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偏执狂

什么是偏执狂?
“偏执狂”,主要用来描述一种以妄想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这些妄想并非由其他任何障碍所导致,常持续存在,且通常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并非怪异内容的妄想。现代精神医学分类体系中,这一类障碍已更新为“妄想性障碍”或“偏执型精神病”,不再使用“偏执狂”一词。

无特发人群

无传染性

妄想性障碍有哪些症状和特点?
妄想性障碍,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就是妄想以及在妄想思维支配下出现的一些相关行为,大多在中年或晚年期隐匿式发展,女性略多于男性。这些妄想内容常固定,系统性逻辑性完整,通常表现为:

怀疑被跟踪被下毒(可能出现自卫反抗的行为);

怀疑配偶或伴侣不忠(可能跟踪监视甚至暴力攻击配偶);

坚信被他人钟情(可能潜随所坚信的对象)或坚信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反复就医)。

在这些处境中,可能 1/3 的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
妄想内容本身在现实世界中可能真实存在,内部逻辑关系完整甚至严密,环环相扣。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对妄想内容坚信不疑,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幻觉体验。
妄想性障碍有什么影响和后果?
除了妄想本身以及与妄想内容相关的一些方面受到明显影响之外,患者常可以正常工作,不涉及妄想内容的社会功能相对保持完好。

本病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由于本病需要和器质性的颅脑病变相鉴别,故需要进行头颅CT以及MRI的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有颅内的感染。心理咨询检查,同时可进行心理疏导,可明确发生本病的始动精神因素。同时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等常规的检查。

怀疑妄想性障碍应该去哪就诊?
妄想性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应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精神专科门诊就诊和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本人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精神科的帮助,有些情况下,为了尽快就诊,可能需要一些违背患者个人意愿的措施。
怎样诊断妄想性障碍?
以 DSM-IV 为例,妄想性障碍的诊断,需要满足下列标准:

非怪异内容的妄想,持续至少 1 个月。如:怀疑被跟踪、被下毒、被传染、被人钟情,或怀疑配偶/伴侣不忠欺骗,或怀疑身患某种疾病。

达不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部分情况下,可以有与妄想内容相符的幻觉内容,比如怀疑被下毒可以出现闻到饮食有种特殊的气味。

除了妄想本身及相关的方面存在明显不良影响,其他不涉及妄想内容的社会功能方面相对完整,也无明显的行为怪异离奇。如嫉妒妄想情况下,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明显不良,可能跟踪监视甚至殴打配偶。但与其他人,如同事朋友间,社会功能正常。

必须排除由药物、精神活性物质、躯体疾病所引起的可能。

妄想性障碍患者,有没有暴力行为的风险?

一方面,妄想性障碍的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不认为自己需要精神科的协助,甚至认为精神科的治疗是要伤害自己。所以,很可能会抵触抗拒与精神科医生面谈,不说话,往往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访谈技巧才能获得患者的配合与信任。

另一方面,对妄想性障碍可能存在的风险应高度重视,比如,被害妄想者有可能试图伤害所认定的迫害者,嫉妒妄想者有可能对配偶以及认定的“第三者”施以暴力和伤害。对于伤害他人的暗示和威胁,以及自杀的线索,应谨慎严肃对待。

评估风险过程中,应全面咨询相关的知情者,并尽可能全面了解患者以往的行为特征。

妄想性障碍能治好吗?
妄想性障碍的治疗和处理,往往面临巨大阻力。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敏感多疑,没有自知力,可能认为精神科的治疗是想伤害自己,或者坚信自己的妄想内容没有病,没必要治疗。所以,治疗可能需要从妄想之外的其他造成痛苦的症状入手,比如焦虑、抑郁、紧张、睡眠困扰等等。良好的治疗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妄想性障碍,需要住院吗?
如果存在对他人造成严重暴力伤害的风险,或自杀风险,便有了住院治疗的指征,需谨慎对待。若患者拒绝自愿住院,非自愿或强制住院是必须纳入考虑的。
治疗妄想性障碍的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方案,可能可使治疗收益最大化。


药物治疗方面,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比如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氨磺必利等等。若抑郁症状明显,可联合 SSRI 类抗抑郁药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等。

心理治疗方面,患者往往需要支持、认同、鼓励和保证,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认知治疗可能尤为重要和有效,应避免解释性心理治疗或小组治疗。

怎么知道是不是治好了呢?
妄想思维逐渐减少,冲动行为逐渐减轻,意味着病情已经得到改善。不过,很少有关于妄想性障碍长期治疗结局的评估资料。临床印象提示妄想性障碍远期预后欠佳,对于长期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可能需要与患者一起讨论和协商。

偏执狂日常护理
1、首先取得病人信任,以便了解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
2、当病人叙述妄想内容时,要耐心倾听,不能与病人争辩妄想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当着病人面与他人耳语,以防引起病人的疑虑或反感,促使妄想泛化。当被涉及为妄想对象时,不要过多解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注意安全。还可利用每日简单的活动干扰病人的妄想内容。
3、在护理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人时要注意掌握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对症处理。
4、有被害妄想、幻嗅、幻味的病人吃自己做的饭。自罪妄想的病人总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吃饭,对这样的病人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让其误认为是残羹剩饭使病人吃下。
5、自罪妄想的病人有时还会有自杀行为,因此,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加强护理,预防自杀。
6、若病人听到某处声音在骂他、攻击他而情绪激动时,可将病人带到那里,证实确无客观事实存在,并作好说服解释,缓解病人的情绪。
7、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还可能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产生冲动行为,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8、当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前驱症状时,如频繁踱步、言语挑衅、双拳紧握、急躁不安等,不要激惹病人,保持安全距离,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并准备足够的人力控制病人,从而保证病人和他人的安全。
9、由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是最危险的伤人者,对社会及他人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要及时将发病的病人送至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如何预防偏执狂(妄想性障碍)?

做好对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疑似或确诊妄想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而家属需要及时关心患者。

重视饮食调节:妄想症患者宜均衡饮食,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同时忌烟、酒、咖啡、辛辣、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好评医生-偏执狂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8261 好评率(100.0%)

擅长: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心境障碍、抑郁症、躁狂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疑病症、转换性障碍、癔症、发育障碍、自闭症、性心理障碍、性变态、神经官能症、重度抑郁症、失眠、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狂、睡眠障碍、产后抑郁、嗜睡、性冷淡、神经病、广泛性焦虑障碍、更年期综合症、暴食症、恐艾症、洁癖、人格分裂、神经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634 好评率(91.7%)

擅长: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睡眠障碍、重度抑郁症、偏执狂、失眠、多动症、恋物癖、恐艾症、夹腿综合征、露阴癖、心理性性功能障碍、性爱成瘾症、性冷淡、性虐待、阅读障碍、性心理障碍、性变态、进食障碍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965 好评率(93.1%)

擅长:焦虑症、强迫症、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发育障碍、自闭症、物质依赖、精神活性药物依赖、精神分裂、精神病性障碍、心身疾病、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失眠、重度抑郁症、神经官能症、注意缺陷障碍、偏执狂、抽动障碍、神经病、暴食症、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病态的精神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525 好评率(100.0%)

擅长:焦虑症、强迫症、恐怖性焦虑障碍、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惊恐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抑郁症、产后抑郁、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转换性障碍、癔症、疑病症、性心理障碍、性变态、性欲低下障碍、性腺功能减退、进食障碍、厌食症、精神分裂、器质性精神障碍、失眠、偏执狂、嗜睡、神经病、神经官能症、妄想症、癫痫、神经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380 好评率(100.0%)

擅长:焦虑症、强迫症、心境障碍、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发育障碍、自闭症、物质依赖、精神活性药物依赖、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失眠、偏执狂、暴食症、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病态的精神病、重度抑郁症

相关文章-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