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好发于婴幼儿

无传染性

肠套叠依据临床发病缓急和梗阻程度,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型,急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儿,以持续、完全性急性肠梗阻者为特征;亚急性肠套叠,痉挛发生时间轻短,呈不完全性肠梗阻,多见于儿童;慢性肠套叠为慢性反复发作,好发于成人,因病理改变不同,其临床症状各异。
1、急性肠套叠:多有腹痛,呕吐,便血,肿块及全身情况的改变。
(1)腹痛:为肠套叠的首发症状,占就诊主诉的90%~100%,因肠套叠形成后,肠腔即发生梗阻,近端肠段发生剧烈的蠕动和痉挛性收缩,随着每一蠕动波发生,使套入段不断向前推进,将肠系膜牵入鞘内而产生剧痛,营养良好,平素健康的婴儿常出现阵发性的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痛苦状,持续10~20min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数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如此反复,体质较弱或在肠炎痢疾基础上发生肠套叠病儿可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较大儿童患肠套叠时腹痛发作间歇期一般较长。
(2)呕吐:肠系膜受到牵拉引起的反射性呕吐,为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常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有发生,吐出物多为奶块或其他食物,以后常夹有胆汁,12~24h后,呕吐可渐停止,但常有拒绝哺乳或饮食,较晚再次呕吐,甚或吐出物为粪臭液体,说明套叠所致之肠梗阻已十分严重。
(3)便血:套入部肠壁血循环障碍,肠腔内渗出血液与肠黏膜分泌液混合可出现便血,便血常于腹痛后4~12h发生,起初混有黄色便,很快即排出暗红色果酱样便,有时为深红色血水,也可仅为少许血丝,回结肠型套叠早期即有便血,小肠型肠套叠便血发生较迟,较大儿童往往缺乏肠套叠便血症状,或在发病数天后才发生,若患儿无自行排便,肛门指诊可见手套染血。
(4)腹块:病初腹痛暂停期一般能顺利进行腹部检查,扪及肠套叠所形成的肿块,检查自右下腹开始,依次摸右季肋部,上腹中部及左腹部,因婴幼儿肠套叠以回盲型居多,肿块的部位多沿结肠框分布,严重者可达直肠,肿块表面光滑,可活动,形状多如腊肠或香蕉状,中等硬度,略带弹性,此为确立诊断最有意义的体征,发病超过1~2天者,因套叠部以上小肠胀气显著,故往往难以扪及肿块。
(5)全身情况:随肠套叠的病情进展可出现精神萎靡,表情冷漠,呈重病容,48h后出现肠坏死者可产生腹膜炎体征,全身情况更趋恶化,常有高热,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明显中毒症状与休克等表现。
2、慢性肠套叠:多发生于成人,症状颇不典型,83%~92%具有导致肠套叠的器质性病变,其病程发展缓慢,表现为慢性,间歇性,不全性梗阻,症状出现数天,数月~1年以上,最后可逐渐发展为急性完全性梗阻,初发为反复出现肠道炎症及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腹痛并伴有恶心和呕吐,大便中可有少量的黏液和血液,也可完全正常,腹部肿块在疼痛发作时可出现或变硬,并可见到肠型,疼痛间歇期恢复原状,若套叠自行复位,则腹块可完全消失。
felix报道,慢性肠套叠症状中痉挛性腹痛75%,恶心呕吐68%,腹胀45%,压痛60%,肠蠕动改变34%;25%~50%可触及肿块,30%~60%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3、亚急性肠套叠:典型的痉挛性腹痛,腹块和黏液血便不显著,病初有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易被误诊为肠炎,阿米巴结肠炎菌痢,扪及腹部肿块者又被误诊为肠蛔虫症,接受多种诊疗未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正确处理,直到套入部肠管血运发生障碍成为绞窄性肠梗阻,体征上因鞘部包裹着套入部虽有血运障碍,尚未能污染腹腔,因而腹膜刺激征不明显,但病人全身状况可迅速恶化,临床常见于较大儿童或成人发生的肠套叠,此外,胃切除手术后空肠胃套叠都有上腹部疼痛,早期呕吐胆汁或胃引流量增多,一般手术后并发小肠套叠,可有腹胀,腹痛,腹块,少数有黏液血便,大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多呈亚急性型,后期慢性复发型较少见。

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空气或钡剂在套叠处受阻,阻端钡剂呈“杯口状”,甚至呈“弹簧”状阴影。
血常规可判断患者有无感染。
便常规,急性肠套叠时,粪便检查可见暗红色黏液血便,镜下以红细胞为主;慢性肠套叠,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发病急,伴有呕吐和腹痛,同时大便可带血而与肠套叠相混淆,但细菌性痢疾大便次数频繁,含大量黏液和脓血,早期体温即可高达39℃以上,腹痛不及肠套叠剧烈,腹部无肿块扪及,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而肠套叠大便镜检以红细胞为主,偶尔有肠套叠继发于菌痢之后,应加以注意。
2、阑尾炎:2岁以下的婴儿患急性阑尾炎者少见,且阑尾炎一般无血便,其腹部肿块发生较肠套叠为迟,多在阑尾炎未及时手术形成包裹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3、蛔虫性肠梗阻:病儿多有排虫史,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有时可吐出蛔虫,多数可在脐周或右下腹部扪及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X线检查,平片可在肿块处见多条蛔虫影;钡剂灌肠常可见蛔虫团在扩张的肠袢内呈典型的面条状或丛集小圆形充盈缺损。
4、腹型紫癜: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等症状,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粪便暗红色或血红色,腹部有压痛,但无肿块,可并发皮疹,关节痛或血尿,值得警惕的是,腹型紫癜由于肠功能紊乱,可并发肠套叠,必要时可做X线检查加以鉴别。
5、出血坏死性肠炎:临床上多表现为便血,腹痛,呕吐,大便呈洗肉水样,伴特殊腐败腥臭味,早期即有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6、急性坏死性肠炎: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便,但该病多有腹泻史,早期即可表现为腹胀、高热和频吐,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全身情况恶化快,常表现严重脱水,皮肤花纹等休克症状。
7、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年长儿,多数有新鲜的出血性皮疹,伴有关节痛,有时伴有血尿,血便多呈暗红色,腹部触不到肿块,这些症状有助于与肠套叠鉴别,有时本病可并发肠套叠,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应作X线检查。
8、其他:尚有绞窄性内疝、肠扭转、结肠息肉等肠道出血性疾病,有时亦可误诊为肠套叠,均可经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仔细鉴别。

1.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可应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法复位。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

2.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探查情况决定。无肠坏死者行手术复位;有困难时切开外鞘颈部使之复位,然后修补肠壁;已有坏死或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可行肠切除吻合术或造瘘术。
3.肠套叠无特异性药物,但当肠套叠引起的肠坏死或肠穿孔可能会导致腹腔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对伴感染征象的患者应使用覆盖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联合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奥硝唑等治疗。

1.患儿复位后的肠管一般都是肿胀的,局部有炎症表现,一般需要口服消炎药,口服3-5天即可;
2.合理喂养,合理的喂养对于肠胃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一般来说刚复位的孩子饮食以好耐受、易消化的为主,喝奶粉的孩子不要频繁更换奶粉品类,避免患儿肠胃调节不佳;
3.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益生菌,尤其是对便秘、腹泻症状也有所帮助;
4.早期内需要关注患儿再次发生肠套叠,如有发生及时就医;
5.目前无特效预防办法,对于肠套叠还是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平时要避免小儿腹部着凉,适时增添衣被,预防因气候变化引起肠功能失调。
2、防止肠道发生感染,讲究哺乳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好评医生-肠套叠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38 好评率(98.5%)

擅长:胃肠疾病、慢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胃溃疡性穿孔、结肠瘘、肠套叠、直肠膨出、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大肠息肉、肠息肉、疝、腹股沟疝、腹壁疝、切口疝、脐疝、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直肠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直肠肿瘤、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肿瘤、早期胃癌、胃溃疡恶变、小肠腺瘤、胃肠道恶性肿瘤、疝气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526 好评率(99.0%)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病、小儿秋季腹泻、婴儿腹泻、便秘、慢性阑尾炎、胃肠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泌尿系统疾病、尿道下裂、肾积水、消化道畸形、斜颈、婴儿痤疮、铁缺乏、化脓性阑尾炎、先天性肛门闭锁、包皮炎、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鞘膜积液、营养不良、阑尾炎、腹股沟斜疝、包茎、荨麻疹、血管瘤、婴儿便秘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2936 好评率(99.5%)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哮喘、消化系统疾病、肠套叠、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疾病、婴儿玫瑰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育障碍、佝偻病、尿布疹、营养不良、小儿低血糖、早产、早产儿、母乳性黄疸、斜颈、鞘膜积液、肺炎、支气管炎、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黄疸、水痘、扁桃体炎、腮腺炎、幼儿急疹、湿疹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4010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小儿流行性感冒、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感冒、免疫性疾病、川畸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不良、便秘、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育障碍、佝偻病、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母乳性黄疸、母乳性腹泻、地中海贫血、早产儿、营养不良、白细胞增多、遗传代谢病、动脉导管未闭、湿疹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6053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鼻炎、慢性咳嗽、肺炎、感冒、支气管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感染、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便秘、消化不良、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炎、肠套叠、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幼儿急疹、扁桃体炎、免疫性疾病、过敏、湿疹、腹绞痛综合征、尿布疹、母乳性黄疸、轮状病毒感染、营养不良、早产儿、马牙、先天性巨结肠、急性喉炎

相关问答-肠套叠

更多

相关文章-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