由多个学科组成,现有眼底病激光中心,儿童眼病诊疗中心,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白内障手术中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心、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眼成形,糖尿病眼底病等多个专业组,实现了眼科医师专业化。
人民眼科拥有新世纪国际眼科先进的临床检查、医疗设备,如进口的手术显微镜、玻璃体切割机、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电生理仪、电视野计、荧光造影设备、多波长眼底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眼科专用A、B超声等。除完成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眼科手术以外,在玻璃体视网膜外科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各种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万例,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开展了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关的眼前段与眼肌手术,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室,赢得了来自全国患者与同行的赞誉。近年来,眼科开展的新项目有:视网膜激光光凝、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治疗进展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视网膜下膜取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垂直肌手术、玻璃体切割联合自体浓缩血小板封闭黄斑裂孔、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切除联合放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或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难治性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眼前后段联合手术、角膜移植术、准分子激光屈光角膜切削术(PRK)、激光辅助原位角膜成型术(LASIK)等。
人民眼科先后5次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健康列车”和北京市组织的支援内蒙等边远地区的医疗队,使西北、西南大地上数以万计的贫困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深受广大边远地区人民的欢迎和爱戴。
现在,人民眼科全体职工正在创造一个管理水平先进、医疗质量优秀、服务态度出色的新型眼科医院。75年的历史铸就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的“挑战疑难眼病、拯救视觉损伤”的精髓。人民医院眼科将不懈努力,建设一批先进完善的转化医学平台, 孵化一批原创科研成果, 形成一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新技术, 涌现一批国内知名、具有国际视角的学科带头人, 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结构合理、亚科齐全的优秀临床团队,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视觉修复、视觉保护和视觉增强。
特色诊疗
一、眼底病、激光中心
专业特色:各种类型眼底病的诊治。眼底病的激光与手术治疗:各种类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各种原因玻璃体混浊、积血的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肿瘤的放射敷贴治疗,黄斑前膜与黄斑裂孔手术治疗,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取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儿童眼底病诊治,光动力激光(PDT)、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眼底普查,激光治疗增生前期、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光凝治疗进展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二、白内障
专业特色:各种类型白内障、无晶体眼的诊治。除完成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及II期人工晶体植入/缝合术外,开展大量的复杂白内障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白内障摘除与眼后段疾病的联合手术、玻璃体切割后无玻璃体眼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青光眼
学科对象:面向广大青光眼、高眼压症及青光眼手术后复查的患者。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的常规与疑难抗青光眼手术,引流管植入术,巩膜池形成术,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小梁成型术、激光房角成型术,睫状体光凝术,先天性青光眼房角切开术,眼内硅油继发青光眼的处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青光眼的诊治,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
专业特色:该科拥有一批多年从事于青光眼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的眼科专家,在青光眼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拥有Octopus自动视野计、Humphrey自动视野计,视神经分析仪HRT-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压平眼压计等国际上先进的青光眼检查设备。相继开展了激光治疗、前房引流物植入手术、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等最新的治疗方法,青光眼的诊治居于国内先进水平。
四、儿童眼病中心
1.儿童视觉发育、斜视、弱视
专业特色:成人及儿童水平及垂直斜视的常规手术矫正、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的治疗、特殊性斜视(眼球后退综合征、垂直分离性斜视)的手术矫正、复杂性(外伤后、内眼手术后)斜视的手术矫正、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矫正。
2.儿童眼底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3.儿童白内障(各种类型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
4.儿童青光眼(各种类型先天性、外伤性及继发性青光眼)
5.儿童眼表面疾病(各种类型结膜、角膜、泪器等疾病)
五、角膜病
专科病种:各种类型角膜炎,角膜变性,结、角膜化学烧伤,眼表疾病,屈光不正。
专业特色:各种眼表疾病、角膜病的诊断与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眼表面重建术,角膜弧形切开矫正高度散光,治疗性激光角膜切削术(PTK)。
六、眼成形
专业特色:上睑下垂,小眼综合症,眼睑内、外翻,眼睑眼眶肿瘤,结膜囊缩窄,眼睑皮肤松弛,双重睑,眼袋等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眼部、面部及其它部位的美容、整形手术。
七、眼屈光、近视治疗中心
准分子激光 (采用德国Schwind公司最先进之Multiscan-巨星级准分子激光仪)。
专业特色:各种类型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与眼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屈光角膜削术(PRK)、治疗性激光角膜切削术(PTK)。
八、眼肿瘤
专业特色:(1)恶性葡萄膜黑色素瘤,肿瘤基底部直径﹤15 mm,厚度﹥5-8mm,肿瘤位于赤道部或睫状体部,建议局部切除及玻璃体切割手术。(2)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
九、眼外伤
专业特色: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球内异物,可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及全玻璃体切除术。
十、验光配镜中心
专业特色:各种屈光不正、老视的配镜矫正。最新开展渐进多焦点成人眼镜,青少年预防近视的渐进多焦点眼镜,各种类型软角膜接触镜,矫正无晶体眼之角膜接触镜。
教学科研
十余年来眼科先后申请了国家、部委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际、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300余篇,主编与参与编著各种专业书籍10余本,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一系列奖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于2000年被评为“211”和“985”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012年被评为教育部视觉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为教育部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卫生部和北京市眼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北京市专科医师考试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眼科药物研究基地以及国家级眼科学继续教育基地。目前已毕业博士生58人,硕士生17人。目前已形成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后教育的三级教学体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1962年,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具备独特的风格与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在感染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癌、睡眠呼吸障碍、呼吸危重症监护、介入呼吸病学和多种少见疑难肺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设立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戒烟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专科门诊,每年门诊就诊人次达9万余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睡眠呼吸障碍和间质性肺病等系统教育和管理工作。现有RICU床位17张,普通床位70张,包括睡眠中心10张。
现有医师2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3人;21人获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在美国做过博士后工作。另有3位资深顾问专家,指导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管技师4人,护士96人。业已形成了一支业务扎实、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团结勤奋、严谨创新、求实奉献的团队,逐步创建国内一流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
戒烟门诊
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每四个吸烟者有一个死于烟草,30%癌症的发生是吸烟引起的。由于社会和媒体的宣传,许多吸烟者都已经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烟草依赖性,很多人多年来已经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想戒又戒不掉,或者是头脑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害处,而且戒烟后会出现烦躁、情绪不稳、沮丧、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口干、咳嗽、食欲增加、体重增加、腹泻或便秘、疲劳、想吸烟的冲动等戒断反应,>90%的人自己戒不了烟。戒烟门诊就是为帮助所有想戒烟的人成功戒烟设立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专业门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常常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通过系统的规范治疗和管理, 可以达到减少急性发作、尽可能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经费开支的目的。
该科自2001年开始长期坚持定期(每季度一次)为COPD 患者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讲座讨论会。每次活动后整理编写《COPD宣教通讯》供COPD患者学习参考。自2003年设立COPD门诊,每周1-2 个单元,由主治医以上呼吸专业医师对患者和危险人群进行检查,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可在此专业门诊接受用药方法及呼吸锻炼的指导;为每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建立档案,安排定期随访。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参加慢性呼吸病宣教中心举办的大型慢阻肺病知识宣教活动。
哮喘专病门诊
“哮喘专病门诊”是该院“三位一体”哮喘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防控哮喘工作的第一线,也是专病医生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的启蒙处和起跑点。该院自2003年4月8日正式开设“哮喘专病门诊”。现每周有三个单元固定的门诊时间,均由擅长哮喘病诊疗的副高级职称医师出诊。在这里,医生严格按照“哮喘防治指南”为患者提供诊断、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建立病情档案、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等;哮喘患者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得到有关预防哮喘发作的具体指导;患者还将被推荐至“哮喘宣教中心”接受专职哮喘宣教人员的指导,学习正确的用药方法、监测病情控制方法并加入“哮喘患者协会”等。2009年2月该院成为全国首批“哮喘专病门诊规范化建设和推广项目单位”之一,在中国哮喘联盟的统一领导下更进一步做好哮喘的规范化防控工作,包括医患培训交流、统配宣教资料、患者档案管理等。
睡眠呼吸监测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睡眠中心建立于1989年,是国内较早开展睡眠研究的医疗单位之一,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学组组长单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丁东杰教授、陈尔璋教授及何权瀛教授等等学术带头人的刻苦努力,临床及科研工作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临床工作方面,睡眠中心目前已经诊断和治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例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其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治水平一直居国内领先水平,除了积极开展睡眠呼吸障碍的内科治疗之外,还与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密切合作,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体系。
睡眠中心自1998年开始开展了发作性睡病的研究与治疗,是国内最早进行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的医院,建立了包括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等诊断发作性睡病的特异性神经生理检查方法,完善了诊断和治疗体系,目前已经诊治发作性睡病患者一千余例,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相关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后先后开展了周期性嗜睡、不宁腿综合征、REM行为异常、磨牙症等睡眠疾患的诊断与治疗。睡眠中心在呼吸科内设立了专业门诊及专家门诊,可供监测与治疗的床位已达十张,拥有多套国际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系统。除此之外,还开展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家庭初筛及医院内床旁监测,积极开展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急性、慢性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障碍的家庭治疗,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睡眠中心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多项教学任务,在八年制医学生教学中开展了“睡眠呼吸障碍”的病例讨论课以及睡眠障碍的见习和实习教学,并培养临床和科研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十余名。从2004年开始开办的“睡眠呼吸监测治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每两年一届,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继续教育项目,每届均有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会。同时睡眠中心还承担了进修医师的培训,为国内开展睡眠呼吸障碍临床工作的单位培养了大批骨干。
肺功能室
肺功能检查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肺功能包括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等多个方面。其中,肺的通气功能是诊断气道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的金标准,也是对此类疾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的主要参考指标,在预测疾病发展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肺的换气功能是早期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的敏感指标,也是此类疾病的疗效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肺功能在外科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明确患者是否能够耐受全身麻醉、能否耐受手术、评估术后肺功能丧失或改善及对预后的影响等。
该科肺功能室配备了先进的肺功能检测设备,可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的测定,可进行支气管扩张及激发试验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2014年新增营养代谢车,可对重症患者进行床旁简易肺功能测定及能量代谢状态检测,为重症ICU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床旁重要技术支持。肺功能室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专业技术职称,他们具有多年的专业技术经验,熟悉标准的操作规范,掌握基本的专业疾病的肺功能特征,为全院相关疾病呼吸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专业的诊断。
呼吸内镜室
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科在成立之初已开展了此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学科发展,目前科内已拥有13支各类介入气管镜:2支电子气管镜,6支纤维支气管镜,2支治疗镜,1台超细支气管镜,1支荧光支气管镜,1支高清支气管镜,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除利用支气管镜进行常规检查诊断外,还开展了应用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活检,肺泡灌洗,全肺灌洗、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肺减容,冷冻、氩等离子体凝固介入技术,支架植入等项目,大幅提高了对患者的诊疗能力,此外该科开展了大量床边和急诊气管镜检查、治疗工作,积极参与急症、重症患者的救治,
因纤维支气管镜为有创性检查,需要严格消毒与隔离,因此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不能为澳抗阳性患者提供支气管镜检查。该科专为澳抗阳性患者配备专门的支气管镜,方便了这部分患者的就医,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相对于外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操作具有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对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该科配备有奥林巴斯LTF-240型软硬结合可曲式电子胸腔镜,开展胸膜疾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对呼吸内镜的洗消和保养,该科配备专门的洗消间、自动洗消机,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内镜消毒不严造成的院内感染。
呼吸监护
呼吸监护病房现有床位17张,呼吸监护创建以来,不断建立并完善了监护病房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配有先进的监测设备、床旁血气分析仪、高级无创呼吸机、多种类型大型呼吸机、床旁血滤及ECMO等相关设备,并且常规开展床旁支气管镜诊疗、床旁超声、辅以快速病原学诊断系统,为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强的的硬件支持。医护人员配备充分合理,梯队层次清晰,在疑难及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呼吸监护每年收治数十例危重症患者,包括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免疫受损宿主肺部并发症诊治、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重症哮喘、术后尤其胸科术后患者并发症诊疗护理,均显现了高超的诊疗护理水平,成功挽救许多濒危患者的生命,受到患者及其他相关科室的信任及好评。
教学科研
临床工作是科室发展的基础,科研工作又是科室不断进步的动力。科研始终是呼吸科工作的重头戏。多年来,该科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研讨班,调动了全科人员的科研意识及积极性;密切观察国内外研究热点及动态,积极申请科研基金,形成了良性循环,保证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该科在COPD易感性研究及早期干预、哮喘的长期管理、转基因治疗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睡眠状态下的呼吸调节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CPAP治疗依从性、中国发作性睡病的易感基因、肺部感染病原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8项,其中国家部级5项,院内基金2项。每年发表论文20余篇。200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2013年获中华科技医学三等奖1项,2013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教学医院,该科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和生产实习任务以及护理专业教学任务;还担负着研究生培养工作;负责培养外省市选送跨世纪学科骨干培养任务;每年从全国各地招收进修医护人员数十人,每年面向全国举办呼吸医师进修班;同时参加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西城区医药卫生学会等举办的学习班讲课活动。在教学工作中,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本科生支气管哮喘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一改过去的单向式、灌注式为讨论式、互动式,邀请哮喘患者参加课堂教学,课后深入讨论,深受学生好评。多名医师被评为北京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及人民医院院级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成果奖和继续教育先进科室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是其内科系统中一个主要的独立科室。内分泌代谢科创建于1986年,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医教研工作,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研究中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8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4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具有门诊、病房及内分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现日均门诊量达500余人,病房月均收治70余病人。严格遵循三级查房制度,定期进行疑难杂症大讨论,对国际前沿进展的密切跟踪学习,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疾病进行规范诊治,使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不仅在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且在疾病研究领域保持在国内领先位置。
特色诊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对糖尿病的诊治水平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科室除提供高质量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服务外,还配备糖尿病教育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团队化管理。另外,内分泌代谢科还开设一系列特色诊疗项目,包括:
糖尿病健康教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教育管理团队成立于1997年,由内分泌专科医生,4名糖尿病专职教育护师,2名营养师组成,分别在病房以及门诊开展糖尿病教育工作。目前是世界健康基金会教员培训基地,“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师”的实习基地,也是北京地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培训基地之一.
糖尿病健康教育咨询活动长期免费为患者提供,除了给予门诊患者针对性的一对一健康教育咨询外,教育大课堂是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常年每月定期举办1-2次,课程涉及到糖尿病概论基础知识、急慢性并发症;正确认识低血糖;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口服药治疗;胰岛素治疗最近进展以及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性指导;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及自我血糖监测等内容。每次课前为了了解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发放调查问卷,发现问题以利于调整讲课内容,让患者不虚此行,有所收获。
新诊断糖尿病门诊:本专业门诊旨在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由数位本专业高职、副高职和主治医师及护士组成一支固定的管理团队,定期对所管理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病情评估、饮食和运动指导、宣教糖尿病领域的知识,给予规范的治疗并长期随访,以期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使患者从疾病早期即获得规范诊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泵门诊: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绝对缺乏胰岛素,外源性给予胰岛素治疗如胰岛素泵是目前唯一治疗手段。血糖波动是这类患者最主要的表现,血糖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血糖过低导致低血糖甚至昏迷,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这部分患者更需要长期细致的管理和密切关注。本专业门诊旨在针对这一类患者进行更为详细的饮食、运动指导,并且对其用药进行定期调整。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更为稳定密切的联系,以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营养咨询-内分泌联合门诊: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础措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和种类选择。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应给予个体化的饮食指导。该科开设的营养咨询-内分泌联合门诊采用详细的食物模型,宣传单页,问卷填写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细化的饮食教育和指导,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骨质疏松门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为卫生部医政司及中国医师协会共同认证的全国骨质疏松诊疗协作基地。开设专业骨质疏松治疗门诊,有丰富的骨质疏松治疗经验。在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专题活动中荣获仁术济世奖、本立道生奖、春风化雨奖等多个奖项。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门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有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当血尿酸浓度过高和(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等。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由于无明显症状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不规范的治疗经常造成病情反复。该科成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专业组旨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教育、药物治疗及定期随访的长期管理,达到降低痛风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目标。
教学科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4名。
该院内分泌科还承担大量继续教育工作,每年培养进修医师十余人次,同时由该院内分泌科组织开展的糖尿病论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0届,2014年的参会人数达2200余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十一五”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等,在研经费数千万元。作为临床药理基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还主持和参与并出色完成了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
内分泌代谢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糖尿病的个体化诊疗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创建于1987年,是以治疗各种骨关节病为主,以膝、髋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为特色的科室。
科室现有医生、技术员和护士4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9名、主管技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
骨关节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手术的临床中心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事业迅猛发展,医、教、研水平全面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以膝、髋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手术为科室特色,各项诊疗设备完备,专业组健全,新技术、新疗法日益增加,科研课题不断增多的综合性科室,部分工作已经栖身于国际先进行列,2000年该中心升格为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至今该中心已完成人工关节置换术10000余例,各类关节镜手术8000余例。该中心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在2002年获评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特色诊疗
人工关节置换
各种晚期骨关节病的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的一大特色,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强直等,在人工关节置换,尤其是膝关节置换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置换的数量、难度和手术效果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节镜
各种各类骨关节病的关节镜治疗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的另一大特色,包括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损伤、关节游离体、髌骨半脱位、以及各种滑膜炎性病变等,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关节镜外科治疗的单位之一。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随访
规范完善的术后康复和随访是关节置换患者获得良好关节功能的重要保障。该中心联合联合其他医院设立了专门的康复病房,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和出院标准,并设立专人在术后6周、3个月和半年时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以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锻炼效果。
教学科研
该中心每年都要承接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的教学任务,同时担任着医学生的见习和轮转教学工作。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先后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60名,目前在读研究生10余名。
在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内的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开展了深入研究,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滑膜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国北方地区老年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在晚期关节疾病外科治疗的研究领域,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相关研究,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力遮挡;国产抗菌素骨水泥研究、冲洗枪对骨—骨水泥界面的影响、正常国人膝关节解剖几何学测定(近段股骨、髌骨等)、人工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防治的研究、人工关节术后自体血回输的研以及通过循证医学原理进行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随访研究确定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等。研究所总结申报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课题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风湿性关节病患者多关节严重畸形的人工关节置换”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所于1998年编著出版的《人工关节外科学》是国内此领域的首部专著,在该书的基础上经过修缮,于2006年出版了《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2006至2011年,研究所共发表SCI文章8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87篇。
随着我国风湿性疾病内科诊疗技术的提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晚期风湿性关节病患者的逐渐减少,而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日益成为关节外科治疗的主要人群。因此,研究所也逐渐将科研的重心调整到了骨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包括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利用核磁共振(MRI)和生物学标记物等手段对骨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和评估,以及关节软骨再生、骨软骨移植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等。
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是集病房、急诊、门诊及独立研究室为一体的完整学科,现为北京大学博士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点专科(骨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人员梯队合理,包括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医师、护士)及在读研究生42人。学科主要医疗工作包括:四肢、关节周围骨折的诊疗(肩肘、足踝外科专业),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脊柱脊髓损伤等。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采用了国际先进的AO理论和内固定技术治疗了大批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学科采用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肩、肘粉碎关节内骨折,完成病例数和治疗疗效国内领先;学科在脊柱及四肢的骨折,尤其是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面,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在周围神经损伤领域,以大量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先后在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体内得到验证,目前全国范围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完成,正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批,生物套管小间隙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替代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方法指日可待。相关研究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学进步一等奖各1项,学科先后2次获得“国家青年文明号”。
特色诊疗
1.四肢骨与关节损伤
四肢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治是该科一贯的工作重点,关节内骨折治疗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该科引入关节置换、微创固定系统、关节镜等多种技术,尤其在处理老年人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2.脊柱脊髓损伤
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及退变性脊柱疾患,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规范治疗急慢性脊髓官能损伤。国内率先采用SPR术式治疗痉挛型瘫痪。
3.周围神经及软组织损伤
在该领域,该科拥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能力,成功治疗大量周围神经卡压及损伤继发的肢体畸形患者。针对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综合应用VSD技术和各类皮瓣进行治疗,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并改善了肢体的活动功能。
4.运动损伤的关节镜诊疗
关节镜是用于关节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具有切口小、干扰小、恢复快等优点。该科近年来逐步引进此项技术,把国外最先进的关节镜技术引入科室,诊疗范围已覆盖髋、膝、踝、肩、肘、腕等6大关节,临床诊疗效果良好。
5.肩肘外科 在国内率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及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肩肘关节周围骨折,广泛开展关节镜治疗肩关节损伤;在肩肘外科主任委员姜保国教授带领下创办国内首份学科专业期刊——《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引领国内肩肘外科发展。
6.足踝外科 足踝外科是国内的新兴学科,该科作为主任委员所在单位较早引入相关技术,在踇外翻、跟痛症、跟腱断裂、反复踝扭伤、足踝部骨折、韧带损伤及足踝疾病晚期的疼痛和矫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相关微创治疗。
教学科研
学科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公益行业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专项、科技部“973”项目等多项课题,累积科研经费7500余万。 2010年获评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2012年获评教育部创新团队。近期重大项目包括:
①2010年承担卫生部卫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在全国6大地区30余机构开展合作,旨在提高严重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完善救治流程规范、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②2013年凭借创科15年来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积累的权威能力,成为“973”项目《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主导单位。
学科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在国外SCI收录的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创办国内肩肘外科首本专业期刊《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主编主译创伤领域《创伤骨科手术图谱》、《骨盆与髋臼骨折》《创伤骨科手术学》《骨折固定图谱》《创伤骨科核心知识》《骨与关节损伤》等著作12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在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朱继业主任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在肝胆外科领域享有盛誉,现为国家211工程、卫生部重点专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北京大学肝癌研究中心,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承担着多项卫生部行业专项、863、973、985计划、九五至十二五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肝胆外科作为国内最早致力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肝癌治疗的医疗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肝、胆、胰、脾等疾病治疗领域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肝胆外科学科骨干。已故著名外科学专家黄萃庭教授早在60年代即已在国内率先运用脾肾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与杜如昱、冷希圣教授一道创立了“液递物质学说”这一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经典理论,其学术价值一直为国内外同道所推崇。黄萃庭和杜如昱教授先后被推举为全国中华外科主任委员。90年代初期冷希圣教授在国内首先推广小口径人造血管搭桥门腔分流手术,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冷希圣教授还担任了首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自2009年朱继业教授担任肝胆外科主任以来,肝胆外科在临床、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有了更大的飞跃。肝胆外科从2000年开始在朱继业、冷希圣教授的带领开展了肝移植手术,目前共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超过60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1年存活率达到90%以上,肝移植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北方地区各家医疗单位中居于先进行列。在供体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朱继业主任作为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一直参与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的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制定工作,肝胆外科于2013年完成了北京市首例心脏死亡供体捐献肝移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特色诊疗
肝移植
肝胆外科依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以及肝癌治疗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自2000年开展肝移植手术以来共累积完成肝移植手术超过60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1年存活率达到90%以上,已有30多位患者存活超过10年。肝移植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北方地区各家医疗单位中居于首位,在北京市肝移植准入评分排名中总分位列第一位。科内多名专家参加国家器官移植立法工作,朱继业教授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器官移植工作会议。肝胆外科还多次举办国际和国内高水平的移植学术会议,如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钓鱼台召开的国际移植高峰论坛、中国大饭店召开的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亚太地区分会等,举办了四届全国肝移植学习班,先后为全国各地培训了许多的肝移植专科医生,推动和促进了全国肝移植事业的发展。在供体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在供体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朱继业主任作为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一直参与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的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制定工作,肝胆外科于2013年完成了北京市首例心脏死亡供体捐献肝移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科设有独立的肝移植监护室,配备有齐全的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等设备,为术后患者的健康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自开展肝移植工作以来,肝胆外科即设立了肝移植专业门诊,同时开通了肝移植热线,创办了肝移植网站,旨在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并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随着康复病人越来越多,肝胆外科又在2004年初倡导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肝移植病友自己的组织— “肝移植患者联谊会”,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肝癌的综合治疗
肝胆外科通过对大量肝癌患者治疗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并且对接受不同治疗手段的肝癌患者预后进行科学研究后,在肝癌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上取得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了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他如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为辅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法。对于以往被认为是在肝脏手术禁区位置的肿瘤,如紧邻下腔静脉的尾状叶巨大肿瘤,侵犯第一肝门或第二肝门的肿瘤等,该科均成功的实施了手术切除,在拥有熟练精湛的手术技术基础上肝胆外科还配备了最新的微波消融机、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机、水刀、超吸刀等先进仪器,对不同类型的肿瘤选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不仅最大限度保存了剩余肝脏的储备功能而且也保证了肿瘤的有效切除范围,术后患者恢复快,肿瘤复发率低,对这些患者的长期随访显示手术取得了极好的疗效。针对合并严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以及合并门静脉癌栓或腔静脉癌栓等疑难复杂的肝癌患者,该肝胆外科大胆创新,开展了如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门奇断流术;肝癌切除联合肝癌射频消融;切除肿瘤侵犯的血管并开放门静脉断端吸除癌栓和开放肝静脉取出瘤栓等复杂的难度极高的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还率先开展如肝癌射频消融以及腹腔镜下肝癌切除等微创手术方式,而对于病情危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如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多发转移的病例,通过肝移植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实在不能手术的肝脏肿瘤应用生物免疫治疗、药物化疗等手段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该科还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肿瘤复发率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来逐步改进和指导临床治疗,使得能够为每一位肝癌患者都能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肯定。
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治疗
肝胆外科黄萃庭教授早在60年代即已在国内率先运用脾肾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黄萃庭教授还与杜如昱、冷希圣教授一道创立了“液递物质学说”, 作为解释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经典理论,其学术价值一直为国内外同道所推崇。90年代在国内首先推广小口径人造血管搭桥门腔分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随访,创新性的提出保脾断流手术的手术方式,使患者避免了脾切除断流手术较高的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朱继业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卫生部两千万重大课题专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推广应用”,建立了门静脉高压症的全国术后随访网络系统,规范了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胆道、胰腺、脾脏、腹腔镜外科
肝胆外科目前能够开展复杂高位肝内胆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复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全切术,同时在重症监护亚专业的支持下能够对重症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有效成功救治,同时能够实施腹腔镜下肝脏、胰腺、胆道、脾脏等疑难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手术创伤,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微创治疗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肝胆外科也积极进行微创治疗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朱继业主任、王福顺副主任等人的带领下除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脾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手术外,还广泛的将腹腔镜应用于肝癌,结肠癌、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并且率先在全国开展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术,腹腔镜下应用水刀行肝叶切除术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为那些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
教学科研
肝胆外科多年来一直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肝胆外科积极配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教育处和继教处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八年制医学生教学、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进修医师培训工作。14位正、副教授承担了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外科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器官移植以及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讲授任务以及医学生的普通外科见习、实习任务。同时,每年都有超过50名临床型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在肝胆外科接受了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年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10余人。近年来,肝胆外科多位教授先后获得了各种教学奖励,并发表了多篇教学文章。在该科朱继业主任和冷希圣教授的大力倡导下,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普通外科学系成立,冷希圣教授任第一届学系主任,朱继业教授为外科学系副主任。目前,普通外科学系每3月定期举办一次北医系统普通外科联合查房及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对各家医院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并对一些普通外科的新技术、新观念、新进展进行学习,使整个北医系统的普通外科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肝胆外科多年来一直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工作,肝胆外科实验室现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肝癌的早期分子标记物的筛选和免疫治疗以及肝移植的免疫耐受研究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肝胆外科承担着多项卫生部行业专项、863、973、985计划、九五至十二五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朱继业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卫生部行业专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推广应用”已于2011年正式启动,该项目的资助经费高达1817万元,这成为了该院外科历史上的突破,本项目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发表SCI文章11篇,制订了多项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标准,并取得了1项发明专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于 2001年,系中国较早成立的几家专门从事脊柱疾病治疗的专业科室之一。科室自建立之初在刘海鹰主任的带领之下一直良性健康发展,目前具有脊柱外科床位42张,年脊柱手术逾800例,其中颈椎手术300例,腰椎400例,脊柱侧弯及椎间盘镜手术约100例。秉承着严谨奉献、 奋斗不息的精神,该院脊柱外科在刘海鹰主任的带领下,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各类脊柱手术技术,在随后的近15年时间里,更是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反思,在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脊柱退变性及特发性侧弯、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椎板成形、上颈椎颈枕融合、各类脊柱微创技术(椎间盘镜、小切口腰椎后路手术及微创下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技术深入钻研,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Spin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等发表论著多篇,编著出版《脊柱内固定学》、《中华骨科治疗学》、《小儿矫形外科图谱》、《骨科临床特殊病历大讨论——脊柱外科分册》,《实用颈椎外科学》等多部专业论著。
目前科室共有床位42张,医生11名,护士18名,其中教授3名,主治医生4名。在读研究生5名,硕士3名,博士2名。每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800余例。收治病种包括:各型颈椎病、寰枢椎病变、胸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脊柱侧弯、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脊柱手术失败综合症、脊髓损伤等。学科带头人刘海鹰主任,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脊柱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累计已完成脊柱手术逾6000例,并且无一例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该科护士长多年来钻研脊柱外科护理相关理论,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护士长的带领及教导下,该科室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专业理论扎实、待病患如家人般温暖的专业护理团队。在汶川地震期间,该科室的白衣天使们更是不畏个人得失,远赴抗震救灾第一线,践行了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希波克拉底精神。目前,脊柱外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刘海鹰主任的领导下,全科同志同舟共济,奋力拼搏,已成为国内仅有的几家专门从事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重点学科之一。
针对脊柱外科高风险、高手术并发症的特点该科制定了严格而详尽的围手术期诊治流程,比对卫生部相关疾病诊治规范制定了严格的术前检查、多科室风险评估、个性化手术方案研讨制定、严密术后护理及康复的一系列手术治疗流程,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相关风险,确保手术疗效。为了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该科室引进了美国NATUS集团的Protektor型神经术中监护仪,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术中神经监护设备。该监护仪能在术中同时对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等多项神经系统功能指标进行监护,能有效的降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该科室也是北京地区率先开展此项目的专业科室之一。术中CT、光纤冷光源头灯、高速微型磨钻及显微外科器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颈椎、胸椎、腰椎及脊髓畸形、脑性瘫痪手术的精细度,从而降低了手术中神经、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近年来,更是积极开展各类脊柱微创技术并予以完善,目前可以在微创下完成颈椎前路手术、胸椎胸腔镜辅助下复杂手术、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成形术等一系列复杂脊柱手术。
该科室通过与德国脊柱外科中心合作,在国内建立了第一所中德脊柱外科合作中心,连续多年外派中层医生出国访问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诊治理念,学习国际先进的手术技术,并且首先在国内予以展开相关技术的科研攻关。在2012年以及2013年,该科室联合兄弟单位更是与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联合举办了北大哈佛学术交流会议,深入的交流了目前脊柱外科专业领域较为关注的手术规范、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手术技术,对我国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的制定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并最终由该科室刘海鹰主任整理、归纳、结合自身经验完成了国内的第一份《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该规范已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
该科室热心参与慈善事业,科室主任刘海鹰教授更是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立了“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并连续三年被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脊柱贫病救助国家级公益示范项目,基金会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促进全民健康发展”为宗旨,救助西部及欠发达地区脊柱贫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特色诊疗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或后纵韧带钙化的颈后路椎板开门成形术、上颈椎颈枕融合、脊柱结核、脊柱侧弯、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各类脊柱微创技术(微创椎间盘镜、小切口腰椎后路手术、微创下椎体成形术及胸腔镜下胸椎复杂手术)及重度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教学科研
该科室目前承担北京市科委《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脊髓损伤科研项目及多项脊柱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在国内外重点杂志发表论著60余篇,更是在国际著名杂志《Spine》发表论著。刘海鹰主任,作为博士导师已为我国骨科界培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7人。该科室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实习及见习带教任务多年,是青年医师人才成长的摇篮。
学科主任:王建六 副主任:张晓红 教研室主任:王建六
学科概况:
1.人员构成: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名,副主任技师1名,护理人员38名。
2.床位:49张,其中温馨病房10间。
3.设置: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B超室,病房,产房,产前诊断实验室。
学科现状
产科作为妇产科学科的一部分,在国家重点学科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在围产保健、妊娠合并症、疑难重病症抢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又在产前诊断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拓展了发展方向。并在承担大量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中不断发展着。
1。围产保健:具有完善的产前保健系统及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并常年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后指导。坚持数十年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由该院产科资深专家、护士长担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大批孕产妇及家属参与。门诊设普通、专业及专家门诊,有健全的产前各项检查诊断方法、独立的产科超声检查及产前、产时监护系统。门诊开展了妊娠合并血液病(特别是血小板减少)、妊高征专业门诊,与病房一条龙进行高危管理。胎儿畸形的产前筛查及较高的宫内诊断率提高了围产保健质量,开设产前诊断专业门诊,为发现胎儿异常的孕妇提供咨询,并进行后续产前诊断。产房开展了产时无痛分娩、温馨待产、助产士陪产。病房提供了新生儿游泳、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心脏畸形筛查等多项服务。多年来,发挥综合医院的优势,在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断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妊娠合并血液病、甲状腺疾病、心脏病、肾病、癫痫等内科合并症。目前,北京市及周遍地区妊娠期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均转入该院治疗。
2。疑难重病症抢救 目前为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之一。每年广泛接受北京市、远郊区县及外地的危重孕产妇转诊。院内成立了由多科室专家组成的孕产妇抢救小组,在院内各科室尤其是血液科、心内科、呼吸科、手术室、血库、SICU的配合下,成功抢救多例妊娠合并严重危重血液系统疾病、多脏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羊水栓塞、DIC的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产前诊断:目前为北京市产前诊断中心之一,临床已开展(1)母血清筛查工作 针对胎儿染色体疾病及神经管畸形,孕妇可在孕8-13周、15-20周行两次血清学筛查(2)细胞遗传学诊断:对筛查高危人群、年龄大于35岁、即往不良妊娠或分娩史、B超可疑胎儿畸形的孕妇,可在孕16-22+6周行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实验室设备先进,技术人员3名,技术成熟、细胞培养及制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功率达95%以上;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先进的核型自动分析仪,使图形可保存、异常者便于会诊(3)胎儿脐带血穿刺技术 99年开始脐带血穿刺技术,已成熟运用于临床产前诊断,可用于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胎儿内分泌系统疾病、胎儿单基因遗传疾病的宫内诊断(4)B超产前胎儿畸形筛查 产科彩超室具备先进的超声诊断仪,自1997年一直致力于胎儿畸形的产前筛查,胎儿结构畸形诊断及符合率达94.9%,特别在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宫内诊断率达国内外先进水平。目前已开展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常规筛查及产后新生儿心脏畸形的检查,吸引了大批孕妇行超声胎儿筛查及异常的确诊。(5)开展孕早期绒毛穿刺及染色体检查,羊水及胎儿血FISH快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4.科研及教学:近年来共获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北京大学985-21工程科研资金70万,孕产妇保健及围产医学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承担北京市科委重大出生缺陷-心血管畸形宫内筛查诊断研究及卫生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遗传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在医院研究和发展基金支持下展开胎儿严重先天性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双胎妊娠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胎儿宫内发育受限病因及干预、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病原因及规范诊断性治疗研究、妊高征和呼吸睡眠暂停相关性的研究。
目前教学工作接受北京大学医学专业七年制、八年制教学;参与教学改革,参与编写本科生及研究生各类教材10余项。此外每年有近50名进修医学习,举办妇产科各类学习班2-3次/年。
特色诊疗
目前内容:
1.高危妊娠管理及多学科综合救治:产科在多年的发展基础上,在临床上针对产科疑难病症进行了多学科的联合抢救及治疗;尤其对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血液病、妊娠合并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及抢救有较为独特的研究及见解;接受北京市、远郊区县及外地的重症病人的转诊;在院内各科室尤其是SICU的配合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2004年开展了三唯彩超的临床应用,胎儿心脏的畸形的宫内诊断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配合临床产前诊断工作的开展,胎儿畸形宫内诊断的水平得到了北京市产前诊断工作小组的认可及好评。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之后,对其情况进行综合的咨询和后续产前诊断,提高了胎儿先心病诊断水平。
3.双胎妊娠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双胎妊娠日益增多,双胎妊娠胎儿出现异常风险高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具有更高的难度和挑战。该院每年接诊30-40例双胎妊娠产前诊断病例,具备丰富的双胎妊娠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经验,并对诊断后有异常的胎儿进行选择性减胎术。
4.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但严重影响母儿健康。该院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筛查、中晚期妊娠管理,合并肥胖及呼吸睡眠综合征孕妇高血压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开设高血压专业门诊,高质量的孕期管理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获得良好结局的基础。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综合评估脏器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对围分娩期进行严格管理,获得良好母儿结局。
教学科研
该院产科具有良好教学和科研传统。接受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医学生实习,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接受5-8名基地培训住院医师,并负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硕士及博士临床轮转培训工作。并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妇产科医师进修学习。
该院产科每年负责三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北京大学母胎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北京大学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习班常见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解剖数据库及临床应用、北京大学助产技术与产科护理学习班,目前已举办四期学习班,培训学员1200余人。获得良好地学术影响。
承担北京市课题两项:
裴秋艳教授 正常及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心脏超薄断层切面数据库及三维模型构建研究,获得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
梁梅英教授 妊娠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孕期治疗与母儿结局的相关研究,获得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项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88年,现为教育部985国家重点学科、肾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并且是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的所在地、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培训基地。科室一贯坚持国际交流,保持为国内领先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诊治和研究中心。肾脏内科由病房、门诊、血液透析(HD)中心、腹膜透析(PD)中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心、病理室及临检室组成;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诊疗常规,并坚持每月各部门的医疗质量考核、汇报制度,促进了持续性质量改,PD、HD的管理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开展了CKD、IgA肾病、狼疮性肾炎、HD、PD等专病门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危重患者;借助CKD、HD、PD及CRRT生物标本库,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大学临床研究项目、北京大学985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项目等,推动了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医院对肾内科投入不断增大,新建的血液透析中心布局合理并实施现代的信息化管理,为持续质量提高、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了保障。
该科的主要临床发展方向为:CKD相关的骨代谢异常和血管钙化、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血液净化通路的建立和维护。
特色诊疗
1.诊疗特色项目:肾活检快速报告保证急性肾衰竭得到及时救治、透析用水内毒素监测保证透析用水质量、超声稀释法血管通路监测及时保证透析患者生命线畅通、双膜血浆置换治疗危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2.擅长疾病:各种疑难肾病的鉴别诊断、各种急性肾衰竭的及时诊断和处理、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伤的救治、血液透析高质量信息化管理、腹膜透析患者极低的腹膜炎发生率、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长期随访管理、慢性肾脏病的骨代谢异常和心血管风险管理。
3.先进技术:超声稀释法血管通路监测、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用于透析过程中血糖的连续监测、单膜和双膜血浆置换、肾脏活检标本的特殊染色、血管弹性测量用于了解患者动脉病变程度和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复杂血管通路修补术避免了人造血管和中心静脉插管的高成本和相关的不良预后。
4.先进设备:超声稀释法血管通路功能测量仪、多功能床旁血液净化机、动脉硬化测量仪、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
教学科研
教学:肾内科多年来承担八年制医学生、研究生、护理学院本科及大专生、夜大成人教育学员的教学任务;也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基地,为各医院输送了大批具备扎实肾内科基本功的优秀人才。该科还是北京市乃至全国肾脏疾病专业和血液净化专业的规范化培训基地,迄今培养肾脏病骨干人才已达上百人。该科《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社多年来举办了多期 “全国医学论文写作提高班”,累计培训学员超过1000人。
科研:临床科研和基础科研并重,获得多项北京市、国家重大课题资助。科研方向涉及肾脏病的各个方面,并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CKD-MBD)及血管钙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有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大学的重大课题进行中;并参与多项国际研究或作为其中国区的主要负责单位。该科人员近5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百余篇,SCI论文50余篇。
重要论著:
1.Vascular calcificat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Blood Purif. 2009;28(1):15-20.
2.Relationship of sRANKL level and vascular calcification score to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Blood Purif 2009,28:342–345.
3.Current burden of ESRD in China and it is estimated to be increasing faster in the near future. Clinical Nephrology. 2010, 73 Suppl. s1-s3
4.Survival rat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on peritoneal dialysis in China. Ren Fail. 2013. 35(2): 231-4.
5.Clinical outcomes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using a high-flux (FX60) dialyzer. Ren Fail. 2013. 35(9): 1240-5.
6.Effects of unfractionated heparin on renal osteodystrophy and vascular calcifica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ats. Bone. 2014. 58: 168-176.
7.Comparison of Bioimpedance and Clinical Methods for Dry Weight Predict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Blood Purif. 2014. 37(3): 214-22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科室网站:www.bdfs.org.cn)是国内创建最早的风湿免疫专科之一,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3年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全科有80余人的临床及科研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18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11人,护士(师)24人,副研究员/助研和实验员13人,在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0人。该科的各位教授在国内外的任职包括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前任主委、常委、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中华风湿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Clinical Rheumatology》和《Int J Rheumatic Diseases》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专刊)》主编,《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Rheumatology》、《Current Opinion Rheumatology》、《Ann Rheum Dis》、《Clin Exp Rheumatology》、《中华内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Lupus》及《J Rheumatology》等十几种中英文杂志审稿人。获得的学术及荣誉称号包括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吴杨奖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教师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优秀青年学者等。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在国内外首先研究并开展了抗瓜氨酸化人乳头瘤病毒多肽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多肽抗体、抗膜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M3受体蛋白及多肽抗体、抗α-胞衬蛋白及多肽抗体等20多项新的特异性免疫诊断技术。提出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同时,开展了T细胞疫苗治疗红斑狼疮等10余项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特色诊疗
1. 狼疮肾炎强化治疗:
该院为全国多中心狼疮肾炎强化治疗的牵头单位。该强化治疗在对现有临床治疗方案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谨、随机、对照、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治疗,提出新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将这一治疗方案在国内推广提供临床规范化治疗依据。为此,该科安排固定的专科医生对患者规律随访,随时电话联系,以达到规范和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2. 干燥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可以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病情轻者可以仅表现为口干眼干,病情较重者可以累及肾、肝、肺等重要脏器,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是决定于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的主管判定,缺乏客观大样本的证据支持。
干燥综合征十一五课题是我国在干燥综合征分类诊断、治疗方面投入临床研究的重大课题,旨在对干燥综合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制定适合国人的诊断标准,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定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
3.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商品名:美罗华)是一种特异性针对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基因工程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于1991年研制成功,与B细胞表面的CD20有高度亲和力,体外研究表明该药主要通过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剔除人体内的CD20+B细胞。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B细胞异常激活,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的破坏。主要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属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近年来,风湿病专家将RTX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该科的研究证实RTX对于治疗自身免疫相关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起效迅速,而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少,在使血小板升高的同时也可改善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病的其他症状。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和该科的治疗经验,RTX治疗的不良反应多为轻至中度,主要出现在第一次静脉滴注期间,特别是开始时2h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与静脉滴注有关的症状,包括发热和寒战,偶尔出现轻度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大多数情况下,减慢静脉滴注速度或暂时停止静脉滴注后可以缓解。静脉滴注前给予抗组胺药和对乙酞氨基酚或激素有效。因此,RTX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值得尝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教学科研
该团队在国内外的学术任职包括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APLAR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常委、委员、中青委副主委等学术职务。18人具备高级职称。12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及副博导资格。17人有在海外留学经历。19人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英文论著。18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各自主持至少一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5人负责国家级重点及重大项目。
风湿免疫科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专业博士、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12人具有博导、副博导、硕导资格。作为牵头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重点及重大项目30余项。与美国、英国、瑞典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广泛合作。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疗科技奖、高校科技进步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已在《Immunity》、《Ann Rheum Dis》、《Arthritis Rheum》及《Autoimmunit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包括SCI收录100余篇。主编、主译或参编了《类风湿关节炎》、《凯利风湿病学》、《Sjogren’s Syndrome》等30多部风湿病学专著及全国统编教材。
人民医院感染病科隶属于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于1981年由被誉为“中国乙肝疫苗之母”的陶其敏教授创立。感染病科秉承了老一辈医学家对于传染病严谨治学、勇于奉献的精神,于2004年7月28日正式成立,负责全院传染病筛查工作,为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由魏来教授担任科室主任,高燕教授担任副主任,目前已拥有医生12人,护士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感染病科临床部分包括发热门诊(全年24小时开诊)、肠道门诊(每年4月-10月24小时开诊)、感染科病房。感染科病房主要收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发热原因待查、各部位感染等,同时还负责为院外及院内各临床科室提供会诊,包括抗生素合理应用、疑难危重发热病人诊治等。该科是全国流感和腹泻病的监测哨点,每年为CDC采集大量样本,为国家感染性疾病监控提供了第一手重要数据。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以感染疑难危重病例的病原检测、诊治和研究为特色的科室,这个发展历程包含了老一辈专家教授们的心血和新一代学科骨干们的努力。2013年底,顺利通过了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评审项目,借此大好契机,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特色诊疗
感染病科依托肝病研究所实验室,该实验室已通过CNAS认证,是美国昆泰实验室的亚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被列为北京市传染病生物安全P2+实验室,目前已经开展肝炎病毒、HIV、流感病毒、诺如病毒、EV71、腺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出血热、登革热、无形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检测。基于病毒性病原体的研究和检测特色及优势,该科对于病毒性疾病的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处于国内同行的领先地位。
感染病科主要擅长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复杂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发热原因待查、感染性腹泻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以跨区域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目前已经覆盖全国各级中小、社区、偏远地区医院273家,通过远程视频讲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联合查房、健康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延伸了人民医院感染病科的综合实力,依托该共同体感染病科每年全国远程视频会诊感染性疾病疑难重症病例50余例。
教学科研
感染病科主任魏来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副院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副主任,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转归及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机制和治疗方案优化的研究”课题负责人。美国《肾脏疾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处理和治疗指南》的编写专家,并且是参加该指南编写的唯一亚洲的肝病医生,还参加了亚太地区丙型肝炎专家共识的编写。科室副主任高燕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感染分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带领科室先后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快速检测平台技术研究》子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监测平台研究》等课题,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Clin Virol》、《PLoS ONE》、《J Med Virol》、《BMC Infect Dis》、《Infect Genet Evol》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北大医学部长学制教材《传染病学》等10余部医学专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从1952 年 谷钰之教授创建迄今,在四代人,五任科主任的带领下,伴随着人民医院和国家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稳步前进。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医院胸外科与时俱进,始终处于国内胸外科的第一集团,在其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深深的烙下了人民医院发展和中国胸外科专业发展的印迹。
时代造就了这个拥有历史而又年轻的科室,历代同仁也以不辜负人民的寄托为已任,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中国的胸外科专业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建国初期的1952年,作为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的 谷钰之 教授已在人民医院大外科工作了十年。
临床医学业专业的进展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和专科出现。谷钰之教授凭着他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在当时的条件下,高瞻远瞩的创建了人民医院胸外科,设置床位24张,这是当时我国为数寥寥的几个胸外科之一。从 1952 年至 1968 年的 16 年间,谷钰之教授为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临床上开展了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和食管切除等常规手术在内的各种普胸外科的工作。尤其是在当时结核病流行的行势下,开展了胸廓成形术、膈神经压榨术、胸膜外异物填充术以及传统的胸腔镜手术( 1956 年)。并在 1960年将结肠代食管手术用于晚期食管癌和食管瘢痕狭窄的治疗。
谷钰之教授作为导师,培养了人民医院第一个胸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胡家齐。
1968年由于工作需要,谷钰之教授离开胸外科负责建立肿瘤科及外科肿瘤实验室。
人民医院胸外科也因此撤销与普外科合并。这是文革对我国胸外科冲击的一个缩影。
1972年,人民医院恢复了胸外科的建制,杨俊教授任胸外科主任,设置床位 18 张。
在胡家齐教授的协助下,开展胸外科常规工作。 1983 年,胸外科派出 2名专业医师赴美进修学习心脏外科,着手筹建心脏外科。 1986 年,心脏专业组自胸外科分出,成立心脏外科。
1987年底 -1990 年,胡家齐教授任普胸外科主任。当时胸外科和国家各个领域一样,还存在着严重人才缺乏。
胡家齐教授重新系统地规范了胸外科的临床工作,并先后接收培养了四名医学生从事胸外科专业,为胸外科的重新振兴做了最基本的人员准备。
胡家齐教授在任期间,在较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多项临床科研工作,在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发表了“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 1025 例切除术后 5-20 年的疗效分析”的论文显示了一名大学附属医院教授所应有的素质和品质。 1990 年卸任后担任人民医院科研处处长,继续为人民医院的事业努力工作。
1990年底,张国良教授任胸外科主任。作为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医学生,有在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工作后很好的临床技术训练的机会,更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后他有机会赴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心外科临床技术。
这一时期,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宝贵的经历和环境,造就了他在业务上胆大、心细、勇于开拓,在事务上开放、务实、善于管理的特点。 1990年,人民医院胸外科完成了搬迁至西直门新院过程,额定床位扩大至 21 张,而实际开放床位在 26 张以上。
并建立了独立的胸外科护理单元,为胸外科护理队伍的专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临床方面,张国良带领胸外科团队,开展了支气管、
肺动脉袖式切除,并从 1997 年开始完成了治疗晚期肺癌的 6 例自体肺再植手术,取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他还将“食管胃单层粘膜缝合加浆肌层深包埋吻合法”用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提高了该类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张国良教授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作为项目负责人得到了《人肺鳞癌肿瘤特异性抗原 CDNA 文库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和《人肺鳞癌细胞 / 树突状细胞之融合细胞的研究》两项 1999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组织编写了《实用胸部外科学》。张国良教授热心社会工作,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农工民主党市委委员,为农工民主党在人民医院乃至北京医科大学系统的组织发展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任主任王俊教授, 2000 年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加入人民医院胸外科。自此,以胸部微创手术为重点,以肺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为主体的学科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8年来,本着“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科训,克服学术浮躁的大环境对其影响,扎实做好医、教、研工作,坚实地迈出每一步,从而使胸外科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已成为我国胸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团队。
王俊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 1997 年获得国际胸外科界最高奖 -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 ) Graham Fellowship( 每年全世界仅一人 ),在美国接受严格的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哈佛大学(MGH) , Mayo Clinic 等著名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00 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2001 年获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兼任世界华人胸腔外科学会( ICSTS)侯任会长,国际食管疾病学会( ISDE )亚洲主席,美国胸外科学会( AATS ) Graham Fellow,国际抗癌联盟( UICC )会员,国际华人胸腔外科学会( ICSTS)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行委员等学术团体的职务。
同时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ASLC )英文杂志 Lung Cancer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和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中国肺癌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医学与哲学杂志等 15 种中外权威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常务编委。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 余篇;主编《现代胸腔镜外科学》、《胸腔镜和纵隔镜手术图谱》、《胸部疾病的胸腔镜全真手术》、《肺气肿外科诊治》、《纵隔镜手术学》等 7 部学术专著。在过去 20 年,中国普胸外科领域的绝大多数学科进展都是与王俊 教授的努力分不开的。
其学术贡献突出地表现在1987年建立了中国术前定量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核素检查方法,显著提高了胸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水平,大大缩短了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97在国际上首先证明 DLCO 较 MVO2 能更准确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 DLCO
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而与长期生存率无关,这些新观点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后,被近年出版的美国胸外科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
(2) 1992年创立了我国一门新学科 --- 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
十几年来,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镜外科的绝大多数中国第1 例手术,至今在手术难度、
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举办了 22 期全国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学习班和 19届全国电视胸腔镜外科学术研讨会,培养了全国 80% 以上的胸腔镜外科医师
(3) 1996年1月,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1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开创了我国的肺气肿外科新领域。
在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下,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牛心包垫片并规模应用于临床,为肺减容手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还成功地主办4 届全国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学习班
(4)在我国首先开展食管自助式扩张方法,大大提高了食管扩张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5) 2001年首先将在国外刚开展的电视纵隔镜手术引入中国,并大规模开展临床应用及全国性推广,极大地促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纵隔疾病的诊断水平和肺癌的术前分期水平,同时,他大力提倡和实践肺癌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 ;
(6) 2002年先后电视硬气管镜技术引进我国,并成功的应用于临床,为大气道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更安全有效方法.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是近年来王俊教授为我国胸外科带来的又一新亮点,其微创、彻底、安全以及与开胸手术同样甚至更好的长期生存率的优越性深得病人和胸外科医生的欢迎,已很快成为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住院病位由 24 张扩大到 41 张,目前扩大到62张;也已建立了一支梯队合理、人心稳定且各方面人才能齐备的学科队伍,为胸外科长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肺癌的规范化和微创治疗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一直引领着我国胸腔镜手术、纵隔镜手术、
电视硬气管手术等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发展。近几年,培养毕业的 博士研究生共 34名,硕士研究生 5名,还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1 名;共培养进修生200多名,学习班学员近千人;该科已成为我国胸外科医师继续教育的中心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2005年建立了独立的胸外科实验室,使胸外科的科研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肺癌相关基因发现、功能研究和临床前使用为主的系统性的科研体系。
在临床工作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临床工作的升华理念引导下,取得了临床和科研双丰收。在 王俊教授领导下,几年来共获得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同时还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基金、教育部、卫生部、985 课题等 10 来项基金的支持,发表了 100 余篇论文,出版 6 部专著。
十分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临床研究已成为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该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如各种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胸外科临床水平的提高。
通过临床研究,不仅培养了该科医师严谨的素质,更为科室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近来,制定了胸外科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线和步骤。每个科室成员都有自已明确的专业方向和任务。
相信在王俊教授的带领下,人民医院胸外科将会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进。
特色诊疗
引领国内胸部微创外科发展,改变中国胸外科医学诊疗模式
1992 年王俊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开创了我国的电视胸腔镜胸部微创外科时代。2000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胸部微创诊疗中心”。二十年来,始终坚持微创的理念,在国内率先引进、开展、推广多项新技术,引领国内胸部微创外科发展,改变中国胸外科医学诊疗模式。目前,该科以胸部微创技术为医疗特色,在手术难度、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成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该科引领国内胸部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十项创新”
1.1992年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大泡切除治疗气胸;
2.1994年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
3.1995年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等纵隔疾病;
4.1996年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手术治疗肺气肿。随后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牛心包垫片并规模用于临床,促进肺减容手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5.2001年电视纵隔镜手术用于纵隔疾病的诊断和肺癌的术前分期;
6.2002年电视激光硬质气管镜治疗大气道疑难疾病;
7.2004年系统开展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多汗症、QT间期延长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并于2009年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8.2005年规模化开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优化手术方法总结出便于推广使用的“王氏手法”。对手术器械进行创新改进,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器械包”。促进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此项成果获得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和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2009年超声引导下经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用于纵隔疾病的诊断和肺癌的精确分期;
10.2010年电子荧光支气管镜用于肺癌诊断;
教学科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100年的历史,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教书育人是该院多年来的传统与责任。科室始终秉承这种文化传统,视我国胸外科的发展为己任,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医学人才。
该科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9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1-2名。目前在读博士/博士研究生13人。已经毕业研究生34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多数已经成为科室栋梁人才。科室每年还承担近100名学生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此外,每年还接受部分国外医学生、住院医师的短期学习。该科是北京市的专科医师(胸外科)培训基地,承担北京市胸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
该科通过学习班、研讨会、进修班等方式培养了近80%的国内胸部微创手术医师。人民医院胸外科主办的这些学习班和研讨会已经成为国内的“品牌会议”,是国内胸外科医师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正是由于这些贡献,人民医院胸外科被国内同行称为“微创黄埔”。
学习班:自1994年始,每年开展一届“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至2011年共办了17届,每届学员100-150人,全国近1300名胸外科医师参加了近2000人次。每次重点推出一项新技术,促进此项技术的普及。
研讨会:自1994年始,每1-2年开展一届的“全国胸部微创技术研讨会”,至2011年共办了10届,每届参会人员300人。
进修医师:该科自1992年开始招收进修医师,每年由开始的4-5名到目前的15-20名,很多参观学习的学员都是高级职称,是各地医院的骨干甚至科室主任,经过3-6个月学习后,很多医生回科后独立开展胸部微创手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高级研修班:重点推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目前已经办了19期,学员167人。
科研:
胸外科自1952年创立以来,至今经五十余年的历史,在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方面均有丰硕成果。
该科首任主任谷钰之教授负责建立外科肿瘤组及外科肿瘤实验室,在临床方面改进了肿瘤的手术及化学治疗方案。肿瘤实验室于1974年在国内首次建立人体食管癌细胞株,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的奖状。随后又建立了人体胃癌细胞株,1984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张国良教1997年5月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展自体肺移植手术治疗III期中心型肺癌并获得长期存活。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的《人肺鳞癌肿瘤特异性抗原CDNA文库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和作为项目组第一主要成员申请的《人肺鳞癌细胞/树突状细胞之融合细胞的研究》的课题双双获得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现任主任是博士生导师王俊教授。王俊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北京科委及北京大学等多项研究课题,从事着肺癌和食管癌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新手术方法、技术和器械的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成果。在他的带领下,该科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研究课题,相关科研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和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09年)等重大奖项。2012年该科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肺癌治疗领域所获得的唯一的国家级成果奖。
该科的医学科学研究主要以肺癌为对象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项目简介如下:
(一)基础研究:
1.肺癌相关新基因LSCC-3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基因改变,发现这些改变对阐明肺癌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应用SSH技术从人肺鳞癌组织中克隆出一个肿瘤差异性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此片段长1048bp,命名为LSCC-3(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 Related Gene-3),已在GenBank登录(AY078178),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HSNOV1(Homo Sapiens Novel Protein1)高度同源。对克隆到的LSCC-3用Northern Blot分析的方法以及半定量RT-PCR的方法在肺癌组织、肺癌细胞株PG细胞和正常肺组织中进行了检测,发现该基因在肺癌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要低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其同源基因HSNOV1在GenBank中的一些生物信息学线索分析,认为LSCC-3很可能是一个肿瘤相关基因,而且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目前正在研究基因LSCC-3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LSCC-3基因的分子表型上研究其在mRNA水平的表达规律;从其基因型上如DNA突变、基因多态性和亚基因型的改变(即DNA甲基化改变)等各方面来研究基因讨LSCC-3在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改变,结构改变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和意义;利用生物信息学提示扩增其全长cD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肺肿瘤细胞,观察它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siRNA敲除此基因,观察高表达正常细胞系敲除此基因后改变。通过以上研究,对LSCC-3基因的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对该基因及其蛋白质家族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若能证实该基因确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大作用,将对肺癌的诊治起重要作用。继上述LSCC-3的初步研究之后,该科又承担了肺癌相关新基因LSCC-3编码蛋白SLC35-F2(溶质载体35家族F2成员)的结构、特异性底物及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LSCC-3/SLC35F2低表达机制研究等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一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对LSCC-3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情况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在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2.以非启动子区为靶点的小分子RNA对基因表达作用的影响(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RNA对于基因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并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和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启动子区非CpG岛序列为靶点的小分子RNAs可以促进基因表达,称为RNAa(RNA activation)。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但靶序列设计范围、作用机制等诸多问题尚未阐明,该科利用启动子区非CpG岛序列为靶点的dsRNA促进PTEN基因的表达,探讨RNAa现象对PTE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影响。结果证实dsRNA可以促进PTEN基因表达的上调,RNAa现象并不改变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对小分子RNA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诠释。
3.非小细胞肺癌中K-ras突变引起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是非小细胞治疗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为指导用药,期疗效和耐药机制研究是热点。K-ras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率。有趣的是,引起EGFR通路激活的EGFRE突变使得肿瘤敏感,而引起EGFR通路之一的Ras通路激活的K-ras突变则无一例外引起EGFR抑制剂耐药。通过构建K-Ras突变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肺癌细胞HCC827(EGFR突变,K-Ras野生)和H292(EGFR、K-Ras均野生),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转染K-Pas突变质粒和空白质粒后各细胞对EGFR抑制剂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发现野生型或突变型EGFR出现K-Ras突变均可引起吉非替尼耐药,其程度与K-Ras突变的细胞株相当,说明存在K-ras突变是肿瘤细胞对EGFR抑制剂耐药的重要原因。
(二)应用基础研究:肺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
肺癌个体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方向,包括进展期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再分期、辅助化疗和系统化疗的标记物指导下用药、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等项目。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该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视纵隔镜肺癌再分期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EBUS-TBNA)再分期,完成例数居国内前列。标记物指导化疗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内课题资助下已把ERCC1、RRM1、TS、β-tubulin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作为肺癌标本的常规检测项目,并指导药物选择,至少在北京地区是第一家。关于靶向治疗,主要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小分子抑制剂疗效相关EGFR基因突变检测,该科在前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础上,利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基金会课题和院内课题的资助,探索了疗效/耐药分子机制,并优化了EGFR突变检测方法。该科优化的限制性内切酶突变体富集法相比常用的测序法灵敏度大大提高,比国外使用较多的ARMS法费用降低数十倍(3000-4000元 比 300例。现针对肺癌治疗的新进展,正在着手建立EGFR抑制剂耐药T790M突变,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并有中国癌症基金会课题一项探讨手术方式对于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三)临床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多年来一直引领着国内胸部微创外科的发展,建立了包括电视胸腔镜、纵隔镜、硬质气管、硬质食管镜、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自体荧光气管镜等技术,是胸外科各项微创技术国内最早开展、开展最全面的中心,完成例数及难度国内首屈一指,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并于2011年获评为卫国家重点专科。多年来,该科的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一直引领着国内胸外科的发展方向,并获得了国家级成果奖。
一、肺癌的微创诊疗:
肺癌是我国头号肿瘤杀手,传统肺癌诊疗方法单一、落后、创伤大,总体诊治率低。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肺癌微创诊疗方法是20年来胸外科领域里程碑似的技术革命,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显著提高诊治率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多年来一直引领着国内肺癌微创诊治领域的发展,全面开展电视胸腔镜、电视纵隔镜、电视硬质气管镜、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及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等现代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新体系的核心技术,治疗领域包括早期患者的胸腔镜活检手术,根治手术(肺叶切除);进展期患者电视纵隔镜肺癌分期,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EBUS-TBNA)肺癌分期;晚期患者胸腔镜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硬质气管镜解决恶性大气道梗阻;荧光气管镜肺癌筛查和术后追踪。这些新技术均是该科率先在国内开展,手术例数居国内领先。同时,该科王俊教授总结出中国第一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标准化流程,创新、优化出双手双器械同一操作孔操作的全新手术方法,使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成功率从过去的7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被国内外同行誉为“王氏手法”。王俊教授根据国人特点在国内首先设计出一套更适合国人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器械,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被批准生产应用于胸外科微创手术,已取得良好效果。多年来致力于开展和推广这些新的微创技术,发表胸腔镜技术论著36篇,肺部孤立结节诊治论著4篇,纵隔镜论著20余篇,EBUS论著8篇,硬质气管镜论著8篇,荧光气管镜论著3篇;共出版专著8部,翻译专著1部;举办胸部微创学习班15届、研讨会10届,培训胸外科医师上千名。EBUS技术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一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课题一项;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获得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课题一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重点课题一项、卫生部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课题一项,总获资助金额近400万元。经过十余年努力,该科引领并建立了适合国情的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方法,并获得2011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教授主持,江苏省肿瘤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完成的“中国肺癌微创诊断和治疗体系的建议、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肺癌治疗领域所获得的唯一的国家级成果奖。
二、胸交感神经链手术及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胸腔镜下的胸交感神经链切除/切断术是近年来国际胸外科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长QT综合征、头面多汗症以及上肢雷诺综合征等病症的有效措施。但有关这一手术及相关疾病,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于胸交感神经链各个节段神经纤维的走行和支配规律还尚未完全阐明;一些病人术后出现严重的代偿性躯体多汗,影响手术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对这一并发症的防治目前还缺乏明确认识;针对手汗症、长QT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的手术方法还没有明确规范。
该科自2000年开展这项技术,2003年开始组织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组织临床博士研究生课题,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教研室、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等多家单位,围绕这一手术及相关疾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人体胸交感神经链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①通过对31具共60侧成人尸体胸交感神经链的形态学研究,首次得到了中国人上胸段交感干神经节、节间束纤维、灰白交通支、旁路纤维等结构在应用解剖方面的形态学数据;
②通过研究胸交感神经链中各个亚结构(神经节、节间束纤维、灰白交通支、旁路传导纤维等)与邻近脏器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手术中术式确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形态学依据;
③研究星状神经节的大体及显微结构,首次从形态学角度提出了外科手术中避免病人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的技术要点;
④研究上胸段交感神经链“旁路传导纤维”,提出了对这种旁路纤维有临床指导价值新的分型法;
⑤从形态学角度提出了手汗症、头面多汗症及长QT综合征手术治疗时,胸交感神经链切除/切断可能的最佳术式。
交感神经链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术式研究
①通过回顾分析,比较了T2-T4切断术、T2-T3切断术、T3-T4切断术、T3切断术及T4切断术等多种术式治疗手汗症的效果,证明在单一位置切断T3或T4交感神经链与传统的多位置切断术相比,疗效相同,而并发症明显减少;
②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前瞻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与T4 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证明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优选术式;
③开展原发性手汗症治疗的交感神经链手术方法的技术改良研究,通过改进手术入路、减少手术切口、简化操作环节、降低手术成本等技术改良,为此项技术的广泛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天性长QT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研究
协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他们登记了国际最大组长QT综合征的家系)组织先天性长QT综合征手术治疗学习班暨研讨会。提出胸腔镜下的“左侧星状神经节下1/3至T5范围交感神经链切除术”作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治疗的标准术式;完成了迄今国际上最大组手术病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头面多汗症手术治疗的研究
在国内首次实施并报道胸交感神经手术治疗头面多汗症;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证实T2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较夹闭术治疗头面多汗症疗效更佳;
以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共发表了各类科技论文28篇,其中英文SCI论著4篇,国内核心期刊论著14篇,非核心期刊论著4篇;参编专著书3部;通过举办国家级学习班和接收短期访问学员,累计培训全国胸外科医生300余人, 30家医院在接受培训后先后开展此项技术。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推广单位共完成各类病症的交感神经链手术1000多例,治疗效果稳定,群众满意度高。
2009年,本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牵头成立了“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该中心王俊教授出任名誉组长,刘彦国副教授任副组长。通过以上系列研究,使该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诊疗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三、多中心合作项目:除该科主持的重大研究项目外,该科还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多中心合作项目,参与了包括《IB-IIIA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泰素联合卡铂对比泰素化疗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课题《吉非替尼对比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在病理证实为II-IIIA期(N1-N2)伴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研究》、《厄洛替尼对比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治疗IIIA-N2期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或21外显子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该科主持开展全国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状况随访及调查研究》已经开展,并将于不久主持开展全国性的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所集诊断、治疗、研究为一体的乳腺疾病综合诊疗中心。中心综合手术治疗、肿瘤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乳腺影像检查为一体,全方位地诊治乳腺各种疾病。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很多开创性工作。90年代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保乳手术及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手术,并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加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治疗”的研究。
乳腺中心现有医师13名,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4人。乳腺中心病房开放床位42张,全科每年完成乳腺癌手术600余例,门诊20000余人次。中心从创建初始就确立了临床和影像诊断密切结合的诊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所有乳腺中心的医生都经过了严格的乳腺超声诊断和钼靶X线诊断的训练。患者从临床接诊、必要的影像检查,后续的手术、系统的药物治疗等方面都可以在乳腺中心获得周到、细致、专业的服务。该中心始终保持与国际接轨,以先进的医疗理念贯穿工作的始终,并积极引进、开展新技术。目前全乳超声检查、乳管镜检查、乳腺核磁、超声及钼钯X线引导下定位穿刺活检、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及乳腺癌即刻乳房成形手术等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手段都已开展。
乳腺中心全体医护将不断努力、开拓进取,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地治疗效果。
特色诊疗
1.全乳超声检查。全乳腺快速成像,乳腺全容积扫描,较传统彩超检查更为客观。避免传统超声的信息丢失,图像可后台重建,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诊断准确性,且对患者无X线伤害。
2.真空辅助微创旋切:可精确定位,准确切除病灶,切口微小,组织损伤小,美容效果好,手术全程只穿刺一次,较传统的空心针穿刺活检获得的组织量大,减少漏诊率。
3.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不仅可直观地看到乳管内病变,对乳头溢液病变方向的判断有也重要作用。
4.荧光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组织穿透力优于蓝色染料法,有较强的指示性,寻找到的前哨淋巴结数目较蓝色染料法多,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且无核素法的放射性污染问题。
教学科研
乳腺中心现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培训全国各地进修医师100余名。乳腺中心医生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首发基金,并有多名医生赴国外做访问学者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是唯一的国家级吴阶平基金会乳腺癌早诊早治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成功举办乳腺癌早诊早治规范化培训班。多次成功举办中日乳腺癌交流会和乳腺癌转化性研究会议,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的同时扩大了中心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在乳腺癌诊治研究的前沿方面,如前哨淋巴结新型示踪剂、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蛋白质芯片预测指标、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211”和“985”重点学科、教育部博士点授予单位、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机构皮肤性病专业基地、中华医学会皮肤美容示范基地。
学科有医师18人,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10人,科主任张建中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科内十多人在各种学术组织中任职。学科在特应性皮炎(湿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皮肤分枝杆菌病和脱发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在国际上首次报告“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妊娠股臀红斑”,首先发现单纯性少毛症基因RLP21,在国内首先发现游泳池肉芽肿病;牵头制定了我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湿疹诊疗指南》、《男性型脱发诊疗指南》、《皮肤型红斑狼疮指南》,参与制定了《白癜风治疗共识》,在重症和疑难性皮肤病的诊治方面能力突出。学科国际交流活跃,张建中教授荣获2013年国际皮肤科联盟杰出贡献奖,共培养博士/硕士/留学生70余人,培养进修医师100多人。
设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专科门诊、病房、皮肤医学激光中心、皮肤病理室、皮肤真菌室、性病化验室、治疗室、手术室和皮肤病研究室。年门诊量约13万人次,开设病床21张,年出院病人400余人次。
特色诊疗
1.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等):
*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心”组长单位;
*主持制定了《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国湿疹诊疗指南》、《荨麻疹诊疗指南》、卫生部《重症药疹临床路径》;
*诊疗和长期随访了大量患者,有完善的检验手段。
2.银屑病:
*倡导和实行“慢病管理”模式,主编了中华医学会教材《银屑病》、患者教育教材《银屑病就医指南》;
*牵头组织了全国多中心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银屑病分级治疗”研究;
*牵头组织了1.1类新药苯烯莫德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和阿达木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3.皮肤型红斑狼疮和新生儿红斑狼疮:
*发现两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预后的分离现象,总结出中国新生儿红斑狼疮临床特点,系列研究获2009年中华医学奖;
*牵头组织了《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的制定。
4.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型):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一新的类型,发表于《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AAD),受到广泛好评。
*诊治和随访了大量皮肤型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5.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皮肤病):
*在国内首报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游泳池肉芽肿,为公认的国内皮肤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接受大量全国各地转诊患者;
*建立了病灶组织基因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检测技术;
*报告了多例少见真菌感染病例。
6.色素病:
*色素病诊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白癜风治疗共识(2014版)》、《黄褐斑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和《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诊疗了大量白癜风患者。
*诊疗设备齐全:有伍氏灯、色度仪、304nm高能紫外光、308nm准分子激光和自体表皮移植仪等设备。
7.皮肤组织病理学:
*主译《皮肤病理学》;参译《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第3版);
*发现了Rosai-Dorfman病、皮肤NK/T淋巴瘤和成人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多症等疑难病与少见病;
8. 毛发病:
*是中华医学会毛发学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制定了《中国雄激素性秃发指南》;牵头组织了首次全国多中心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的流行病学调查;
*在国际上首次报告单纯性遗传性少毛症患者致病基因RPL21;建立了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的数据库。
9. 皮肤美容:治疗设备完整,包括激光、强光、射频和微波等,能够治疗鲜红斑痣、太田痣、纹身、痤疮、瘢痕和多毛等。
教学科研
学科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和统招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工作,承担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留学生培训和进修医师培训等教学工作,先后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先进集体、多项教学先进个人称号。科主任张建中教授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良师益友”称号,并主编了卫计委八年制长学制教材《皮肤性病学》等学术专著。
学科在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红斑狼疮、皮肤分枝杆菌病等方面的科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报告“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妊娠股臀红斑”,首先发现单纯性少毛症致病基因RLP21;牵头组织了全国多中心六种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我国常见皮肤病患病率等基础数据。
学科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省部级(卫生部行业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等基金1000多万元,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科主任张建中教授荣获2012年度北京大学优秀人才一等奖、2013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成就奖;李厚敏副教授和周城主治医师荣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新星”称号,赵琰和魏瑾荣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优秀研究生奖”。
科内多人获邀在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张建中教授获2013年国际皮肤科联盟杰出贡献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鼻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咽喉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男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症
服务人次 143
好评率(90.0%)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症
服务人次 780
好评率(90.0%)
擅长:腹泻病
服务人次 2
好评率(--%)
擅长:长期从事全科及急诊病人的救治,尤其擅长危重症患者的全面治疗,内外科均有涉猎。真心爱这份工作,实心实意,乐于助人。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北医本科及博士,廿余年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心血管工作经验,参与首长保健多年
服务人次 181
好评率(90.0%)
擅长:小儿泄泻、哮喘、支气管炎、胃肠功能紊乱、腮腺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肺炎球菌肺炎、消化道紊乱、麻疹、手足口病、小儿急性喉炎
查看更多心血管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