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 是皮肤癌最常见类型之一,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 、基底样细胞瘤侵蚀性溃疡等,是源于表皮基底细胞或毛囊外根鞘的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30岁后,70岁为高峰,好发于头面部,尤以鼻,眼睑及颊部最为常见,基本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半球形,蜡样或半透明结节。
85%患者发生于头颈曝光部位,掌跖和黏膜罕见,皮损通常单发,但亦有发生数个甚至多数者,基底细胞癌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略呈隆起,淡黄色或粉红色小结节,仅有针头或绿豆大小,呈半透明结节,质硬,表皮菲薄,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但无疼痛或压痛,病变位于表皮深层者,表面皮肤略凹陷,失去正常皮肤的光泽和纹理,经数月或数年后,表现出现鳞片状脱屑,以后反复结痂,脱屑,表现溃烂,渗血,当病灶继续增大时,中间形成浅表溃疡,其边缘参差不齐,似虫蚀样,基底细胞癌表面形成多种多样,根据肉眼所见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节溃疡性基底细胞癌(nodulo-ulcerative basal cell carcinoma) 最常见,占基底细胞癌之50%~54%,损害为单个,好发于颜面,特别是颊部,鼻旁沟,前额等处。
(1)结节型(nodular type):损害为突出皮肤,自针头大小至绿豆大小,初起为小的蜡样结节,缓慢增大,非炎症性浅黄褐或淡灰白色,蜡样或半透明(如珍珠样)的结节,质硬,表面皮纹消失,表皮菲薄伴浅表毛细血管扩张,表皮一般不溃破(图1),稍受外伤即出血。
(2)溃疡型(ulcerative type) 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尤多见于面部,表现为局部轻微损伤皮肤崩溃后即长久不愈,或先有皮肤小结节,其后渐增大,生长缓慢,中央凹陷,表面糜烂或溃破,然后溃破不愈,溃疡底部呈颗粒状或肉芽状,菜花样或蕈样增长,覆以浆液性的分泌物;溃疡边缘继续扩大,可见多数浅灰色,呈蜡样或珍珠样外观的小结节,四周参差不齐,绕以珍珠状向内卷起的隆起边缘,称侵蚀性溃疡(rodent ulcer),这是此癌典型的临床形态,中央平陷,形如火山口,溃疡中央口可愈合,瘢痕形成,但边缘仍可继续扩大,有时中央时愈时破,并向周围或深部侵袭,形如鼠啮,故又称为“啮状溃疡”.偶见皮损呈侵袭性增大,向深部生长,破坏眼,鼻,甚至穿透颅骨,侵及硬脑膜,造成患者死亡。
2.色素性基底细胞癌(pigmented basal cell carcinoma) 是各型中出现色素沉着者,占基底细胞癌的6%,与结节溃疡型不同之处,仅在于皮损呈褐色或深黑色,有时易误诊为恶性黑素,临床特征与结节型相似,仅伴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白灰至深黑色,但不均匀,边缘部分常较深,中央部分呈点状或网状分布。
3.硬斑病基底细胞癌(morphealike basa cell carcinoma)又称局限性硬皮病样(morphea-like)基底细胞癌,罕见,仅占基底细胞癌的2%,caro统计2 116例皮肤癌中仅34例为此型,botvinnick (1967)统计的3000例基癌中此型占0.6%,多发生于青年人,也见于儿童,常单发,好发于面部,额部,颧部,鼻部和眼眦等处, 特别是颊部, 颈或胸部也可发生,表现为扁平或轻度凹陷的黄白色蜡样到硬化性浸润斑块,呈不规则或葡行状,大小自数毫米至占据整个前额部,灰白至淡黄色,表面光滑,可透见毛细血管扩张,触之较硬,类似局限性硬皮病,缺乏卷起珍珠状边缘,亦无溃疡及结痂,边缘常不清,皮损发展缓慢。
4.表浅性基底细胞癌(superficial basal cell carcinoma)少见,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早,头部极少,其发生占基底细胞癌的9%~11%,常发生于躯干部,特别是背部和胸部,也见于面部和四肢,皮损为1个或数个轻度浸润性红斑鳞屑性斑片,表面表皮菲薄,有稍微隆起的线状边界,中心部位常出现表浅性溃疡和痂皮,可呈湿疹银屑病样改变,向周围缓慢增大,境界清楚,常绕以细线状珍珠状边缘,皮损表面可见小片表浅性溃疡的结痂,愈后遗留光滑萎缩性瘢痕
5.纤维上皮基底细胞癌(fibroepithelioma type basal cell carcinoma) 表现为1个或数个高起的结节,略带蒂,触之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轻度发红,临床上类似纤维,好发于下背部,罕见溃疡形成,临床上类似纤维
6.扁平瘢痕型(epithelioma planum cic-artrisans) 相当罕见,常发生于面部,损害为浅表性结节状斑块,生长缓慢,此型的特点是,基底细胞癌向四周缓慢扩展时,其中心部位肿细胞反而逐渐消失,形成瘢痕,就如森林失火向四周蔓延,而中心却自行熄灭一样,因此又被称为野火型,其扩展缘具有很强的侵蚀性。
7.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 又称基底细胞综合征(basal cell nevous syndrom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低,皮肤出现突起,发硬,光滑的结节性肿物,可为正常肤色或有轻度色素沉着,部分病例,肿物逐渐增大,最终形成溃疡,多数伴有上下颌骨囊肿肋骨畸形和智力迟钝,儿童期,最晚在青春期出现数以百千计的皮肤小结节,在“样”期,结节数目和大小逐渐增加,不规则分布于面部和躯体,在成年期,很多基底细胞癌常破溃,晚年疾病有时进展为“肿”期,此时有些基底细胞癌特别是颜面部损害变为侵袭性,破坏性和残缺,偶尔甚至由于先侵犯眼眶,以后侵犯脑而致死,也可转移至肺,半数成年患者,掌跖部出现很多直径1~3mm的小凹陷,常发生于11~20岁,为顿挫性基底细胞癌
除皮损外,几乎所有患者均呈现多发性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其中如颌骨牙源性角囊肿,肋骨异常,脊柱侧凸,智力发育迟缓和大脑镰钙化,有数例报告,也见小脑成神经骨细胞,上颌或颌纤维肉,在颌骨囊肿中发生成釉细胞
8.囊性基底细胞癌(cystic basal cellcarcinoma) 较为罕见,为癌肿中心部位发生变性,形成单房性囊肿所致,通常呈蓝灰色。
9.线状单侧基底细胞(the linear basal cell nevus) 极罕见,常出生时即有,皮疹广泛,呈单侧线状或带状发疹,皮损由密集基底细胞癌结节构成,其间散在存在粉刺和纹样萎缩区,损害不随年龄而增大。
10.bazex综合征(the bazex syndrome) 1966年首先由bazex等报告,本病呈显性遗传,其主要特征首先是毛囊性皮肤萎缩,在四肢出现毛囊口扩张样“凿冰痕”,其次为发生于儿童,青年或少年面部的多发性小的基底细胞癌,此外可有限局性无汗症和(或)全身性少汗症和先天性头部及其他部位毛发稀少。

1.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基底细胞癌病理上由基底细胞组成,呈栅栏样排列,其周围有收缩裂隙。
2.皮肤镜技术:可用于早期监测皮肤肿瘤中微血管面积的变化,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共聚焦显微图像下,基底细胞癌的小血管密布于癌细胞团周围或者癌巢里面,细胞呈伸长的椭圆形,中间是高度单型、极化的细胞核。基底细胞癌细胞的细胞核有很高的屈光率,看起来偏暗,细胞质则比较亮。这些都是基底细胞癌在共聚焦显微图像下的特点,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4.pet:pet灵敏度高,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pet检查即可发现病灶所在,并可获得三维影像,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早期诊断。pet还可以诊断恶性肿瘤是否发生了转移,以及对转移的部位一目了然,这对肿瘤诊断的分期,是否需要手术和手术切除的范围等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5.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体表肿瘤诊断的研究越来越多。
6.荧光成像技术:该方法不需服用光敏剂就可以直接检测组织固有荧光,直接反映组织内部结构信息,为深入研究癌组织的内部分子结构、探寻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在早期皮肤恶性肿瘤的无损伤诊断及定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其他:浅表超声、ct、MRI等在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的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性不难诊断,当基底细胞癌有典型特征时,如结节超过数毫米时容易识别,可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病史
有否放射线,无机砷等接触史,慢性皮损害及长期户外工作等情况。
鉴别诊断
应与鳞状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日光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等鉴别。
1.结节型初期应与传染性软疣和老年性皮脂腺增生等鉴别,后者的损害中央常有充以角蛋白的点状凹陷。
2.溃疡型应与溃疡型鳞状细胞癌鉴别。
3.色素型应与恶性黑瘤等鉴别 基底细胞癌边缘内卷,有毛细血管扩张,色泽呈褐色,周围无色素晕,早期色素增加的基底细胞癌与传染性软疣,老年性皮腺增生则难区别,后者可见在损害中央有充以角蛋白的点状凹陷。
4.硬化型基底细胞癌质地似局限性硬皮病,但前者边缘常不十分清楚,最后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
5.表浅型易与湿疹,银屑病,寻常疣,角化棘皮瘤,鳞癌或传染性软疣相混淆,但若注意其线形边缘,可资鉴别,当基底细胞癌表面有明显结痂或鳞屑时,应与寻常疣,角化棘皮瘤和鳞癌等相鉴别,浅表型基底细胞癌则颇似湿疹,扁平苔藓,银屑病,但要注意其线形边缘不清楚,可与局限性硬皮病相鉴别,另外表浅型基底细胞癌的鳞屑易于剥去,但最终往往靠病理检查来确定。
6.纤维上皮瘤型应与纤维瘤鉴别。
7.囊性基底细胞癌应与其他皮肤囊肿鉴别,仅凭肉眼观察误诊率极高,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方可确诊。

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甚多,最重要的是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1.外科手术切除
对损害在凹凸不平的特殊部位或侵袭性溃疡很深,不宜做其他治疗时,可做外科手术切除和植皮治疗。

2.X线照射
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比较敏感,而且无痛苦,患者乐意接受,最适于高龄老年人。

3.电烧术
对于早期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可做电烧术予以彻底烧除,但愈后会留瘢痕。

4.锐匙刮除术
有报道用锐匙刮除治疗基底细胞癌,5年以上未复发,而且美容效果极佳。

5.液氮冷冻
液氮达-195℃有极好的破坏作用,对小面积的基底细胞癌可做液氮冷冻治疗。对于大面积的基底细胞癌也能做冷冻治疗,但愈合时间较长。

6.激光治疗
有人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基底细胞癌取得极佳疗效。它愈合快速,术后痛苦较轻,但会留下瘢痕。

7.外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常用于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细胞毒药物有5%氟尿嘧啶,它可以将基底细胞癌完全破坏,但用药甚为痛苦,而且必定会发生红肿等刺激反应。

8.新方法
(1)维a酸类 虽然有不良反应和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但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用维a酸类治疗是有希望的。

(2)免疫疗法 近来有许多报道用α-2a干扰素做局部注射免疫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

(3)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治疗是全身用血卟啉衍生物或双血卟啉之后再用可调的染料激光(波长为630nm)照射。它用来治疗基底细胞癌效果很好,肿瘤的部分和完全根治率分别为44%和82%,主要不良反应为光敏感。

(4)化学治疗 局部外用氟尿嘧啶可以成功地治疗多发性表浅性基底细胞癌,而且还可以预防继续发生。全身性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大的和侵袭性非转移性基底细胞癌。用顺铂和阿霉素合并或不合并放射性治疗多数是有效的。采用博来霉素治疗也有不同的疗效。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及早注意和发现一些癌前期病变,及时予以处理,这在预防上有很大的意义。

好评医生-基底细胞癌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94 好评率(99.6%)

擅长: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食管癌、肠癌、直肠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贲门癌、胃肠道恶性肿瘤、直肠肿瘤、间质瘤、食管肿瘤、胃肿瘤、早期胃癌、结直肠癌、大肠癌、肝胆胰脾肿瘤、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胆管肿瘤、胰腺肿瘤、肝门胆管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45 好评率(95.2%)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晚期肺癌、呼吸道肿瘤、肺恶性肿瘤、支气管肺癌、肺癌、胸部肿瘤、纵隔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泌尿生殖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胃肠道肿瘤、神经系统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皮肤肿瘤、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肝肿瘤、胆管肿瘤、转移性肝癌、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肝癌、肝门胆管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246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妇科肿瘤、宫颈癌、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神经系统肿瘤、神经胶质瘤、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恶性肿瘤、结肠脂肪瘤、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胆囊良性肿瘤、胰腺癌、胆管癌、皮肤肿瘤、黑色素瘤、肿瘤、淋巴癌、癌症、转移瘤、食道癌、肺腺癌、鳞癌、血管瘤、小细胞肺癌、良性肿瘤、放射性肠炎、原位癌、脑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772 好评率(100.0%)

擅长: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喉癌、下咽癌、黑色素瘤、皮肤癌、淋巴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肠癌、大肠癌、支气管肺癌、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肝癌、原发性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甲状腺癌、骨与软组织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贲门癌、胃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967 好评率(90.5%)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支气管肺癌、晚期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乳房纤维腺瘤、乳腺肿瘤、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食管癌、直肠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贲门癌、肝胆胰脾肿瘤、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妇科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皮肤肿瘤、黑色素瘤、皮肤癌、泌尿生殖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关问答-基底细胞癌

更多
你好,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病理是什么?考虑扁平疣可能建议皮肤科看一下
李检阅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1-08
...放化疗。 基底细胞癌发生转移率低,比较偏向于良性,故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这个预后很好的,复发的可能性比较低。这已经是基底细胞癌了,还转成其他坏东西是什么呀?注意,避免日光暴晒。有很多种治疗的方法。不用紧张,定期复查。
李仙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2020-07-06
那要尽早也理解,九院开吗?需要手术你好,这种情况多久了?做过什么治疗?当时没有切干净?这个不是大毛病,一般三甲都行不客气
于慧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0-02-16

相关文章-基底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