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898年,是山东省东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教学医院。目前,医院本部占地6万平方米,东区占地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20.6亿元,开放总床位1995张,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50余名,博士240余名,硕士500余名,留学归国人员近百名,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贴专家、山东省“1020”人才工程等专家近200名。医院年门急诊量157万人次,出院5.3万人次,手术2.3万例,是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雄厚、环境优雅、建筑布局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区域龙头医院,是山东省东部地区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训中心。
地址 : 青岛市江苏路16号(总院)
电话 : ,0532-82911847(总院咨询);0532-82918181(黄岛咨询);0532-82913225(东部)
一、科室简介 1.学科特色: 本部消化内科于1990年从大内科消化专业组独立设科,现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青岛市重点学科、青岛大学特色专业、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消化内科设床位87张,年门诊量12万余人次,住院约2400人次,内镜诊断及治疗约25000余例。目前已形成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重症胰腺炎综合及营养支持、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治疗、消化内镜微创介入治疗及胃肠动力性疾病研究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四个方向有基础、有特色、有意义、有前景。在国内、省内较早开展了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食道良、恶性狭窄的内镜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及套扎治疗、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及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近年开展的胃肠动力监测、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及肝癌、胰腺癌的射频、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学科带头人田字彬主任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营养协作组组长、山东省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青岛市拔尖人才。199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9-2001年留学日本福井医科大学。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学科与日本神户大学、福井医科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近年参与国际合作项目1项,先后派出国际交流、留学及专项技术学习人员10余人。 2.梯队建设: 本科室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医生41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27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13人,硕士学位者22人。护理人员39人。医护人员配备合理,满足日常工作和科室整体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侧重培养有临床特长的临床医生→“亚学科专家”:消化介入、胃肠病、肝胆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消化病介入治疗发展趋势的需要,侧重培养介入治疗技术专长的临床操作“能手”:内镜介入、超声介入、放射介入。各亚专科有较为专长的医师、学科骨干外,也重点培养了相关技术的护理人员,保证的亚专科的医护工作顺利进行。主系列人员博士学位比例达60%以上、有出国进修经历的比例超过30%、承担市、省、国家基金课题比例达50%以上。 3.科研及教学工作: 消化学科2010年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导师8人。培养数十名硕士、博士毕业生,承担本科、7年制及外国留学生等多层次教学及临床实习工作。先后举办了国家及省级继续再教育会议4次,省市级消化及消化内镜会议6次,邀请国外专家10余人、国内专家近30余人来院讲座。消化内科共承担国家项目3项,部、省厅及市级课题6项,主编和参编医学专著4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省市级医学科技进步奖2项。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内科消化学组创建于2007年1月,前身为青医附院消化内科的一部分,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为岛城东部及周边地区消化病的诊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消化学组拥有医生10人,其中终身医学专家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4人,形成了合理的学科技术梯队。其中梁永信教授为我院终身医学专家,在疑难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及内镜诊断方面造诣颇深。学科带头人刘希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东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山东省和青岛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多家医学杂志编委、特约编委和审稿人,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和奖励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负责人。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30年,以消化内镜和胃肠道疾病的防治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水平,尤其擅长于胃肠道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发表论文70余篇,SCI/CA/EM收录10余篇,主编医学著作3部,副主编4部,主译1部,参编1部。完成科研课题8项,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成果等奖项8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 在科研上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与科室全体成员及研究生组成的科研队伍,学科发展方向明确,近年承担省部级及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3篇。多次参加国内外消化病会议,注重人才计划性培养,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及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长期对研究生、进修生及实习同学的临床及科研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承担了青医附院的部分临床医学的课程及留学生课程及带教任务。 黄岛院区消化内科于2013年10月正式成立,为我院消化内科的直属科室,学科带头人魏良洲教授任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黄岛院区消化内科主任,拥有床位40张,配备国际最先进内镜设备的内镜室,目前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职称医师2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0人。科室业务骨干均有国内及国际学习、培训的经历。魏良洲教授为中华消化学会胃肠动力学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消化病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在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及内镜介入治疗上造诣颇深。宋明全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山东省肝病学分会、重症肝病组委员、青岛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在肝病、胃肠道早癌及消化内镜治疗方面有着精深造诣,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曹彬副主任医师多次参加国内消化病及消化内镜治疗的培训,在消化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的内镜下治疗方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主持完成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肝硬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轻微肝性脑病相关性研究,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性肝性脑病血浆内毒素水平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研制一次性使用大量腹水穿刺放液器、内镜使用外鞘套等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20余篇。科室在胃肠道早癌、炎症性肠病及内镜介入治疗方面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目前常规开展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MR、胃肠道支架植入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等高难度内镜下微创治疗20余项。 专业范围:食管、胃、小肠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道癌、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癌、小肠肿瘤),肝、胆、胰腺疾病(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胰腺癌、肝癌)。内镜治疗范围: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胃肠道早癌的切除、胃肠道息肉电切术、胃肠道支架植入术、营养管植入术、异物取出术、胃肠道狭窄扩张术、胃镜检查、单人操作大肠镜检查。 科室优势项目:1.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治疗:魏良洲教授开设了山东半岛第一家胃食管反流病专科门诊,在其带领下,全体医疗组成员每年给予大量胃食管反流病病人最系统、最专业的检查及治疗。2.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魏良洲教授在胃肠道动力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有着深入研究,对消化动力障碍性疾病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建立了山东半岛首家胃肠动力研究室。每年为大量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症病人解除疾患痛苦。3. 内镜下介入治疗是消化科优势最明显的诊疗项目,目前全科均采用单人操作大肠镜检查,痛苦小,治疗效果好,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目前常规开展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胃肠道早癌切除、胃肠道息肉电切术、胃肠道支架植入术、营养管植入术、异物取出术、胃肠道狭窄扩张术等内镜下治疗,每年手术诊疗量1000余例。4. 胃肠道早期癌的诊断及治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奥林巴斯内镜诊疗系统、NBI染色内镜技术及放大技术,通过仔细观察、染色及病理检查,可及时发现胃肠道早期癌,发现了大量的早期食道及胃肠道早期肿瘤,挽救了患者生命。5. 肝病的诊断及治疗:我科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及资料方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在肝功能衰竭治疗及应用血浆置换等人工肝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作精神的指导下,黄岛院区消化内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近年来在消化系统疑难疾病及内镜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科医生毕业于包括上海交大、湖南湘雅医学院、山东大学、中国医大及吉林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在继承青医优秀技术及百年精神的同时,融合了多家知名医院的技术及文化精髓,打造了一支以多样性科室文化及综合全面的医疗技术为特点的专业医疗团队,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口腔科的前身是齿科, 1945年医院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附属医院”,齿科改名为牙科。1956年牙科改名为口腔科,并承担医学院医疗系、儿科系及附属护士学校的口腔科学教学任务。 199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1997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 2000年青岛大学医学院口腔系正式成立,2001年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生。 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一五”规划口腔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国家级口腔医学继续教育基地。 2013年被批准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 口腔内科共有医生28人,拥有综合牙科治疗椅26台,根管显微镜3台,口腔内窥镜2台,CAD-CAM 1台,无痛麻醉注射仪2台等先进设备。 目前是山东半岛口腔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 口腔内科按专业分为口腔黏膜病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儿童牙病预防科四个科室。 本学科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名。在医院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投入大环境下,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技术团队整体上集东、西、本部三个院区的优势,发展成为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首、以一大批高素质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团队。学科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比例达87%。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学科人才梯队分布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已成为山东省东部地区口腔内科疾病的医、教、研中心。 儿童牙病预防科承担着临床诊疗工作、科研及口腔医学五年制的课程及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影像、预防专业等不同专业本科生学生的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承担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 临床特色: 1) 儿童牙病的无痛治疗技术; 2) 儿童全麻下治疗口腔疾病; 3) 缺牙间隙管理及牙列不齐的早期预防和矫治技术; 4) 年轻恒牙外伤的序列治疗; 5) 嵌体及高嵌体修复牙齿缺损; 6) 龋齿预防技术,如窝沟封闭、涂氟保护漆等。 科研特色 1) 儿童牙病机理及药物基础研究; 2) 龋病预防方法的研究。 团队以国际同类方向先进水平为参照,着力于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医院的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优化医疗流程,以优势专业方向带动其他方向良性发展,具有较强的疑难重症处理能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 及科研工作的医疗机构,先后开展了人类精子库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1984年 开展深低温精子冷冻和供精人工授精(AID)术,1985年诞生第一例AID婴儿, 1998年开始夫精人工授精(AIH)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1999年诞生青岛市第一例试管婴儿。此后相继开展了选择性减胎术、卵 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及胚胎冷冻技术等,2004年获夫精人工授 精准入。2008年按照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要求,该院又斥资1000余万重新打造了目前的生殖医学科,2009年获“试管婴儿”技术 准入。 生殖医学科管理严谨,技术力量雄厚,人类梯队合理,拥有先进的医疗设 备,各项操作以伦理导航,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得成功率达到 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人工授精成功率稳定在15%以上,试管婴儿为45%左右。目 前生殖医学科共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学博 士4人,医学硕士6人。主要技术人员先后在美国、韩国、以色列、香港接受过 专业培训,所有人员均在卫生部指定的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过专业培训,为医教 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生殖医学科的全体工作人员将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认直负责的工 作态度,为广大不孕不育夫妇服务,弥补遗憾,共创美好人生。 科室网址:http://www.qingyiivf.com/page13.html
泌尿外科有着深厚悠久的学科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47年在医院外科系统建立泌尿外科专业组,历经冯雁忱、韩振藩、董俊友、蓝振斋、李冰清等老一代教授,至1988年独立建科,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年手术量3000余例,由本部泌尿外科病区、东区泌尿外科病区、西海岸泌尿外科病区、泌尿男科学研究室、膀胱镜及尿石微创诊疗室、尿动力研究室等多个科室部门协作组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泌尿男科学综合诊疗中心。系山东省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国际泌尿外科协会(SIU)会员单位、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及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青岛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及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批准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科室系国务院审批通过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批准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每年培养泌尿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10-15名,每年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至今已培养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100余名。近10年已完成或承担国家、部、厅、市级科研课题近30项,拥有发明专利7项,获得省级各类科研奖励9项,主编或参编医学专著20部,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200余篇,其中SCI、CA、BA、EM、MEDLINE收录多篇。 科室学术氛围浓厚,技术严谨扎实,目前在孙立江等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带领下,全体医师团结进取、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肿瘤、结石、肾移植、男科学、前列腺疾病五大学科方向。 (一)科室历代专家教授一直致力于泌尿系肿瘤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科研工作,至今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拥有3000余例膀胱肿瘤患者诊疗及随访数据库,每年完成10-15篇泌尿系肿瘤相关科研论文,目前每年可完成900余例各级各类泌尿系肿瘤手术治疗,其中膀胱肿瘤约占50%,肾肿瘤约占30%,肿瘤的腔镜手术治疗可达70%以上,每年可完成复杂肿瘤手术如巨大肾上腺或肾脏肿瘤、前列腺癌根治术、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一侧肾肿瘤对侧肾结核、双肾肿瘤、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腹膜后及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等可达200例以上,已熟练开展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近年来已逐步开展保留性神经的膀胱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关工作,并逐步开展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二)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是泌尿系结石高发地区,我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与我院痛风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医科、影像科等多科室协作,进行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研究工作,并据中医理论自行研制出排尿石合剂进行药物溶石和排石治疗,疗效极佳。于1987年在青岛市首先引进体外震波碎石机,迄今共行体外震波碎石近3万余人次,碎石成功率在80%以上。在胶东半岛地区最早开展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为复杂尿路结石的腔内治疗开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使复杂、巨大、鹿角状肾结石由传统开放手术转变为腔内治疗,减少了病人痛苦,降低了肾脏功能的损害,减少肾脏切除的比例,一期手术净石率可达70%以上,而且在处理输尿管“石街”、儿童经皮肾镜碎石术、标准通道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复杂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目前我科腔内结石总体治愈率达到90%以上,居国内领先水平,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合作的泌尿系结石综合治疗方法。 (三)自1983年起,我科就开展了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及人工肾透析工作,每年完成肾脏移植手术30-50例,手术成功率及一年人肾存活率在9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小儿肾移植、二次肾移植及移植免疫处理等方面有独到的经验。目前我院是青岛市唯一获得卫生部许可的肾移植单位,近年逐步开展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成功率为100%,并相继开展腹腔镜活体取肾手术,为供者减少了痛苦。 (四)泌尿男科学研究室(低温医学科)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特色专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低温医学研究单位之一,拥有国内领先的深低温人体组织保存技术,已建成的人体组织库的规模和品种均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工作为国内外首创。1984年12月,泌尿男科学研究室建立国内首家人类精子库,并逐步开展人类精子超低温冷冻贮存和人工助孕技术的研究。1991年9月,成立了“青岛人体组织库”,为综合利用供体组织器官移植开创了先例,对同种组织移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较高评价。近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泌尿男科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突飞猛进,逐步开展了男性不孕不育诊治、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检测及治疗、精液及性染色体基因分析检测、生殖免疫抗体检测、性功能障碍诊断及康复治疗、各种冷冻治疗、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的分类诊断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相关临床科研工作。 (五)前列腺疾病:我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历代专家教授都十分重视发展前列腺疾病方面的基础科研和临床诊疗技术,黄奋人教授完成了国内第一例有正式文献报道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黄奋人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7例分析,山东医药,1980(8):10-11。),我科主持编写的专著《膀胱镜检》系国内第一部详细描述膀胱镜检基础操作的专科指南,目前我科配备了4套当代最先进的等离子体电切镜、钬激光治疗仪、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等,前列腺疾病诊疗相关设备总价值超过500万元,目前每年可完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激光剜除术近200例,术后治愈好转率达85%以上,居国内先进水平。自2009年起借助泌尿男科学研究室平台,逐步开展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的临床分级诊断及生物反馈治疗,已取得600多人次的临床病例资料。 (六)目前泌尿外科已引进世界先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成功实施多例达芬奇机器人肾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较普通腹腔镜手术更加精细准确,能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精细手术,能更好的完成复杂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使患者受益。 学科展望 (一)继续积极发展腔镜微创诊疗技术,进一步开展软输尿管肾镜、绿激光PV系统、光动力学诊疗系统等相关工作,力争使科室的腔镜微创诊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逐步开展了国际先进的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微创诊疗技术。 (二)继续开展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尿流改道手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可控性尿流改道手术力争占到尿流改道手术总数的20%。 (三)继续开展泌尿系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新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及检测方法,提高泌尿系肿瘤的检出水平,并探讨新的有效的干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开展前列腺癌筛查和术后随访工作,研究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及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并同肿瘤科合作,进一步探讨适合国人的前列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四)继续开展男科学及尿控学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现有的泌尿男科学研究室和尿动力研究室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度及力度,逐步开展阴茎假体手术等男科学工作,在已开展的TVT、TVT-O手术基础上,广泛总结病例资料,规范尿失禁的分类诊疗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尿控学学科发展方向。 东区泌尿外科是一个以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为主的省级重点学科。科室管理严谨,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医师队伍完善,其中教授、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4人,三阶梯精英医师协同临床工作,积极应用及推广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每一位病人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现临床主要开展:泌尿系统肿瘤的微创及开放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微创治疗,并在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核、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开展的超声引导下解剖肾定位复杂肾结石(多肾盏多发结石、鹿角状结石、无积水结石等)微通道(F16-F22)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淋巴清扫+回肠尿流改道术(膀胱癌根治手术治疗)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黄岛院区泌尿外科秉承山大医院泌尿外科50年优良传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学术根底扎实,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形成一支高水准的专业医疗队伍。医护人员20余人,床位30余张。科室配套齐全,拥有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手术器械。如美国史赛克腹腔镜,德国stoze腹腔镜器械,英国佳乐电切设备,美国强生超生刀,德国狼牌输尿管镜、膀胱镜,瑞士Ems碎石设备等。病房住院条件优越,拥有中央空调,中心供氧,心电监护,计算机管理等人性化设备。 科室特色为微创手术治疗,各种腔道手术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大部分手术没有任何“刀口”,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低。深受患者欢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均可施行微创手术,如肾上腺肿瘤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前列腺增生可行前列腺电切术,肾囊肿可行腹腔镜囊肿切除术,膀胱肿瘤行内镜切除术,精索静脉曲张可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肾肿瘤可行腹腔镜根治切除术,各种结石可行腔镜碎石取石术等,腔镜手术占全部手术的90%。对一些复杂疑难疾病也有自己的特色。科室关注男性健康,对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精索静脉曲张等治疗效果满意。
产前诊断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主要承担全院外周血染色体分析、羊水染色体产前诊断、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不育症Y染色体检测及优生优育等各种基因诊断项目。该中心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的人才队伍,现有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5人,医学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3人。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以及2项青岛市课题,参与1项国家973项目。获得山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厅一等奖1项,山东医学科技奖1项。 该中心下设2个遗传学实验室及1个遗传优生门诊: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开展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mFISH)等;分子遗传实验室开展遗传病家系基因分析、突变基因检测、杂合子携带者检出、DNA测序及比对分析、致病基因或候选基因的连锁分析 线粒体DNA分析、遗传多态性分析(包括STR SNP AFLP以及单倍体分析等)及药物的个体化医疗基因检测等;遗传优生门诊开展优生遗传咨询、遗传病诊治中心、不良孕产史(包括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 死胎、新生儿死亡及生育畸形儿等)。 产前诊断中心秉承立足临床应用搞科研的理念,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术科研方面的建设,真正做到临床科研相结合共发展。该中心对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和多基因遗传病(如痛风、子痫前期、抽动秽语综合征和强迫症等)进行致病基因/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理研究,为产前诊断/个体化医疗提供理论依据。发表SCI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00分以上,其中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IF= 10.742)J ClinEndocrinolMetab.(IF=6.31)、MovDisord. (IF=5.634)和Sci Rep.(IF=5.078)等国际知名杂志上;中华级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该中心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以广大群众优生优育的保健需求为导向,实践新技术,拓展新服务项目,为我院开展基因检测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对确保我院产前筛查技术规范开展,推动产前筛查与诊断,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血管内科前身为内科心血管专业组。上世纪80年代独立建科以来,科室已发展成为山东省东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中心。该科为青岛市冠心病治疗特色专科,医院重点科室,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授权点。拥有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在山东省尤其是半岛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科室人才济济,医护人员60余人,教授、主任医师16人,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其中医学博士9人,医学硕士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拥有一支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护理队伍。目前,科室设有普通住院病床125张、重症监护病床14张。病房环境幽雅,医疗设备先进,拥有美国GE公司生产的心血管造影专用X线机,美国GE多导心电生理记录仪以及先进的心脏超声诊断仪等高新进口设备,重症监护室备有床头监护系统与主机连接,可对病人的血压、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以及动静脉压力等进行连续动态监测,无缝隙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处理。科室每年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逾5000余人次,重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等的抢救成功率处于同级医院先进行列。 科室逐步分为介入治疗和非介入治疗两大专业方向。其中介入治疗专业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专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专业等;非介入治疗专业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2012年心内科列入全国首批冠心病、心电生理介入治疗培训基地。目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代表着心血管内科的发展水平。科室近年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目前心内科多项介入治疗技术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每年完成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手术1800余例。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每年为150余例患者成功植入不同类型的心脏起搏器,手术成功率达到99%,其中生理性起搏技术临床应用达到70%,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率先在省内开展严重心衰和房颤的多部位起搏治疗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治疗),使许多救治无望的重症心衰病人再获新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CRT-D植入)目前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先进技术之一,CRT及CRT-D植入技术居省内先进水平,为诸多难治性心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近年来每年完成快速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等)导管消融术260余例, 手术成功率达到98%;每年为600余例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率在98%以上。近年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导管介入治疗,每年开展约100例。介入治疗技术经验成熟,人才力量雄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医疗骨干,分别担任山东省心血管疾病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山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分会委员、青岛市心血管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心血管内科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重视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除临床医疗工作之外,还担负着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论和与实习教学任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论文10余篇,主编专业著作7部,参编专著3部。获国家专利4项。 东区心内科目前开放床位38张,拥有心脏病重症监护中心,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无创动脉硬化检测室,永久起搏器随访及电生理检查室、社会医学咨询中心等。学科年门诊量18.000余人次,年出院人数1600余人次,全年各类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术等700余例。自2007年1月以来,从预防、诊断、治疗、抢救、护理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综合服务, 2008年荣获首批“卫生厅两好一满意示范病房”。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及博士后授予学科。 一、专科建设 心内科技术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优势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心内科实行急重症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开通全天候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命绿色通道,达到从急诊室到导管室90分钟内开通血管的要求。按照主任医师专病化,主治医师专业化,住院医师规范化的要求,划分医疗组和特色门诊,制定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使患者得到最合理的限价和最完备的治疗。目前科室年出院人数1600余人次,常规开展的项目有冠脉造影、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心内科是一个强有力的医疗整体,其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预防、诊断、治疗、抢救、护理等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了综合配套服务,做到足不出院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2008年荣获首批“卫生厅两好一满意示范病房”。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及博士后授予学科。卫生部首批冠心病及起搏电生理培训基地。目前分为两大医疗组,四个诊疗方向,其中包括:冠心病周围血管病诊疗、心律失常电生理诊疗、先天性心脏病诊疗、高血压及心力衰竭诊疗。拥有心脏病重症监护中心(CCU),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飞利浦DSA),无创动脉硬化(PWV、ABI)检测室,永久起搏器随访及电生理检查室、社会医学咨询中心等。已与胶州、胶南、城阳、即墨、莱西、招远、平度等胶东半岛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网络体系。学科年门诊量18.000余人次,全年介入手术超过1000余例。科室不断完善特色病种治疗流程,形成四大工作单元:1、冠心病单元形成院前预防、急诊处理、院内治疗、院后随访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医疗流程;2、电生理单元侧重突发事件的监测及处理、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3、先心病单元纳入胎前教育、幼儿普查等,进行优先介入封堵、内外科结合的立体治疗;4、高血压等内科治疗单元侧重高危因素的院前教育、发病人群的多学科交叉复合治疗,建立个体化治疗菜单和终身院外指导的服务流程。目前科室主持山东省冠心病流行病调查研究,主持首个海洋药物涂层支架研究课题,并取得可喜进展。科室成立青岛市首家血管病变早期检测中心,它将承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药物疗效判定,危险因素的预测预报等系列科研课题,同时全面普及动脉硬化早期检测,早期干预的意义和相关知识。近4年来科室承担动脉硬化检测,心电图系统与新进展等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厅市级课题8项,发表SCI、EM、CA收录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3部。 二、顶尖的专家队伍 科室汇集了医院心血管病专业的骨干精英,与国际著名专家,日本的亚太冠心病介入协会主席Park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医院林延龄教授,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依托这数十位专家的技术支持,可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全方位治疗,起点高,技术成熟。形成了以国内外知名专家为顾问,本院专家门诊负责、病房把关,中青年技术骨干技术分工、临床一线负责为主线的整体服务的医疗主体,使患者享受到最先进的“一站式”服务。 三、先进的技术水平 科室技术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优势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心内科实行急重症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开通全天候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命绿色通道,达到从急诊室到导管室90分钟内开通血管的要求。 本着主任医师专病化,主治医师专业化,住院医师规范化的要求,划分医疗组和特色门诊,制定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使患者得到最合理的限价和最完备的治疗。常规开展的项目有冠脉造影、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等。 科室不断完善特色病种治疗流程,形成四个诊疗单元:1、冠心病单元:以院前预防、急诊处理、院内治疗、院后随访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医疗流程;2、电生理单元:侧重突发事件的监测及处理、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3、先心病单元:纳入胎前教育、幼儿普查等,进行优先介入封堵、内外科结合的立体治疗;4、综合治疗单元:以高危因素的院前教育、发病人群的多学科交叉复合治疗,建立个体化治疗菜单和终身院外指导的服务流程。 三、创新的服务模式 强化以技术为中心,努力构建会员制网络化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病人资料库,通过电话、网络电台门诊“安博士话健康”,社区讲座、义诊等,进行健康宣教社会功能,目前服务人群达10万人。同时与胶州、胶南、莱西、莱阳、即墨等胶东半岛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网络体系,实现远程网络会诊、及时对急、危、重病人进行救治,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和住院费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四、一流的学术水平 科室成立青岛市首家血管病变早期检测中心,承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药物疗效判定,危险因素的预测预报等系列科研课题,同时全面普及动脉硬化早期检测,早期干预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目前承担动脉硬化检测,心电图系统与新进展等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4名,进修医师100余名。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厅市级课题8项,发表SCI、EM、CA收录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专利1项。目前为山东省心血管介入学会副主委单位、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委员会主委单位、青岛市心血管介入学会主委单位、青岛市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委员会主委单位。每年届时举办“山大心海健康论坛”“寰海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经验交流会”,搭建起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 五、专业的护理团队 东区心内科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技术过硬的护理团队。“康心之家”—the home of healthy heart是科室努力打造的护理品牌。通过创建温馨病房、制定服务纲要、设计科徽、实施换位“同理心”服务模式、打造出入院首尾效应、背景音乐率先响起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感动服务,品牌效应已深入每位病人的心中。“康心之家”是心血管病人的健康之家,每个病人即为健康会员,责任护士用心守护健康,认真管理会员,从入院建立会员档案、健康教育直至出院、回访等,全程一条龙服务,整体护理的理念贯穿始终,全身心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VIP服务,病人满意度高。在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严抓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全院护理质量考核和技术比武中名列前茅。 六、科室动态 2008年荣获首批“卫生厅两好一满意示范病房” 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及博士后授予学科 2009年安毅主任医师获得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心血管病学 “杰出介入专家”称号 2009年徐庆科主任医师获得青岛市卫生局表彰的“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称号 2009年徐庆科主任医师获得青岛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荣誉称号。 2010年安毅主任医师获得“崂山区拔尖人才”称号 2012年李健副主任医师被评为院优秀医生
一、 科室概况 前身为精子库、泌尿外科男科学研究室,成立于1984年。1986年开始从事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人类精子库及人工授精等男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是正式建立的国内最早的“人类精子库”之一,为无数的国内外男性不育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享有良好的声誉,为男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男科学的科研与临床工作都取得显著的进步,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作为一个逐渐成长与日益成熟的科室,男科不仅有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和完整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并配置了较为全面的男科诊疗仪器与设备,可以满足广大男性患者的诊疗需求,为其提供符合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技术服务。自2011年6月正式挂牌男科门诊以来,门诊就诊人次逐步增加,现日门诊量50~80人次,完成各种诊疗项目50余人次,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科成员先后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市级及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市级与青岛大学的科技进步奖励10余项,发表各级期刊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泌尿男性学相关专著2部;目前,科室成员主持和参与的在研省、市级及院级科研课题5项。 二、科室设置 2011年开始开设男科门诊,2013年8月正式建科。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男科门诊、男科诊疗中心、男科病房三个功能区域,分别承担门诊患者接诊、男科非住院诊疗项目、男科住院手术治疗项目。 1. 男科门诊: 地址:青医附院江苏路16号,门诊大楼6楼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周日上午;法定节假日休班 预约电话:全国统一电话95169 咨询电话:82911787,82912616 2、男科诊疗中心: 地址:青医附院江苏路16号,男科诊疗中心 工作时间:同上 3. 男科病房: 地址:青医附院黄岛院区病房大楼13楼,黄岛开发区五台山路1677号 三、医疗工作范畴 专业方向分类:前列腺疾病、男子不育症、男子性功能障碍、男子性医学与性心理学、男子节育、男子性传播疾病、男子生殖系统内分泌疾病、男子生殖系统其他疾病、男科手术学与新技术 按器官分类:前列腺、精囊,睾丸、附睾,精索与输精管,阴茎、包皮,阴囊、男性盆底 按疾病分类: 1. 男性性功能障碍: 阳痿、早泄、不射精、异常勃起、逆行射精、性欲异常、性交痛 2. 性医学与性心理异常:性无知、性关系障碍、异常性取向、各种性嗜好 3. 男性不育症与节育:各种因素引起的男性不育、生育功能降低,男性节育与生育调节等 4. 男性性腺发育不良、性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与后天性性腺发育与功能异常、各种生理性与病理性内分泌与性激素分泌失调 5. 精索静脉曲张 6. 输精管结扎与再通术 7. 男性生殖系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睾丸炎、附睾炎、尿道炎、包皮龟头炎、精索炎 8. 性传播疾病 9. 男性生殖系肿瘤:前列腺与精囊肿瘤、睾丸与附睾肿瘤、阴茎肿瘤、阴囊肿物等 10. 前列腺增生 11. 其他:包茎与包皮狭窄、包皮粘连、外生殖器畸形、隐睾、鞘膜积液、海绵体纤维化、阴茎硬结、外伤 四、专业技术特色 以青医附院王新生院长为首的男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医学博士、副教授以上学位和职称)5人为男科中心的核心力量;与国际著名男科学专家建立顾问和咨询网络,与国内各大学男科学专家建立协作关系,加速制定了男科学标准化诊疗常规。 1. 学术水平与能力 1984年即开始开展深低温保存人类精子和人工助孕技术研究,并建立国内最早的“人类精子库”。以此为基础,逐渐拓展了男科学的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在男性生殖发育异常、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男科疾病的预防与诊疗,以及男性生殖器官整形、男科显微与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等领域成绩显著,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广大男科病人的好评。 2. 男科诊断项目 ⑴男性生育与不育:精子运动轨迹分析、精浆生化分析、精子形态分析、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无精子症精液细胞染色分析等 ⑵性功能障碍诊断:阴茎血流多普勒检查、NPT(夜间阴茎勃起实验)、视频勃起功能试验、早泄诊断等 ⑶前列腺功能:前列腺液分析、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⑷优生优育与遗传:染色体核型分析、无精子基因测定(AZF)、优生优育筛查及诊断 ⑸男性器官介入检查:精囊镜及尿道镜、输精管造影、阴茎海绵体造影、男性性器官介入诊断 3. 男科治疗与手术 包括:睾丸、附睾、精索、睾丸鞘膜、阴囊、阴茎包皮与龟头、阴茎海绵体、前尿道、精囊、前列腺等器官各种功能性、器质性疾病。 ⑴前列腺炎、男性盆底疼痛综合征诊疗 ⑵性腺发育不良与男性不育症诊疗 ⑶性功能障碍诊疗:不射精、早泄、性生活障碍等 ⑷阴茎与包皮手术:包皮环切、包皮整形、阴茎肿物或肿瘤切除术、阴茎假体植入术 ⑸睾丸、附睾手术:肿物或肿瘤切除、隐睾手术、穿刺与活检术等 ⑹精索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输精管吻合与再通术、肿物切除等 ⑺阴囊与鞘膜手术:阴囊肿物切除、阴囊外伤、鞘膜积液手术治疗等 ⑻前列腺、精囊手术:前列腺穿刺术、精囊疾病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治疗 ⑼ED介入诊断和治疗术 ⑽男性生殖器畸形整形手术 五、专业技术队伍: 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名,副主任技师1名,高级技工1名,主治医师、主管技师3名;学历构成:博士2名,硕士2名,学士2名,大专2名。 国内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山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名、青岛市医学会男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委员多名,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委、委员多名。 六、男科诊疗中心主要诊疗与科研设备 男科腔镜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全数字化膀胱尿道镜、尿道内切开镜、前列腺电切镜和腹腔镜);显微微创外科器械(显微镜)。 性功能动态诊断仪、前列腺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多功能男性性功能康复系统等、影像尿动力测试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 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系统、高速离心机、光学显微镜系统、体视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比色仪、超低温冰箱及温控等。 七、男科教学、科研工作 青医附院男科是青岛大学博士点。开展男科学医师培训和男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担负男科学博士、硕士培养和全省泌尿男科临床医师的继续教育任务。 每年泌尿外科男性学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3~4名在科室内学习和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
普外科是青岛市首批重点学科, 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胃肠肿瘤基础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是第一批被国务院批准的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目前为博士研究生授权点。同时,也是青岛市抗癌协会胃癌、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是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单位,是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 科室开放床位120张,共有医师3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3人。世界著名胃肠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为普外科首席医学专家。 目前普外科已建立了“胃肠道肿瘤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疑难危重胃肠外科、微创外科(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肛门疾病外科、疝与腹壁修复外科”六大学科发展方向,拥有“临床营养支持、胃癌的外科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消化道瘘的外科治疗、无张力疝修补、甲状腺疾病外科治疗”七大特色技术。普外科承担着研究生、留学生、七年制及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近年来,在Annals of Surgery,《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主编、主译、参编专著8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资助研究基金达500余万元;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等奖项。 技术特色: 1.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遵循以分期为导向、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MDT)综合治疗的先进理念,能够熟练开展各种胃肠肿瘤手术(包括腹腔镜)及综合治疗,每年完成手术1000余例,其中胃癌600余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00余例,5年生存率达58%,居国内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外科权威杂志 Annals of Surgery发表;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率先开展“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提出“直肠癌系膜内浸润”的概念, 显著提高直肠癌病人的保肛率、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其中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近10年过千例。 2.危重疑难胃肠外科:近年来,普外科引进并发展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等先进理念,在复杂肠瘘、严重腹腔感染、腹腔间室综合征、肠衰竭、放射性肠损伤、严重复合伤等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基础研究及 临床试验,对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时代谢变化和免疫功能紊乱的规律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性的进行及时干预,改进创新感染源控制措施,取得很高的抢救 成功率和治愈率。危重、疑难胃肠外科具体业务已辐射到山东省内和周边地区,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已跨入 国内先进行列。 3.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在医院领导和黎介寿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上个世纪普外科建成了长江以北最大的临床营养支持中心,至今已成为“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 学组”委员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财政厅和卫生厅支持的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营养配置室(层流),配备流式细胞仪、氨基酸分析仪、气液相色谱 仪、代谢车、双能源X线等先进设备,保证了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每年开展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千余人次,特别是在危重病人的规范营养支持方面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多次被邀请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4.微创外科:微创外科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减少了肠粘连、切口感染、 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并且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程度上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疾病效果显著,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疼痛感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省内率先引进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采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治疗疾病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器人拥有三维的“眼睛”,突破了人眼的局限,并且可以使手术目标放大15倍,从而保证手术精细、准确。 二、机器人灵巧的“手”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重现性及精确度,因而可以完成精确复杂的各类高难度手术。 三、无需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损伤轻、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普外科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每年完成腹腔镜、达芬奇胃癌根治术300余例,结直肠手术300余例,手术量和治疗水平稳居省内首位。 东区普外科是以腹腔镜微创外科、疑难危重病治疗为两大工作重点的临床科室,拥有病床35张,是该院规模最大的临床科室之一,青岛市重点学科。东区普通外科技术力量较强。张建立主任带头的微创外科专业组自2001年率先在省内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目前科室的微创技术尤其是腹腔镜结直肠癌、腹腔镜甲状腺、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丁连安教授遵循黎介寿教授创立的肠外瘘综合治疗的金标准,近3年多我科治疗的近200余例肠外瘘病人,其治愈率已达85%;在普通外科领域的危重症、疑难病的诊治上,已形成特色,在省内已处于领先水平。 科室年门诊量高达3万人次,每年收治各类病人1500人次,施行各种手术1300余台,社会知名度较高。每年培养研究生5~6名、培养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20~30名,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数项。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项。科室坚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学术促进科室各项工作开展”的工作原则,确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全”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科室发展有重点,专业有特色,人人有专长”的发展目标。 人才队伍 全科共有医师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研究研究生导师4人,主治医师5人;拥有博士5人,硕士5人;护士15人。普外科拥有一大批享誉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界著名胃肠外科专家、客座教授黎介寿院士受聘为该科首席医学专家,众多中青年技术骨干勇于创新、大胆进取,在医疗、教学、科研领域崭露头角。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普通外科技术力量较强,整体实力居国内先进行列,尤其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各种普通外科疾病以及肠外瘘、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临床医学与专业特色 1、微 创 外 科 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降低了肠粘连、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并且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程度上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张建立主任带头的微创外科专业组自2001年率先在省内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成功开展腹腔镜手术1000余例,涉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左、右半结肠手术、横结肠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胃良性肿瘤切除术、胃石取出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急、慢性阑尾炎切除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腹腔肿块切除术、腹腔镜腹腔囊肿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腹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食道返流的腹腔镜NISSEN术等20余种手术类型。其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联合脾切除术、腹腔镜NISSEN术、腹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均系山东省首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我院已成为继腹腔镜手术金标准―—胆囊切除术之后的又一个金标准术式,填补了山东省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临床营养支持和危重疑难胃肠外科 丁连安教授近10余年来,带领治疗小组着重于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及普通外科危重病的诊治,诊治了大量胃肠外科疑难、危重病人,如肠外瘘、多发伤、复合伤、炎性肠病、重症胰腺炎、严重感染、短肠综合症、某些先天性胃肠外科疾病等病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病例资料,诊治水平已接近国内领先水平。 由于危重病医学的创立及发展、人口老龄化、外科技术的进步导致的手术适应征的扩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使创伤、复合伤、复杂伤增多,使得肠外瘘、放射性肠炎、化疗性肠炎、炎性肠病、假性肠梗阻等少见、疑难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在黎介寿教授创立现代肠外瘘综合疗法前的传统治疗(1970年代)前,肠外瘘的死亡率为50%。由于黎介寿教授对于这一有史以来就令临床外科医师头痛而又一筹莫展的顽疾的潜心、刻苦、系统而艰难地研究及实践,在国际上独创性地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独特疗效的治疗措施,挽救了大批已被现代医学判为“不治”的病人。至今已治疗1400余人,治愈率达94.6%(国际平均最好水平为80%),其数量和疗效均居国际领先水平。遵循黎介寿教授创立的肠外瘘综合治疗的金标准,近3年多我科治疗的近160余例肠外瘘病人,其治愈率已达85%;其它肠衰竭性疾病如严重腹腔感染、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胃肠道解剖异常/功能受损的多发伤、复合伤、各种肠梗阻、炎性肠病、放、化疗性肠炎、重症胰腺炎、胃肠肿瘤伴有合并症者等疾病的治疗已从理论到临床时间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诊治体系和规则。在普通外科领域的危重症、疑难病的诊治上,已形成特色,在国内已处于领先水平。 3、肝胆外科 科室重点对肝胆胰肿瘤,肝囊肿,门脉高压症,腹膜后肿瘤进行系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目前本科室已熟练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左半肝右半肝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特别擅长于肝胆胰等疾病的诊治,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胆石症、胆道肿瘤、胆管狭窄、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腺肿瘤、胰腺炎等疾病,熟练掌握了胆道镜及腹腔镜技术,能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和阑尾炎等疾病。 教学水平与科研成果 科室每年培养硕士7-10名,进修医师5-8名;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七年制、临床专业,口腔专业,影像专业的理论授课及实习任务。科室成立以来参编著作11部,参译著作3本,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4篇,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专利5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 设备条件 本科室设备先进齐全,拥有腹腔镜,智能化超声刀等设备。 学术交流与合作 目前科室已与日、美、英、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知名医院建立友好往来关系,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协和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普外科结为兄弟科室,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与学术研讨会2~3次。 普外科是青岛市首批重点学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黄岛院区普外科隶属于普外科三个病区之一。目前黄岛院区普外科是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联合表彰的“全国医徳标兵”科室。科室的主要业务骨干不仅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学分会微创和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微创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科室也是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ASCRS)官方杂志—《Disease of the Colon & Rectum》中文版执行编委单位。目前设有正式病床41张。现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4人,博士4人,硕士3人。同时承担着普外科专业博士、硕士的培养任务。 目前收治的病人来自山东半岛各地以及周边省市部分地区,对结直肠肛门疾病的综合治疗及胃肿瘤的MDT(多学科诊治)治疗是学科的主要特色。科室的主要业务骨干都曾经留学美国Hermann纪念医院、日本藤田保健卫生大学附属医院和韩国Severance医院等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遵循以分期为导向、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MDT)综合治疗的先进理念,熟练地开展各种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及综合治疗,每年完成各类手术千余例。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开展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预防性回肠造瘘术, 显著提高了直肠癌病人的保肛率,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科室在胶东半岛率先开展的经肛门内镜微创外科手术(TEM),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科室也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SC-Houston)本科生海外实习基地,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恶性肿瘤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子课题一项,同时科室承担着多项山东省及青岛市科研课题,现有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山东省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发表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及SCI论文近百篇。科室发展在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下,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百年老院品牌意识,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救治愿望,为社会和人民造福。 专业特色 直肠肛门部疾病与微创外科: 科室在直肠肿瘤的低位保肛及复杂直肠肿瘤手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在胶东半岛率先开展了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和经肛门直肠狭窄球囊扩张术,已为近200名直肠良恶性肿瘤、直肠吻合口狭窄患者解决了病痛,创伤小、恢复快,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并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其次,填补了多项低位保肛手术的空白,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经骶入路直肠肿瘤切除术等,实现了大量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保肛”的愿望。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直肠下段或肛管肿瘤,采取了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不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肿瘤复发率。过去对于肿瘤位置过低??肿瘤明显外侵和骨盆过于狭小的病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仍为目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存在较高的标本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阳性率和术中穿孔率,并被认为是导致APR术后局部复发及预后差的重要原因?? 而ELAPE手术是沿着肛提肌外侧平面游离,将肛管??肛提肌和低位直肠系膜整块切除十分重要,并将其称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 并且ELAPE手术会阴区操作体位,多采取俯卧折刀位,该体位可更直视地显露术野,减少神经血管误损伤,增加肿瘤可切除性??与传统的APR手术截石位相比,折刀位可有效改善术野,大部分操作可在直视下完成,确保了手术的安全,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周围脏器副损伤的风险,更加确切的保证了肿瘤的环周切缘。尤其是科室将将腹腔镜技术与ELAPE技术结合形成的腹腔镜辅助ELAPE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外多个结直肠中心对于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临床T3、T4期的直肠癌均采用腹腔镜辅助ELAPE手术。而目前国内大的结直肠肿瘤治疗中心,ELAPE手术已经完全取代传统的直肠癌Miles手术。同时山东省最大的腹腔镜培训基地也即将在黄岛院区建成并开始培训工作。 疑难危重与胃肠外科: 随着黄岛院区的成立,普外科到来后改变了该地区诸多外科治疗观念,率先引进了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等先进理念,并且在“黄岛11.22爆炸事故”中,充分运用这一理念在爆炸后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抢救,不仅仅迅速挽救了多位伤员的生命,而且完成了事故后的首例外科手术,伤员术后迅速康复出院。随着黄岛院区的迅速发展,急危重症病人日渐增多,科室将损伤控制手术引入到各种急腹症(如严重腹腔感染、胃肠道肿瘤并发梗阻、穿孔、出血等)的治疗和手术中,挽救了无数的生命。科室主要业务骨干均赴韩国、日本等地学习,先后师从世界胃癌协会和韩国胃癌协会主席——Sung Hoon Noh教授等,针对西海岸胃肠道肿瘤发病特点,开展了大量的胃空肠区域性分流、腹腔镜胃癌根治等手术。
口腔科原名齿科,成立于1914年,由日本籍医师负责。1945年日本投降后医院命名为“国立山东大学附属医院”,齿科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附属医院”牙科,1946年由苏联籍谢尔琪医师任牙科教研室主任。我院口腔修复科成立于1997年,是山东省重点学科,是口腔修复学硕士研究生授权点,是山东东部地区口腔医疗、教学、科研中心。目前,口腔修复科由国内知名修复学专家刘杰教授任主任。科室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人才梯队 口腔修复科人才实力雄厚,已发展成为一支以刘杰主任为学科带头人、高素质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群体。目前学科拥有专职医师7人,其中获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2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85.7%,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刘杰主任、许家森副教授是科室主要业务骨干。其中,刘杰主任获日本长崎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曾被长崎大学医齿药学研究生院聘为助理教授,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均有较深的造诣,现任口腔修复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山东省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编委,广东省医学会多家杂志外审专家,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1部。 团队近2年自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引进3名口腔医学博士。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由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突出且有能力带领学科完成预定目标的、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人员担任。 临床技术 口腔修复科厚德立科,仁术济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标准”的医疗质量方针,拥有精湛的人才组合,所采用的口腔修复设备、材料和诊疗技术与国际并轨,为众多的口腔修复疑难病症得以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目前,门诊量逐日递增,实现了质量与效益双丰收。 科室专业范围和优势项目: 1.前牙美学修复:针对氟斑牙、四环素牙、死髓牙所致牙齿色泽不良,前牙稀疏和拥挤错位等排列不整齐,牙齿过短过小等畸形,牙齿磨耗和外伤等所致牙体缺损和牙齿缺失等病例,采用国外先进的全瓷、贵金属烤瓷修复工艺,通过微创的贴面技术和冠修复技术,结合目前较强大的粘接技术,通过对牙齿和牙龈特征进行红白美学的分析和重建,针对每个病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美观和功能的恢复可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2.残冠残根的保留性修复:针对牙体严重缺损的病例,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再结合金属桩或纤维桩治疗后进行烤瓷或全瓷冠修复,对牙齿的保留,美观和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3.固定-可摘联合修复:针对缺牙过多或无牙的患者,不能直接用固定义齿修复,而患者又希望义齿稳定、功能性和美观性较好的情况下。通过采用高精度支架义齿,结合精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套筒冠和种植修复等,可用于各类牙列缺损,且可避免卡环的暴露,增加义齿的固位和稳定,获得理想的外形和咬合功能恢复。 4.赝附体修复:针对唇裂和腭裂等先天缺损、颌面部肿瘤手术切除后和放疗等造成的后天缺损以及外伤等造成的颌面部组织缺损情况。通常分三个阶段:术后外科即刻阻塞器或腭护板、颌导板等预成修复体;术后2-6周制作暂时义颌;术后3-6个月,缺损组织愈合良好,大小稳定后行正式义颌修复。 5.咬合重建:针对牙体长期缺损缺失及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通过咬合调整及重建可以解除患者的外形和功能缺失,对于复杂的咬合功能紊乱及功能缺失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6.种植修复:针对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情况。通过种植手术,将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后,通常3-6个月后,在其上进行牙冠修复,不仅不需要磨除邻近牙体组织,且美观和咀嚼功能恢复较佳。目前科室引进的种植体系统有瑞士ITI系统、韩国奥齿泰系统、瑞典Nobel和美国3i系统等。 科研工作与成果 科室近3年来共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收录近10篇。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主编著作1部。目前,科室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项。 教学与人才培养 科室坚持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创新,依托基础医学国家示范教学中心,先后在校内率先开展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年主办省级继教班,目前承担青岛大学口腔系五年制口腔本科的口腔修复学及材料学的教学任务以及临床医学专业的口腔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在本科生教学的同时,还承担着修复研究生的理论及临床带教工作。近年来,多人被评为“青岛市卫生系统岗位技术标兵”和“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始建于1902年,1951年在学科奠基人、全国著名眼科专家潘作新教授的主持下成立教研室,并开始承担医学院临床教学任务。1956年建立眼科病理室,是全国仅有的眼科学专业实验室之一,为培养专业人才、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了深厚基础。潘作新教授首创的眼睑板切断法用于矫治沙眼并发症享誉全国,被命名为“潘氏手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院眼科是山东东部地区眼科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并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以规模大、专业齐全、整体学术水平高、仪器设备先进著称。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眼科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又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成为山东省最早的眼科学博士点,也是青岛大学第一个博士点。2006年12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9月,获准建立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9月获批成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眼科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眼科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人才梯队 眼科人才实力雄厚,已发展成为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首、一大批高素质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群体。目前学科拥有专职医师37人,其中获博士学位21人,硕士学位15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97.3%,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9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7人,占总人数的45.94%。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中华眼科杂志编委2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7名。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由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突出且有能力带领学科完成预定目标的、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人员担任。角膜病白内障、眼病理、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斜视弱视与眼眶病5个重点专业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均为全国学组委员及山东省学组组长单位,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先进。 临床技术 医院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眼科中心、视光学中心,并配备价值1000余万元先进的医疗、科研设备,实验室现有面积200余平方米。通过实行动态化科学管理和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实现了质量与效益双丰收,门诊量增至目前的83900人次,增长近50%,并不断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高质量手术,已开展住院手术2271台。 科研工作与成果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20余项;主编、副主编著作10部。近年来,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计200余篇,被SCI、MED、ISTP收录40余篇,5项课题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项,可支配科研经费288余万元,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相关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聘请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先后有10余人次出国留学、访问学习,2名博士后、4名博士学成归国,并在学科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与人才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发展创新。科室依托基础医学国家示范教学中心,先后在校内率先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眼科凭借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巨大优势,勤于发展、不懈努力,累计培养大学本科生2400人、硕士生200余人、博士生35人。先后举办各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学术交流活动多次,承担人民卫生出版社CAI课件制作1项,教学课题3项。荣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相关教学成果获省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眼科学教研室多次被评为“教学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先进集体”称号,先后有多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优秀教师”和“青岛大学师德标兵”。 专科建设 角膜病、白内障专业 专业组技术及科研实力雄厚,多年来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角膜病、白内障的临床综合治疗和手术方法及理论改进方面成绩尤为突出,部分工作已经栖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在白内障诊治方面,对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术后弱视系统训练、复杂白内障的治疗、高端晶体的使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心得体会,对散光眼及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掌握水平及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手术效果佳,每年手术超过1000台,同时负责省内白内障医师手术技能培训,指导下级医院白内障的诊疗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专业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开展了“深低温冷冻长期保存角膜植片的研究”获得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获山东省卫生厅批准建立眼库,近年来与青岛市红十字会签约合作成为青岛地区角膜捐献取材保管单位,为大规模开展角膜移植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感染性角膜炎、高危角膜移植手术方面经验丰富,迄今已为3000余例患者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多次承办感染性角膜疾病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为角膜病盲病人的诊疗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该专业方向的重点是感染性角膜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围绕此题目开展,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眼病理专业 该专业是1956年在全国著名眼科专家潘作新教授主持下成立的,是国内最早的眼科病理学实验室之一。眼科病理室与眼科临床工作密切结合,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病理诊断依据。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病理诊断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积累病理切片11600余份,保存病种丰富多样的组织病理标本以及完整齐全的病理资料,在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眼科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眼病理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壮大,造就了全国著名眼科病理学家孙为荣教授等一批栋梁之才。近十余年来,主要在眼部肿瘤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真菌性角膜炎、白内障病因、青光眼发病机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撰写的《眼科病理学》、《眼科肿瘤学》等专著,经国内知名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病理室还承担着眼科临床医生及进修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眼科病理室已在原基础上更加完善,技术力量、科研教学水平及仪器设备上均具有一定实力。 玻璃体、视网膜病及眼外伤专业 医院传统优势专业之一。1993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临床及基础研究,对视网膜脱离、复杂眼外伤、眼内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在省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能熟练、全面开展各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多次举办省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为山东省玻璃体视网膜专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开展曲安奈德辅助可视化玻璃体切割手术、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对复杂性眼外伤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均取得了显著的实用性成果。目前该专业的重点是视网膜疾病系列研究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的基因治疗,并承担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青光眼专业 近年来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上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对视网膜神经元细胞的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维生素B族及热休克蛋白对视网膜神经元和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另外,观察了压力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在国内外还未见类似报道,对慢性高眼压对中枢神经的损伤也进行了研究。在临床研究上,深入研究了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手术中合理应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支出。另一方面,利用自动静态视野检查技术进行了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与阈值视野的相关性和静态视野随诊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专业的攻关重点是氧化应激在青光眼小梁网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与保护方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斜视、弱视与眼眶病专业 斜视弱视专业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国内已有较高的声望。学术水平居国内先进,弱视及某些特殊类型斜视诊治居国内领先水平。医术及医德深受病人及患儿家长的信赖,该专业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和纠纷。慕名而来诊治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如江苏、江西、河北、内蒙、新疆、福建、甘肃、东北三省及香港等。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直视下的下斜肌切除术,手术效果好、创伤少,且避免了许多并发症产生。较早开展包括复杂特殊类型手术、垂直直肌手术、眼球震颤等所有国内外已开展的斜视手术。积极开展显微斜视手术,手术创伤小。间歇性外斜视,针对不同类型、年龄、工作状况等合理设计手术方案,个性化的斜视手术不仅矫正了病人的远近斜视度,重要的是为双眼视觉的发育或重获创造了条件。 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因此,除多次举办国家级及省级斜视弱视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为眼科界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外,还利用新闻媒体和举办讲座形式为普通群众普及斜视弱视知识,使弱视的诊治年龄大大降低,提高了治愈率。受到全国各地眼科医务工作者的好评,为培养国内斜视弱视专业人才、提高斜视弱视整体诊治水平,以及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眼眶病在眼科中属于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全国只几家大的专科医院能开展此手术。治疗的病人效果满意,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经穹窿结膜入路眶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选择距肿瘤最短的路径开眶,减少了眶内结构的扰乱,避免了眼睑、眼球结构的损伤,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可缩短至10-15分钟),减少了以往颜面皮肤切口进路开眶损伤大、术后手术瘢痕明显的缺点。自2006年开展以来,治愈病人近百例,均完整摘除肿瘤,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真正达到微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业 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室始建于1995年,是我市第一个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医院,也是国内早期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医院。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精湛、设备优良的专业化手术团队。近20年来其诊治水平始终位居国内领先地位,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都达到了最佳水平。医院紧跟国际最新动态,拥有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治疗系统及专业术前检查设备等。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及职业特点,开展多种个体化手术,满足不同患者对提高视觉质量的需求。包括:SBK个性化切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K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F-CAT(Q值引导个体化手术)、T-ACT(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手术)、A-CAT(波阵面像差引导个体化手术),真正实现 “量眼定制”,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拥有更满意的术后视觉效果。
新生儿病房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2006年独立建科,现有固定床位14张,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10张(分设一级、二级监护室),配备医师6人(教授2名、副教授2名,其中博士学位2名),护理人员18人。 临床医疗:年均收治新生儿600多例,抢救危重新生儿15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每年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新生儿DIC早期诊治、PICC置管术、同步外周动静脉换血等新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教学:新生儿脑损伤早期干预和免疫机制基础及临床系列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承担省市课题3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承担青岛大学本科、七年制、硕士研究生(1993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教学,现为新生儿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培养新生儿专业硕士研究生名19名,毕业14人,在研5人。 新生儿病房为青医附院“示范病区”,获院重大抢救奖。护理组“阳光护士”服务品牌,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和市“十佳巾帼建功文明岗”。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包括本部神经内科、急诊神经内科、东区神经内科、黄岛神经内科、神经功能检查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源自1951年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的神经病学专业组,1962年神经内科独立建科,1978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学科,1995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我院首批重点学科,2000年归属神经内科管理的脑病防治研究室被评为省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专业型博士培养学科和博士后培养学科,2010年随着医院申报一级科学学位博士点成功而成为博士生培养学科。本部神经内科是目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三个院区中神经内科规模最大的一个。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本部神经内科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人才梯队 本部神经内科现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2人;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医师11人;目前已经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术队伍整体水平高。科室内现有国家级学会委员4人次,省级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3人次,并有多人任神经病学专业杂志编委。 临床技术 本部神经内科现主要设有脑血管病、癫痫、认知障碍和神经免疫性疾病和眩晕5个临床研究方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治、脑缺血介入的临床和科研研究。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介入治疗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治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单位。癫痫病方向开展系统难治性癫痫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设有癫痫专业门诊,结合脑电监测对各种类型癫痫的诊断治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认知障碍专业重点开展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以及认知量表的系统评价研究,设有痴呆专业门诊,并在此基础上参加多项国内多中心合作研究。神经免疫性疾病专业重点开展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研究,其临床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最大的重症肌无力中心之一;多发性硬化和炎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眩晕方向重点开展眩晕的规范化诊断、设有眩晕专业门诊,对于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识别与处理、血管源性眩晕的诊治均具有较高水平。神经功能检查科有配备完善的TCD、脑电图和肌电图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指导,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科研工作与成果 近年来,本部神经内科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主编、副主编专著8部。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目前在研课题水平较高,科研经费充足。有5人次荣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多人到美国、瑞典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研修、访问学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 教学与人才培养 本学科教学理论和见习课内容能反映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课程设置合理,在校内较早推出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改革创新措施,曾经获山东省教委颁发的“教学管理与实践”二等奖。凭借国家级重点学科、临床博士点的优势,每年负责临床医学、护理及影像等多个本科专业的神经病学教学和见习,目前平均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2-5名。科室每年接受神经病学学专业进修医师近10名,自2001年至今多次举办省级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学任务。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中青年医技师到国内高水平神经内科医疗科研中心交流学习,开展和推广新技术。神经内科目前为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的住院医师培训班工作规范而严格。目前已成功培训住院医师数百名。神经病学教研室多名教师荣获医学院中英文授课大赛一、二等奖,多人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急诊神经内科1999年成立,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青岛市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急救医学博士和硕士授予点。青岛市规模最大、学术梯队合理、技术力量最强的神经系统疾病急救中心。每年接诊近万例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主要诊治各种急性脑血管病、昏迷、颅内感染、癫痫、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科急危重症。作为全国八个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联盟之一,积极开展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溶栓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在国内外是独一无二的。尤其对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失语,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格林--巴利综合症及昏迷等病症有独到之处。此外,根据国际上建立卒中单元的要求,开展了急性脑血栓病人动脉溶栓、急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心理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医学教育及亚低温脑保护等。 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科技局研课题10余项,大型国际协作研究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获卫生部教材二等奖。承担国家级继教项目2项。形成了 “以行带人、以理服人、以规管人、以情感人、就事论事、奖勤罚懒”的科室文化理念。 神经内科(东区)现有医师14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7人,硕士3人。东区神经内科秉承百年老院—山大医院的高超医疗技术服务于山东半岛及部分省外地区的广大群众,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打造出一支具有人性化、创新型医护团队,使病人满意、家属放心。 以脑血管病--卒中单元为特色,开展脑卒中的综合治疗。已开展脑梗死病人超早期静脉溶栓、超声溶栓、重症脑卒中的抢救、神经介入治疗、早期心理指导和早期康复治疗、脑血管病的医学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治疗新技术,并取得了突出疗效,达到省内领先。开设了脑卒中预防门诊,为大量脑卒中病人提供防治知识和规范化治疗方案。 开展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的规范化诊治,达到省内领先;开展癫痫、脑炎、周围神经疾病、神经免疫疾病、头痛、头晕、脊柱与神经系统疾病等的临床诊治,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欢迎。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承担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项,山东省科委科研课题5项,青岛市科技局科研课题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委和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脑血管病临床新进展”, “脑血管病相关并发症的诊治进展“及“痴呆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等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 黄岛院区神经内科是我院脑科医院下属四级学科,目前科室设有正式病床40张。张晨教授、谢安木教授、滕继军副教授是科室主要业务骨干,其中科室名誉主任张晨教授为原脑科医院院长,科主任谢安木教授目前兼任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级学科科室副主任,科室副主任滕继军副教授为原本部神经内科副主任。科室目前有医师1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博士3人,硕士9人;护理人员23人,其中主管护师以上职称2人。科室主要业务骨干均曾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重要职务。 科室专业范围和优势项目: 1、脑血管病和静脉溶栓治疗:科室对于各类急慢性脑血管病制定了相应的诊疗规范,特别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制定了合理流程,成立了专门小组,从患者发病入医院急诊的第一时间即启动溶栓流程,与急诊科、放射科密切合作,使大多数符合静脉溶栓适应征的患者能在入院后一小时内完成溶栓治疗,平均每年完成例数30余例,在青岛市处于领先地位,极大改善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此外,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也都制定了相应规范,其中脑出血入组临床路径,患者从发病后诊断、治疗和用药均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相应规定进行,既保证了诊疗的合理规范,又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帕金森病:以谢安木教授为主成立了帕金森病专病门诊,谢安木教授在帕金森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所诊治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疗效,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来自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帕金森病患者慕名而来,现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已成为科室重点特色门诊。 3、癫痫及认知障碍专病门诊:徐琳副主任医师专程于国内知名院校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癫痫疾病及脑电图诊断,病房配备了三套国内较先进的视频脑电监测系统,为完善癫痫患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及观察预后进一步提供了有效手段和依据,目前来科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患者逐日增多。结合目前社会老龄化趋势和逐渐增高的老年性痴呆发病率,科室成立了认知障碍专病门诊,多次派出人员于国内学习进修,利用各种认知功能评分量表大大提高了早期痴呆诊断率,及早的干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负担。
内分泌科始建于1955年,经过50余年的学科发展,已成为山东东部地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心,在全省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多年来,学科带头人以敏锐眼光结合本地优势和疾病谱的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4个研究方向:①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②甲状腺疾病;③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④骨质疏松症及代谢性骨病。在国内学界有相当的影响。学科现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常见病重点实验室--痛风病实验室,青岛市甲状腺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全国糖尿病教员培训基地。内分泌科连续7次被医院评为院“十佳科室”。 学科现有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学位1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学科还拥有2名山东省医药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1020工程的10人才)、1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020工程的20人才)、泰山学者1名、2名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全国委员2名、中青年委员2名;青岛市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2名;7名留学英、美、瑞典人员。 黄岛院区内分泌科自2011年5月开业至今,秉行“高起点先行运作,完善不断发展”的理念,以建章立业规范医疗行为为切入点,认真而圆满地完成了医疗工作全科医护人员奉行“生命至上,人文关怀”的科室文化,经济指标运行良好。药品比控制在42%,每人次床位费用9900元,平均住院日13天。梯队建设趋于完善,2011年先后聘用正高与副高各一名,人才培养也步入正规。卫生部骨质疏松诊疗协作中心挂靠于内分泌科,2012年在全省率先进行GnRH脉冲给药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幼稚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探索出内分泌科与核医学科协作治疗甲亢的新模式。本着方便病人,减少环节,系统追踪的观念,落实甲亢131I放疗中多学科,跨专业合作。黄岛院区内一科以骨质疏松与性幼稚诊治作为切入点,努力打造本专业特色,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2篇。 代谢性疾病科于2010年成立,2014年正式运行,是山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痛风病科技创新联盟牵头单位,目前拥有医生7人,配有糖尿病、痛风健康教育专科护士,具有完备的医护和专业技术梯队,其中山东省泰山学者1名,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1020工程)1名,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下设痛风病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代谢性疾病科在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备雄厚实力,同时对血脂代谢异常、肥胖症、骨质疏松、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方法也与国际接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近年来承担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20篇被SCI收录,获国家专利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项,培养研究生30余人。
脊柱外科是骨科医疗中心的重点和特色专业,现有床位55张,拥有医院终身医学专家2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年手术量近2500台。临床及科研实力雄厚,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疾患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成果蜚声海内外,主持完成全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退行性疾病的诊疗已经成为常规项目开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了脊柱非融合技术(如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腰椎后路Wallis动力性内固定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钛缆内固定术等)、脊柱微创手术(如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腰椎后路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及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等)、全椎弓根螺钉一期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术、上颈椎疾患的前后路手术、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重建术等高难度手术。先后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公益基金、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获得省部、市厅级各级奖励十余项。定期选送年轻医师到美国、法国、德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并参加美国、欧洲脊柱外科年会进行学术交流。 多年来,脊柱骨科始终锚定前景广阔的新技术、新项目,积极拓展专业发展领域,坚持选派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赴国内外高水平医疗及科研机构研修深造,合作机构遍布美、德、英、韩、日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近年来,相继开展了腰椎后路Quadrant通道下突出椎间盘摘除术及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钛缆内固定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XLIF微创椎间融合术、经皮球囊扩张压缩椎体成形术、腰椎后路Wallis动力性内固定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以及计算机手术模拟与3D打印手术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项目。 腰椎后路微创通道下手术: 骨科中心于2007年引进微创Quandrant通道系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术式通过微创器械小切口,建立一个可扩张撑开的工作通道,使医生可精确到达手术区域,不需广泛剥离肌肉及软组织,顺利实现以往只有传统开放手术才能完成的腰椎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要求的所有复杂操作。由于有冷光源内置照明,术野清晰;保留了棘突、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等腰椎后部结构,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因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惠及广大腰椎疾病患者。至今已经开展腰椎后路quadrant通道下突出椎间盘摘除术或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近千例。同时,此骨科中心还将此技术创造性的成功用于颈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上颈椎疾患的临床诊治与内固定技术:上颈椎疾患主要包括寰枢椎脱位不稳、上颈椎肿瘤、齿状突骨折、C1-C3骨折等疾病,由于其位置高,风险大,因此,临床研究与应用不多。我们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此类疾患的临床研究与诊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寰枢椎的内固定技术,从经典的后路各类钢丝内固定技术,逐渐发展到目前的前后路手术内固定,包括齿状突骨折前路螺钉固定、经口咽入路齿状图切除松解术、后路寰枢椎复位融合内固定以及颈枕融合技术等,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年手术量达到50余台,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 计算机手术模拟与3D打印手术技术:脊柱位置深在,结构复杂,且毗邻神经、血管等诸多重要结构,手术操作的毫厘之差,其结果可能谬以千里。而传统的X光片与CT、 MRI等二维影像,无法全方位显示病变情况,医生只能凭借空间想象力规划手术。如遇复杂病例,即便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也很难确保操作绝对精准,极易出现脊髓神经损伤、截瘫等并发症。现在,应用MIMICS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与3D打印技术,使医生在术前得以清晰、直观、全面地了解病变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从而周密制定切合患者实际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并可进行模拟演练,有效规避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应用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设计(MIMICS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和3D打印技术,可为每位患者建立个体化的三维虚拟模型与3D实体模型,辅助设计并模拟实施手术方案,获得完善的术前计划与手术预演,显著提升手术,尤其是高难度手术的精准性、前瞻性和安全性。同时,借助3D打印模型让患者在术前直观的了解了自身病情和手术规划,增强了患者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的信心。 ?? 本部脊柱外科是以脊柱微创外科治疗为特色的专业技术学科。科室位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苏路本部。目前科室具有床位25张,医生6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具有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3名。其中3名医生先后在美国、韩国等国学习。护士名7名。 科室秉承“用制度管理科室,用人文关心同事,用聆听了解病情,用沟通增进理解,用安慰抚平心灵,用技术治疗疾病”的理念,以“托起您的脊梁”为宗旨,努力打造管理和技术水平一流的学科。科室能够治疗各种复杂的脊柱外科疾病,包括脊柱侧弯矫形术、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脊柱肿瘤全椎骨切除重建术、上颈椎肿瘤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胸椎管狭窄症后路环形减压术等。对于常见的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则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学科以脊柱微创手术技术为特色,目前开展的微创手术包括:微创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微创峡部裂修复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峡部裂滑脱;微创AxiLIF治疗无神经根症状的L5滑脱;微创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颈椎后路的Keyhole手术、椎板切除术等;椎间孔镜下侧路或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通道下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经皮神经根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年青患者外伤性椎体骨折等。通道下侧前方椎体病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包括XLIF、OLIF)等。 目前科室人员共完成或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 ?? 黄岛院区脊柱外科是青大附院两个脊柱外科之一,是医院骨科医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2011年黄岛院区开业投入使用时,有当时的骨科主任邹云雯教授率领一众脊柱外科骨干医师成立,在2013年院学科调整,原江苏路本部脊柱外科外迁时,黄岛院区脊柱外科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青医附院脊柱外科传统优势在黄岛院区脊柱外科得到了传承。黄岛院区脊柱外科现有床位45张,拥有医院终身医学专家1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及出国留学人员各3人。临床及科研实力雄厚,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及青岛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及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厅市级等科研奖励十余项。主编及参编骨科专著10余部;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每年举办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会议各1项,并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多项,赢得了国内外同行业专家的广泛好评。 专业特色 青大附院黄岛分院脊柱外科专业特色现以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炎症、结核、脊柱肿瘤、脊柱先天性及退行性畸形矫正、脊柱微创手术等疾病为重点,就诊患者多来自山东西北部,也有来自国内其它省份以及国外的患者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患者满意率达99%。本学科在业务发展上紧跟国内外学术前沿,在不断提高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目前已开展的通过微创技术进行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微创技术进行腰椎管的减压及融合固定;通过微创技术进行腰椎峡部裂椎体滑脱的复位、融合及固定;通过微创非融合技术治疗脊柱骨折,在复位的同时减轻了病人痛苦并保留了脊柱的活动度;通过微创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开展,为老年人常见的椎体压缩骨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了痛苦,避免了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通过腹主动脉阻断术完成骶骨肿瘤切除,大大降低了手术中的出血量,保证了手术视野的清晰,利于肿瘤的切除,从而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和疗效;通过侧前方胸腔外/腹膜外入路治疗常见的脊柱胸腰段骨折,通过一个入路完成减压、复位及前后路同期融合固定,替代了了传统的创伤较大的胸腹联合切口,避免的前后两个切口,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以上技术均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黄岛脊柱外科近年来还完成了大量的脊柱返修手术。随着接受脊柱手术患者的增多,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是由于在外院手术不良)需要进行再次手术。通过准确辨别导致首次手术效果不良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手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极大解除病人痛苦。 黄岛脊柱外科还承担着创伤骨科病人的治疗,对复杂的骨盆、髋臼骨折,复杂的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能够达到优良的效果。长期开展对老年人各个部位骨折的研究和治疗,极大的提高和保证了该类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规章制度 科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严格而又富有人性化的制度基础上的。依据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卫生部十二项核心制度,制定相应的科室管理制度、各级人员职责、疾病诊治规范、病例讨论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病历管理制度、学术讲座和教学查房制度等,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人才培养 一流的医院、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其中一流的人才是根本,只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作为一个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不仅要完成日常的临床和科研任务,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每年将定期向国内外知名医院选送1-2名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使其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医德、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循循善诱的治学态度,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才有希望。
关节外科于2005年8月由骨科分出,成为独立四级业务科室,为骨科重要的亚学科之一,隶属于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骨科。青大附院骨科自成立初期即开展了关节外科领域的临床工作。1968年12月,完成了首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70年代,开展了股骨头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人工肘关节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指间关节置换等复杂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90年代逐渐开展了进口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手术。2005年独立建科后,关节外科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开展了各种新技术新项目,例如复杂的人工关节翻修手术、肿瘤切除假体置入术、微创单髁置换术、截骨矫形术、 肩、肘关节镜微创技术、肩、肘、踝、指间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韧带重建术、关节稳定性重建术、关节内及关节周围创伤的治疗等一系列涵盖关节外科各领域的手术技术,各级手术例数呈逐年激增趋势。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优良的临床效果。在基础研究领域,致力于关节疾病及关节内结构损伤的修复重建、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发表在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上。 关节外科现有高级职称医师5人,中初级职称医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全部医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4人为博士学位,建立起了合理的人才梯队。2人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5人在省市级学术团体任职,4人在12种国内外医学期刊担任编委、审稿人职务。5人有美国、德国、新加坡、瑞士等国家研修经历,科室与德国、美国等关节外科医院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定期举办学术活动,使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保持国际水准。 科室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省市级课题20余项,获科研资助300余万元。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种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近30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十余部,获国家专利5项。 黄岛院区关节外科简介 一、 历史渊源及科室专业文化 青大附院骨科于1947年由时任院长的沈福彭教授创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在医教研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的名牌学科。骨外科学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山东省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95年被山东省卫生厅确定为首批省属重点学科之一,1998年成立了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2000年被山东省卫生厅确定为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在整个山东省内既是重点学科又是重点实验室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骨科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获批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培养学科,2009年获批成为骨外科临床型博士生培养点,2010年获批成为骨外科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点,2013年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05年骨科专业进一步细化,分别成立了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及创伤手足外科。青大附院以“人才引进”方式从外院引进国内知名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孙康教授担任关节外科首任主任(2005年-2013年),同年申请成立运动医学科,孙康担任首届学科主任,并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山东省唯一的运动医学硕士学科授权点,孙康担任学科负责人,填补了山东省内在该学科领域的空白。 2013年8月,青大附院进一步进行学科调整与专业细化,组建成立了骨科医疗中心,大力发展骨科专业。孙康担任黄岛院区骨科主任,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开展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专业。骨科由一个病区扩展为两个病区,床位数也与之相应倍增。2015年4月,院领导为倾心打造西海岸关节外科品牌学科,成立西海岸医疗中心关节外科,孙康兼任关节外科主任。青大附院黄岛院区关节外科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大大缓解了胶东半岛及鲁中部分地区看病难的问题,造福了一方人民。 二、 学术地位 科室目前是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全国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髋关节外科委员会全国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山东省骨科学会及运动医学会委员单位、山东省骨质疏松学组副主任委员单位、青岛市医学会手显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及北京市、重庆市、山东省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单位,科内有多名专家、教授分别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以及《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等多个专业期刊的常务编委、编委、编辑及特邀审稿专家职务,科室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三、 学术团队、人才培养及教学 科室现有医生6名,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并具备良好的人才梯度;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人; “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青大附院优秀科技创新人才”1人;科室成员中多人具有海外学习访问经历。目前科室内承担着青岛大学骨外科学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五年制及七年制本科生以及运动医学硕士生的培养及临床带教任务,为青岛大学外科学博士点学科负责人及运动医学硕士点学科负责人所在单位;每年招收及培养毕业骨外科学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运动医学硕士生数十人。自2009年以来,每年培养毕业的研究生均获得山东省及青岛大学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学位论文奖、优秀毕业生奖等奖励;多位导师连续多次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四、 临床专业特色 关节外科、关节镜外科及运动医学:技术力量雄厚,1968年即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并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后又逐渐开展了人工全膝、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全股骨、肩胛骨置换、人工肩、肘、踝关节置换、人工跖趾/掌指、趾/指间关节置换等手术,现年均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千余例,且每年人工关节置换病例数均以超过130%的速度增长,其中复杂的关节置换和关节翻修手术也已成为常规手术,诊治方法已与国际接轨,在手术数量与完成质量方面均处于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在关节镜及运动医学方面,科室先后派人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膝、肩、踝和肘关节镜手术,许多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现年均完成关节镜手术数百例,其中微创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双束四隧道解剖重建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微创肩关节镜下肩袖、盂唇缝合修补术、微创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开展的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复杂全膝、全髋关节翻修及双侧全膝、全髋同期置换等高难度手术,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创伤外科:对于骨盆骨折、全身多发骨折等复杂骨折的诊治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常年承担着青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创伤急诊救治、临床会诊及医师进修带教培训任务,且每年均举办创伤骨折诊治学习班,规范省了内外创伤骨科医师对于创伤骨折的临床诊治流程及治疗策略。 五、科研与奖励 在基础研究方面,本科室团队依托于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这一学术平台,以骨关节软骨退变、骨坏死及运动损伤修复等为研究方向及重点,先后开展了多项学术研究,并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资助项目、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青岛大学科研资助项目及青大附院科研资助项目等1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科室年均发表论文数十篇,且每年有多篇论文被SCI、MEDLINE、CA及EM等收录,多部专著出版。近年来科室内先后获得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教育厅)高校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山东省医学会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在内的省部、厅市及其他各级科研奖励40余项。本科室在国内该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与地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包括:脑血管病外科、神经肿瘤外科、东区神经外科、黄岛院区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建立于1959年,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神经外科专业科室之一。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疾病大型诊疗中心,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科室,为青岛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及硕士授予点。目前为山东省重点专科、青岛市卫生行业特色专科,其下属的神经外科实验室为山东省卫生行业重点实验室。神经外科(三级学科)在医院本部、黄岛院区及东部院区分别下设有脑血管病外科、神经肿瘤外科、神经功能外科、颅脑创伤及NICU等四级学科, 拥有普通床位116张、NICU 床位18张,年手术量近3000例。在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颅脑创伤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某些亚专业的发展如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技术和规模上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注重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近年来共引进博士研究生10余人,逐渐形成一支与科室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团队,现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5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多名医生先后到德国、美国等国外大学目前已经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多人分别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及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任职。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青岛市科研课题近10项,科研经费超过300万元。在Neurosurgery、Clin Neurol Neurosurg、Brain research、The cerebellum、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等本专业权威的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血压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5人。 近年来,神经外科与国内一流神经外科中心如北京天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使广大患者可以不离开青岛也能够享受到国内最先进的诊疗技术。 脑血管病外科是山东半岛地区著名的脑血管疾病外科诊疗中心。近年来,在丰育功主任的带领下,逐渐建立起来一个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专业团队。临床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的手术治疗是科室的传统优势,目前累计完成各种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达2000余例,尤其在复杂、高危颅内动脉瘤的诊治上具有独到的经验与见解,治愈率达90%以上,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2012年,医院于被授予“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称号,因此,科室承担了相应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任务,在山东半岛地区率先独立自主的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目前已经完成各种颈动脉狭窄的CEA手术30余例,治愈率达100%,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填补了本地区的技术空白。此外,还开展了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等,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烟雾病Moyamoya病等)的外科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在颅底肿瘤和垂体腺瘤等的治疗方面,科室专家也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可以熟练完成包括脑干肿瘤、岩斜区脑膜瘤、巨大听神经瘤等具有挑战性的手术治疗。科室目前配备病床28张,医师9人,护士10人。科室年住院病人近1000例,年手术量近800余台次,年门诊量5000余例,每年招收培养研究生3-4名,培养基层医院进修医师4-5名,每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多项。 神经肿瘤外科是青医附院神经外科重要亚专科之一,临床技术力量雄厚,是山东省内著名神经肿瘤疾病诊疗中心;自1959年8月成功开展第一例脑肿瘤开颅切除术以来,技术水平和规模日益强大。科室目前配备病床28张,医师8名,护师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4名。科室年住院病人近1000例,年手术量近600余台次,年门诊量5000余例,每年招收培养研究生3-4名,培养基层医院进修医师4-5名,每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10篇,承担研究课题多项。 神经肿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传承和发扬青医附院神经外科的优良传统,临床业务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依托脑科医院神经内镜、荧光手术显微镜、超声吸引器、呼吸机、DSA、MRI、螺旋CT及神经重症监护室等精良设备设施,不断拓宽技术领域,不断开展新技术项目,不断为广大神经外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近5年来,成熟开展了神经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乙状窦前入路岩a斜区肿瘤切除术、眉弓微创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及烟雾病颅内外血管吻合术等新技术,效果良好。 神经肿瘤外科以收治各类颅脑肿瘤和脊(柱)髓肿瘤为主,同时兼顾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治。具体收治的疾病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脊髓肿瘤、脑转移瘤、颅骨肿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烟雾病及颅脑外伤等。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是神经肿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永恒不变的追求。病人的康复,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黄岛院区神经外科作为脑科医院下属四级学科成立于2011年,由青医附院原神经外科骨干医师组成,是山东省著名神经外科疾病大型诊疗中心,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临床科室,是青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及硕士授予点。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7人。多人分别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及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任职。 设置床位41张,配备了技术条件国内一流的NICU和手术室,以及荧光手术显微镜、脑室镜、超声吸引器、神经脑电监护仪、铣刀、视频脑电图检测仪、颅内压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仪器设备。科室奉行“以病人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以疗效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对每位就诊患者实行个体化诊疗。 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青岛市科研课题近10项,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已在《The cerebellum》、《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1篇。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6人,在“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实验性治疗”等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 科室年手术量600余台次,年抢救疑难危重病人1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10000人次。诊疗疾病包括各类颅脑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癫痫、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脊髓肿瘤、Chiari畸形、脑出血及颅脑外伤等,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方面有成熟的临床经验。 科室专业技术特色:(1)癫痫外科:前颞叶切除、剪裁式大脑半球切除、脑功能区多处软膜下横切等治疗顽固性癫痫;(2)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微创根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3)脑动脉瘤外科: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4)脑电检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常规面神经解剖和功能得以保留;(5)垂体瘤外科:常规鼻蝶入路或神经内镜下巨大侵袭性垂体瘤切除;(6)颅底外科:切除岩斜区、鞍区、颈静脉孔区复杂肿瘤;(7)脊髓外科:常规行髓内肿瘤显微手术切除;(8)小儿神经外科:专注于儿童颅脑和脊髓病变的诊治;(9)神经介入外科:常规行脑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畸形等的栓塞治疗;(10)急症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脑出血病人建立快速诊治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救治。
肝胆胰外科的前身为普通外科的肝胆外科专业,于2000年与血管外科专业组建肝胆血管外科,于2006年独立为肝胆外科,2013年随着在黄岛院区设立胆道外科更名为肝胆胰外科。肝胆胰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科整体水平目前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东部肝胆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继续教育基地。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随着医院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博士点的授予而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评为医院“十佳”科室和2001-2005年度“十佳科室”,在医院的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科室;护理单元是一个极富有朝气、工作极其严谨认真的团队,是山东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2010年被卫生部授予“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2012年被评为医院“标兵科室”,2013年被评为医院“最具成长力科室”。2007年获得卫生部首批器官移植准入单位,2011年获得卫生部胰腺移植准入单位。 借助于医院的迅速发展,科室与国内外相关科室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提倡请进来,走出去,为病人获得高水平的诊治,以及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2008年和2012年,国际著名的肝脏外科专家、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在我院的手术示教使我们亲身感受到著名专家高尚的医德、精干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冷希圣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受聘为科室首席医学专家。多年来,科室坚持学习再学习的态度,多次委派科室人员赴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韩国延世大学和美国等地进修,效果显著。 科室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疑难重危病例讨论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科室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了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把握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吸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确保了科室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探讨新形式下的医患关系,以及与病友交流的艺术性探讨等丰富了科室建设的内涵。 肝胆胰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为胶东半岛乃至全国的患者服务,为中国的肝胆胰外科发展贡献力量。 专业范围 1、肝脏疾病: ⑴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 ⑵肝脏良性肿瘤:肝腺瘤、肝脏局灶性增生、肝血管瘤等; ⑶肝脏囊性疾病:肝脓肿、肝囊肿、肝脏囊腺癌、肝脏囊腺瘤等; ⑷其他:肝脓肿等 2、胆道疾病: ⑴胆道感染性疾病:急慢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反流性胆管炎等; ⑵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等; ⑶胆道肿瘤:胆道良性肿瘤、胆管癌、肝门胆管癌等; ⑷先天性胆道疾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 ⑸其他:胆管损伤、胆管狭窄等 3、胰腺疾病: ⑴胰腺炎性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 ⑵胰腺良性肿瘤:胰岛素瘤、无功能性胰岛素瘤、胰腺囊肿等; ⑶胰腺恶性肿瘤:胰头癌、胰腺体尾部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等; 4、脾脏疾病:脾脏功能亢进、脾血管瘤、脾脉管瘤、脾转移瘤、脾脏淋巴瘤、脾囊肿等; 5、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6、腹部肿瘤:包括腹壁、腹腔和腹膜后肿瘤等。 优势项目 1、肝癌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以吴力群教授和梁军教授为组长的肝癌诊治多学科协作组(MDT)对原发性肝癌接受不同治疗手段的肝癌患者预后进行长期系统研究,形成了以外科治疗(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为主,辅以介入、放疗、靶向治疗、肝炎治疗、肝功能维护和免疫治疗等个体化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法。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深入和肝移植手术的常规化,肝脏外科已无禁区。术中超声、射频消融、CUSA、氩气刀、超声刀等先进仪器配备,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使“无血”肝切除已常规化。通过密切随访和MDT讨论,对肝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肯定。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居全国先进,省内领先的水平,我院肝胆胰外科已成为胶东地区肝癌的治疗中心。 2、以复杂胆道病治疗为标志的胆道外科,技术及相关研究处于国内领先 复杂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肝门部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禁区,经过多年的大胆探索,肝胆外科在围肝门外科技术领域处于胶东地区的领先地位,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如肝门部高位胆管狭窄的修复、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切除、肝门区肝癌的根治切除,以及癌浸润肝脏血管的切除重建等,使肝门部肿瘤的可切除率明显提高。 3、微创外科 微创治疗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肝胆外科也积极进行微创治疗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张炳远主任等人的带领下除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脾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手术外,还广泛的将腹腔镜应用于肝癌、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并且率先在省内开展腹腔镜下肝癌微波消融术,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肝叶切除术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为那些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 4、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术是我科特色之一。以邱法波教授为主的科室团队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数百例患者的诊治经验,推出了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策略并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在复杂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特别是侵犯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的手术处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的《腹膜后疾病》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标志着我科腹膜后疾病的诊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护理品牌 为适应现代化医学的发展和病患对健康的需求,肝胆胰外科护理团队积极营造“肝胆相照、爱心守护”的护理质量品牌。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创新服务,树立个性化护理工作新理念,竭力为病人提供一温馨、便捷、高效、安全的高品质护理服务。在2010年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被评为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科室在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同时,始终保持与患者的密切沟通,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内涵。我们始终将新的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活动能力的评估,与医疗上共同确立护理等级,建立具有本科特色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等帮助无法言语的病人,根据患者的康复过程、个体差异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管理好各种引流管,设立病房巡视单制度有效地减少了病人呼叫的“铃声“,通过专科指导提高病人自我认知意识,等等。这些颇具本科特色的护理举措保障了本科患者个性化护理质量,得到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树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品牌新形象。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00年,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科的耳鼻咽喉科之一。于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于2009年批准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百余名。2002年起,被评为青岛市卫生系统特色专科;2008、2011年成为青岛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之一,2011年评为医院重点培育学科,连续七年被评为医院“十佳科室”、“标兵科室”、“质量优胜科室”等。 现有主任医师、教授7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6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护理人员20人。医师中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博士后1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研究生、七年制教学以及成人教育、护理本科教学等,自2010年起承担南亚留学生英语教学。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每年培养省内外进修医师4-10人。近5年来,科室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励基金3项,以及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青岛市科技局等厅市级课题1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医疗科技成果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近3年来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9部、参编专著20余部。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励8项。 科室目前在医院本部、东部院区、西海岸医疗中心三个院区开展临床工作。现设床位81张(本部院区40张、西海岸医疗中心41张),年门诊量13万余人次,年手术数4000余例次。目前设有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四个专业方向。 1、鼻科学:作为本学科的特色和专长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50多年来,从鼻硬结病研究、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研究到鼻腔鼻窦微创手术、鼻眼相关外科研究等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目前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造口术、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内镜下鼻整形及功能重建术、内镜下颅底外科技术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标志着鼻科学专业处于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的水平。 2、耳科学:常规开展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耳甲腔成形术等术式,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听力。梅尼埃病及面神经麻痹的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开展外中耳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并与神经外科多次联合手术进行与耳相关的侧颅底肿瘤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术取得了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开展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BPPV的诊断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大前庭导水管和听神经病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咽喉专业: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并为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每年进行手术600余例,达到了创伤小、疗效好的效果。每年施行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200余例,平均住院日2.2天。近10年来抢救成功率100%,其例数及成功率均居国内综合性医院前列,位省内第一位。 4、头颈专业:广泛开展了咽、喉和颈部肿瘤手术,每年约150余例。开展了多种保全喉功能手术,使80%的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全了发音、呼吸、吞咽功能或重建了发音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广泛进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手术以及晚期甲状腺癌侵犯喉、气、食管重建手术治疗。 黄岛院区耳鼻咽喉科是医院四级学科。张念凯主任医师、陈志俊主任医师、梁大鹏副主任医师是科室目前主要业务骨干,其中张念凯主任医师为黄岛院区耳鼻喉科主任,兼任三级科室副主任。科室目前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医师中有博士3人,硕士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护理人员10人,技师3人。承担着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的授课和临床技能培养,参与全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目前科室设有病床30张,位于病房A座23楼,科室配备综合治疗仪7台、电子喉镜1套、急诊纤维喉镜1套、显微镜3台、鼻内镜2套、纯音测听仪1套、脑干诱发电位1台、声导抗仪1台、智能激光治疗仪1台、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1台、等离子治疗机1套、多导睡眠监测仪1台,设有标准化睡眠监测室。科室自2011年建科以来,秉承“博学慎思、笃行亲民”的院训,竭诚为岛城及周围地区患者服务,年门急诊量近4万人次,年手术量1500余例次。 科室设有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四个专业方向。 1、鼻科学:从鼻硬结病研究、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研究到鼻腔鼻窦微创手术、鼻眼相关外科研究等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目前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内镜下颅底外科技术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标志着鼻科学专业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张念凯主任医师开展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因其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2、耳科学:常规开展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耳甲腔成形术等术式,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听力。梅尼埃病及面神经麻痹的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多年来开展外中耳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脑脊液耳漏修补术,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BPPV的诊断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3、咽喉专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为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目前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该病技术已相当成熟,每年进行手术500余例,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开展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减轻了病人痛苦,避免了气管切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预约每周三、周五下午行电子喉镜检查。 4、头颈专业:多种手术方式切除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以及头颈部各种良、恶性肿瘤;常规开展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手术,使80%的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全了发音、呼吸、吞咽功能或重建了发音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完成多例下咽癌患者胸大肌皮瓣修复咽腔手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甲状腺肿瘤侵犯喉、气管、食管的治疗有较高水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00年,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科的耳鼻咽喉科之一。于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于2009年批准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百余名。2002年起,被评为青岛市卫生系统特色专科;2008、2011年成为青岛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之一,2011年评为医院重点培育学科,连续七年被评为医院“十佳科室”、“标兵科室”、“质量优胜科室”等。 现有主任医师、教授7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6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护理人员20人。医师中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博士后1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研究生、七年制教学以及成人教育、护理本科教学等,自2010年起承担南亚留学生英语教学。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每年培养省内外进修医师4-10人。近5年来,科室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励基金3项,以及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青岛市科技局等厅市级课题1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医疗科技成果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近3年来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9部、参编专著20余部。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励8项。 科室目前在医院本部、东部院区、西海岸医疗中心三个院区开展临床工作。现设床位81张(本部院区40张、西海岸医疗中心41张),年门诊量13万余人次,年手术数4000余例次。目前设有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四个专业方向。 1、鼻科学:作为本学科的特色和专长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50多年来,从鼻硬结病研究、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研究到鼻腔鼻窦微创手术、鼻眼相关外科研究等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目前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造口术、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内镜下鼻整形及功能重建术、内镜下颅底外科技术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标志着鼻科学专业处于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的水平。 2、耳科学:常规开展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耳甲腔成形术等术式,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听力。梅尼埃病及面神经麻痹的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开展外中耳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并与神经外科多次联合手术进行与耳相关的侧颅底肿瘤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术取得了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开展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BPPV的诊断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大前庭导水管和听神经病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咽喉专业: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并为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每年进行手术600余例,达到了创伤小、疗效好的效果。每年施行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200余例,平均住院日2.2天。近10年来抢救成功率100%,其例数及成功率均居国内综合性医院前列,位省内第一位。 4、头颈专业:广泛开展了咽、喉和颈部肿瘤手术,每年约150余例。开展了多种保全喉功能手术,使80%的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全了发音、呼吸、吞咽功能或重建了发音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广泛进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手术以及晚期甲状腺癌侵犯喉、气、食管重建手术治疗。 黄岛院区耳鼻咽喉科是医院四级学科。张念凯主任医师、陈志俊主任医师、梁大鹏副主任医师是科室目前主要业务骨干,其中张念凯主任医师为黄岛院区耳鼻喉科主任,兼任三级科室副主任。科室目前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医师中有博士3人,硕士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护理人员10人,技师3人。承担着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的授课和临床技能培养,参与全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目前科室设有病床30张,位于病房A座23楼,科室配备综合治疗仪7台、电子喉镜1套、急诊纤维喉镜1套、显微镜3台、鼻内镜2套、纯音测听仪1套、脑干诱发电位1台、声导抗仪1台、智能激光治疗仪1台、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1台、等离子治疗机1套、多导睡眠监测仪1台,设有标准化睡眠监测室。科室自2011年建科以来,秉承“博学慎思、笃行亲民”的院训,竭诚为岛城及周围地区患者服务,年门急诊量近4万人次,年手术量1500余例次。 科室设有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四个专业方向。 1、鼻科学:从鼻硬结病研究、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研究到鼻腔鼻窦微创手术、鼻眼相关外科研究等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目前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内镜下颅底外科技术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标志着鼻科学专业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张念凯主任医师开展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因其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2、耳科学:常规开展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耳甲腔成形术等术式,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听力。梅尼埃病及面神经麻痹的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多年来开展外中耳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脑脊液耳漏修补术,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BPPV的诊断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3、咽喉专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为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目前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该病技术已相当成熟,每年进行手术500余例,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开展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减轻了病人痛苦,避免了气管切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预约每周三、周五下午行电子喉镜检查。 4、头颈专业:多种手术方式切除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以及头颈部各种良、恶性肿瘤;常规开展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手术,使80%的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全了发音、呼吸、吞咽功能或重建了发音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完成多例下咽癌患者胸大肌皮瓣修复咽腔手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甲状腺肿瘤侵犯喉、气管、食管的治疗有较高水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00年,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科的耳鼻咽喉科之一。于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于2009年批准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为国家培养研究生百余名。2002年起,被评为青岛市卫生系统特色专科;2008、2011年成为青岛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之一,2011年评为医院重点培育学科,连续七年被评为医院“十佳科室”、“标兵科室”、“质量优胜科室”等。 现有主任医师、教授7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6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护理人员20人。医师中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博士后1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研究生、七年制教学以及成人教育、护理本科教学等,自2010年起承担南亚留学生英语教学。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每年培养省内外进修医师4-10人。近5年来,科室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励基金3项,以及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青岛市科技局等厅市级课题1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医疗科技成果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近3年来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9部、参编专著20余部。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励8项。 科室目前在医院本部、东部院区、西海岸医疗中心三个院区开展临床工作。现设床位81张(本部院区40张、西海岸医疗中心41张),年门诊量13万余人次,年手术数4000余例次。目前设有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四个专业方向。 1、鼻科学:作为本学科的特色和专长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50多年来,从鼻硬结病研究、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研究到鼻腔鼻窦微创手术、鼻眼相关外科研究等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目前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造口术、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内镜下鼻整形及功能重建术、内镜下颅底外科技术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标志着鼻科学专业处于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的水平。 2、耳科学:常规开展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耳甲腔成形术等术式,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听力。梅尼埃病及面神经麻痹的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开展外中耳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并与神经外科多次联合手术进行与耳相关的侧颅底肿瘤切除。脑脊液耳漏修补术取得了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开展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BPPV的诊断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大前庭导水管和听神经病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咽喉专业: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并为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每年进行手术600余例,达到了创伤小、疗效好的效果。每年施行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200余例,平均住院日2.2天。近10年来抢救成功率100%,其例数及成功率均居国内综合性医院前列,位省内第一位。 4、头颈专业:广泛开展了咽、喉和颈部肿瘤手术,每年约150余例。开展了多种保全喉功能手术,使80%的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全了发音、呼吸、吞咽功能或重建了发音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广泛进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手术以及晚期甲状腺癌侵犯喉、气、食管重建手术治疗。 黄岛院区耳鼻咽喉科是医院四级学科。张念凯主任医师、陈志俊主任医师、梁大鹏副主任医师是科室目前主要业务骨干,其中张念凯主任医师为黄岛院区耳鼻喉科主任,兼任三级科室副主任。科室目前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医师中有博士3人,硕士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护理人员10人,技师3人。承担着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的授课和临床技能培养,参与全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目前科室设有病床30张,位于病房A座23楼,科室配备综合治疗仪7台、电子喉镜1套、急诊纤维喉镜1套、显微镜3台、鼻内镜2套、纯音测听仪1套、脑干诱发电位1台、声导抗仪1台、智能激光治疗仪1台、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1台、等离子治疗机1套、多导睡眠监测仪1台,设有标准化睡眠监测室。科室自2011年建科以来,秉承“博学慎思、笃行亲民”的院训,竭诚为岛城及周围地区患者服务,年门急诊量近4万人次,年手术量1500余例次。 科室设有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四个专业方向。 1、鼻科学:从鼻硬结病研究、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研究到鼻腔鼻窦微创手术、鼻眼相关外科研究等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目前开展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内镜下颅底外科技术等微创手术收到了损伤小、疗效高的满意效果,标志着鼻科学专业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张念凯主任医师开展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因其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2、耳科学:常规开展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上鼓室外侧壁重建术、耳甲腔成形术等术式,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听力。梅尼埃病及面神经麻痹的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多年来开展外中耳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脑脊液耳漏修补术,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BPPV的诊断和手法复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3、咽喉专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为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目前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该病技术已相当成熟,每年进行手术500余例,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开展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减轻了病人痛苦,避免了气管切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预约每周三、周五下午行电子喉镜检查。 4、头颈专业:多种手术方式切除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以及头颈部各种良、恶性肿瘤;常规开展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手术,使80%的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全了发音、呼吸、吞咽功能或重建了发音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完成多例下咽癌患者胸大肌皮瓣修复咽腔手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甲状腺肿瘤侵犯喉、气管、食管的治疗有较高水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始建于1979年,是全省第一个拥有独立病房、建制完整的肾脏病三级学科;医护人员精诚团结,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发挥很好的团队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打造行业品牌。八十年代初即开展了经皮肾活检;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测定;建立了规范的腹膜透析室及血液透析室;1990年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大型血液净化中心。200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成为博士授予点。获医院十佳科室、精神文明科室管理奖、医疗质量优胜奖及感染管理优胜奖。为国家肾脏病专业药事基地、国家肾脏病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省血液净化护理培训基地。 经过科室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肾病科在科室规模、学术水平、医疗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越,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各级医护人员将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继续提高医疗技术,打造行业品牌,努力将肾病科打造成山东省甚至全国领先的肾脏病诊疗中心。 人才梯队 本部肾内科目前设有门诊、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现有医师18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10人;护理50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学科带头人的社会兼职包括社会兼职:国际肾脏病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中华肾脏病学会华东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诊断学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生物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开发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多家杂志编委等。 科室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为实现科室的医教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亚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均由正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在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专科介绍 (一)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疾病 目前研究方向分为: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基因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相关研究、免疫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研究、干细胞相关研究等。随着经皮肾活检术的常规开展,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的诊断水平大幅提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各种循征医学证据在临床的应用,使各种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更加个体化,科学化。 此外,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也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全年共抢救狼疮危象20余例,尿毒症严重并发症100余例,药物中毒约100例,原发性血管炎30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0余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0余例,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 (二)肾脏穿刺活检技术 肾穿刺活检是在B超引导下取肾脏组织,然后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各种特殊染色等检查,从而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为指导临床用药,估计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科室购进美国先进的便携式B型超声诊断仪,开展床边肾脏穿刺活检术,对疑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蛋白尿、血尿原因不明的病人,常规做肾穿刺活检术,使这些疾病获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对明确病理类型、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治疗、估计疾病预后、制定随访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避免了滥用药物的浪费和副作用,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师都能熟练操作肾脏穿刺活检术。目前我科每年行肾穿刺活检达200例以上,在肾穿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便携式彩色B型超声诊断仪使技术成熟度及安全系数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血液透析专业 建立了省内领先的血液净化中心(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CRRT),拥有进口血液透析机52台,包括Online在线血滤机8台、CRRT机5台,固定血透患者300人,血液透析每年4.5万例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每年500人。中心静脉临时及半永久导管置管术每年20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每年200例,开展了血液透析、高效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免疫吸附、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等技术。相互补充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大大提高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水平和生活质量。尤其是高龄、危重、复杂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收治量更是首屈一指。先进的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大大拓展了血液净化的救治范围,广泛参与全院多学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使由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心、肺大手术”、严重创伤及严重感染等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死亡率大幅下降。突显出青医附院作为综合医院对危重病人的救治势力。配合泌尿外科肾移植,对患者进行移植前的准备及术后保机护航,使医院的肾移植水平和数量有明显的提高。 (四)腹膜透析专业 腹膜透析专业起始于1979年,是全国少数开展腹膜透析的单位之一。数十年来腹膜透析作为肾内科的传统优势项目,建立了完整的腹膜透析病房,配备了专业的护理人员。腹透置管术每年50例,累计在队病人150人。肾内科建设了一整套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制度,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了完整的透析档案。定期上门巡访腹透病人,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及生活咨询,使大多数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也使腹膜透析技术成为青医肾内科的品牌优势之一。 科研工作与成果 肾病科目前承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厅市级在研项目15项,完成部、省、厅市级课题12项,,分获省市二、三等奖12项。目前在已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SCL收录2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9部;实行新型专利12项。同时,定期举办三院区病例讨论,科内每周的业务学习并开展每月的“科研与新进展研讨会”。科室目前承担国家及省级继教班4项。 教学与人才培养 科室承担了医疗、护理、七年制和南亚留学生及研究生的教学任务。200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研究方向包括:1糖尿病肾病、2肾小管疾病、3急性肾损伤、4血液净化、5基因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相关研究、6免疫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研究、7干细胞相关研究、8遗传性肾病。 肾内科重视研究生实践教学,有系统的研究生教学与培训计划,近5年培养统招和在职研究生1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人。科室研究生获得“全院研究生病历书写大赛”一等奖,“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科室培养的研究生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解放军301医院、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并有数名优秀研究生留院工作。
风湿免疫科于1999年8月开设门诊,2003年3月组建病房,为青岛地区最早、山东省较早成立的风湿免疫病专业科室。 学科队伍及医疗规模逐渐扩大,学科地位不断提高。现有医师12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学历结构为博士4名,硕士8名。均为国内知名院校正规风湿免疫病专业毕业。病房床位40张,目前年门诊量50000余人次,年出院1000余人次。目前,科室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山东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青岛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经过15年历练,科室医疗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已开展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断、治疗。包括①各种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各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症肠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关节炎;②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等;③系统性血管炎(大动脉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④其它如风湿性多肌痛、复发性多软骨炎、SAPHO综合征、成人Still病等少见疾病。对一些危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狼疮脑病(中枢神经性狼疮)、狼疮肾炎、狼疮性血小板减少、急性狼疮肺炎/狼疮性肺泡出血、皮肌炎导致的肺间质病变取得了一些经验。近年来,将生物制剂、干细胞应用于风湿免疫病治疗,开展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是青岛市研究治疗自身免疫肝病唯一的专业科室单位。疼痛和发热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十余年来,科室在原因不明发热、疼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科室配备有成套监护仪、治疗仪、理疗仪、关节B超。医院专门设立的临床免疫检验中心,是山东省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免疫学检查最为全面的科室。 近年来,科室的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不断展开。已开展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的科学研究,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协作单位、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参与单位、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干燥综合征诊断治疗“协作组分中心,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项、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卫生厅一项、山东省教育厅一项及青岛市科技局2项。自建科以来,全科发表论文200余篇,期中SCI收录30余篇,编译著作10余部。 科室自2001年开始招收风湿免疫专业硕士研究生,并承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培养任务,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承担七年制本科教学,2010年承担南亚留学生教学、实习工作。自2005年开始承担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 科室注重专业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山东省风湿病年会、全国风湿病年会、华夏风湿病大会、亚太风湿病大会、美国风湿病年会、欧洲风湿病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积极派出人员参加国内外风湿免疫病专业短期培训班,每年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授课、指导。科室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及美国UCLA均有良好协作关系。
血液学专业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医附院)传统的优势专业,具有深厚悠久的学科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62年建立内科血液专业组,是山东省最早成立的两个血液学专业组之一,由国内著名血液学专家张春源教授担任组长。1983年在著名血液病专家翁维权教授带领下创建国务院首批荣获硕士学位授予点,并省内最早开展了出凝血疾病的研究,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参与了由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牵头开展的海洋活血化瘀药物—藻酸双脂钠开发研制的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参与了全国血红蛋白普查协作组。20世纪90年代,在山东率先开展骨髓移植工作,成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2008年被评为青岛市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名列第二位;2014年正式获得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血液科奠定了本专业国内先进的学术地位,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人才梯队 血液科人才实力雄厚,已发展成为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首、一大批高素质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群体。目前学科拥有专职临床医师14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占总人数的50%;所有人员均有硕士以上学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100%;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1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2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6名。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突出且有能力带领学科完成预定目标、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移植组主要人员均在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出国留学、访问学习;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出凝血疾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亚专业均具有专病诊疗组,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先进。 临床技术 拥有开放床位48张,由本部血液内科病区、本部骨髓移植中心和血液病研究室等多个科室部门协作组成,兼有青大医疗集团商业局医院血液病区、东部血液学专业门诊,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血液病学综合诊疗中心。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2000余例次,对青岛周边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 科研工作与成果 近年来,血液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8项;可支配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聘请国内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4人次出国留学、访问学习,3名博士学成归国,在学科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学与人才培养 科室坚持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创新,依托基础医学国家示范教学中心,承担诊断学、血液内科学等教研工作,先后在校内率先开展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近3年积极引进血液专科硕士、博士人才共5名,共有3人次的博士学位人员国外培训,每年均参加美国或欧洲血液学年会等国际顶尖水平专科学术会议,每年均有10余人次参加省外专业进修培训(含护理进修培训人员),由本专科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青岛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2012年6月-8月,护理人员被医院选派到日本北海道大学病院、市立室兰医院学习护理管理、新入院护士培训、病房管理等内容;2008年7月-12月,被科室派到医院综合ICU学习重症病人急救及护理;2008年9月-12月,被科室选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学习骨髓移植护理及造血干细胞护理。 科室动态 1962年,建立内科血液专业组(山东省最早成立的两个血液学专业组之一) 1983年,创建国务院首批荣获硕士学位授予点 20世纪90年代,在山东率先开展骨髓移植工作,成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 2008年,被评为青岛市重点学科 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名列第二位) 2014年,获得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始建于1900年,是国内有记载的首家皮肤科。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著名的穆瑞五教授任皮肤科主任,并在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任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几代著名皮肤科专家李景颐、秦士德、曲魁遵及张北川教授的努力下,不仅在职业性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沿海刺胞动物蛰伤调查研究、肤螨灵的研制及性传播疾病防治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也为本专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肤科现有医护及医技人员28名;其中正高 6人, 副高 5人,中级7人,初级10人;博士5 人,硕士10人,本科9人。 近年来,科室以“团结协作,奉献进取”为发展理念,共同努力,使科室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省级教学医院的专业学科。随着2011年4月黄岛院区的建立,皮肤科总门诊量进一步增多,年门诊量在 /人次,年住院400余人次,更好的服务了广大青岛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群众。我们学科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树立争创省内乃至国内一流学科的发展目标及理念,皮肤科的医教研工作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科室规模 (一)病房:开放床位:23张。 (二)人员:目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皮肤科现有医护及医技人员28名;其中正高 6人, 副高 5人,中级7人,初级10人;博士5 人,硕士10人,本科9人。 (三)黄岛院区固定高级专家3人,主治医师4人。 二、设备及技术条件 (一)治疗设备:医院投资500多万元为科室引进国际一流的大型高端皮肤病治疗仪器数台,为开展皮肤病特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现有大型治疗设备:304nm高能紫外光治疗仪、窄波UVB全身舱治疗仪、痤疮红蓝光治疗仪、翠绿红宝石激光治疗仪、血管病变治疗仪、冰点脱毛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二氧化碳脉冲激光治疗仪、光子治疗仪,艾拉光动力治疗仪。 (二)真菌实验室及性病实验室 配有专门的检验技术人员,能够完成真菌的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性病实验室检测手段完善,能够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鉴定、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 (三)皮肤病理检查 现已引进OLYMPUS显微镜及图文系统2台,对于皮肤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大疱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皮肤淋巴瘤及其他少见皮肤病做出诊断及治疗。免疫荧光技术还可用于大疱性疾病的分型、分类,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三、特色治疗 (一)银屑病特色治疗 青岛地区是银屑病高发地区,我们在引进国际高端治疗仪器的同时,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融合国粹中医治本的精髓。从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为广大的患者提供理想、可靠、安全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口服及外用药物,中药泡浴及熏蒸治疗、全身舱窄波UVB照射治疗、304高能紫外光局部照射治疗、自体组织包埋治疗等。从去除诱发原因做起,使银屑病病人得到系统、更趋完美的绿色治疗,造福广大的银屑病患者。 (二)白癜风特色治疗 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增多,且疗效大有提高,特殊波长的紫外光治疗效果得到了国内外皮肤病专家的充分认可。我们引进美国及德国的全身舱窄波UVB治疗仪、304高能紫外光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已经到 广大患者的广泛好评。 (三)痤疮门诊特色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痤疮发病率的增高是业内外人们广泛关注的常见皮肤病,虽然治疗药物不断增多但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物理治疗方法得到了皮肤病专家的尤为关注。痤疮红蓝光治疗仪(引进美国)的卓越疗效,我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赏。 (四)过敏性疾病治疗 对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给予药物系统治疗及局部物理治疗,如氦氖激光照射疗促进皮损愈合。对于反复发作病人,有必要开展各种过敏原检测,除去致敏原因方可使药物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科室能开展的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斑贴试验,血清特异IgE检测及食物不耐受检测。斑贴过筛试验用于确定皮肤接触性致敏原,主要包括金属、各种香料、化妆品防腐剂、染发剂和橡胶添加剂等,适应症:接触性皮炎、原因不明的湿疹、职业性皮炎等。特异性IgE检测能检测鱼、虾、蟹、大豆、小麦等10余种常见食物及20余种吸入物,包括尘螨、花粉、狗毛等,适应症: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食物不耐受可检测多达90种食物,适应症:慢性湿疹、荨麻疹。 (五)其他常见皮肤病的治疗: 1、对皮肤赘生物、色素痣、汗管瘤、睑黄疣、腋臭及尖锐湿疣等病具备常规的冷冻、微波、电解、药物剥脱等治疗手段,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新技术疗已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半导体激光治疗炎症性皮肤病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已经引进的2台光子治疗仪可充分满足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人的治疗需要,对常见的湿疹、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皮肤淀粉样变、渗出性皮肤炎症等均有良好疗效。 四、皮肤病激光治疗中心 (一)、血管病变 引进美国Cynergy血管治疗工作站,该设备完美结合了两种血管治疗波长(585nm脉冲染料激光和高能量的1064nmNd:YAG激光)它的疗效被称为血管疾病治疗的国际金标准。对血管瘤、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玫瑰痤疮等红斑、血管性疾病均有满意的疗效。 (二)、激光脱毛 引进飞顿SHR冰点脱毛激光,是最新一代的脱毛金标准810nm激光,脱毛治疗快速、安全、没有痛感。可进行面部、腋部、四肢及其他部位的脱毛治疗。 (三)、色素性疾病 Accolade是高能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是多数色素病变的理想治疗选择。治疗温和,最大程度减少表皮损伤和出血,保证病人舒适性。可有效用于太田痣、伊藤痣、雀斑等几乎所有色素病变,并可用于黑色、蓝色、褐色甚至其他激光无法处理的绿色纹身等。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始建于1900年,是国内有记载的首家皮肤科。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著名的穆瑞五教授任皮肤科主任,并在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任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几代著名皮肤科专家李景颐、秦士德、曲魁遵及张北川教授的努力下,不仅在职业性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沿海刺胞动物蛰伤调查研究、肤螨灵的研制及性传播疾病防治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也为本专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肤科现有医护及医技人员28名;其中正高 6人, 副高 5人,中级7人,初级10人;博士5 人,硕士10人,本科9人。 近年来,科室以“团结协作,奉献进取”为发展理念,共同努力,使科室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省级教学医院的专业学科。随着2011年4月黄岛院区的建立,皮肤科总门诊量进一步增多,年门诊量在 /人次,年住院400余人次,更好的服务了广大青岛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群众。我们学科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树立争创省内乃至国内一流学科的发展目标及理念,皮肤科的医教研工作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科室规模 (一)病房:开放床位:23张。 (二)人员:目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皮肤科现有医护及医技人员28名;其中正高 6人, 副高 5人,中级7人,初级10人;博士5 人,硕士10人,本科9人。 (三)黄岛院区固定高级专家3人,主治医师4人。 二、设备及技术条件 (一)治疗设备:医院投资500多万元为科室引进国际一流的大型高端皮肤病治疗仪器数台,为开展皮肤病特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现有大型治疗设备:304nm高能紫外光治疗仪、窄波UVB全身舱治疗仪、痤疮红蓝光治疗仪、翠绿红宝石激光治疗仪、血管病变治疗仪、冰点脱毛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二氧化碳脉冲激光治疗仪、光子治疗仪,艾拉光动力治疗仪。 (二)真菌实验室及性病实验室 配有专门的检验技术人员,能够完成真菌的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性病实验室检测手段完善,能够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鉴定、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 (三)皮肤病理检查 现已引进OLYMPUS显微镜及图文系统2台,对于皮肤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大疱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皮肤淋巴瘤及其他少见皮肤病做出诊断及治疗。免疫荧光技术还可用于大疱性疾病的分型、分类,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三、特色治疗 (一)银屑病特色治疗 青岛地区是银屑病高发地区,我们在引进国际高端治疗仪器的同时,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融合国粹中医治本的精髓。从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为广大的患者提供理想、可靠、安全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口服及外用药物,中药泡浴及熏蒸治疗、全身舱窄波UVB照射治疗、304高能紫外光局部照射治疗、自体组织包埋治疗等。从去除诱发原因做起,使银屑病病人得到系统、更趋完美的绿色治疗,造福广大的银屑病患者。 (二)白癜风特色治疗 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增多,且疗效大有提高,特殊波长的紫外光治疗效果得到了国内外皮肤病专家的充分认可。我们引进美国及德国的全身舱窄波UVB治疗仪、304高能紫外光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已经到 广大患者的广泛好评。 (三)痤疮门诊特色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痤疮发病率的增高是业内外人们广泛关注的常见皮肤病,虽然治疗药物不断增多但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物理治疗方法得到了皮肤病专家的尤为关注。痤疮红蓝光治疗仪(引进美国)的卓越疗效,我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赏。 (四)过敏性疾病治疗 对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如急、慢性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给予药物系统治疗及局部物理治疗,如氦氖激光照射疗促进皮损愈合。对于反复发作病人,有必要开展各种过敏原检测,除去致敏原因方可使药物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科室能开展的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斑贴试验,血清特异IgE检测及食物不耐受检测。斑贴过筛试验用于确定皮肤接触性致敏原,主要包括金属、各种香料、化妆品防腐剂、染发剂和橡胶添加剂等,适应症:接触性皮炎、原因不明的湿疹、职业性皮炎等。特异性IgE检测能检测鱼、虾、蟹、大豆、小麦等10余种常见食物及20余种吸入物,包括尘螨、花粉、狗毛等,适应症: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食物不耐受可检测多达90种食物,适应症:慢性湿疹、荨麻疹。 (五)其他常见皮肤病的治疗: 1、对皮肤赘生物、色素痣、汗管瘤、睑黄疣、腋臭及尖锐湿疣等病具备常规的冷冻、微波、电解、药物剥脱等治疗手段,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新技术疗已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半导体激光治疗炎症性皮肤病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已经引进的2台光子治疗仪可充分满足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人的治疗需要,对常见的湿疹、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皮肤淀粉样变、渗出性皮肤炎症等均有良好疗效。 四、皮肤病激光治疗中心 (一)、血管病变 引进美国Cynergy血管治疗工作站,该设备完美结合了两种血管治疗波长(585nm脉冲染料激光和高能量的1064nmNd:YAG激光)它的疗效被称为血管疾病治疗的国际金标准。对血管瘤、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玫瑰痤疮等红斑、血管性疾病均有满意的疗效。 (二)、激光脱毛 引进飞顿SHR冰点脱毛激光,是最新一代的脱毛金标准810nm激光,脱毛治疗快速、安全、没有痛感。可进行面部、腋部、四肢及其他部位的脱毛治疗。 (三)、色素性疾病 Accolade是高能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是多数色素病变的理想治疗选择。治疗温和,最大程度减少表皮损伤和出血,保证病人舒适性。可有效用于太田痣、伊藤痣、雀斑等几乎所有色素病变,并可用于黑色、蓝色、褐色甚至其他激光无法处理的绿色纹身等。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1999年在山东省率先成立了以创伤骨科为主导的创伤外科专业,现已成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青岛市东部地区创伤救治及创伤疑难疾病治疗中心。 创伤外科现有医师10人,其中教授2人,主治医师6人,全部在读或硕士毕业,5名已博士毕业或在读博士学位;护理人员12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或在读本科、硕士。有三人分别在美国、英国、韩国和香港长期留学和培训已学成归国。同时,创伤外科又是中华医学会青岛市创伤学会及青年创伤委员会主任单位,有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兼秘书4人,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创伤外科学会及青年创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会1人,处于青岛市骨科及创伤外科专业的领导地位。 创伤外科在重大创伤急救、脊柱损伤、骨盆及髋臼骨折和四肢复杂骨折、复杂骨科创面感染、骨折不愈合、肢体功能重建、复杂手足外伤及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和知名度。每年高质量完成600余例高难度手术,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成为山东省继续教育基地和培训中心,人工神经材料、骨修复及重建的临床应用及实验都处于良性发展阶段,目前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VSD技术培训基地。已连续多年承办臂丛神经损伤诊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骨盆髋臼骨折及创伤骨科新进展等国家级医学教育项目和省级医学教育项目。并承担全运会、奥帆赛等各项大型活动的医疗安全保障任务。 创伤外科在保证繁重的医疗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科室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增强科研意识,参与科研。到目前为止,已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结题4项,其中,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的免疫学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岛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系列研究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基础研究获山东省教委三等奖、青岛大学二等奖。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12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叶发刚主任出版专著《临床骨科内固定学》、《骨科并发症治疗学》分别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副主编专著1部,正在担任《中华临床系列外科彩色图谱丛书》(共13分册)总主编、《骨科彩色手术图谱》第一主编,参编参译专著8部。
康复医学科由康复医学一科和康复医学二科组成。 康复医学科由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两部分组成。传统康复有30余年的历史,包括整脊、推拿、物理因子治疗、针灸等,现代康复开始于2001年,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认知及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医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开展现代康复后,康复医学科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建成以现代康复为主,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共同发展的综合性康复学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整体水平位居山东省前列。 人才梯队 康复医学科于2010年分为康复医学一科和康复医学二科两部分。康复医学科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学术队伍。目前,康复医学一科有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康复医学二科有主任医师3人,硕士生导师2人,硕士学位10人。 临床技术 康复医学科拥有三个病区,治疗室总面积达到3300平方米,包括现代康复区及传统康复区两大部分。内设康复门诊、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语言治疗室、认知功能治疗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针灸室、推拿室、颈腰椎牵引治疗室、高频电疗室、中低频电疗室、蜡疗室、矫形器制作室等。 康复医学科主要从事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患者的康复,康复治疗技术居省内前列。有效的应用肉毒素注射治疗肢体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震颤、偏头痛、肌筋膜痛、腰背痛和流涎症、多汗症,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冲击波,治疗各种类型末端病如颈腰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跟痛症等,近年来应用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康复医学科拥有康复设备价值近700万元。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科学管理和贯彻落实“康复一人、幸福全家”的医疗服务理念,实现了质量与效益双丰收。 科研工作与成果 康复医学科科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一项,厅市级奖励6项,主编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教学与人才培养 康复医学科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能够带神经康复专业博士研究生。科室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展,依托山东省治疗师示范教学中心,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康复工作者,取得了显著成效。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流程: 康复医师接诊患者 → 确定临床诊断,预约康复治疗 → 入院48小时内对患者进行入院康复评定(初级评定)→ 制定近期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 → 实施康复治疗→ 入院2周进行二次康复治疗(中期评定)→ 继续或调整康复计划 → 继续康复治疗 → 出院前进行康复评定(末期评定)出院指导(回访)。 康复医学二科的前身是神经康复科,始建于2001年。2010年成立康复医学二科,目前包括神经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疼痛康复、骨科康复和祖国传统医学康复等专业。是我院康复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几年来,在全体同事的努力打拼下,巩固了原有的神经康复优势地位,开创了我院骨科康复、疼痛康复和运动损伤康复专业。年门诊量2000余人次,年住院患者800余人次。科室有医师1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学位9人。有治疗师20人,开放床位50张,设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经颅磁刺激治疗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颈肩腰背疼痛治疗室、肌电图检查室、超声检查室等。 技术优势与特色: 1、肉毒毒素临床应用: 肉毒素注射治疗肢体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震颤、偏头痛、肌筋膜痛、腰背痛和流涎症、多汗症,是我科的优势治疗项目,已经积累病例逾万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李铁山主任医师参与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肌痉挛中国指南的编写,出版肉毒毒素注射专著两本,连续8年举办肉毒毒素注射培训班。 2、超声肌骨疾病诊断治疗: 采用超声对各种肌肉骨骼疾病进行诊断,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扳机点注射、关节腔注射、神经阻滞、肌肉注射及各种疼痛的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擅长肩周炎、卒中后肩痛、足底筋膜炎、肋间神经痛、腱鞘炎等疾病的治疗。 3、吞咽障碍治疗: 各种原因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开展VFSS检查技术,环咽肌球囊扩张技术治疗环咽肌痉挛,电刺激疗法促进吞咽恢复。 4、红外热成像与疼痛可视化诊疗: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各种类型的疼痛进行侦测和分析,为疼痛的分类治疗提供可视化信息。 5、神经电生理与康复诊疗: 采用表面肌电图和针肌电图对患者进行运动分析和损伤神经的电生理诊断,为康复治疗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6、矫形外科治疗: 针对患者长期卧床的肢体挛缩,保守治疗无效,行肌腱松解或延长术。对各种损伤后期的肢体功能障碍,行功能重建手术治疗,恢复患者肢体功能。 7、特色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松动技术、悬吊治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及言语治疗、冲击波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治疗、针灸、心理治疗等治疗技术在我科得以广泛应用。适用于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疼痛康复等领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是山东省内第一个成立的以甲状腺肿瘤疾病为重点,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学科。目前科室设有病床40张。 科室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甲状腺肿瘤外科技术理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标准化、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表现为对颈部局部应用解剖的深入掌握,对精准外科的理解和贯彻,对功能保护技术的创新性改进;从而引领了甲状腺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开展以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保护和颈根部低位小切口微创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甲状腺外科操作理论和技术,术中直接解剖和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是避免其损伤的最直接的手段,大幅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减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术中不切断肌肉、皮内美容缝合等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使手术创伤小、手术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 对于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特别强调个体化治疗和功能保全外科治疗。开展了对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实施联合器官切除与修复,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横切口多功能保留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术中精细解剖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并保留胸锁乳突肌、副神经和颈内静脉、颈部浅层结构包括颈外静脉、颈丛皮神经等,既保留了相关功能又改善了外观。 目前开展的工作包括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和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功能监测技术的开展将使甲状腺手术变得更精细准确。具有广阔前景的靶向治疗将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擅长:感染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胃病、急性中毒、肠易激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慢性胃炎、肠炎、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炎、胰腺疾病、食管疾病、呼吸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copd、尿路感染、糖尿病、腹泻病
擅长:胃病、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病、肝硬化、脂肪肝、肿瘤、肝炎、炎症性疾病
擅长:胃病、胃炎、胃息肉、消化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结直肠息肉、癌症、溃疡性结肠炎、内痔
擅长: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性肝硬化、肝硬化、脂肪肝、乙型肝炎、乙肝、酒精性肝病、慢性肝病、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腹水、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
擅长: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胆囊结石、胃病、胃炎、肠疾病、便秘、肝病、肝硬化、胃肠道肿瘤、早期胃癌、感染性胃肠炎、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溃疡、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恶心与呕吐、腹泻病
Copyright © 2011-2024 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20150号 京ICP备12050281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 00530 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4000018855转9 feedback@chunyu.me
春雨互联网医院电话:4000018855-3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热线:0951-12320 银川市政府热线:0951-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