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脑膜瘤

脑膜瘤分为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前者由颅内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为颅内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占颅内肿瘤的15%~24%.

无特发人群

无传染性

脑膜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原发于眶内的脑膜发生年龄似较颅内者年轻,发病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多发性机会越多,手术后复发率也较高。
原发于眶内的脑膜,因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即使发生于视神经鞘的,原发于管内或眶内症状也不相同,发生于视神经鞘的,往往有两种增长形式,一种形式是细胞增生,并侵犯鞘间隙,软脑膜和硬脑膜,但硬脑膜不被穿破,表面保持完整,向眼球和颅内两个方向发展,外形呈管状增粗,另一种形式是早期穿破硬脑膜,即沿视神经纵轴发展,围绕视神经或向一侧增长,外形呈梭形或块状,不断增大,受到眶壁限制,则形成与眶腔一致的锥形肿块,发生于骨膜的,沿骨膜增长,早期不影响视神经,症状和体征同于周围间隙
眶内脑膜最常见和较早出现的体征是眼球突出,95%以上的病例有此体征,特别是早期穿破脑膜向视神经一侧或围绕视神经增长以及原发于视神经鞘之外的眼球突出最早引起患者注意,眼球突出的方向一般沿眼轴向前发展,原发于蝶骨大翼骨膜的,往往使眼球向内,向下移位,眼球突出的程度因人而异,区别可以很大,起源于视神经管内视神经鞘,或沿鞘发展,眼球突出度较低,甚至颅内已有蔓延,两眼突出度仅差2~3mm,发生于眶内,呈块状增长的,眼球突出明显,双侧差值可达20mm以上,严重者眼球脱出于睑裂之外。
视力严重减退也是发生较早的症状之一,初诊患者,视力低于0.1者达50%以上,视力的丧失与原发部位有关,发生于视神经管内的,视力减退和视野缺失往往是早期惟一的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伴有头痛,较长时间内不伴有眼球突出,早期常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沿视神经鞘发展,外形呈管状的脑膜,因压迫视神经纤维,发生萎缩,视力丧失也较早,而眼球突出不明显,只有那些早期穿破视神经硬脑膜,向一侧发展,或原发于视神经鞘之外的脑膜,晚期才有视力减退,管状脑膜早期视野收缩,发生于眶尖者,可出现视野内暗点。
眼底改变也是视神经鞘脑膜常见的重要体征,早期发生视盘水肿,经过长期过程后,发展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边界不清,色调灰白污秽,且向前轻度隆起,视盘表面往往出现视神经睫状静脉,后极部向前扁平隆起及脉络膜-视网膜皱褶视神经萎缩后仍向前隆起,是由于长期的水肿,胶质细胞增生的结果,也可能是细胞侵犯。
脑膜质地较硬,发生于视神经鞘的可妨碍视神经的移动而发生眼球运动障碍,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眼睑和结膜水肿,中年女性眼睑慢性水肿,除炎性假甲状腺相关眼病和恶性之外,还应考虑脑膜,在病程的晚期,或发生于眶前部骨膜的,还可扪及硬性肿物,脑膜的症状在妊娠期比较显著,发展较快。
的确诊还需依靠辅助性诊断检查,诊断脑膜,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颅骨平片,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不仅可以达到定位,还可以了解大小和定性。
1.颅骨平片:颅内脑膜需要常规摄颅骨平片,约有75%病例在平片上可以显示出颅内的征象,而30%~60%的病例可根据平片的征象作出脑膜的诊断,X线颅骨平片的征象,一部分属于颅内颅内压增高的间接征象,如蝶鞍骨质侵蚀与扩大,脑回压迹明显与松果体钙化斑移位,少数情况下,颅缝分离,另一部分是脑膜直接引起的征象,包括局部骨质增生与破坏,血运增加引起的脑膜动脉沟变宽与增多,钙化,局部骨质变薄等,这几点常是脑膜可靠的诊断依据。
2.CT扫描:在脑膜的诊断上,CT扫描已取代同位素脑扫描,气脑和脑室造影,脑膜多为实质性且富于血运,最适合于CT检查,其准确性能够达到发现1cm大小的脑膜,在CT扫描图像上,脑膜有其特殊征象,在颅内显示出局限性圆形密度均匀一致的造影剂增强影像,可并有骨质增生周边出现密度减低的脑水肿带,相应的脑移位,以及脑脊液循环梗阻引起的脑积水征象。
3.脑血管造影:对某些脑膜,脑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尤其是深部脑膜,它的血液供应是多渠道的,只有通过脑血管造影,才能够了解的供应来源,与的血运程度和邻近的血管分布情况,这些对制定手术计划,研究手术入路与手术方法都有重要价值,如果能作选择性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特别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则血管改变征象更为清晰而明确。
此外腰椎穿刺可反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的情况,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视神经鞘脑膜的诊断特点为:
①临床四联征,成年女性多见,单侧眼球突出
②视力丧失;
③特征性视盘水肿和萎缩;
④视盘表现的睫状静脉,ct和MRI显示视神经不同程度的增粗,尤其是经视神经管向颅内蔓延时。

1.X线检查
除高颅压表现外,可用:
①肿瘤钙化,见于砂粒型。钙化较密集,可显示整个肿瘤块影。
②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
③板障静脉增粗和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棘孔可扩大。
2.头部ct
虽然mr在诊断脑膜瘤方面有取代ct之势,但是ct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显示脑膜瘤与邻近骨性结构的关系、钙化等。脑膜瘤ct的表现:
(1)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晰。
(2)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少数可不均匀和呈低密度,为伴瘤内囊变或坏死。
(3)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
(4)瘤内钙化多均匀,但可不规则。
(5)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
(6)半数患者在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提示瘤周水肿。
3.MRI
(1)以硬脑膜为其基底,此处也是肿瘤最大直径。
(2)在t1加权像上约60%脑膜瘤为等信号,30%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且与瘤病理类型有关,如纤维型多为低信号,内皮型为高信号。
(3)在t1和t2加权像上肿瘤和脑组织间有一低信号界面,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如此低信号界面消失,常提示蛛网膜界面被破坏。
(4)t2加权像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瘤周水肿常见于额叶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以及脑膜内皮型、过渡型、接受软脑膜动脉供血的脑膜瘤。
(5)脑膜尾征,肿瘤附着的硬膜和邻近硬膜可增强(ct也可有),反映该处硬脑膜的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
4.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脑膜瘤的特点:
①瘤血管成熟,动脉期有增粗的小动脉,毛细血管肿瘤染色,静脉期有粗大静脉包绕肿瘤;
②颈外动脉(如颞浅动脉、枕动脉、咽升动脉、脑膜中动脉、脑膜垂体干、小脑幕动脉等)增粗、血流速度加快(正常时颈内动脉循环时快过颈外动脉).

需同脑膜瘤鉴别的肿瘤因部位而异,幕上脑膜瘤应与胶质瘤,转移瘤鉴别,鞍区脑膜瘤应与垂体瘤鉴别,桥小脑角脑膜瘤应与听神经瘤鉴别。
在与胶质瘤鉴别诊断上其发病年龄和视神经增粗的形状较好鉴别,容易与其混淆的是肌锥内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因为密度接近,因此在ct上不易鉴别,所以往往需要依靠临床其他方法如超声等鉴别,临床还能见到视神经周围的炎性假瘤,症状和视神经鞘脑膜瘤类似,影像学检查也有相同之处,此时临床炎症的症状和体征非常有助鉴别诊断,但临床上可见双侧视神经鞘脑膜瘤,在鉴别诊断中应注意,据统计双侧视神经鞘脑膜瘤占眼眶脑膜瘤的9%~23%.

1.手术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肿瘤,外科手术可治愈大多数脑膜瘤。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一般采取伽玛刀治疗。手术能逆转大多数神经系统体征。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包括伽玛刀、X线刀和粒子刀。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颅底和海绵窦内肿瘤,以肿瘤最大直径≤3cm为宜。伽玛刀治疗后4年肿瘤控制率为89%.本法安全、无手术的风险是其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3.栓塞疗法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学性栓塞两种,前者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和促使血栓形成,后者则作用于血管壁内皮细胞,诱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减少脑膜瘤血供的目的。两法均作为术前的辅助疗法,且只限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

4.放射治疗
可作为血供丰富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适用于:
①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不呈放射状,而是在瘤内有许多小螺旋状或粗糙的不规则的分支形成;
②肿瘤以脑实质动脉供血为主;
③肿瘤局部骨质破坏而无骨质增生。术前放射剂量一般40gy1个疗程,手术在照射对头皮的影响消退后即可施行;
④恶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延缓复发。

合理饮食,饮食清淡并富有营养。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油腻、腌腊鱼肉、油煎、烟熏食品,忌烟、酒。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瘤相关情况,提出 许多已知的恶性肿瘤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 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选择制作的食品、活动的习惯和社会关系等。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帮助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 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而降低结肠癌的发 病率。在这里主要认识饮食在预防肿瘤发生方面的一些问题。
人类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维生素A对降低患癌的危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视觉,它直接或间接参与身体大多数组织功能。 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如肝脏、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形式存在,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的过度摄入可以造成机 体的不良反应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则无此现象,血中低维生素A含量增加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那些血中低水平维生素A摄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 能,而对于吸烟者血中低水平的维生素A摄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维生素A及其混合物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引起遗传物质的损害),其次能 够刺激免疫系统和帮助体内分化细胞,发展成有序的组织(而肿瘤的特征是无序的).一些理论认为维生素A能够帮助早期受到致癌物质侵袭发生变异的细胞逆转过 来而成为正常生长的细胞。
另外有一些研究建议单纯补充β-胡萝卜素药物并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相反使肺癌的发病略有增加,然而,当β-胡萝卜素结合维生素C、e和其他抗毒 素物质,它的保护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其原因是当它自己消耗时也可增加体内的自由基,另外不同的维生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和鼠的研究均显示应用β-胡萝卜 素可以降低体内40%的维生素E水平,比较安全的策略是吃不同的食物保持维生素的平衡来抵御癌症的侵袭,因为有些保护因素至今还未发现。
维生素C、e是另外一种抗肿瘤物质,它们能够预防食物中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的危害,维生素C能保护精子不受基因学破坏而降低其后代患白血病、肾癌和脑 瘤的危险。维生素E能降低皮肤癌的危险,维生素E与维生素C一样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是抗毒素和清除自由基的清道夫。维生素A、c e的联合应用产生的保护机体抵抗毒素的作用要比单独应用为好。
有关植物化学的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植物化学就是在植物中发现的化学物质,包括在植物中发现的维生素和其他物质。已经发现几千种植物中的化学成 分,其中许多具有抗癌作用,这些化学物质的保护机制不但降低致癌物质的活性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致癌物质的侵袭,大多数植物提供的抗氧化剂活性超过了单 纯维生素A、c、e的保护作用,例如一杯甘蓝只包含了50mg的维生素C和13u的维生素E,但它的抗氧化剂活性相当于800mg的维生素C和1100u 的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推断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剂效果远比所知道的维生素的效果要强。无疑天然的植物产品将有助于今后的防癌工作。

好评医生-脑膜瘤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05 好评率(99.2%)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系统病变、脑肿瘤、三叉神经痛、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中风、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病、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脊髓肿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脑胶质瘤、神经鞘瘤、胆脂瘤、脑积水、神经系统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543 好评率(98.1%)

擅长:心脏病、骨肿瘤、高尿酸血症、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肺炎球菌肺炎、乙肝、肥胖症、辐射引起的急性肺部表现、支气管和肺部良性肿瘤、肺部弥漫性网状结节阴影、肿瘤性肺部感染、肺部浸润性病变、闭合性颅脑损伤、颅脑肿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脑膜瘤、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肝脏肿瘤性(样)病变、转移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腮腺混合瘤、鼻腔癌、腹膜后肿瘤、僵直性脊柱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肺部疾病、胆源性慢性胰腺炎、遗传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141 好评率(95.6%)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神经胶质瘤、神经鞘瘤、脊髓肿瘤、脑膜瘤、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中风、脑血管瘤、烟雾病、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偏瘫、脊膜瘤、脑瘤、先天畸形、脑血管疾病、脑积水、动脉瘤、垂体腺瘤、迪厄拉富瓦病、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脑外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颅骨缺损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82 好评率(100.0%)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病、脑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脑胶质瘤、神经鞘瘤、胆脂瘤、听神经瘤、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偏瘫、颌面部外伤、三叉神经痛、脑积水、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舌咽神经痛、颈动脉狭窄、脊髓空洞症、颅骨缺损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315 好评率(94.5%)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垂体瘤、神经胶质瘤、神经鞘瘤、脑膜瘤、脊髓肿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胶质瘤、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中风、烟雾病、脑血管瘤、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瘤、脑积水、脑肿瘤、垂体腺瘤、脊膜瘤、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头痛、神经病、神经系统病变、先天畸形、迪厄拉富瓦病、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脑供血不足

相关问答-脑膜瘤

更多
有风险,占位太大了,不建议是的,占位很大,水肿也挺重的风险是比较多的。因为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气压变化较大,会对颅内压力产生影响。而占位大,本身就会导致颅内压力不稳定,坐飞机可能会让颅内压力进一步波动,引发头痛、呕吐,甚至可能导致脑疝,危及生命。不建议让你爸爸坐飞机。可以考虑其他更安全的交通方式。风险挺大,要不然先用药消肿消炎药不管用,得用甘露醇和激素消肿药用上一周左右,看看消肿情况怎么样,至少风险稍微小点用点猛的消肿的才行真的不建议太危险好的,客气了
徐学斌 东营市人民医院
2025-06-19
...一般来说,脑膜瘤如果直径大于3-4厘米,或者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无力、视力障碍、癫痫等),就建议手术治疗。你现在肿瘤较小、症状不重,可以暂时观察,定期复查。如果症状加重或者肿瘤变大,再考虑手术。
王海滨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5-26
...一个,本身脑膜瘤也要复查可以是的还有西比灵,金纳多是的也可以是的一般不会这个不排除一过性脑缺血你可以进一步复查查一下头颈部血管和颈椎一般不会的目前都还没确诊,没办法指导弄完嗯嗯目前不知道,需要检查明确嗯嗯有轻有重的,大部分不严重
邹朦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5-05-12

相关文章-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