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特定人群

有传染性虫媒传播

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
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病毒感染性疾病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1、典型(普通型)登革热
(1)发热:通常起病急骤,畏寒或寒战,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 fever),发热时常伴较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而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儿童病例起病可较缓慢,毒血症状较轻,恢复亦常较快。
(2)皮疹: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
(3)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典型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称为血肿,可见于严重出血的病例,束臂试验亦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用于疑似本病病例检查,检查方法是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为5cm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皮肤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出血点则用墨水笔标出,然后用血压计的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再使其保持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8min后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约2min)后,计算圆圈内皮肤出血点的数目,减去原有出血点的数目,若两者之差大于10则为阳性,登革热患者的束臂试验常呈阳性,由于束臂试验有可能使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患者的试验前臂出现瘀斑的可能性,因此,本试验不宜过多施行。
(4)其他: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可有黄疸,但脾大少见。
2、轻型登革热
症状和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但浅表淋巴结亦常肿大,病程常短于5天,流行期间轻型病例较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状较轻,故较易被忽视而漏诊。
3、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但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可于24h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

1.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
(2)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2.病毒分离
取早期患者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血清免疫学检查
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登革热的早期明确诊断。若在患者的血清中检出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为明确诊断依据。
4.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登革病毒rna,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定,但技术要求较高。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发病前15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发病于本病流行季节,发病前3~15天曾有被伊虫叮咬史,特别是当某地于短期间内出现大量发高热的病例时,更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特征: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伴全身疼痛,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出皮疹,皮下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3、实验室检查:若患者只有符合登革热诊断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而无实验室病原特异性检查的依据,则只可作为疑似病例,若患者在符合“疑似病例”的基础上,再有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则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若患者有符合登革热诊断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再加上血清中抗登革病毒 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恢复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更高增长,或在血清中分离出登革病毒,则可明确诊断,成为确诊病例。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的症状较明显,皮疹少见,无皮肤瘀点,瘀斑。
2、麻疹:咳嗽,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以及咽痛,全身乏力常见,在病程的第2~3天,90%以上患者的口腔出现科氏斑,皮疹为斑丘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2~3天内遍及全身,最后见于手掌与足底。
3、猩红热:急性咽喉炎较明显,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分泌物,颌下及颈淋巴结肿大,触痛,发热24h后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皮疹为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退色,伴有痒感,面部充血而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形成口周苍白圈,咽拭子培养可有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4、流行性出血热: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休克,少尿,高血容量综合征,发热,出血,休克与少尿依次出现很常见,休克常于退热时发生,血液白细胞计数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常超过10%,血小板减少,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和膜状物,血清中可检出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igg,igm抗体。
5、钩端螺旋体病:病前有疫水接触史,急性发热,眼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腓肠肌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走路时腓肠肌疼痛更为显著,体检时腓肠肌压痛较明显,血清中可检出抗钩端螺旋体的igg,igm抗体。
6、恙虫病:发病前曾在灌木草丛中工作或坐卧,可于肿大,压痛的淋巴结附近发现特征性焦痂或溃疡,血清变形杆菌凝集试验(外-斐反应)检查,oxk凝集抗体效价达1∶160或以上有诊断意义,血液接种于小鼠腹腔,经饲养7~10天后可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7、败血症:常有原发性感染灶,如外伤化脓性病灶,肺炎,肠炎等,可出现迁徙性感染病灶,如肺脓肿,肝脓肿,脑脓肿等,血液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液培养或感染病灶抽吸物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若血液培养与感染病灶抽吸物培养有相同的细菌生长则更具明确诊断意义。
8、伤寒: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如表情淡漠,食欲缺乏,腹胀,便秘,相对缓脉,肝,脾大,右下腹压痛等,病程的第2周可于胸腹部皮肤发现颜色淡红,直径为2~5mm,压之退色,数目常在10个以下的玫瑰疹,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伤寒杆菌血清凝集反应)中“o”抗体效价可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可在1∶160以上,血液和骨髓培养可有伤寒杆菌生长。
9、疟疾: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大,每次发作过程持续4~8h,间歇发作的周期有一定规律性,间日疟,卵形疟为每隔天发作1次,三日疟为每隔2天发作一次,血液的厚,薄涂片经吉姆萨染色(giemsa’s stain)后用显微镜油镜检查,发现疟原虫有明确诊断意义。
10、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与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液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增加,压力和蛋白质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血清免疫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明确诊断意义。

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1、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亦可用防蚊油涂搽暴露皮肤,室内可点燃蚊香。
2、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3、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一、预防登革热要处理孳生地、消灭蚊蚴:
1、疏通沟渠、下水道,防止积水,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2、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摧毁白纹伊蚊孳生地。
二、预防登革热要杀灭成蚊:在住宅、办公室、医院等及其他公共场所可采用药物杀灭成蚊。目前可采用下列几种:
1、敌敌畏: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速效,迅速杀死成蚊。对人畜有毒性。使用时须小心,注意安全。
2、三氯杀虫酯(7504):对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见效慢,但保持时间长,7~10天仍有效。可与敌敌畏混合使用,比例为4:1或3:1,其优点是速效且持续时间长。
3、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类:其制剂有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等,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特点是杀虫效果强,对人畜毒性低。
4、溴氰菊酯:属于触杀药(即接触中毒)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杀虫作用强,对人畜毒性低。

好评医生-登革热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671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支气管肺炎、小儿流行性感冒、肺炎球菌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泄泻、肠炎、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麻疹、奶癣、营养不良、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结核、登革热、布病、病毒性肺炎、肝炎、梅毒、婴儿湿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365 好评率(100.0%)

擅长: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急性传染病、狂犬病、肝病、戊肝、乙肝、甲型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结核病、肺结核、水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登革热、肝硬化、出血热、急性腹泻、肺炎球菌肺炎、热感冒、丁肝、梅毒、丙肝、社区获得性肺炎、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喉炎、破伤风、胃肠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消瘦、哮喘

服务人次 237 好评率(98.9%)

擅长:肝病、乙肝、感染性疾病、水痘、登革热、感染性腹泻、恙虫病、流行性感冒

服务人次 2414 好评率(97.2%)

擅长:急性传染病、狂犬病、麻疹、肝病、脂肪肝、慢性乙肝、乙肝、结核病、颈部淋巴结结核、肺结核、感染性疾病、水痘、流行性感冒、中毒性肝病、登革热、丙肝、肝硬化、梅毒、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性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9472 好评率(100.0%)

擅长: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慢性乙肝、肝功能衰竭、肝腹水、急慢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药物性肝病、艾滋病、呼吸道感染、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小三阳、乙型肝炎大三阳、肝硬化、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水痘、术后伤口感染、手足口病、病毒感染后咳嗽、术后感染、阑尾寄生虫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败血症、猫抓伤、链球菌感染

相关问答-登革热

更多
...?哦确诊了登革热登革热可以治疗好的可以治疗好的对症处理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的,就是对症治疗不客气的
王燕燕 南昌市人民医院
2019-10-21
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有没有发热呢?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有图片吗我看看?我看看摸药了吗?不是的呀不客气
马琴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2019-10-09
请问类似症状出现多长时间?测体温了吗?多少度呀哦除了发烧都有哪些其他症状呀?这种看不出来就是的是的呀不客气的哦
马琴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2019-10-07

相关文章-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