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深藏功与名的“垫垫”,助菊花顺利“便便”

4月26日

肛垫又称“痔区”、“肛门衬垫”和“肛管血管衬垫”,通常称之为肛垫,肛垫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正常人肛管和直肠末端的粘膜下都存在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在胎儿时即形成,其功能是协助肛门的正常启闭,起调节排便的作用。

1975年,Thomson通过尸体解剖研究发现,肛管齿线上方存在粘膜下增厚区,组织学上由血管(主要为扩张的静脉)、平滑肌(Treitz肌)、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Thomson称之为肛垫(anal cushion)。该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肛垫是生理学概念还是病理学概念?

组织学研究证明,肛垫不是连续的粘膜下环形增厚,而呈不连续分布。主要位于肛管的左侧、右前、右后,呈“ Y”形(如下图↓↓↓),但个体差异较大。同时,解剖学发现:婴儿及成人均具有肛垫,且组织学结构一致。

显而易见,肛垫是人类正常的解剖组织结构。

“Y”字形的肛垫↑↑↑

2、肛垫是由什么组成的?

肛垫区上皮为介于单层柱状上皮和复层鳞状上皮间的移行上皮,该区的重要性在于其含有极其丰富的神经末梢,比如:

神经末梢

1、司触觉的Meissnier小体;

2、司温度觉的Krause终末球;

3、司摩擦觉Genital小体;

4、司牵拉及压力觉Pacinian小体;

5、此外,还有Golgi-Mazzoni体等。

因此,肛垫区构成了排便反射极为重要的感觉中心,一句话概括:肛垫区是精细控便能力的结构基础!

除此之外,肛垫区还具有丰富的窦状静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窦状静脉其实质是动静脉吻合,氧分压的测定表明为动脉血。这样的解剖结构也就解释了——

 “肛垫区的出血往往是鲜红色的!”

由于动静脉吻合的数量大大超过了该处正常组织营养与氧供应的需要,所以,推测窦状静脉对肛垫血量的调节及维持肛门自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血流量的调节使肛垫的体积随之改变,从而辅助肛管的闭合和开放,正因为肛垫具有类似勃起组织的特性,所以,有国外学者用“直肠海绵体”来描述肛垫。

肛垫的支持系统最为重要的是Treitz肌,1853年Treitz首先描述该肛管上皮下平滑肌组织,之后相继有了类似的报道。该平滑肌组织位于内括约肌表面的不同水平。

关于Treitz肌,比较完整的描述是:该肌由联合纵肌发出,斜行穿过内括约肌近端进入肛垫,与上皮下血管丛相交织。在该肌纤维远端穿过内括约肌时,与邻近的其他纤维组织相混合呈拱形分布,并在齿线处密集,如下图↓↓↓。

春雨医生

Treitz肌中纤维组织、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的相对比例尚不清楚。新生儿以平滑肌为主,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为纤维组织代替,肛垫区增厚且结构开始混乱。

3、肛垫有怎样的生理功能?

肛垫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人体的几个开口处如尿道、子宫颈、阴道口、咽部、鼻泪管等部位的粘膜下都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其实,肛门内括约肌本身并不能完全闭合肛管,粘膜皱褶也不能完全补偿。

对肛门内括约肌收缩舒张时张力的测定,也证实了单纯依赖内括约来完全闭合肛管是不可能的。因此,肛垫的存在是完全闭合肛管所必需的。肛垫中血管的排空又使肛管更好的扩张,排便更为容易,但是该机制尚不清楚。受固体粪便的被动压迫是原因之一,但可能还有两个主动的途径参与:

1、首先,肛管的扩张改变了肛垫的外形。肛垫在纵轴方向上近似三角形,在肛管扩张时,三角形底边延长但其他两边不能改变长度,导致了三角形高度的降低。所以在排便时,成形粪便使肛管扩张从而使肛垫的高度降低使排便容易。

2、其次,当排便时,肛垫内的Treitz肌肌纤维收缩,充盈的血液明显减少,肛垫体积缩小,阻力下降,有助于粪便的排出。排便后,肛垫内的Treitz肌肌纤维扩张,肛垫又恢复血液充盈,从而重新闭合肛管。

总之,肛垫对肛门功能节制起到微调作用,柔软而又有弹性的肌肉纤维组织的支撑功能活动,以及对肛垫的悬吊并保持其位置的稳定,完善了肛管的生理功能。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