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小儿单侧肺异常透亮综合征

小儿单侧肺异常透亮综合征,也称为过度透亮综合征,是一种X线征象而不是一个病名,如单侧肺异常透亮、肺动脉发育不全、单侧无功能肺、特发性单侧透亮肺、单侧透明肺等,虽其名称不同,但均有同样的X线表现,即病侧肺较健侧肺的透亮度明显增加。

儿童

临床表现本病征多见于儿童,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其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可毫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亦可有肺或支气管的反复感染病史、咳嗽、多痰,偶见咯血。患侧叩诊呈鼓音,听诊时呼吸音减低或消失,有时可闻细湿啰音或散在干啰音。若患侧系左肺,则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患侧为右肺,则肝浊音界下降。若因异物吸入,则多有典型病史,剧烈呛咳,继而出现呕吐及呼吸困难,片刻后症状逐渐减轻或缓解,以后视异物停留部位而出现不同症状,当发生单侧肺异常透亮时,异物多位于单侧支气管内。

1.实验室检查
感染时,外周血象可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高或降低,其他检查无特异发现。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为诊断本综合征的主要手段。胸部X线摄片可见患侧全肺过度透亮或肺门阴影缩小,肺血管纹理纤细、稀疏和(或)变直,透视检查于深呼吸时见纵隔及心脏轻度推向健侧或患侧深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或病侧膈肌运动范围较受限制,其顶部扁平位置较低。分层摄片显示患侧肺血管稀少,此系因肺泡充气压迫所致或肺部血管发育不良引起。
(2)支气管造影 可见其表现随不同病因而变化。由于肺血管异常引起的单侧肺过度透亮时,可见支气管病变分布范围广泛,且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树外围(5~6级和6~7级以下)分支的不充盈或变形等
(3)血管造影 部分病例患侧肺动脉直径狭小,周围充盈不良或完全无充盈。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其次是支气管造影,血管造影。

本病征应着重病因治疗。感染所致者,积极抗感染。若为异物引起者,应及时做异物取出或清除。一般症状不明显者常无需手术治疗。

好评医生-小儿单侧肺异常透亮综合征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2705 好评率(96.1%)

擅长:变异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晚期肺癌、支气管肺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流行性感冒、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胸腔积液、胸膜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过敏性咳嗽、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结核病、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072 好评率(96.3%)

擅长:肺结节、慢性咳嗽、肺癌、肺部阴影、哮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职业性肺部疾病、胸膜和胸膜腔疾病、胸腔积液、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晚期肺癌、呼吸系统肿瘤、肺气肿、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肺脓肿、大叶性肺炎、鼾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尘肺、气胸、胸膜炎、过敏性咳嗽、纵隔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0049 好评率(100.0%)

擅长: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支气管肺炎、呼吸系统肿瘤、晚期肺癌、胸膜和胸膜腔疾病、胸腔积液、哮喘、变异性哮喘、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职业性肺部疾病、尘肺、石棉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流行性感冒、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肺结节、肺结核、阳痿、肿瘤、癌症、感染性疾病、中隔-眼发育不良序列征、老年人肺癌、巴来特(barrett)食管、老年痴呆症、非小细胞肺癌、感冒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4086 好评率(92.5%)

擅长: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肺部感染、急性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癌、呼吸系统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胸膜炎、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咽炎、肺部肿瘤、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癌、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过敏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呼吸系统病变、肺炎、重症肺炎、肺结节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96 好评率(99.5%)

擅长:哮喘、变异性哮喘、严重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部感染、肺炎球菌肺炎、肺脓肿、支气管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肿瘤、支气管肺癌、呼吸道肿瘤、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呼吸衰竭、胸膜和胸膜腔疾病

相关文章-小儿单侧肺异常透亮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